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十二生肖電影去觀後感600字

十二生肖電影去觀後感600字

發布時間:2022-04-17 12:56:33

㈠ 《十二生肖》電影影評怎麼寫【原創】200-300字之間

玩命的成龍才是好成龍
100個看成龍電影的觀眾,最起碼有101個是沖著他表演的動作而去,否則成龍也不至於在突破傳統的《奇跡》、《玻璃樽》和《辛亥革命》里都不厭其煩的加上一段肉搏。但《十二生肖》和許多成龍佳作一樣,遠非只有打鬥可看。如今的影迷越來越專業,時常把節奏二字掛在嘴邊,懂得把控大片節奏的華語電影人卻越來越稀缺,大浪淘沙後,成龍算得上碩果僅存之一。

《十二生肖》是個緊湊的故事,幾大段動作序列鋪排有致,海陸空全面覆蓋,追打逃形態各異,張弛有度且分寸感極佳,保證總在最恰當的時機挑起興奮。間中穿插的文戲,主要用來補充尋寶線索,要不就攪拌一下人物間的化學反應,剩餘的插科打諢里,時不時冒幾個冷笑話調節氣氛,或推動一下患難友情,彌合一下親情和愛情,只要不拿來和二十年前比,應該少有冷場。必須贊揚俠盜集團的惜字如金,常常一個眼神便心領神會,不少時候必須全神貫注才跟得上,沒有許多大片動不動就「你要干什麼」,「你怎麼看」的無趣對白。你可能會嫌某些台詞太矯情、太幼稚或者胡鬧過了頭,但找不出多餘。如果說有遺憾,大概是巴黎宅邸中關於英法聯軍的爭辯一節,雖然為了樹立價值觀必不可少,但實在缺點戲劇沖突,而且有太多不必要的多語翻譯的慪氣鬥嘴,也許這是國際化的策略之一,想想多次出現的新聞畫面國別和語言之多,想想海盜集團的翻譯人才濟濟。

許多影迷哀嘆老港片不再,很大程度上是惋惜當年那種讓人一刻不停歇,每秒有驚喜的劇作,文戲和武戲是互為綠葉的,沒有打一會說一會的刻板。許多港片有精彩的打鬥,但文戲相對乏味,多年後重看只能跳著找回憶,成龍的優秀作品卻是能從頭到尾反復欣賞的,《A計劃》《警察故事》、《紅番區》、《我是誰》都是渾然天成的整體,文戲也妙趣橫生,順著故事一路走下去,激烈的對抗才能抓住人心。時過境遷,《十二生肖》自然不可能重拾舊港片模式,但劇本仍是標準的流水線精品,打磨的精緻玲瓏,摸不出突兀的稜角。許多大片導演看不起流水線工藝,非要另起爐灶彰顯個人風格,結果成品里充斥了太多自以為是、磨磨唧唧和故弄玄虛,那都是一點點滋養觀眾瞌睡蟲的飼料。成龍的古裝片、戰爭片也有這種傾向,所以並不賣座,但他一回到最拿手的動作冒險輕喜劇,便將幾十年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十二生肖》片尾第一個NG令人痛心,成龍年近花甲的身體令搏命越發艱難,但即使哪天他不再上陣台前,依然能憑劇本編排和場面調度的經驗,當一個出色的動作導演。

賀歲片是香港獨有的銀幕文化,成龍在90年代也拍賀歲片,但和黃百鳴等的群星薈萃不同,走的是單槍匹馬英雄冒險的路線,迎合觀眾「過年看一場大戲」的心態。如今成龍年邁,獨木日益難支,和湯姆•克魯斯的《碟中諜》越來越注重團隊合作一樣,也找來後輩演起了群戲,在氛圍上反而靠近了黃金時期的港產賀歲片——一群有著共同目標和各自麻煩的人命運交織,經過不懈努力,大小問題全在最後一刻同時解決,寶物歸國,惡人得報,情侶和好,家庭復原,十分和諧美滿,如果眾人在醫院里排成一行抱拳道聲「恭喜發財」,我也不會覺得意外。

