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驚天動地》觀後感
在這場電影之中,令我無比感動的場面有不計其數。其中有這樣一個場面:在一個教學樓塌陷之後的廢墟之中,壓著一個可憐的小女孩。這時,一個年輕的解放軍田野發現在這廢墟之中還有著一個生命的存在,便奮不顧身地從一個廢墟的窟窿爬了進去。廢墟之下,田野盡著自己的努力想要讓小女孩恢復信心。但就在這時,一個6級左右的餘震又朝他們襲來。田野的隊友們在廢墟外以後同聲地叫田野出來,但田野去並沒有這樣做。此時此刻,眼看廢墟就要完全塌下來將他們全部葬身於廢墟,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田野來不及多想,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小女孩身上撲了過去。最後,田野為了保護小女孩英勇地犧牲了,而在他的身軀之下,卻有一個學生獲得了生的希望……
頓時,看到了這樣的情景的我不禁潸然淚下。因為,我打心底里佩服田野,我佩服他能夠勇敢救人,佩服他能夠以人為本,佩服他能夠不畏艱難,佩服他能夠舍己為人……他值得我佩服的精神真的是多得數不勝數,雖然他已經壯烈地犧牲了,但是我會永遠記住他——我心中的英雄。
與田野比起來,我不禁感到無比羞愧,因為我每一次做事,都不會想到別人,而總是一副自私自利的樣子。可如今,我終於明白了,明白了巴金所說的那句話:「只有為別人花費自己的愛、同情、精力和時間,自己的生命才會開花結果」的真正意義。
這部電影描述了在震撼了全世界的汶川地震後,全國軍民那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折不撓,無私獻身的抗震救災精神。譜寫了許許多多感天動地,可歌可泣,令人嘆服不止的英雄凱歌。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網路立場。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來源於愛問共享資料
查看原文
閱讀
Ⅱ 驚天動地 觀後感1500字
也許因為拍攝場景過於單一,也許因為時間有些久遠,也許因為已悲痛過,再次看到地震後的畫面時,心中遠沒有當初看到直播時的那份糾結、緊張與沉痛!直播畫面上大面積倒塌房屋的廢墟、開裂變形隨時可能傾倒的危樓,災民呼天搶地痛徹心扉的哀嚎,奄奄一息血跡斑斑的傷者,一臉凝重強忍悲痛緊張營救的解放軍,孩子們驚恐不安的神情與無助害怕的哭泣…所有這些都讓我震撼。那段時間,心不停的抽動,淚不住的流,心中默默的為他們祈禱。我以為通過《驚天動地》重溫那段逝去的悲痛,我仍會異常激動,萬分震撼,但事實上我沒有,有的只是一連串感動的淚水和一系列未解的疑問!用兩胳膊間支撐起的狹縫來保護學生的老師,堅決投入緊張營救工作不顧個人安危的解放軍同志,為了安撫群眾壓抑恐懼與悲痛表現異常鎮靜的女縣委書記,哀嚎哭泣請求解放軍拯救壓在廢墟下孩子的母親,情緒激動不顧眾人勸阻欲盲目掀開石板營救孩子的父親,臨死還掛念著女兒的母親,這些情景都讓我感動的淚流肆意橫流。我想這就是愛的純潔與偉大吧!然而感動的背後卻有一系列的疑問!女縣委書記的表現讓人佩服亦讓人尊敬。身為一縣之長,大災難來臨時,她必須要用百倍的勇氣來抑制恐懼保持鎮靜,安撫百姓,以最快的速度帶領百姓應對挑戰,這一點她做到了,而且做的相當出色:震後從為離開指揮現場,從未流露半點灰心放棄的神情與話語,雖心繫家人但為了大家從未顧及過問家人安危存亡,身體力行帶領大家實施自救互救工作…而我的疑問也正在於此,映川的縣委書記當時真這么做了嗎,真的做的那麼徹底嗎,我甚至懷疑現在還有像電影中任鑰那種官嗎!令一個疑問是李幼斌扮演的那個總指揮的角色。我一向很喜歡李幼斌扮演的角色,因為大部分都透著一股剛毅與沉穩氣息,可這在部電影中,我卻怎麼也喜歡不起來,總感覺扮演的有點假:整個過程中過於平靜,沒有絲毫感情波瀾。我承認作為總指揮需要異常沉穩,這樣才有威信,才有公信度,才能更好的帶領大家投入抗戰,可太平靜了似乎就太沒人情味了,太不能帶動大家抗戰情緒了吧!篇中那位軍嫂的表現也令我詫異,為了從廢墟中脫一名生死為名的工人,拒絕離開即將爆破的化工廠著火現場。她可曾想過,即使她從廢墟中拖出那名生死為知的工人,她是否有力氣拖著他安全徹離,即使她有力氣,她又能否拖著他在無車可乘可護的情形下,迅速徹離呢,答案肯定是不能,那她又何必做那種無畏的犧牲的!再者小學教師紅玉的表現也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即將泄洪,形勢萬分危急,她還不肯放棄營救那位老太太,要知道當時參與營救工作的不僅是她一個人,還有一大批武警官兵,因為她一個人而影響大家生還是得不償失的,況且他們的生還可能營救更多的災民,為今後的災區重建貢獻更大的力量!看完這部電影,我對中國最可愛的人~解放軍,再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危難面前總是你們沖在最前面,給人民最大的心靈慰藉與心理依靠,你們的錚錚鐵骨與熱血豪情是我們最堅固的鋼鐵長城
或
或許在那之前,我們也曾疑惑,經歷迷惘,也曾不止一次問訊自己,一個人究竟能為另外一個人付出到怎樣的地步?友人如何?親人如何?愛人又如何?
