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起跑線電影觀後感作文

起跑線電影觀後感作文

發布時間:2022-04-10 02:04:44

⑴ 起跑線作文

站在新的起跑線
我獨自一人在靜靜的花園中漫步,疏理我那井然無序的「記憶庫」,讓自己不要再迷失人生的方向,迷失前進的方向,清楚地認識眼前的一切。不經意中,腦中浮現了,我豐富多彩的初中生活。課堂上,我與同學們踴躍地舉手搶答問題;辯論會上,雙方同學的針鋒相對;以及課後,同學之間的談天論地、無拘無整……想到這些,我嘴角像往常一樣,露出了甜甜的微笑,我陷入了沉思當中。
突然,一輛汽車的鳴笛將我驚醒,瞧瞧四周,多麼陌生的環境啊!這時,我才意識到這些已經成為我悠久而冰冷的回憶。想到這,不禁心中一酸,因為此刻,我已不是那個受老師、同學屬目的尖子生了。在課堂上,我已失去了我原有的信心與活躍,有的只是膽怯。課後,我不再嬉嬉哈哈,更多的是沉默無語。是啊!過去的已成為過去,此刻我是站在一個全新的起跑線上。
幾個月前,我已「光榮」地完成了我的初中學習,我的初中生活將一去不復返,我將與我熟悉而溫馨的校園說聲再見。因為我將又一次晉級,又一次被錄取,我將有一個更大的舞台去展示自我,這是一次新擊是一個展新的開始。
踏入二中大門的那一刻,就意味著開始了我人生旅途中最為重要和最為關鍵的追求,我開始進入人生的又一個坎,開始為三年後的「戰斗」作準備,為三年後的「戰斗」而拼搏奮斗。所以,我一定要忘記過去,忘記過去整天口不合攏的我,必須開始緊張起來,開始我的「奮斗戰」。忘記過去我的成與敗,以及別人的成與敗,因為進入高中,那些榮譽都將成為歷史,我將與別人站在同一起跑線,必須從零開始。即使我不再是老師同學眼中的佼佼者,同學們不會再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我,一切在此將畫上個句號,重要的是現在,是以後。所以,我就要忘記過去,從此時開始,從此刻開始,用自己的奮斗去奏響生命的進行曲。
最後,讓我發出我的呼喚,讓我高聲的吶喊,同學們,奮斗吧!在這新的學期、新的學校、新的班級,開創我們的新人生吧!

贏在起跑線

贏在起跑線

「贏在起跑線—聚焦兒童關注成長」今天我在中央電視台的實話實說欄目看了一個關於某學校五年二班學生的主題班會,其中談的內容與我們所有的學生所存在的問題都十分貼切,也讓我深有感觸。

「贏在起跑線」這五個字看起來很簡單,一眼看上去就好像是要贏,就要從起跑線開始,一直努力著堅持著,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但是,在不同的孩子心裡,會有不同的看法,而他們的這些想法都是與自身處境分不開的。

好像其中一個小女孩能萌萌,她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上許多許多的補習班。為什麼呢?也許大家會說,從小開始就要廣泛學習,多方面發展,這樣就能提早接觸更多的事物,有助於今後的成功。對呀,萌萌是個乖孩子,她也是這樣想的,同時她也很信任媽媽,知道媽媽對她好,所以面對媽媽幫她報的補習班沒什麼意見。可是當你聽到接下來這段話後,肯定會大吃一驚。主持人問她:「那你上了些什麼補習班呢?」她說有奧英、奧數、跳舞、美術、彈琴等超過十種的補習班。主持人驚訝地問她:「那你還有自己的周末嗎?」她卻幽默地說:「有啊,就是『做作業』的周末和『上補習班』的周末啊!」聽到這里,我暗自為她叫苦,一個五年級的學生要接受如此多的教育,真是辛苦啊!但是我也為她高興,因為她有一個如此愛她的媽媽,的確很幸運。

還有另外一個小男孩小曲,他的理解卻是:學習是一種負擔。我也能理解他的說法,因為有時我也有同感。學習有壓力,這是誰也不能否認的,只有是經過努力學習的人都會感到辛苦,不管成績是優秀還是低下。我們經常會聽到家長跟我們說:「快好好復習,爭取下次考得更好的成績!」這些話雖然有讓我們前進的動力,可未免有點命令的成份在裡面。就算是我太多心了,但起碼家長都想我們學習好啊,他們抱著那麼大的希望,那麼有信心,我們怎麼應該辜負他們對我們的期望呢。所以我們一定要盡全力,用最好的成績給家長看,那是多麼順利多麼如意的事情啊。但如果考砸了,就會有點害怕面對他們,因為讓他們失望了,心理上總有一些壓力。

當然了,有壓力就必然有舒緩啦!我想許多同學都會選擇發泄吧。例如說,到一個空曠的地方大叫一聲(前提當然是要有適當的場地);化悲憤為食量,大吃一頓;用運動的方式消除心頭的怨恨。發泄是一種舒緩壓力很好的方式,能讓人們心情變得好多了,所以適當的發泄一下也不是一件壞事。而萌萌的發泄方法卻很有趣。當她和她媽媽發生爭辯的時候,大家都會不高興,要是萌萌說不過她媽媽的話,她就會跑到房間,「砰」的一聲把門關上,然後在床上亂蹦亂跳,拚命的跳,直到累了,就一頭栽進被窩里睡著了,到醒來的時候心情已經好多了。

