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上帝也瘋狂電影觀後感

上帝也瘋狂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4-09 21:48:28

❶ 上帝也瘋狂 影評500字

《上帝也瘋狂》拍得非常天然、唯美、快樂
非洲卡拉哈里沙漠難以生存人、動物,因為長達九個月的乾旱無水。有一些與世隔絕的布希族依靠他們特有的智慧在這里生存。他們單純知足,充滿真善美,沒有戰爭罪惡等語匯。突然一天,飛來一個文明世界棄扔的飲料瓶子,在發現它的妙處後,他們開始有了爭的東西和不能分享的感覺,內心的嫉妒、仇恨擾亂了他們生活的平靜、和悅,最初發現它的凱決定把它扔到世界盡頭。他開始了遠足。
一個瓶子在布希族眼裡就成了不祥之物。我們的生活中,某顆大鑽石什麼的,之所以被寓為不祥之物,還不是因為爭搶的人太多太失態,不斷地為之傷為之死嗎?我們不從自身找根源,只把它推卸為上帝的詛咒。他們本身並不是不祥之物,不祥之物是我們內心的貪婪。
布希族因為沒有很多東西,所以不求什麼,所以不會為任何東西打擾心情、影響生活,只接受大自然的饋贈和上帝的遠視。他們的世界無毒無味也無傷害無打擊。瓶子盡管有用,只要它侵犯了生活的宗旨,也應該讓它永遠消失。他們有不要的能力。
我們有的東西太多,越來越多,再多也覺得不夠多,再有也在不斷地要,象女人的衣櫥,象男人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夢。在貪婪的驅使下,我們給予自己太多的重壓和奔波,也失去了生命最初最本真最自然的快樂。從小時候起,接受5—15年的教育,學習如何在復雜的人類環境中生存;長大了,要接受職場惡斗、情場紛爭,要活得體面,要活得風光,要活得比某某強。我們生活中的瓶子太多,多得我們都忘記了它們不過是瓶子,多得我們即使下決心也決然扔不完全。我們被瓶子誘惑、激勵並掩埋。如果我們可以有凱那樣的決心和執著走到世界盡頭,把帶給我們煩惱和痛苦的瓶子扔出去,就好了。凱的世界可以恢復,可以還原,我們即使某一刻清除了回收站,還會產生新的更龐大的垃圾筐。
我們想著戰勝無猜、戰勝同學、戰勝同事、戰勝同行、戰勝他族、戰勝他國、戰勝自然;我們要石油要煤礦要森林要水源要邊境要宇宙……我們在扭曲別人的同時扭曲著自己,我們漸行漸遠,越描越黑,金盆洗不了手,末了成了最貧窮最猙獰的,成了上帝的嗤笑。
湯普森小姐受不了主編只能報道美麗和正面的規則,辭去報社工作,遠赴非洲做老師。文明世界的某一個瓶子她放棄了,她為了什麼樣的新瓶子遠赴非洲尋找來了呢?她和我們一樣,不過是可以暫時逃避清高一下,因為我們既在文明的世界裡爭搶不力,也不能回到如布希族一樣、什麼也沒有的原始狀態去。我們的潘多拉盒子打開過了。
安德魯打扮得衣著光鮮去見湯普森,要證明自己不是挖大糞的,不是白痴,而是個動物學家。可是動物學家在「要」的過程中,窘況不斷,丟盡面子。他內心的平靜失去了,當然表現不了學者考察的風度。他為了成為外表好看的瓶子,結果把裡面可喝的東西也倒掉了。結果他在最慌亂最失措最狼狽最後悔的時刻,演繹了最朴實最可愛最有趣的一面,讓湯普森看到了接受了他的真情。這時候,安德魯手裡沒瓶子。
波塔為什麼要組織反政府軍,他們和政府爭的什麼瓶子?聾子一門心思在縫紉,他也不要什麼瓶子,他是最安全,最沒什麼可失去的,象原來一樣富足的人。
凱為了扔一個瓶子走了很遠,我們為了要一個又一個瓶子也走了很遠。凱的扔是種擁有,我們的要是種失去。不必再看《上帝也瘋狂》2和3了,那不過是在說,文明如我們還在不斷地要,不斷地毀壞。我們還要繼續執迷於瘋狂。
但凱還是那樣富足,扮演凱的布希族人歷蘇,還是那樣本真,不要花花世界的享受,回到他原來的世界中去,他不失初衷熱愛、沒有瓶子的世界中去,大無大有的世界中去。

