『壹』 求一篇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
電影《上甘嶺》觀後感
電影《上甘嶺》講的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抗擊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八連已經在山上坑道里堅持戰鬥了一個月。由於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乾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為了保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又得下山去搶水。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了。後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卜,並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乾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飢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麼高尚。他們真正做到了「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此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和同學之間一定要團結友愛,而像我平時那樣------今天同這個吵嘴、明天同那個打架,根本談不上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就會沒有朋友,會變成「離群之雁「。
看完這場驚心動魄的電影,我的心裡卻久久不能平靜,想起在社會上、學校里、家庭里,常常有人不關緊水龍頭,造成「常流水」的浪費現象,我氣從心頭起。今後,我一定要同小夥伴們一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志願軍叔叔學習,要珍惜每一滴水,因為它是用鮮血換來的。
讓我們重新撿回那些已經被我們忽視了的東西,讓「上甘嶺精神」一直發揚下去吧!
『貳』 中華傳統文化優秀節目和革命傳統教育片觀後感今天晚上要
你這算啥,我這假期三到六年假期三篇讀後感,一到二年一兩篇,是每人都寫,我還附贈一個都指定的書寫兩篇讀後感
『叄』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讀後感300字
一、
要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可數不勝數,如剪紙、對聯、古詩、傳統節目,春節是我們最重要的節日了。
據說,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節它就會出來危害百姓。後來人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用紅紙剪一個「福」字貼在門上,在紅紙上寫一些吉利話也貼在門上,那叫年的怪物怕紅色就再也不敢來了。從此人們年年貼春聯,;流傳至今。每到過年,街上彩旗飄飄,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家家戶戶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小朋友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到了晚上禮花滿天,與家人一起吃餃子看晚會,精彩的表演引的我們哈哈大笑,如果天天過年該多好。
春節過後就是元宵佳節,也是團圓節,這天吃元宵、猜燈謎,寓意家家團團圓圓,合家幸福、安康,每人心中無比幸福快樂。中國傳統節目豐富多彩,讓我們的傳統節日永遠繼承下去,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
二、
《三字經》與四書五經在中國這條歷史長河中有如漂流瓶一般,傳到五湖四海,讓中外的人們了解到中國的文明。
《三字經》在我們看來,就如兒歌一般琅琅上口,裡面卻蘊含著豐富的哲理,讓人們在這如兒歌一般的的經文中受益匪淺。而四書五經中的《論語》讀起來卻並不是這種感受,其中「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是我認為比較好懂的一句,而且又富含哲理,意思是:天氣冷了,所有的草木都凋零,只有松樹與柏樹永遠是碧綠的,很清楚得看出這是孔子的感嘆。這一句說明了:人要在艱難困苦中才看得到他的人格,平常看出來的不一定準確。
《論語》,這是一本記載著古人美好思想的史書,以語錄的形式讓我們後人,以這些話為目標,努力地做到這些優秀的品質。所以,我希望,同學們能夠以《論語》、《詩經》、《大學》、《中庸》等書中的一些名言,鼓勵自己,讓自己把這些優良的傳統做得更好。
『肆』 《品味中華文化》觀後感
觀後感寫法
大體上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由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讀了什麼書,有什麼感想。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賣關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是什麼?簡單但明確,不含糊,這樣就可以了!不必展開來說。
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我們讀書看報閱讀文章都有一個過程,都需要一段時間,而我們的感受也是在這個過程、這段時間內一點一點產生的,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內心,因此要自然真實,有感而發,不要無病呻吟,虛假不實,這樣才能感人,打動讀者。
寫法上,可採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敘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升華。
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要照抄原文,但可以引用原文句子,不過不能太長,否則就有湊字數的嫌疑,再者,這樣也影響文章的結構。
『伍』 中國傳統文化電影
《了凡四訓》,講中國傳統美德、傳統文化的,不告訴你是我的錯誤,知道了不抽空去看,是你一生的失誤。優酷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hmedI32VfU/
看了覺得好請向你周圍的人普及中國傳統文化!
『陸』 傳統的文化觀後感三百五十字左右
中國,一個以五千年文明為積淀,以百餘年磨難為基點,以五十餘年發展為基石,多少榮辱悲歡,多少興衰成敗,成就了中國這只浴火重生的鳳凰!
