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凈土電影觀後感

凈土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4-11 14:54:13

⑴ 電影最後一課觀後感600字

寫作思路:寫最後一課的讀後感,以寫感為主,把故事情節簡單交代一下即可。

今天,我是流著淚看完電影《最後一課》的。一出電影院,我就讓媽媽幫我給我的班主任劉老師打一個電話,媽媽問我有什麼事情……我未開口,淚水止不住地又流了出來,媽媽一遍又一遍地問我:「怎麼了?」 ……望著媽媽著急的表情,我思緒萬千,心很久不能平靜……

媽媽牽著我的小手往家走,一路上,在地鐵里,穿走在華農大的校園里,直到進了家門很久,我的淚水才逐漸地止住,譚千秋老師為了救四個鮮活的生命而光榮地犧牲了……四個平時表現不「好」的學生在同譚千秋老師一起等待救援的時刻,幡然醒悟,譚老師平時對自己的批評和嚴格要求原來就是對自己的愛和付出,他們為自己對譚老師的誤解和報復而後悔……。

在譚老師的身上我看到了我班主任劉老師、英語賴老師、數學鍾老師……的身影,記得剛轉到這個班,不是很適應,最晚一次,我做完作業已是深夜2點了,我的姑婆很關心我,詢問劉老師我跟的上嗎?劉老師回答道她對我有信心。劉老師,您知道嗎?是您的鼓勵讓我一點一點地又找回了信心,劉老師,賴老師,鍾老師……謝謝您們這些天來對我的關照,謝謝您們給了我這么多耐心。

劉老師,賴老師,鍾老師……您們對我的點點滴滴的付出,像久旱逢甘露,滋潤著我的心田,我會用我的行動報答您們的。

《最後一課》看完了,但它永遠留在我的心裡,印在我的腦海里……

⑵ 毒品電影觀後感

當今環球,幾無凈土,茫茫人海,毒品無窮。毒品,猶如一股濁流,悄然地侵襲每-處角落。不僅如此,毒品,還像可怕的惡魔,是它奪走了我們一切。對於我們一個小學生來說毒品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東西,只要聽到「毒品」這個詞,就會使人毛骨悚然。
一提到毒品,人們聞而生畏,因為毒品之毒猛於毒蛇惡虎。如果-個人染上了吸毒後。沒有了脫胎換骨的決心和毅力,想戒毒是不可能的了。
在我老家,有一個堂姐,她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大學畢業後,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因交友不慎,染上了毒癮!她也知毒品的危害,但由於忍受不住戒毒時的痛苦,五次戒毒均於以失敗而告終。其後果,她也落了個傾家盪產的可悲結局
一位18歲的打工仔喜歡看老闆吸食海洛因,心想如果老闆給他吸上口,他寧願每天用舌頭去舔一下老闆的腳;一位中學生為了弄錢購毒品竟然走上了謀財害命的不歸之路……
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人間最大的不幸都落到了吸毒者的身上。這些血淋淋的事實,難道人類還不知悔改嗎?

毒品不僅對軀體造成巨大的損害,還使吸毒成為毒品的奴隸,他
們生唯一目標就是設法獲得毒品,從而變得不顧親情,人性泯滅,道德淪喪,甚至為獲取毒資鋌而走險,違法犯罪,危害社會。
你想讓毒品吞噬自已的自尊,滅絕人性嗎?你想讓毒品毀你的家庭,給你送來痛苦嗎?你想讓毒品葬送我們來之不易的改革成果,讓我們國家重蹈貧窮落後被人指為「東亞病夫」的覆轍嗎?假如你的答復是否定的,那麼,遠離毒品是你最好的選擇。
死者的遺恨,生者的痛悔,家人的泣訴,罪犯刑前的自白,這些都給了我們警告:珍愛生命,拒絕毒品。