成龍的動作片是干凈的暴力,沒有窮凶極惡的壞人,有的只是一時得勢的卑鄙惡棍,可恨實則可憐,或是勇猛無腦、虛張聲勢的打手,總會被成龍用拳腳和道具痛打或戲弄,很多作品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反派。好萊塢把握不到這分寸感,《尖峰時刻》的壞人太主流陰暗,《鄰家特工》又卡通過了頭,觀眾喜聞樂見的成龍式善惡交鋒正如《十二生肖》所展示的,雖然勢不兩立,但極少訴諸暴力兇殺,雖然打得齜牙咧嘴,但絕沒有你死我活的殘忍,打到後來互施援手,化敵為友也不罕見。眼花繚亂的肢體對抗,是將成龍與盟友、對手放入一個精心設計的復雜環境,通過巧妙的動作編排和道具使用,炮製出毫無生理反感的雜耍式武鬥。從那個香港還沒有電檢制度的年代,到大片裸露血腥口味漸重的時下,也許只有成龍的招牌電影,才能讓父母深刻認同打打殺殺可以不等於暴力,並放心帶孩子前往。只是這次我們等得有點久,上一部符合此特徵的是《寶貝計劃》。

由於選取頗具技術含量的俠盜題材,《十二生肖》前無古人的展示了許多高科技,在華語片里十分罕見,但我們看《碟中諜》時已經見識過了,所以成龍純然是清朝皇帝態度,僅把這些洋玩意當做讓人張嘴一兩秒的奇技淫巧,敏捷身手和不要命精神並沒未遭喧賓奪主。就像他在《成龍的特技》結尾所說:高科技很好,但我還是喜歡真功夫。當然,這把年紀已難再攀高峰,開場的輪滑驚艷後,降落傘逃亡和船塢打鬥都是溫吞水,直到高科技色彩淡去的叢林奪寶,方才回到《飛鷹計劃》式的「多路人馬大混戰、三個女人齊搗亂」,成龍縱神通廣大也被攪得手忙腳亂、焦頭爛額,緊湊的喜感直逼當年。造假倉庫的以一敵眾是成龍能量的全面噴薄,他在鋼筋水泥間上竄下跳,龍套們灰頭土臉、四處跌落,落地窗和相機桿等精心原創亦不缺席,足以列入他職業生涯最佳打鬥之一。當然你若是鐵桿龍迷,還是能挑出不滿,比如腳底抽箱的招數屬於炒冷飯,比如蓋子砸人不夠花哨,有幾處剪輯也有點混亂,可誰能要求五十八歲的成龍向三十八、二十八時看齊呢。

我們都能理解歲月壓榨後的力不從心,惟獨成龍自己絕不服老,繼續野心勃勃的挑戰年輕的自己。我們以為倉庫大戰已足夠熱血沸騰,成龍卻認為稱心如意遠遠不夠,非要讓人人都目瞪口呆方肯罷休,於是高潮一刻,他在晴空中倏的飛入銀幕,猶如一個從天而降的救世主,為了終極目標拚死一搏。當JC從幾百米高的山壁翻滾而下,脖子扭曲,雙腳脫臼,滿臉傷痕累累,雙目充血,眼神迷離,膝蓋微顫著不支倒地,卻仍執著的用盡殘力搜尋銅首的影子,這是在華語影壇越來越稀缺的搏命精神的超凡詮釋,也是成龍幾十年輝煌的最佳揭秘:他知道觀眾要什麼,而且他總會給他們更多。連對手也要忍不住贊一句:你真是純爺們。近幾年,成龍一再祭出「最後一部動作片」的噱頭,但每次態度都模稜兩可,我們咒罵時,他正在偷樂呢,這個狡猾的老硬漢,他知道無數人盼著他食言呢。

㈡ 成龍的《十二生肖》觀後感

影片講述由成龍飾演的賞金獵人Jackie,為了領取國際文物販子開出的巨額獎金,帶著他的一票高手夥伴們四處尋找圓明園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後四個獸首的下落,最終轉而幫助中方,全力挽救國寶,將尋回的獸首歸還中國的故事。