而無論我們得到了怎樣的答案。我想,我們任何一個人心中都理所當然的有著一個凜然而不可褻瀆的神聖所在,那裡聚集著我們生命的意義,生活的意志,以及力量的源泉。當這一珍貴的東西受到威脅的時候,我們都會毫不猶豫的奮力向前哪怕是要失去一切。包括生命。
但是,如果把這一守護的對象換成是陌生人呢?當一個未曾蒙面的人受到危難的時候,我們會做出一些什麼樣的反應與行為?是否也能夠奮不顧身,是否也能不計回報,是否能大義勇為,是否還能大意凌然?
作為出生在90年代中初期的這一代人,我們常常諷刺自己沒有信仰,不懂得關愛。也時常感嘆在市場經濟的巨大壓力下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在金錢的誘惑力之下,人們已然丟棄了大多過去的時代所遺留下來的詬病,與美德。只為了更好的融入日前的社會大環境里去。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為了成為時代的弄潮兒,我們吃苦努力,同時也不擇手段的對付競爭對手以及所有有可能阻礙到我們的人包括我們自己。於是一次又一次的欺騙與隱瞞他人,以及被他人所欺騙。每一次的謊言與攀爬,都另自己變得一分的不信任他人,也都另自己更懂得如何為自己的行為尋找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而確實,在我們身處城市裡那些隨處可見的乞兒遊子之中,又有幾個是真心尋求幫助的受難之人呢?正因如此,我們,至少是我,在很多時候都不得不去猜測比之街頭上的乞丐我們誰更需要幫助一點……於是,便開始覺得世上已然真情難尋,真心消亡,真意不再。
直到地震之後。
我們看到了,我們是不平凡的一代,我們是勇於向上的一代,我們胸懷大志,我們賦予同情心,面對大災大難,80和90後的年輕人向世界證明了我們的力量,我們並不是嬌生慣養的,我們不是自私吝嗇的,我們是獨立的一代,是充滿愛心的一代,我們是21世紀的脊樑,是祖國的力量,有什麼情能不為我們而感動,有什麼愛能不為我們而感化,我們肩負重任,是時代的驕子,為了祖國。我們會奮不顧身,會勇往直前。
…………
……
我曾經看過這樣的一個小故事,故事中,「一位資深的行乞者對一位新加入的同伴說道『不用擔心,這個社會的人們對於那些只要吃飯不要錢的乞丐還是十分寬容的』,」其出處自己已經記不大清楚,但這個內容卻總是令我記憶猶新。
是的,從這里可以看出來,無論外國人怎樣看待我們這樣一群「沒有信仰的人」,但是我們心中的善意從未泯滅,我們一直有著那樣一個未曾被資本主義侵蝕的潔凈之處。盡管在大環境的壓力面前它已經逐漸黯淡,卻從未放棄過去爭取每一次能夠綻放光芒的機會。只要任何一簇星火,便能展開燎原之勢迅猛而起,令世人震驚,令同胞振奮……這,正如同自1982年9月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鄧小平同志所提出的那一新概念一般。何所謂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至少有那麼一點兒的根源就在這里。
我們不畏艱難,不辭辛苦,不懼危險,只因為我們有著截然不同的信仰與信念。我們知道有國,且無比熱愛;我們知道有同胞有親友,且無比忠誠;我們也知道應該怎樣去把握展現信念的機會,不讓自己後悔。於是我們能夠創造奇跡,我們也能夠不止一次的震撼世界,更可以堂堂正正的站立在人世間而不後悔。
這便是骨氣。
盡管去年的這場災難之中,有著很多非議,也有無數反思,但在這樣僅僅只是電影的觀後感之中,我們所去看到的,應該是每一個對地震關心的人們所付出的真情,每一份投入到這一次地震救援活動中的赤子之心……。以及其中最為值得我們敬佩去熱愛的的人民子弟兵們。
無論在何時,也無論在何地我們曾經怎樣的談論過他們。但是至少在新中國歷史的剪影之中,沒有哪一次的救援活動中沒有他們,也沒有哪一次的行動中有那麼一個人付出比他們付出得更多,更沒有在哪一次的行動之中,有著比他們更單純更努力和更可愛的人。
同樣,在這樣重大的災情面前,無論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在什麼地方有著怎樣的不足。但是比之過去如何?我們的祖國正在進行著史無前例的偉大進步,在這樣的進步之中難免會有著微末細節里的瑣碎與不足。但是不足是用來通過努力和行為去彌補與完善的,而不是掛在嘴上說的。我們理當去堅信,沒有人能比我們的祖國我們的黨做得更好,而我們還會做得更好,進步得更快,創造出更多奇跡來!我們也理當記得那些慘痛的教訓和回憶,大聲的回應自己心中的聲音,我們將更加努力的去創造新的生活,我們將更加用心的致力於新中國的建設中去。為了那些曾經經歷苦難的人們,也為了那些今後將因為我們而避免遇難的同胞戰友們……。
團結就是力量,當全人類都已然對這樣的話語耳熟能詳的時候,我們就是用這樣一個最為簡單的道理震撼了全世界。再一次另人們了解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與巨大潛力。.
