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部微電影 是關於姐姐弟弟的 好像姐姐為了弟弟的夢想放棄了什麼 然後結尾是姐姐在看弟弟的演奏會
我也看過就是忘了叫啥名了,講的是他的爸媽都死了他們的叔叔把他們養大的
⑵ 韓國電影《姐姐》的韓語故事講述和觀後感,緊急求救,
寫作思路:首先要將電影從頭至尾的觀看一遍,從中詳細地描述一下本影片的主要內容,在觀看的同時,從主人公身上學會了什麼樣的道理,再融入自己的真實感受等等。
正文:
《姐姐》講述了允熙因梅雨季節的洪水弄丟弟弟後一直活在自責中,當她與搶走放著弟弟僅有照片的錢包的高中生鎮浩重逢後,兩人開始成為對方的慰藉的故事。
童年時代一次因暴雨引發的洪水讓允熙險些喪命,而為了救她,弟弟卻在那次洪水中喪命。因為強烈的罪惡感,允熙總是不敢在梅雨季節出門,也因此總是丟掉工作。
某一天,允熙的錢包被不良少年鎮浩搶走,裡面放著她僅有的一張弟弟的照片,偶然的一次機會,允熙因工作關系去學校里配給食物,在那裡又遇到了鎮浩……
後來無意間鎮浩發現允熙過著被挨打的日子 發現雖然二人的生活完全不同,但二人發現彼此所承受的傷痛確實那麼的相似,同是天涯淪落人 。
為了救助陷入危險的鎮浩,允熙打破了一直以來被壓抑在心底的傷痛,邁出了自己的腳步。
這是一部孤獨的電影,電影內還是看的人都是,因為孤獨注意到了彼此,我也是因為內心的孤獨看完了這部電影,請原諒我的嬌情,一直我都沒有流淚,直到最後看到姐姐終於換了衣服,走路也不在低頭,遇到突如其來的大雨也只是跟我們一樣,首先想到的是找個地方躲雨。
⑶ 說說你看完《我的姐姐》這部電影的後觀後感是什麼
看完之後感覺姐姐安然和我的經歷有些相似,又比我更加可憐,安然是在重男輕女的思想中長大,她有自己未來的計劃,當初高考時家人不顧她的感受,把志願改成了護士。工作後的安然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一邊工作一邊准備考研,安然獨立的樣子讓人覺得心痛。
後來弟弟突然變得懂事,在教室中主動把姐姐趕走,還跟姐姐說:我不要你了,你走!姐姐知道弟弟為自己著想,忍著悲傷走出了教室,曾經以為自己可以坦然面對弟弟離開自己。當弟弟說出不要自己時,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捨不得離開弟弟了。
最後在簽協議時,安然拿著筆猶豫不決,時常望向窗外,其實安然內心已經不想離開弟弟了,所以帶著弟弟在操場打籃球,當時安然是開心的。
⑷ 《我的姐姐》觀後感
《我的姐姐》是一部揭示社會倫理及其變遷的深刻之作,影片圍繞著女主人公姐姐究竟是去追求個人事業發展還是撫養幼弟的艱難抉擇逐步展開,
背後的邏輯是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人們所面臨的個人本位價值觀、人生觀對傳統的家庭本位價值觀、人生觀的激烈撞擊。
影片通過一系列戲劇性沖突為我們揭示了這個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即傳統的男尊女卑的性別秩序正在發生深刻的改變,一個現代化的男女人格平等的新秩序正在形成
該片的開放式的結尾可以稱得上「絕妙一筆」
影片中兩個姐姐互訴內心的一場戲展現出兩代女演員細膩而精到的演技,貢獻了影片最大的淚點,
同時,也是這樣一組人物的映照關系,讓影片全然跳脫出一個個體命運的悲劇,而展現出一個龐大而久被忽視的群體樣貌
影片呈現在公眾面前的赤裸裸的現實問題,目前它或許不能也無法解決,但由此引發的思考,對「姐姐」這一身份的審視,對女性困境的正視,對重男輕女的透視,遠比一個理想的結局更重要、更深刻
該片能夠打動人心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正在於對於人的復雜情感的准確描摹,失去父母的姐弟在其後的相處中那種雙向的靠近,