珍惜生命,遠離毒品
―《紙飛機》觀後感

毒品,真是太可怕了,它可以毀掉一個人,甚至毀掉一個家庭啊!
這是我看了《紙飛機》這部影片後的一個深刻體會。
影片中,一位普通婦女被人蒙騙吸上了所謂的「頭痛葯」(其實是毒品),並且上了癮。等她知道這不是頭痛葯,而是毒品時,為時已晚了。她的毒癮一旦發作,就全身無力,肌肉亂顫,滿臉抽搐,痛苦萬分。她只好立刻跑到外面買毒品,有時還拿她的兒子――亮亮當出氣筒。從此,母子倆就生活在痛苦之中。後來,這位婦女進了戒毒所,她的兒子――亮亮折了許多紙飛機,飛進了戒毒所。她被感動了,決心戒毒,重新做人。出來後,她干起了洗車的行業,卻被販賣毒品的人抓了。亮亮打了110,才把媽媽救了出來。此後,他們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吸毒很可怕。就是一包小小的毒品,卻讓一個善良美麗的人失去了她的人性,也讓她的家庭永遠失去了歡樂、幸福。這件事真是太讓我震驚了!
我曾經在報紙、電視上看過一些人因為吸毒而犯罪、自毀前程,甚至寶貴的生命,這真是太不應該了!毒品真是害人太深了!
我還聽媽媽說過,有一個表舅,他原來有萬貫家產,是個百萬富翁。可是因為吸了毒,把所有財產全部花光。他的老婆也經不住毒品的誘惑,後來竟然也吸了毒。兩人沒了錢,他就去搶劫。最後,他們被警察抓去,進了戒毒所。他們唯一的三歲孩子還要寄養在別人家裡,多可憐呀!
聽了,我對吸毒又增加了幾分恐懼。
我想大聲對吸毒者說:「吸毒的人,站起來吧,勇敢地戰勝毒魔!我們會幫助你的!」
我更想對周圍的人說:「遠離毒品吧,它是個殺人不見血的惡魔!」

⑶ 電影《棲霞寺》觀後感如何寫

電影《棲霞寺》觀後感

先,對於一部講述南京屠殺背景下突顯人性的題材電影,其以佛教為切入點顯然是新穎的,但整部影片下來,平直的發展和缺乏張力的表演使得影片本該有的震撼效果大打折扣。無疑,災難下彰顯的人性彌足珍貴,但正是因為其掩於災難下,未觸之人難及其深,而導演要做的,便是將這些點滴拾及並以電影藝術獨特的視角放大來觸動觀者。棲霞寺的寂然法師給我的感覺太淡定,片中的鬼子不殘酷,難民不吭聲,國黨太百姓。人性,信仰的矛盾性彷彿被表現的順理成章,這真實的題材反倒被崇高化得虛假,實在令我惋嘆不已。

那麼,這部影片帶給我的觀後感我便更多地是從其歷史真實性和自身感想去揣度了。很顯然寂然法師的無私品格是值得沒每一位觀眾起敬的,因為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兩萬多難民,數名國民黨,乃至可能讓寺廟遭受滅頂的膠片。然而,寂然法師給我的感覺已非常人,他太神了。面對各種僧人的質疑,置命的請求,日軍的恫嚇,他太泰然自若了,沒有絲毫猶豫,沒有分毫畏懼。我認為或許,把寂然大師的內心掙扎表現出來會讓人更能體會到大師舉措

的維艱。用一句題外話來說如果我是導演,我會把寂然定義在人的角度,即便終日誦讀,把佛的無欲無求演譯成啃蝕到骨髓,但他依然會有私慾,在收留難民的時候也會擔心自身安危;他依然會怖懼,面對日本人的槍支刺刀。有些人之所以被稱為神,不是因為他們本身具有的神的氣質,而是在他們面臨人性自身的弱點時,可以無所畏懼地前行。不管電影的中的寂然法師如何,我想總之,歷史上的寂然法師終究還是收留了兩萬余名難民,用一個人的力量完成了這令人肅然起敬的抉擇,比及他人,若是他懼了,那麼是他的佛勝了怯,必是曲折百轉的心路;若是他義無反顧,必是他的佛超然了他的懼,無畏無求,達佛之最高境。盡管我認為前者的僧人更為真實,因為那樣做已是超常人所不能了;而若真正的寂然法師亦是如影片所詮釋那麼我想,我縱是伏惟聖德亦不為過。

那麼,是什麼讓寂然這樣大義凜然。對佛的虔誠與至死的信仰。影片中寂然給日軍將領一本太郎講了一個佛首的故事,述說了佛的靈性。佛教之人必信佛,縱然寂然對一本太郎說,信則有之,不信則無。在佛的世界裡,佛於萬物悲憫,這也是寂然視死保護難民的跟本原因。因為對佛有一份厚重的信仰,所以無法置萬千生命於不顧,無法湮滅本性去存一隅苟活。信仰是人心靈的一方凈土,寂然法師是用生命在守護它。

