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兵臨城下觀後感

電影兵臨城下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5-13 02:44:02

㈠ 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 觀後感300字 在線等!急!

《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觀後感
美麗的花園中,人們翩翩起舞,鏡頭掠過的全是甜美的笑容,在這個午後,人們享受著自己的生活,一個軍官跟他的家人拍了一張合影,留下美好的一瞬,電影的開始,一切都那麼祥和,如果沒有看標題,你會以為這上演的是一個寧靜小鎮的愛情故事呢。
跟隨著主人公的視野我們慢慢的進入布列斯特要塞。所有的人都微笑著跟主人公打招呼,一切都是那麼溫暖。與這祥和的一切格格不入的是加夫里上校的憂心忡忡。他被帶去盤問,為什麼要在駐軍中製造恐慌。他反問道,你沒有想過德軍來襲嗎?駐軍八千,全部拖家帶口,假如德軍來襲,根本就無力抵抗。短短的幾句對話,為劇情的發展埋下了伏筆。至少戰爭的硝煙還沒有燃燒到這里,人們依然快樂的生活,看電影,談戀愛,彷彿戰爭並不存在一般。
深夜,人們已經酣然入睡,突然,飛機的俯沖掃射伴著鋪天蓋地的炮擊撕裂了低沉的天空。戰爭來臨了,一切猝不及防,沒有任何的防備。意識到的時候,就只見身邊一片狼藉,屍骨遍野。古人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㈡ 如何評價電影《兵臨城下》

這部電影是講述的二戰時期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整個畫面是非常殘暴血腥的,當時我看的時候幾乎是揪著心看完,畫面非常的震撼人心,而且特別的緊張,就像自己是電影中的一員。但是整部電影也是非常溫暖的,體現了團隊之間的團結。

㈢ 觀兵臨城下有感400字

觀《兵臨城下》有感

在國慶的七天長假里,我看了多部代表著中國歷史性勝利的電影。三年抗日、八年內戰,一部部的電影講述中國人民的愛國精神。在這些歷史性的電影中,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這部《兵臨城下》的電影。
《兵臨城下》這部電影進述了在八年的國共內戰的一些鎖事。在八年的內戰中,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黨在戰爭中,多次阻撓戰斗。在人民中大肆搶占、偷襲糧食、土地。在多日的戰爭中,城下已匯集了共產黨的軍隊,而趙司令等國民黨各種參謀長仍不肯就此罷休。共產黨不想因國民黨禍及到人民,只給了國民黨一個下馬威。而胡、趙、馬三人又以位高權眾的總司令來欺良百姓。終於共產黨給一舉殲滅了。
這部電影使我體會到了百姓們受欺辱的心酸。當自己只剩一小袋米時,卻被國民軍奪走,而自己挨了餓。當國民軍對自己或家人有誤會,有企圖的話,就會用搶逼等方式得到。各種滅絕人性的事也做得出來。當你知道什麼消息或壞話,面對著的只有被拖出去槍斃而結束一生。
這部《兵臨城下》從側面來看,是充滿了對國民黨的怒斥。怒斥國民黨以權力來欺壓下,欺壓老百姓。共產黨員有句話講得非常對:「人固有一死,死有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在電影中,共產黨員就做到了這一點,捨身而取義,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不怕苦,不怕餓,事事為人民著想。
《兵臨城下》這部電影,講述了共產黨員為人民英勇獻身,國民黨搶走人民的糧食,人們的心酸、位高權重的欺凌,很值得同學們觀看。

㈣ 兵臨城下觀後感,500字,多了不要。急!