❷ 看《上帝也瘋狂》有感

觀看《上帝也瘋狂》這部電影,通過描述原始部落的種種事件,向我展示了原始布希族部落的精神,同時,也啟發了我很多。。。。。 這部電影是一部很好笑的電影,之所以好笑,因為布希族人無知,也因為我們無知,也許每一個場景都有其獨特的內涵,也有其深厚的意蘊,而通常我們並沒有領悟到,我看了電影的全部,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情景是:現代人隨意扔的一個普通的瓶子,落到布希族的土地上,大家一致認為那是上帝的恩賜。在沒有科技的時代,我想那一切無法解釋的現象就只能夠由上帝這個神聖的特殊形象來詮釋吧,又或者說這就是他們的信仰。上帝恩賜的東西,對他們來說,似乎很有用,可是因為這個東西,卻破壞了布希族的安寧,因為它,讓人們互相傷害,其實這是一個我們都明白的道理,一旦有所發展,私有制,佔有欲也會凸顯,現在,首先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已經成為一種本能,不要說是為誰謀福利,人有私心,本就天經地義。即使是在原始時代,雖說是群居生活,大家成為一個整體,什麼都是平均分配,這是一種美好的精神,但是追溯這種精神的形成,還是因為,個體在那個社會無法生存,人的力量並不是強大的,面對時時可能出沒的野獸,他們只有依靠集體的力量,只有依靠集體,人才得以生存下來。 所以我在這里向說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說到底是利用與被利用的關系。這也許是一種不近人情的說法,但是我絕對是不會否認的。利用,就是那麼一種手段,在原始社會,人與人的相互依靠,就體現了「利用'這一概念,說得好聽,是互幫互助,團結合作,事實上,他們只不過是互相利用而已,在原始時代,物質生產水平低下,人們只好通過集體勞動來獲取物質來滿足生理需要,他們當前注重的是生存,人是有智慧的,不會做不利己的事的,就算是原始人,也是明白的,因為大家都只是為了生存,如果把他們想得高級一點,或者說從精神上面講,他們也還是利用他人來尋求一種安全感,這就不得不說明他們在相互利用了。在現代社會,也是同樣的道理,人們整天的忙碌著,不斷的忙碌著,難道滿腦子想的是如何讓經濟發展,如何使社會進步嗎?不是的,誰都是從自身著想的,想方設法來獲取物質,所謂「想方設法」便就是利用人或者是人際關系,其實,我本身認為,人在物質上並不是那麼難以滿足的,不過就是那溫飽問題罷了。難以滿足的是高度空虛的精神,人們想得到的不僅僅是溫飽了,更要追求生活的質量,講究的越來越多,追求的越來越多,人的慾望也就越來越得不到滿足。 人與人之間的利用關系,在我看來是一直都存在的,並不是因為什麼而存在,只不過原始社會的比較簡單直接,通過互相利用得到互相的滿足,而在現代社會,利用了卻難以滿足,利用夜只不過是為了獲得利益,關於自身的利益。如果說,人的私心是因為私有制的產生而產生的,我不想承認,原始社會是公有制,但人們還是會有私心啊,只是他們的私心只是簡單地表現為「求生存」,後來人們的私心是「求生活」。人類社會在發展,人的思想感情也餓變得越來越復雜,這種私心也就日益突出了。 是的,我的觀點,冷冰冰的,但覺得對,人與人的關系,我認為就是這樣的。。。。。

❸ 誰能給我一篇關於 上帝也瘋狂 的電影觀後感

Looked after the movie, I thought the movie must demonstrate is civilized VS is barbaric, lets the human carefully examine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again until now to human own influence. We saw in the movie what 「the civilization」 brings is the authority battle, is the war, is between the human and the human hostile ......Should we reconsider how regarding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The flat and thin piece begins the somewhat dim colored picture.The 80's flat and thin pieces look like the popular science film which we usually looked.Burning hot happy African scenery.The animals nearby the sunlight, the hay, the rivers run, caper.Then the leisurely and carefree world, the harmony is ubiquitous.Then the lens change to the busy modern civilization.The city very fast runs, people each other bustles about.Underwent Soviet's travel to let two kind of civilizations have the point of intersection, two each other separated parallel lines, connected mutually, hit in my heart the intense restlessness and ashamed.Compares with these chaste tribe leaders, our civilization obtained the electricity, the automobile, snatches, but has also lost nicely, sincere, unity.We are selfish, violence, narrow. In the heart the most gentle place is undergone thoroughly Soviet sincere and nicely is being moved.We have the most beautiful chaste mind originally, was we lost it.We have chosen our comfortable life, as far as possible seizes us to need, therefore gave up pure and happy.We chose have sieged oneself in the lock with the wall in, was defending our property, the thin number, has while convenient locked our heart.Therefore we gave up free and the natural air.We chose the style of speaking to be graceful, have an easy-going manner.But simultaneously we gave oneself have taken to bring with the serious social shackles.These days high ground are extravagant, enjoyed sunlight and the sentimental day recklessly is discarded crazily by us. In the primitive clan and tribe the human is simple, is good, between human and human harmony happiness, this is one kind of near ideal paradise countryside madrigal -like life.Because but we also watch in the movie triumphant to be unable with the outside person to communicate, has brought many 「the trouble」.Inside this has a question to have to ponder similarly, how 「they」 should both maintain own fine tradition i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can integrate to in the world which changes with each new day? At the same time, undeniable, the civilized step needs to continue to make great strides forward forward; On the other hand,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cannot become buries human own sharp weapon, therefore while humanity more and more civilise, must maintain humanity's natural disposition.

看完影片後,我個人覺得影片要展示的是文明VS野蠻,讓人重新去審視現代文明發展至今對人類自身的影響。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文明」所帶來的是權力的爭斗,是戰爭,是人與人之間的敵對……對於「現代文明」我們該如何反思?
片子開頭上有些黯淡的彩色畫面。80年代的片子像一部我們平常看的科教片。炎熱美好的非洲風景。動物們在陽光、乾草、河流邊奔跑,跳躍。那麼悠閑的世界,和諧無處不在。然後鏡頭轉到繁忙的現代文明。城市飛快地奔跑,人們彼此忙碌。歷蘇的旅行讓兩種文明有了交點,兩條彼此分開的平行線,相互交匯,撞得我心中強烈的不安和羞恥。和那些純潔的部落首領相比,我們的文明得到了電,汽車,搶,但也失去了善良,真誠,團結。我們自私,暴力,狹隘。
心裡最柔和的地方徹底被歷蘇的真誠和善良感動著。我們本來就擁有最美麗純潔的心靈,是我們丟失了它。我們選擇了我們的舒適生活,盡可能的攫取我們需要的,所以放棄了純真的和美好的。我們選擇了把自己圍困在鎖和牆內,守著我們的財產,細數,順便鎖上了我們的心。所以我們放棄了自由和自然的空氣。我們選擇了談吐優雅,舉止大方。但是同時我們給自己帶上了沉重的社會枷鎖。那些天高地闊,肆意享受陽光和感情的日子被我們瘋狂地丟棄了。
原始部族中人的純朴、善良,人與人之間其樂融融,這是一種近乎理想的世外桃源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但我們也看到影片中凱因與外界的人無法溝通,帶來了諸多的「麻煩」。這裡面有個問題同樣要思考,在現代社會中「他們」該如何既保持自身的優良傳統,又能融入到日新月異的世界中?一方面,不可否認,文明的步伐需要繼續向前邁進;另一方面,現代文明不能成為埋葬人類自身的銳利武器,所以在人類越來越文明化的同時,更要保持人類的本性。

