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動漫電影【龍貓】觀後感
《龍貓》這部動畫片主要講了一個小女孩的媽媽生病了,她的妹妹想快點見到媽媽,於是自己去醫院找媽媽,然而她迷路了。於是她姐姐向大龍貓求救,大龍貓把她妹妹找到了,還帶她們到醫院看她們的媽媽。
小女孩的媽媽病得很突然。我覺得這個女孩非常喜歡她的媽媽,她說她不想讓媽媽死。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媽媽,每個人的媽媽也都非常喜歡自己的兒子。如果失去了媽媽,我們將會多麼痛苦?所以我們要關心愛護自己的媽媽,幫媽媽做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不讓媽媽操心。
有一次小女孩在車站等爸爸回來,大龍貓送給她們幾粒種子。晚上,大龍貓幫小女孩的種子發芽,讓種子快速生長,這些種子的生命力多麼強啊!竟然可以快速破土生長,僅僅只用了三天,就長出了小苗。
還有一次,小女孩的妹妹追趕著一隻貓,那隻貓開始跑得很慢,後來突然加快,最終它逃走了。
植物和動物的生命力都那麼頑強,那我們人類更加應該頑強地生活,勇於克服困難。
大龍貓的本領很大,幫助了很多人。所以,我要向大龍貓學習。我以後要當一名醫生,我要挽救的生命。
我還要告訴大家要珍惜生命,注意健康,幫助別人,友好相處。
《龍貓》這部動畫片,讓我受到了很多啟發,我一定要珍稀愛護所有的生命,多做有意義的事。
② 求動漫觀後感 文章
轉
動漫觀後感動漫真人劇隨筆
到年底了,工作真的越來越忙,還有點煩鎖,自己的事情也很多。但是看了動漫和一些日劇之後,還是很想一起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呢嘿嘿。
《世界奇妙物語》似乎是每年拍兩部,春季、秋季各一部。每部片長1~2個小時,每部都由4~5個小故事組成,是沒有任何聯系的。講的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卻富含人生哲理的事,有會讓你看了回信一笑的,有會讓你看了感動的,也有讓你看了毛骨悚然的,挺不錯的劇,推薦ing~~~~~
《綠林寮》是一部講述男子學校一部分住宿學生的故事也叫《Green Wood》是由漫畫改編的。感覺好像和《花樣少男少女》有一點點像,不過可沒有女扮男裝混進學校哦,講親情、友情、愛情的一類劇。在裡面飾演學生會會長的佐藤雄一,個人覺得他在劇里的扮相超帥哦,穿衣風格也超得體的,是一部不錯的劇。唯一遺憾的就是整部劇略顯短了點,只有13集。其實可以吧學生會會長的家庭再多描寫點,可以演到畢業也蠻好的。不知道漫畫里是怎麼樣的?只是這個畫風我不喜歡呢,所以不會去看漫畫,也是一部真人版較漫畫成功的作品。
《少年陰陽師》是一部也有一點時間的動漫,以前也不知為什麼一直沒去看。這次看了動畫後,感覺超好看的,准備去買漫畫,不知完結了沒有。感覺動畫好像沒有完的感覺,似乎還會再發展下去一樣。現在自己一個是比較喜歡看偵探系列的,還有就是這類陰陽師之類的,也在看《夏目友人帳》,感覺畫的還是可以的,第二季的好像也要出來的樣子。雖然也有漫畫,但是我卻沒有想買的感覺,這就是動漫精彩、好壞的差別吧!
最後要說的是《學園愛麗絲》,這部作品我以前沒看的原因是覺得畫風小孩子了點。這次看了動畫後,對作者畫風的感覺——,還是小孩子呵呵,但是我卻有想買漫畫的打算。因為故事內容真的蠻不錯,和作品的名字感覺也很符合,新奇的想法到處都是。而且動畫沒完結的感覺呢,那個棗所懼怕的面具人(名字實在沒記住)。還有什麼利用這些孩子啊之類的。而且據我多年看動漫的經驗嘿嘿,應該會有戰斗什麼發生吧。比如學生對抗學園黑勢力之類的等等~~~
看來要先為《少年陰陽師》和《學園愛麗絲》這兩套漫畫准備好Money了呢!最後說一句,冬至剛過,真的變得好冷呢!!!~~~~~~~~
③ 動漫觀後感
看的時候特希望一集接一集的看下去,快看完的時候心裡又不舍,看完了以後好幾天都想著劇中的情節,隨著主角的心情好壞,自己心情也有起伏,看到跟現實相似的情節,有時候會忍不住聯想,有時候會落淚。然後把好聽的歌曲下載下來,收集漂亮的圖片……
為避免太「入戲」,我會馬上選一部優質的,開始新的故事。這樣一部接一部,時間過了很久後,覺得經典的,很可能在復習一遍,會有更深的感觸。比如,我看灌籃高手,第一遍看就和櫻木一樣,超討厭流川楓,太愛耍酷了,但是後來每次重新看,都會對他的印象好轉,也可能是自己喜好有所變化,所以已經不是那麼討厭他了。
④ N多動漫、電影的觀後感
[N多動漫、電影的觀後感]
我從高中畢業後的空飛隊伍里退出來,心想著的是自己沒那個命,但是忘了當時體檢時那個醫生似的人問我能考多少分的時候不善於隨機應變說假話的我說了實話後他把我的檔案扣在桌子上的這個情景...
