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觀恰同學少年電影觀後感500字

觀恰同學少年電影觀後感500字

發布時間:2022-05-13 05:15:48

① 觀《恰同學少年》有感

有點長.......自己縮點吧

觀《恰同學少年》有感

明麗的旋律、優美的歌詞、忍俊不禁的情節、與眾不同的偉人形象、積極昂揚的人生態度,讓你不由的喜歡上了這出劇。雖然它才剛剛上映,卻是讓人每看完一集都會熱血沸騰,都會思緒萬千。

我以為這出劇至少能引起我們對以下問題的思索。

一、值得辦學者的認真思考。當年這些辦學者,並不想發財與出名,於是人才輩出:湖南的毛澤東、南開的周恩來、陳嘉庚的集美夏大,學生成了國家的棟梁之才,辦學者想讓歷史忘掉都揮之不去,張伯苓、孔昭綏、陳嘉庚,誰能忘掉他們?

今日中國私人辦學也可謂成風。可是又有幾家是免費招生的呢?有幾個是在為國家、為民族培養人才的呢?即便有個別學校為個別學生免費,其初衷也是名利所致:某年,一高考生因未能達到非清華、北大不去的志向,放棄已考入本二的學習機會,決心再補習一年。某名牌中學聞風登門,許以免交學費、優厚住宿的設施(單間、衛生間加空調)、派老師單獨輔導的條件,將他挖進了自己的學校。該生也不負眾望,第二年果真考出了全省第一的好成績,為他本人、為學校爭得了榮譽,雙雙名利雙收。而該校向其他學生的收費可是以千、萬計算的,這可真的是「損不足以奉有餘」啊!為發財而辦學,能培養出於國於家於民族有用的人才嗎?

二、值得教育者決策者的思考。按照今日的教學理念,毛澤東別說清華北大,就連他家鄉的一級達標中學都難進去,可毛澤東又確確實實是個難得的人才。我們有必要一定要門門功課全優嗎?如今中考要考語數英、政史地、生物化學物理,而今年本省又下達了考體育的通知,聽說有的省還打算加考音樂,而且要全優,才能上一級達標校。把大好時光放在這么多的無休止的考試中,是否對人才是一個摧殘?考試是必要的,但有必要考這么多嗎?有必要這樣考嗎?

和十多年前的學生相比,今日學生懶於動腦筋,市場上參考書多如牛毛,所有問題有答案的照本宣科,無答案的啞口無言,這是所謂的好學生的情況,其他的都不用說了;打掃衛生與勞動無論好生差生都會偷工減料、都會逃跑;有時老師給他們做示範,幫忙做,他們卻袖手旁觀,沒有一個感到難為情的;學校組織外出參觀學習,竟然多數人不願意去;至於課外興趣沒有幾個有自己獨特的興趣。除了那張嘴比以前的孩子貪吃、會胡說八道之外,沒有一樣勝過他們的。這是不是我們整個教育的失缺?

三、值得我們家長的認真思考。

劇中的毛澤東、蔡和森、肖子升、劉俊卿都是貧寒人家的子弟,一起考進的一師,但卻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軌跡。前三人不論怎麼走,他們都為人類做出了貢獻;而後一個卻走上了賣師求榮的道路。是什麼讓他們這樣天差地別?家庭教育。毛澤東的父親雖然粗暴,但還是個明理的老頭,不寵孩子,在關鍵時候,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蔡和森的母親更是孩子有錯必糾的好母親;雖然劇中沒有播出肖子升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但從他們能在自己不寬裕的情況下接濟毛澤東,從肖子升為入學之事如此自責的情形中可窺見家庭教育的成功;而劉俊卿的父親把兒子讀書當做天下第一大事,只讓孩子關門讀書,自己累成什麼樣也不讓孩子插手,結果孩子當著眾人的面把自己的父親說成是挑夫,父親在家吃糠餅,兒子在學校擺闊,最後父親死在兒子造成的罪過中。親愛的父母們,我們能從中吸取什麼教訓?