原本受傷害有怨氣的姐姐在糾結中對於親情的絲絲體會,一切繁復微妙都被創作者細膩准確地呈現給觀眾
該片是對於青年女性成長經歷一次深刻剖析,並且尖銳地觸及很多令人關注的社會議題
電影後半部分感受親情血濃於水,在撫養和放棄之間的掙扎抉擇是非常直戳淚點的。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每個人物的形象刻畫都非常立體出彩。
導演和編劇做這部電影想傳遞的也不是批判,而是一種展示,讓觀眾看到,這種困境中的女孩真實經歷的痛是什麼。這是對特殊語境下出生和成長的女孩們的縮影折射。
姐姐安然(張子楓飾)的父母為了要一個男孩,不惜謊報她身有殘疾,是個瘸子,甚至在檢查人員撞破姐姐身體健康的真相時,父親對她一頓暴打。高考時姐姐填報的北京臨床醫學專業,也被父母偷偷改成了家鄉的護理專業,理由是「女孩要早點賺錢養家」。考研去北京成為姐姐擺脫父母的光明出路。但父母不幸車禍身亡,給她留下了年僅六歲的弟弟。原本已經明確人生規劃的姐姐,面臨著要撫養關系冷漠疏離的弟弟,還是追求個人理想的艱難
⑸ 微電影 觀後感
前幾天,朱老師用了一節班會課的時間我們看了一部名叫《假錢》的微電影。電影雖短,卻意味深長,令我感受頗多。
電影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司機在工作過程中一時大意收到了一張假錢,經食品店老闆的提醒後才發現這是一張假幣。回家後,他的兒子揚揚問他要餐費,司機想把那張假幣交到學校去,但又於心不忍,把那張假幣夾進了一本書里。不想這一幕居然被兒子看見了,揚揚將那張假錢帶到學校去。
第二天交伙食費時,揚揚模仿其他同學的字把假錢交了出去。不料被老師發現了,老師用班會讓揚揚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把假錢換了回去。在一封道歉信中,揚揚講明了一切。原來揚揚的媽媽在兩年前就去世了。只剩下爸爸一個人在不辭辛苦的照顧他,但爸爸在工作過程中卻會收到假錢,為了減輕爸爸的負擔,揚揚便把假錢花了出去……
電影看完了,我也感受很多。電影中爸爸把假錢夾在書里而不花出去固然是對的,但他卻不知道,收到假錢應立即銷毀,或交給警察局和銀行處理。故事中揚揚的做法也有對有錯。他雖然把假錢交到
學校去了,但是在認識到假錢的危害後,他又把假錢換了回來。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用假錢坑害別人的不法商販。但他們可能不知道使用假錢也是違法的,根據刑法規定,明知是偽造的貨幣卻仍然使用的,會由使用面額的大小來給予一定的懲罰。
這部微電影告訴我們,我們要杜絕使用假幣,發現假幣要立即銷毀或交給警察處理,也要傳播辨別假幣的方法,不讓更多人受騙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⑹ 為何《我的姐姐》給人的觀後感沒有那麼好
《我的姐姐》中的主角安然,從小被寄養在姑姑家裡,被表格當沙包練拳,被姑父偷窺洗澡,被父親逼著裝瘸,被亂改志願,被警擦質疑身份,因為家庭合影里沒有她。安然為了改變命運,只好自己努力,靠自己完成了大學的學業,有一個愛她的男朋友,計劃到北京考研,一切都在自己的努力下准備開始新的生活了。沒想到,一場意外阻止了安然的腳步,悄然改變了她的命運。父母突然離世,留下一個8歲的弟弟。安然本來准備把房子的錢分一半給弟弟,然後給他找一個好的養父母,自己再按原計劃上北京,可是,身邊所有的人都要求她要養弟弟,因為她是姐姐。雖然最後是開放式結局,可是,和弟弟一起踢球,放棄簽字帶著弟弟跑了,我認為結局就是安然妥協了,找回了所謂的親情,承擔起所謂姐姐的義務,擔負了撫養弟弟的人生。弟送給人養不是一個好的方法。姐姐永遠是姐姐,把弟弟送給一個家庭條件各方面都不錯的家庭撫養,姐姐可以經常來看他,給他打電話,等姐姐有能力了,對弟弟來說也是一個強大的後盾,這樣不行嗎?非得讓兩個沒有能力的人綁在一起?
