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媽閣是座城的內容簡介
該書以2008-2012年為故事發生的時間段,以賭城「媽閣」為背景,描寫了遊走於賭場內外、靠追債討生活的女疊碼仔梅曉鷗和三個男賭徒——北京的大房地產商段凱文,木雕藝術家史奇瀾,及梅曉鷗前情人、原國家某部委科技人員盧晉桐之間的故事,將文學的筆觸深入到當代中國人的生活和情感之中,讓讀者看見豐富的城市記憶和蕪雜的人性底色。
2008年的十月黃金周,梅曉鷗在媽閣機場迎來了她的一位大客戶:風度翩翩的北京大房地產商段凱文。她將他帶進了豪華賭場的貴賓廳,一段人生的豪賭就此開場。段凱文玩的是「一拖三」,檯面上跟賭場賭一賠一,檯面下還跟梅曉鷗這樣的疊碼仔賭一賠三。激戰正酣,梅曉鷗得到線報,她以前的一個輸得傾家盪產、負債累累而被禁止入境的客人:木雕藝術家史奇瀾,居然神秘現身媽閣了。此後,梅曉鷗陷入了與兩個男人的復雜情感與人性的博弈之中,一次一次的賭台對局,跟拼上了性命一樣;之後追債、跟蹤、堵截,貓鼠游戲,是智力拚搏,更較量人性本質中那最終的成色。就在梅曉鷗殫精竭慮、身心俱已極度透支的時候,她的初戀情人、兒子的父親盧晉桐,當年因為他嗜賭兩人分手,現在身患絕症,以「死亡」的名義來跟她這個單身母親爭奪唯一的兒子。
『貳』 媽閣是座城白百何最後獨白是什麼
白百合最後說
其實愛情
也就是一場游戲罷了
很多時候一個人想繼續玩兒
另一個人卻不想
就是這樣的現實
『叄』 媽閣是座城根據什麼改編的
《媽閣是座城》是根據嚴歌苓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故事講述了一個女人跟三個賭徒的故事。故事的時間發生在2008-2012年,而「媽閣」則是一座賭城,而從嚴歌苓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知道,媽閣不僅是一座賭城,還是一座圍城。
《媽閣是座城》的創作背景很有趣。嚴歌苓於1988年第一次走進賭場,她看見賭場內的人,大部分都是中國人,而這些中國人大部分都是生意人。她聽說了一個老教授為了還錢而去賭錢,最後輸掉了幾萬美元,於是,《拉斯維加斯的謎語》誕生了。
2012年,嚴歌苓聽說了幾個賭徒的故事,他們都是企業家,卻在媽閣輸掉了上千萬的錢財,有些人被索命,有些人斷指,有些人傾家盪產。賭博把他們的人生都給剝奪了。面對這樣的結局,嚴歌苓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媽閣是座城》的故事。
為了寫這個故事,嚴歌苓還專門去賭場體驗一番,揣摩賭徒的心理,采訪賭徒以及在賭場服務的人。這個故事不僅有媽閣賭徒,還有拉斯維加斯賭徒的縮影,人性在這灘「光鮮亮麗」的渾水中,不斷掙扎著。
『肆』 媽閣是座城的作品賞析
《媽閣是座城》是一部充滿懸念、剖析情感與人性的小說。它延續了嚴歌苓故事節奏跌宕起伏,語言文字干凈利落,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場景描摹極具影視化的敘事風格,沒有任何拖泥帶水、冗長啰嗦的敘述,小說一開篇就直接進入梅曉鷗與三個賭徒的愛恨糾葛,然後是一波一波出人意料的轉折。
賭博以非理性、投機、僥幸心理做籌碼,似乎無論什麼人,都逃脫不了慘敗的命運。媽閣是一座大迷城,它裡面容納了各種人性、濃縮了百樣人生,就像一個大實驗場,上演的是無數的悲劇故事,其過程電光石火、血肉橫飛,其結局就像戰後的廢墟、一片狼藉。段凱文謀劃了如此之多的棋路和策略,還是走向了預定的命運;梅曉鷗和史奇瀾們也將積累的財富揮霍一空,回到了人生的原點苟延殘喘。嚴歌苓下筆狠辣,不給進入這座迷城的人們任何逃生的機會。