而在今後,我們還會創造出更多的震撼與奇跡來,會創造出更輝煌的未來來,只要我們心中還有祖國,有黨。我們便有著能擊倒一切困難的力量與信念。
Ⅲ 看電影《驚天動地》觀後感
看完《驚天動地》這部片感觸很深,以解放軍抗震救災事跡為主線,再現了汶川大地震發生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奮勇搶險的感人事跡,觀看時我們都幾次落淚,懸崖邊夫妻生死與共,感人至深,年輕戰士為了救三個中學生而犧牲了自己的年輕生命,影片中的演員不只是在演戲而是在真情流露,真實強烈的自然災害場景彷彿身臨其境,影片中的情節真實感人,我感覺這部電影應該看值得看。 部隊來自於人民,忠誠於人民,戰爭時期解放軍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中國,和平時期解放軍保衛祖國,在災難面前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以前是最可愛的人,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強國高歌!《驚天動地》是建國六十周年重點推薦影片中是唯一的一部現實題材影片。以去年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為背景,耗時一年半,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驚天動地》用最大程度的真實,表現了災難中最震撼的場面、最感人的故事和最情深義重的民族精神。《驚天動地》全片長度102分鍾,共1440個鏡頭,其中含520個特技鏡頭,創國產電影特技鏡頭之最。影片從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對素材進行精心概括與升華,既有氣勢磅礴的大場面,又有生動鮮活的小細節,形成了真實壯美,富有沖擊力和感染力的藝術風格。
影片一開始帶我們重溫了那段慘痛的歷史,但是也讓我們重溫了人世間的真情,重新洗滌了自己的靈魂。宏大的場面,鮮活的人物,細膩的細節,讓自己深受觸動!看著那美麗的祖國山河在一瞬間變成一片廢墟,看著原本活蹦亂跳的人們在剎那死雙無數。我哭了!!!"我們背後是祖國!"當電影里災區孩子們一遍又一遍的大聲朗讀著句話,眼眶中瞞瞞的都是對受災人們的同情/對戰士們的捨己救人的敬畏的淚水。"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這一刻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汶川大地震,舉國救災,對比台灣的台風災難,正是因為我們背後有中國這個日益強大的祖國。"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在這一刻得到了充分的認證!我想每個人的心裡又一次對我們的祖國 和我們可愛的解放軍產生了深深的敬意!由於地震的發生所帶來的其他的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看著那些化學氣體的爆炸 瞬間變成火海的化工廠。洪水的猛烈抨擊。餘震所給軍人帶來救人的困難/,因為有那些可愛的人--解放軍戰士,他們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大無畏精神,心中的理念"不拋棄,不放棄"爭分奪秒的解救人么脫離危險,讓所有的人都深深的感受到了他們的職責所在,!戰士們用他們的行動來證明了他們無愧於世界上最可愛的人,他們用他們的行動見證了他們是" 天之驕子"!在影片中的"山野叔叔"更是用他的鮮血來告訴全世界:不管有多大的災難我們都是一起的,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不要怕,只要災難不消除,我們絕不會林正退縮的,他的行動給了所有人信心。看著他安詳的面孔靜靜的躺在地上時 ,我哭了 忽然覺得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向山野叔叔敬禮!!!向所有的抗震人員敬禮!!! 因為在這個事件中已經有太多地方讓我們感傷,感動和感嘆了,我們不需要再多的裝飾,只要原原本本的展現這場災難就已經可以震撼我們每個人的心靈。
真情無處不在!!!用心方可體會!!!
祝願天底下所有的戰士們好人好夢!!!你們是我們的榜樣。你們是祖國不可缺少的支柱!
Ⅳ 電影驚天動地觀後感
驚天動地觀後感
默認分類 2009-10-08 22:41 閱讀3126 評論10 字型大小: 大大 中中 小小 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故事片《驚天動地》(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真實再現了去年汶川大地震的歷史場景,深情展示了全國軍民萬眾一心抗震救災的英雄壯舉和煥發出的巨大精神力量,給觀眾帶來視覺的震撼、心靈的沖擊和精神的激勵。
影片講述的是我軍某集團軍摩托化步兵旅在進行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訓練演習中,突遇地震災害,在通訊、交通中斷,與上級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旅長唐新生毅然帶領部隊,視地震災害為第一命令,視搶救人民生命為第一信號,歷經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進行奮不顧身的生死救援。在戰區和前線指揮部領導下,與後續趕來的各軍兵種部隊及專業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奮戰,捨生忘死地營救映川中學師生和羌寨溝受圍群眾,成功地化解七頂山堰塞湖險情和化工廠次生災害危機的動人故事。
影片以紀實的風格、平實的手法,從一個摩步旅官兵積極投入抗震救災斗爭為切入點,寬正面、大視野、全方位地展示了突發自然災害給人們的社會生存環境帶來的嚴重破壞,給人世間最寶貴的生命造成的摧毀打擊。更深刻地展示了在危難時刻,人們的生命所迸發出的強大力量,感受人性的尊嚴和人情的溫暖。剎那間房倒屋塌,一位母親不顧自己安危,把一輛嬰兒車拋出屋外,自己卻被壓倒在廢墟里。一位教師把驚恐的學生塞進講台下,自己用身體掩護著同學的安全。一位縣委書記不顧自己家中受難,親人失散,組織群眾團結自救互救。一對青年戀人為救災奔忙,幾次相遇卻失之交臂。在人民群眾遭受危難之際,作為視人民利益重於自己生命、視人民為父母的人民的子弟兵,理所當然地沖鋒在前,挽救人民群眾於危難之中。當孤立無助的災區群眾在凄風冷雨中看到遠處漫過山岡的紅旗,泣不成聲地呼喊著:「解放軍來了!」時,任何一個有情感、有血性的人都會為之動容。
影片注重把宏大敘事與細膩感人的細節有機結合,既表現了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場景,如我軍陸、海、空三軍快速開進,長途奔襲馳援災區,其中許多鏡頭都是在第一現場拍攝的真實寶貴的紀錄片資料,展示了我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影片又生動刻畫抗震救災官兵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主人公唐新生旅長當年是在唐山大地震中被解放軍救出的孤兒,如今成為這個隊伍中的一名指揮員,他與妻子海軍醫療隊的醫生魏霽虹戰地相遇時,正是緊張救助一位性急沖動的災民動手打他的時候。他默默地承諾著「人應該懂得感恩和回報」,身先士卒地指揮部隊攻克一個又一個困難考驗,最後化解了化工廠的次生災害危機。剛入伍的新戰士田野,爭當突擊隊員,在餘震中為保護學生,用身體擋住了垮塌的樓板。戰區副司令員梁志東與兒子在救災前線意外相遇,不僅父子握手冰釋前嫌,而且從兒子所帶來的志願者中,影片也展示了抗震救災中國際社會支援的背景。還有象徵著生命意義的跳動的紅櫻桃,憑吊遇難同胞的磚頭林、千紙鶴,一位不知名的小戰士細心呵護撫摸從廢墟中救出的小白兔,眾多戰士和學生在晃動的手電筒光影中,為剛獲救的同學過生日的歌聲等,都匯成了生命力量的雄渾交響,讓人們在悲壯中感到普通的平凡的卻是英雄的崇高的力量所在。
《驚天動地》作為一部類型化的災難片,在創作拍攝上注重運用國際上災難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在風格樣式上營造緊張、驚險、懸念,又把握好災難的真實與藝術的再現的關系,為了真實地展示地震的慘烈和破壞場景,攝制創作人員深入到綿竹、北川、漢旺、寶興、都江堰、什邡等重災區搶拍了大量的實景戲,其間得到了當地政府、災區群眾和駐軍部隊的大力支持。一些參演的群眾演員本身就是受災群眾,參拍部隊就是當時參加抗震救災的英雄部隊,他們真情投入,忘我工作,為影片成功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後期合成製作中,為了營造視聽效果奇觀,八一廠技術人員與中影華龍數字有限公司、電影學院美術特效教研室一同合力攻關,使傳統特技和數字高科技有機結合,數字合成鏡頭多達520個,創國產電影之最,使這部影片有了比較完美的藝術和技術的精彩呈現。
電影是一個時代的印跡,是傳承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用電影藝術再現抗震救災偉大斗爭,用影像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大力弘揚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是時代和人民賦予軍隊電影工作者的崇高職責和使命。可以說,《驚天動地》就是一次成功的實踐。
2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看電影,我們看的是《驚天動地》!