成龍的《十二生肖》是作為今年首部確定與IMAX合作的華語電影,也的確依然是延續了他以往電影的極限動作風格,槍火追逐、山地落傘、盤路追車、滑梯纏斗、多角度爆破等精彩場面。但大哥的巔峰時刻已然過去,愛國主義情懷的情節設計,顯得略顯無力;明顯感覺到大哥的苦心,好比讓傳統的中國人,穿西方人的衣服。科技感趨於強烈,明顯感覺大哥想把中國電影往好萊塢方向牽引,顯然靠他一人之力還不夠。觀眾關注的是視覺沖擊力的呈現,是一種爽的感覺。大哥一向推崇實景拍攝,實打實拍,大部分情況下不用替身,這是比較牛逼的地方。幕後花絮里,介紹大哥拍風洞、火山爆發和古堡的戲,其實還是很給力的。
真正回歸到影片當中,觀眾是不會關注電影拍攝背後的故事有多牛逼,投射在觀眾眼球上的畫面,視覺的沖擊力、情節設計,人物形象……構成的觀眾評判依據。
說到人物,覺得一直以來,在大哥的電影里,大部分的笑點、重點都在他一個人身上,對於其他配角,小人物,印象並不深刻。這部片子里,我記得的,只是張藍心的大長腿、打戲,有點變形金剛味道的輪滑衣,他跟法國狗的笑料,海盜李宗盛的猥瑣和裝傻,還有最後吳彥祖跟舒淇的彩蛋。幾個俠盜的線索,在影片中交代的有點零散。我發現好的片子往往都不按常理出牌,會真實的呈現人性的多面性。當成龍在權衡的時候,一切以愛國為主,因此犧牲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淡化了故事主線,犧牲了張藍心和權相宇的感情線索,只留下好萊塢式的個人英雄主義橋段。我倒覺得作為成龍飾演的賞金獵人角色,應該更多真實展現他作為凡人、小人物的一面,他沒有私慾?沒有思想斗爭?愛國還是稍微主旋律了些,一旦影片調性確定,人物形象必然不能做到飽滿,很多東西是和主旋律相違背的。
雖然說達到巔峰狀態後再想超越很難,但是大哥也的確在努力能去超越自己,極力給觀眾呈現大片帶來的科技感,刺激感,實際效果在觀眾眼裡似乎只是輕描淡寫了一筆。不過,還是值得去影院放鬆消遣一下,有刺激,有笑料,有精彩打鬥場面,怎麼說,從計劃到拍攝,前後也五六年之久。此處僅為個人拙見,一千個人眼裡還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嘛不是。所謂,槍打出頭鳥,最先嘗試的、開路者角色,必然受到各種評判標准,後人才能揚長避短,把前人拍在沙灘上。2012年首部與IMAX合作的華語電影,無關乎情節設置,沖著大哥的一片苦心,還是可以一看的。

㈢ 十二生肖的觀後感,要300字左右,不要太多

我認為電影是一門藝術,它可以讓你明白很多深刻的道理。
我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十二生肖》,主角JC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大盜,他有最好的裝備,最好的隊友,他專偷名畫、古董,而且是被別人私藏的那種。每次他得手後都會賣給不法商家,然後那些商家會在拍賣會上賣出去,。一次JC的老闆讓他去偷圓明園里遺失的十二生肖銅首,JC為了錢來到法國尋找銅首,在法國JC遇到了一位保護文化遺產協會的人,名叫COCO,她愛惜文物,尊重文化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JC,直到有一天JC看見拍賣會上的龍首流拍(流拍就是在拍賣會上某件物品無人出價沒有被拍賣出去),商家竟要把龍首扔進噴發的火山中毀掉,JC看到這一幕,再也忍不住了,他趕到現場在空中與跳傘隊員搏鬥,使出了渾身解數,用盡了最後一絲力氣終於搶回了龍首,歸還了國家……
這部電影告訴人們不該去偷盜文物,每個文物都有自已的故事,我們不應該破壞它,應該讓它呆在自已的國家做一個歷史的見證者,電影還告訴我們人不該只為錢活,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已的信念,我們團結、友愛、合睦、貢獻才會感到快樂!