學校留的?
那就好寫了。
開頭這樣:看了《兵臨城下》後,我深有感觸。
然後稍稍講一下瓦西里的事跡,這就能弄出二三百字;
接下來,因為是學校的,瓦西里是蘇聯人,你就歌頌社會主義和英雄精神就行了。順帶一提瓦西里不是被打瘸了嗎,著重贊揚一下他的臨危不亂、沉著冷靜和頑強不屈,然後表示自己要向他學習。
這就五百字了。
祝你成功。

㈤ 你看完電影《兵臨城下》的感慨,幾句話就行

看了,兵臨城下,這部電影,感慨很深。 讓我看到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性,這是非國產戰爭電影的特點,以前總是看國產的戰爭片,感覺很讓人熱血,會認為戰爭也是很刺激的事情,但韓國的《太極旗飄揚》和這部《兵臨城下》兩部電影之中都把人性這部分也拍到電影中了,讓人更感覺戰爭的殘酷 中國是不會拍這種電影的,現在都是拍一些古裝片或者是香港的喜劇和警匪片,愛情片,現在再拍戰爭片是很困難的。即使拍也不會把戰爭拍成這樣殘酷,why?如果讓國人看了,還有誰想參軍,還有誰會去打台灣(如果會發生台海戰爭) 《兵臨城下》,讓我深思的鏡頭1,男女主角在集體宿舍里做愛,(其他人睡著的時候)在現在看來是很不可思議的事,但在當時,情況就是這樣,能活一天就應該感謝上帝了,在死之前趕緊嘗一下性愛。而且當時條件也是這樣,外面又很冷,而且有德軍,裡面又都是戰友,哪裡有更好的地方做愛呀。《天煞,地球反擊戰》,這部電影是外星人侵略地球的很經典的電影,個人認為比《世界大戰》要經典,其中有一個鏡頭我記憶猶新,當時的情況是外星人佔了壓倒性的優勢,地球人都認為是沒救了,所有在一個防空洞里,一個男的問一個陌生的女的,明天也許我們都會死,我想在死之前嘗一下性愛,女方說,我想在死的時候仍然是處女。2,一個擦皮鞋的小男孩,德軍kill了他後,還把他吊起來,蘇方人員知道他dead了但在告訴他的母親的時候卻說,小男孩投降了德軍,(在他們看來投降比dead要好,因為至少還是活著的),男孩的母親也很難過,但可以看出來,比認為他dead會好過一些而且她還說,她現在倒希望德軍會勝利,這樣她的兒子就可以在那邊很好地生活了。 情況確實了這樣,戰爭只是雙方觀點不和而引起的,不過怎樣都是死人,而且在他們成為戰士之前,他們都是平民百姓呀,所以在他們認為沒有勝利的可能的時候,就會選擇投降,美國士兵總是隨身帶著一塊牌,其上用很多種語言寫著,我投降。 在他們看來人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戰爭也是為了人,但如果戰爭讓更多的人死了,那戰爭還有什麼意義呢? 而在中國總是說,要不惜一切代價奪取某戰地,而不管死傷多少人。這讓我想起了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的一個鏡頭,當時為什麼這么緊急,因為我方已經吹響了沖鋒號,但明知道前方有一個碉堡,而且還是在狂噴火舌的情況下,都要沖鋒,不斷有人倒下,但後面還是有很多人向前沖,為什麼就不能先等把碉堡幹掉之後再沖鋒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美國侵略伊拉克的時候的作戰,都是飛機先轟炸很多天,等敵方死得差不多了,再派坦克上,最後才是士兵,所有你會看到美軍死很少人,就算死也是自己方面的飛機墜毀這類的事情。3,在中國方面絕對不會出現的鏡頭是,沖鋒的時候,己方在後面有督戰隊,如果你後退就會被督戰隊kill,前進有會被敵人kill,《兵臨城下》中就是這樣。從這點可以看到戰爭是多麼殘酷。4,男主角上戰場的時候,是每兩個人一把槍,前面的人倒下後面的那個再撿起他的槍。在男主角前面的那個人倒下的時候,男主角剛想撿起他的槍,卻被另一個旁邊的戰友搶先把槍撿起。這意味著很可能在上戰場的時候,你沒有開一槍,甚至都沒有摸到槍就死了。5,影片中一個很人性的地方是,一個和男主角同樣是從死人堆里爬回來的戰友,他們兩個都喜歡上同一個姑娘,在那個戰友看到男主角和那個姑娘親熱之後,他很嫉妒對方於是就向上級報告男主角有反叛思想。神話 回答採納率:22.4% 2008-12-25 00:17