所以,後來我不再像大人一樣相信所謂的命,我變得堅定了,我的信條變成了四個字事在人為.除了客觀的社會環境需要事在人為的時間比較長以外,我堅信在主觀的事情上,人在任何時候都是有選擇的餘地的,就看人們怎樣取捨.
我曾經一度期待著屬於自己的fairy
tail,屬於自己的像路飛身邊的夥伴一樣的..夥伴,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能堅定地信任彼此,不管對方做出什麼樣的事,都可以理解並支持,不去管其他人如何去看,然而我發現,動漫就是一種理想的表達,所有美好的,完美的,都是只會在動漫或者童話里才會有的現象.而身處這個連正義和邪惡都分不清的社會上,我那麼樣的期待真的是很愚蠢的一種心理.
沒有誰會真正地相信誰到永遠...
曾經模仿著誰,我忘了;曾經喜歡著某種姿態,我也忘了;曾經崇拜的某種形象,我都忘了.因為那不是我...
所以現在我明白了,身處這個社會,只要做好真正的自己就好...不管自己先天的,後天的人格是如何被塑造出來的,是如何被扭曲了,如何被誤導了其實都不重要,人都是有良心的.只要跟著自己的感覺,自己的判斷走,不管真實的自己是正義的,善良的,或者邪惡的,猥瑣的.不要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代表完全忽略),做好真正的自己,心裡大概會比現在輕松很多吧...
在這個充滿偽裝的社會里,我由衷感覺到累了,以前那個特別容易被周遭渲染到的我,已經累的站不起來了,拖著真實的自己癱在人生路的路邊,死去...真實的我輕鬆了之後,站起來繼續走....
因為為了不讓自己白來這個世界,奮斗還是必要的,人嘛,不能無所求,不能虛度,就像現在,僅僅是在家裡閑著,也要動腦子想想,下一步,以什麼樣的心態...出門.
〔N多動漫、電影的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⑤ 動漫電影觀後感500或400多字的
乘風而活
文/夢里詩書
宮崎駿,不論怎樣的故事,他的作品總能予人一種洞徹心靈的魔力,72歲的他作品從不曾涉及真實的過往,但《起風了》這部被其自已稱為「收山」之作的動畫,雖然以日本最敏感的二戰話題為背景,戰斗機設計員堀越二郎為主人公,卻依舊講述著一個如雲般純凈無暇如夢如幻的故事。
電影《起風了》並不是一部如同《龍貓》那樣為孩子准備的電影,而是一部以堀越二郎為切入點展現宮崎駿直面二戰日本對夢的探索,電影雖然以堀越二郎的個人經歷為主線,但思想卻是宮崎駿賦予的,因為就目前現有的資料中絲毫找不到真實的堀越二郎「反戰」的例證,在宮崎駿的《起風了》中,堀越二郎是一個深愛飛機,一生追求設計最美的飛機的飛機設計員,他的夢想無關於戰爭,只是因為身處一個戰亂的年代,作為飛機設計員的他並沒有著太多的選擇,電影通過堀越二郎「夢」的表述,年少時渴望飛行的他夢中與義大利飛機設計大師卡博洛尼的相遇,而之後夢中的堀越二郎與卡博洛尼多次的相遇貫穿了整個電影,夢中的他們討論著飛機,卡博洛尼對於將飛機用於戰爭的無奈,以及堀越二郎設計的那架潔白無瑕象徵著和平與夢想的白色飛機,如果說在電影中的真實是堀越二郎的本尊,那麼夢中的堀越二郎則是宮崎駿自已,電影以這樣的手法刻畫出了一個渴望追求夢想卻又無意戰爭極具張力的人物,電影中的堀越二郎更如同其真實人物與宮崎駿的合體,這樣構思獨特的作品,展現了堀越二郎夢想的執著和一種無關於戰爭及其他的純粹。
作為電影的片名《起風了》「風」成了貫穿整部電影最為重要的元素,他一面成為二郎夢的載體,而另一面則成為了電影中二郎與女主菜穗子愛的宿命,電影中是「風」讓二郎與菜穗子在火車上相遇,又是風讓兩人在旅館中相知,而最後菜穗子的故去化作的也是風,這部作品在詮釋著戰爭年代對夢執著的同時,更展現著一種宮崎駿電影中愛溫柔的魅力,這種魅力並非很多電影中「無愛不電影」的俗媚,而是對堀越二郎夢的釋放,電影中顯有戰爭場面的描繪,二戰日本戰敗是個眾所周知的結局,在零式飛機成功後,《起風了》直接跳過了戰爭,直面最後堀越二郎憶夢亦幻走過無數自已親手設計的飛機殘骸,走出烏雲,「起風了,我們還要努力活下去」這是菜穗子隨風而逝的告別,更象徵著戰後的日本,雖然承受著戰爭自種的苦果,但依舊為了夢想努力拚搏勇敢的向前活下去。
有人說《起風了》隱瞞日軍罪行,同樣其作品在日本國內也飽受右翼詬病,宮崎駿創作這部作品時不可能想不到面臨的壓力,但他還是一如堀越二郎設計零式戰機創作了這部可能是其收山之作,當我們卸下有色的眼睛拋開偏見,《起風了》對於戰爭的反思不是一種說教,是一種超現實的批判,而在此之上對夢想的追尋,有夢就當乘風而活,這或許就是宮崎駿所最後留給我們的。
⑥ 求一篇國產動畫觀後感,字數在800左右。在這里謝謝大家了。
一九六四年在中國的西部爆炸第一顆原子彈,而這一年就在同一片大地的東南方-上海,一部由對萬籟鳴、唐澄導演的《大鬧天宮》象它的主人公一樣也石破天驚的蹦了出來。
《西遊記》在四大名著的地位一直比較含混,除了李贄的點評和道藏的拿來主義,遠沒有其他三部書來得喧鬧。而這部一百二十分鍾的片子卻在童話的畫皮下「意外」地把這部巨著的一些小地方提了出來。
按老話講,這是一部充滿革命浪漫主義的片子,那麼便來閑逛一番,見識一下這東方的「羅曼蒂克」。
瀑布慢慢拉開,我們的美猴王從海外歸來,操練孩兒們之餘,由於沒有趁手的兵器,便去向東海龍王這個老鄰居動議一件常規武器。(由於本片誤導,長時期我奇怪流沙河、通天河之類怎麼能難住俺大聖啊,不過壓了五百年,嘿嘿)
這里,龍王犯了一個孫大聖以後將不斷犯的毛病:大仙要是拿得動,就送與大仙。
結果是沒了銀子,有沒面子,於是乎教訓之一:不要怕人說你窮,家裡有寶才是真的!
