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間真情觀後感300字以下
給你個思路:
《人間真情》觀後感
百善孝為先。看完這期《人間真情》節目,我不禁想起一個母親為孩子所做的付出。
(母親為孩子所做的付出的實例——暴走媽媽、、、)
而我們做子女的卻從未關心過父母,我們做不到......(古代關於盡孝道的事)但我們能......(與前面相關的力所能及的小事)……從今天開始,就讓我們孝敬父母,感謝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付出。
㈡ 人間真情觀後感200字
丹東《人間真情》 欄目觀後感?
看了《人間真情》的節目我感動的稀里嘩啦、淚流滿面。
在觀看之前,我們這些同學都還嘴硬地說:「我就不信他能把我將哭了,難道還能講出個花兒來?」一開始講的時候,我感覺並不怎麼樣,有什麼了不起的呀?就這點把戲想讓我們平日里這些「鐵石心腸」的孩子哭出來?,切,門兒都沒有。可是到後來我發現我錯了、當我慢慢的往下聽的時候,我才不知不覺的融入到一個個故事當中去,我發現我不能自拔了,我跟著電視的指揮走著,他幾乎控制了我,真是既可怕又神奇!到一半的時候,我已是紅著臉紅著鼻子滿臉濕漉漉的。我是一個要強的孩子,我想止住著不聽話的淚水但無濟於事。聽著上面的感人故事,回想起平日父母老師辛勤付出,那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我暗暗下決心,以後不敢付出多大努力,們都要好好學習!
㈢ 求 人間真情 觀後感 500字左右
真情似水,魚兒離不開它。真情如驕陽,花兒在它的呵護下成長。真情更是一顆包含愛的種子,在茫茫大地上生生不息。沒有真情世界將會多麼可怕,蔚藍的天空布滿陰雲,生機勃勃的大地死氣沉沉……。幸慶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真情的世界裡,父母一絲絲關愛,老師的諄諄教誨,同學的樂於助人無不展示著真情的存在,但我還從沒體驗過真情的力量,直到四川汶川大地震的來臨才體會的真情的力量。
2008年5月12日的14時,當四川汶川的居民們像往常一樣生活,學生們上課,大人們工作……這時一場大地震像炸雷似的轟然作響,隨著大地震發出的恐怖的怒吼,天空頓時黯然失色,大地也隨著劇烈的顫抖,張開了可怕的裂縫,那一張張凶惡的「大嘴」隨時准備「吞食」人類柔弱的生命。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在來勢洶洶的大地震面前顯得脆弱不堪,眨眼間夷為平地。一些來不及逃出的人們被掩埋在不見天日的廢墟底下,一些倖存下來的孩子望著大地震毫無忌憚的吞噬著父母的生命,而哭泣:「父親沒了,母親也沒了,我該怎麼辦呀!」
「災難無情人有情」盡管災區人民在大地震中生命顯得十分脆弱,可是全國人民團結一致用愛來鼓舞著他們,讓他們有了一種「一定要活下去」的信念和勇氣。果然在這次大地震中涌現了許許多多的「抗震英雄」如陳浩不顧自己的安危,而把同學的生命放在了首位。四川汶川映秀鎮小學29歲的數學老師,張米亞。在大地震來臨時用雙臂緊緊摟住兩個小學生,同樣以雄鷹展翅的姿勢護住孩子,以自己的死換來兩個孩子的生。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忍痛把張老師的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兩個孩子生還。張米亞老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自己生前最喜歡的一句話「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他真的做到了,做的很完美。令人感動。「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當我們得到這個消息後,怎麼能坐視不管呢?先是國家救援隊前往災區解救災民,每當在電視機前看到那些被解救的災區人民因為在廢墟底下長久地煎熬著,顯得面黃肌瘦。有個倖存者甚至在記者的采訪下哭了。我就有一種想去幫助他們的願望,無奈心有餘力不足錒!