語文出版社的初一課本中《小巷深處》的盲母含辛茹苦的把棄嬰養大了,誰知長大了的棄嬰反而想拋棄母親,若不是旁人當頭棒喝,棄嬰哪會回心轉意?

閩南有句古語:寵狗上灶,寵子不孝。這兩個例子是最好的註解。

然而,我們現在像劉俊卿的父親、《小巷深處》中的養母仍然大有人在。他們把孩子上學看做是天字型大小第一大事,坦言:只要讀好書,什麼都不用干。一切都滿足孩子,可孩子怎麼讀的書呢?書沒讀好,其他什麼又都不願做。大學畢業了,不出去找工作,在家裡吃老父母的,這樣的例子不斷的被報道出來。這除了社會的原因,這是不是還有家庭教育不到位的原因? 前天有人為大學生去做修腳工而抱屈,我認為沒什麼委屈的,靠自己正當的勞動掙錢,怎麼做都可以。親愛的父母們,讓孩子多干點活吧,在幹活中,他能體諒到你的難處,他能學會勤儉節約,他能變得更聰明,會更加用過的學習;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吧,這樣會讓孩子知道如何讀書,如何做人。

大氣做人,細心做事。

這出劇正在播,看一看吧,它能引起我們的很多思考。

② 《恰同學少年》的觀後感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 前幾日翻看《曾國藩家書》,對曾文正公的「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感觸很深,又想起了毛澤東說過的「吾於近人,獨服曾國藩」,毛澤東青年學習時讀書筆記的中提到「治學無方,則百無一成」,這於目前之我是極為重要的,帶著對毛澤東青年時期的好奇以及自己青春的迷惘,特意於五一前從FTP上下了在成年人中反映一片大好的有紅色青春偶像劇之稱的《恰同學少年》。一看就著了迷,兩天多就一個場景不落的看完了一遍。其實爸爸早就推薦了這部電視劇,他讓我看的是求學精神,而看完此劇,我能體會到的則不僅僅是求學的那種執著,方方面面能讓我思考的實在太多了,必須將思緒整理理順,若不整理,則只能成為思想的碎片,一片片的最終會丟失掉,而這些畢竟太寶貴了,我體味到的這就是青春,真切而又易逝的年華。想想最初對爸爸的推薦還有些嗤之以鼻,真是羞死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逆反的心裡或者妄自尊大的表現,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出人頭地,可年輕的孩子們偏生有自己的想法,而想法又多荒誕空無,即便如此,能一路堅持下來碰壁回頭亦可收獲許多人生經驗,但遇上那種意志不堅又乏自製力的,往往半途而廢,最終一事無成,而這樣的人又是絕大多數,這就是為什麼這個社會能成功的只是少數人的原因。扯遠了,下面進入正題。 這部優秀的國產電視劇首先是一部勵志片。今天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浮噪的世界裡,在這個快餐文化流行的急功近利的時代里,物質文明的發展遠遠超過了精神文明,精神和物質像是一對登山者,物質在前,精神(文化)在後,精神又總沿著物質走過的軌跡前進,物質起了絕對的導向作用,也無怪乎現在人的價值觀就是一切向錢看齊。對青年人而言,勵志將成為這個年代最大的問題之一。昔日青年人的偶像雷鋒、賴寧、保爾柯察金等早已在80、90後眼中染上了濃重的時代色彩,他們無疑已經不可能再激勵今天的青年人,本科有次黨課看《雷鋒》就像看喜劇片一樣搞笑就足以說明這種偶像的激勵作用已完全喪失;而像《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那樣的拼搏奮斗與命運抗爭的形象也曾激勵過一代人,現在讀來,仍會感到心靈的震撼,但對已經習慣了韓劇漫畫、網游聊天的大學生來說,物是尚且人非,隨著經濟的大發展,物(環境)都變了,最善變的人早已不知變成什麼樣子了。