回頭說我們的大聖。趁手的兵器拿到手,自然該從此在山上過著幸福美滿,哦,該是幸福逍遙的日子。可就這么一直在山上呆著是不是快樂逍遙?記得有人說過伊甸園里並不是蛇引誘了夏娃,而是夏娃引誘了蛇。
快樂是最會令人厭倦的東西。與其說是太白金星招安了大聖,不如說大聖早就想上天看看。
上天看看何妨?閑著也是閑著。佛家有雲:人之一動念,十萬八千煩惱。
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有沒有這么一個動念的剎那呢?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募然回首。
記得後來取經路上,大小妖精在取笑孫行者時都不免如此拖上一句:「原來就是當年的那個弼馬溫啊!」此語一出,就像公交車上一個人問:「你為什麼不去叫出租」,跟著必然一場紛擾。究其原因,都是或多或少真好點中對方的痛處。
我們是實實在在地從武曲星(我很長時間里以為這是個很牛的大大)和金星的擠眉弄眼裡知道弼馬溫是個什麼玩意,可初涉職場的大聖怎麼會知道這「弼馬溫」是干什麼的?一句「那裡你是最大的」恐怕足夠有些誠惶誠恐嗎?至於那個終於跑出來的「馬天君」,是不是更帶有一點「最熟悉的陌生人」的調侃?於是第一次親密接觸就那麼不歡而散,「打傷了馬天君,搗毀了御馬監,反出了南天門,逃回花果山去了」。
一個人的痛苦往往並不在於失去什麼東西,而是往往不知道擁有的是什麼?
有句頗為小資的話叫做:往往當一個人失去一樣東西的時候,才知道珍惜。
我總惡意地想,比這更令人沮喪的是發覺這樣東西一點都沒有價值。
且慢。回山便回了,卻連逍遙都來不及就急急扯起一面大旗:「齊天大聖」。
如同《簡愛》里的那個小法國人:「這中間有一種可笑的東西,也有一種令人痛苦的東西。」
雖然當李天王的膿包先鋒和草包兒子鎩羽而歸之後,大聖如願以償地得到了「齊天大聖」的名頭(即便只是在花果山上。),可我們的大聖又犯了人類的另一個原罪級的錯誤——好奇:他總覺得這天上或許的確有比花果山更好的地方,
按上海人的講法,外頭兜一圈,小駒心啊野(音牙)忒了。於是在那「閃閃紅霞」的誘惑之下,金星老兒稍微推波助瀾一下,重為馮婦,「玉帝現命齊天大聖看管桃園。」
如果說上次我們的大聖以一介白丁作了個看馬官還算是由平民上升到了基層幹部,可這次卻以「齊天大聖」的身份作了一個,不提也罷。
比較耐人尋味的是這樣的小天地總有一段蜜月期,雖然又總是很短暫。當我們的大聖打著「九千年一開花,九千年一結果」之仙桃的飽嗝美夢正酣時,一群漂亮美眉無情的把輕紗在大聖面前剝了個粉碎。
這時候大聖完全暴露了一個普通人的悲哀。直接地說不過就是貪圖口腹之慾,再往前走就是求一席之地的虛榮,可當這一切慢慢還原出本來的時候,令我們咋舌的原來是那麼熟悉,此刻有些蒼涼的兩個字:公正。
所謂的公正其實包含兩個層次,一方面是不該得到的得到了;一方面是該得到的沒有得到。
作為御封的齊天大聖,哪怕我們的猴頭再陌生於官吏等級,等到聽到東海龍王這個曾在他面前張皇失措的小丑都成為座上客,而他一番拼殺之後還是:「什麼齊天大聖,沒聽說過。一個管桃園的猴頭妄想去瑤池赴會,真是做夢!」
當我們自以為在社會上可以有一席之地的時候,往往都會遇見這樣的仙女。
一個人企圖改變世界,除非他偷吃了仙桃仙酒,還把「玉帝御用金丹」倒個飽,否則只好乖乖被世界改變,因為下場不會永遠是童話,而且,大多數時候不是。
《哈里。波特之密室》將判斷一個人是否強大在於他的選擇而不是能力,可我想,在這古老的東方,能選擇嗎?