這部小說表達了嚴歌苓對同時代人的深刻憂慮,對當代社會物質慾望被高度釋放後痛下的針砭,但文學的意義應不止於解剖和揭示。嚴歌苓洞悉一切,把事物看進「骨頭里」,但她不會躲避、疏離;她貼近這多難的人間,用自己心靈的溫度擁抱這些卑微的自然的造物。所以,越到後面,小說重點轉向了情感描寫,轉向了梅曉鷗與史奇瀾關系的微妙變化和發展,史奇瀾,這個手指微涼、有點陰柔的天才藝術家將漸漸贏回讀者的喜愛,這就是嚴歌苓的魔力。
後半部分,嚴歌苓將揭開一個最大的謎底:情感和人性的謎底。嚴歌苓用梅曉鷗和史奇瀾的故事告訴讀者,愛,仍是唯一的救贖之路。段凱文和史奇瀾的質的區別和結局不同,其實只在那最終起關鍵作用的一點,可以將它命名為「善」「軟弱」「良心」或「愛的能力」。就是那一點人性的微光。嚴歌苓確信它的存在,沒有它,女主人公將自己的生活比喻為「下水道」的、見不得人的、只有夜晚沒有白天的生活的梅曉鷗,這不是廉價的敷衍,是被人類的歷史和人類個人的生命體驗不斷證實過的,並終將成為人們的信仰。 在《媽閣是座城》中,「城」字用得很巧妙。可以說,「城」搭建起小說的框架,為故事的進展規劃了種種方向。小說寫的是「賭城」,具體化為一座名字是「媽閣」的賭場。與「賭」結緣,這座城裡註定會上演離合悲歡、人生跌宕的戲碼。作者選擇這樣的「城」來講故事,就已為創作籌謀著戲劇性。這部作品的意義不是用一個新故事來強化「圍城」困境哲學,而是表達人被情感圍困、被世俗圍困、被自我圍困的掙扎與痛苦。嚴歌苓筆下的「城」具有包裹著「深廣不可量度」的可能,通過「媽閣」來記錄梅曉鷗的「城中生活」,無論是拉斯維加斯、澳門、北京、三亞,只有「媽閣」才是梅曉鷗駐扎的「城」,她以情感為准繩來權衡和審判自我選擇。也正因為這座「城」僅用於展示人生百態和象徵自我封閉,並不具有地域特質或文化意義,所以,小說的「城」在內涵上還較單薄,也略顯傳統。
城與人。「媽閣」是一個載體。嚴歌苓並不旨在為讀者揭示賭城的光怪陸離,也無意渲染賭技的眼花繚亂,而是要跟蹤「城中人」持續性的隨「賭」而變的命運。梅曉鷗無疑是敘述的核心。小說中,她被賦予了四種身份:疊碼仔、女人、母親、梅吳娘後人。它模式化地對應著事業、愛情、親情和家族此類常規化的敘事元素。嚴歌苓不是平均用力,而是通過生活化的語言和現實化的情節,將四個側面恰當地整合在一起。梅家與「賭」的淵源、梅曉鷗與盧晉桐的愛恨,推動她選擇了「疊碼仔」的職業。在人性原始而真實的賭場里,她用「越來越缺乏誠意的笑」相繼結識了藝術家史奇瀾、官員老劉、地產商段凱文。史奇瀾和段凱文,前者陰柔而藝術,後者陽剛而物質,滿足著梅曉鷗對男性的兩種期待,因此,她對兩者都懷有不可割捨的微妙情愫。同時,在對金錢與愛情的追逐中,梅曉鷗還堅守著母親的職責,與兒子的相依為命是她長期「下水道」般生活中最不容侵犯的溫暖。「城中人」梅曉鷗成為小說的樞紐,她關聯起盧晉桐的故事、史奇瀾的故事和段凱文的故事。
城與人性。嚴歌苓對梅曉鷗的創作基點定位在「善良」。這是她一徑對「愛」的肯定。賭城氤氳著太多的黑暗、醜陋、污穢和荒謬,因此室內設計者常試圖用「人造天空」來為賭場營造人間的白天黑夜與春夏秋冬。作者構建了一個不同於以往城鄉世界的賭城「社會」,探索在「黑」中翻轉人性的美醜,進而升華為對「美」的弘揚與彰顯。梅曉鷗的善良與史奇瀾的善良被明確表達,如梅曉鷗明知被騙,仍一次次借錢挽救段凱文,史奇瀾以每天服葯來預防病症對梅曉鷗可能發生的傷害。但我認為,作者對段凱文內心柔軟的暗示更為生動。債台高築的他在賭場被眾多「疊碼仔」債主圍攻,他始終苦苦支撐,兒子的一個來電,簡單告知父親:自己現在可以自立了,此時的段凱文頹然倒下。「他的口氣似乎是釋然的,似乎一位落入敵手的地下工作者,向終於抓獲了他的歹徒們宣布,他們下手太晚,該完成的偉大使命他已經都完成了,現在他沒剩下任何價值了。」這一處細節,閃爍著真切的父愛,並且若隱若現地折射出出身貧寒的段凱文幾十年對物質瘋狂追求的原因:他不希望子女重蹈自己曾因貧窮而扭曲的人生軌跡。老貓,兇狠無情的「疊碼仔」,可他每次都在毆打段凱文的時候,始終責罵他不該屢次只騙梅曉鷗母子的活命錢。當然,人性的貪婪仍是在賭城中隨處散落的,仍是與「賭」在本質上無法剝離的,「賭」的巨大誘惑和巨大收獲,讓人不可自拔地迷失自己。嚴歌苓對賭徒的神態、語言、動作,描繪得相當出彩,對賭徒心態刻畫得十分逼真。