⑺ 求 電影 姐姐的守護者 的 觀後感。要2000字以上的。謝啦。
我總是不明就裡的開始看一部電影,有時候根本不去了解是什麼劇情。我迷戀未知,未知會帶來震撼。是的,就像《姐姐的守護者》。
主題是什麼?在我看來,是「守護」吧。是安娜掙扎著的生命中,「守護」著她的形形色色的人吧。媽媽,懷揣著強大也強行的母愛,把「讓女兒多活一天」變成了生活的全部;妹妹安娜,是為了救姐姐的命而被製造出來的,捐血,移植骨髓,只要姐姐需要;弟弟和爸爸,也已然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但他們都發自內心並認為生活就是該這樣。
出乎我意料的是,那段愛情。安娜治療時認識的泰勒,他們本該是躲避父母想方設法約會,偷嘗禁果無比甜蜜的戀愛,但是因為癌症,因為化療因為嘔吐因為虛弱,一切都讓人揪心。安娜第一次化療嘔吐,泰勒安然的拍打她,給她口香糖,絲毫不介意女友已經大把掉落的頭發;他們參加為病人舉辦的舞會——當泰勒甚至還帶著難為情的說起「就像是學校里的舞會一樣」時,真的很難忍住眼淚——泰勒穿著西裝等待,緊張不安的像是新郎,因為化療掉光了頭發的安娜,戴著假發,華麗的禮服,緩緩從樓梯上走下來;他們手拉手奔跑,在病房裡做愛——沒有哪個情節不讓人淚流滿面。我只是想到,這本是每個人生命中都會有的一次愛戀,在他們身上,卻有著死亡的味道,即便是這樣,卻被泰勒說成「如果不是生病,我就不會遇到你。」
姐姐最後還是離開了。妹妹安娜問了一句話:我至今還是不明白,為什麼凱蒂死了,但我們卻還活著。
其實,一個側面,他們甚至是更好的活著。但是,並不冷酷,不是嗎?反而,很有力量。
想起一句話,生命是禮物,我們都收到了。
巧合的是,看的另外一部片子《在世界轉角遇到愛》,也是插敘的手法。不是日本的那部《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哦,當然,兩部都很好看。溫暖又緩慢,但是很帶勁,並且積極。推薦。
我們的人生,是不是因為電影而變得更加精彩一些了呢?