我的願望很快就實現。不久,學校提倡捐款活動,大家排著隊輪流捐款。10元、20元……錢不多,但每一分一角都充斥著無私的愛。多一分錢,就多一份希望。
當我們拿著錢走到「捐助箱」前,捐錢的那一刻,正是災區人民苦苦等待的一刻,我彷彿看到一個個衣衫襤褸的孤兒滿臉的絕望與無助,以及那聲聲呼救「救救我們吧」大家把錢放進「捐助箱」內,臉上是一種自豪,一種義不容辭、堅定不移的表情。是呀!當我們把錢放進「捐助箱」的那一刻,我們為能讓汶川的人民重建家園出一份力而自豪。無論捐錢多少,換了的同樣是真情。「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四川人民同樣會感恩的。全國人民在這一次「生與死」的歷練中,感情也更加深厚。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真情是在緊急的那一刻閃現出來的。汶川大地震能震掉高大的樓房,卻不能摧殘災區人民堅強的意志。有全國人民做後盾,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重建家園。
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時時暖人心。人間真情就隨處可見,無處不在,就能清楚地看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動人情景,就能感受到人間真情是戰勝困難的偉大力量。
5.12那天我在家裡看電視我忽然看到了好多個令我感動到現在的事情。比如一個偉大的母親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就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身體下用自己的身體撐著墜落下來的的石塊。在解放軍叔叔解救出她的孩子的時候發現了在孩子的身邊放著一部手機,手機上有一條已經打好的信息,是這樣的:「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在場的所有人都流下了眼淚。
我們曾經有學過一篇課文寫的也是關於地震的。內容是一個偉大的父親為了救出自己的孩子徒手扒了廢墟幾天幾夜都不曾放棄,最終找到了他的孩子。
5.12大地震中有很多英雄人物靠自己的力量救了很多的人。比如譚千秋,他在大地震中趴在桌子上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掉下來的天花板,四個學生在他的手臂下都活了下來。還有林浩,林浩在地震時未能跑出,被壓在了廢墟之下。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掙扎,身材矮小的林浩終於爬出了廢墟。爬出廢墟的林浩並沒有逃跑而是再次鑽進了廢墟里救人,經過艱難的救援,林浩把兩名同學背出,可是林浩身上卻受傷了。
房屋被震倒,人心不倒!13億人哪怕只獻出自己的一點力量,也能變成無限的力量!大家的愛,能化解一切困難和仇恨。記住:愛,在身邊,愛,在人間!我相信只要人人都有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㈣ 電影2012觀後感3000字,急急急急!!!
除了宏大的場面,其實給我最深刻的還是影片中的對各種人物的親情、愛情、責任的展示,以及人類不分國籍互相關愛、災難面前相互扶持。影片的每個人物都是人類不同國籍不同層次的典型代表。當然與社會道德相悖的反面人物是不可缺少的,這是每個影視作品及社會都存在的。
1、親情