愈是彌足珍貴,便愈有守護其的定義。影片最後值得我深思的便是日軍將領一本太郎的人性與信仰。有人說戰爭的災難只是少數指揮者意志造成的,戰爭下泯滅良知的是與非也不該由一個民族去承擔。其實在影片中,我們不難發現一本太郎的善性。或許說這是個矛盾的存在。觀影過程中,你會發現,這個日本人很講道理。而且,你能了解到這是個研究佛的日本人。片中,寂然法師對其講了個較長的佛首的故事,而此過程他並無打斷。盡管最後他不願承認,大聲地強調自己不信佛,可我恰恰在這瞬間看到了太多屬於他靈魂的觸動與掙扎。越是掩飾,越是昭示。先前的那句「這是真的嗎」還未遠去,我看見了他的動搖,他相信著所謂的因果報應,我看到了他拚命說服自己不去相信寂然任何一句話下的靈魂撕扯。我看到了他的悲哀。戰爭是一個國家的意志與野心,而其間某些行為表現出來的良知只是個人的意願。我只能說,這是個有良性的日本軍人。顯然這是糾結的。因為他的手裡緊握刺刀,所謂的良知也僅僅只是畸形的存在罷了。或許他有信仰,那麼他的信仰便是在日本帝國成為天國的糾糾道路上和萌芽初態的佛性自省中扭打。影片最後是個耐人深思的情景。本該下令轟炸棲霞寺的一本太郎,最終在寺廟響起的鍾鳴聲和誦讀聲中停駐,可這種平靜能維持多久呢?若是如同片頭的佛聲被日本人殺人的打斷,那麼試問,這佇足的平靜又該何去何從?

寺廟被炸便是我能想到的最壞的結果。可它成就的是信仰,鑄就的是僧人不屈的意志,刺痛的將是那個日本將軍一生對人性的反思。歷史不會倒退,戰爭無法抹去,而我們這一代能做的,便是置身於那段歷史,切身體悟那代人的苦楚掙扎,在悲涼中尋求信仰,在悲憫中對話人性。

⑷ 愛無疆電影觀後感

《愛無疆》故事寫一個叫蘇萌的漂亮姑娘,在胡楊林里寫生,偶遇沙塵暴,並遭遇餓狼,是一個叫阿布都拉的小男孩救了她。在走出沙漠途中,為了一顆鳥蛋,阿布都拉從樹上栽下來,樹杈戳壞了他的腎。為了挽回阿布都拉年輕的生命,蘇萌捐出了自己的鮮活的腎臟.
《愛無疆》故事是我知道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共同發展已成為民心所向和各族群眾普遍的價值追求。當無辜的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和踐踏時,我心裡難以平靜在血與火的戰爭年代我們的民族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為什麼在這樣的和平年代裡我們的民族依然遭受著同樣慘烈,堅決擁護黨的領導,擁護民族大團結的旗幟,緊密的團結在一起打擊民族分裂份子,讓死者安逝,傷者慰藉,還人民一個安定,和諧、穩定、發展的一片凈土。

故事雖然不算復雜,與槍戰片、武打片相比,情節也說不上多麼曲折,但卻真實、感人,胸中不時湧起一股熱乎乎的東西。蘇萌集漂亮和善良於一身,阿布都拉活潑而可愛——兩個青年人,用他們的行動,譜寫了兩個民族相互救助,血肉相連的感人詩篇,在濃重的人文關懷中喻示了一種崇高的人生境界。
回家已有月余,心潮卻一直難平。新疆之「大」,新疆之「廣」,總在腦海里縈繞,加上那個熱乎乎的故事,鬧得我心裡十分的糾結。在一個滿天星斗的夜晚,我仰望著亘古的星空,突然萌生出一個感悟——蒼海桑田,新疆的歷史空間那麼巨大;而新疆的現實空間,同樣也是廣袤遼闊的。但最大的,能讓人靈魂震顫的,是新疆人寬廣的胸懷。
作為一個中國人,大家真應該去一趟新疆。吃世界上最甜的瓜果,感受異域的獨特情調,在一個巨大的空間里體驗生命行走的方式和意義,同時,也體驗一下新疆人博大得如同戈壁一樣的胸襟……如此如此,經受一次獨特的洗禮,然後讓我們共同走向生命的輝煌。