說起中國的傳統文化,那可真是數不計數。如:中國陶瓷、文房四寶、四大發明、皮影、樂器等等。今天,我就著重說一說元雜劇和文房四寶。元雜劇第一人是關漢卿,這位中國第一位戲劇作家一生寫了60多種雜劇,是元雜劇的奠基人。他的部分劇作700年來一直上演不衰。關漢卿的劇作有描寫社會矛盾、歌頌人們斗爭的《竇娥冤》、《蝴蝶夢》、《魯齋郎》等。
文房四寶就是人們說的筆墨、紙、硯。筆因王羲之的緣故,李渡毛筆名聲大振。墨:具有「落紙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紙:明代《天工開物》中記載了鉛山造紙狀況,對連四紙作了說明,並給予很高評價。硯:星子的金星硯和婺源的龍尾硯都具有1000多年歷史。
是啊,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歷史悠久呀!
篇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裡,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才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裡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裡好不熱鬧。小孩子穿著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的,不時地放著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伙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
『柒』 傳統文化觀後感
時代不同,有些價值取向也會有所不同。傳統文化有好多值得我們借鑒,但不是一味模仿,不要以為穿上古裝就是有傳統文化的人了,現在好多人就是滿嘴的仁義道德,卻滿腦子的男盜女娼、、、、、、
『捌』 有什麼革命傳統,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或勵志題材的富有教育意義的電影(附加它的觀後感)急急急
增強黨性,堅定理想信念
中青年幹部成長特點與要素分析
科學發展觀的思想方法與幹部領導力創新
樹立正確群眾觀,努力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
領導方法與領導藝術
公選應試面面觀
努力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純潔性
弘揚井岡精神 加強黨的建設
湘贛蘇區史及幾個重大問題
台海問題與兩岸關系
大國博弈與中國外交戰略
弘揚井岡山精神 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
從秋收起義到紅軍長征
弘揚井岡山精神 實踐科學發展觀
弘揚蘇區精神 恪守學術道德
紅軍長征與長征精神
中國共產黨蘇區執政的歷史經驗與啟示治學與做人中央蘇區與蘇區精神
毛澤東與調查研究
堅定理想信念 加強黨性修養
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玖』 有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電影
1、《開場前的猴戲》
《開場前的猴戲》主要講述民間猴戲藝人過去遊走江湖的經歷與當今的生存現狀,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村落的建築環境之美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猴戲藝術的生動人文之美,新野猴鄉是《西遊記》的創作地,這成為本片的文化立足點,重點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主旨。
2、《居山》
《居山》以探討現代教育為主題,以終南山為背景,集國學、自然、修行、教育於一體,以紀錄片的手法客觀真實的再現終南山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追求,表達了人們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所做的努力,對當下教育的思考,對自然的熱愛與尊重,以及人們對修行的體悟和對自由的嚮往。
3、《伏藏師》
《伏藏師》採用都市傳說風格,講述了從小在火鍋店長大的孤兒張二娃,被命運選中進入伏藏師組織,學習技能、追捕叛徒,卻在緊要關頭發現自己最信任的人才是真正的敵人,最後在朋友的幫助下戰勝反派、化解危機,成為伏藏師英雄的故事。
故事從一個少年的成長經歷入手,展現了當代年輕人如何跨過成長的迷茫,見證友情的可貴,品嘗愛情的甘甜,最終實現自我價值。希望觀眾能在影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並從中受到鼓舞,做自己的英雄,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4、《心燈》
《心燈》真正的內涵是喚醒我們內心的良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讓大家生恭敬之心,懂人知四孝。希望《心燈》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指引下,成為一顆小火苗,為助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發出一絲光亮。
5、《那美》
該片圍繞著高二1班,幾位同學和兩位老師組織一次暑期戶外體驗遠行活動。一路上的幾段有趣經歷給大家帶去不同的體悟成長。《那美》帶給人們一股強大的正能量,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孝親尊師、長幼有序、謙虛有禮、真誠信任、分工合作等這些做人做事基本且重要的德能素養。
『拾』 傳統文化觀後感6
[傳統文化觀後感6]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每個人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傳統文化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價值觀,也是每個人的安身之法,立家之寶,傳統文化觀後感6。 每天的報紙都會報道一些駭人聽聞的消息,如:殺人、搶劫、毆打親生父母,這些都體現了人心的險惡,三字經里說「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善心、羞恥心,好人都是教出來的,觀後感《傳統文化觀後感6》。如果一個人知錯能改,錯誤自然會慢慢減少,如果死要面子,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還要去掩飾那就錯上加錯。人要學好還要做到才管用,在平時生活工作中都會帶來很多的益處。受人恩惠時要想著報答,別人有對不起自己的事應寬大為懷把它忘掉,別人對我們的恩德要感恩在心,不能忘記。 只要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仁愛的心,再多的困難都不用怕,一切都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