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關於奉獻與愛的電影觀後感

關於奉獻與愛的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4-17 08:31:26

㈠ CCTV1《愛的奉獻》觀後感

以下是我寫的,作為一個歌迷的感受,片面了一些,你看看也好。

王菲回來了,風采依舊

5月12號的地震帶來了災難,但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2005年後,王菲除了嫣然天使基金,其他活動一概拒絕參加。很多機會浪費了。但是意想不到的好消息來了,新聞報道,王菲將於18號登台獻唱。同以往一樣,我還是寧可相信,因為王菲從未親自說自己已經不唱了。《愛笑的天使》不就是一個力證嗎!沒有退出,何來復出。只是一個休假罷了。

於是我八點准時守候在電視機前面。隔壁寢室有一台電視機,這對我來說,免去了去網吧看直播的不便。人還真不多,四個同學。我們很愉快地看著,還不時地說說笑話,談論著捐款的情況。字幕打出某人捐出幾百,某主持人捐出幾千,某明星捐出幾萬,我們都嗤之以鼻,一個同學還發誓再也不看他們的節目了。的確,收入、名聲和捐款不成比例。有個人捐款還要跟丈夫商量,我差點吐血。也有欣慰的一面,看見劉歡拿著那麼大的袋子往箱子裡面砸錢,又看見趙本山百萬巨獻,央視五千萬出資,甚至那些毫不出名的人們以及組織,捐得過千萬、過億。

十一點時節目還沒結束,快熄燈了,我們決定讓樓管大爺晚些斷電。我首先下樓去商量,不好使。大爺讓我們把電視搬到他屋裡看。上樓後,同學們決定搬下去看。到了大爺的屋裡,感覺還真溫馨。只是畫面不太清晰了。

而我還是想看到王菲出場。越來越懷疑新聞的真實性了。也有些擔心,因為王菲那麼長時間不唱歌了,聲音會不會變難聽?打扮會不會讓我失望?更有些懷疑她會不會和鄧麗君一樣,還把「綺」字唱錯?終於到了十一點半,王菲捐款了,還帶頭唱了《但願人長久》,聲音完全沒變(因為當時室內嘈雜,我今天又特地在網上重看了一遍),放佛回到了1998年。相比於2004年香港的菲比尋常演唱會給人們造成的唱功下降的假象,我徹底放心了。王菲的打扮簡直太好看了,衣著更是沒話說——精神、得體。前幾天看見她和那英的合影,兩人憔悴異常,這次則非常順眼。

再說和她合唱的那三位,看見楊乃文、阿牛,我非常震驚。因為新聞說只是與陳奕迅合唱。想想也不奇怪,哪首歌不是一大幫人合唱,四個人已經相當少了,而且還有王菲獨唱的部分。那三人都不是我喜歡的歌星,但陳奕迅把「綺」唱正確了,讓我欽佩。直覺上,《但願人長久》與抗震救災關聯不大。細細品味,失去親人,發生地震,不就是「人有悲歡離合」的解析嗎?「乘風歸去」、「何似在人間」也點明了陰陽相隔的慘狀,最後深深地祝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夜晚唱,再合適不過了。據說王菲每次演唱會必唱鄧麗君的歌曲,向她的偶像致敬。

