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落葉歸根》觀後感
《落葉歸根》觀後感
開場,老趙獨酌;對面,人已成屍。一口乾掉杯中酒,「上路。」
簡單明了,沒有一句廢話。
《落葉歸根》像一部很清新的小品文,盡管個中偶爾穿插人性的醜陋和生活的殘酷,但整體感覺依然清新,我觀影資歷尚淺,但我還是覺得,這片子是我近年來看過的最好的一部公路電影。
長途車上的一段戲像是《羊脂球》的東北男裝版,一個人的付出保住一個集體的利益,到頭來卻被這個集體拋棄,人性的丑惡,雖然早有見識,但再看多少遍也還是覺得心裡發涼。和死人在一起不是最讓人脊背發冷的事實,但冷不過和活人在一起卻感受不到一絲的人味兒。
我向來不喜歡笑中帶淚的故事,但我喜歡這種溫情脈脈的諷刺。這種感覺,就像不帶臟字兒地罵你一百遍啊一百遍,讓你知道善惡對錯,但是又不會讓你暴跳如雷。
這是一種境界,是第六代的境界,我這么感覺。
很久沒看過這樣的影片,笑的時候是不可抑制,哭的時候是不可收拾。將近兩個小時的片子,不知道笑了多少次哭了多少次,後來漸漸覺得自己不正常,為什麼我哭的時候,別人還是在笑呢?
當銀幕上出現「張楊作品」四個字的時候,我聽見周圍傳來一陣惋惜的聲音,「這就完啦?」
結束得好像很突然,但又好像很必然。張楊的作品向來沒有團圓的結局,所以不用妄想能看到老洪的兒子抱著骨灰盒痛哭流涕和握著老趙的手感激不盡的場面,像電視采訪升華主題的路子,是張藝謀的《一個也不能少》玩出來的,張楊不會,也不能。
從影院出來,在電梯里,有個小孩兒指著牆上的海報問媽媽:「這人是誰啊?」
媽媽:趙本山。
小孩兒:那人窩在輪胎里幹嘛啊?
媽媽:那個人死了。
小孩兒:那為什麼要把死人放在輪胎里啊?
媽媽抬頭看爸爸,微笑:好像很難解釋清楚啊?
爸爸:那個人要把他送回家去。
別的不說,敢告訴孩子那是個死人,我覺得這對父母真是很了不起。
張楊,不錯
印象中的導演,好像都應該是陳凱歌馮小剛那樣的,不怒自威的,說訓誰一頓就訓誰一頓的,動不動就說「抽你丫的」或者「人不能無恥到這個地步」的。
做了媒體之後,一共就見過兩個導演,《雞犬不寧》的陳大明挺隨和,《落葉歸根》的張楊更隨和。
第六代可能都隨和。
問他問題,他就回答得極盡詳細。
有人誇他的電影,他很謙虛地說謝謝,表情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
我們說看《落葉歸根》的時候哭了,他很認真地問:「都哪兒哭了?」
他助手告訴我們,他在拍戲的時候被蜜蜂蟄到了頭,他在旁邊兒不吭聲兒,但在說到演員為拍電影遭的罪時,他就能說出好多。
「我挺謝謝他們的,每一個我都很感謝他們。」張楊最後說。
那天的采訪過程中,他惟一的一次猶豫就是在給讀者簽名的時候,他認真地想了很久才落筆。
低調地拍好片子,勇敢地正視生活,我就是喜歡這樣低調的導演。
大家都去看《落葉歸根》吧
② 落葉歸根觀後感
開場老趙獨酌;對面人已成屍。一口乾掉杯中酒「上路。」
簡單明了沒有一句廢話。
《落葉歸根》像一部很清新的小品文盡管個中偶爾穿插人性的醜陋和生活的殘酷但整體感覺依然清新我觀影資歷尚淺但我還是覺得這片子是我近年來看過的最好的一部公路電影。
長途車上的一段戲像是《羊脂球》的東北男裝版一個人的付出保住一個集體的利益到頭來卻被這個集體拋棄人性的丑惡雖然早有見識但再看多少遍也還是覺得心裡發涼。和死人在一起不是最讓人脊背發冷的事實但冷不過和活人在一起卻感受不到一絲的人味兒。
我向來不喜歡笑中帶淚的故事但我喜歡這種溫情脈脈的諷刺。這種感覺就像不帶臟字兒地罵你一百遍啊一百遍讓你知道善惡對錯但是又不會讓你暴跳如雷。
這是一種境界是第六代的境界我這么感覺。
很久沒看過這樣的影片笑的時候是不可抑制哭的時候是不可收拾。將近兩個小時的片子不知道笑了多少次哭了多少次後來漸漸覺得自己不正常為什麼我哭的時候別人還是在笑呢?