在各位家長的心裡,必然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所以才會有不同的家長培養出不同性格的孩子。最主要是孩子們能不能適應。其實我覺得,人生的道路是自己決定的,誰也不能阻止你,而其他人只能給予你意見,要取得成功就必須得付出努力和汗水。同時我也覺得家長們不必那麼著急,也不要那麼嚴厲,孩子要怎樣就隨他的便,孩子長大了,做事就會有分寸。不過對待某些不聽話的孩子就要採取另一種方法了。家長們應該早點放手,讓孩子們漸漸學會在社會上獨立,並教育他們更多的事情。

評論 共 1 條
用戶名: f5_chenkef 類型: 評語 時間: 2007-06-18 14:01

贏在起跑線

「贏在起跑線——聚焦兒童關注成長」今天我在中央電視台的實話實說欄目看了一個關於某學校五年二班學生的主題班會,其中談的內容與我們所有的學生所存在的問題都十分貼切,也讓我深有感觸。

「贏在起跑線」這五個字看起來很簡單,一眼看上去就好像是要贏,就要從起跑線開始,一直努力著堅持著,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但是,在不同的孩子心裡,會有不同的看法,而他們的這些想法都是與自身處境分不開的。

好像其中一個小女孩能(叫)萌萌,她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上許多許多的補習班。為什麼呢?也許大家會說,從小開始就要廣泛學習,多方面發展,這樣就能提早接觸更多的事物,有助於今後的成功。對呀,萌萌是個乖孩子,她也是這樣想的,同時她也很信任媽媽,知道媽媽對她好,所以面對媽媽幫她報的補習班沒什麼意見。可是當你聽到接下來這段話後,肯定會大吃一驚。主持人問她:「那你上了些什麼補習班呢?」她說有奧英、奧數、跳舞、美術、彈琴等超過十種的補習班。主持人驚訝地問她:「那你還有自己的周末嗎?」她卻幽默地說:「有啊,就是『做作業』的周末和『上補習班』的周末啊!」聽到這里,我暗自為她叫苦,一個五年級的學生要接受如此多的教育,真是辛苦啊!但是我也為她高興,因為她有一個如此愛她的媽媽,的確很幸運。

還有另外一個小男孩(叫)小曲,他的理解卻是:學習是一種負擔。我也能理解他的說法,因為有時我也有同感。學習有壓力,這是誰也不能否認的,只有是經過努力學習的人都會感到辛苦,不管成績是優秀還是低下。我們經常會聽到家長跟我們說:「快好好復習,爭取下次考得更好的成績!」這些話雖然有讓我們前進的動力,可未免有點命令的成份在裡面。就算是我太多心了,但起碼家長都想我們學習好啊,他們抱著那麼大的希望,那麼有信心,我們怎麼應該辜負他們對我們的期望呢。所以我們一定要盡全力,用最好的成績給家長看,那是多麼順利多麼如意的事情啊。但如果考砸了,就會有點害怕面對他們,因為讓他們失望了,心理上總有一些壓力。

當然了,有壓力就必然有舒緩啦!我想許多同學都會選擇發泄吧。例如說,到一個空曠的地方大叫一聲(前提當然是要有適當的場地);化悲憤為食量,大吃一頓;用運動的方式消除心頭的怨恨。發泄是一種舒緩壓力很好的方式,能讓人們心情變得好多了,所以適當的發泄一下也不是一件壞事。而萌萌的發泄方法卻很有趣。當她和她媽媽發生爭辯的時候,大家都會不高興,要是萌萌說不過她媽媽的話,她就會跑到房間,「砰」的一聲把門關上,然後在床上亂蹦亂跳,拚命的跳,直到累了,就一頭栽進被窩里睡著了,到醒來的時候心情已經好多了。

在各位家長的心裡,必然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所以才會有不同的家長培養出不同性格的孩子。最主要是孩子們能不能適應。其實我覺得,人生的道路是自己決定的,誰也不能阻止你,而其他人只能給予你意見,要取得成功就必須得付出努力和汗水。同時我也覺得家長們不必那麼著急,也不要那麼嚴厲,孩子要怎樣就隨他的便,孩子長大了,做事就會有分寸。不過對待某些不聽話的孩子就要採取另一種方法了。家長們應該早點放手,讓孩子們漸漸學會在社會上獨立,並教育他們更多的事情。

評語:文章介紹了一期電視節目的內容,表達了自己的共鳴。文章採用夾敘夾議的方式,邊交代節目的內容,邊表達自己的看法,作者的意圖非常鮮明。但是文章缺乏必要的過渡,文章交代的順序有點模糊。作者在轉換話題時,要有個簡單的介紹。比如第一個話題是……;接下來討論的是……;當探討……時……。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⑵ 以「起跑線」為題寫一篇作文(600字左右)