剛開始我的注意力完全被傑克遜一家給吸引住了,過於專注於熱愛的事業而忽略了妻子及子女的傑克遜在影片開始的時候,開著別人的豪華轎車帶著一子一女到曾經和妻子一起去過的黃石公園野遊,兒子一副完全愛理不理且表現出很喜歡媽媽的新男朋友的樣子,為父親這恐怕是莫大的諷刺。送子女回前妻家看到情敵戈登醫生和妻子出來應邀請他一起到家裡吃煎餅,傑克遜面對了另一個尷尬。送雙胞胎上飛機,在雙胞胎與他對罵時不小心透漏了災難的降臨及政府的計劃,傑克遜全速開車回到剛剛離開且正在面臨滅頂之災的前妻家,來營救他的家人當然也接上了前妻的男友。逃難的過程是影片的一大看點,也就在這一過程中,使這一家人一直隱藏的愛湧上來。傑克遜一直都是愛他的前妻及子女的,這個在開始就很明顯了,只是因為前妻和兒子不理解他對寫書的痴狂,在無奈中他埋藏著自己的感情和自尊;其實前妻和男友(不好意思,忘記他的名字了,暫且叫他醫生吧,因為他的職業是名醫生)在超市第一次遇到地裂時,醫生在言語上冒犯傑克,前妻極力維護他,就已經表現出了她仍然愛著傑克遜,後來他們偷偷進入方舟一路上相互扶持,尤其是只剩幾分鍾海嘯就到來而方舟的門卻關不上傑克遜返回去檢修時,兒子對父親的愛完全爆發了,趁大家不注意,諾亞尾隨父親,兩人齊心協力在最後幾秒的時候解除了故障,大門及時合上,方舟發動了引擎,整個船上的人脫離了危險;諾亞回到了母親身邊,媽媽問他爸爸呢,他說就在我後面,可是他們卻沒看到傑克遜,母子倆抱在一起為失去親人哭泣,指揮中心的人都陷入了哀默中,就在此刻傑克遜出現了,當他浮出水面與前妻兒子相擁的畫面通過監控顯示出現在大家面前時,所有的人都歡呼起來;(當時自己也鬆了一口氣,不喜歡看災難片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導演或者作者總是喜歡把相愛的情侶或者溫暖的家庭生生拆散,讓人看得撕心裂肺的痛,還好此片沒有讓人如此絕望。)最後災難結束,地球恢復平靜,一家四口出現在大屏幕上,女兒問:「我們什麼時候回家?」父親說:「我們就在這兒建立一個新家好嗎?只要我們在一起到哪兒都是家。」我想說的是,在我們還來得及的時候,請好好珍惜身邊的或者遠方的家人吧,不要等到你的一個轉身變成了一世的訣別。如果兒子覺得父親不夠愛你,其實你錯了,因為作為一家之長,他必須養家糊口以及擔負著這樣或那樣的責任,他想把最好的東西放到你面前,而你的冷漠刺傷了他;如果父親覺得兒子不夠敬愛你,其實你也錯了,他只是感覺不到你的愛與重視,所以想用冷漠和叛逆來引起你的注意。
當方舟的大門要關上時,尤里用他所有的力氣和希望將兒子推上了方舟而自己卻葬身於海嘯,我才開始注意這個自始至終的反面人物,哪怕再冷酷無情的人也是有愛的。他漠視小人物時的殘忍,以及在危難時刻毫不猶豫的丟掉信任他的拳擊手和女友的無情,然而在這一刻他變成了一個偉大的父親,為兒子爭取活著的權利,將希望全部寄託到了生命尾聲的那跳躍著向上的一舉。
勞拉的父親,那個美國總統在最後關頭選擇了和國民一起面對這場災難,然而再偉大的人物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父親,就在勞拉登上方舟以為父親在指揮中心忙碌時,打來了那個訣別的電話:「勞拉,如果讓你在等船之前知道,我想你是絕不會登船的。」
影片的另一個主人公,博士再登船之前也給父親打了最後一通電話,父親很安詳的等待著災難的降臨,並告訴博士:「我跟你媽媽的這一生過得都很精彩,我們最成功的是有這樣一個優秀的兒子。」博士父親的搭檔哈里也給一直冷戰的兒子打了多年來的第一通電話,然而卻沒來得及跟兒子說上一句話,但是導演留了一個讓觀眾想像的空間,因為哈里的小孫女說是爺爺打來的,這是不是意味著兒子已經知道了父親原諒了他去了一個日本妻子?畢竟父子之間還是有一些默契的。
影片里另一反面人物,我忘記他叫什麼名字了,在總統放棄生機後成為美國的總指揮的那個人,他像往常一樣給母親打了一個電話,還跟母親說下個星期的這個時候再打,手中拿著兩張票,然而89歲高齡腦子已經不清楚且腿腳不便的母親顯然不能登船的,手中那張多餘的票已經沒有可送之人,我想這是影片中最悲哀的人吧。
......