但願,王菲能繼續她的歌唱事業。趁著青絲年華,在光環還沒有淡去之前,吟哦、舞動,開創新的輝煌。

㈡ 關於愛的電影觀後感不少於五百字

小主人公崔弗,在他11歲的世界裡,用他那個年齡的眼睛去看,用一個純真的視角,去發現愛,用他的單純的心,去感受愛.他內心真正地想讓世界充滿愛,每個人都沐浴在愛的風里,雨里.當小崔弗把「讓愛傳出去」的想法對同學老師解釋時,即使所有人都認為他的這一想法是天方夜譚,可他依然執著.我看到11歲的崔弗在把他自己的這一理念――讓愛傳出去時,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困難,在最初的過程里,他想要幫助的幾個人,都沒有成功.這不禁讓我感嘆,讓愛傳出去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在如今的社會里,不誠實、欺騙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 一直以來,愛,都是我們生活中永恆不變的話題.可是,在漸漸進步的時代里,那種最原始、最單純的愛,就開始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不經思考的愛,沒有太多價值的愛,甚至於在某些時候或是在某些場合,愛成了一種手段,一種工具. 放眼望去,在我們的生活環境里,有太多太多因為伸出了援手,卻遭到的意想不到的欺騙,以致於人們害怕受到這樣的傷害而拒絕提供幫助,不再願意相信陌生人之間還會有愛.所以,現在,類似於「街上有一位婆婆摔倒在地,一群群的人圍著,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一把」報道屢見不鮮,因為沒人在實踐「讓愛傳出去」的這一理念,所以這樣的悲劇也一次又一次的發生.更有甚者,對於別人給與的幫助,一直耿耿於懷,認定了這個世界的黑暗,就不會放下心裡的那層戒備. 書中崔弗「讓愛傳出去」的路是坎坷的,可也因為這樣,小崔弗「讓愛傳出去」的想法更顯珍貴,他的行為才更有意義.就算世界?怎麼變化,愛是一直都在的.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只有努力經歷破繭成蝶的苦痛,才會懂得飛舞於花間的快活.人生難免有得有失,只有去做了,才會得到,不是嗎?當我讀到11歲的崔弗,在沒能把愛傳出去時,難過而掉下的眼淚,也不禁紅了眼眶,濕了臉龐.這樣純真的心,沒有一刻不讓人感到動容,沒有一刻不抓著人的心. 一個上七年級,才11歲的孩子,在這條艱難的路上走著,「讓愛傳出去」不僅僅是他交給老師的作業,更是他認為值得奮斗的事.小崔弗站在講台上,講解「讓愛傳出去」的這一幕,一直在我腦中縈繞,從那一刻起,他開始上跋涉了. 看到書的後面,11歲的崔弗在幫助一個小朋友的過程中而倒下的時候,心裡有些隱隱作痛.但是,我想,這個小生命的逝去,在讓親人朋友哀痛的同時,也讓很多陌生人為他掉淚,為他感動.因為他喚醒了很多人塵封了的心,溫暖了很多人冰冷過的生活,還帶動了很多人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對於人與人之間存在的「愛」的重新認識.小崔弗一路的艱難,化成了一路的掌聲和銘記,而「讓愛傳出去」也不再是一個構想. 一樣是家裡的寶,但是而今的小孩,大多像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少了與困難斗爭的勇氣和堅韌.當處於逆境的時候,那一直向上高昂的頭顱,總是顯得特別的無力.崔弗做出了一個榜樣,孩子們可以看看書中的小崔弗,在遇到困難的時,是怎樣努力在堅持自己夢想的,而他的夢想是怎樣成為現實的.而這一路的風雨,是絢爛的彩虹掛在天空的前奏.所以,要親身經歷過,靠自己的力量跋涉過,才會看到汗水也可以晶瑩閃亮,才能珍惜每一次的成長. 讀完《讓愛傳出去》後,會對愛有一種全新的認識.愛,並不是兩個人,或是三個熟人之間的,它一樣存在於街上的路人甲乙丙中.我在書里看到,崔弗用實際行動將愛一直延續下去,希望讓世界充滿愛.艱苦的,可是結果卻是讓人欣慰的. 如此感人至深的一部作品,讓讀者用眼淚洗凈心裡的塵囂,沉澱那些逝去的純真.而書中的主人公崔弗,為到達一個被人們看成遙遙無期的目的地,一直堅強地靠近,更為《讓愛傳出去》多了一層意義.告訴我們生活中許多美好的風景、動人的故事,都要我們努力嘗試,不懈跋涉,就會看見,就會經歷. 我可以想像得到這部書的作者,凱瑟琳;海德當初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淚水一定也在眼眶打轉,而心裡是無比的澄澈、透亮,她感受到了人間的天堂,這有愛的天堂,所以,才會引起千千萬?讀者的共鳴,才會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記. 世界太繽紛,太多彩,當層出不窮的誘惑鋪天蓋地而來時,很多人開始迷失自己,開始遺忘一些最初的美好,開始往反方向走,慢慢地越來越模糊,越來越消失在我們的視線范圍里.厭倦以後,對溫馨,對有愛,就會有所懷戀,而傳奇的凱瑟琳;海德寫就的《讓愛傳出去》恰恰是一部可以給人以溫馨,給人以愛的好書.最質朴的字句,最簡單的故事,卻處處流露著對生活中的愛的感悟.不需要任何的修飾,純粹是心與心的對話,感受這亘古不變的珍貴.