當太陽沖破地平線,放射出萬丈光芒時,這是新的起點;當一個嬰兒呱呱墜地,開始第一聲哭喊時,這是新的起點;當我們踏上初三的列車,開始一年的奮斗旅程時,這也是新的起點!
或許,你會為過去的虛度光陰而悔恨不已——當你在和同學打球時,時間在大汗淋漓中流走了;當你在電腦前手舞足蹈地玩游戲時,時間在隨著游戲積分的增加而減少了;當你沉浸在小說扣人心弦的情節時,時間在字里行間中溜走了……
春去秋來,四季交替不息,回首過去,盡管我們曾經是如此的年少輕狂、懵懂,但是那些已成為記憶的卡片,儲藏在我們大腦的內存里。我們不必終日把自己封鎖在昔日的過錯中,也不必戀戀不息地抓著過去不放。看!我們正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未來就在我們的前面。新的起點,意味著新的開始。我們要大聲地對自己說:「我已經忘記了過去,我更期待我的未來!我相信,我一定能行!」。這樣,把過去輕輕地放下來,收拾好心情,我們就能以更嶄新的姿態,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上帝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他給我們每位學子的初三時光也是相等的。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為「開始」而沾沾自喜,因為我們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只有誰能堅持到最後,誰才能笑得最好。所以,我們首先要訂立一個明確恰當的目標。目標是一個航標,它能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其次我們應該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去科學地合理安排時間、利用時間。懂得支配時間的人,就能事半功倍,而虛度時間的人,往往只能事倍而功半。我們還應該以更多的興趣與耐性去與各科的文字、符號打交道,用毅力去戰勝一切的困難……
多少次孤燈相對,探索書山的蛛絲馬跡,多少次月滿西樓,暢游學海的浩瀚無垠。我們站在新的起點上,儲備能量,翹首未來;我們站在初三的起跑線上,默默耕耘,等待收獲。
要想搏擊蔚藍如洗的長空,我們要先成為雄鷹;要想無畏地迎接暴風雨的洗禮,我們要先長成參天的大樹;要想通向未來之道,我們要先闖過初三!

⑶ 關於起跑線的作文

立下一個美麗的夙願,能為你成功增添一份勇氣和動力,能為你的前行尋找到正確的方向,能為你布下一個合理的棋局。

沒有目標,生活必定茫然無向,舉無所措。如何捱過每一天的生活,還在於自己的把握。

我們渴望成功,於是那絢麗多彩的夢也就緊緊地貼在我們自己的心坎上。我們整天忙忙碌碌,來來去去,為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生活能更深入一點嗎?

生活怎能沒有了方向?

求學者,身負重荷,曾有願把三頭六臂相邀,你現實中的夢卻只有你一個人去扛,而幻想終歸是徒勞。書本,隨著日子進展,一頁頁的向前翻,學歷,同時也不斷由深代替淺。時光流轉,容顏多變,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張張充滿希望的臉。

百般磨練,博學只求點滴辛勞。俾斯麥說的好,如果人生路上沒有障礙,人還有什麼可做的呢?

為學者知,學無止境。謀事者願,精益求精。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主人,認為活到老,學到老,可以提高才能和本領,確認為人心誠才能與成功並肩同行。時常是,我們不止一次的叮囑自己:只有自尊自律,才能將品質不斷升級,只有踏實的奮斗,才能出人頭地。

一切距成功不再遙遠,它就像在山的那一邊。腦子里閃的依舊是成功的信念,跨過一座,也就少一道坎。扎實的人願意以十拿九穩的心態去面對屬於他的成功,而不是急於伸手掀起鍋上的蓋子去品嘗未熟的飯。

千篇一律,就是普通和平凡。鶴立雞群,就必然要跨越許多磨難。走過壑智這一道門砍,就能為你的前途,將不盡人意的現狀徹底轉變。

走過童年的象牙塔,曾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步入社會,曾在大千世界裡流轉。無論你身處哪一個環境,你的努力,你的奮斗,無不充滿著對成功的朝夕期盼。

遠離無味的玩樂和懶惰,脫離消極的根源和生活,你渴望感受早晨的陽光,就得走出家門面朝東方。你渴望得到意外的收獲,就得付出超出常人意想之外的努力和拼搏。脫離任何沒有努力的美夢,終究是美麗的泡沫。成功的曙光,總連著我們堅守的希望。

奮斗的路途上,不免有渺茫與惆悵,而堅守成功的信念永遠是我們向前不可丟掉的法寶。不懈的追求,不達目的不罷休,還會走不到成功那一邊去嗎?