2、愛情
在每部影片中,愛情都是不老的傳奇,它的偉大與震撼在於沒有血緣關系的兩人之間因為存在愛情可以為對方付出生命。勞拉與博士在逃難以及拯救人類的過程中發現了共同的價值觀,在人們脫離危險後,愛情就這樣順理成章的產生了。
尤里和他漂亮的女朋友,救援人員請他們出示登船卡時,他們之間相互利用的關系爆漏,尤里早就知道女友和飛行員之間的關系,因此他毫不猶豫的丟棄了女友,而他的女朋友也在後來向傑克遜承認了她其實愛的的確是飛行員,她真應該早點兒做出選擇。然而她一直選擇呆在尤里身邊,也不過是看上了人家能夠拿安225作私人飛機的財富。貪婪的人總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他們最後都沒有逃離那場災難,盡管在危難時刻他們都表現出了人性善良的一面。
傑克遜的前妻和戈登醫生,不說傑克遜,是因為他和前妻雖然離婚了,但他們彼此相愛,還共有一對兒女,已經成了深入骨髓的一家人。不可否認戈登醫生是愛傑克遜的前妻的,而這個女人顯然也是被對方吸引的,曾一度認為是愛他的,只是在最後關頭她才明白誰才是自己等的人,導演給戈登的結局看似殘忍,其實在愛情上這是最好的歸宿,藝術是高於生活的,也許在現實世界裡什麼都不如活著更有意義,而在藝術里的愛情總會以一種悲劇來成全另一場喜劇,傑克遜一家在一起了,他們都不會忘記戈登,尤其是被他愛的那個女人,他永遠活在她的心裡。我想說的並不是得不到愛情的人都應該以死亡這種悲壯的方式活在對方生命中,而是想說如果不能夠和我們愛的人在一起,請把最美好的自己留給他/她,然後退出他/她的生活,成全他/她的幸福,那麼我們就會永遠以最好的形象出現在那個人的回憶中。
......
3、友情
友情在這部影片里表現得並不是很多,畢竟在鋼筋水泥的現代社會,很少再有人關注一些與我們毫無血緣關系的人了,何況是人類面臨滅頂之災的時候?我能想到的只有博士的朋友在死亡到來之前的那通電話。但那個鏡頭是一家三口相擁著等待死神的降臨,毫無畏懼,也許親情真的更為偉大吧。
4、責任和人性
雖然沒有過多的描寫友情,但是影片中人與人之間,完全的陌生人或者僅僅是認識的人,在關鍵時刻都沒有隻顧自己逃命而放棄別人的生命,是責任還是人性的偉大,我無法區分。飛行員用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駕駛那架安225,只是為了讓其他人安全降落,甚至尤里根本就不領情,更不會因此更感激他,他應該是知道的,然而還是選擇了犧牲。
尤里的女朋友在閘門合上前一霎那,把傑克遜的女兒麗莉推了上去,而自己卻失去了逃生的機會;
那個中國藏族老太太說:「我們都是地球的兒女!」這句話道出了人性的良知,也是對整個影片中那一個個對生命的尊重的行為的詮釋,她代表了最平凡的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
博士則代表了社會上層人物,不管是底層也好,上層也罷,他們都是人類道德規范的象徵。
㈤ 人間真情觀後感
《電子鴉片對青少年的危害》
一、 電腦游戲導致學生們荒廢學業:
虛擬世界是非常適合中、小學生的,生活不順心,學習壓力大以及很強的逆反心理等因素導致了他們選擇了一個發泄的空間——虛擬空間。他們可以擺脫現實生活中的一切,去做平時在現實中做不到的事情。這時,電腦游戲就像鴉片一樣,使得中、小學生越陷越深,逃課、夜不歸宿、睡眠不足等問題接踵而至,學習成績自然大幅度下滑。曾經有一位學生寫了一首新版《如夢令》:昨夜鏖戰星際(一種流行游戲),今日渾身無力。恍惚欲入夢,卻聞鼾聲四起。詫異,詫異,全班睡成一體。
二、 電腦游戲損害中、學生的身心健康:
(1) 長時間使用電腦危害中、學生的身體健康:
