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真愛》電影觀後感
《真愛》這部電影觀看了之後,最大的感觸就是:好人走過的地方後面開滿了鮮花。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甚是血緣關系。用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大愛去呵護這些孩子的成長。阿尼帕.阿力馬洪,全國道德模範弘揚人間真情大愛。展現中華民族和諧大家庭,患難與共,共建美好家園。演繹的是人間大善大愛。
在阿尼帕的身上母愛善良,表現的淋漓盡致。母愛的光輝讓他戰勝一切的困難。愛護每一個孩子,就像愛護和團結各族民族一樣。這種人間溫情大愛詮釋了真正的大愛無疆,感受到人性的光輝之美。在困難面前永不放棄,有愛,有家,團結,和諧,和平,讓所有人都體會到希望和溫暖,感受到真愛的力量,無私奉獻的偉大母愛。從這部影片中讓我們明白擔負起的社會責任,民族團結從我做起,共同努力建設美好的家園,心連心,讓民族之花綻開的更加絢麗。
㈡ 讀奮發向上 崇德向善《阿尼帕:養育19個不同民族的孩子》有感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這漫長的時間哺育了大地生靈,同樣也哺育了一些積極向上,一心向善的人,一個人是善是惡,這不僅是個人修養問題,而且還是立身處世的問題。善,利人利己利社會。惡,惡人惡己紛爭不斷。人人為善,就會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地方安寧、百業興旺、國家強盛。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21世紀的接班人。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牢牢把握價值目標,深刻理解價值取向,自覺遵守價值准則。讓積極奮發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我們的心中紮根、開花、結果,從而轉化為崇德向善、奮發向上的實際行動。我們應該努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一切美德的基礎就是愛。愛是生命的強光心存愛別人的心,去做力所能及的事。看到老人摔倒就勇敢去扶,要相信世間總不是傷害好人,讓其受到譴責,人都是會老的,難道你願意哪天自己老了以後,一個人摔倒在街道上,卻無人問津?我們應該有愛。在校園內更是如此,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亂扔垃圾、不罵人、尊敬師長、孝敬父母、不做違紀的事。這些事並不難,只是自己的意念之差。我們為什麼不能在學校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崇德向上那?有了這些,一些不可能的事也皆為可能。記得魯迅說過這樣一句話: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進步。這句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應該積極向上的。所以,我們要以身作則,從我做起。 奮發向上是中華兒女幾千年來與大自然拼搏而儲蓄形成的核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華文明發展歷史的光輝結晶。 我們要以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為引領。講道德、樹明禮向善之風,做正直友善的人。講學習、樹艱苦奮斗之風,做勤勞節儉的人。講健康、樹崇文尚潔之風,做健康開朗的人。樹立和諧之風,作遵紀守法的人。樹互助友愛之風,做熱心志願服務的人。 奮發向上,是促進社會人文發展的前提,崇德向善是增進人類自然的精神。 最後重在堅持,培育的踐行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對這種精神要崇尚和堅守。就一個人而言,是一種良好的品性習慣。就一個班級而言,是一種健康向善的班風學風。就一所學校而言,是一個和諧文明的精神家園。修身利己,才會有朝氣蓬勃的生命,才會有不斷出彩的人生。我們每個人心底要蘊藏著善良道德意願,建設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廣大青少年學生都應該自覺成為傳統美德的傳承者,和良好社會道德風范的建設者,讓我們滿懷信心,奮發向上,匯聚起推動社會前行的強大動力,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吧!