故事的戲劇性
該書充滿戲劇性因素,以兼具敏感度與話題性的「賭城」為背景,勾連起拉斯維加斯和澳門,濃縮為具象化的體現中西特色的「媽閣」。「城中人」的狠與「城外人」的善在小說中互相呼應。最典型的例子是梅曉鷗與盧晉桐在拉斯維加斯時,賭場保安與貧民醫院護士的對比。人物的戲劇性從歷史感和現實感的碰撞中產生。梅曉鷗的家世背景解釋了她的「賭緣」,同時也解構出她個性中的決絕與堅強的基因。而盧晉桐、史奇瀾、段凱文,是活在當下的、物質的,但又懷揣理想的男性,官員、地產商、藝術家,人物從身份歸屬上看,都具有現代感和真實感。
故事矛盾性強
作者深諳讀者的閱讀心理,從容地在准確點上激發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具體而言,每一節都有一次矛盾的爆發與下一個矛盾的伏筆。例如,梅曉鷗與初戀情人盧晉桐的4年地下情與盧晉桐反復戒賭纏繞在一起。歸根到底,這是要愛情還是要麵包的選擇。愛情與金錢的抉擇中又加入富商老尚這段插曲,屢次製造梅曉鷗與盧晉桐之間的不舍與猜忌,同時更成為後者進一步賭海沉淪的催化劑。盧晉桐的兩次「剁指」、梅曉鷗的墮胎與生子,都裹挾著一場場兩性矛盾的大爆發,沖擊出愛情的痛苦和慘烈。
「輪回」與「愛」
梅吳娘與梅曉鷗皆「以賭制賭」的選擇、盧晉桐兒子的「復賭」、史奇瀾以「木雕」完成自我救贖,都在某種意義上昭示著一種「輪回」。尤其,梅吳娘與梅曉鷗之間人生的重合,兒子與父親對「賭」的傳承,暗示著血緣與賭難分難解的宿命。「輪回」主題蘊藏著創作所需要的戲劇性,還在不經意間為作品蒙上了一層宗教色彩。對於「愛」的表達,小說的角度和層面更為多樣。與盧晉桐的愛情擊潰了梅曉鷗的少年叛逆;史奇瀾的關愛稀釋了梅曉鷗對「黑暗」的厭倦;對段凱文的矛盾折射出梅曉鷗人性的柔軟;兒子的痛改前非升華母愛的拯救。梅曉鷗選擇溫哥華作為她「出城」後的精神歸宿,表面看是源於這座城市的無欲無求,實質上是基於她心中收藏著對「城中人」史奇瀾難以言說的情感幻想。嚴歌苓沒有讓梅曉鷗選擇與段凱文開展戀情,而選擇史奇瀾,這如同一個幾十年一直在奔跑的人,最終還是享受步行的簡單,這符合嚴歌苓近年作品對「平淡是真」的推崇。
人物描寫
嚴歌苓擅長從人物的「話題性」切入,呈現人性的復雜。她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都在闡釋「獨特」存在和「獨特」體驗,在其他作家作品裡找不到雷同。在《媽閣是座城》里,嚴歌苓推出的是「疊碼仔」梅曉鷗。她的職業特殊:高風險、滾刀口、男人圈,能從事這個行當的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女人。作者並未總讓梅曉鷗開口說話,而是常以「簡訊」來展現她的不同性格面:她與阿專、老貓的簡訊,有貪婪、狡黠;與史奇瀾的簡訊,有風情、溫情;與段凱文的簡訊,有心機、善良。以這樣的方式同時對人物進行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是嚴歌苓的新嘗試。簡訊是梅曉鷗對「城」中自己的展示、遮蔽或顛覆,從文字中跳脫出梅曉鷗的另一個「她」,而其對簡訊的閱讀,反成為她對自我多重性的審度與揭示。