電腦顯示器的原理和電視機一樣,當陰極射線管發射出的電子流撞擊在熒光屏上時,即可轉變成可見光,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X射線。而且在VDT周圍還會產生低頻電磁場,青少年尚處於發育階段,腦細胞極易受到損害,長期在電磁波輻射下,血液中的白細胞紅細胞數量會明顯減少,並使血液速度減少,容易導致青光眼、失明症、白血病、乳腺癌等病症。據不完全統計,常用電腦的人中感到眼睛疲勞的佔83%,肩酸腰痛的佔63.9%,頭痛和食慾不振的則佔56.1%和54.4%,其他還出現自律神經失調、抑鬱症、動脈硬化性精神病等等。
最受害的是眼睛。因為,在注視著熒光屏時,如果間隔很久不眨眼,會導致眼睛干澀、灼熱,或是有異物感,視力不穩定或是暫時模糊。可能還會覺得眼皮沉重、眼球脹痛甚至頭痛。由於長時間使用滑鼠、鍵盤,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反復單一的動作由於幅度變化小,需要相當大的靜態支持力,長期處於這種情況下,容易出現局部性骨骼肌肉系統的疲勞和負擔。這就使部分神經肌肉組織呈緊張狀態,如腕部緊張持續時間長久,會引起手、腕、臂甚至肩部的肌腱發炎、疼痛,有時可累及腱鞘和肌肉組織,形成「腕管綜合征」。
(2)心理疾患不容忽視:
近幾年來,隨著計算機產業發展,網路普及率越來越高,國外心理學專家研究發現,經常與電腦打交道的人,由於長時間面對沒有生命的電腦屏幕,不但會在不知不覺中生出一張表情淡漠、冷峻的「電腦臉」,而且會影響日常的人際交往,進而產生心理和精神上的障礙。患上「情感冷漠症」,表現為對外界刺激缺乏相應的情感反應,對親友冷淡,對周圍事物失去興趣,面部表情呆板,內心體驗缺乏,嚴重時對一切都漠不關心。電腦導致的情感冷漠與普通的冷漠還有所不同,一般的冷漠可能是由於精神疾病引起的,而這種冷漠可以說是由電腦引起的,患者不是對所有東西失去興趣,而是把這些興趣都轉移到電腦世界之中。
許多學生因為沉迷於電腦游戲而患上網路成隱症,網路疏離症等新型精神疾病。杭州濱區某校的一名中學生以前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好孩子,後因迷上網路游戲受到刺激,經常一個人傻笑,只要一玩游戲就喊「外星人來了,快逃!」父母將他送到醫院去治療,醫生的診斷是:玩游戲受到刺激,沒有得到及時的疏導,從而導致間斷性精神失常。
(3)誘導學生犯罪,
中學生沉迷於網路游戲中難以自拔,用身上的零錢難以維持後發展為說謊、向父母騙錢,再發展為向低年級學生勒索錢物,最終發展為偷竊、厭學、詐騙,甚至離家出走。因此,說一些電腦網路游戲對中學生的毒害不亞於毒品,人們將其比做「電子海洛因」,是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鴉片,是危害青少年身心的罪魁禍首並不為過。所以學生應該好好控制自己,不能沉迷與網路游戲。
許多游戲中,含有大量的暴力鏡頭和黃色信息。中學生涉世未深,正處在生長發育期和青春萌動期,面對暴力和黃色信息抵禦能力較差,可能導致他們在道德上的扭曲甚至墮落。更可怕的是,青少年一旦沉迷於色情網路將難以自控,走上犯罪道路、葬送自己一生前程的案例已見諸報端。可這並不能怪電腦,因為電腦本身沒有害處,而是這些學生沒有好好的利用電腦,所以才會走向犯罪道路。
河南省一名13歲的女孩,因玩電腦游戲上癮,從拿母親的錢到偷家裡的存摺,再到變賣家中物品,最後離家出走,墮落為三陪女。不久前,武漢市連續發生幾起重大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案,均與孩子為弄錢玩電腦游戲有關,有的形成犯罪團伙集體作案,偷竊、搶劫到錢後到游戲廳揮霍。