㈢ 阿尼帕 十九個孩子的母親 讀後感
阿尼帕媽媽的孩子們從草原的四面八方趕來,為老人過母親節。我與阿尼帕媽媽的孩子們一道,接受老人家的祝福。老人親吻著我的手背,用漢語說:「祝你幸福、快樂、健康!」 這時候,我看到阿尼帕媽媽有著一雙慈祥善良的眼睛。 來自6個民族的180多口人唱起了優美動聽的哈薩克民歌:「我在很遠的地方想著您,哪怕是在天涯海角,也忘不了呀我的母親,有母親的人永遠不會老,母親啊母親,我們想念您……」 阿尼帕媽媽在歌聲中,給我講述了她收養10個孤兒的往事。1970年的冬天,鄰居牙合甫夫婦不幸相繼去世,撇下了3個未成年的孩子。雖然這時阿尼帕媽媽自己已是6個孩子的媽媽了,全家只靠著丈夫每月45元的工資艱難生活,但她想都沒想,就把他們接回了自己的家。
1977年10月,北疆的深秋寒風刺骨。一天,阿尼帕媽媽在街邊看到一個頭上長滿了頭癬和癩瘡的回族小姑娘,她心疼地把這個「野孩子」帶回家,給她吃了一盤拌面,又給她洗澡,把她頭上的膿血一點點地擦掉。以後,阿尼帕媽媽每天都帶著這個小姑娘去醫院換葯。兩個月後,小姑娘長出了濃密的黑發。她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媽媽,我終於有頭發了!」
就這樣,阿尼帕媽媽自己有9個兒女,卻先後收養了10個孤兒。在孩子們的記憶中,生活雖然苦,但從沒餓過肚子。每天,阿尼帕媽媽做好飯後,總是離鍋遠遠的,一碗稀稀的奶茶,再撒一把麥粒,就是她的一頓飯。春天,阿尼帕媽媽去挖野菜;秋天,她去撿麥子、拾土豆,換些麵粉給孩子們吃。她還在食品廠找了一份清洗羊肚和羊腸的工作。每天清晨,做好孩子們的早飯後,阿尼帕媽媽就來到河邊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的雙腳常年浸泡在雪山上融化的冰水裡……
盡管日子過得清貧,但每個孩子都享受著家的溫暖。對於收養的孩子,阿尼帕待他們比親生的還親。卡麗曼說:「有一年,媽媽買回一條淡綠色的裙子。我是大女兒,又是親生的,從沒穿過裙子。可媽媽卻把裙子給了收養的索菲亞。我傷心得大哭。媽媽說,你是大姐,要讓著妹妹。」
聽了阿尼帕媽媽的故事,我百感交集。時光流過四十多年的艱辛,阿尼帕媽媽始終用一個母親的胸懷和韌性,鍛造著全家人的快樂。每到過年過節,孩子們都會回家團聚,180多口人圍坐在老人膝下。這個時候,是阿尼帕媽媽最幸福的時候,那張飽經滄桑的臉笑成了一朵雛菊。調皮的索菲亞這時會故意問:「阿媽,您對哪個孩子最好?」阿尼帕媽媽總會哈哈大笑:「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樣親!」
㈣ 《真愛》觀後感800字
電影《真愛》觀後感
——景亞平
這是一部歌頌母愛的影片,更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影片,在一
個多小時的觀影過程中,我深深的被阿尼帕媽媽這種超越血脈、
超越民族的人間真愛所感動,
影片凸顯了
「愛國愛疆、
團結奉獻、
勤勞互助、開放進取」的新疆精神,具有鮮明的當代電影藝術氣
質,
讓影片中的母愛像一條寬大的河流在人間溫暖的河床上流淌,
在這個河床上流淌的愛是不分民族和地域的,這既是人類共有的
良知,也是人類永恆的家園。
電影拍得很好,艱難見真情。在那麼困難的時代,阿尼帕媽
媽靠自己的勤勞把
19
個孩子養大成人。
用凍僵的雙手清洗著一桶
桶羊下水,看到這我哭了,我周圍的人也哭了。阿尼帕媽媽是我
們學習的榜樣。影片中把新疆景色拍得也很美,我更加熱愛自己
的家鄉了。電影真實的反映了現實新疆人的生活觀和民族觀,全
疆各民族群眾就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里,大家是相互幫
助、相互關愛的。
電影中阿尼帕媽媽寧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一個孩子挨餓
受凍,對不是親生的孩子比親生的孩子都好,買來的唯一一雙新
球鞋給了王彩霞的哥哥。這種真愛無私,大愛無疆的做法體現了
阿尼帕寬廣的胸懷和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這部影片很適合各族家長帶著孩子觀看看,讓孩子們用自己
純真的心去感受,母愛無邊界,母愛最偉大。同時也能帶著小馬過河的啟示精神去對待身邊的各族朋友和夥伴,並樹立「阿尼帕
媽媽對其他民族小朋友們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的民族團結思
想意識。
2014年5月21日
㈤ 新疆電影《真愛》觀後感
影片以2009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阿尼帕·阿力馬洪的故事為原型,講述了維吾爾族母親阿尼帕老人在幾十年的時間里撫養了6個民族的19個孩子的故事。
阿尼帕·阿力馬洪的故事在新疆家喻戶曉,女,1939年生,新疆喀什人,阿勒泰地區青河縣食品加工廠退職工人。她和愛人阿比包幾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地撫養了19個孩子,組合成了6個民族180多口人的民族大家庭,為了孩子們,她付出了所有。
靜靜的時間里,畫面愈加清晰,淚水來回的滾動,睜大眼不讓他掉下來,更怕被別人看到,內心感受著人性的純真和聖潔,讓浮躁的心靈得到回歸,讓骯臟的靈魂得以重塑,顛覆著唯利是圖、拜金至上的認知,讓那些爾虞我詐、欺瞞構陷的伎倆相形見絀,讓那些焦灼的人得以喘息,讓那些猙獰扭曲的表情得以舒展,因為這里散發著宇宙的光輝,人性的光輝。
㈥ 《真愛》 觀後感400字
電影《真愛》觀後感
這是一部歌頌母愛的影片,更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影片,在一個多小時的觀影過程中,我深深的被阿尼帕媽媽這種超越血脈、超越民族的人間真愛所感動,影片凸顯了「愛國愛疆、團結奉獻、勤勞互助、開放進取」的新疆精神,具有鮮明的當代電影藝術氣質,讓影片中的母愛像一條寬大的河流在人間溫暖的河床上流淌,在這個河床上流淌的愛是不分民族和地域的,這既是人類共有的良知,也是人類永恆的家園。