當銀幕上出現「張楊作品」四個字的時候我聽見周圍傳來一陣惋惜的聲音「這就完啦?」
結束得好像很突然但又好像很必然。張楊的作品向來沒有團圓的結局所以不用妄想能看到老洪的兒子抱著骨灰盒痛哭流涕和握著老趙的手感激不盡的場面像電視采訪升華主題的路子是張藝謀的《一個也不能少》玩出來的張楊不會也不能。
從影院出來在電梯里有個小孩兒指著牆上的海報問媽媽:「這人是誰啊?」
媽媽:趙本山。
小孩兒:那人窩在輪胎里幹嘛啊?
媽媽:那個人死了。
小孩兒:那為什麼要把死人放在輪胎里啊?
媽媽抬頭看爸爸微笑:好像很難解釋清楚啊?
爸爸:那個人要把他送回家去。
別的不說敢告訴孩子那是個死人我覺得這對父母真是很了不起。
③ 觀後感範文
範文:
《啥是佩奇》觀後感
快過年了,所有人都急著回家團圓。最近有一個八分鍾的小短片火爆網路,叫《啥是佩奇》。講的是一個爺爺打電話想問兒子啥時候回家過年,結果孫子接了電話,爺爺就和孫子聊,還順帶問了一句:「過年了,你想要啥,爺爺給你准備。」孫子說了兩個字:「佩奇!」爺爺當時就蒙了,問:「啥是佩奇?」這時候天線掉了,爺爺手機沒有信號,沒聽到孫子說的。
為了滿足孫子的願望,爺爺到處打聽啥是佩奇。村裡村外,逢人就問,雜貨店的店員說佩奇是一種洗潔精;爺爺的老友說佩奇是一個女明星;下棋的人說佩奇是一種新出的跳棋;……答案五花八門。爺爺還用村裡的大喇叭廣播詢問啥是佩奇?最後老三媳婦在北京當過保姆,知道佩奇是一頭紅色的豬。爺爺拎著一桶紅油漆就走向他家養的花豬,但不忍心塗。爺爺又去問老三媳婦,老三媳婦說:「佩奇不是真的豬,是動畫片里的豬。」她還指著吹風機說:「就跟這玩意兒似的。」
爺爺似乎明白了什麼,開始改裝鼓風機,左砸砸,右敲敲,在老三媳婦一步步指點糾正下,終於整成了佩奇的樣子,爺爺別提多高興了。可是爺爺卻意外接到兒子的電話,說他們不回來過年了。話沒說完,天線又斷了。爺爺掛了電話,失望地往家走,突然身後傳來汽車的滴滴聲,車窗搖下,兒子探出頭喊了一聲:「爹!」「你不是說不回來嗎?」「爹!不是我不回來,是我們回來接您去城裡過年。」「你也不說清楚!」「您的手機信號不好,回頭給您換一個。爸,您上車!」「我回家拿點東西。」他們也跟著爺爺回了家,看著爺爺拿棗、蘑菇等很多特產。最後爺爺拿出一個粉紅色的包,說:「這是給我孫子的禮物。」孫子笑了,當包打開,所有人都驚呆了,孫子臉上更是洋溢著幸福和滿足,那是一隻用鼓風機的鐵皮桶做的小豬佩奇。
孫子看佩奇的表情,驚訝、欣慰、幸福、滿足、甜蜜……,我感覺這個爺爺真是天底下最好的爺爺!太幸福了!太感動了!這個特寫還專門用了慢鏡頭,讓幸福感慢慢發酵!感動銀幕里外所有的人!
這是一個充滿爺爺的愛的小豬佩奇!啥是佩奇?是爺爺濃濃的愛!在這個寒冷的冬日,溫暖所有的人!
④ 團圓飯電視劇觀後感2000字
團圓飯》由新麗傳媒出品,徐紀周執導,王力扶編劇,李光潔、馬蘇、李健、傅晶等主演,該劇以輕松幽默的方式講述了李光潔扮演的大哥宋一達,團圓飯和馬蘇扮演的大嫂白麗娟,為了聚齊五個弟妹而發生的礪志、有趣故事...
