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回來》觀後感
5月20日,原本一個非常平凡,就只是日子的一天而已,可是被現代人喧囂到底,生生硬譯成「我愛你」!網路上信息鋪天蓋地的那麼提醒著你,到處叫囂著「我愛你」難道真的就是愛嗎?抑或只是瘋狂的泛愛、濫愛導致愛無能,到處探頭探腦的嘟囔著:世界已經沒有真愛!所以需要用藝術來安慰自己那麼無能和空虛的心。
《歸來》是陳道明和鞏俐主演的一部關於愛的主題的 電影。選擇這個只是因為很喜歡陳道明精湛的演技,的確沒讓我失望。電影講述的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一對愛人。跟這個日子一樣,原本應該是很平凡的一對愛侶,被時代打爛了他們平凡的生活和愛情。男主人公陸焉識打成了右派被關押,在轉押途中逃離監控,偷偷跑回家,家被監視,他從天井攀到家門口,冒著被逮的巨大風險,可是當輕敲門的那麼一瞬間女主人公卻懷著極端痛苦、矛盾、猶豫了,因為就在那一瞬間她同時聽到樓道下女兒的腳步聲,女兒因為想跳《紅色娘子軍》的吳清華,要和父親劃清界限,她也猶豫過要不要舉報父親,可是父親走時在她三歲的記憶里幾乎沒有印象,加上那些革委會成員的「成功教育」,她終於還是到樓下舉報了自己的父親。門外是那個多年沒見面的丈夫,樓下是女兒氣勢凶凶領著的革委會成員,那扇門終究被門里女主人公的淚水給阻擋了。男主人公只能再次從那個天井逃離,走時給女主人公塞了紙條到門里,約在次日八點在火車站天橋底下見面。可是終究沒有逃過革委會再次逮著,那個撕心裂肺的場面讓我淚流滿面,從那一刻開始到結束我都沉浸在悲傷和感動的情緒里。
在火車站女主人公看著焉識再次被帶走,那種絕望讓她掙脫人群而摔倒在地,也就因為那一摔和痛苦的思念,一年多以後她患上了心由性失憶,對剛發生的事情轉頭就會忘記,三年後文化大革命結束,焉識平反歸家,故事進入高潮,女主人公面對那個自己用生命在惦記和思念的愛人時她卻已經不認識他了,唯一還能記得的就是剩下的生命里每一天都到火車站去接焉識,焉識能做的也就是住在自己家對面的屋子裡,以一個念信的、修鋼琴的、陪著她每天到火車站去接「自己」的那一個多功能的好心的鄰居!而女主人公餘生的生活就是每天到火車站去等焉識,這件事融入她的血液,凝固成她活著的信念與唯一的期盼!
愛情是什麼,不就是一個生命陪著另一個生命,用所有的時間來驗證兩條生命的河流最終凝聚嗎?現代人為什麼做不到呢,慾望太多,支流太雜,無道德責任感可言!生命顯得那麼稀薄,愛情成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叫囂太多「520」「1314520」......又有何用?
② 《讓愛回家》電影觀後感
你自己用心的看就知道了啊
③ 信守觀後感600字
今天下午老師帶我們觀看了為了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拍的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地震時孩子們被救援的經過。在這部電影中,最使我感動的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時,這群學生也想著要堅強地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是這個信念讓他們堅持到了最後!當我看到一位母親因為看著自己的女兒被壓著,而自己卻無能為力撕心裂肺地喊著時,我的心也為之一震,此刻,這個母親是多麼的無助啊!
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的並不僅僅是一群努力和勇敢與命運抗爭的學生老師們,更看到了全中國人民的團結!俗話說得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而現在這八個字將成為全中國的精神寫照!團結就是力量,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在一起,汶川的同胞們將會重建一個更加美好的家園!一個充滿愛的家園!
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驕傲!還有,我想喊出自己的心聲:「汶川加油!中國加油!