看完《驚天動地》這部片感觸很深,以解放軍抗震救災事跡為主線,再現了汶川大地震發生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奮勇搶險的感人事跡,觀看時我們班的同學都幾次落淚,懸崖邊夫妻生死與共,感人至深,年輕戰士為了救三個中學生而犧牲了自己的年輕生命,影片中的演員不只是在演戲而是在真情流露,真實強烈的自然災害場景彷彿身臨其境,影片中的情節真實感人,我感覺這部電影應該看值得看。
部隊來自於人民,忠誠於人民,戰爭時期解放軍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中國,和平時期解放軍保衛祖國,在災難面前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以前是最可愛的人,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強國高歌!《驚天動地》是建國六十周年重點推薦影片中是唯一的一部現實題材影片。以去年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為背景,耗時一年半,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驚天動地》用最大程度的真實,表現了災難中最震撼的場面、最感人的故事和最情深義重的民族精神。《驚天動地》全片長度102分鍾,共1440個鏡頭,其中含520個特技鏡頭,創國產電影特技鏡頭之最。影片從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對素材進行精心概括與升華,既有氣勢磅礴的大場面,又有生動鮮活的小細節,形成了真實壯美,富有沖擊力和感染力的藝術風格。
這個電影講述的是汶川發生了八級大地震,就在一瞬間,房屋、大廈……全塌了。學校里好多老師、學生被埋在廢墟里,大家都非常驚慌,後來解放軍來了,大家激動不已,紛紛央求解放軍救救自己的家人、朋友。於是解放軍開始奮力搶救被埋在廢墟里的人。其中有一幕非常的感人,一個老師在房屋即將倒塌時,他將一個學生護在自己的身下,結果自己的生命被結束了,可是他保住了一個正在含苞欲放中的小女孩。還有一幕,有一個解放軍,他冒著餘震的危險,爬進廢墟里,用自己的身軀護住了身下的三個小女孩,後來他死了,三個小女孩在他的保護之下活了下來。
這個電影讓我想起了五月十二日那天下午的恐怖情景,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後怕,不禁鼻子酸酸的,有點想哭。五月十二日那天下午,地震發生後,拿起手機往家裡打電話,打不通,真讓人心焦,萬一出了什麼事,那可怎麼辦啊!
地震過後,汶川、映川……地方損失慘重,看了都讓人心寒,兒我們也只能盡一點微薄之力,讓災區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後來聽說有關堰塞湖的災害。我的心又懸了起來,畢竟這是關繫到千千萬萬人的生命!