成功,是辛勞和智慧的功勞。在艱難困苦的遭遇里,曾有過你百折不撓的奮斗,在豐收的季節里,也同樣有你成功的喜悅。

一時之間,有多少機緣,會讓我們錯過,而它們卻不屬於我,一時之間,有多少選擇,會讓我們放棄,而它們卻永不再有過回頭。事事洞明皆學問,樣樣還須身體歷行,沒有永遠一路順風的航船,沒有永遠的一成不變。播下的種子,就得好好地澆灌,出發了的路,就要面對荊棘和經受考驗。多少人,多少事,都已不再在錯誤中重返,多少心情,多少負擔,仍然壓著自己的膀肩。

別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前行的法寶袋,早以裝滿,腳下的一條路,才是人生剛剛的起點

⑷ 中國教育能改變嗎起跑線上觀後感

觀看《中國教育能改變嗎?》觀後感
教育是關乎國運的大事,所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我們到底應該培養什麼樣的孩子呢?我們需要讓孩子有個光明的前程,需要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在觀看的過程中記錄了這么一個讓我覺得非常有意義的一段記錄.
美國教育考察團來到中國考察,總結出幾點:1、中國的孩子是起的最早,睡得最晚學習最勤奮的學生;2、中國的學生有一種作業叫做家庭作業,3、中國把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稱之為最優秀的學生,並給他們發證書,而其他人沒有.美國人以此預測中國人在今後的20年科學技術上將遠超過美國.然而有趣的是,中國也派了團隊出使美國考察,訪問團發現,美國的學生無論品德優劣,成績高低,個個都是趾高氣揚,躊躇滿志,他們還在很小的時候就整天奢談發明創造;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學校,音體美活動無不如火如荼,而數理化乏人問津;課堂幾乎失去控制,課堂如逛街一樣,混亂不堪.當時的中國代表團認為美國的教育已病入膏肓,而事實是正是這種病入膏肓使得美國誕生了80多個諾貝爾獲得者.
教育體制的好與壞需要一個標準的,美國和中國教育情形的比較讓我們深思.
「這次考完後我一輩子都不會再用,但正是這一輩子都不用的東西決定了我一輩子.」
「教育的本質在於完善人格.」
「成功沒有標准答案,發現孩子比設計孩子重要.」
這是幾句很有深意的話.
中國的教育道題怎麼了,能改變嗎?許多人在思考、探討這個問題.
想起自己,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受中國教育的毒害了.
先說說高考,高考就如同一個指揮棒一樣牽引著許多許多的人,許多的家長為有一個價值理念,那就是都希望孩子上一所好大學,211高校,985學校,那麼要上這些名校就必須成績好,需要通過高考這個關卡;於是為了上好大學必須上個好高中,為了上個好高中也就不惜花費精力上個好的初中好小學甚至好的幼兒園.這種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深入父母的心.在我看來,好的學校確實無可厚非,也認為起跑線很重要,農村的孩子為什麼比不上城市的孩子,不是農村的孩子不聰明,不努力,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城市的孩子教育資源,教育環境,教育質量都比農村的好.
曾經,高考占據我全部的身心精力,曾經,高考深入我心,曾經,成績的提升讓我不斷努力,曾經,一切只是為了高考,為了上大學.當時,沒有什麼宏大的願望,沒有什麼名牌大學、重點大學的夢想.其實真的很簡單,考個本科的大學就夠了,而就是這樣願望,我卻用了三年的時間,三年的高考,最後也還只是考的一個普通的本科學校.當然我並沒有埋怨什麼,能在江西農大上大學已經知足了.那時,成績非常好的同學經常受老師的喜愛,同學的歡迎,因此我也曾經羨慕他們.每年高考的「高考狀元」也備受大家關注.
到了大學之後,感覺教育也出現了問題,許多的同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不僅散失了學生的鬥志,退去了激情,而且對學習上課產生了厭學、不願學的情況.而大學學費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是非常昂貴的.了解了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教育情況後,也許能發現其中的端倪.高中時候,對大學的專業不了解,許多同學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到底是什麼,到底應該選擇什麼專業.
中國的教育一直提倡要進行素質教育,卻始終是應試教育.觀看了《中國的教育能改變嗎?》的專題片,有許多的感想.教育的現狀是什麼?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問題在哪裡?到底應該怎麼改變中國教育的現狀?許多許多問題擺在了中國人面前.
國家的發展靠人才,人才的發展靠教育.「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國家發展的戰略資源……讓各類人才都擁有廣闊的創業平台、發展空間,使每個人都成為對祖國、對人民、對民族的有用之才,特別是要抓緊培養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這是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發表講話的關於人才的一段話.
紀錄片第一集《起跑線上》記敘了中國基礎教育的問題,對小學、初中的教育做了比較全面的分析與把握,提出教育必須從小時候開始還小孩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在教育的最初階段讓孩子減負,放棄在起跑線上的爭議,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
第二集《學習革命》記敘了中國教育的方式的問題,列舉了一些教育改革的方案.學習的革命從何開始,有誰能夠給出一個答案?行進在民族復興之路上中國,什麼時候才能樹立起新的教育觀嗎?
第三集《公平之惑》三十年來,中國的經濟改革獲得了成功,然而地區差距、城鄉差距卻使中國陷入了公平之惑.在這一集上,紀錄片給我們展示了中國城鄉、中國地區之間教育的差距.偉大的思想家盧梭說:「教育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偉大工具」中國的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此教育需要公平.但是感覺要做到公平公正確實真的很難.經濟的發展改善了人類生活,提高了生活品質.然而經濟的發展本身就是不平衡的,鄧小平提出的先富帶後富,共奔富裕路的制度在執行起來確是備受艱難.經濟尚且如此,何況教育的公平公正呢,不過仍需努力.
第四集《高考變局》有人提出了廢除高考這個制度.要不要廢除高考這個制度成為眾人爭議的話題.這一集中記敘了高考的方方面面,指出了其弊端……在高考制度的壓迫下,許多學生產生了厭倦的情緒.高考制度到底好不好?有利有弊,只是希望那些想要取消高考制度的人能夠再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選拔人才的制度或者措施來.
第五集《大學危機》,讓我感慨萬千,大學生的價值真的能體現嗎?《中國青年報》曾經做過一個調查,上萬人參與的調查顯示,34%人後悔上大學,51%的人表示在大學里沒有學到有用的東西.這也讓我反思,我們讀大學到底能有多少含金量,有時甚至覺得,沒有讀大學的人不僅早賺錢,即使我們將來畢業了工作了工資也不一定比不上大學的高.這一集中指出了大學為什麼讓我們失望,我們國家建立的高等教育制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其實大學有其大學精神內涵的,不知道大學危機如何才能解決.大學需要有的是大學的精神,有其培養人才的標准、任務和職責.
第六集《再度出發》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教育改革的問題,但卻難免陷入迷茫與困惑.在這一集中,中國的教育改革再度出發,不說改革到底會怎麼樣,會取得什麼樣的成果.讓我們拭目以待……
觀看了《中國的教育能改變嗎?》讓我了解了中國的教育問題,希望中國的教育改革能夠真正有所成效.應試教育,填鴨式的教育方式能夠徹底地解決.