以下是另外一段關於該影片的觀後感:
開始以為是關於妹妹控訴而滋生出的一系列問題,也好奇最後會給出個怎樣的結果,想必如果按這條路下去,會是個更有爭議的話題。
有時覺得病人凱特反而是那個最累的人,當大家都到她病床旁打算陪著走到最後的時候,他們抱的是什麼樣的心態呢,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很真誠在陪伴的,可他們更多的也只是一個過場而已,一個和你沒什麼聯系的親人,思想的遠比感情的大很多。還有人和凱特說你會好起來的,要相信。多麼套路的話,甚至他們不知道她最希望的是什麼,而凱特像一個看淡了的人似的,接受每個人的祝福,然後歡笑聊天。如果這時有個人只是靜靜的陪者,與她在意的聊聊天,或許那樣的送別對即將死的人更好。
開始覺得妹妹是可憐的,可想想凱特同樣也可憐,生了自己不願意的病,還要自己喜歡的人為自己而犧牲很大,卻維持了只是更長不知道多久的時候。還好有了泰勒的出現,走完這一段,凱特的人生算是充盈了,她用了比別人短很多的時間經歷了大部分該經歷的,沒有人的人生軌跡規定得到老才結束的。走到過頂點,似乎也夠了。或許孩子到最後想的都是那個讓自己著迷迷戀的人,最後的最後閃現在腦子里的有父母的多少呢,這像是個循環,而且越大越是,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出現,然後變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她的媽媽,那個讓人感覺最疼愛女兒的人,似乎走入了一個怪圈,甚至有時感覺女兒的活著都是為了不讓她媽媽的希望破滅,這或許就是男女很大的區別,父親對女兒的關注永遠不輕易表露,只會在她美麗的走下樓的時候默默看著,在她想的時候,毅然決然地帶著去海灘,在她快不行的時候,在親戚朋友進行最後看望的時候,依然默默看著,這種愛深沉,真摯。
人該知道什麼時候放手,即使再痛,一味的緊抓不放很容易讓人迷失,讓人看不清真正要的東西,我想這就是媽媽給我最大的感受。當然,這些說起來總是輕描淡寫,沒有經歷過很多都沒法體會.只是平靜的接受自己該接受一切,也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如今為對方好已經不能成為借口,更何況我們未必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
緣,有來的時候,就有走的時候。
⑻ 求「姐姐的守護者」(電影版)觀後感,500字以上
開始以為是關於妹妹控訴而滋生出的一系列問題,也好奇最後會給出個怎樣的結果,想必如果按這條路下去,會是個更有爭議的話題。
有時覺得病人凱特反而是那個最累的人,當大家都到她病床旁打算陪著走到最後的時候,他們抱的是什麼樣的心態呢,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很真誠在陪伴的,可他們更多的也只是一個過場而已,一個和你沒什麼聯系的親人,思想的遠比感情的大很多。還有人和凱特說你會好起來的,要相信。多麼套路的話,甚至他們不知道她最希望的是什麼,而凱特像一個看淡了的人似的,接受每個人的祝福,然後歡笑聊天。如果這時有個人只是靜靜的陪者,與她在意的聊聊天,或許那樣的送別對即將死的人更好。
開始覺得妹妹是可憐的,可想想凱特同樣也可憐,生了自己不願意的病,還要自己喜歡的人為自己而犧牲很大,卻維持了只是更長不知道多久的時候。還好有了泰勒的出現,走完這一段,凱特的人生算是充盈了,她用了比別人短很多的時間經歷了大部分該經歷的,沒有人的人生軌跡規定得到老才結束的。走到過頂點,似乎也夠了。或許孩子到最後想的都是那個讓自己著迷迷戀的人,最後的最後閃現在腦子里的有父母的多少呢,這像是個循環,而且越大越是,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出現,然後變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她的媽媽,那個讓人感覺最疼愛女兒的人,似乎走入了一個怪圈,甚至有時感覺女兒的活著都是為了不讓她媽媽的希望破滅,這或許就是男女很大的區別,父親對女兒的關注永遠不輕易表露,只會在她美麗的走下樓的時候默默看著,在她想的時候,毅然決然地帶著去海灘,在她快不行的時候,在親戚朋友進行最後看望的時候,依然默默看著,這種愛深沉,真摯。