㈥ 《兵臨城下》觀後感

王牌狙擊手間的生死對決成為了電影《兵臨城下》扣人心弦的看點,這場由多國合拍唯獨沒有俄羅斯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並不是去體現如前蘇電影那樣去體現戰爭酣暢淋漓的壯觀和鮮明的政治思想,而是真正站在了客觀的立場上,用美好純潔的愛情與復雜的政治斗爭,形成其內在鮮明的對照,對個人出色的人物塑造,將那戰爭的殘忍與人性的尊崇,皆在瓦西里這位蘇聯英雄身上變得到真實立體。 ——夢里詩書

㈦ 1964那一版兵臨城下電影觀後感100字

王牌狙擊手間的生死對決成為了電影《兵臨城下》扣人心弦的看點,這場由多國合拍唯獨沒有俄羅斯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並不是去體現如前蘇電影那樣去體現戰爭酣暢淋漓的壯觀和鮮明的政治思想,而是真正站在了客觀的立場上,用美好純潔的愛情與復雜的政治斗爭,形成其內在鮮明的對照,對個人出色的人物塑造,將那戰爭的殘忍與人性的尊崇,皆在瓦西里這位蘇聯英雄身上變得到真實立體。 ——夢里詩書

㈧ 急求《兵臨城下》觀後感 2000字左右。

兵臨城下》的故事圍繞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德雙方兩個頂尖狙擊手間的較量展開,蘇軍一方是牧羊人出身的神射手瓦西里,德方則是容克貴族、狙擊學校校長——科寧斯少校。因為是商業片,為迎合大眾的收視嗜好,影片著重渲染兩人之間的種種恩怨對決,並且加入了一段愛情故事。戰爭場景也很宏大,富有視覺沖擊力。影片的教育意義在結尾通過蘇軍政委臨死前的對白傳達給觀眾:「人與人之間的絕對平等是自欺欺人的理想主義美夢,社會主義永遠不會實現。」

完整部影片,最吸引我的是那位納粹槍手——科寧斯少校。作為影片中的反派角色,他的出場並不多,但有著莫名的迷人氣質,在舉手投足間散發著貓科動物特有的自媚、優雅與從容。貴族風度、溫文爾雅的外表下,是內斂的意志。當他的上級誤認為瓦西里已經死亡,要求他回國時,他卻冒險留下來繼續完成任務。責任感?榮譽感使然?還是為自己死去的兒子復仇?不管為了什麼,只有真正愛護自己內心世界的人才會做這種選擇。這種愛,超出生命本身。與此時蘇軍的精神狀態形成鮮明的對比。

瓦西里·澤索夫是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十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然而在之後的幾天,蘇軍的狙擊兵也連連被人槍殺,對方同樣只使用一發子彈。真正的對手來了!

與此同時黨代表達尼洛夫也向瓦西里的愛人——女狙擊兵塔妮婭發起了「進攻」,一時間瓦西里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困境。高手過招,最忌心浮氣躁,對於狙擊手來說,錯誤永遠是致命的,哪怕是最小的。

劇情:

《兵臨城下》是根據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紀實小說改編,瓦西里也是確有其人,按照當時蘇聯的宣傳,瓦西里在二戰中一共斃敵400餘名,傳奇色彩的影片同時也是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千萬美元,主要演員基本上都是走紅於好萊塢的英國明星,其中有近年來憑借奧斯卡大贏家《莎翁情史》《伊麗莎白》迅速走紅的約瑟夫·費因斯,在《天才瑞普利》中展現精湛演技的裘德·洛以及硬漢形象的艾德·哈里斯(《勇闖奪命島》),在99年的熱門冒險影片《木乃伊》中飾演可愛的女探險家的瑞切爾·薇茲也在影片中再顯身手,與裘德·洛上演一場「火線戀情」。