看著最後的字幕,我突然發覺那份憂傷並不是我們如何選擇,而是我們根本就不知道(非關遺忘)可以選擇。
似水流年,我們終於慶幸我們還會習慣,還會麻木。
於是,在一番自飲自酌的癲狂之後:「你等山前埋伏,你等山後埋伏。」
幸好,那是火熱的六十年代,在遼闊的中國大地上剛發生什麼,正發生什麼,
將發生什麼勿庸置疑,所以結果只能是「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回到開頭,突然發覺這大概就算最浪漫的地方了。
有時我想,每個人都象孫大聖那樣一身本領,以為生活該是怎樣,但時光飛逝,我們也像大聖那樣終於變成了悟空,之後哪,之後,就是另一部電影了。
——本篇系2006年,為中國動畫電影誕生80周年而寫,最初發布於搜狐博客。當時,《大唐風雲》、《勇士》等片尚未上映。
我愛中國動畫。小時候看的第一部動畫片,就是《阿凡提的故事》,上海美影的藝術家們,彷彿最了解孩子們需要什麼,那些動畫片們里所顯現出的乖巧、可愛、純真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他們掌握以及開拓的類型之多,如剪紙、折紙、皮影、粘土、木偶、水墨……也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由於資金的問題,作為中國動畫基地的上海美影一般很少拍動畫長片,總是以短片或系列短片為主。我現在依然記得他們,長片有《大鬧天宮》、《金猴降妖》、《哪吒鬧海》、《天書奇譚》、《孔雀公主》等,短片有《曹沖稱象》、《嶗山道士》、《驕傲的將軍》等,系列或連續短片有《黑貓警長》、《大盜賊》等。這些影片尤其是動畫長片,屢屢在國際電影節獲獎,甚至有擊敗所有真人劇情片問鼎最佳影片的情況出現,《大鬧天宮》就曾經獲得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中國電影在國際上所獲得的獎項何其多,但是你要問哪一個片種獲獎最多,我會告訴你,是動畫片。當時只要電視上一放,就高興得不得了。晚上跟爸爸媽媽去電影院,只是看看前面加演的動畫片而已,接下來便呼呼大睡。
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電視業的迅速發展,使得動畫片的需求變大,可資金不足、以拍攝短片為主的中國動畫似乎無法滿足巨大的市場,孩子們的世界被來自美國與日本的動畫片占滿了。他們當然有他們的優勢與特色,不但有《米老鼠和唐老鴨》、《貓和老鼠》這些讓我們開懷大笑的動畫,還有一大批描繪愛情、冒險、戰爭、傳奇、運動的動畫,題材的多樣化,滿足了心中渴望長大成人的孩子們的熱切需求。他們在九到十五歲之間,已經不希望別人只把他當成小寶寶了。對比中國動畫在題材上的偏低齡化,孩子們已經不再喜歡看上海美影了。當然,在他們真正成年之後,又會常常想起那些曾經那麼喜歡,又曾經被遺忘的《黑貓警長》們,心中一定感覺很溫暖吧,所以現在才會有那麼多的人回過頭來懷念上海美影的老片子,才會有《西嶽奇童》完整版上映時的票房奇跡。這些都是後話,無論如何,當時的中國動畫陷入了低谷。
盡管資金不足,中國動畫師們仍然努力在夾縫中求生存。直到現在,使得國產動畫有了巨大的進步。除上海美影和央視以外,北京、上海、廣東、湖南、浙江、江蘇出現了許多民營動畫公司。杭州第二屆國際動漫節時,國際展台已無人問津,國產動畫的數量和質量都有很大的提高,甚至去年一年的總產量比過去十年的總和還多。從前電視上都是卡通舶來品,現在卻是國產動畫主導孩子們的歡樂時光。我看了許多,都覺得非常精彩。
有傳統題材的《天上掉下個豬八戒》、《關東三寶記》、《小鯉魚歷險記》、《馬蘭花》;有英雄題材的《圍棋少年》、《大英雄狄青》、《風塵小游俠》、《隋唐英雄傳》;有家庭題材的《大耳朵圖圖》、《可可可心一家人》;有環保題材的《小虎還鄉》、《環保小衛士》;有漫畫題材的《三毛流浪記》、《夢里人》; 有科幻題材的《天眼》、《白鴿島》; 有益智題材的《藍貓淘氣三千問》、《探長奇奇》等等。 最受追捧的當屬《精靈世紀》,製作精良,劇情曲折,音樂動聽。
許多公司與海外合作,像中美合作的《魔笛奇遇記》,中法合作的《馬丁的早晨》、《太空牛仔》,中韓合作的《瑤玲啊瑤玲》、《嘻哈太空族》等。
與電視動畫的成功不同,在電影方面,有待加強的地方還有很多,當然這和國內電影市場的情況也有關系。安排國產動畫片上檔,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今年是中國動畫電影誕生80周年,有多部國產動畫電影安排上映,《西嶽奇童》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許多懷念童年的朋友都找不回原來的感覺;《勇闖天下》贏了口碑,卻輸了票房;而《魔比斯環》的票房與口碑都不太好;去年拍攝的《小兵張嘎》,原本在今年暑假上映,卻只能另尋出路。明年還將有《大唐風雲》等片上映,期待一下。
回顧近幾年上映的國產動畫,《寶蓮燈》、《馬可·波羅回香都》、《梁山伯與祝英台》、《紅孩兒大話火焰山》,票房雖然都不錯,但都不太完美。上海美影這幾年拍了儒勒·凡爾納的五部作品,木偶動畫電影--《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們》、《環游地球80天》、《氣球上的五星期》、《登月之旅》、《倔強的凱拉班》,最後都只能在電影頻道上播放。