④ 觀後感(熱愛家鄉的電影)
如刀的歲月,註定要在每個人的臉上刻上印痕的,有時甚至會在心頭留下無法治癒的創傷,悲歡離合本來就是人生的內容,誰也躲不了。櫛風沐雨之後,一片狼藉之中掩藏的有時是淡定和從容,這樣的人生不夠精彩但卻是大多數人能夠擁有的真實。《歲月神偷》把普通人的故事娓娓道來,如清洌的泉水淌過我們的心頭,悲傷、快樂、無奈和希望都在其中。 舊香港的風情,配以同樣懷舊的音樂,竟給人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如痴如夢般迷失在光影交錯之間。影片給人最大的安慰便是它不矯情,沒有嘩眾取寵的露骨的商業氣味,只是講述那個特定時代的普通人的故事,姿態很低,立意卻很高,平凡之中擁有著動人的力量。電影講述的是香港,盡管當時的社會特徵和內地不盡相同,但是普通人的生活本質卻是一樣的,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能觸動很多人的情懷。對於今日的香港電影而言,其實不僅僅是香港本土人會緬懷昔日的榮光,感喟時下的沒落。作為內地的觀眾,特別是從錄像廳時代過來的人,同樣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因為香港電影的開放兼容恣意宣洩的特徵曾經給了我們無數驚奇和感動。身處內地的影迷也許更能從一個「旁觀者」的位置,領略出香港電影興衰榮辱的別樣滋味。在見慣不驚的黑幫片、警匪片、甚至三級片等等類型片已經無法再像當年一樣激起內地觀眾心中的波瀾時,如《歲月神偷》這樣的清新之作未嘗不是一種有意義的嘗試。 對於熟悉和喜愛港片的人而言,任達華、吳君如以及秦沛等人無一不是香港電影符號性的人物,當他們出現在這樣的作品中時,以往他們所飾演的忠姦邪惡嬉笑怒罵等角色形象都模糊了,此時留給觀眾的只是親切和溫暖,我們會突然發現這些曾經帶給我們無數快樂的演員和我們一樣都將會在無情的歲月中漸漸老去。特別是像任達華這樣一個早年靠三級片起家的演員,憑借著不懈的努力,終於贏得了今日的地位和尊敬,影片中他悲從中來潸然淚下的表情誰說不是他自己的人生感觸呢?歲月讓演員磨練演技,讓演員獲得成功,也偷去他們的風華正茂和青春年少,每個人都一樣,如同任達華兩鬢的霜華。任達華從容了,吳君如從容了,演片無數的秦沛更是從容了,但願香港電影也能更從容不迫而不是急功近利,至少還有不少像羅啟銳這樣擅於從生活之中提煉精神素養的編導,這或許就是希望。 和所有香港言情電影一樣,《歲月神偷》是免不了有一些俗套的情節的,比如羅進一和芳菲的生死戀,但是這種純愛的俗套似乎是必備的,盡管影片真正打動人的不是這段愛情,至少它不無聊不討厭,至少它起到潤色羅進一這個人物的作用,至少它加深了影片的唯美感。影片真正動人的是長幼親情和面對艱難歲月,普通人身上那沒有豪言壯語的隱忍和頑強,這種情懷和精神不是香港人獨有的,我們的上一輩人身上同樣具有,所有的普通勞動者都有。一生風雨兩鬢霜華的身後,卻是清貧但不失溫暖的窩,人人都是從這樣窩里出來的,哪怕後來變成了鳳凰。 《歲月神偷》的巧妙之處是於平凡之間見真情,於歡樂之中掩憂傷。影片的前半段集中展示了外埠到港的小人物家庭鄰里之間平常但不無快樂的生活,在家常里短之中處處透著生活的睿智和幽默,給觀者平添了不少樂趣。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台風成了影片快樂和憂傷兩種基調的分水嶺,也預示著生活的風雨逐漸襲來,果不其然,愛人遠走他國,長子身患絕症,丈夫積勞而終,而幼子也在這歲月的砥礪中漸漸長大。所謂「一半是『難』一半是『佳』」的生活對每個人都一樣,誰都必須經歷,從來沒有人能一生快樂,也沒有人苦難一世,總有些東西失去,總有些東西回來。 對於經歷了的磨礪的人,生活之中從來就是「難佳」相伴悲欣交集的。