㈣ 中國十二生肖概述讀後感,

十二生肖的故事讀後感
首先,我知道了十二生肖的動物和排名。分別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為什麼有屬鼠的,沒有屬貓的?很久很久以前,人們要選出十二種動物作為十二生肖,他們定了時間和地點各種動物都可以參加。先到的十二種動物為十二生肖。本來貓和老鼠是好朋友,都想參加,可貓愛睡懶覺,老鼠說叫它,但忘記叫它,結果貓沒趕上。老鼠為了自己的事情卻忘記了朋友的事。老鼠的做法是不對的,老鼠很自私。所以我們做人不應該像老鼠那樣自私。應該首先想到別人。
老鼠很小為什麼能排到第一名呢?報名那天老鼠和牛起的都很早,它們碰到了,但老鼠沒牛走得快。老鼠一動腦想出一個主意,要給牛唱歌,於是,老鼠騎在牛身上給牛唱歌。它們一起到達報名地點。老鼠速度很快的一蹦就在牛的前面了。所以老鼠排在了第一名,牛排在了第二名。這說明老鼠很聰明,但它很虛偽。所以我們不要作虛偽的人,對人一定要真誠。

㈤ 《十二生肖》的電影觀後感咋寫

《十二生肖》是成龍一部集大成之作,最後一次搏命演出成龍不遺餘力,如果說他近年來的轉型或者不轉型之作都多少保留了他的動作喜劇風格,那麼《十二生肖》就是一次全面的自我回歸,從開場的輪滑脫身、到叢林冒險到火山口奪寶。更多關於電影《十二生肖》的影評盡在巨人作文網。
在港式功夫片即將成為過去式的時候,成龍的《十二生肖》帶著他招牌式的功夫喜劇來到2012年底擁擠的賀歲檔,表示他仍未過時。不過這可能是成龍最後的動作盛宴,畢竟他已經58歲了,但從當年開創功夫喜劇開始到如今三四十年,世界動作影壇風潮幾變,成龍依然憑借動作和喜劇高度融合的電影風格一呼百應,實在難得。
港產動作片一度是華語動作類型片的代名詞,在這個類型片上的整套系統都為大陸、台灣等華人地區無法企及,但動作片對暴力、奇觀的展現能力逐漸被技術取代——當然,在大陸市場激活之後,動作片的表演能力基本都被威壓取代了。但成龍能夠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在於,他的功夫喜劇從一開始就已經跳脫出功夫片、動作片的范疇,而進入了表演藝術范疇並備受稱贊,而他在動作設計上的才華、動作表演上的天份和敬業搏命保證了影片流暢諧趣賞心悅目,同時又能不斷創造新的純技術無法取代的動作奇觀,因此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西方評論家說,如果電影回到默片時代,只有成龍和卓別林能活下來。而《十二生肖》作為成龍最後一部搏命電影,勢必不遺餘力。
近年來的成龍一直在嘗試轉型,從《神話》、《新警察故事》到後來的是《功夫之王》、《大兵小將》、《新宿事件》、《功夫夢》等等,都在嘗試突破以往的風格,中間只有《寶貝計劃》屬於他的典型風格,但這些從類型到角色塑造上的轉型,並未創造奇跡,因為成龍的電影已經有了很深的烙印,這種電影風格全世界都罕見,而當成龍想往古裝歷史、黑幫大佬、頹廢大叔等角色上轉型的時候,在其數十年經營的成龍招牌和風格之下,顯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不是成龍能力不夠,而是他已經太成功。
《十二生肖》是成龍一部集大成之作,最後一次搏命演出成龍不遺餘力,如果說他近年來的轉型或者不轉型之作都多少保留了他的動作喜劇風格,那麼《十二生肖》就是一次全面的自我回歸,從開場的輪滑脫身、到叢林冒險到火山口奪寶,中間大小動作不斷,並且不斷有笑料穿插其中,如果你能忽視姚星彤愛國主義教育演說的話,就依然能享受到久違的成龍電影帶給人的刺激和過癮。類型片本來就需要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兒,但比起成龍都要加盟的《敢死隊》系列,成龍在自己的《十二生肖》里展示的動作表演上的創造力和追求是遠勝於史泰龍他們的。因為中國功夫片給世界動作類型片貢獻的不僅是威壓和套招,更多是處理動作表演和效果的方式,這在成龍的動作喜劇中體現最為明顯,比冒險爬樓的高度,你得等比迪拜塔更高的樓建好,比爆炸,你也賣不過賣拷貝老師,比肌肉老猛男扎堆更是很沒意思的事兒,成龍一直堅持在動作設計上的巔峰追求,因此你看到輪滑脫身感受到的在震撼之外,是對想像力的嘆為觀止。成龍也與時俱進採用高科技,但都在他自己風格的掌控之下。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O(∩_∩)O謝謝!!!