⑤ 觀後感,500字以上
我總認為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說中並不多見。
我不得不感謝續者高鄂,盡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
不是說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但是,不是有句話說嗎?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對於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的沉眠時,看著寶玉仍在凡世尋找出路,不得不說,她還是幸福的。
或許兩個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凈,最終,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著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時候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可是也許你會說,黛玉死的很悲慘,一點也不浪漫,關於這點,我是不贊成高鄂的續書的,也許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許黛玉確實應該淚盡證前緣,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牽掛著寶玉,用她全部的熱情為這一知己痛哭,懷著深深的思念,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高貴神聖的,然而高鄂沒有這樣寫,他最終讓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憤恨,氣極而亡。這不象我們認識的那個高傲自賞的黛玉,反而象個情場失意的一般女子。
盡管如此,她最終是在賈府垮倒前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否則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麼大的刺激。寶玉是個紈絝子弟,他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能給予黛玉的其實很少,談不上保護與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別人保護的弱者,所以在他身邊,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帶著回憶離開他,是一種幸福。寶玉自己能給予黛玉的只是幾句好話,他連痴情都談不上,看看寶釵的下場,不得不說黛玉是幸福的,當然有人說寶釵需要的只是寶二奶奶的寶座,她並不在乎寶玉,是這樣嗎?難道有一個天生喜歡孤獨的女子嗎,不管怎麼說,寂寞的獨守空房總是悲慘的。何況所謂寶二奶奶的寶座她是不是坐上了還是個問題。
如果賈府不倒台,至少寶釵還有容身之地,至少沒了丈夫還有富貴,但是不是這樣呢?最終賈府淪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地步,那寶二奶奶的頭銜之於寶釵還有何等意義呢?沒有幸福的生活,沒有丈夫的關愛,寂寞的獨自生,獨自死,難道不是更大的悲劇嗎?
我一直疑心寶玉並不是因為黛玉而離開賈府的,否則他不會娶寶釵。他最終的出世是因為他的世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終於明白他的斗爭,他的思想其實全部是依附著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麼思想啊,斗爭啊,統統沒了,他不得不離家出走,也許是為了避禍。
可以試想一下,你能想像黛玉洗手下廚做羹湯的場景嗎?穿著破衣爛裙,甚至是要依靠襲人的救濟,然後她當然無法再刻薄人,說閑話,只能獨自垂淚,不關愛情,而是生活。當生活給寶黛的愛情畫上巨大的問號時,黛玉能一如既往的愛著寶玉嗎?我想不會,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龍王廟的。然後寶玉最終受不了家庭的壓力,還是一走了之,這是很有可能的,他沒有照顧好寶釵,負擔不起生活,同樣對於黛玉,他也不過如此。
另一種可能,萬一賈府能重整旗鼓,蘭桂齊芳,黛玉和寶玉依舊過著他們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後,寶玉也許會突然發現黛玉皺紋滿面,然後會發現身邊的襲人竟如同當年的趙姨娘,然後愛情就在歲月中流逝,然後寶玉會回憶那個珠圓玉潤的寶姐姐。
其實愛情就是很短暫的,至少這橫刀截斷的愛情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傑克之於羅絲,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憶,卻不是唯一。
⑥ 電影觀後感作文
以下是我自己前不久剛寫的觀後感,供你參考:
《越獄》觀後感
接連N天把越獄終於看完了,共4季,第季20多集,看得我渾天暗地,噩夢連連,中間有的情節太血腥
,看著有點怕,但還是想看。就這樣被情節吸引著,終於看完。
昨天還和一同學在聊越獄的感受,我說到,如果說喜歡,當屬MICALE
,他聰明絕頂,膽大心細。正值果敢。也挺帥(不過拍後面兩季的時候,他好像吃胖了,呵呵,不如前兩季的時候帥)。
同時,我覺得SUCCRE
是個好男人,有情有義,重情重義,當然包括愛情與友情,對自己所愛勇於追求,哪怕當自己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也不放棄。自己都過著越獄逃亡的日子,還每時每刻冒著被警察抓捕的危險爭取自己的愛。一生能遇到這么一個愛人,夫復何求。
也許小說影視真的與現實有段距離,但誰又能說它不是取源於生活,現實生活中,也許確實有像MICALE
這么聰明的人,但像他那麼正值勇敢而執著的卻不多。
而SUCCRE雖然有點笨笨的,但現實中又有多少人有像他那種面對愛情受威脅時的追求精神?倒是見到不少愛情的懦夫,也許是因為種種所謂的壓力而放棄去爭取自己的愛情,但又有哪個的壓力能超過SUCCRE面對越獄逃亡生活的壓力。
有點困,待續。。。
⑦ 把樂帶回家 觀後感
今天剛剛看了這部微電影,看完後,我感觸很深,看到後面,我流淚了,我是個感性的人,感情色彩豐富。天下父母心,可又有多少兒女能夠理解父母內心所想要的呢,父母心裡所奢求的並不是多,他們只希望,在自己老年的時候,能夠有兒女陪在身邊,只希望在大年三十,全家團聚,闔家歡樂!但我們做兒女的又能做到多少呢?