❹ 《上帝也瘋狂》觀後感

觀《上帝也瘋狂》有感--- 來自文庫

看完電影我真的非常震撼,在捧腹之餘,我覺得人類很有必要審視一下現在的「所謂文明」。 「這里看起來像人間天堂,卻是世界上最奇怪的沙漠。」開頭這句話看似像是在給人們介紹這片沙漠的神奇、與眾不同。其實不然,接下來的一系列片段講述了住在這片沙漠的布依人。他們十分知足、非常和善、甚至不懂得什麼是文明。在他們看來,一切都是上帝的恩賜。更可貴的是他們沒有所有權意識。但這一切被飛行員投下的一個玻璃瓶打破了,他們認為那是上帝在跟他們開玩笑,是不祥之物,由歷蘇送到「世界的盡頭」扔掉

這部影片很巧妙的利用了對比,在南方600里的城市,這是一個現代化非常發達的城市。但這里的人們並不快樂,他們過著死板的生活,周一早上八點去上班,中間十點半有十五分鍾的休息時間。他們像是時間的奴隸,這里的學生被迫接受十幾年的教育,這里的上班族受到上司的刁難。而在北方2000里的地方發生了一場政治刺殺,他們為了權力寧願舍棄生命

其實,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住著善意,只是在追逐名利中、在征服自然中失去了本性,造就了所謂的現代文明——現代文明的背後,是對資源的瘋狂掠奪,是硝煙彌漫的戰爭,是追逐名利的勾心鬥角,是篡改歷史,是強權霸權主義的盛行

當歷蘇站在那個美麗的懸崖邊上,一揚手,可樂瓶子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拋物線,然後不見。當時我就在想:或許,人類真的需要給心靈找一個居所,讓它能夠得到凈化的憩居。像布依人那樣隨心所欲的生活,與世無爭,與自然和諧相處。哪怕是回歸原始,又有何不可?

❺ 上帝也瘋狂的觀後感怎麼寫

你問題分類錯了,有現成的《上帝也瘋狂》是一部情節簡單的電影,卻又是一部發人深思的影片。電影開始講述的是看似沒有關聯的三個故事,來自兩個世界的人們各自忙碌地過著自己的生活。在距離現代都市六千公里的非洲卡拉哈里地區,生活著一群無憂無慮的原始人,他們的生活很簡單,過著原始的狩獵生活,他們沒有所謂的「文明」,但他們生活得很和諧,沒有自私,沒有斗爭,沒有罪惡,他們團結,善良,真誠,過著自給自足的快樂生活。他們相信上帝,他們相信是上帝賜予了他們和平與寧靜,他們相信上帝在默默地注視保佑他們,指引他們。然而,他們的平靜被一隻來自現代文明的可樂瓶子打破了。那天,凱打獵回來的路上,一隻從飛機上墜落的可樂瓶子掉在他面前,凱認為是上帝給與他們的禮物,並把它帶回了部落,可是,這個上帝的禮物給他們帶來的不是歡樂,而是紛爭、佔有、妒忌、傷害……一切可怕的事情因為這個瓶子而出現了,凱認定這個瓶子是不祥之物,為了得回最初的安詳幸福生活,他決定把這個從天而降的不祥之物拿到世界盡頭還給上帝。緊接著的是另一頭的世界,講述的是一個恐怖分子在政府辦公樓殺了一批政府官員後潛逃。然後警察們追捕他們……還有一個情節發生在野外,講的是是史蒂芬先生開著一輛全身都有毛病的車去接送一位城市來的女教師,路途中發生了許許多多的鬧劇,令人捧腹不已……三個故事,兩個世界——「現代文明」與「原始生活」,本來沒有什麼關聯,但在凱的可樂瓶子「歸還之旅」中它們漸漸產生了交集。凱遠離部落,走進了史蒂芬先生工作的山區。從小以狩獵為生的凱看到山區里人們飼養的羊便捕殺它們,但其實他並沒有惡意。而山區里看羊的人卻都誤會了他,並將他關進牢房,後來他才被放出來。然後來到史帝先生和湯小姐工作的地方,跟史帝在一起。接著恐怖分子在警察的追擊下逃到山區,並挾持了當時正在給孩子們上課的湯小姐和孩子作為人質。凱以他那驚人的視力看到了遠處正被恐怖分子們挾持著的湯小姐和孩子們,告訴了史帝,於是史帝和他的同事決定要去救湯小姐和孩子。湯小姐和孩子們最後被解救了,所有人都平安無事,而且她對史帝先生的誤會也化解了。最後凱走到一個懸崖邊上,他以為那就是世界的盡頭,所以他將那個「不祥之物」拋下深淵,便離開了,朝著那個屬於他的家園而去……三個故事的會和,並不是表面上的湊巧,影片真正傳遞給我們的是,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的生活,審視我們所謂的現代文明。原始部落的居民展現給我們的是人的淳樸、善良、團結,沒有紛爭的社會,充分體現了人性本來的美好。相反的,影片也展現了現代文明所帶來的自私、暴力、爭斗,是人與人之間的敵對,體現了人性丑惡的一面。人之初,性本善,人生來擁有純潔的心靈,但是什麼讓我們拋棄了它?是現代的文明,現代的物質文明,我們追求舒適的物質生活,盡可能地攫取最大的利益。在追求利益的同時,我們選擇了自私,選擇了獨占,將我們的物質財富牢牢地鎖了起來,卻也順便鎖上了我們本來美好的心。我們獲得了物質文明,卻同時失去了精神文明。我們得到了更多,還是失去了更多。也許,你會用悲憫的眼光看待那些「沒有文明」的原始部落居民,覺得他們生活很艱苦,覺得他們愚蠢、無知、落後。然而與此同時,誰可曾知道,上帝也在用同樣的眼光來看我們,可憐我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失去和丟棄最為寶貴的東西。文明是貪婪的。它探著慾望的舌尖,吞噬著一切。在片中,那個為了求財而不顧一切的老闆不僅獵殺大象,而且在返程中,為了趕時間,他竟然可以不顧奇沙和奇爾的生死,為了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把象牙運出去,他不惜放火燒山,謀殺同伴和無辜人的性命。這就是現代文明給我們帶來的,文明人可以為了利益犧牲一切,包括自己的良知與他人的生命。相反的,落後的原始部落居民卻不會見死不救,凱遇見了缺水暈倒的史蒂芬,盡管自己要尋找兒子,但還是選擇了先救人,在他人瀕臨絕境之時能生出援手,這才是我們真正所需要的。文明是自私的。現代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總是拿別人當作自己的踏腳石,沒有集體的意識和觀念。影片中的凱,在因為可樂瓶子的出現,造成了族人的爭斗,他沒有因為一己私慾,為了族人的共同利益,為了族人的團結,堅決要把可樂瓶子還給上帝,這才是我們現代人所需要的集體主義,也是我們所缺乏的。上帝也瘋狂,在凱的眼中,那些現代人是上帝,他們身上的現代文明的氣息讓凱很費解,那些上帝是如此得瘋狂。世界上真的有上帝么?我們現代人的心中還有上帝嗎?我們的雙眼已被太多的物質文明所蒙蔽,我們心中已經忘卻了上帝的存在。我們開始懷疑上帝,過分的相信自己,以至於開始認為我們就是上帝,一切的造物者。但我們現代人並不是上帝,真正的上帝是公平的,盡管上帝將原始部落居民的生存環境設計成經濟和文化十分落後的世界,讓他們生活得很艱苦,但是上帝卻賜予了他們善良的心靈,他們互相關愛,友好團結。另一方面,上帝賜給了現代人文明,現代人卻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慾望,彼此爭斗,缺少了寬容與真誠,喪失了本有的美好的人格。現代人富有,可是心靈上卻很貧瘠。現代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最大限度追求利益,這使他們的人格變得更加醜陋了。光鮮的衣服的內表,隱藏著一副丑惡的嘴臉。誠然,物質文明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物質文明給我們帶來了諸多便利,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拋棄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社會是發展的,物質文明的步伐需要繼續向前邁進;另一方面,現代文明不能成為埋葬人類自身的銳利武器,所以在人類越來越文明化的同時,更要保持人類的本性。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發展的結果。在人類歷史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從來都是在交互作用中發生的。物質文明為人們從事精神生產提供物質生活條件,為精神文明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手段。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逐漸把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使人們有更多時間從事精神生產和享受精神文明成果。物質文明的發展也為精神文明的發展提出了任務和要求,推動精神文明的發展。精神文明對物質文明有巨大的反作用。精神文明決定物質文明建設的方向,為物質文明建設提供理論指導,是物質文明建設的思想動力。精神文明中的科學文化教育,通過一定途徑,可以直接轉化為生產力,精神文明的發展,可以認識、調節和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矛盾關系,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只有物質文明而缺乏精神文明的社會不是先進的社會。由此聯繫到我國當前的國情,我國的社會主義正處在初級階段,不僅是物質文明的發展,而且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這種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並保證這種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只有如此才能實現所謂的和諧社會乃至共產主義社會。而作為新一代的我們,在追求文明生活的同時要提醒自己,文明不僅僅僅是物質文明,還有精神文明。當追求物質文明的「現代文明」和固守著「原始精神」的原始生活相沖突,我們應該重拾我們丟失的、錯過的、放棄了的那些美好、善良、真誠等本性,千萬不要因為擁有空洞乏味的多彩生活和機械的科技生活而丟失了所有,包括我們天生的、最美麗的精神文明。 上帝也瘋狂,在現代文明的迅猛發展中,我們得到了多少,失去了多少,我們在得到的同時又失去了什麼,我們是否在追求現代文明的同時喪失了我們本有的純真和善良,我們應重拾我們的本性,在我們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充實我們的精神文明。