中國動畫重歸電影院線是從《寶蓮燈》開始,為了照顧已經接受美國與日本動畫審美情趣的青少年,上海美影不得不向市場妥協,放棄了許多中國傳統元素。比如不再用中國傳統背景音樂,改用流行歌曲。其實在表現中國傳統故事時,民樂是可以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的,比如我們在《大鬧天宮》、《哪吒鬧海》中看到的那樣。
無論如何,我們祝中國動畫越走越好。最後,關注一下吧,上海美影正在製作關於蒙古英雄少年的動畫《勇士》,還有表現環保的《金玉鳳凰》。
《大鬧天宮》誕生的時候,我還要等十幾年才來到這個世界,但是這部動畫卻和我還是產生了交集,在我的童年,時常可以看到這部動畫,有時候,是在電影院正片前會放幾段,有時候,在電視上,看到齊天大聖如何跟一幫天宮混蛋死磕。
《大鬧天宮》堪稱中國動畫的一個顛峰,它故事豐滿,製作精良,更重要的是它富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傳神的向我們描述了一隻猴子的奮斗史和抗爭史。《大鬧天宮》誕生的年代還是中國階級斗爭為綱的時代,所以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挑選《西遊記》中這么一段來拍,畢竟,要是拍大聖從了那唐僧小白臉顯得太沒革命精神了。
人數塑造上很鮮明,事實上,對我個人而言,孫悟空的形象已經被這部動畫和後來的六小齡童電視版的孫悟空定格,從此之後,任何孫悟空的造型在我看來都怎麼看怎麼別扭。在天宮一方,幾個人物,如白白胖胖的玉帝,都顯得頗有陰冷之氣,那後面要拿大聖煉丹的老混蛋更是尖聲尖氣一副欠抽相。個性鮮明的人物塑造,融入了強烈的立場,讓故事的對抗性很強,特別齊天大聖的性格,莽撞中又帶著正氣,好不威風。片中,玉帝們基本濃縮了反動勢力的一切特徵,他們高高在上,容不得下面的人快樂的生活,自己卻常常搞些蟠桃盛會的腐敗活動。同時,對付革命者的無非那麼幾招,招安、賄賂、或者武力鎮壓,同時他們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如鴿派太白金星和鷹派托塔李天王便觀點不同。而美猴王的抗爭史也是革命者的成長史,他最初覺悟很低,猴很單純,容易被反動勢力的糖衣炮彈糊弄,但是,在目睹了反動勢力的腐朽生活後,他清醒了,他覺悟了,帶領猴民們,與敵人對抗。然而,革命總有挫折,在反抗遇挫後,面對反動派的殘害,他終於爆發強烈的革命力量和激情,將反動派的老巢攪的天翻地覆,最終與猴民們幸福快樂的在花果山這一革命根據地紮根生活。
雖然這部動畫打下了些時代烙印,但是卻經歷了時間考驗,仍然被之後的很多人視為精品,為什麼?在我看來,一個原因是,本片雖然有些階級斗爭烙印,但是沒那麼赤裸裸的奪目,更多呈現的是一種反抗和叛逆,一種激情和浪漫,而這樣的精神無論在任何意識形態的社會或者社會階段,都是很有感召力的。看著齊天大聖,自我的張揚個性,不甩權威們的帳,放到今天看,依然令人無比崇敬,事實上,本片的齊天大聖比後面的六小齡童顯得更牛B,更霸氣,同時由於沒有後面窩囊的聽命於一個小白臉的故事,那美好的結局下,齊天大聖的形象顯得更加光芒萬丈,這么有范兒的猴子,讓人怎能不高呼酷畢,然後崇拜無比。
本片的畫風很有中國山水畫的風格,特別那些山水場景,看著很中國,很傳統。而配樂更是如此,在打鬥是就是那種「嗆哧嗆哧」的京劇感覺,聽著很中國,很傳統。這也是這部動畫很有價值和啟示意義的地方,別一上來就想著教育意義和價值輸出,先從故事和技術層面把動畫拍好再說,《大鬧天空》正是這樣的精品,所以,盡管有一些特定時代的意識形態滲入,但是,它仍能流傳至今,成為中國動畫史上值得銘記的傑作。
⑦ 看了宮崎駿的十大動畫電影之後,寫一篇觀後感
宮崎駿的動畫, 總是讓我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像是還未完結 ,十分盼望能有續集.
最後很是感到可惜, 最終他們還是沒有住到那麼一座美好的小屋裡, 從翔的爺爺起就給小人們准備的小屋子是, 那麼的細致, 細致到廚房裡甚至還有可以插電的烤箱.
一切的一切都是清新美好的, 優美的風景一直是宮崎駿動畫所不可缺少的一味重要元素, 動聽的音樂貫穿了影片的始末.
我認為這部影片是彌漫著淡淡的憂傷氣息的,如影片在最後的曲子中唱的「時而歡喜,時而憂傷」縈繞心頭, 這是翔的回憶吧? 回憶在他童年回到老宅休養的一個星期里所發生的奇遇!
阿莉埃蒂是與千尋相似的人物角色,同樣的勇敢,有那樣的堅決有責任心.
這部影片里的阿春, 應該是一個讓人厭惡的壞角色, 看著阿春的各種舉動, 使我為小人們擔心極了 可是當影片的緩緩推進, 忽然發現阿春這個角色或許不止是讓人來厭惡的 或許還包含了, 想讓人深思的意圖吧 本來阿春是可以再壞一點的 來讓觀眾深深的厭惡她 可是再抓到小人後她是興奮的, 她雖然關住了翔 但當翔的奶奶回來後她則是一臉興奮的告訴她, 她抓到了「偷」東西的小人, 這是多少讓我感到驚訝的,因為她不是將小人去做什麼買了啊,研究啊,之類的事情,很顯然她對小人是一種好奇和一些其他的情緒促使她去抓小人.