特別是對於下層小人物而言,要求從來不會高,只求一室安身,贏得妻賢子孝家庭和睦便是最大的欣慰。但是這樣的最平常的要求也不是人人都能被滿足的,只因歲月無情,人生難料,悲歡離合和酸甜苦辣本來就是人人需要面對的。活著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往小了說得讓自己不忍飢挨餓,往大了說得養家活口,在物質豐富但生活壓力卻增加的今天,每個人都需要打拚,只為了一個溫暖的家和一個有希望的未來,以逝去的歲月換取一種經歷和感受成了人生的全部。有些東西我們還不曾體會到,但是有些東西已經近在眼前,還有些東西卻已經深深地刻在心裡,被偷走的是歲月,但偷不走的卻是這些記憶,當然還有希望。 《歲月神偷》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小人物生活的一個縮影,但其中的平常人家的生活氣息和底層民眾的拼搏精神卻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每個城市和鄉村都有過或者正在上演著這樣的悲喜劇,影片中的那十年風霜是很多人一生的寫照。無堅不摧的是時光,但經歷了生活磨難的人同樣也能變得堅強和從容,能把生命偷走的是歲月,但能把生活守住的只能是我們自己。 正是:悲歡離合,原是個中滋味;歷經風雨,方知人生真義。 2. 電影用鏡頭語言來講述一段故事,一部成功的電影作品必用朴實而生動的鏡頭來完成對人性升華,導演所賦予電影的思想,是電影中對人性的體現。〈暖〉,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導演應用大量的遠景鏡頭和特寫鏡頭完成了對三個不同人物的展現,暖的純朴,啞巴的善良和我的不守承諾,使影片在一種淡淡的憂傷中完成對人性的探索。影片講述了我「井河」在離開家鄉10年後一次回家的經歷,偶然遇見了自己10年前曾經喜歡過的女孩子_暖,暖的意外出現,是井河開始回憶他們在10年前的故事....。片子用回憶來展示他們的過去,使影片在回憶與現實中來回穿插。把觀眾帶入了那優美的故事中。在影片中,優美的景別是整個影片的最大特點。首先,大量遠景的使用使影片前後相呼應。影片剛開始呈現在觀眾眼中的就是一個朴實的小山村,小山村在整個遠景鏡頭中是那麼渺小,就想井河對家鄉的記憶一樣,時間已經讓他淡化了這里的一切;當回憶中他考上大學全村人都為他送行的的時候,導演再次使用大遠景來把小山村展示給觀眾,與井河回小山村相呼應。其次就是鏡頭把人物內心的變化和細微的情感變化展現了出來。井河把糖遞給暖的孩子的時候,孩很自然地把一另顆糖給了她爸爸,然後啞巴又將糖強行送到了 暖的嘴裡,這些看似平淡的鏡頭,卻展現出了孩子的善良和啞巴對暖的關心;回憶中小武生給暖畫眉,淡黃色的光籠罩著暖,導演特寫了暖的眼睛,那雙大眼睛閃動出暖對小武生的愛慕;井河告訴小女孩以後帶她去坐火車,小女孩幼稚的話語和手勢告訴啞巴:『叔叔說要帶我去坐火車』,啞巴的表情沖斥著一股怨氣,一股憤怒,因為孩子的話傷害了啞巴的自尊心,這也表明著啞巴最生活的態度,他會努力讓自己的孩子見識到外面的世界;當送信員把井河的信送到小山村的時候,暖把信撕成碎塊,隨水流而去,表現出這時候的暖已經明白了她個井河之間的差距,第二次啞巴把井河的信撕掉,啞巴的迷茫了,接著導演把鏡頭轉向小山村。最後,特寫鏡頭帶有很強的暗喻性當孩子穿著雙大大的皮鞋從樓梯上走下,導演用特寫鏡頭讓觀眾看到了孩子與鞋的不相符合,也讓觀眾回想起了過去井河對暖的承諾,井河承諾以後要給暖買雙皮鞋,當觀眾看到小腳與大鞋的不相符時候,也就在告訴著觀眾暖與井河的差別;井河把他母親的那條紅絲帶送給暖,紅絲帶在千架上掉落在地,紅色在色彩中代表著危險,是危險的提示信號,然後接下來的那場婚禮,顯眼的紅色把整個畫面籠罩,以及兩個人盪鞦韆的時候導演對鞦韆架上那幾處特寫,似乎那場意外就成了必然。 