❻ 上帝也瘋狂讀後感400字

自己的上帝

當歷蘇站在那個美麗的懸崖邊上,一揚手,可樂瓶子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拋物線,然後不見蹤影的時候,我總是在想,這會不會意味著一輪新的涅磐?

廣袤的卡拉哈里,那麼神秘的一方空間。一群被時間所遺忘的土著人生活在那裡。他們對現代化的事物一無所知,相信他們所不了解的一切事情都是上帝的手筆。沒有近鄰,亦沒有仇敵,他們安然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和睦而融洽,與世無爭。人們彼此相愛互助,共同分享。那裡雖然資源貧乏,環境惡劣,但都並不曾給他們的生存造成壓力,反而使人們更加珍惜和感念上天的饋贈。
而在距卡拉哈里幾千公里的城市裡,人們正被高科技、高節奏的生活所驅趕,利用很多「高級」的工具,如汽車,如電腦,在繁華的街道和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中匆忙穿行著。逼仄的空氣無處不在,壓榨了他們臉上的笑容。

影片開頭的幾分鍾內,時空輕易地完成了這樣的轉換。並在第一時間揭示了導演的意圖:強烈的對比,讓看電影的我們不得不展開思考。

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這樣的片斷:歷蘇帶著瓶子離開了卡拉哈里,在路上感到飢餓,忽然看到一群羊。於是他用浸了麻葯的箭射了其中一隻;然後走過去撫摸著小羊,對它道歉,解釋自己的傷害並不是出於本意,只是生存所迫;看羊的小孩發現了,對他大喊大叫,歷蘇非常自然的邀請道「你也一起來吃吧!」;小孩跑了,他以為是去叫他的家人,反而更加高興了;小孩帶了警察回來,警察二話不說將羊搶走,歷蘇覺得這人想獨吞,真沒有禮貌,但是也並不生氣,而是自己去找另一隻羊……

非常簡單的一個過程,將歷蘇所代表的土著人的純良本性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對自然有最大程度的尊重,因為他們本身就是融入自然的一分子。他們沒有私有的觀念,只有樸素的共享意識。他們無條件的幫助別人,因為他們覺得這理所當然,他們相信平等互愛是再正常不過的人際關系。