中西結合
嚴歌苓將人物的故事放置於中西多個城市背景中講述,因此,在《媽閣是座城》里,人物遷移的城市是最多的,而所涉及到的所有城市也都採用真實的城市名,這暗合著作品「城」的主題和「城中人」的多樣化經歷,同時,「城市」與「故事」在審美上也形成了一種實與虛的參差。
『伍』 媽閣是座城的介紹
《媽閣是座城》是嚴歌苓所作的一本長篇小說。該書通過講述疊碼仔梅曉鷗跟三個男賭徒之間的故事,細致有力地呈現出人物間性格、情感、美醜、善惡等多重因素,將筆觸探入人性幽微曲折之處,書中的當代賭徒為中外文學貢獻了嶄新的人物形象。
『陸』 《媽閣是座城》里的白百何掏心掏肺為史文瀾好,為什麼最後還是為被拋棄
男人具有的大男子主義,被他所征服的女人會具有強烈的驕傲感,優越感。因為女人為男人放棄了一切,讓男人對女人所做一切成為一種習慣,並覺得理所應當。如此一來,男人只會感覺女人是為他而活,男人只會想到自己需要什麼,而不會想到你需要什麼。一種主僕關系便凸顯出來。最終男人變本加厲,女人無法滿足所有,換來的只是不合適,分手吧。
非常的善良,幾乎說是心無城府,固有的賢妻的形象,對丈夫順從,細致入微。從來不懂玩什麼心計,有話直說,不藏著掖著。心直口快,不管在男人面前,還是他朋友親戚面前,都是爽快之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些話不能說,有些話要委婉的說。因為太直爽,你夠單純,但對方卻不這么認為。做人難,你的直爽性格不錯,但是男人身邊的親朋好友卻並不了解你。無形中你的心直口快得罪了男人身邊很多重要的人,而男人無法給不你的性格,他理解你,但是卻無法包容。
『柒』 媽閣是座城的作品評價
《媽閣是座城》描寫當代社會的物慾,批判人性的缺點,但它完全沒有停留在批判和揭露上,而是寫梅曉鷗的情感歷程,將濃墨重彩放在了「愛的救贖上」。嚴歌苓的筆下永遠有一種超越文化沖突的堅韌的詩意,讓讀者從冰冷的深淵去探尋人性的微弱光亮,「一步步走進有光的所在」。這是作為女性作家的特質,也是這部小說最溫暖和感動讀者的地方。(錢江晚報評)
嚴歌苓小說里的人物辨識度極高,作者用干凈的筆墨,寥寥數語就勾畫出人物鮮明的身份符號及獨特性格。比如女主人公梅曉鷗:一個楚楚可人的女子,幹上這么血淋淋的一行,必定有大秘密。(廣州日報評)
文學評論家孟繁華對這部作品的評價認為,過去嚴歌苓塑造的女性形象,無論是命運悲慘的,或者是平和的、幸運的,女性形象都非常可愛,但是這個小說超出這些經驗,它是關於賭場,關於賭博,關於賭徒的故事,題材本身非常刺激,「她對賭場的熟悉令我非常驚訝,賭場的風雲變幻,暗中的爭斗,讓人驚心動魄。所以這個小說一波三折,故事性極強,但是更重要的是她對於人性、人心和女人心思的表達」。
『捌』 怎麼評價電影《媽閣是座城》
電影是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李少紅導演,於6月中旬上影。
如果說嚴歌苓的原著是寫盡媽閣賭場的光怪陸離美醜善惡,李少紅在這個基礎上拔高了主題,和主流靠近得不是那麼一點點,是李少紅的特色,還是為了好過審故意的拔高?那就不得而知了。
『玖』 媽閣是座城 電影白百何最後的獨白
電影《城南舊事》
內容介紹:
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經常痴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裡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裡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