影片中人物的性格具很獨特的特點;啞巴是一個善良的人;他每次對暖都是那麼的拚命,第一次在暖放學回家的路上,啞巴拚命追著暖,等追到暖家裡的時候,導演讓觀眾看到他破舊的草帽中那些個鴨蛋,雖然已經有一個破碎,但是無疑啞巴是想把鴨蛋送給暖,還有就是當郵遞員把井河的信送來的時候,導演又讓觀眾看見那個狼狽不堪的啞巴,拿著信拚命向暖跑去的神情;最後就是影片結束的時候啞巴的動作,雖然也許觀眾沒有看懂,但是啞巴的神情一次又一次敲打著觀眾的眼眶,啞巴的女兒說的那句話,『我爸讓你帶我和我媽走』,把啞巴的善良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地確,畫外音中說的一樣,啞巴是幸運的.... 暖是一個擁有美好幻想的農村女孩形象,也是一個善良的人;她把自己的情感寄託在了小武生的身上,她一直相信小武生會來接她去城裡,井河和暖跑去看戲曲考試,當暖看到縣級戲曲考試的時候,毅然離開了那裡,這兩組的鏡頭把一個農村女孩對外界的渴望展現了出來,井河違背了自己的誓言,忘記了她,但是她沒有一絲對井河的怨恨,反而和井河一起回憶過去的美好,因為只有在過去,她感覺她們才是平等的,這也把她的善良體現了出來,她也是一個善良的人。【暖】這部電影,
⑤ 呂梁漢子電影觀後感
寫作思路:從這部電影給人的第一印象開始寫,把故事劇情簡單些出來,要突出自己的感受和啟發。
《呂梁漢子觀後感》
電影《呂梁漢子》開拍近一年終於面世了,群眾早就迫不及待了。
其實在這部根據「感動山西十大人物」的石樓人梁寶為原型改編的反應當今農村現狀的故事裡,容嬤嬤只是扮演主人公薛寶的母親,戲份並不多,出場次數很少,然名演員就是名演員,演技果然一流。
薛寶拖著肺癌晚期的病體終於支撐到給村裡籌措到修路的款項可以放心去醫院看病了,就在他啟程看病揮手和鄉親們告別的瞬間,路段遭遇塌方,他迅速跳下車不顧一切沖進搶救被掩埋鄉親的隊伍里。在所有掩埋鄉親平安救出的那一刻,他倒下了,他實在是太累了,這一次他是永遠的倒下了……聞訊趕來的老母親容嬤嬤,扒開人群撲向兒子,顫顫巍巍的雙手摸向兒子的臉,那響徹山谷的「我的兒呀!」使全場動容……
俺這比一般人淚腺發達的吃瓜群眾,沒帶紙巾真是失策啊。領導給票的時候說,電影觀後感將作為「兩學一做」年終考核內容之一,俺想當然地就把它歸為造神大片一類了。約了閨蜜漫不經心前往,縣城唯一的影劇院稀稀落落人很少,往日的寂然並沒有因為有影片上映而改變多少,頓覺不如宅家裡淘寶掃貨更有意思。
去的時候已開演,閨蜜興致勃勃的和我聊著「雙十一」的非凡戰果。彼時畫面上是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夜晚,村民葫蘆叔的兒媳婦難產。焦急萬分的村支書薛寶和鄉親們七手八腳的幫著把人抬到三輪車上送往醫院,然而漫漫山路十八灣,緊趕慢趕還是晚了一步,孩子沒保住。
寂靜山村的夜空久久回盪著葫蘆叔凄涼無助的嗩吶聲,如泣如訴……全場無不潸然淚下,抽泣聲此起彼伏……
本來意興闌珊的我此時不由全神貫注,這老套的場景卻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不得不讓人沉思。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多麼淺顯的道理啊,然而這么多年過去了,口號依然還只是口號。這個堂堂七尺漢子——石樓縣梁家垣鄉的村支書薛寶,一臉凝重的看著用嗩吶宣洩內心無限傷悲的葫蘆叔,為自己無力回天沒能救下葫蘆叔的孫子悲痛萬分。
他想為村裡修路,他想在國家精準扶貧的大政策、大環境下,把村裡的車路開通;他想把鄉親們的棗和核桃賣出去;他想讓鄉親們不要因為車路不通而耽擱看病生命不保;他想讓鄉親們不要因為這窮山惡水而外出打工流落他鄉。這是多麼朴實的願望啊!