每個人都渴望在哪難過的時刻里,留下精彩的瞬間,可是5.12地震雖然沒有精彩的瞬間,卻是讓每個炎黃子孫都刻骨銘心,永生難忘呀
Ⅳ 電影《驚天動地》觀後感,1500字左右
《驚天動地》觀後感 2009-12-13 20:46 也許因為拍攝場景過於單一,也許因為時間有些久遠,也許因為已悲痛過,再次看到地震後的畫面時,心中遠沒有當初看到直播時的那份糾結、緊張與沉痛!直播畫面上大面積倒塌房屋的廢墟、開裂變形隨時可能傾倒的危樓,災民呼天搶地痛徹心扉的哀嚎,奄奄一息血跡斑斑的傷者,一臉凝重強忍悲痛緊張營救的解放軍,孩子們驚恐不安的神情與無助害怕的哭泣…所有這些都讓我震撼。那段時間,心不停的抽動,淚不住的流,心中默默的為他們祈禱。我以為通過《驚天動地》重溫那段逝去的悲痛,我仍會異常激動,萬分震撼,但事實上我沒有,有的只是一連串感動的淚水和一系列未解的疑問!用兩胳膊間支撐起的狹縫來保護學生的老師,堅決投入緊張營救工作不顧個人安危的解放軍同志,為了安撫群眾壓抑恐懼與悲痛表現異常鎮靜的女縣委書記,哀嚎哭泣請求解放軍拯救壓在廢墟下孩子的母親,情緒激動不顧眾人勸阻欲盲目掀開石板營救孩子的父親,臨死還掛念著女兒的母親,這些情景都讓我感動的淚流肆意橫流。我想這就是愛的純潔與偉大吧!然而感動的背後卻有一系列的疑問!女縣委書記的表現讓人佩服亦讓人尊敬。身為一縣之長,大災難來臨時,她必須要用百倍的勇氣來抑制恐懼保持鎮靜,安撫百姓,以最快的速度帶領百姓應對挑戰,這一點她做到了,而且做的相當出色:震後從為離開指揮現場,從未流露半點灰心放棄的神情與話語,雖心繫家人但為了大家從未顧及過問家人安危存亡,身體力行帶領大家實施自救互救工作…而我的疑問也正在於此,映川的縣委書記當時真這么做了嗎,真的做的那麼徹底嗎,我甚至懷疑現在還有像電影中任鑰那種官嗎!令一個疑問是李幼斌扮演的那個總指揮的角色。我一向很喜歡李幼斌扮演的角色,因為大部分都透著一股剛毅與沉穩氣息,可這在部電影中,我卻怎麼也喜歡不起來,總感覺扮演的有點假:整個過程中過於平靜,沒有絲毫感情波瀾。我承認作為總指揮需要異常沉穩,這樣才有威信,才有公信度,才能更好的帶領大家投入抗戰,可太平靜了似乎就太沒人情味了,太不能帶動大家抗戰情緒了吧!篇中那位軍嫂的表現也令我詫異,為了從廢墟中脫一名生死為名的工人,拒絕離開即將爆破的化工廠著火現場。她可曾想過,即使她從廢墟中拖出那名生死為知的工人,她是否有力氣拖著他安全徹離,即使她有力氣,她又能否拖著他在無車可乘可護的情形下,迅速徹離呢,答案肯定是不能,那她又何必做那種無畏的犧牲的!再者小學教師紅玉的表現也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即將泄洪,形勢萬分危急,她還不肯放棄營救那位老太太,要知道當時參與營救工作的不僅是她一個人,還有一大批武警官兵,因為她一個人而影響大家生還是得不償失的,況且他們的生還可能營救更多的災民,為今後的災區重建貢獻更大的力量!看完這部電影,我對中國最可愛的人~解放軍,再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危難面前總是你們沖在最前面,給人民最大的心靈慰藉與心理依靠,你們的錚錚鐵骨與熱血豪情是我們最堅固的鋼鐵長城!
Ⅵ 求一篇 《驚天動地》的觀後感
觀看了《驚天動地》這部電影後使我對生命有了重新的認識,為什麼人固有一死有輕於鴻毛和重於泰山之分呢?那就在於他存在的價值以及對人民做出的貢獻了。
我覺得汶川大地震,不僅是一場巨大的自然災害,更是大自然給我們中國人的一次考驗,它使我們中國人變得更加團結,人文的關懷更加凝聚。在八級的地震中,造成的三千多萬人遇難,房屋倒塌,曾經多少個幸福的家園,瞬間消逝,美利達校園也失去了往日的風采,變成了一堆廢墟。孩子們以及所有遇難的人都被重重地埋藏在廢墟之下,他沒用心中最嘹亮的聲音發出對生存的渴望,他們知道自己的明天是美好的,他們更相信在生命的下一個轉角很快就會看到希望。在這部電影中讓我感動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他們用轉角那年輕的生命來抗擊這場巨大的自然災害,當時的氣候條件非常差,而且通往災區的路都沒堵住了,突擊隊和醫務對都是冒著狂風暴雨爬進災區救人的,空降部隊更是冒著生命進行空降,當時血漿也是遠遠不夠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就全體主動組織獻血。一顆中國心把我們所有的中國人緊緊地系在一起。一個年僅18歲叫田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尤其讓我感動,他用自己的身體擋住門板使得三個孩子得救,但他自己卻英勇犧牲了,我想他走往天國的路並不孤單,因為他是我們心中的英雄,天使會替我們照顧他的。
人往往在經歷過災難後才能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經歷了這場大自然的考驗後,我想所有中國人將會更加團結和珍愛生命,相信明天我們這位偉大的祖國會更好。
Ⅶ 驚天動地觀後感
不倒的精神
——觀電影《驚天動地》有感
七年四班 劉蘭青
忙忙碌碌的芸芸眾生,有誰細想過生命的意義?又有誰設身處地地體味過他人的痛苦與愁楚?災難面前,一切顯得那麼渺小,生命顯得如此脆弱,而他人伸出的一雙援助之手又是多麼的重要呀!相信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對生命與愛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層。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士們是偉大的,他們以對祖國的絕對忠誠,捍衛著祖國的一草一木。戰爭年代,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五星紅旗染上一滴滴無怨的鮮紅;和平時期,他們是人民的子弟兵,是祖國安寧最堅實的後盾;災難面前,他們奮勇拼搏,全力以赴保衛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還記得銀幕上那一聲「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的誓言,記得那隻因不是獨生子而高高舉起的倔強的手,記得滂沱大雨中那庄嚴的一跪,記得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天地的脊樑,記得在災區搶險時一張張疲憊而堅定的臉龐,記得那照耀每一個災民心靈的一句話「解放軍來了!」……解放軍戰士們,我們為你們而驕傲!
災區的民眾是偉大的,他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無私地救助每一位受難同胞。他們用雙手驅散死亡的陰霾,用天地至愛為學生擎起一片藍天,他們把生命留給下一代,他們是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和炎黃子孫精神毅力的真實寫照。這是我們中國人平日深埋心底的一種力量,正是這種力量,在危難時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影片處處滲透著「愛」,這是一個深遂又迷茫,一個堅定又偉大的字眼。我們感受到了母女之間最深沉的不舍,感受到了夫妻之間最純潔的誓言,感受到了朋友之間最真摯的情意,感受到了父子之間無言的關心,感受到了災難中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大難當頭,犧牲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為什麼獻出自己的生命。那犧牲的戰士和教師,給我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他們的頭將永遠高昂著!