反觀物慾橫流中掙扎奔走的現代人,種種貪婪的慾望正一刻不停的潛滋暗長著。然而我始終相信,純良的內心是人們所共有的,過去,現在,亦包括將來。正如影片中兩個士兵的手拉在一起,盡管是被迫的,卻象徵著人與人之間沒有絕對的仇恨和不可調和的矛盾;影片中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的反面人物,即使是那些恐怖分子,那個偷獵的人,他們都只是丑角,而並非反角。現代人決不是被批判的對象,而是被同情的對象。他們都只是為了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上衛護著自己不受到傷害。他們的美好品質也沒有遺失掉,而只是躲藏在內心某一塊純凈的土壤,期待在合適的機會被開墾出來。我想,這也是導演所希望告訴人們的。

如同那條望不見盡頭的車轍一樣,人類的發展已經走出了太遠的距離。這一路充滿艱辛,充滿了驚心動魄,才有了今天的繁華景象。歷蘇盡管是無意識,不自覺的行動,仍沿著車轍走出了很遠。這象徵著卡拉哈里不會永遠封閉。可樂瓶子不會是唯一攪亂他們生活的東西,更多的現代化產品將不斷沖擊著他們的思想。他們終將被捲入現代化的大潮中。這是歷史的必然趨勢。那麼他們身上的美好品質,亦會被無可阻擋的力量所同化。這是令人擔憂的。但換個角度來想,美好的品質本來就不應建立在落後、愚昧、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基礎上。精神家園的最後一塊凈土不應該依靠他們來守護。

忙碌的人們啊,只要稍稍緩下腳步,就會留意到身邊有好風景。對美好人性的尋找和重建,一定也不會太難。
人,終將凌駕於物質之上。

在土著人眼中,現代人是上帝,因為他們的行為有著太多的不可思議;而在現代人眼中,土著人也是上帝,因為他們處於靈魂的本初狀態。或許,每個人都是上帝——自己的上帝。

❼ 《上帝也瘋狂》的觀後感怎麼寫啊急…

《上帝也瘋狂》——觀後感
《上帝也瘋狂》!初聽到這部電影的名稱的時候,一個披頭散發,怒笑狂吼的瘋狂的上帝形象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懷著好奇的心,在歡笑聲中看完了《上帝也瘋狂》。看完影片後,雖然由始至終上帝都沒有出現過,我個人覺得影片要展示的是文明VS野蠻,讓人重新去審視現代文明發展至今對人類自身的影響,這部電影卻帶給了我幾點思考。
片子開頭上有些黯淡的彩色畫面。80年代的片子像一部我們平常看的科教片。炎熱美好的非洲風景。動物們在陽光、乾草、河流邊奔跑,跳躍。那麼悠閑的世界,和諧無處不在。然後鏡頭轉到繁忙的現代文明。城市飛快地奔跑,人們彼此忙碌。歷蘇的旅行讓兩種文明有了交點,兩條彼此分開的平行線,相互交匯,撞得我心中強烈的不安和羞恥。和那些純潔的部落首領相比,我們的文明得到了電,汽車,搶,但也失去了善良,真誠,團結。我們自私,暴力,狹隘。在影片中我們看到「文明」所帶來的是權力的爭斗,是戰爭,是人與人之間的敵對……對於「現代文明」我們該如何反思?
《上帝也瘋狂》中主要的人物有奇哥和他的兩個兒子——大兒子奇沙和小兒子奇爾,還有來自現代世界的老闆,史蒂芬。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個離紐約市中心只有6000多公里的卡拉哈里沙漠里的布希族人和現代人之間發生的故事。雖然那些布希族人沒有我們現代人的文明,他們過著簡單的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沒有飛機大炮,沒有汽車輪船,也沒有混凝土做成的樓房、別墅。但是他們有著善良的品格,愛好和平,愛護家人的心。他們沒有經過石油時代,沒有經過信息時代,住在卡拉哈里沙漠上的他們,只有靠沙上的一切印跡來判斷發生的一切。他們一年將近有九個月是沒有地表水生活的。但是,面對殘酷的自然,他們知道怎麼生存下去,他們珍惜每一滴水,他們也懂得怎麼樣去取得一滴水,去維持他們的生活的需要。
在電影中,我們最深惡厭絕的就是那個為了求財而不顧一切的老闆了。他也算是我們現代人的一種代表了。獵殺大象已經是一件違法了的事情,而在返程中,為了趕時間,他竟然可以不顧奇沙和奇爾的生死,為了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把象牙運出去,他不惜放火燒山,謀殺同伴和無辜人的性命。這些行為都是不可以為而為之的行為。但受到利慾的引誘,老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就是我們現代文明人的代表之一嗎?放眼中國,放眼世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人少嗎?答案是不少。不但不少,還多得很呢,放手抓去就是一大把。現代人文明了嗎?執法嚴格了嗎?為社么還有這么多的人提著腦袋去鑽法律的空子呢?為社么還有這么的人為了經濟的利益而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了呢?為社么為了利益可以連自己的人格、良心、美德都放棄了。中國,究竟還要出現多少個三鹿奶粉的事件呢。……
原始部族中人的純朴、善良,人與人之間其樂融融,這是一種近乎理想的世外桃源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但我們也看到影片中凱因與外界的人無法溝通,帶來了諸多的「麻煩」。這裡面有個問題同樣要思考,在現代社會中「他們」該如何既保持自身的優良傳統,又能融入到日新月異的世界中?一方面,不可否認,文明的步伐需要繼續向前邁進;另一方面,現代文明不能成為埋葬人類自身的銳利武器,所以在人類越來越文明化的同時,更要保持人類的本性。
那些土著族人過著原始的自給自足的生活,聽到雷聲,認為那是上帝在打嗝;聽到飛機響認為上帝身體不適。或許你要說他不聰明,他不美麗。但如果聰明、美麗就是那些貌道岸然的現代人的話,我寧願做不聰明,不美麗的土著族人。可是你說他們不聰明的話,也不見得。他們知道如何搜集露水,如何根據腳印走回家的路,知道如何能夠把土狼嚇跑,戰勝比自己強大的對手。觀獸跡,觀察沙地上的一切,他們能夠知道發生過的一切。你能說他不聰明嗎?面對瀕臨絕境的人,他能伸出援手,你能說他不美麗嗎?至少,他的心靈是美好的。在因為一個玻璃瓶的出現,而鬧出來的族人的斗爭中,他能夠克制己欲,為了族人的團結,為了族人的利益,堅決地把引起邪惡的罪魁禍首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扔掉。這種集體主義,不正是我們現代人需要和學習的嗎?
上帝是不公平的,因為他把人們生存的環境設計得如此不一樣。布希族人生活在一個交通滯後,經濟和文化嚴重落後的世界裡。布希族人的生活與外界的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相比,他們確實是過的很艱苦,上帝確實是很不公平。但是上帝卻又是公平的。布希族人沒有優越的生活,卻有一顆正直善良的心。他們正直友愛,樂於助人,團結一致,他們有著最真誠的嘴臉。而現代人富有,只是心靈上很貧瘠。現代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要去追求更大的利益,這使他們的人格變得更加的醜陋了。光鮮的衣服的內表,隱藏著一副丑惡的嘴臉。通過這些對比,我們應該看到考慮更深一層的問題——社會的貧富差距問題。我們無法想像一個生活在紐約中心的人和一個生活在非洲原始森林深處的土著人見了面,生活在一起,會鬧出怎麼樣的笑話。要想這個社會和諧地發展,我們就要有整體發展的意識,走先富帶後富,共奔富裕路的路。否則,我們的世界就會走上極端——極端的富裕和極端的貧窮,極端先進和極端落後。那麼,到了那個時候,我們還可以和平相處嗎?我們的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呢?無法想像。
電影里最搞笑的就是那個不知道名字小動物了。就因為史蒂芬的那隻靴踢到了它,它就不分青紅皂白,一定要找那隻靴報仇。它對那隻靴死纏爛打,有冤抱冤,有仇報仇。如此恩怨分明,死纏爛打,有個性,如此倔強的小動物,還是第一次和它見面。大自然姿態萬千,千姿百態,千奇萬怪,不正是需要我們去學習的嗎?大自然的神秘和有趣,我們身外的世界,還很大很大,我們只是滄海一粟,大自然還等著我們去揭開它神奇的面紗。我們應該以博雅的姿態投入到我們的學習中去。我們不能滿足於我們當前自己的知識。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我們的知識也是一樣。活到老,學到老就是這個道理吧。