薛寶好歹也算個基層幹部,卻又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並沒有多麼宏偉的個人奮斗目標,他甚至連女兒想調去鎮上教書的心願都沒想過幫她達成,他一心想著是帶領他的鄉親們走出困境。在他的身上看不到官僚主義,看不到流於表面的誇誇其談,而是踏踏實實在干正事、干實事。看到此處,作為曾參與精準扶貧工作的普通一員,我感同身受的同時深表慚愧、感慨萬千。
醫院查出肺癌晚期,他知道他的生命將進入倒計時,這個七尺漢子無論如何不甘心就這么倒下,他懇請醫生讓他出院。他要和上帝搶時間,爭分奪秒。他要為村裡修路,不惜代價。醫生終被他的無私感動,放他出院。為了修路遷墳的事,他披麻戴孝給釘子戶當孝子;
為了籌到修路款項,他不顧重病和投資人拼酒到吐血……這是一個錚錚鐵骨男兒的大格局,這是一個呂梁漢子的大智慧!他不是神,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有著俠骨的柔情。媳婦因為他把兒子的生活費給村裡買了水泵而負氣回了娘家,他到了丈人家二話不說砍起媳婦就走。
顛簸的山路上一路背著媳婦亮起嗓子唱起了信天游,那渾厚粗狂的男高音在廣袤的黃土高原盪氣回腸,給觀眾呈現出一幅無比壯美的原生態畫面……
影片的結尾以薛寶的壯烈犧牲收場。一個錚錚鐵骨男兒短暫生命旅程的結束詮釋著呂梁人不朽的民族魂。留給我們的是嘆息?是悵惋?或許更多的是思索。
⑥ 電影走路回家的觀後感
第一次一個人看電影,是在大學里沒有晚自習的夜晚,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心裡仔細的回味著電影里的點點片段,有種想找人一起分享的快樂,最後都化作了自己的沉澱。
⑦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影片的創意是燃點。五個故事、五處地點、五種不同的題材,演繹的卻是一樣的家國情懷。東西南北中,全國觀眾都能找到來自家鄉的最熟悉的溫情。葛優的張北京,小人物伎倆一如既往地折射出平常人的情感,火苗很微弱,卻互相溫暖著。影片的場面是看點。整部影片都在展示新農村新風貌,展示脫貧攻堅成果。貴州阿福村、千島湖望溪村以及陝北的、東北的鄉村,都是唯美的畫面,廣闊的場景,和諧的氛圍。於觀眾既是視覺的享受,又是心靈的震撼,家鄉已經不是離開時的模樣。演員佟麗婭著藍色布衫出現,在青山雲霧掩映下,畫面清新脫俗,驚為仙境、仙子。千島湖的碧波萬頃,如梭的小船,看一眼便是心曠神怡,身心愉悅。東北鄉村一樣的唯美,沈騰坐在三輪車上,在綠色海洋里穿行,綠色無邊無際,畫面干凈純粹,著實是一條希望之路。村民在田間勞作的場景,如畫般絢麗,卻比畫多了鮮活與生動,洋溢著溫馨與熱情。小村街頭,一幅幅鄉情畫作,與真實場景相互映襯,這樣的場景,對每一位內心有愛的人都是強大的觸動。這背後,是怎樣一群人嘔心瀝血辛苦付出,才把生活變成了畫卷中的樣子,亦真亦假,如幻如夢,只有揮灑汗水才會澆灌出這幸福的花朵。
電影開頭就想起了《我的祖國》這首歌熟悉的旋律:一條大河波浪寬……我當時一聽精神就一震,就覺得電影選這首歌做主題曲,很不簡單,有水平,直接拔高了我對整部電影的期待。為什麼說這首歌選的好,值得好好分析分析。