所以,今日之事,我認為如何勵志和偶像的選擇對青年人實為大大的問題。再怎麼發展,人性的問題是永恆,比如美醜善惡真假,歷代都會追求真善美,沒有聽說有誰痴情於假惡丑的。今日身邊青年之偶像,除了一些少男少女的追星粉絲外,無外乎商界的一些精英,像蓋茨、丁磊、史玉柱、陳天橋、唐晙等,不是說這些偶像不好,而是人們崇拜他們,以他們為榜樣幾乎是因為他們的錢和名,精神層面的追求往往或是沒有或是歸結為一句實現自我價值,這就是現在社會的縮影,錢幾乎成了評判的一切。《恰同學少年》中毛、蔡、蕭等人的理想讓現實中的我感覺都不曾擁有過青春,說的可能嚴重了些,但是青春與理想是永恆的話題,而永恆的話題是沒有終極答案的,我只是覺得這個時代的青年們在理想上可能出了點問題,也可能社會競爭太激烈了,人都越來越現實了。我正處在崢嶸歲月、豆蔻年華之中,於理想之種種也是一片混亂,迷茫之極,但通過這部片子,我起碼懂得了一定要積極地去思考這些問題,主席當年尚且混沌一片,但始終堅定執著,何況我這種普通人呢?我想起了大二時自己被生死觀困擾的那段時間,其實那就是對青春甚至人生思考的表現,想來還是讀的書太少了啊。 《恰同學少年》是一部文藝作品,既是文藝作品,就不必完全符合史實,並不是完全切合歷史就是最好,《恰》劇也一樣,若要強求和歷史完全吻合,不如翻歷史書或拍成紀錄片,要真那樣,恐怕也不會給我以如此震撼了,就像一個畫家的畫並不是越逼真就越好,因為這樣他永遠不如照相機逼真,這足以回擊那些企圖從歷史角度攻擊這部作品的人。說這些這些並不是針對具體哪一個人,可能是針對有時來自自己內心深處的詰問吧。《恰》劇將毛澤東的自信、堅定、執著、志向、膽識和才能表現地淋漓盡致,「自信人生兩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若不自信如此,焉能成一代奇偉之領袖?「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若無如此之霸氣抱負,焉能領導共產黨在兩千多年的三座大山的阻礙下成就一番開天闢地之豐功偉業?劇中,毛澤東說「於近日頗覺讀書獲得的知識有限,反不若向老師求教、和同學討論獲得的知識多」、「野蠻其體魄」、「他毛澤東沒有能不能做的,只有該不該做的」(這點讓我認識到面對問題時一定要敢於正視問題,直面問題的症結所在,即使你認為它不能改變或難於改變,也要去承認真正的問題),毛澤東的求學精神令人感動,率兩百學生軍繳了3000北洋軍的槍令人對他的大智大勇嘆為觀止,以前對毛敬若神明,但看了《恰》劇,忽覺毛的形象現實接近了許多,因為他也是從那樣一個青春的迷茫中走過,於世界、宇宙、社會、人類之種種感到一片混亂,而他卻堅定而努力,勤奮則是劇中諸多人物都具備的品質。 看此劇,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對青春理想的理解,現實中則是對勤奮求學之認可,以後可以不做學問、不搞研究,但已是碩士研究生的我難道不該本著求學求真理的態度去對待學問嗎?還有一點感觸深的,就是我目前的條件,包括學習條件、生活條件都是很優越的,所欠缺的,最大就是勤奮堅定了。

③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 1200字左右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

