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電影火柴人觀後感(關於心理方面的)
《火柴人》電影觀後感
這是一部很有故事情節的電影。我想先討論故事情節,再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主人公的病症。
這原本是一個巨大的騙局,雖然是既被騙錢又被騙情,卻看不到被騙後通常會有的咬牙切齒與痛不欲生的悲傷。這倒應了中國古代的兩句經典古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以及「不義之財不可取」,結果反而成就了皆大歡喜的結局。
火柴人——美國俚語,說的是那種讓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錢的騙徒„„一個厲害的火柴人,即使他手上只有一盒火柴,他都有辦法用高段的騙術,誇張火柴的效能,並且讓一堆人捧著現金搶著向他買火柴。這就是本部電影名字的來源。從這一點上看,與營銷案例中關於「如何把冰賣給愛斯基摩人」頗有些相似之處,因此才有了羅伊的那句話:「我從不使用暴力,人們都是心甘情願給我錢的!」
羅伊(尼古拉斯·凱奇)是一名患有精神強迫症的騙子,他和野心勃勃的搭檔法蘭克(山姆·洛克威爾)聯手,經營著小打小鬧的騙子生涯,依靠羅伊高明的騙術,屢屢有人受騙上當。這次哥兒倆又精心策劃著一起新買賣,此時卻有一個名叫安吉拉(艾麗森·洛曼)的14歲少女闖入了他們的生活,並徹底攪亂了羅伊原本井井有條的世界。安吉拉自稱是羅伊失散多年的女兒,一直備受強迫症折磨的羅伊心裡又驚又喜,他努力想成為一個平凡的好爸爸,彌補過往失落的親情,但安吉拉的出現也讓不習慣與人相處的羅伊,幾度瀕臨抓狂邊緣。更糟的還在後頭,勁爆女兒發現父親賴以維生的「職業」後,竟對騙徒生涯發生濃厚興趣,她苦苦哀求父親讓她加入騙子這行,但羅伊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