從上可知,電腦游戲對中學生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它在眾人眼裡是妖魔的化身。可是,正如《<天下無賊》里劉德華說的「開好車的就一定是好人嗎?」,既然電腦游戲這么受中學生的歡迎,難道它就一點好處都沒有嗎?經過我們探索發現,其實電腦游戲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而是中性物,有利也有弊。可是,應該看你怎麼使用它。如果沉迷於電腦游戲,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三、 電腦游戲對中、學生的利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可以改善身體和精神狀態。中、小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中、小學生的學習是很緊張的,在繁重的課業負擔下,偶爾娛樂一下、放鬆一下心情也是很有好處的。其次通過適當的電腦游戲,可以提高大腦的思維能力,協調手和眼睛的配合。在很多游戲中,大腦都可以得到鍛煉,比如RPG就可以鍛煉對於事件的推理能力,對於很多不同數據的搭配能力。而SLG的游戲,就可以很好的鍛煉理性思維。因為在SLG游戲中,很多事件都可以通過數學建模來取得比較好的效果。電腦游戲,還可以鍛煉中學生操作滑鼠和鍵盤的熟練程度。就像比爾·蓋茨所說的,學習電腦最好的老師,就是電腦游戲。而電腦游戲本身,也是人們跨入電腦世界的最好的門檻。作為一個現代的中學生,如果不能熟練的使用電腦,那麼未來只能是一句空話。如果現在中學生都不接觸游戲,以後網路發達了,可能連和別人溝通的能力都沒有了,這是何等可怕的一件事情。
電腦游戲作為一種文化,一種工具,一種生活的調節劑,對於中學生的生活,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玩久了,對人的身體,特別是視力均有不好的影響。所以,對於這把雙刃劍,我們既不能完全否定它利的一面,也不能完全否定它弊的一面。而應該揚長避短,利用它的優點為我們服務,避免受到弊的一面的影響。
然而,我們的家長還有很大一部分不能正確地認識電腦游戲,仍然是談中學生玩游戲變色,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80%的父母反對自己的子女玩電腦游戲,因為他們認為只要是玩游戲的學生都不是好學生,所以只要發現自己的孩子玩電腦游戲就痛打他們,這樣適得其反,只會使得孩子更加討厭現實,迷戀虛擬世界。一、青少年使用手機的現象逐年增多
據有關部門調查,在美國的青少年手機用戶中,31%每天發送至少100條簡訊,15%每天發送200條以上簡訊。每人每天平均發送50條簡訊。英國的一項調查發現,8歲以下孩子中,每4人就有1人有手機。目前,英國擁有手機的孩子有450萬人,其中,9-10歲的孩子里有58%的人有手機,11-12歲中89%的人有手機,13-14歲中約93%的人有手機,15-16歲有手機的人高達95%。在中國,88%的家長給孩子買了手機,同時學校調查中現實,學生中的手機擁有率為:小學1—3年級10%,4—6年級30%;初中生70%;高中生幾乎人手一部手機。
二、手機危害不容小覷大多數人們都知道手機本身帶有輻射,過長時間的使用會對身體照成一定的不良影響。那麼過長時間使用手機對青少年兒童的危害又有哪些呢?