⑸ 《跑出一片天》觀後感300字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南華大學看電影,但老師沒有透露一點兒關於電影名稱之類的,只是說那是勵志電影。
我們來到南華大學內,准備觀看電影。
電影開始播放了,名稱是《跑出一片天》講的是一位叫李小天的五年級小學生,他十分喜愛跑步,但另外一位十分清高的同學馬曉卻到處排擠他。一次選撥校田徑隊,小天的班主任蔡老師不允許小天參加選撥賽,已經開跑了,蔡老師攔著小天不讓他跑,小天總算是擺脫了蔡老師,開跑了,可是其它同學都快跑半圈了,既使這樣,小天還是跑到了第一,蔡老師仍不想讓小天參加田徑隊,又覺得小天成績不好,體能也不好,又不高,所以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件事。小天回到教室對著同學們吹捧自己的家世。因此,小天的家世被傳的沸沸揚揚,大家一時認為小天的姐姐、姑父,都是奧運會的冠軍。而小天的爸爸跑得比劉翔還快。可誰也沒想到,小天家只不過是個賣砂鍋的,又一天,蔡老師來做家訪,想讓小天與他的父母參加家庭運動會。小天的爸爸欣然答應了。但運動會必須要父母與孩子一同參與。小天很著急。這時,一位外號」大眼仔「的人決定扮演小天的媽媽。一次小天的爸爸讓他的送貨員」老財「去送砂鍋,老財卻把砂鍋給了小天,讓小天去送,小天送完砂鍋准備回家時,遇到了一個小偷……家庭運動會始了,小天的「媽媽」跑得太快,假發都掉了,大家這才知道小天沒有媽媽。那天晚上「大眼仔」帶小到來參加普通人的比賽。他成功了,成為了夜跑之王。經過這次比賽,小天終於知道「大眼仔」的真名叫刑風,是一個跑紀錄保持者,同時,他還失去了一條腿。後來,小到參加了一個北京中小學生長跑比賽,獲得了第一名……
我想,只要有信心,就會成功。