⑸ 是誰玷污了這片凈土觀後感

是眾生的心念,我執的心念污染了這片凈土

⑹ 譚千秋最後一課電影觀後感 急急急!!! 長500字呀!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最後一課》。這部電影使我深有感觸!
電影用倒敘和插敘相結合的手法真實再現了譚千秋老師在危機關頭的生死抉擇。為了護住四名學生的生命,譚千秋毅然的俯下身去,趴在桌子上,任由坍塌的牆壁和房頂砸在身上,扯斷的鋼筋刺進肉里。他毫無懼色,依然深情的鼓勵學生「不放棄」「堅持下去就有希望」。他俯下的身軀為學生撐起了生命的保護傘。還通過一個個感人的鼓勵刻畫出譚千秋老師大愛無疆,精盡職守的偉大精神。
如今,譚千秋老師離我們遠去了,他張開愛的羽翼奮不顧身保護學生的「姿勢」,已定格為一種言簡意賅但威力無窮的符號——無私無畏!這種感人的壯舉,不僅是對中華民族捨生取義偉大精神的生動詮釋,更是愛學生勝過自己生命的崇高師德的生動寫照。譚千秋老師用生命捍衛為人師表的道德准則,完全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多麼神聖的職業。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北川教師劉寧在地震時先救出學生卻永遠失去女兒;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都江堰聚源鎮教師在地震時為疏散學生而放棄了逃生的機會;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廣安的特崗老師為救一個被絆倒的孩子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平通中學的化學老師喬廣平在地震時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卻跑到了最後。還有向倩、袁文婷……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乃至生命,向我們闡釋了什麼是師德,什麼是愛!
最後,這篇文章是我懂得了什麼叫師德,使我再次把當老師的願望燃燒!