看到很多影評,有人說這是一部很淡的影片,接著有人說與其說它淡不如說它清冽如水,也有影評說影片劇情是薄弱的,但我們卻又能從中讀出不一樣的感情.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感想
不論別人是怎麼想,我是認為雖然通篇看起來似乎是比較平淡,不過看完後仔細回味的話會品出細膩的地方,葉子間輕快的跳躍,借東西微弱的小燈光,風吹起時在花叢中靜立的身姿,離別時閃耀瞬間的淚水,都沒有刻意的為了大場面而製造大場面的效果,一切卻又留在了我們的心中.
有時候就是這樣像影片中的翔,只是在那個宅子度過了短暫的一個星期,但這一個星期的經歷永遠的住進了他的心頭,會在未來的日子裡,不時的回憶起來吧.
在漫長的生命中總會有那麼一個,可能它的時間是那麼短暫,但卻會影響你一生的日子
⑧ 求一篇關於動漫觀後感的作文
可能和你要求的不一樣
高達 Seed desting 觀後感 這部卡通片是在2005年播出的,是高達系列的一部分,從網上看到的結果是大家很滿意,收視率在日本排名第一,是當年最佳的卡通片,在國際上的效果也比較理想,應該說是高達系列最成功的一部,並且也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續集的一部,可以說是在收視率和票房上均取得了成功,但是因為眾所周知的緣故,沒有出續集,讓很多人覺得遺憾,但這也符合高達系列的傳統,因為高達系列動畫片自1973年開播以來,主人公總是在變化的,這有點像滾滾東去的長江水,歷史在發展,主線人物也不會一成不變,今年出一個,明年再換一群人,讓挑剔的觀眾總會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人物,進而關注高達系列動畫片,這其實不失為一個成功的商業頭腦,所以 高達seed desting熱播後,阿斯蘭,基拉,拉克絲,真等人不再出現,也是正常的。如果繼續圍繞著這幾個人演下去,那豈不成了名偵探柯南,或者福爾摩斯系列小說,那樣的作品從頭到尾都圍繞著一個主人公展開,而高達系列的作品與之不同,兩者的出發點和發展思路都不一樣,所以不要強求高達Seed desting出續集,也不要幻想著阿斯蘭,基拉,拉克絲,真等人能夠復活,不管這樣對那些喜愛這些主人公的人有多麼的殘酷,事情是無法改變的,這部卡通將作為一部歷史,印在人們的記憶里,成為一段美好的回憶罷了。 其實讓他們復活也不是沒有辦法,那就是讓一個別的公司再做下去,拍個續集什麼的,但問題就出來了,第一 如果拍出來了,版權怎麼辦,到底歸誰,至少我是沒想明白;第二 市場能否接受,畢竟這部動畫片已經過去兩年了,誰又能保證這部續作能夠再獲成功呢?兩年過去了,在這段時間里,又新出了那麼多優秀的作品,誰又能保證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它的續集能夠再成功呢。第三 高達 Seed desting 已經非常好了,如果續集想再取得成功,它就要比前一部做得更好,否則觀眾不會買賬,人們會說主人公又活了,但是拍的太差了,把主人公都浪費了,這還不如讓他們留在人們的記憶中。綜上所述,我認為不出續集也是情理之中的,盡管我本人希望看到續集,但理智必須戰勝情感,我正是基於理智才說出了上面的話,因為這畢竟是一部卡通片,它是為了賺錢的,他不是為了完成人生意義的探索,請記住,它只是一部賺錢的機器,它不是紀錄片,它可以說是給了人們一個逃避現實的城堡,人們通過它,暫時忘記現實中的煩惱,但終究會有一個夢醒的時刻,因為那畢竟是一種虛幻,人們還是要回到現實中的,因為現實中不管有多少的不如意,但總是真實的。 說了一堆廢話,請大家原諒,下面就是我的一些感受,有些不深的觀點,有些就是錯誤的,寫出來,想給大家帶些東西,能夠給大家一些思考,諸位盡可以去罵,去批,如果本文能過給大家一些東西,也就不算是失敗。不過當我從頭到尾讀了一遍以後,覺得真是不滿意,很過想說的卻沒說出來,而且很過意思沒表達出來,真的是很生氣,在這里我覺得,真正讓人可氣的時候是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真的讓人上火。 關於高達不能在中國放映 嚴格意義上講,這種說法並不成立,因為在網路上大家是可以看到的,也可以說政府並未完全封殺這部動畫片。但這所以未能在電視上放映,應該是吸取了過去的教訓,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免費引進了動畫片變形金剛,但沒想到的是讓外國人又大賺了一筆,市場打開了,自己的東西反而沒保護住,也可以說是交了一筆學費,從那以後,對於引進的卡通片,審查的過程也就越來越嚴格,尤其是近年來,為了保護民族產業,對外國的卡通片卡得更加的嚴格。對於這部在世界范圍內熱播的動畫片,自然會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如果貿然引入,將對中國的動畫產業造成沖擊,有可能對剛剛起步的民族動漫產業造成不利的影響,對於中國而言,不是一件好事情。
⑨ 一篇動漫電影的觀後感350字左右
看完CCTV官網上的喜歡喜洋洋與灰太狼的十大理由後
我的讀後感.我已經寫到日記上了
抵制廣/電/局.分享日(和諧)本優秀動漫文化的十大理由!