㈥ 電影成龍十二生肖讀後感200

《十二生肖》故事主要發生在法國,片中大量法語、英語對白卻並未削弱成龍式動作的賞心悅目,動作戲的兩個重頭戲分別在開始和最後高潮,開始的輪滑脫險戲絕對堪稱近年最精彩的動作場面,而最後的火山搶寶則是成龍向動作極限表現發起的最終極的挑戰。
動作戲在《十二生肖》中占據了大部分空間,即便是過場、鋪墊也不乏小范圍卻不失驚喜的動作戲,這是我樂於看到的,所有電影都需要文戲,但成龍電影可以把文戲融入武戲,動作與言語交錯交鋒妙趣橫生,戲劇張力不僅沒有削弱,角色的表現力卻更強了。同時,這也彌補了《十二生肖》里沒有大反派的不足,叢林一場戲中的劉承俊飾演海盜頭子,顯然不具備跟成龍巔峰對決的角色力度,索性成了動作秀的盛宴,所以在文物造假聖地的貼身打鬥這樣上乘動作戲的支撐之下,這片子已經足夠過癮。
當然,看到如此巔峰的成龍電影即將成為絕響,依然未免遺憾,因為如成龍這樣在動作設計上追求極致、動作表演又絕對搏命,同時又將動作表演的肢體語言做到當世無雙,都說明成龍是個不世出的電影天才,成龍電影風行多年依然有如此大的魅力是他的能力,也是觀眾的幸福,但這么多年也無法找到下一個成龍了。當年李小龍死後,從香港到好萊塢都在找下一個李小龍,結果出來了成龍,但成龍打拚多年,時代多有變遷,對動作如此熱衷並追求巔峰的電影人,至今沒有找到。

㈦ 電影十二生肖的觀後感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重要是描寫感受,具體如下:

《十二生肖》並不是個走心的電影,撇去漏洞百出的劇本和有「吃老本」嫌疑的故事模式,就連成龍電影一貫的華麗動作和搞笑橋段也一去不回。《十二生肖》的故事與以往成龍電影大同小異,劇情模式距離今時今日已經太遠,很難從意識形態上再次引發觀眾共鳴。

成龍功夫在片中已經退居次席,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高科技設備。從開場的一幕滑輪衣競速,到之後滑翔傘盜寶,高科技的裝備配上成龍的搏命演出,大有中國版007的風采。



(7)十二生肖電影去觀後感600字擴展閱讀

主要劇情:當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致使大批珍貴文物流落海外,其中四尊十二生肖獸首最引人關注,不僅惹出國內外的廣泛爭論,更有收藏家開出天價競拍這幾尊珍品。當然,其間不乏姦邪的文物販子,試圖通過偷盜的手段獲取寶貝。以此為契機,正在度假的國際大盜JC(成龍飾)隆重登場。

JC背後有一支Simon、David、Bonnie等人共同組成的超專業團隊,他們一同遠赴巴黎,尋求國寶鑒定專家Coco的幫助。經過周密細致的准備,JC等人一步步逼近重兵把守的獸首,而圍繞珍寶不可避免爆發連番驚險火爆的打鬥與追逐。在這一過程中,JC似曾被利益和金錢泯滅的愛國之心漸漸蘇醒。

㈧ 求一份《十二生肖》影評!是影評!不是觀後感!500字左右!請有文採的兄弟姐妹們盡情發揮你們的文采!...