「400 米賽跑是一個獨特的比賽項目, 它就像人生一樣, 輸在起跑線上, 卻贏在終點。 」這是勵志電影《跑出一片天》劇中刑風常常會在李小天泄 氣的時候鼓勵他時說的一句話,令人回味無窮。 李小天出生在一個不富裕的家庭,父親是賣砂鍋飯的。父親因為自己 沒文化,所以特希望小天能好好學習,將來上重點大學,找到一份好工作。 而小天卻對跑步情有獨鍾 ,渴望能參加校長跑隊,卻因為身材矮小,未 能如願,但他對跑步的熱愛,感動了他的老師:蔡老師。 小天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不僅白天練,晚上還擠出時間練。但爸爸 卻不支持他,不理解他,還呵斥他。有一天晚上,刑風告訴小天的爸爸, 小天為了練長跑,每天的砂鍋都是小天送的。他爸爸感動了,開始支持小 天,還特意為小天買了他夢寐以求的那雙球鞋,並同意讓他去參加區小學 生運動會。 比賽那天,一早,小天爸爸特地叫了計程車來送小天,可是堵車,只 好背著他去運動場比賽。一路上,他爸爸被車撞了,但仍然堅持著。這時 刑風開著電瓶車過來,對小天說: 「坐上來吧,快。 」沒過多久,就到了體 育場。 槍聲響了,小天起跑落後了,那是因為他擔心爸爸。他爸爸來了,喜 歡他的阿姨也來了。他看見了渾身力量倍增,他的動作是那麼有力,節奏 感是那麼的強,到了最後 100 米的時候,小天竟然超過了馬曉,得了第一 名,全場沸騰了,觀眾們把手都拍麻了。 看了電影,我百感交集。一個人的出身不能選擇,但他可以腳踏實地 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一個人只要有夢想,有理想,並能堅持不懈地為之 努力,為之付出,就一定能活出精彩,跑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影片中的一段情景:一個萬里無雲的好天氣,有個叫李小天的男孩被爸爸窮追不舍。李小天和大眼仔哥哥一起跑,最後被爸爸堵在死胡同里。突然,爸爸拿出一個東西遞給大眼仔。原來李小天這次期中考試又考了零分,爸爸要把李小天叫回家去。從這以後,李小天喜歡上了跑步。
李小天的爸爸是賣砂鍋的。家境不是很寬裕,所以要賣更多的砂鍋,才能養家糊口。李小天就偷偷地幫爸爸送砂鍋,也練習了跑步。為了不被爸爸發現,一送完砂鍋就馬上回家。
在選拔四百米中長跑運動員時,李小天因個子不高不能參加比賽。當隊員們已經跑得很遠時,李小天也追了上來,最後竟然得了第一名。可要求參賽的隊員的身高要到旗桿的高度,李小天被淘汰了。這不能阻止李小天對跑步的熱愛,李小天依然每天練習跑步。他發誓一定參加本屆區運動會。
一年一度的區運動會就要到了,李小天和班主任說:「我要參加區運動會好。」可教導主任不同意,「這可關繫到我們學校榮譽。一旦出什麼岔子……」班主任老師懇求說:「就讓李小天參加吧!」主任說:「只要你十天後跑出一分鍾我就讓你參加。」李小天知道大眼仔是跑步天才,所以和大眼仔練習跑步。十天後李小天跑出了一分鍾,同學們為他歡呼。
緊張激烈的區運動會,李小天的狀態非常良好。比賽開始了,啊!開始李小天是最後一名。看李小天沒有放棄,一位位逼近,一位位逼近。轉眼間,李小天已經和跑在最前邊的選手並列了。最後五米,冠軍已經出來了。李小天以二十五厘米獲勝。
這部電影告訴我,干什麼事情必須像李小天那樣堅持到底。如果我堅持每天下五盤棋圍棋,有一個不可摧毀的信念,我相信自己一定也會成功。

⑹ 確定起跑線讀後感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讀後感

英國作家狄更斯說過,「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自信、積極、樂觀、進取的心態,就如生活場上的「啦啦隊」,能將孩子的熱情和能力都提升到最佳狀態,是孩子在人生的路途中取得成功的最可靠保障。

所以,一個健全的心態很重要。讓孩子揚起自信的風帆,激發孩子的進取心,要給孩子一顆平常心,讓孩子學會堅強,讓孩子從小擁有寬容之心等等一些積極樂觀的心態,都是邁向成功的起點,也是讓孩子受益終生的。

美國作家愛默生曾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有自信,才會有成功。自信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信心,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一個人能有了自信心,可以不怕困難,不怕失敗,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奮進!一個人如果缺乏信心,他就會退退縮縮,做任何事情都沒有激-情!自信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讓孩子自信,一切皆有可能的自信心態至關重要。

傑克·韋爾奇出生在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經濟狀況一般,父母結婚16年後才有了這個獨生子。他父親是個狂熱的工作者,每天都早出晚歸,主要是母親負責傑克·韋爾奇的早期教育。

與很多母親不同,傑克·韋爾奇的母親對兒子的關心主要表現在提升兒子的意志與能力上,她教導兒子一切都要從自信開始,努力主宰自己的命運。傑克·韋爾奇從小就口吃,但是母並不在意這點,甚至還表揚他:「有點口吃,使因為你聰明愛動腦筋,想的比說的快些罷了。」母親將傑克·韋爾奇的缺陷變為一種激勵,給傑克·韋爾奇帶來了極大的自信。

傑克·韋爾奇從小就喜歡運動,尤其對曲棍球充滿熱愛,經常和同學到其他城市參加比賽。別的孩子都要父母陪著才肯出門,可傑克·韋爾奇的母親就認為兒子是大人了,於是鼓勵他獨自去參加比賽。

結果,口齒這一缺陷並未阻礙傑克·韋爾奇的發展,影響他的自信。他被譽為「最受尊敬的CEO」,「全球第一CEO」,「美國當代最成功最偉大的企業家」。

所以擁有自信、積極樂觀的心態,是有助於克服困難,看到希望,保持旺盛的進取鬥志。

值得慶幸的是,孩子的自信心、樂觀的性格、積極的心態是可以培養的。早期誘發理論認為,人的性格是在後天的環境中逐步形成的,樂觀的性格可以通過實踐逐步培養,悲觀的性格也可以在實踐中逐步改善。可見,我們完全可以塑造一個自信、樂觀的孩子,讓他擁有一種積極的心態。

所以,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掌控自己未來的人生,我們要做的很多很多。在真正的賽道上,一聲槍響,誰先邁出第一步,並不能決定誰就一定能率先跑到終點。但是在人生的賽道上,在孩子童年的時候,你給了他什麼樣的方向,對他之後的人生卻起著決定性的意義。

唯有讓孩子贏在起點,才有更大的勝算贏在終點!