靜止之烏托邦
——觀《上帝也瘋狂》有感
什麼是「烏托邦」?一個「烏」字,不由使人首先要想到「空想」。我們縱抱著種種希冀看這詞,卻到底還是要承認,作為一種社會理論而言,「烏托邦」在實踐上仍止於虛幻。
那麼,我們基於這樣的現實,來看卡拉哈里沙漠中的土著。在無數人為影片中土著的社會冠以「伊甸」美名時,我卻要質疑,布須曼人,我們要對他們致以多大敬意?!
故事情節由一隻玻璃瓶展開。玻璃瓶作為一件土著人眼裡前所未有的「好東西」,引發了前所未有的私慾,隨即被視為惡之存在,不得不由主角送到「世界盡頭」。我很難忽視這一點,即布須曼人並非沒有私慾,而是缺乏激發私慾的媒介,當佔有欲突降時,他們無能為力,只有逃避引發佔有欲的珍稀品——布須曼人的「烏托邦」,建立在物質落後的強制條件下。不是布須曼人高尚純朴才能忍受生活貧瘠,而是只有生活貧瘠,布須曼人才能高尚。
為什麼大多數人並不會對布須曼人這種狀況持否定態度?因為他們處於一個智慧相對原始、簡單的部落形態。如若將之放入現代社會,我們大可以想到上世紀我們曾流行一時的越窮越好的說法——而這在今天幾乎公認是荒唐的,無法與人類發展階段匹配。私有制出現是人類發展的一大轉折,不存在私有制的土著世界,與「烏托邦」空想理論是不同的,前者是滯後,後者是超前。我以為,拒絕物質,意識的發展所維持的無私社會,實質上不咎是一種無力的逃避,所以,布須曼永遠只會是極特殊環境下產生的個例。與布須曼故事形成對比的是,美國社會主義作家傑克•倫敦在短篇小說《強者的力量》中的描寫,當物質環境滿足一定條件時,私有產生且不平等伴隨私有出現,而原有的形態受到外來沖擊後,更是逐步建立了部落中的集權——當然,倫敦作為一個社會主義者,著意描寫了這其中私有制與私慾的醜陋面,但是,我們必須承認,這一過程在普遍外在環境下,恐怕不可避免。
我絕無意客觀或主觀地推崇私有制,只是認為,實在不能將布須曼土著與「烏托邦」畫個等號。回到開頭,我們應當直視,從柏拉圖到空想社會主義,「烏托邦」設想目前還無法實現,我們甚至可以想像,在未來的短時間內,也無法實現。這種希望渺遠的追求,卻是人類智慧的特有產物,也是我固所敬仰的。與目前人類認識的社會最高境界「烏托邦」相類似的,讓我想到人類對終極真理的追求,後者更空無,歷史卻也更長久,從未止步。現在,我私將對社會理論「烏托邦」的追求,納入對真理追求的范疇內,妄談一點感受。
「烏托邦」的設想中,消除了私有制。我認為這絕不是對原始的回歸的呼籲,而是人類在回視自身發展後,通過對私有制和社會制度「自省」而提出的設想。而反思、認識自己,從來都是各大宗教、學派所大力提倡的,是真理追求的首要一步。也就是說,且不論「烏托邦」思想的科學性、可能性,我們也應當對其中精神抱以敬意。因為眾多學者即使知其是空想,我之一輩絕無實現可能,卻仍要投身——如同「即使尼古拉沒有永生,真理卻不曾死亡。」在這等意識下,旁觀者若糾結於「烏托邦」的可能性,似乎反而小氣了。
正因如此,我以為布須曼人遇上「烏托邦」理論,是無法比較的。即使都不存在私有,卻很不相同——前者是極特殊的物質貧乏封閉環境下,靜止滯後狀態的和諧公有,不能經受發展;而後者則是在普遍資源環境下,人類主動追求發展的理想理論產物,二者產生的條件並不是平等的。所以,即使我們面對布須曼土著超乎尋常的簡單快樂善良,也不必妄自菲薄,他們有人類樸素宇宙觀,敬重自然生命,我們亦有如佛教哲學包羅萬象,普濟眾生;而且,當觀影者對布須曼人的質朴美得表示敬慕時,也正說明,這些品質沒有從我們的意識中消失,我們大可不必太過悲哀。存在即合理,不同條件所決定的不同文明,相遇之時實在沒有任何一方應當自卑。
不是貶低,我只是質疑對布須曼人的盲目敬佩與贊揚。從理想社會的角度而言,相對於布須曼社會的靜止、脆弱,我更愛「烏托邦」思想下的認識的主動追求與探索,無關制度,無關階級,無關年代,這只是一條望不盡的長路。