人該知道什麼時候放手,即使再痛,一味的緊抓不放很容易讓人迷失,讓人看不清真正要的東西,我想這就是媽媽給我最大的感受。當然,這些說起來總是輕描淡寫,沒有經歷過很多都沒法體會.只是平靜的接受自己該接受一切,也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如今為對方好已經不能成為借口,更何況我們未必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
緣,有來的時候,就有走的時候。
豆瓣上面有影評,你可以參考一下
⑼ 求一篇《蕾蒙娜和姐姐》電影觀後感
永不落伍的女孩冒險故事 蕾蒙娜的故事,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傳奇了:從1955年碧弗利·柯利瑞的第一本小說出版以來,一直暢銷到1999年--最後一本蕾蒙娜小說出版。整套蕾蒙娜小說的故事都很類似,說的是一個叫做蕾蒙娜的9歲小孩的"傻乎乎的冒險經歷",她的冒險的豐功偉績發生在學校、發生在家裡,當然,要和她的姐姐在一起才算得上是冒險。 本片的改編來源是1955年出版的蕾蒙娜系列的第一集,到現在為止,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了,難道這個故事不會落伍么?碧弗利·柯利瑞說:"這個小說寫了50多年,能算得上是一套經典的小說了。其實這套小說能存活50年就足以說明它的受歡迎程度了。所以我基本不擔心它的故事是不是會過時。我看了影片的劇本,寫的很不錯也很好玩。裡面的故事都是發生在當下和現在的,很顯然編劇對小說進行了改編,加進去了不少流行的話題。我很喜歡這個劇本,也很期待電影的到來。在我成長的年代裡,還沒有多少人有收音機,電視也是後來的事情。每天晚上,我的媽媽都會坐在床頭給我講故事。沒有那些故事,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度過那些夜晚。其實寫這個小說,也是為了回憶我自己的童年,小說里有很多很多我為少女幻想出來的故事,希望讀者能從找找到快樂。" 談到這個影片和小說,在影片中扮演母親多莉·昆比的布麗姬·穆娜說:"其實我和我的朋友們在少女時代就在閱讀這套小說了。我在拿到劇本之後,特意又去重新翻了一遍小說。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棒、非常好笑也很忠實於原著的劇本。並不是說劇本對原著亦步亦趨,而是很好地抓住了少女的冒險這個主題,所以讀起來的感覺和原著如出一轍。"而導演伊麗莎白·艾倫也表達的相同的看法,這個只拍過一部電影的導演說:"女孩的歷險記、家庭喜劇是永遠也不會落伍的,況且蕾蒙娜的故事還這么典型,這么具有代表性。我想所有的小孩或者是成年人都會在蕾蒙娜的故事裡找到自己的影子。有人這么評價碧弗利·柯利瑞,說她是最好的兒童文學作家,所有的孩子都愛著這個老奶奶,沒有人能更勝一籌。我覺得這個評價是恰如其分的。" 小演員挑大樑 在影片中扮演主角蕾蒙娜的是今年十歲出頭的小演員喬伊·金,扮演姐姐的則是迪士尼兒童頻道的童星賽琳娜·戈麥斯。這兩小演員不是第一次合作了,她們曾經共同給動畫片《霍頓奇遇記》配過音。面對著這個和自己年齡相仿、和自己性格相若的角色,喬伊·金顯得非常開心,她說:"我很喜歡電影里的蕾蒙娜,她在電影里做的事情和我在生活中做的事情差不多。而且在拍電影的時候可以做很多我平時做不了的事情,可以說,這個是拍電影最好玩的事情。"女導演伊麗莎白·艾倫對自己的兩個主演也贊不絕口,她說:"兩個女孩都太可愛了,她們在片場真的就像是兩個姐妹,每天都在一起玩鬧。不管是在戲里還是在戲外,賽琳娜·戈麥斯就是姐姐,她總會很大度地和喬伊·金分享自己的食物和玩具,也會很貼心地照顧她。整個片場的氛圍非常和睦,沒有爭執也沒有吵鬧。我們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一樣開心。" 