悲哉!多少幸福與安寧毀於一旦! 但我們要重新振作起來,要展示我們中國人的堅強意志。多難興邦,沒有磨練,就沒有強盛。相信沒有人不會在英雄的壯舉前潸然淚下。從這次災難中,我們又有何感觸?答案雖然不盡相同,但我想,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將因此而改變,都將以嶄新的視角重新理解生命的意義和愛的真諦。
生命,是脆弱的。愛,是偉大的。災難,是殘酷的。而不倒的中國人的精神與意志,將永遠屹立於世界東方!
Ⅷ 驚天動地觀後感800
[驚天動地觀後感800]驚天動地觀後感800 (經典文章,與大家分享!)雙眼再一次噙著淚花讀那段難忘的歲月,《驚天動地》觸動了我的心,沒有誰會忘記那場突如其來的特大災難——5·12汶川大地震,驚天動地觀後感800。2008年5月12日的中午,一切平淡如常,摩托化步兵旅正在進行著日常訓練任務,映川縣迎來了兩位支援西部大開發的專家,年輕的縣委書記在忙碌著,慈祥的母親在忙碌,勤奮的老師、可愛的孩子們都在忙碌,一切平淡而祥和··· ···突然停在地上的籃球又跳了起來,大地開始轟鳴,山體搖晃、樓房倒塌,突如其來的災難讓毫無准備的人們措手不及,摩托化步兵旅被迫停止行軍,剛剛走進教室的孩子們拚命地往外跑,商場里的人民也竭力地尋找出路··· ···地震來了,下午2:28分。安靜的大地像一隻咆哮的獅子抖了抖頭,活潑的城市陷入了悲鳴,灰塵漫天,呼喊聲、求救聲、痛哭聲,流著血的人們陷入了慌亂,空氣中夾雜著血腥和悲痛,陷入災難的人們開始了自救,與此同時唐新生的摩托化步兵旅也急速趕往災區。軍區、醫院紛紛接到救援任務,全面投入到抗震救災之中··· ···相信這十幾分鍾的開場能把每一個觀看影片的觀眾的記憶都喚醒,回想起剛剛過去不久的2008年。那是極其特別的一個年頭,祖國的南方剛剛遭受冰雪災害沒多久,3·14打砸搶事件又破壞聖域拉薩的寧靜,奧運火炬在法國傳遞受阻,全國人民關注和期待的奧運會日益臨近,在一次又一次的坎坷中我們看到了我們這個堅強的民族雄偉地屹立著,然而苦難並沒有終止,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地震,毀滅性地災難給多少同胞帶去了苦難,生命被威脅、家園被摧毀。當時我和我的同學們正在努力備戰高考,地震的消息傳來,我們再也無法平靜了。災難和戰爭最能凝聚一個民族的力量,《驚天動地》給我們展示了在地震發生後的短暫時間里,解放軍戰士在黨和政府的正確帶動和指揮下克服重重苦難,冒險沖進災區搶救傷員,營救被困群眾,為防止次生災害疏通堰塞湖、爆破化工廠,最終盡最大的力努力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艱巨的抗災任務,防止了一次又一次的次生災害,給災區人民帶去了最及時最重要的幫助。悲傷的氣息彌漫在影片中間,但也總有令人振奮的抗震救災進展,當陷入慌亂和幾近絕望的映川縣人民看到解放軍隊伍出現時,沉鬱的氣氛頓時活躍起來,猶如一盞即將枯乾的煤油燈又見到了燈油,解放軍來了,解放軍來了!這個時候我才更加深刻的意識到解放軍是一群多麼可愛的人,當人民遭受困苦或災難時,解放軍就是人民的大救星!這部影片看得人心痛、也看得人振奮,當災難的場景掠過銀幕時總有揪心的痛,那是同胞們的血肉啊,那是同胞們的家園,就那麼脆弱地被損毀了,當看到解放軍戰士不畏艱險攀岩旋梯挺進抗災現場時,當看到一架架直升機運輸抗災物品、搶救落難群眾時,激昂有力的進行曲讓人心中充滿希望和力量。這不禁讓我回憶起那段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歲月。我家在內蒙古東南部,我們那裡絲毫沒有感覺到那場巨大的地震,5月12日的晚自習才聽到地震的消息,看球賽的同學放棄了球賽,還在關注聖火傳遞的我們開始關注地震,為同胞們受到的苦難感到心痛,那時候每天所有的新聞都是抗震救災的進展和消息,政府撥款抗震,全國人民、海外華人、國際友人紛紛捐款救災,那一段時間我們一直被一種感情激勵著、一直被感動著,那就是民族團結巨大的凝聚力,觀後感《驚天動地觀後感800》。還記得每天中午在食堂吃飯時我們的雙眼死死地盯著食堂里唯一的電視機,電視機前圍了好多圈同學,所有人最關心的就是救災的進展,我們雖然沒有感受到災難,但是我們的心同樣難過、同樣緊張。全國掀起了為災區人民捐款的熱潮,我們班級的同學們也積極自主捐款,我還寫了一份《盡自己的一份力,關心災區人民》的倡議書人民的災難就是祖國的災難,祖國的災難就是我們的災難,面對災難,我們不能僅僅表達自己的惋惜和同情,更應該付出實際行動,為災區人民盡自己的一份力。因此,我倡議:我們每個人少吃一根雪糕,少喝一瓶可樂,把節省下來的零花錢捐給災區人民··· ···團結的力量是偉大的,面對災難,我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我們義無反顧。讓我們團結起來,13億中華兒女擰成一股繩就是這天地間最震撼人心的力量。因此,災難終會過去,抗震救災工作必將勝利完成,災區人民定將會在自己的努力和全國人民的幫助下渡過難關,重建家園,我們的民族也會在一次次的災難和抵禦災難的過程中凝聚力量,愈趨強大。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拿出我們團結奮進的精神抗擊災難,拿出我們的愛心獻給災區人民!災難終將被我們戰勝,災難不能阻止我們前行的腳步!在我們班級的積極倡議下,我們8個班級共募集了兩萬多元錢打入了救災賬號。