CCTV官網曾經聲稱:
日漫、美漫作品中充斥了大量宣揚封(和諧)建迷(和諧)信、偽(和諧)科學的內容,比如《超人》,稍微有一點物理學常識的人就懂得人根本就無法脫離地心引力的控制,更不要說他還能飛出地球,用手拖住隕石這樣的純粹Y(和諧)Y的鏡頭。至於類似《高達》這樣的設定同樣經不起推敲。還有什麼魔法少女、口袋妖怪就更是扯蛋了。
我想說:國內的動漫不也一樣
我就以CCTV的邏輯來聲明一下:
喜洋洋中充斥了很多不良信息.如美洋洋這個名字.世界永遠是罪惡的.不存在美
喜洋洋的題材.狼吃羊是生物鏈中最正常不過的.弱肉強食是必然的.有必要讓小朋友見識到這個社會的險惡
腦殘喜洋洋還包含了封建迷信.狼和羊怎麼可能會說話.更不會說漢語.這個給小朋友傳達了一個信息.這個世界有妖怪!
喜洋洋還有偽科學現象.如灰太狼的導彈.並不是直線射擊.而是自動准求最短路線.並且可以自動繞過障礙物.這以現在的技術是不可能的.
腦殘喜洋洋還有反對國家政策的嫌疑:這對中日兩個的友好有很大影響,如灰太狼這樣的名字.讓小朋友以為"X太郎"就是反面角色.
喜洋洋還宣傳了各種暴(和諧)(和諧)力犯罪手段.如將某人從高空推下.用導彈炸人.用各種欺(和諧)詐手段等
除了純愛類.治癒類.生活類動漫.國內哪一部不是虛幻的.....
不少人都指責日本動漫劇情有很多暴(和諧)力.犯(和諧)罪.色(和諧!)情,對於青少年有著不好的影響,其實這樣的說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動漫也是有分級的,由於年輕的關系,處於發育期的兒童們對於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理,如果這時候還讓他們看腦殘喜洋洋的話,那他們遇到青(和諧)春期的問題該怎麼辦,未免得不償失。多看些展現社會(和諧)黑暗的動漫,以免遇到時措手不及.已是目前最好的處理方式,而《喜羊羊與灰太狼》只能作為1-8歲的兒童觀看.
動漫,涉及了各行各業,所以畫面、內容方面的尺度一定要拿捏好,日漫中那些裸(和諧)露、血(和諧)腥的鏡頭也不是只有壞處.,對於一個正在成長的少年來說.遇到突發事件時的冷靜和經驗是最重要的,與之相對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不論是在內容設定還有畫面的處理上都不再適合青少年.
人物.社會的設定是否飽滿是評價一部作品成功與否的重要衡量標准,這方面日漫是十分成功的,火影.死神.海賊.柯南.等宮崎駿的一些作品讓我們明白了這個世界不像我們想像得那樣純潔。相對的,國內的很多作品則是完全倒行逆施,強制性的將天真的觀點灌注在人物身上,使得很多青少年在青(和諧)春期的問題處理上很天真幼稚.甚至可笑.一旦發現自己戀愛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動漫除了播放這一途徑之外,其延伸物這一點也是十分巨大的,這一方面,國外的同行做的比國內成熟的多,比如史努比、加菲貓這些早已經成為了馳名世界的玩偶品牌。而我們國內呢.廣電局禁播了電視上的所有外國動漫.使得國人並不知道國外有如此優秀的動漫.
《喜羊羊與灰太狼》劇情幼稚可笑。遠離現實.
現在人們提到國產動漫,基本張口閉口都說是垃圾.我想說.國產動漫也不全是喜洋洋這樣的垃圾,如虹貓藍兔奇俠傳.秦時明月.雖然不如日漫優秀.但是動漫業也會成長.而廣電局對於優秀動漫的扼殺,對於還處於成長發育期,缺乏對事物的自我辨析力的兒童、青少年們來說無異於精神上的毒(和諧)瘤,不僅不利於青少年們的成長發育,更會導致價值觀念的混淆。
而日漫中所表現出來的友情.親情.愛情.人生哲理是喜洋洋所比不上的.
http://tv.owan.com/0909/115730123967.html
不得不說,其實我們中國有很多優秀的動漫人才.但是他們的作品卻只能局限於一些雜志上.這是為什麼?不是說他們不想做成動畫.是因為廣電局以暴(和諧)力!色(和諧)情!封(和諧)建迷(和諧)信!的理由拒絕.抵制廣電局.分享外國優秀動漫文化是中(和諧)國動漫唯一的出路!