蕾蒙娜和姐姐的媽媽由布麗姬·穆娜扮演,在這之前,這個已經40歲的女星從來沒有扮演過母親。對此,穆娜解釋道:"這是我所扮演的第一個母親的角色。我以前不演母親是因為我覺得自己還沒有做好准備,因為我自己都不是母親,怎麼可能在銀幕上演好母親呢。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傑克,有了做母親的經驗和心境,所以我覺得我至少可以在電影里嘗試一下母親。當然,我拍攝這部電影的目的並不是要為我的孩子長大後做准備,男孩和女孩的成長歷程和心理特點是不一樣的。我 只是簡單地想嘗試一下母親這樣的角色,開拓一下戲路。整部電影最打動我的部分還是家庭的戲份,一個幸福的家庭是最令人動容和動心的。我有兩個哥哥,現在回想起來,我小時候和哥哥的關系可能也想蕾蒙娜和她的姐姐一樣。不過哥哥和姐姐還是有差別的,我倒是希望我的孩子將來也能有弟弟或者是妹妹。對於那兩個小演員,我只能說她們太可愛也太敬業了。我對她們並不熟悉,不過在片場她們的表現非常成熟也非常有禮貌。這一代童星真實非常專業。她們並沒有像小孩子一樣把拍戲當作游戲和玩樂,而是真真切切地當作工作來做的
⑽ 電影姐姐的翅膀觀後感
《隱形的翅膀》觀後感 隱形的翅膀》這部電影 它的主要內容是:故事發生在壯美的內蒙古草原上。15歲的花季少女志華考上了高中,她和同學們高興地去放風箏,不幸被高壓電擊中。經醫院奮力搶救,保住了性命,卻失去了雙臂。 志華的母親經受不住這慘劇的打擊,患上了間歇性精神分裂症失去雙手的志華,連吃飯、穿衣、上廁所都需要別人照料,原來一切需要用手來做的事,她都不能自己做了,生活變得異常艱難志華想回到學校上學,可是無法寫字做作業,學校沒法接收她。面對失學和生活無法自理的艱難處境,志華非常痛苦,想自殺了結一切,是爸爸媽媽的愛喚醒了她重新面對生活的勇氣。為了重返校園,她在家刻苦練習,腳趾磨爛了,結出厚厚的血痂。終於,她學會了用腳流利地寫字,爭取到了重新上學的機會。學校離家太遠,為避免遲到,最好的辦法是住校。她必須具備生活自理能力,才符合住校的條件。為此,她白天黑夜地苦練腳上功夫。終於用腳學會了洗臉、漱口、穿衣、做飯、打電腦、練書法,甚至學會了穿針引線、縫縫補補……一切用手才能做的事她用腳基本做到了。她媽媽的間歇性精神分裂症越來越重。一次意外刺激後,被幻覺誤導,走進一個水泡子里,差一點被水淹死。志華及時發現了媽媽,但是她沒有手,又不會游泳,只能拚命地跳進水裡,呼喊救命。就在萬分焦急的時候,有一輛拖拉機開過來,才把奄奄一息的志華和她媽媽救了上來。當市殘聯的教練來學校挑選運動員時,志華擔心媽媽再次掉到水泡子里發生意外,就選擇了游泳項目。她向媽媽保證一定考上大學,不再讓媽媽著急。志華參加了高考,雖然她的考分過了線,但因為沒有雙手又報的是醫學專業,她沒有被錄取。想學醫為媽媽治病的願望破滅了。就在她迎戰全國殘運會刻苦訓練的時候,她媽媽無意中知道了志華沒有被錄取的消息,經受不住打擊,精神分裂症發作,一下子走失,再也沒有回來。志華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了好成績,取得了進軍殘奧會的資格。但是她的媽媽已不在人世。為了紀念媽媽,志華和爸爸去放風箏,那是一個媽媽為她親手做的希望她擁有雙手的龍風箏。因為她的努力,大學破格錄取了她。電影在最後快要結束,當女主人公知道自己考上了大學時,她在草原上對著藍天大喊:「媽媽,我考上大學了!」看到這一幕時,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我終於知道了導演為什麼稱這部電影為隱性的翅膀了,女主人公雖然沒有手臂,但我好像已經看到她在大草原的藍天上飛翔了。而且飛得很高很高。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有一雙隱性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我很喜歡這首歌,更佩服女主人公那堅持不懈的精神,學習她堅強、有責任心、刻苦鑽研的優秀品質,同時應該珍惜生命,讓活著的生命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