回家吧!可能你還在外面為事業而奔波,想給父母美好的生活,但是,這只是次要的,他們更想要的是,在大年三十晚上,能看到兒女們打開家門,親切地說:「爸媽,我回來啦!」這句話,雖然很短,但是,這是他們這一年裡聽到的最幸福的話!
每個人都希望和快樂不期而遇
有趣的是
我們永遠不知道,它在哪裡等我們
我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了,你呢?
快回家吧!
⑧ 電影《暖春》觀後感 600--800字
當小花從昏迷中醒來第一次看到寶柱爹時,由於恐懼而本能地蜷縮在牆角。可以看出她以前曾遭受過怎樣的苦難,她幼小的心靈經歷過怎樣的創傷。她今後會生活得怎樣呢?她還會以純真無邪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嗎?
接下來的情節讓我認識到,純真和善良是不會輕易地從一個小孩身上消逝的。小花用她的善良感化了千方百計想把她送走的寶柱的媳婦兒香草,感動了村民,也感動了我。原本刻薄的寶柱兩口子,最後卻從心底真正地把小花當成自己的親生女兒來看待;左鄰右舍也個個都稱贊小花是個懂事的孩子;而我,是一邊抹著眼淚一邊看。
最讓我感動的有三處:
一處是小花和寶柱爹互相推讓一個雞腿,讓來讓去,小花還是不肯吃,爺爺就說:「你怎麼就不懂事呢——」聽到這句話,使我不由得想起小時候經常聽到的「媽媽愛吃魚頭」和「外婆愛吃雞屁股」這類話語,可憐天下父母心吶。
一處是寶柱爹上山砍柳條,背著一大捆比他還重的柳條在風雨交加的泥濘的山路中艱難行走的鏡頭,最後竟致病卧在床,不省人事,而他砍柳條的目的是用來編筐來賣,以供小花上學所需。這使我想到了天下千千萬萬日夜勞作的父母親們。看到這里,我真擔心寶柱爹會在導演的「安排」下去世,那小花該怎麼辦吶!還好,後來,寶柱爹慢慢地康復了,直到小花大學畢業之後都還在,這很讓像我這樣多愁善感的人感到欣慰。
最後一處是最令我感動的,也是我最難忘的一幕:當著大夥的面,村長說出了一個保守了三十年的秘密。原來,寶柱也是寶柱爹撿回來的一個孩子。為這,寶柱爹一輩子單身。聽到這個隱瞞了三十年的秘密,寶柱在父親面前長跪不起,悔恨交加,惟有一聲悲切的「爹」的呼喚在小山村上空回盪不散。就在這一刻,寶柱爹的形象在我心目中變得更加高大、鮮活、令人敬佩。在這里,我感受到了一種博大無私的愛,看到了一顆普通的久經滄桑卻又善良的心,一種人類本性的完美詮釋。
選我吧
⑨ 親子共賞好電影,觀後感作文,800字左右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今天,在影院觀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終於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卻的我的一個心願。之前聽馮導說票房要達到5億,就覺得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後一定要去影院一睹為快,今天我終於如願以償了。 不得不承認《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電影,無論是從場面,還是劇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還以為是真的。(一定花了不少錢,,這倒是值得一看哦)電影講述的一個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發生時,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臨著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抉擇,當時看到她在廢墟上絕望的哭泣,不停地喊著:「都救,兩個都救。」的時候,我的心似乎也跟著碎了,作為一個母親,每一個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棄不下的東西,俗話說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親,就更應該是這樣的了,最終,她做了一個決定,救弟弟方達(李晨)。但是上天還是眷顧著姐姐方登(張靜初),讓姐姐奇跡般的生還了下來,還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 輾轉間,32年過去了,2008年,正趕上汶川地震,當姐弟倆看到這場地震正在吞噬著人們的生命時,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經歷的唐山大地震,於是都毅然決然的趕赴災區,挽救正在水深火熱里的人們。