㈢ 600字作文觀《愛的奉獻》有感

作文 1有這樣一幅畫面,在一個花園里,有一棵健壯的老芭蕉.在它的身旁有一棵稚嫩的小芭蕉.老芭蕉把自己體內的養分全輸到小芭蕉的身體里,使它茁壯成長,而自己卻慢慢地枯萎了…看到畫面中的老芭蕉,使我想起了為我們而默默奉獻的孫老師. 自從遇到了孫老師您,從此,我似茫茫大海中的一扁舟,您更似海上的燈塔.有了您,我們在迷失方向的森林裡找到了出口;有了您,我們的天空變得更加明朗,我們的夢幻變得更加美麗. 記得三年級時的我成績平平,上課發言總是不積極,有時還會開點小差.是您給了我前進的動力.有一次我上課走了神,您問的問題我沒有回答上來,您叫我下課去你的辦公室,當時我膽戰心驚,生怕您會大罵我一頓.令我吃驚的是,您並沒有嚴厲地批評我,而是撫摸著我的頭告訴了我課堂40鍾的重要性,還鼓勵我以後上課時要積極發言.從此,每每上課,我都會看到您那期待和鼓勵的眼光,此後,我舉手的次數也漸漸多了起來,您萬分驚喜,在課堂上大大地表揚了我,使我信心倍增,學習的勁頭也更足了. 還有一次,我生病了,落了好些天的課,成績有所下降,您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立馬抽空來給我補課,看著您日益蒼老的面容和漸白的鬢發,我心裡感動極了. 老師啊,老師!您把您的心血毫不吝嗇地傾注在我們身上,您用那無私的愛,為我們奉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就讓我摘取白雲一朵,載著我每天的祝福給您;讓我捉住清風一縷,捧進您敞開的窗戶,送您一絲涼爽的慰藉. 老師,您似一縷春風,輕輕拂過心靈的荒漠,讓人間開遍鮮花;您似一朵馨香的玫瑰,花香撲鼻,令人陶醉;您似一束陽光,照耀在別人的臉上,溫暖舒適.千言萬語道不盡我對您的愛,讓我用最真誠的語言來祝願您:一生幸福.作文 2「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這首名為《愛的奉獻》的歌,我不知道聽過多少遍了.當那美妙的歌聲再次在耳邊響起時,我腦海里便浮現出一個令人感動的畫面:人們正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將幾張百元大鈔塞入捐款箱內.為的是去拯救一位生命垂危的母親,年輕的母親羅南英是青海省樂都縣高店鄉河灘寨學校的一位語文老師.她有一個年僅三歲的兒子,可是死神卻偏偏降臨在她的身上,她在醫院里查出得了白血病,如果沒有骨髓相配的人,不久將離開人世.幸運之神並沒有忘記她,醫院終於找到了相配的骨髓,可以做骨髓移植手術了.可惜好運並沒有繼續,做這個手術需要昂貴的治療費,高達60萬元,對一個普通的教師來說,這真是一個天價,比登天還難呢!無奈之下,羅老師便決定放棄治療.她知道自己不久將會遠離人世,一想到只有3歲的兒子就將永遠的失去母愛,羅老師的心都碎了.當時,《寧波晚報》正好有「給孩子的一封信」的徵文活動,羅老師決定給孩子寫幾封信作為母愛的一種延續.其中的一封是她留給孩子16歲時的信,信中寫到「鵬鵬,今天是你16歲的生日,你可能會常為一些事情感到委屈和憤憤不平,這可能是你正處於比較判逆的年齡,也可能和我過早地離開你有關,孩子,當你感到郁悶時,你晚上就走出房門,看看滿天的繁星,其中有一顆便是媽媽,你有煩惱就說給媽媽聽…」.當這封信被見報後,人們不禁被羅老師那深深的母愛所感動,紛紛為這位母親捐款,希望能挽救她的生命.一萬、二萬、十萬…在短短的6天時間里,素不相識的人們居然為羅老師捐到了60萬元,讓她又有了生存的機會.這種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的精神是多麼的可貴.這件事讓我深深的感動,我想整個社會就像是一條母親河,而我們每一個人是這條河中一滴滴的小水珠,無數顆小水珠匯集成了河流,而河流卻將小水珠們緊緊的凝聚在了一起,如果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擁有一顆金子般的愛心,那我們的世界一定會變成愛的海洋.「在沒有心的沙漠,在沒有愛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卻步,幸福之花處處開遍….」韋唯優美的歌聲還在不停的播放著,我不禁跟著輕輕吟唱著,心中再一次的被感動著.