⑺ 作文 起跑線

起跑線作文
感動——《人生起跑線》觀後感
感動,如沁人心脾的甘泉。暢飲甘泉,我們的內心變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動,如熏人慾醉的海風。感受海風,我們的內心變得純凈而又寬敞。
感動,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領略白雪,我們的內心變得安靜而又平和。
也許心靈的震撼就是一種感動。話劇《人生起跑線》帶給我的雖然不只是感動,但是讓我體會最深的卻是感動……
故事主要講了一個從鄉下來的女孩安小花來城裡讀書的故事。小花與蘇老師來到大城市,准備來這兒上預備班,可是,蘇老師卻因為積勞成疾而暈倒了,手足無措的小花只得去當鍾點工。而蘇老師並不知道小花在當鍾點工。在這期間,小花認識了許多好朋友,他們都幫助小花瞞住蘇老師她並沒有去上學這件事。可是有一天,蘇老師還是知道了真相,剛開始蘇老師很生氣,可當她知道小花是為了自己住院的醫療費而去當鍾點工時,她激動得熱淚盈眶。最後,小花住的鄉村寄來了蘇老師的住院費,小花也在大城市裡上學了。
人窮志不窮,這是安小花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這句話不僅僅鼓勵窮孩子應該奮發圖強,並且還告訴了那些以為錢是萬能,看不起窮孩子、山裡娃的人。家境窮沒關系,自己沒有志向,那才是最可怕的;相反,人窮志不短的人,將來也可以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就像劇中的孫發發。他爸爸那麼慣著他,使他變得目中無人。幸虧在安小花的幫助下,使他改變了錯誤的想法。
安小花,一個來自山村的孩子,為了得到更好的學習環境,才花那麼多的周折,大老遠的到城裡來。她為了給蘇老師治病而放棄學業。她要忍受城裡人的歧視,又要打工掙錢交住院費,還要顧上自己的學習,那是一般人一定忍受不了的,可見安小花是多麼的堅強。在人生的道路上坎坎坷坷,困難重重,但安小花不向命運低頭。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贊揚和學習的。
看看安小花,再對照我自己,我不禁臉紅了。安小花在這種環境下,不怕困難,可我就不一樣了。小時候,我看見毛筆,便覺得很新奇,便想學習。回家後我便請求媽媽。媽媽想想便同意了。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以後我努力的學書法。有一次,老師要求我們練習書法。我回家後開始練,可沒過多久手就酸了,非常麻,從那時起,我對寫書法產生了反感。上課心不在焉,回家不好好練習。我跟媽媽說了以後,媽媽搖搖頭,幫我辭掉了。現在想起來可真後悔呀!
我懂得了做事一定要堅持
「堅定你的信念,腳下的路自己去走,人生之路,沒有過不去的坎。」「『有理想的人會有明天,沒有理想的人只有今天』一句台詞,讓我們揚起了理想的風帆。」「站在人生起跑線上,凝視前方,珍惜每一個機會,書寫美好人生。」

⑻ 《起跑線》作文200字,謝謝!

百合花在春天開放,春天是它的起跑線;

梔子花在夏天開放,夏天是它的起跑線;

野菊花在秋天開放,秋天是它的起跑線;

雪蓮花在冬天開放,冬天是它的起跑線。

它們都在起跑線上,開放得如此婀娜多姿。

起跑,為了沖刺幸福;起跑,為了追求輕松;起跑,為了振興中華……

起跑,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蹉跎歲月——小學

在小學,我們的學習生活很輕松,面前沒有那麼多的作業壓著我們,也並不需要減負。課外的時間多得像是沙灘上的貝殼,我們一點也沒有學習的緊張感。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僅如此庸碌地過著。到了六年級,也正逢畢業班了,心裡頭才有些緊張感,於是,急急忙忙抱佛腳:臨近考試前一夜,調皮生都在外玩去了,我聽到他們的玩鬧的聲音,誰的心不會被他們牽著?而我卻坐在窗前,面對著月光,開始「充電」。窗外田裡的蛐蛐聲和調皮生的嘻哈聲一聲高過了一聲。我捂著耳朵,一心想投進學習狀態中,一次又一次的警告自己:不準出去!絕不能!明天還要考試!……可後來,我還是毫不猶豫地放下手中的幾本書和練習,背對著月光,拉長影子最終還是離開了那寂寞的書桌,窗內,只留下擺鍾的「滴答」聲。

當我面臨起跑線之前——庸碌;面臨起跑線之時——措手不及;面臨起跑線之後——後悔莫及。

漸漸認識——初中

我帶著小學輕松的學習狀態轉入了又一個階級。又一條起跑線了。

初一的我似乎不懂的這條起跑線的意義,於是我放鬆了學習。但是,初中的競爭卻是越來越激烈了。我一不小心就被他們趕上了,就像一個設了好多裝備的跑道上,如果其中的一個裝備你越不過去,那麼緊追在你身後的就「唰」地跑在了你的前面,真是「掩耳不及迅雷之勢」。可我還是很粗心,一路過來也不是很順利,即使我只出現了一個差錯,但永遠也被想追上其他人了。

初二,我開始想起那條久違的起跑線:初三還有一年,說明我離起跑線還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我應該要「吃一塹,長一智」了吧。在離起跑線之前的距離之間,我應該先做好准備,當帶著一切准備跨越的時候就信心十足了,那麼勝利的終點即可望又可及了。

起跑線,我向你看齊了!