《上帝也瘋狂》觀後感
上帝存在嗎?竟然也會瘋狂起來?瞧這名字就夠吸引人的!那這部電影到底在說些什麼呢?看後才知道,原來是上世紀80年代城市發展進程中,不為人知的原始文明與現代文明沖撞中的一些縮影。故事是以像沙漠又不是沙漠的卡拉哈里平靜祥和的生活場面開始的,在那裡居住著原始部落------布希族,雖然他們的生活方式雖然艱辛,但卻沒有私念,人與人之間相處融洽,相互幫助,分享果實。在他們心中,上帝每天都在默默地注視並保佑著他們。然而這樣與世無爭的生活被「上帝」扔下來的一個酒瓶給攪亂了。
凱在外面游獵的時候撿到了飛機上落下的瓶子並帶回了部落。很快,聰明的布希族人發現了這個瓶子的多種用途,都想使用它,遺憾的是上帝太吝嗇了-----只扔下一個瓶子!於是以前從未出現過的不和諧場面展現在人們面前,大家為爭奪瓶子的使用權而相互爭吵,甚至大打出手,發生了多起流血事件。凱決定把這個攪亂平靜生活的罪魁禍首還給上帝,於是他開始了趕往世界的盡頭的旅程。一路上凱經歷了種種奇遇,也引發了無窮的樂趣,
與此同時,一群笨手笨腳的反政府武裝分子襲擊總統未果之後,開始了流亡他鄉的漂泊生活......而一直在卡哈拉里做研究的動植物學家安德魯斯蒂,開著無剎車,既能無人駕駛、又能上樹的破舊吉普,代替牧師去接來做鄉村教師的湯小姐,這一路可讓湯小姐見識了這輛吉普的與眾不同和安德魯斯蒂博士頭銜之外的另一面。在「車上樹」的時候凱第一次遇見了安德魯斯蒂和湯小姐,並以為他們是神仙!當他把瓶子給安德魯的時候,安德魯斯蒂卻讓他丟掉,於是凱憤怒的走開了。凱離開之後由於射殺了文明時代馴養的山羊被當地政府收押3個月,幸好安德魯斯蒂僱傭他做了11星期的義務服務。這就為他們合夥智鬥武裝分子埋下了鋪墊。當反政府恐怖分子闖進村子,挾持了湯小姐和她的學生時,正在戶外做研究的安德魯斯蒂發現了這一危情,並准備了對策開始了對唐小姐的營救。而作為安德魯副手的凱則機智的完成了安德魯斯蒂交給他的任務。最終,所有人被救,而且無一人傷亡,當然,除了反政府恐怖分子。
故事雖然結束了,可是對於故事中的有些人物的印象還是無法磨滅。
來自原始文明的凱與現代文明的事物撞了個正面,於是喜劇誕生了,就像卓別林的啞劇一樣充滿了趣味和歡樂。凱把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聖物,把它看作上帝的恩賜,神聖而高貴。以至於把西方文明人扔下的垃圾---那隻破瓶子當作慈愛的上帝送給他們的禮物。而此刻相距600公里的大都市到處可見這樣的垃圾,人們為名譽、利益無時無刻都在進行著勾心鬥角的無煙戰爭。反動分子也公然襲擊總統發動武裝斗爭。
相比之下,凱所生活的卡拉哈里也許就是人類最後的精神凈土。可愛的布希族人,純真、簡單、善良、執著,沒有嫉妒,仇恨,權利之爭,非常純凈的種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簡單的為生存而生存。沒有煩惱、負擔,快樂的生活,真是感嘆地球上竟然有如此簡單干凈的種族。裡面有這樣一句描述布希人的話:在卡拉哈里,日子隨你高興的過,高興的話天天都是星期天,不需要以時鍾或日歷來決定作息。 這與卡拉哈里相聚600公里的城市形成鮮明的對比。
人們推動社會進步的初衷是為了更舒適地享受生活,使得現代文明得以發展前進。可是先進的文明卻使得大家過的更加辛苦,背上了更多的生活壓力和精神壓力,以至於一些不堪重負的人就更嚮往小時候無憂無慮的生活,所以他們選擇了反復的投胎,讓自己只過小時候的快樂日子;還有些人選擇到處去流浪,隨遇而安,餓了就討口飯吃,煙癮犯了就去借個火,困了就找個汽車軋不到的地方席地而卧。那叫一個超脫。
而動植物學家安德魯斯蒂不愧是個頑固的知識分子,用中國的話說就是一個「書獃子」,在女人面前就像一頭錯喝了乙醇的小鹿,到處亂撞搞破壞。他雖然有時犯渾,但在關鍵時刻還是展現了男人在危急時刻的勇敢,更何況還是在自己心儀的對象遇到危險時,更是義不容辭。這時候他利用一切掌握的資源,讓凱用葯劑把6個恐怖分子麻醉後,主動出擊把另外2個玩牌玩到頭腦發燒的土賊緝拿就擒。紳士的安德魯斯蒂在最後展示自己英雄一面的時候,機會卻被別人搶走了!
在中國,這顯然是知識分子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所表現出來的謙虛,以至於功勞被竊取也不願去捍衛自己的成果。不過這個「可愛的笨男人」最終還是獲得了「棄城就鄉」湯小姐的芳心。也許是她看透了城市中各種噪音的喧囂和爾虞我詐的勾心鬥角,相比之下,這種淳樸而無意識的搞笑節目更讓她覺得舒心、快樂,讓她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樣看來,這個虛擬的上帝並沒有發瘋,而是在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感情路上種下一些帶刺的玫瑰,在國家政權的康莊大道上安排了一個強盜,但最終一切還是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繼續向前、向前......
我想上帝如果真的存在的話,他看到這里發生的一切,一定也會暗暗發笑:一切皆有定數。聽到這話,如來也笑了。