電影拍得很好,艱難見真情。在那麼困難的時代,阿尼帕媽媽靠自己的勤勞把19個孩子養大成人。用凍僵的雙手清洗著一桶桶羊下水,看到這我哭了,我周圍的人也哭了。阿尼帕媽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影片中把新疆景色拍得也很美,我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了。電影真實的反映了現實新疆人的生活觀和民族觀,全疆各民族群眾就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里,大家是相互幫助、相互關愛的。
電影中阿尼帕媽媽寧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一個孩子挨餓受凍,對不是親生的孩子比親生的孩子都好,買來的唯一一雙新球鞋給了王彩霞的哥哥。這種真愛無私,大愛無疆的做法體現了阿尼帕寬廣的胸懷和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㈦ 真愛觀後感200字作文
《真愛》觀後感:無疆大愛
阿尼帕媽媽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女人,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以全國道德模範阿尼帕•阿力馬洪撫養六個民族19個孩子真實感人故事改編的電影《真愛》中,阿尼帕媽媽幾十年如一日,靠老公釘馬掌的微薄收入,撫養了無依無靠的各族孤兒,並努力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也許,在她看來,自己為孩子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是一個母親應該做的,是微不足道的,但這恰恰詮釋了無私而博大的無疆大愛,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完美展現,是我們正極力倡導和樹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㈧ 新疆的電影《真愛》的觀後感 500字以上
電影《真愛》觀後感:灑向人間都是愛
我為可愛的新疆人流淚,我為真愛流淚,我為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位母親和她的偉大母愛流淚。而這個眼淚是激動的眼淚,自豪的眼淚,是內心震撼的眼淚……
是的,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曾在報紙,電台,電視台多次報道,感動了全新疆,感動了全中國。
有一次我在大街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場景,有個賣水果的維吾爾族小伙推著手推車准備從很多在大街上停放的汽車當中穿過去,但他害怕劃傷周圍的汽車,不知道怎麼過,這時,有位漢族老大爺給小夥子指揮,讓他安全地從汽車中間過去。這就是我們新疆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且非常感人,幾乎人人每天都能看到,碰到。
阿尼帕大娘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女人,但是,她做的事不普通,靠老公釘馬掌的微薄收入撫養無依無靠的各族孤兒,幾十年如一日,冬天在刺骨的冷水中洗羊下水,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也要給這些跟自己無親無故的孩子們吃,給孩子們穿,這是多大的愛,多麼大的情懷,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們受苦,受難。為他們無私的遮風擋雨。
我們生活在無數個充滿真愛的家庭里,沐浴在充滿大愛的國度中。阿尼帕大娘的家就是我們生活的縮影,也是我們天天看到,聽到,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生活也是我們新疆人為之自豪的資本。
天山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我是一部不落的去看,從小看到大,我也感受到該廠一步步走向成熟,一步步走向巔峰,小時候喜歡看《向導》《神秘的駝隊》《艾力甫與賽乃木》《買買提外傳》……最近幾年的《吐魯番情歌》《烏魯木齊的天空》等都是很好的電影。看了都喜歡,我總認為我們新疆的電影還有待發展,與內地有著差距,覺得拍攝、剪輯、導演、演員還需努力。這次看到《真愛》這部影片後,我對新疆的電影及電影人充滿了信心。對我們的電影在內地市場能夠打響,能夠站穩腳跟充滿希望。談電影我是個外行,我只能看到表面,但就表面而論《真愛》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除了震撼還是震撼。拍攝地點,敘述的場景,自然風光,自然的生活,沒有刻意去表達什麼,但是表達了很多,沒有刻意去說什麼,但是說了很多。讓人聯想到嬉鬧與青山綠水中的童年,聯想到遠在千里之外為自己祝福的普通而偉大的母親站在木橋頭上盼望子女回家的情景。
這是一部好電影,體現了新疆的美,新疆人的美。沒有誇張手法,沒有超越生活,人物有血有肉。
電影是一門直觀藝術,它能達到很多藝術形式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電影用故事及它的感染力宣傳新疆,贊美新疆,推出新疆,用這種方式使內地與新疆的距離更加拉進,進一步推動我們的旅遊,搞活我們的經濟,使更多的內地同胞認識新疆,認識新疆的人,知道新疆的事,讓全國,乃至全世界都了解新疆的和諧及各民族之間的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