㈣ 誰能給我一篇愛的奉獻演講的觀後感

有位偉人說:「 世間最庄嚴的問題是,我能做什麼好事?」 是的,人生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是取得什麼。奉獻比接受更為有福。如果人僅僅為自己勞動,也許他能夠成為著名的學者,偉大的智者,卓越的詩人,但是他永遠也不能成為真正完善和真正偉大的人。你若要為你的意義而歡喜,就必須給這個世界以意義。利己的人最先滅亡。他自己活著,並且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的這個「我」被損壞了,那他就無法生存了。僅僅一個人獨善其身,那實在是一種浪費。上天生上我們,是要把我們當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為我們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於沒有一樣。
汶川、玉樹大地劇烈的顫抖,撕裂我們的胸膛,無法抑制的淚流,掛滿了中國的臉龐。多少親人在地動山搖的瞬間骨肉分離,家毀人亡。多少孩子從得救的那刻起便成了孤兒,失去爹娘。多少個鮮活的生命掙扎在廢墟下,渴望著生還的最後一線希望。搶救生命,時不我待,黨中央國務院第一時間第一地點,把運籌帷幄的總指揮部設在了抗震救災的第一線上,這就是愛的奉獻。
在抗震救災中,為餐風露宿的親人添一個賬篷,哪怕是一碗方便麵,一瓶礦泉水。為嗷嗷待哺的孤兒添一個奶瓶,為清理廢墟多一雙手套,多一把鐵鍬。為失去校園的孩子添一張課桌,為受傷的生命送出急需的葯品。這都是愛的奉獻。愛的奉獻來自四面八方,鑄就了我們強大的中國。強就強在民心凝聚,士氣高昂,這是億萬愛心築起的長城啊!永遠震不垮, 推不倒, 砸不爛。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讓愛的暖流撫平大地的創傷,讓愛的真情抹去生命的淚光。
大災難中需要愛的奉獻,其實,奉獻存在於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時刻,每一個角落中。就拿我們的學校來說, 我們教師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滿腔的熱情投身到黨的教育事業之中,對每個學生都做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對學生的教育都做到愛心、耐心、恆心。愛心是具有「舐犢情深」的關愛。無論在生活上,學習上都能將愛化作春風細雨,吹拂與滋潤學生的心房,為師生的溝通架設一座「心靈之橋」。耐心就是孜孜不倦的教誨,對於差生,更要細致入微,面批面改。那耐心的奉獻是赤誠的奉獻,無私的奉獻,崇高的奉獻;恆心就是堅持不懈的奉獻,那奉獻就像火把,是無怨無悔的燃燒,是至死不渝的真情;那奉獻象一泓清泉,是長年的流淌,是不計名利的付出。
而我們的學生,他們把愛奉獻學校,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把愛奉獻班級,齊心協力,共創輝煌;把愛奉獻老師,認真聽課,刻苦學習;把愛奉獻同學,友好相處,互相幫助;把愛奉獻家庭,溫馨和睦,事事順心;把愛奉獻親人,幸福美滿,共享天倫;把愛奉獻家鄉,保護環境,文明做人;把愛奉獻祖國,發憤圖強,實現理想。我們的愛心宣言是「孝心獻給父母,忠心獻給祖國,誠心獻給朋友,愛心獻給社會」。在抗震救災中,我們用淚水澆灌希望,用行動踐行愛的奉獻。災難讓我們情系汶川玉樹,心心相連,我校全體師生踴躍向災區人民捐款捐物,譜寫了愛的奉獻的美麗詩篇。每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但愛心卻無大小之別,只要我們真誠付出,我們的奉獻就是一種幫助,災難中彰顯了我校全體師生的的社會責任感。而且,我們許多老師和學生還為醫院義務獻血。因為有了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世界各地成千上萬患有白血病等疾病的患者,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我們願做志願者,願意捐獻幹細胞,也就是獻骨髓。其實,它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對身體也無害,就是將我們的血液循環到一個採集機器中,機器自動採集,就像獻血一樣。適齡、健康的志願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後,由於血細胞數量減少,會促使骨髓把儲備的白細胞釋放,並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使血細胞的生成,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在奉獻中,我們一定會獲得了無限的幸福和歡樂。
是的,奉獻比接受更快樂。如果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給人們的都是些美好的東西——鮮花、思想,以及對你的非常美好的回憶,那你的生活將會輕松而愉快。那時你就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這種感覺使你成為一個心靈豐富的人、精神愉快的人。歷史把那些為了廣大的目標而奉獻,因而使自己變得高尚的人看作是偉大的人;經驗則把使最大多數人幸福的人稱贊為最幸福的人。經驗顯示,成功多因於赤誠的奉獻,而少出於能力。勝利者就是把自己身體和靈魂都獻給工作的人。 奉獻是一種無意識的播種。 壯心欲填海,苦膽為憂天。 夜把花悄悄地開放了,卻讓白日去領受謝詞。 生命的用途並不在長短而在我們怎樣利用它。許多人活的日子並不多,卻活了很長久。一個有德性的人,往往為他的朋友和國家的利益而採取行動,必要時乃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寧願捐棄世人所爭奪的金錢榮譽和一切財物,只求自己的高尚。不去奉獻的心像沙漠中的不毛之地,吸收一切雨水,卻不滋生草木以方便他人。我們要做春蠶,吃了桑葉就要吐絲,哪怕放在鍋里煮,死了絲還不斷,那是為了給人間添一點溫暖。我們要記得,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裡拿取。我們應當在不同的崗位上,隨時奉獻自己。因為只要人人奉獻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㈤ 愛的奉獻觀後感