科學研究也顯示,孩子過早的、長時間的使用手機可能會產生手機依賴,對身心帶來諸多方面的損害。
1、對兒童大腦神經的潛在危害更加嚴重。英國《微波理論與技術》期刊研究顯示,兒童顱骨厚度顯著低於成人,對輻射的吸收率明顯高於成人。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工作委員會趙玉峰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孩子的神經系統正處於發育階段,受到的潛在威脅更大。法國克萊蒙·費朗大學一項測試表明,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近期,英國《每日郵報》更撰文指出,兒童用手機會造成記憶力衰退、睡眠紊亂等健康問題。英國華威大學的傑勒德·凱都博士警告說,手機輻射會破壞孩子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從而引起記憶力衰退、頭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問題。
2、對兒童生長發育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北大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杜軍保說,大劑量的電磁不僅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不利,還會帶來諸如哮喘、白血病之類的疾病。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專業專家任儀遜介紹,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身體組織中的含水量比成人豐富,而手機微波具有對水分越多的器官傷害越大的特點,因而,微波對人體眼睛的傷害最大。長時間低頭玩游戲,會對孩子的頸椎帶來很大傷害。此外,長期發簡訊還會導致孩子手指發育畸形。
3、使兒童的思考方式變得單薄。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流行病學家艾布·拉姆森教授研究表明,愛發簡訊的青少年,思考問題難以深入,凡事急於求結果,性格比同齡人更沖動。並且,孩子長時間的使用手機,缺少了與他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這樣容易使其內心變得膽小、孤僻,性格變得偏執。常用手機上的聯想輸入功能發簡訊,會使孩子們做其他事時只追求速度,而忽略准確性,極大地影響他們的思考方式。
4、過早使用手機容易讓兒童和父母產生隔閡並沉迷於游戲。林丹華指出,頻繁給同學、朋友發簡訊,有可能讓孩子們更不會對父母講真心話,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親子之間的隔閡。另一方面,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手機可以隨時隨地上網,這就使得下載游戲更為便利。有的孩子可能會過度沉迷於游戲中,影響其成長。
5、隨著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過早的讓孩子使用手機極大可能讓其產生盲目的攀比心理。
三、應從小樹立正確使用手機的理念
家長可從以下三點樹立孩子正確使用手機的理念:
1、家長和社會應該給孩子一個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和家庭氛圍,培養孩子的道德心和責任感。
2、不要給孩子買款式和功能太花哨的手機。款式和功能太花哨的手機容易使孩子產生盲目的攀比心理和沉迷於簡訊和游戲。
3、父母可與孩子簽訂一份「手機協議」。規范孩子使用手機的流量、時間和主要用途等等。
綜上所述,過早地讓少年兒童使用手機是不利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隨著時代的進步不讓孩子使用手機似乎不太現實,並且現下諸多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也讓家長鳴起了警鍾,更多家長為了安全或者其它原因給自己的孩子配備一部手機也無可厚非;再者,現在的家庭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工作又比較忙,孩子的內心比較容易產生空虛,為孩子配一部手機能促進親子交流,增進感情。何時應該給孩子買一個手機似乎已經不是主要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作為長輩的「大人們」應該如何樹立起孩子正確使用手機的理念。
所以我們要遠離或者是有截至的去使用它們!!!
㈥ 《人間關懷》觀後感68
有一種愛,明知道要放棄,卻不甘心就此離開;
有一種愛,明知是煎熬,卻又躲不掉;
有一鍾愛,明知無前路,心卻早已收回來.
愛情不是游戲,因為我我們玩不起它.愛真心付出,要忘記真的做不到.
不管歸處將是哪裡,我想都該在心底留有一份純真的美好.
從來沒有輕易對別人動心,突然發現自己深深地愛上了你.
那種滋味真是難以用言語表達.
是喜悅?
是悲哀?
你叫我忘記,難道愛說收就可以收得回嗎?
可以的話也不叫愛了.
也許我沒有足夠的勇氣面對現實的殘酷,那麼什麼是勇氣?
是哭著要你愛我?
還是哭著讓你離開?
