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拿雞毛當令箭電影完整版

拿雞毛當令箭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2021-08-01 23:01:50

⑴ 拿著雞毛當令箭出自哪,是什麼意思呀

拿著雞毛當令箭

[english]

[解釋]
令箭:古代軍隊中發布命令時用作作證的箭狀物。比喻把別人隨便說的話當作重要依據。

[來源]

⑵ 拿著雞毛當令箭---------( )

小題大作(比喻把小事當成大事來處理。)

⑶ 「拿著雞毛當令箭」是什麼意思怎麼用

「拿著雞毛當令箭」的意思:比喻把別人隨便說的話當作重要依據,也有小題大做、輕事重報的意思。

1、讀音:ná zhe jī máo dàng lìng jiàn

2、詞性:俗語,含有貶義。

3、字詞解釋:令箭,也叫令旗,舊時軍中發令所用的小旗,桿頭加箭鏃,故稱令箭。「雞毛」是沒用的東西,而「令箭」是可以憑借它發號施令的東西,是非常重要的東西。

比喻玩弄權術,以假充真,公開發號施令。除此之外,也有小題大做、借題發揮等意思。

(3)拿雞毛當令箭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拿著雞毛當令箭」俗語的由來:

紂王有斗雞的愛好,對於這個愛好,紂王幾乎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在宮殿里修建了專門斗雞的場所,經常帶著文武百官觀看斗雞,鬧得一時間朝野上下斗雞成風,成為當時上流社會的時尚愛好。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造反,商朝的軍隊在牧野叛變之時,紂王正在觀看斗雞,恰逢一場斗雞剛剛結束,按照紂王定下的規矩,旁邊的人從獲勝雞身上取下一支箭尾羽毛交給紂王。這時門外忽然有人來報說:「我軍在牧野大敗,叛軍已經直奔朝歌而來。」

紂王聽到這個消息立刻慌了神,趕忙在觀看斗雞的百官中找到了參將辛庚,把他叫來說:「我現在立刻命令你去前方抵擋叛軍。」

說著便將手裡的雞毛習慣性的交給了辛庚,辛庚此刻也不敢怠慢,雖然國王給他的是雞毛,但他也只把這根雞毛當成令牌去指揮軍隊,這就是「拿著雞毛當令箭」的故事。

⑷ 雞毛當令箭是什麼故事

拿著雞毛當令箭的由來
武王滅商於朝歌

正當姬昌准備進攻商朝時,他卻因年老患病死去。由第三個兒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武王決心繼承父親未竟的事業,拜姜尚為師,讓兄弟周公旦、召公奭作助手,整頓內政,擴充兵力,聯絡同盟者,等待時間伐紂。

大約在西元前1066年前後,商紂王調集全國的人馬與東方的夷人作戰。對西方的防禦比較鬆懈,周武王覺得是個很好的機會,就帶領三千名將士,聯合了八百個小氏族部落的武裝力量,興兵攻打商紂王。

商紂開始聽到周武王進攻的消息並不以為然,當周武王的軍隊浩浩盪盪地渡過了黃河,一直打到商都郊外牧野一帶時,商紂才感到事態嚴重。可是他的主力部隊都在東方戰場上,一時間調不回來,於是他只好把戰俘和奴隸武裝起來,居然讓他拼湊成了一支七十萬的軍隊,他想以七十萬之眾打垮周武王不足十萬的武力,豈非輕而易舉。於是他又依舊享受玩樂,專等勝利的消息。

商紂的奴隸武裝被押送至牧野戰斗時,這些奴隸同押送他們的人廝殺起來,他們殺死衛兵之後,成了周武王的開路先鋒,向殷都朝歌殺來。

正當牧野大戰時,商紂仍在鹿台帶領百官觀看斗雞,這時一場斗雞正好結束,按慣例,侍從去場上取下一支箭尾羽呈給商紂,忽然聽到有人急報:「周兵已到牧野,殺奔都城而來!」

商紂一聽,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忙高喊參將軍辛庚,辛庚不敢怠慢,忙整衣待命。

商紂把手中的那支箭尾羽向他一扔說:「命你領兵前去迎敵!」大將辛庚就領著這支箭尾羽毛去發號施令,組織軍隊去抵抗周軍。於是就留下了「雞毛當令箭」的故事。

牧野一戰,商紂的奴隸倒戈,帶領周軍殺向朝歌,商軍喪失了抵抗能力。

商紂見大勢已去,便穿上掛滿珠寶玉器的禮服,跑到鹿台上,點起了一把火,把自己燒死在烈 火熊焰之中。

周武王的軍隊殺進了朝歌不久,就在鹿台上找到商紂的屍體,武王從腰際取出箭來,朝他射了三箭,然後將他的頭砍了下來,懸掛在大白旗上示眾。同時也將妲已殺了,砍下了她的頭懸掛在另一面小白旗上。周武王的軍隊大獲全勝。

⑸ 有一部電影是古代的,男主角是一個瞎子,其中的一個武功是拿著雞毛當令箭、有知道這部電影是什麼的么

飛狹小白龍

⑹ 就把雞毛當令箭是哪個電影的台詞

馮鞏的《別拿自己不當幹部》?