這是心的呼喚 這是愛的奉獻 這是人間的春風 這是生命的源泉 在沒有心的沙漠 在沒有愛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卻步 幸福之花處處開遍 啊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 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啊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 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這是心的呼喚 這是愛的奉獻 這是人間的春風 這是生命的源泉 在沒有心的沙漠 在沒有愛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卻步 幸福之花處處開遍 啊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 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啊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 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啊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 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啊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 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希望採納

㈥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500字左右)

這天,我觀看了電影《地道戰》,它主要是講:1942年到1944年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盪」實施了三大策略:「殺光、搶光、燒光」。冀中人發由於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建立地道戰以後,敵人就往裡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來防備,敵人沒有得逞,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我們沒辦法。在地道里作戰時,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人群來傳播消息,使隊長的意思能傳播給人群。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掃盪」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勝利。
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我一向在想,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民如此聰明,而此刻的中國人卻如此地脆弱無能,就拿諾貝樂獎這個事例來說吧,在外國已經有很多人得了諾貝樂獎,但我們中國卻只有幾個人獲得了諾貝樂獎,真是天壤之別啊!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中國人並不比別人笨,為什麼會這樣?告訴你吧,因為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為自我爭權謀利。我們回想一下《地道戰》吧,如果他們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嗎?如果他們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嗎?所以我呼籲大家不要再爭取權謀利了,你倒不如把爭取謀利的時光來為國家作奉獻,這樣也許對你會更好。
同時,我也期望我們小學生好好學習,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長大為國家做奉獻。