估計此時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
㈦ 看《愛在人間》電影的觀後感500字
觀《愛在人間》禁毒題材電影有感
——觀《愛在人間》禁毒題材電影有感
星期天,學校組織我們在報告廳觀看了《愛在人間》禁毒題材電影,電影記敘的是一個被妻兒拋棄的三輪車夫老唐,遇上了吸毒女蘇紅,並成功幫助蘇紅戒了毒,過上了幸福的日子。電影很感人,看到後來,老唐的那種善良打動了我,結局十分動人。
電影不僅僅是告誡人們不要吸毒,反而,我認為這部片子更是講述了社會你的良好風氣,熱心的王嫂,社區了幫助蘇紅戒毒的志願者,他們都像老唐一樣善良。社會上就是有了這些人,才會充滿愛。影片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不要吸毒,二是社會上的良好風氣。影片的名字就叫做《愛在人間》,我想就是這個意思。老唐,一個平凡而又貧窮的三輪車夫,竟然在蘇紅誕下棠棠,被公安局抓走的時候無償當起了棠棠的「父親」,把所賺的錢都給棠棠買奶粉了,我沒有見過一個人如此的無私,一個人的愛心與善良也無過於此了。看完這部感人的片子以後,不少同學都潸然淚下,我雖然沒有哭,但也覺得心頭暖暖的。
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事,就像有一次,我父母外出有事,留我一個人在家裡,雖然外婆會晚上趕過來給我做飯,但是外婆沒來的那段時間心中總是空落落的,孤單和恐懼一陣陣襲來,就在這時突然響起了一陣敲門聲,三樓的阿姨帶著她的女兒來陪我了,心中霎那間變的暖暖的。之後的兩天,還是時不時來陪我。給我買吃的,陪我聊天,讓我驅散了心中的寂寞。
愛就這個社會,愛永遠在這里,溫暖著每一個人。
㈧ 《 讓真愛灑滿人間》觀後感
今天,我們北京二中亦庄學校的全體師生及家長在大操場觀看了孫中華老師的精彩演講――《讓真愛灑滿人間》。我感動得淚流滿面。
孫老師為我們講了三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非洲的男孩來參加奧運會,比賽馬拉松。大家都認為黑人根本沒資格參加奧運會。而這個男孩並沒放棄,他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拚命練習,終於入選了。這天,男孩站在了賽道上,比賽開始了,他遙遙領先。在快到終點時,不知是誰扔了一個瓶子,他重重的摔倒了。當他看見一個個白人從他身邊跑過,他站了起來,鼓起勁向終點走去。他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站起來,終於走到了終點。他大喊著「我勝利了!」
當老師講到三十八歲的老師用自己的生命哺育這年輕的孩子們並用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點亮孩子的前程時,全場一片嗚咽,面對站在我們面前的老師,我感到了她們的辛酸,想到了她們整夜為我們批改作業的辛苦,對我們的教誨,不僅熱淚盈框,發誓要回報老師。
「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孝是我們終身的頭等大事。往事輪回,不知有多少次因一件小事與父母吵架,因父母的嘮叨而產生了爭執……到頭來,失敗了才知父母的金玉良言,才知道父母的懷抱是那麼溫暖。
從這次演講中我體會到真愛,以後我要用自己的真愛對待每一個人!
㈨ 《真愛》觀後感800字
電影《真愛》觀後感
——景亞平
這是一部歌頌母愛的影片,更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影片,在一
個多小時的觀影過程中,我深深的被阿尼帕媽媽這種超越血脈、
超越民族的人間真愛所感動,
影片凸顯了
「愛國愛疆、
團結奉獻、
勤勞互助、開放進取」的新疆精神,具有鮮明的當代電影藝術氣
質,
讓影片中的母愛像一條寬大的河流在人間溫暖的河床上流淌,
在這個河床上流淌的愛是不分民族和地域的,這既是人類共有的
良知,也是人類永恆的家園。
電影拍得很好,艱難見真情。在那麼困難的時代,阿尼帕媽
媽靠自己的勤勞把
19
個孩子養大成人。
用凍僵的雙手清洗著一桶
桶羊下水,看到這我哭了,我周圍的人也哭了。阿尼帕媽媽是我
們學習的榜樣。影片中把新疆景色拍得也很美,我更加熱愛自己
的家鄉了。電影真實的反映了現實新疆人的生活觀和民族觀,全
疆各民族群眾就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里,大家是相互幫
助、相互關愛的。
電影中阿尼帕媽媽寧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一個孩子挨餓
受凍,對不是親生的孩子比親生的孩子都好,買來的唯一一雙新
球鞋給了王彩霞的哥哥。這種真愛無私,大愛無疆的做法體現了
阿尼帕寬廣的胸懷和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這部影片很適合各族家長帶著孩子觀看看,讓孩子們用自己
純真的心去感受,母愛無邊界,母愛最偉大。同時也能帶著小馬過河的啟示精神去對待身邊的各族朋友和夥伴,並樹立「阿尼帕
媽媽對其他民族小朋友們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的民族團結思
想意識。
2014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