那段時間留在我們記憶里的只有救災、高考和奧運,全社會的力量也都凝集在救災之中。《驚天動地》把我們帶回2008年的5月,多難的08年上半年,我們有解放軍,苦難面前軍歌嘹亮再厚重的蜀山也能被我們的軍人踏薄。當雙峰山化工廠成功爆破,當抗震救災取得一定的成果,當新的城市和村舍一點點建設起來,深沉的感動的淚水讓我感受到祖國強大的力量,我們的背後有個強大的祖國!你,擎起一片藍天,讓我們快樂地生活;你,開拓一方沃土,讓我們幸福地生活;你是我們共同的家園,讓我們和諧地生活。風雪來了,我們不怕,因為我們背後是祖國;地震來了,我們不怕,因為我們背後是祖國;洪水來了我們不怕,因為我們背後是祖國;大災面前有大愛,我們的背後是強大的祖國。在新建的簡易教室里,孩子們大聲地朗誦著這首《我們的背後有個強大的祖國》,他們的臉上充滿了力量。是啊,祖國強大了我們的生活質量才能得到保障,當我們遭受災難才能更加輕松地克服,孩子們才能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回想剛剛過去不久的海地大地震,里氏7.0級的地震致使20多萬人喪生,20多萬人受傷,海地政府完全癱瘓,這就是一個薄弱國家的脆弱之處。可見,一個強大的祖國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因此我們應當時刻銘記民族團結、建設祖國的使命,讓我們的祖國得到更好的發展。當然,身為一名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我們,更應該理性看待問題,我們的國家現在這個處在高速發展階段,很多方面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富強,我們需要更大的發展,因此我們更應該去尋找我們身邊的不足,尋找阻礙我們發展的問題。同樣是地震,今年2月27日智利發生里氏8.8級地震,如此劇烈的地震僅有幾百人遇難,可見智利在抗震防震方面做得更加出色,盡管這與智利處於地震活躍區域有關,但更反映了智利較高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我們國家處於現代化發展階段,更應該注重保質保量做好每一個細節。我們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強大的祖國背後更需要一批強大的青年,我們任重道遠!
Ⅸ 作文《驚天動地》的觀後感
《驚天動地》觀後感也許因為拍攝場景過於單一,也許因為時間有些久遠,也許因為已悲痛過,再次看到地震後的畫面時,心中遠沒有當初看到直播時的那份糾結、緊張與沉痛!直播畫面上大面積倒塌房屋的廢墟、開裂變形隨時可能傾倒的危樓,災民呼天搶地痛徹心扉的哀嚎,奄奄一息血跡斑斑的傷者,一臉凝重強忍悲痛緊張營救的解放軍,孩子們驚恐不安的神情與無助害怕的哭泣…所有這些都讓我震撼。那段時間,心不停的抽動,淚不住的流,心中默默的為他們祈禱。我以為通過《驚天動地》重溫那段逝去的悲痛,我仍會異常激動,萬分震撼,但事實上我沒有,有的只是一連串感動的淚水和一系列未解的疑問!用兩胳膊間支撐起的狹縫來保護學生的老師,堅決投入緊張營救工作不顧個人安危的解放軍同志,為了安撫群眾壓抑恐懼與悲痛表現異常鎮靜的女縣委書記,哀嚎哭泣請求解放軍拯救壓在廢墟下孩子的母親,情緒激動不顧眾人勸阻欲盲目掀開石板營救孩子的父親,臨死還掛念著女兒的母親,這些情景都讓我感動的淚流肆意橫流。我想這就是愛的純潔與偉大吧!然而感動的背後卻有一系列的疑問!女縣委書記的表現讓人佩服亦讓人尊敬。身為一縣之長,大災難來臨時,她必須要用百倍的勇氣來抑制恐懼保持鎮靜,安撫百姓,以最快的速度帶領百姓應對挑戰,這一點她做到了,而且做的相當出色:震後從為離開指揮現場,從未流露半點灰心放棄的神情與話語,雖心繫家人但為了大家從未顧及過問家人安危存亡,身體力行帶領大家實施自救互救工作…而我的疑問也正在於此,映川的縣委書記當時真這么做了嗎,真的做的那麼徹底嗎,我甚至懷疑現在還有像電影中任鑰那種官嗎!令一個疑問是李幼斌扮演的那個總指揮的角色。我一向很喜歡李幼斌扮演的角色,因為大部分都透著一股剛毅與沉穩氣息,可這在部電影中,我卻怎麼也喜歡不起來,總感覺扮演的有點假:整個過程中過於平靜,沒有絲毫感情波瀾。我承認作為總指揮需要異常沉穩,這樣才有威信,才有公信度,才能更好的帶領大家投入抗戰,可太平靜了似乎就太沒人情味了,太不能帶動大家抗戰情緒了吧!篇中那位軍嫂的表現也令我詫異,為了從廢墟中脫一名生死為名的工人,拒絕離開即將爆破的化工廠著火現場。她可曾想過,即使她從廢墟中拖出那名生死為知的工人,她是否有力氣拖著他安全徹離,即使她有力氣,她又能否拖著他在無車可乘可護的情形下,迅速徹離呢,答案肯定是不能,那她又何必做那種無畏的犧牲的!再者小學教師紅玉的表現也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即將泄洪,形勢萬分危急,她還不肯放棄營救那位老太太,要知道當時參與營救工作的不僅是她一個人,還有一大批武警官兵,因為她一個人而影響大家生還是得不償失的,況且他們的生還可能營救更多的災民,為今後的災區重建貢獻更大的力量!看完這部電影,我對中國最可愛的人~解放軍,再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危難面前總是你們沖在最前面,給人民最大的心靈慰藉與心理依靠,你們的錚錚鐵骨與熱血豪情是我們最堅固的鋼鐵長城!