片尾那個「大嫂」的正臉一閃而過,周圍的香港觀眾頓時竊竊私語起來:看,是他老婆,林鳳嬌。頓時,之前同樣一閃而過的吳彥祖、舒淇,甚至沒什麼存在感的陳柏霖等人變成了朵朵浮雲。

看到這里也再次確認了一個觀點:成龍向來是個其極聰明的人,他知道大家想要什麼,他的電影也許沒有太多內涵,卻有足夠的好看。

《十二生肖》這個故事,其實和「十二生肖」沒太大關系。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隻是線索,最大的作用在於給了故事開始的契機(找獸首),與結束的伏筆(阻止「屠龍」)。電影最成功與最失敗的地方勉強能調和——最成功在於成龍本身的動作設計,保持水準又有所突破,另外笑點還是那麼剛好;最失敗在於在商業喜劇片里加入太多說教性質的空洞對白,並且幾處轉折都十分生硬。在「動態」與「靜態」二者的你來我往間,嚴重影響了觀影的流暢度與人們對電影的接受程度,也無外乎有人評價道「絕對不會去看這種五毛片」。

主線劇情很簡單: 盜首JC(成龍)及下手下Simon(權相宇),David(廖凡),Bonnie(張藍心)是擁有高科技裝備、身手不凡的國際大盜。他們受賞金驅使,為黑心拍賣行MP尋找八國聯軍當年從中國搶走的圓明園獸首。過程中,認識了破產女伯爵Katherine(Laura),還有專注於保護流失國寶的文物鑒定專家Coco(姚星彤),以及其他同樣為各國流失文物奔走的年輕人。在找尋獸首的過程中,JC的觀念被Coco一點點改變,最終,為了救回即將被毀壞的龍首,JC奮不顧身地向著火山口跳去……

整體看上去,大盜「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劇情和之前的《寶貝計劃》有些類似,人字拖和百達通為了救活寶寶甘願被電擊,同樣JC為了救國寶從千米高空墜下摔的不成人形。看到這里的時候周圍很多人捂著嘴,不忍直視。已近60歲的成龍,在片中身體力行地完成了許多年輕人都無法完成的高難動作。片尾壓軸的跳火山,對於已經宣布這是最後一部大型動作片的成龍來說,或許是最後一次「為難自己」。《十二生肖》這部電影,也或許是喜愛成龍的觀眾最後一次在成龍不要命的打鬥中叫好與揪心的精彩動作片了。

主線之外的劇情看似令人啼笑皆非,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俠盜集團也不例外:JC一直在聯系一個聯系不上的女人;Simon和Bonnie是走在婚姻破裂邊緣的夫妻;David的老婆即將生產他卻無法陪伴身邊。尋寶途中,JC對Bonnie說,男人怎麼能時時刻刻陪在女人身邊呢,不然怎麼賺錢養家?Bonnie說,這就是你們男人自以為是的地方。也許,作為導演的成龍不僅僅在用這些橋段鋪墊片末正牌妻子的出場,更重要的是他在剖白自己想對林鳳嬌說的話。成龍與妻子曾差點離婚,林生子時他才娶了他,他常年在外打拚無法與她相守,而她從沒有過一句怨言……成龍在借電影里的小橋段吐槽自己,而林鳳嬌最後的出場除了博眼球造話題,更表明成龍對妻子不離不棄的感激,還有與她舉案齊眉的決心。畢竟慢慢息影轉入幕後,就能有更多時間與家人在一起了不是嗎。

至於影片所謂的「文物追回」內涵,其實也多在通過諷刺與說教達成,且幾次邏輯不通瞬間「變節」,也難怪會讓人一時半會兒難以下咽。對一些人來說,不能抱著看《肖申克的救贖》的心態看這部《十二生肖的「救贖」》,那簡直是在自找沒趣。成龍的片子一向有著明確的成龍色彩,只要他的打鬥讓你爽了,戳中你的笑點了,作為賀歲片來說也便合格了。

天乾地支輪回,六十為一甲子,選對應地支的「十二生肖」作為話題,或許也呼應了成龍年近六十的心境。一直在影院里坐到最後,聽到成龍用國語說出那一大段心裡話的時候心裡多多少少有些不捨得,可惜周圍的觀眾都已經走的差不多了。隨後出現的配樂表印證了我的猜想:片中出現的配樂除了《我是誰》,還有《真心英雄》《醉拳》等膾炙人口的「龍氏經典」歌曲,某種程度上,這許是成龍在用另一種形式做自我總結。