PS:我覺得每個人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起跑線,我們應該特別珍惜它,因為畢竟在每個不同的階段也只有那麼一條.向起跑線看齊,我們的勝利終點就不遠了.

⑼ 電影《起跑線》觀後感

又一部印度高分喜劇《起跑線》近日被引進中國大陸。影片講述了一對中產夫婦,為了能讓女兒進入名牌幼兒園費盡心力的故事,展現了當下幾近白熱化的「起跑線」爭奪戰下,不堪負重的父母,以及教育商品化、教育市場化,造成的資源分配不公,階級固化等等一系列社會現象總體來說,這是一部探討社會現實的喜劇電影,而其探討的內容,也讓不少有相同經歷的中國父母,大呼「扎心了」。

片中的主角拉吉和米圖夫婦對女兒都有著很高的期望,屬於典型的「望女成鳳」,他們經營著一家紗麗店,經濟比較寬裕,也有具備為女兒提供良好教育的經濟實力。 但不同的是,相較於妻子米圖在教育上急功近利且盲目的態度,拉吉的態度顯得比較溫和,他時常會對所謂的名校,抱有遲疑的態度,例如校舍是否需要建設的如此富麗堂皇、各種知識技能是否需要一股腦的填塞給年紀尚幼的孩子,更關鍵的是,他比較顧及女兒的感受,不像米圖那種命令式的教育方式。

這對夫妻很容易讓我們想到前兩年那部紅火一時的《貓爸虎媽》,拉吉顯然就是翻版的貓爸,也正是他的理性行為,推動《起跑線》的後半程劇情走入了更為深入的主題。

但是他並沒有被列為著名的印度三大汗之一。長相平平的伊爾凡,沒有能夠站在一個好的起跑線上。

⑽ 《起跑線》觀後感,在起跑線落後的我們怎麼逆襲

什麼才是真正的起跑線
文/夢里詩書
《起跑線》以一對印度中產階級夫妻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費盡心力想將自已的孩子送進重點學校讀書為引,妙趣橫生的戲謔間,對印度社會現存的詬病做出了極盡能事的譏諷,而電影最終雖然無法去改變現實,卻用人性真善的回歸,一展於什麼才是真正的起跑線。
相信對於不少中國家長而言,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僅是一種責任,更成為了一種信仰。而《起跑線》則正是戳中了這一痛點,且電影並沒有將格局僅只是局限於單一的教育上,導演喜劇化的手法,所講的故事卻尤為艱辛,為了送孩子能進重點學校讀書,白手起家的父母拉吉與米塔,用盡了所有能想到的辦法,從買學區房到托關系走後門,再帶無計可施下不惜搬入貧民窟裝窮,看似荒誕不禁的故事,所著墨的是印度社會自身所存在的種種問題。
在教育不公的大環境下,電影所切入的視角其實非常巧妙,既不是大富大貴的頂層階級,也不是窮苦潦倒的貧苦人家,而是有著一定財富和社會關系的中產階級。他們一面渴望孩子能邁入更高層次的階級,一面也懼怕孩子走入歧途,他們面對下一代人成長的焦慮成為了電影營造戲劇沖突的絕佳賣點,導演也正是透過他們,將印度社會所普遍存在的階級固化,貧富懸殊,腐敗等一系列問題得以了生動的體現。
一部電影的力量是有限的,《起跑線》所做的只能是呈現問題,卻不可能去解決這一系列的社會矛盾。但這部電影的深度卻並非僅僅是對印度現實社會問題的侃侃而談,隨著最後拉吉與米塔放棄了憑借欺騙所獲得的學位,電影也發出了最為鏗鏘有力的聲音!用不正當手段所獲得的一切,最終也會影響孩子的行為,一流學府並不見得能教育出一流的人。對人性真善之美的回歸,使電影營造了屬於自己的內在縱深。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有一條自己人生的起跑線,但這條起跑線卻並絕不該是成人用功利之筆所劃下的,這條線的原點是每個孩子心中那彌足珍貴的真善,而作為大人所真正應該去做的,便是用自己的力量守護住這條真正的「起跑線」。

閱讀全文

與起跑線電影觀後感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伙頭智多星粵語電影 瀏覽:508
有一部介紹朗朗的電影 瀏覽:550
電影殺手47無刪減圖片 瀏覽:511
比得免電影免費網站 瀏覽:2
天浴電影哪個網站能看 瀏覽:998
唐人街探案3電影免費觀看完整 瀏覽:339
周星馳電影那個波霸叫什麼名字 瀏覽:13
戰爭二戰電影大全美國 瀏覽:630
電影票房三倍回本就是賺了 瀏覽:571
難為情中文電影 瀏覽:202
電影江湖學院1演員表 瀏覽:313
周星馳有哪一些電影 瀏覽:269
丈夫變異成怪物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433
電影蓮花完整版 瀏覽:763
世界名車大電影 瀏覽:499
快播在線電影人成網站 瀏覽:162
電影寧靜結局解析 瀏覽:464
周星馳電影國語經典歌曲 瀏覽:735
法國電影老女人和一年輕男子 瀏覽:593
奶媽電影名字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