⑩ 動漫電影觀後感
[動漫電影觀後感]最近孩子們老纏著我看動畫片,比如:天線寶寶呀,貓和老鼠呀,喜羊羊與灰太狼呀什麼的,因為看來看去這些我都有些看煩了,尤其是兒子,不厭其煩地看一個動畫片(主要得益於他爸爸的優良基因),所以我就試著"推薦"了些經典的動漫電影給他們看,動漫電影觀後感。兒子好點,因為都三歲多了,簡單的情節都能看懂,也豐富了他的詞彙;不過對女兒來說難了些,畢竟才17個月多點,也難為她了。但是,因為跟著兒子一遍遍地看,於是就漸漸看出了味道,感觸頗多,而且受益匪淺。先說說,《汽車總動員》,N年前就看過,但只是看過,沒看出門道來,情節都差不多忘了。因為兒子喜歡車,我就給他看這個,結果他一看就喜歡上了,一天就能看上三、四遍。漸漸地,麥昆、板牙、沙利、博士等的形象就活化在我眼前。麥昆,一個橫空出世的賽車手,首次參加大賽就有一舉奪魁的實力,然而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驕傲自大,目空一切、忽視了朋友和團隊合作的重要。後來在誤入溫泉小鎮以後,他懂得了別人的重要,懂得了什麼是朋友,懂得了什麼是團隊協作,懂得了愛人幫助人。偶然之間看到了《埃及王子》,演繹的是摩西的經歷。他曾一度貴為埃及的王子,未來法老的兄弟、朋友,但無論表象如何,那都是謊言。最終神讓他知道了自己是以色列人的身世,並讓他認識到神要借他的手拯救以色列脫離埃及。之後,他便漸漸不能忍受埃及人對待以色列人的殘暴。一天,他看到一個埃及人正在毒打欺負以色列人,憤怒的他打死了那個埃及人,他想用這種方式拯救以色列人。這也不過是一時的義氣而已,屬血氣的,神不能也不會用這個的。後來因為一種沒有理由的懼怕,摩西逃到了曠野。其實他完全沒必要逃跑的,現任法老是他名譽上的父親,即將繼任的法老是他從小一起長大的名譽上的哥哥,如果他不跑,他們一句話就可以赦免他所做的一切。但摩西不願再認賊做父,不願自己享受卻眼睜睜看著同胞受苦,註定他要走曠野之路。前四十年的生命中他學會了埃及的一切知識學問--我什麼都能;曠野四十年的牧羊生活讓他看自己的軟弱與貧乏--我什麼都不能;直到他在西乃山看到火燒荊棘,荊棘卻不被燒毀,直到他真正遇見神,他才得到力量的秘訣--我是軟弱無能的,但主說我行我就行。There can be amiracle,when you believe.多美的詩句呀!"在信的人,凡事都能。"要想"能"需要先"信"這位神。回頭看看,真要感謝主所賜的一切的困難和坎坷,不然也不會在黑夜裡真遇見他。另外一點讓我感動的是,摩西再回來拯救以色列人的時候,昔日的哥哥已是今日的法老,本是兩個好兄弟,現在卻成了利益相互對立的仇人,他們內心深處的不舍與掙扎讓我感動。我們也會有相似的經驗,觀後感《動漫電影觀後感》。有時候為了主總要做些犧牲的,或者會是親情,友情,或者是愛情。再說說另外一部讓我感動的要哭的動畫電影,那就是《冰河世紀I》。這部動畫片有兩條主線,一條是一隻松鼠自始至終堅持不懈地追求著他的那棵松子,他不想失去那一顆,結果到最後所有的松子都失去了,包括在影片中他始終追逐的那棵;另一條主線是,三個不可能走到一起的動物卻陰差陽錯戲劇性地走到了一起--他們就是樹懶Sid、長毛象Manny和劍齒虎Diego。他們三個最終為完成一個目標,幫人類的小孩找到家人,組成了一個團隊。他們歷經磨難,最終完成了目標,把孩子交給了孩子的爸爸。最終看到小孩找到爸爸時我感動不是要哭,而是真的哭了。影片以松鼠追他的松子開始,也以最終沒能追到松子結束。回顧這部影片不禁讓我想起我們現實的生活。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的目標和利益追逐,你可能會一事無成,即或是完成了自己的目標,你的幸福也不會如你想像的那樣。當星星掛在天上時,你看它朦朧美麗,光彩奪目,但當你真正摘下來時你會發現它竟然是塊再普通不過的石頭。目標和夢想也是一樣的,你越追求就會越不知足,因為從人心發出的這些慾望,如同海水,你喝得越多就會越渴。最終你會發現你所追求的一切都將是捕風,都將是捉影。反過來說,如果你把自己的有限投身在一個無限的事業中去,和那麼一群人為共同的目標奮斗,你一定會收獲幸福,在收獲幸福的路上,你還會收獲友情、愛心、關心、溫暖、感動等等,這些在自私裡面是不可能得到的無價瑰寶。那這份無限的事業是什麼呢?就是上帝為你的生命所定的為天國而努力的旨意。或許你的工作就是傳福音,掙救靈魂;或許是做一個普通的工人在普通的崗位上為主作光作鹽,在教會中彼此相愛服事;抑或神把你放在一個名譽地位顯赫的位置,你也要利用主所給你的一切聯絡各方面資源為天國盡忠。身為基督徒始終要謹記,即使主給了你名利地位,如果不為主用,一切都將枉然;即使主給了你無處可容的金錢,如果這些金錢不為主用,它們終將一文不值;即使主給了你健康的身體,如果不為主活,你的一生都將是虛空,毫無意義。總之一句話,希望各行各業的基督徒都能精誠團結,一心一意為天國努力。如果基督徒能拋開個人恩怨,彼此饒恕接納,在摩擦中建立深厚感情,如同片中的三個動物一樣,還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克服的呢?還有什麼目標是不能完成的呢?這些電影似乎都有很深的哲理和屬靈意義在裡面,不知道是因為編劇是基督徒,還是因為這裡面有基督徒可以借鑒的經驗、教訓和道理,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在這樣一個世代,識破魔鬼的詭計,為父的國降臨地上而努力,這將是我們最終的目標和終心所願的事。〔動漫電影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