仍然會記得他帶給我的快樂,也仍然會時不時地看他過去的作品。個人最愛《寶貝計劃》里矛盾的成龍,《新警察故事裡》里厭世的成龍,《大兵小將》里豁達的成龍,《我是誰》里迷惘的成龍,《燕尾服》里自信的成龍,《新宿事件》里無奈的成龍……成龍曾經帶給我很多驚喜和歡笑,他的電影也曾經啟發我思考過很多東西。終歸是,英雄遲暮,這次拍《十二生肖》成龍也受了極危險的傷。成龍感嘆:「每一個動作,我都不知道會不會活著做完……有時候我會想,死在片場那就是傳奇,能和李小龍一樣。我不想等到哪一天,人家看我演什麼《醉拳8》,然後說,『成龍真可憐,打不動了還要打』。但我不想死。」 無論如何,期待他以出品人、導演、編劇、武指等其他身份帶來的影視作品。

再見啦,曾經那個用生命拍動作片的成龍大哥!

㈨ 十二生肖的電影的讀後感不超過50字

《十二生肖》是成龍在2012龍年創造的一套武打大片,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誰讓成龍就是由武打片出名的呢?

這部片子主要是描寫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首被英法聯軍盜走後,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或貴族家中。所以《十二生肖》主要介紹的就是他們是如何弄來十二生肖銅像首。這里的主要人物JC(成龍飾)就是偷取寶物小組的一員,他們剛開始是為了賺錢,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成功偷取之後,JC被一位女孩的愛國心深深打動了。於是他們決定將偷來的寶物歸還祖國,最後JC在火山口成功搶奪龍銅像首更是令人心驚動魄,令人難以忘懷。

㈩ 《十二生肖》觀後感

《十二生肖》招牌式的成龍動作喜劇,喚起了我所有對童年時期電影的回憶,他是陳家駒,是馬儒龍,是亞洲飛鷹,矯健的身手,滑稽的動作,拚命三郎式的搏命鏡頭,讓我無法不為之敬佩。
如今成龍已年近六十,沒有人可以敵得過歲月的磨礪,成龍也一樣,但是在英雄謝幕前,誰又不想用力一搏,一喚當年的風采,最後一次重溫自己久違的榮耀呢。於是《十二生肖》誕生了,我相信它也成功了。可能有人會說,電影的動作設計,笑點設置都是以往的「成龍式」,沒有突破,但是我在想,完全意義上的成龍式電影還要追溯到98年的《我是誰》,這一別就是十幾年,觀眾看成龍的電影不就是為了追憶這久違的感覺嗎,難道非要突破成《碟中諜》或者是《007》。
電影最後成龍從火山滑落下來,看到成龍滄桑的面孔,我看的眼角有些濕潤,他還是那個不怕死的拚命三郎。如今的成龍,對於那些高難度動作可能再也力不從心了,可能觀眾以後再也不能見到純粹的成龍式電影了,看完這部讓我期待一年多之久的《十二生肖》後,突然內心有一種極度的失落感,所有的期待就這樣隨著兩個小時的電影結束而過去了,並且將一去不復返。向我們的美好童年致敬,向《十二生肖》致敬,向成龍致敬。我相信終有一天成龍這個名字以及他招牌式的功夫喜劇會被永遠載入世界電影史冊。

閱讀全文

與十二生肖電影去觀後感6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主角飛魚被抓進餐館的電影 瀏覽:192
宮崎駿最新動畫片大全電影大全集 瀏覽:607
英文電影中的一句話話 瀏覽:169
三浦理惠愛情電影 瀏覽:153
把膠水當潤滑油的泰國電影 瀏覽:211
電影院人特別少感覺尷尬 瀏覽:41
綜藝小白和三棲大腕電影結局 瀏覽:964
我的世界大電影音樂 瀏覽:342
一個男的跟一個鬼結婚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74
湯什麼小電影平台 瀏覽:714
切入點電影演員表 瀏覽:829
韓國電影蘋果劇情介紹結局是什麼 瀏覽:400
養父中文電影 瀏覽:280
周星馳經典電影有鬼 瀏覽:274
七月十四系列鬼電影完整版 瀏覽:847
南通樂天電影院 瀏覽:131
周星馳2018開拍電影 瀏覽:282
音樂電影搞笑 瀏覽:496
世界電影第一部有聲電影叫什麼 瀏覽:604
外星小孩動畫電影大全 瀏覽: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