⑺ 什麼叫拿著 雞毛當令箭

上面的回答都不對
古時傳令的時候常常在信箋上插上某種動物的羽毛作為標記 數目越多表示事件越緊急
而令劍指的則是我們常說的尚方寶劍 但是令劍可以先斬後奏 也就是說倆者所賦予的許可權相差甚遠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所做的事超越了你自己所擁有的許可權。
這樣解釋你應該明白了吧?

⑻ 拿雞毛當令箭如何解釋

令箭:也叫令旗。舊時軍中發令所用的小旗,桿頭加箭鏃,故稱令箭。也引申為號令,上司的指示。另外,古時傳令的時候常常在信箋上插上某種動物的羽毛作為標記,數目越多表示事件越緊急。
「雞毛」是沒用的東西,而「令箭」是可以憑借它發號施令的東西,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後來人們用「拿著雞毛當令箭」這句俗語形容一個人憑著某上司(或某人)的一些無關痛癢的話命令這命令那,用驕傲的口氣指使這個指使那個。
比喻玩弄權術,以假充真,公開發號施令。
除此之外,還有小題大做、借題發揮的意思。

⑼ 拿個雞毛當令箭

相關歇後語
拿著雞毛當令箭---假傳將令
拿著雞毛當令箭---輕事重報
拿著雞毛當令箭---小題大做
拿著雞毛當令箭——打一字 (翎)

令箭:也叫令旗。舊時軍中發令所用的小旗,桿頭加箭鏃,故稱令箭。也引申為號令,上司的指示。另外,古時傳令的時候常常在信箋上插上某種動物的羽毛作為標記,數目越多表示事件越緊急。
「雞毛」是沒用的東西,而「令箭」是可以憑借它發號施令的東西,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後來人們用「拿著雞毛當令箭」這句俗語形容一個人憑著某上司(或某人)的一些無關痛癢的話命令這命令那,用驕傲的口氣指使這個指使那個。
比喻玩弄權術,以假充真,公開發號施令。
除此之外,還有小題大做、借題發揮的意思。

⑽ 拿著雞毛當令箭的由來

「拿著雞毛當令箭」—— 古時候軍中發布命令時,用作憑據的東西,叫做「令箭」,形狀像箭樣。比喻玩弄權術,以假充真,公開發號施令。 語出明清白話小說:《糊塗世界》一一回:「官場最會扯弄,~,不要理他,只管擋架罷了。」 用例:艾明之《火種》一部一九章:「算了,算了,犯不著跟他們吵!這些人現在都是~,骨頭輕得很哩!」 「拿著雞毛當令箭」也做「拿了雞毛當令箭」:張恩忠《龍崗戰火》一七章:「他一聽白振西神氣活現地向他傳達著『太君的三不準命令』,便惡聲惡氣地發牢騷說:『你不要給我~。』」 「拿著雞毛當令箭」又做「拿起雞毛當令箭」:陳學昭《工作著是美麗的》卷上三三:「他們之中,很有些是上不著天,脫離領導;下不著地,脫離群眾;可是偏偏又~,開口閉口都顯出代表團者的身分。」 「拿著雞毛當令箭」還簡做「雞毛當令箭」:谷斯范《新桃花扇》一一回:「督帥偶然想來個小玩藝兒,他就~,擾得外面百姓家家戶戶狗跳牆,雞上屋。」

閱讀全文

與拿雞毛當令箭電影完整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牧場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763
火柴人戰爭遺產中文版大電影 瀏覽:88
主題電影院創業計劃書亮點 瀏覽:898
2015國際電影節紅毯 瀏覽:744
觀看沂蒙紅嫂俺的娘電影觀後感 瀏覽:375
電影院聯盟店 瀏覽:541
明星演的電視劇電影大全 瀏覽:6
適和初一孩子看的英文電影 瀏覽:369
英文電影影名 瀏覽:1
張國榮唐鶴德的愛情電影 瀏覽:711
大光明電影院4k1廳2樓 瀏覽:137
豬豬俠第一季全集大電影 瀏覽:985
四平電影院2月23日 瀏覽:81
與什麼同在電影 瀏覽:782
電影情節水龍頭噴濕女主角 瀏覽:620
最愛電影觀後感400字 瀏覽:119
電影大黃蜂車圖片 瀏覽:52
電影天火的主要演員 瀏覽:128
免費的電視電影網站 瀏覽:15
電影票房疫情過後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