❽ 上帝也瘋狂2 觀後感200字+

我覺得200字的觀後感應該和你寫的介紹一下劇情,談一下自己的想法,再總結一下,怎麼都比200字多了。

❾ 求一篇上帝也瘋狂2的觀後感 不要太多 200字左右 需要英文版的

英文版本:
Looked after the movie, I thought the movie must demonstrate is civilized VS is barbaric, lets the human carefully examine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again until now to human own influence. We saw in the movie what 「the civilization」 brings is the authority battle, is the war, is between the human and the human hostile ......Should we reconsider how regarding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The flat and thin piece begins the somewhat dim colored picture.The 80's flat and thin pieces look like the popular science film which we usually looked.Burning hot happy African scenery.The animals nearby the sunlight, the hay, the rivers run, caper.Then the leisurely and carefree world, the harmony is ubiquitous.Then the lens change to the busy modern civilization.The city very fast runs, people each other bustles about.Underwent Soviet's travel to let two kind of civilizations have the point of intersection, two each other separated parallel lines, connected mutually, hit in my heart the intense restlessness and ashamed.Compares with these chaste tribe leaders, our civilization obtained the electricity, the automobile, snatches, but has also lost nicely, sincere, unity.We are selfish, violence, narrow. In the heart the most gentle place is undergone thoroughly Soviet sincere and nicely is being moved.We have the most beautiful chaste mind originally, was we lost it.We have chosen our comfortable life, as far as possible seizes us to need, therefore gave up pure and happy.We chose have sieged oneself in the lock with the wall in, was defending our property, the thin number, has while convenient locked our heart.Therefore we gave up free and the natural air.We chose the style of speaking to be graceful, have an easy-going manner.But simultaneously we gave oneself have taken to bring with the serious social shackles.These days high ground are extravagant, enjoyed sunlight and the sentimental day recklessly is discarded crazily by us. In the primitive clan and tribe the human is simple, is good, between human and human harmony happiness, this is one kind of near ideal paradise countryside madrigal -like life.Because but we also watch in the movie triumphant to be unable with the outside person to communicate, has brought many 「the trouble」.Inside this has a question to have to ponder similarly, how 「they」 should both maintain own fine tradition i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can integrate to in the world which changes with each new day? At the same time, undeniable, the civilized step needs to continue to make great strides forward forward; On the other hand,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cannot become buries human own sharp weapon, therefore while humanity more and more civilise, must maintain humanity's natural disposition.
中文版本:
看完影片後,我個人覺得影片要展示的是文明VS野蠻,讓人重新去審視現代文明發展至今對人類自身的影響。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文明」所帶來的是權力的爭斗,是戰爭,是人與人之間的敵對……對於「現代文明」我們該如何反思?
片子開頭上有些黯淡的彩色畫面。80年代的片子像一部我們平常看的科教片。炎熱美好的非洲風景。動物們在陽光、乾草、河流邊奔跑,跳躍。那麼悠閑的世界,和諧無處不在。然後鏡頭轉到繁忙的現代文明。城市飛快地奔跑,人們彼此忙碌。歷蘇的旅行讓兩種文明有了交點,兩條彼此分開的平行線,相互交匯,撞得我心中強烈的不安和羞恥。和那些純潔的部落首領相比,我們的文明得到了電,汽車,搶,但也失去了善良,真誠,團結。我們自私,暴力,狹隘。
心裡最柔和的地方徹底被歷蘇的真誠和善良感動著。我們本來就擁有最美麗純潔的心靈,是我們丟失了它。我們選擇了我們的舒適生活,盡可能的攫取我們需要的,所以放棄了純真的和美好的。我們選擇了把自己圍困在鎖和牆內,守著我們的財產,細數,順便鎖上了我們的心。所以我們放棄了自由和自然的空氣。我們選擇了談吐優雅,舉止大方。但是同時我們給自己帶上了沉重的社會枷鎖。那些天高地闊,肆意享受陽光和感情的日子被我們瘋狂地丟棄了。
原始部族中人的純朴、善良,人與人之間其樂融融,這是一種近乎理想的世外桃源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但我們也看到影片中凱因與外界的人無法溝通,帶來了諸多的「麻煩」。這裡面有個問題同樣要思考,在現代社會中「他們」該如何既保持自身的優良傳統,又能融入到日新月異的世界中?一方面,不可否認,文明的步伐需要繼續向前邁進;另一方面,現代文明不能成為埋葬人類自身的銳利武器,所以在人類越來越文明化的同時,更要保持人類的本性。

閱讀全文

與上帝也瘋狂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榔梨電影院 瀏覽:274
會更好的泰國電影同人 瀏覽:583
伙頭智多星粵語電影 瀏覽:508
有一部介紹朗朗的電影 瀏覽:550
電影殺手47無刪減圖片 瀏覽:511
比得免電影免費網站 瀏覽:2
天浴電影哪個網站能看 瀏覽:998
唐人街探案3電影免費觀看完整 瀏覽:339
周星馳電影那個波霸叫什麼名字 瀏覽:13
戰爭二戰電影大全美國 瀏覽:630
電影票房三倍回本就是賺了 瀏覽:571
難為情中文電影 瀏覽:202
電影江湖學院1演員表 瀏覽:313
周星馳有哪一些電影 瀏覽:269
丈夫變異成怪物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433
電影蓮花完整版 瀏覽:763
世界名車大電影 瀏覽:499
快播在線電影人成網站 瀏覽:162
電影寧靜結局解析 瀏覽:464
周星馳電影國語經典歌曲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