㈦ 《愛的奉獻》微電影有感450字以上

「生命的用途並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我們怎樣去利用它,許多人短暫的生命卻永久地銘刻在人們的心間。」是啊!蒙田說的這句話一點也沒錯,白芳禮老人就用自己的一生來詮釋了這句話。他是一位普普通通、其貌不揚的蹬三輪車拉活的老人。
生活在幾近乞丐,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能在十八年支教生涯中,捐資助學35萬元,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他就是人稱白爺爺的白芳禮。當我讀到「1994年,已經82歲高齡的他本應當安享晚年時卻自己規定每個月要給貧困的孩子捐款800元」的時候。我想:一個本來生活就不富裕的老人在自己晚年的時候,為自己立下了這樣一個既光榮又艱巨的任務時,每個人都會為此而感到驚訝。可是這位老人又是如何掙夠這筆「巨款」的呢?「為了實現這個計劃,老人決定通過借錢、蹬三輪車也要完成的方式來掙錢。」當讀到「老人為了拉活方便就挨著亭子搭了3平米的小鐵棚子;睡在一張用磚頭搭起,上面鋪上一塊木板的床上;在這種房頂露著一道青天的環境下卻睡了整整五年。」的時候。我的眼淚就不由自主的落了下來。可想而知老人在這個不足3平方米的小鐵棚里度過了多少個嚴冬和酷暑啊!這種地方青年人都堅持不了,更何況是一位老人呢?盡管這樣,在生命快到盡頭時,老人硬是給人家帶病看了三個月的自行車,硬是把自己的一角、二角、一元、兩元湊夠了五百元全部捐出去的時候,老人卻無奈地說:「我干不動了以後再也不可能捐錢了,這是我最後的一筆錢」的時候,在場的人無不熱淚盈眶「當看到這種情景時,我不爭氣的淚水又一次地流了下來。2005年9月23日清晨,93歲的白爺爺卻悄悄地離開了我們。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那顫抖的聲音;永遠不會忘記他曾經捐助的一筆不小的數目……文章寫完了,我的淚水早已使我的視線模糊。
可我還是不忘哼起了那首愛的奉獻「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首歌我永遠記住,因為它是白爺爺一生真實的寫照。夜已深了,可我卻無法入睡,我對白爺爺的懷念將永遠永遠永遠……

㈧ 怎麼寫關於奉獻愛的讀後感,簡單些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讀後感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7.8級地震,北京、上海、天津、山西、陝西等全國多個省市有明顯震感。地震發生後,HJT總書記指示盡快搶救傷員。總理趕赴災區指導救災。事發當時,我們心都涼了,從來沒有遇見過的地震,在我們上課的時候來了!雖然只是有感!當然,這是在西安,而在那裡,在汶川,就不一樣了。現在,死亡的人數在漸漸的增加,大家都急,中央也很關注,咱的好總理溫總理用最快的時間趕到了四川,親自指導救災!

但是,就在此時,我們心系災區情況,心系災區安危的時候,有些網民在網上妖言惑眾,發布不實消息。給人們群眾以不實的報道,作為一名中國人,在國家危急的時刻,我們應更加的團結在一起,拋開一切問題,積極參與到救災中,不管你以什麼行動,一聲祝福,一聲慰問,或者是捐款等等,何必要如此的散布不實消息呢。

在網上,看到一些網友則被中國地震局,這么大的地震為何沒有預報?其實,不管在中國,甚至是世界,地震的預報工作都是很難得,我學過有關地震的一些東西,因為我是學地質的,地震這個東西來得快,預報難,這都是眾所周知的,可謂什麼有些人不明事理,胡說八道,此種做法,各位網友說說正確么?切不說別的,看看03年的非典,08年的雪災,遠點的就是每年的洪水,98年的那場,大家都知道,都看見了,中央難道會坑我們么?每次災難,你們看看,誰沖在最前面,誰沖在死亡的邊緣,不是我們的相關人員么?08年的雪災,總理不辭辛苦,四處奔波,來回看望;03年非典,又是誰沖在第一線,不是我們最敬愛的黨員,最敬愛的醫生護士和解放軍么?看看每年的洪水吧,是誰,忘記自己的生命,不怕死的沖在救災前線?不是我們的黨,我們的軍人么?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不應該團結起來為災區人民做點什麼么?我們難道就像在網上亂發帖子,責備誰么?許多客觀的東西都是我們不能避免的,下午行動電話打不不能正常的使用,這部是他們的錯,移動公司的人已經在最快的時間出發,修理基站,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量手機用戶集中使用手機造成通訊擁堵!所以,我們應冷靜的對待某些問題!