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懷著對革命領袖的無比崇敬,懷著對歷經時代風雨和對穿越歷史精神的懷念,我看完了《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連續劇。在劇中,我深深地為當年那氣宇軒昂、胸懷天下的少年學子毛澤東和他的同學們充滿朝氣的青春活力和豪邁的革命氣慨所震憾,深刻地感受了時代偉人毛澤東求學和早年從事革命活動的非凡的風采。
長沙,這塊充滿神秘色彩的土地,是青年毛澤東生活、學習、工作過的地方。電視劇把我們的視線帶到了上世紀20年代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展,反動勢力為維護其反動統治對革命力量進行瘋狂反撲的革命斗爭風起雲涌的崢嶸歲月。這個時期國內外發生了「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大事。在進行革命活動中,青年毛澤東結識了很多同志,並積極引導他們與廣大工人農民相結合。他在湖南第一師范院校的幾年十分耐人尋味,他和他的同學們滿懷崇高理想,一起登嶽麓山,一起玩橘子洲,一起到湘江游泳……,他們關心國事;他們憂國憂民,指說江山社稷大事;他們愛憎分明,激濁而揚清,對黑暗現實的批判常形之於文字;他們蔑視權貴,視當時那些禍國殃民的封建軍閥如糞土,嚴厲地痛斥他們的行為。1916年暑假,毛澤東與羅章龍、蔡和森等組成「新民學會」,辦《湘江評論》、《新湖南》,發動學潮,1919年底毛澤東領導了有名的「驅張」運動,最終迫使張敬堯退出湖南。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在當時湖南開展的很多次反軍閥斗爭中,毛澤東都是主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他與他的同學們對理想、對事業充滿信心,為追求民族獨立富強自由民主進步,從同學少年時起,以自己遠大的革命志向和敢於對人民的敵人作頑強反抗、英勇斗爭的精神已經作出了成竹在胸的答案。……真可謂「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青年毛澤東和他的同學們在青春年少時期,正是風采、才華旺盛之時,他們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是何等的蕭灑;他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又是何等的執著和豪邁。為我們留下了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
古人雲:「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說的都是關於少年志向與成就事業、實現理想抱負的辯證關系。志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理想,二是實現理想所必備的意志和毅力,兩個方面缺一不可。因此,胸懷遠大理想,具有頑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應當是中國青少年報效祖國,有所建樹的首要任務,也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走向世界的最重要的力量之源。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如今,新的歷史時期賦予中國青少年新的歷史使命。作為新時期的青年法官,要干好人民司法這分工作,光光懂得審案還是遠遠不夠的,簡單的、機械的就案辦案也是不科學的。只有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從有利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政治方向出發,牢牢地把握好司法的政治方向,積極地投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才能最終實現公平正義、安定有序、團結和諧的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目標。
一代偉人雖已遠去,但他留下來的精神財富卻永放光芒。我們不會忘記,一個從同學少年到年過半百的老人在莫斯科對中國留學生發表演說的語重心長: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好象早上八九點鍾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神采飛揚的演說穿越歷史的時空在年輕的中國大地上回盪。
啊!永遠的青年!

④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500字以上600字以下

少 年 強 則 國 強

——觀《恰同學少年》有感

梁啟超曰: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題記

《恰同學少年》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五年半的讀書生活為背景,展現了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一代人的生活,同時塑造了楊昌濟,孔昭綬等優秀教師形象。這群人在那個時代應該是最時尚的,最先進的,最現代的。他們追求真理,追求信念,現在任何青春偶像在他們面前都會黯然失色。

一直以來,對於偉人,我們只能從他們光輝的事跡中瞻仰他們,效仿他們,緬懷他們。然而,偉人也是人,沒有誰一出生就是偉人的。偉人最初也只是普通的人,是他們獨特的經歷,深刻的思考,大膽的實踐使得他們逐步鑄煉出優秀的品質而成就偉人的。

九十四年前,生活在動盪年代的熱血青年,心系國家的安危,帶著理想,帶著責任,走向了救國救民的革命道路。

九十四年後,又是一群人,在熒屏上為我們再現了這樣一段動人的歷史。看了這對歷史,帶給了我們震撼,更帶來了深深的思考。

其實,它講的是青年時代毛澤東的經歷。本應該跟以前的那些「紅色經典」一樣的,但是,它又確實不一樣,走出了一條新的道路。它將毛澤東這個偉人還原為一個普通的農村青年。毛澤東也曾是一個普通人,他也是在求學過程中逐步探尋理想,成為一個有偉大抱負的人的。