就在這時,姐弟倆終於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當初母親的苦心,終於原諒了母親,最終,一家人終於團圓…… 正像海報上寫的一樣「23秒,32年」,是啊,僅僅因為那23秒所產生的巨變,確需要用32年的時間來撫平人心裡的創傷。不過,最後,母女重逢又給人心裡帶來了莫大的安慰,同時,我也終於覺得——活著真好,這時徐帆在看完電影時說的,雖然只有短短的4個字,卻讓我難忘。32年的雨雪風霜終於換得了母女重逢,如果,當初他們沒有活下來,也許就不會有重逢的一天。災難,是不能打垮人們的,它只會讓人們變得更堅強,更加的有勇氣去面對以後的生活! 雖然災難無情,但是我相信人間有愛,有愛的世界一定不會空虛。劇中還有一點也是值得贊嘆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親情。劇里方達對女友說了一句話:「我媽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來,第二次是我在三歲時的了肺炎,大夫說沒救了,可是我媽堅持讓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聽了這話,我忽然覺得心頭一陣酸澀,親情,這是一個多麼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親情才永遠不會背叛你,才是你心靈永遠的港灣,親情如一棵大樹,永遠為你遮風擋雨,親情是一座港灣,永遠為你心靈的小船開放,親情是一個溫暖的家,永遠歡迎你回來。 最後,讓我們珍愛生命,接納親情,為了親人好好的活著,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為,活著真好!
⑩ 家校聯歡觀後感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不,隨著「乒呤乓啷」的炮竹聲響,新的一年伴隨暖暖的親情,在這熱熱鬧鬧,全家團圓的好日子,來到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隨著新年的到來,我想起了放假前那次難忘的、獨一無二的班級新年聯歡會!!
聯歡會前夕,老師說為了讓大家玩得開心、盡興,同學們可以自帶零食。老師的這句話猶如點中了我們的快樂穴,那種興奮的感覺像開了閘的洪水一樣從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奔涌而出、傾瀉而下!可能是因為我們被束縛太久了,想像著吃著零食、看著節目,時而捧腹大笑、時而津津有味的樣子,很多同學都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感激之情了,大家手舞足蹈、上躥下跳,都在憧憬著開聯歡會的那美好的一天……
因為上次相聲的完美演出,我和姜向陽被同學們譽為四七班的「語言大師」!呵呵,不好意思,帽子有點兒高啦。所以,在這次聯歡會上,我們必定也要一展風采。在家長的幫助下,經過我們大家的齊心協力,聯歡會終於要開始了。那天早上,同學們大包小袋的拿著自己喜歡的零食,拎著一瓶瓶五彩的飲料來到教室——我們的聯歡會現場。雖然我准備得很好,可是我的心卻一直「砰砰」地跳個不停。既然被戴上了「語言大師」的高帽,那我們是一定不能丟臉的。我和姜向陽把稿子背的滾瓜爛熟,熟的不可再熟,爛得不可再爛,馬上就快爛沒了。可是,越是這樣越有壓力越緊張,再說了,全班66雙眼睛充滿期待地盯著我們,你說我能不緊張嗎?!如果一緊張,哎,完了,說不定少說一句,多說一個詞呢!我悄悄瞄了一下姜向陽,只見姜向陽雙腿盤坐,雙手合攏,一句話也不說,鎮定得很呢!隨著王一優美的獨唱《長江七號愛地球》結束,就該我們上場了。好,平息一下緊張的心情,我和姜向陽從容走向「舞台」(講台)。只見我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舌燦蓮花、妙語連珠……把大家樂得笑逐顏開、捧腹大笑!哈哈,雖然有點誇張,但我們確實是大家的開心果。陣陣熱烈的掌聲、滿堂飄揚的笑聲足以證明了這一切。
整台晚會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井然有序、歡天喜地,每一個節目都那麼精彩,每一個同學都那麼開心。給我印象最深刻的節目是王一演唱的《長江七號愛地球》,首先是王一選的這首歌曲很美,然後是王一唱的好聽,聲音委婉中帶著剛強,優美中透著純真。這悠揚動聽的歌聲深深打動了我,包括在場的每一個同學;這悠揚動聽的歌聲穿透時空,飄向遙遠的宇宙,我們都情不自禁的跟著哼唱起來……
晚會雖然已經過去了一些日子,可我還沉浸在歡樂中。在我看來,這次班級聯歡晚會堪比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她讓我開心快樂、永久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