當年拍攝《上甘嶺》電影,導演沙蒙找到戰友劉熾幫忙譜曲,劉熾看了看原版的歌詞——「祖國啊,我的母親,我們離開了母親的懷抱,戰斗在朝鮮戰場」……他表示這個歌詞不行,明確對導演說,這首歌的上限就是歐式抒情曲了。沙蒙一看說這個不行,我們要至少要做一個對得住偉大抗美援朝戰爭、偉大的志願軍戰士們的歌。
劉熾就請求喬羽幫忙,喬羽大神星夜從江西趕往長春片場,與沙蒙和劉熾一起討論歌詞創作。喬羽憋了十多天,也沒個頭緒。忽然有一天想起了自己坐游輪渡過長江時波瀾壯闊的江面風景,於是一氣呵成把歌詞寫了出來。劉熾一看之後卧槽寫得好,壓力山大,閉門謝客專心譜曲,並在門上貼「劉熾死了」。兩位藝術家精誠合作,再加上「共和國第一女高音」郭蘭英的演唱,成就了這一首傳世經典。
再說一個小插曲,當時寫完歌詞之後喬羽心裡也沒底,因為這首歌與上甘嶺沒什麼關系,甚至離戰爭都很遠。喬羽心懷忐忑地把歌詞交給沙蒙,沒想到導演認為很好,不過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第一句不是:「萬里長江波浪寬」?喬羽回答說:「不管你是哪裡的人,家門口總會有一條河,河上發生的事情與生命息息相關,寄託著你的喜怒哀樂。只要一想起家,就會想起這條河。」所以這首歌寫選得好啊!這既是「我的祖國」也是「我的家鄉」,所有人看了都會有共鳴。
⑧ 青春作伴好還鄉電影觀後感
看完影片和看以前,感受有相同點也是有不同之處。 相同點是在看以前和之後,都覺得:長影出品的影片,無論表現力、故事類、或是思想性都做到了一定的高度。看完之後最直接的體會便是:台本好,電影導演好,藝人好。
影院里管松江的演說,很多人都下落了眼淚。 不一樣是看電視劇以前,一直關心的全是蔣夢婕,葉祖新演的電視劇沒有太看了,可是影片一開局就被他打動了。以後積極找了一些他學東北方言的花絮看。
第一次見到管松江名字的含義,就想起來了一句歌詞,「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他一定是一個有愛國精神的人。 一部好看的電影的問世,並不是一兩個人的勤奮,可以說《青春作伴好還鄉》的完成沒有不經意的,是前台接待背後工作員艱辛的投入,沒有虧待觀眾們的希望,長影出品,仍然經典。
⑨ 《相遇》《歸回》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相遇,百廢待興的祖國,卻又遭遇科技封鎖。1964年10月16日,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而這段相遇的電影,講的就是高遠(張譯飾)背後和一位女孩的相見不能相認的虐心故事。更介紹了,我國科學家在科學進步的同時,背後不為人可知的故事。
許多的國防人員,都遵守保密條令,許多在一起共事了許久的科研人員,甚至也都不知道對方的名字。
而帶著口罩的高遠,在公交車上相遇戀人,眼底流露的都是深情,可是奈何生命無多及保密要求,而選擇隱藏。這部相遇是以任素汐飾演的女生開頭訴說的往事,由她訴說,更加有帶入性和觀賞性。
這段兩人在洶涌的人潮中被沖散,高遠摘下口罩,對著任素汐微笑,但是這一笑卻也稱了永遠。張譯淋漓盡致地體現了「無聲勝有聲」境界!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距離財富自由,我們只差留言區一個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