《兵臨城下》的幕後總指揮是一位「影不驚人死不休」的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他在91年執導的《情人》一片手法大膽、唯美,賦予這部三級作品相當的藝術性,可以稱得上是驚世之作,所以就連一向「守身如玉」的梁家輝也被不知不覺誘惑了一把,接拍了那部「露而不賤」的感官大作。繼《情人》之後讓還拍攝了一些頗受爭議的作品,部分作品由於歪曲事實而受到了批判。好在這次的作品已有史學家評論基本忠於史實,相信傳奇的故事背景,曲折緊張的情節,融合讓氏唯美的情愛描寫一定會讓影片極具觀賞性。據悉《兵臨城下》已被圈定為今年2月7日柏林影展的展映片。

兵臨城下 幕後製作

《兵臨城下》改編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同名紀實小說。劇中的「瓦西里」在現實中確有其人,按說,瓦西里的原型在二戰中一共斃敵400餘名。傳奇色彩的影片同時也是歐洲影壇有史製作成本數一數二的作品,耗資達9千萬美元。主要演員基本上都是走紅於好萊塢的英國明星,其中有近年來憑借奧斯卡大贏家《莎翁情史》《伊麗莎白》迅速走紅的約瑟夫·費因斯,在《天才瑞普利》中展現精湛演技的裘德·洛,以及在《勇闖奪命島》以硬漢形象示人的艾德·哈里斯,在1999年的熱門冒險影片《木乃伊》中飾演可愛的女探險家的瑞切爾·薇茲也在影片中再顯身手,與裘德·洛上演一場「火線戀情」。

㈨ 兵臨城下觀後感

看完《兵臨城下》,我有很多觀感,他們是如何贏得這場沒有可能的戰役的?在這場戰爭當中,最為重要的策略就是在蘇聯人們心中樹立了一個全民崇拜的英雄形象,百西里作為一個神槍手,被各種宣傳文案廣播作為一個英雄所推崇,讓這些深處泥潭的普通百姓以及士兵看到了戰爭勝利的希望。

此外,相比於科尼格的單打獨斗,百西里是有自己的團隊的,屢次對戰過程中,都是團隊成員起到了極大的協助作用,即使是最後的勝利也是因為團隊成員的犧牲才得到的。所以,一個團隊不僅僅需要有標桿有英雄的存在,同時,也要團隊所有人都能夠互相協助,彼此賦能,團結一致,向著共同的目標前進,才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對於我們的團隊如何選拔標桿?首先,我們需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進而分析完成這個目標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特點是什麼,然後在團隊當中找到具備這個特點且有一定成果的成員,不斷的將其作為閃光點進行宣傳。最終帶領大家共同走向最終想要的目標。

㈩ 如何評價《兵臨城下》

以為是一部狙擊的電影,想不到這么「黑」,名曰講蘇聯衛國戰爭,實際黑蘇聯共產主義,是一部意識形態對立、隱藏的電影。拋開意識形態,侵略戰爭的失敗有其必然性,首先是民族性,在強大的民族認同下,被消滅意味著民族的消亡,一種民族自尊心的喪失,所以拚命反抗是必然的;其次是國力兵力的較量,納粹德國很強,蘇聯很大,不從所謂的道義上說,從實力上講,這是一場持久戰。一句話,誰堅持到最後誰就贏了,還有傳說中的天時地利人和,蘇聯勝利有其必然性。

閱讀全文

與電影兵臨城下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晚娘上電影演員 瀏覽:41
周星馳劉德華電影推薦經典電影 瀏覽:6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英語 瀏覽:694
吳亦凡的新電影叫什麼 瀏覽:560
電影突然變異圖片 瀏覽:580
大哥大電影版 瀏覽:758
最近周星馳拍什麼電影 瀏覽:821
和你的名字差不多的國產電影 瀏覽:206
香蜜這個電影的結束音樂 瀏覽:122
好看的動物電影大全 瀏覽:973
一部外國電影主角飛行員 瀏覽:608
電影藍什麼 瀏覽:310
中文版女巫電影 瀏覽:321
求個在線看電影的網站2019 瀏覽:81
泰國電影大象的電影 瀏覽:600
最佳兵王女婿完整版電影 瀏覽:671
在電影院NTR的番號 瀏覽:719
老電影飛來橫福演員 瀏覽:490
電影白毛女音樂賞析600字 瀏覽:675
投影愛情電影 瀏覽: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