⑺ 齊天大聖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簡單粗暴的說《大聖歸來》:嚓!怎麼可以這么好看!!!!!!哐~哐~哐~的內心震撼感,這節奏絕對不輸我看第一次看《速七》時的心情,而且這其中更夾雜了一種民族英雄回歸感。
在這之前除了《寶蓮燈》,其他上院線的國產動畫我是真心連廣告牌都懶得看,吐槽都無力。而且相比當前國產爛片越爛越有票房,鋪天蓋地見縫插針似得宣傳,這與文化污染和生活蒼蠅還有區別么。當然近年也出了一些質量口碑不錯的國產作品,但題材卻有一種中國式局限性:言情扯皮、無厘頭喜劇、明星扎堆。偶有佳作,就一定要拍到爛的經典代表:《葉問》,有如泉涌般的電影電視劇翻拍續拍。可我們一直有一個欠缺:英雄。
美國大片為什麼受推崇,精美宏大的畫面是一方面,另一個重要原因:英雄主義,給人以激勵。我們當前欠缺的恰恰是這個,這是時代的產物。每個人都需要給生活積極的力量,自己做自己的英雄。現在想想進到國內的外國電影,很少拿「愛情「開刀。即便是關乎愛情,也都是真善美的作品,不管主角最後是分是和圓滿與否;哪怕是青春劇,也就青春到底,純純的小戀愛但不會去給結局下定義。反觀國內的影片,且說與《大聖歸來》同檔期的國產電影。《道士下山》那什麼玩意?!《小時代》系列,我一部沒看過遂不品評。但鋪天蓋地各路消息中看到是一眾千金各種揮霍、各種談戀愛死去活來的神乎其神。看完都不知道該如何定位自己,是作為一個學生花著爸媽的錢嘆著千金的喜怒哀樂?還是作為一個工薪族,拿著薪水過著本就平靜的生活卻操著別人幸福的心?還是本來就小有成就抑或有幸生活在寬裕的環境中,卻拿這些來禁錮自己的生活給自己的生活預演劇本套上枷鎖呢?《梔子花開》直觀感覺是一個口碑不錯的綜藝節目主持人,開掛搞起了文藝拍電影。且不說作品好壞,但給我感覺是當下電影非常熱,都想進來賺一桶金,或者鍍一層金。
這些趕潮流搶市場挖金的電影真的可以給生活帶來積極么?還是帶來無緒的惆悵,本來當下這個年代就是個激進的年代,周圍無數人追名逐利,愛情此刻本就是純美奢侈的。但卻總要在這個凈土上搞創作。搞得想談戀愛的,發現太尼瑪詩情畫意了談不起;正在談戀愛的,為啥我的戀愛不是這樣子的……最後搞得人心都飄起來了。我倒希望能給自己在這方面留點空白,讓自己用心去體會,不受外界的打擾。
再來看本作品。
毫無爭議,大聖是一位英雄,他和混沌斗爭,經歷了法力喪失的內心掙扎和被限制的痛苦後,開始歷練自身,熔岩為甲,化焰為披。整個3D效果的渲染,也讓人感受到了真3D。故事情節即與老版西遊有相似處,也有改編處。這次大聖的長相令人很是深刻,非常接地氣啊,看了既不討厭又不誇張到玄幻。總的來說是一部老少皆宜全年齡段都是適合的電影。
「英雄主義的核心是圍繞著對一個崇高目標的承諾並甘願接受為此目標奮斗的後果。」著名心理學教授津巴多在他的文章《平凡的英雄主義》一文中這樣說。
昨天看到朋友在看《楚漢傳奇》,不禁令我想到了劉邦這位大漢天子。漫漫歷史長河,古話說得好:時勢造英雄。幾千年來的「劉邦」也屈指可數,他有各種幸運不說,但這也離不開他的個人儲備,加上時勢的東風。成為一個英雄需要的首先是自身在某方面有獨到之處。再者英雄主義包含某種類型的探索,這可能是為了拯救生命(大聖是為了拯救江流兒以及被抓走的小孩子)或維護某種理想(被混沌暴打後,對於受困命運的掙扎,對自由的渴望)。或許還要一定的風向系數,然後可能是被動的也是主動地你站了出來hold住了,可能是短暫的一瞬間,興許也是很多年。還要剔除這其中的不被理解,被誤解,被拋棄,還要善意的勸阻……
你做好准備做一個英雄了嗎?我之前的文章提過,現在人們都太急。付出就想有回報;甚至不付出就想著天上掉餡餅。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思考了一下有時我也難逃這個思想。更現實的是,你不急,有人都替你急,這個可能來自家人、朋友、甚至一些所謂的阿姨叔叔們。還有就是埋頭多年,突然發現自己缺失了別人擁有的什麼,便開始患得患失。最後看來,其一,先靜下心來做自己的英雄,對自己真心,踏踏實實的面對自己。其二,有一個相對長遠的眼光。其三,認真堅持自己原則,不要怕沖突。最後,謹防麻木不仁的思想萌生發芽。
齊天大聖,一個曾經作破天的人,卻沒傷害人間,只是對各種固有的官僚觀念進行了自我反抗。可我們再看看經歷500年緊固後,再來的七十二難,曾經無所不能的他,卻被眾手下敗將們小嘍嘍收拾的無可奈何,求東求西。縱使這是如來歷練他吧,塌下心,悟空尚且如此歷練,我們何須著急,內心默念「俺老孫又回來了」聊以鼓勵。
《大聖歸來》,一部國產良心之作,功夫之作。

閱讀全文

與凈土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九連真人電影名字 瀏覽:340
林正英帶倆徒弟吃飯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449
極速營救電影完整版在線觀 瀏覽:872
韓國女演員裸露電影 瀏覽:393
大鵬吳君如什麼電影 瀏覽:600
主題電影院濟南 瀏覽:913
遷安市天洋城電影院 瀏覽:869
去電影院看鬼片能讓男女 瀏覽:901
電影院中國全景聲 瀏覽:679
電影解說無版權背景音樂 瀏覽:143
有沒有軟體看圖片就知道什麼電影 瀏覽:188
韓國時間靜止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451
波蘭逃犯被蘇軍德軍追殺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25
兩個女超人打鬥的電影名字 瀏覽:234
有大陸公安香港的電影大全 瀏覽:769
愛情新日本電影 瀏覽:829
大哥大電影粵語版 瀏覽:795
國產老電影大全喜劇電影 瀏覽:815
鄧超喜羊羊紋身電影名字 瀏覽:592
幻影車神女主角電影 瀏覽: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