傷亡人數在不斷的增加,而我的心裡也很難過,畢竟自己身邊許多人都是四川的,看到他們焦急的樣子,我汗不安。我不是責備在網上發那些讓人很不舒服帖子的人,而是實在看不過去了。切不說你對誰負責,你的話說對你自己的負責么?對待問題你冷靜過么?不管怎麼樣,現在我們不是責備的時候,我們應該團結一致,一致支持災區,支持咱的黨,支持我們的受災同胞!當我們該捐款的時候就捐款吧!伸出你溫暖的手,幫助別人吧!

抗擊地震,讓我們團結起來吧!加油中國!加油汶川!我們支持你,我們一直關注著你!朋友,兄弟,姐妹,你們的安危,一直在我心中牽掛......

㈨ 愛國影片觀後感(600字左右)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觀看了文獻影片《決戰太原》。我幾乎是眼含淚水看完最後一個鏡頭,我彷彿被帶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影片中處理烈士後事工作隊副隊長杜明學的痛心疾首,霍桂花冒死送達太原城防圖而終身殘疾的動情往事……很多鏡頭畫面,讓我好幾次都想掉眼淚。
太原,這一座擁有兩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六十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軍經過近半年的英勇奮戰,攻克太原,太原的歷史從此掀開嶄新一頁。《決戰太原》是以全國解放戰爭為歷史大背景,運用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資料,結合尋訪當年戰爭的親歷者,全方位多視角地描述和記錄了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閻錫山的部隊展開的異常激烈的太原戰役。《決戰太原》讓我們看到了當年真實的戰爭場面,那一個個珍貴鏡頭都是當年戰地記者冒著槍林彈雨,用鮮血和生命記錄下的。影片中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資料,全方位多視角地追述了戰爭雙方從謀劃到對決的歷史事實,捕捉到許多普通戰士動人心弦的戰爭經歷,以及後人尋找陣亡烈士親人那一幕幕催人淚下、發人深思的人文情懷,高度贊揚了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重要貢獻和英勇犧牲的革命前輩。
太原戰役從1948年10月5日發起,到1949年4月24日結束,前後歷時6月有餘,共計殲滅國民黨軍隊135000餘人,其中俘虜77000餘名。解放軍為攻取這座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犧牲。僅在太原解放戰役中就有7000多革命烈士長眠地下。當我們站在蒼松翠柏間獻花鞠躬的時候,當我們因英雄的戰士而自豪和驕傲的同時,我們的心情也是十分悲痛和沉重的。在烈士陵園,我看到一個個刻有烈士姓名的墓碑,還看到只有所在部隊名稱而無姓名的烈士墓碑,更有既無姓名又無部隊名稱的無名烈士墓碑,可能還有許多連墓碑也沒有的烈士永遠長眠在地下。他們是我們的前輩,是為了我們今天安寧的生存環境而英勇獻身的親人。
人類需要和平,60年後的今天,我們絕不能忘記這場成為歷史的戰役,更要保衛現在的和平與安詳。

閱讀全文

與關於奉獻與愛的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人特別少感覺尷尬 瀏覽:41
綜藝小白和三棲大腕電影結局 瀏覽:964
我的世界大電影音樂 瀏覽:342
一個男的跟一個鬼結婚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74
湯什麼小電影平台 瀏覽:714
切入點電影演員表 瀏覽:829
韓國電影蘋果劇情介紹結局是什麼 瀏覽:400
養父中文電影 瀏覽:280
周星馳經典電影有鬼 瀏覽:274
七月十四系列鬼電影完整版 瀏覽:847
南通樂天電影院 瀏覽:131
周星馳2018開拍電影 瀏覽:282
音樂電影搞笑 瀏覽:496
世界電影第一部有聲電影叫什麼 瀏覽:604
外星小孩動畫電影大全 瀏覽:567
成龍不知火舞電影 瀏覽:424
全球十大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瀏覽:121
希特勒打蘇聯電影大全 瀏覽:833
法國非誠勿擾電影 瀏覽:554
一個女的要當演員的電影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