Ⅹ 驚天動地電影觀後感
影片講述的是我軍某集團軍摩托化步兵旅在進行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訓練演習中,突遇地震災害,在通訊、交通中斷,與上級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旅長唐新生毅然帶領部隊,視地震災害為第一命令,視搶救人民生命為第一信號,歷經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進行奮不顧身的生死救援。在戰區和前線指揮部領導下,與後續趕來的各軍兵種部隊及專業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奮戰,捨生忘死地營救映川中學師生和羌寨溝受圍群眾,成功地化解七頂山堰塞湖險情和化工廠次生災害危機的動人故事。
從一個摩步旅官兵積極投入抗震救災斗爭為切入點,寬正面、大視野、全方位地展示了突發自然災害給人們的社會生存環境帶來的嚴重破壞,給人世間最寶貴的生命造成的摧毀打擊。更深刻地展示了在危難時刻,人們的生命所迸發出的強大力量,感受人性的尊嚴和人情的溫暖。剎那間房倒屋塌,一位母親不顧自己安危,把一輛嬰兒車拋出屋外,自己卻被壓倒在廢墟里。一位教師把驚恐的學生塞進講台下,自己用身體掩護著同學的安全。一位縣委書記不顧自己家中受難,親人失散,組織群眾團結自救互救。一對青年戀人為救災奔忙,幾次相遇卻失之交臂。在人民群眾遭受危難之際,作為視人民利益重於自己生命、視人民為父母的人民的子弟兵,理所當然地沖鋒在前,挽救人民群眾於危難之中。當孤立無助的災區群眾在凄風冷雨中看到遠處漫過山岡的紅旗,泣不成聲地呼喊著:「解放軍來了!」時,任何一個有情感、有血性的人都會為之動容。
影片注重把宏大敘事與細膩感人的細節有機結合,既表現了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場景,如我軍陸、海、空三軍快速開進,長途奔襲馳援災區,其中許多鏡頭都是在第一現場拍攝的真實寶貴的紀錄片資料,展示了我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影片又生動刻畫抗震救災官兵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主人公唐新生旅長當年是在唐山大地震中被解放軍救出的孤兒,如今成為這個隊伍中的一名指揮員,他與妻子海軍醫療隊的醫生魏霽虹戰地相遇時,正是緊張救助一位性急沖動的災民動手打他的時候。他默默地承諾著「人應該懂得感恩和回報」,身先士卒地指揮部隊攻克一個又一個困難考驗,最後化解了化工廠的次生災害危機。剛入伍的新戰士田野,爭當突擊隊員,在餘震中為保護學生,用身體擋住了垮塌的樓板。戰區副司令員梁志東與兒子在救災前線意外相遇,不僅父子握手冰釋前嫌,而且從兒子所帶來的志願者中,影片也展示了抗震救災中國際社會支援的背景。還有象徵著生命意義的跳動的紅櫻桃,憑吊遇難同胞的磚頭林、千紙鶴,一位不知名的小戰士細心呵護撫摸從廢墟中救出的小白兔,眾多戰士和學生在晃動的手電筒光影中,為剛獲救的同學過生日的歌聲等,都匯成了生命力量的雄渾交響,讓人們在悲壯中感到普通的平凡的卻是英雄的崇高的力量所在。
《驚天動地》作為一部類型化的災難片,在創作拍攝上注重運用國際上災難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在風格樣式上營造緊張、驚險、懸念,又把握好災難的真實與藝術的再現的關系,為了真實地展示地震的慘烈和破壞場景,攝制創作人員深入到綿竹、北川、漢旺、寶興、都江堰、什邡等重災區搶拍了大量的實景戲,其間得到了當地政府、災區群眾和駐軍部隊的大力支持。一些參演的群眾演員本身就是受災群眾,參拍部隊就是當時參加抗震救災的英雄部隊,他們真情投入,忘我工作,為影片成功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後期合成製作中,為了營造視聽效果奇觀,八一廠技術人員與中影華龍數字有限公司、電影學院美術特效教研室一同合力攻關,使傳統特技和數字高科技有機結合,數字合成鏡頭多達520個,創國產電影之最,使這部影片有了比較完美的藝術和技術的精彩呈現。
電影是一個時代的印跡,是傳承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用電影藝術再現抗震救災偉大斗爭,用影像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大力弘揚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是時代和人民賦予軍隊電影工作者的崇高職責和使命。可以說,《驚天動地》就是一次成功的實踐。
2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看電影,我們看的是《驚天動地》!
看完《驚天動地》這部片感觸很深,以解放軍抗震救災事跡為主線,再現了汶川大地震發生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奮勇搶險的感人事跡,觀看時我們班的同學都幾次落淚,懸崖邊夫妻生死與共,感人至深,年輕戰士為了救三個中學生而犧牲了自己的年輕生命,影片中的演員不只是在演戲而是在真情流露,真實強烈的自然災害場景彷彿身臨其境,影片中的情節真實感人,我感覺這部電影應該看值得看。
部隊來自於人民,忠誠於人民,戰爭時期解放軍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中國,和平時期解放軍保衛祖國,在災難面前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以前是最可愛的人,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強國高歌!《驚天動地》是建國六十周年重點推薦影片中是唯一的一部現實題材影片。以去年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為背景,耗時一年半,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驚天動地》用最大程度的真實,表現了災難中最震撼的場面、最感人的故事和最情深義重的民族精神。《驚天動地》全片長度102分鍾,共1440個鏡頭,其中含520個特技鏡頭,創國產電影特技鏡頭之最。影片從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對素材進行精心概括與升華,既有氣勢磅礴的大場面,又有生動鮮活的小細節,形成了真實壯美,富有沖擊力和感染力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