我最喜歡的,其實是「雨中嶽麓」那段。古人雲:「納於大麓,烈風驟雨弗迷。」的確,在那個大雨的夜晚,在愛晚亭,當毛澤東說出:「趁著這滿山夜色歸你我所獨享,烈風驟雨中,凌其絕頂,一覽眾山,豈不快哉?」我的心,被震撼了。冒雨登山,現在的獨子連想都不敢想,有豈能體會到那份雨水沖刷的涼爽和快意呢?當他與蔡和森回到愛晚亭時,蔡和森說:「風,浴我之體;雨,浴我之身;烈風驟雨,浴我之魂!」當時的我恨不得能穿越歷史,回到92年前的那個夜晚,與他們一起雨中登山,只可惜,我生活在現代啊!

天穹高高鴻雁飛,書院深深松竹茂。曉霧重重盼日出,大地茫茫風雨驟。

詠長夜,攀北斗。蝶戀花,夢難求。書翻千秋史,談盡古今愁。美哉瀟湘偉少年,踏浪湘江競風流。

名和利,莫問候。書並劍,到心頭。揮毫萬山紅,舉臂托飛舟。美哉中華偉少年,他日神州競風流。

看著電視,聽著歌曲,內心總澎湃起一種感動和震撼。感嘆那個年代的風起雲涌,佩服先輩們的志氣和闖勁,也嘆息自己的生不逢時。沒辦法經歷上世紀20年代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展,反動勢力為維護其反動統治對革命力量進行瘋狂反撲的革命斗爭風起雲涌的崢嶸歲月。這個時期國內外發生了「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大事,心中不免有些遺憾。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⑤ 分享一下觀看完 恰同學少年 這部電視劇的一個觀後感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恰同學少年一題就是摘自《沁園春·長沙》的一句
看了《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劇,我被深深地打動了。不僅因為劇情的跌宕曲折,更因為一代革命家少年時代的豪情壯志。他們憂國憂民的高度社會責任感使人欽佩,他們敢作敢為的膽量讓人贊嘆,他們勇於破舊立新的的精神令人折服。

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少年時的志趣思想,往往預示著一個人一生的前進方向。而電視劇中所描述的毛澤東的少年時代,給了我們大學生無限啟示,告訴我們應該心懷祖國、志向遠大,先完善自身繼而立足世間。

偉人的少年時代以天下為己任。他在作文中多次談論天下大事,提出自己的看法,雖然因「過於張揚」而被老師批評,但他心懷祖國和改變舊中國現狀的偉大理想得到了教師們的肯定,也得到了同學的欽佩。偉人的少年時代樂觀而不畏寒苦,假期無處可去住在山上的亭中,也不能改變他的達觀,攜友一同讀書游山,淋山雨而叫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他曾經所說,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這種樂觀的精神讓我深受啟發。毛澤東的魅力不僅如此,因為他光明磊落的為人、沉著縝密的思維和獨特的領導才能,團結了一群有志於改造貧腐的舊中國的青年。在少年時代,他們遊走於工廠鄉村,成為當地先進思想的宣傳兵;成年以後,他們更是各顯所長,在華夏大地上掀起了革命的滔天巨浪。他們的理想與抱負,他們的氣魄與膽量,他們的志趣與胸懷,無一不令人深深為之折服。

反觀自身,恐怕許多人有愧於心。

生活在改革開放、物資豐富的新社會,我們物質上充裕,卻難免精神上的貧乏。衣食不缺的我們無須為明天的生活發愁,卻反而常常失去理想,更缺乏社會責任感。在大學甚至是中學,虛榮攀比的現象屢見不鮮;因為失去奮斗的目標與動力而沉溺於網路的人也比比皆是;怠於努力而寄未來的希望於歪門邪道者也大有所在。雖然生活中少有如劇中劉俊卿之輩,但劉俊卿卻是當代大學生精神弊病的集中和寫照。在劇中,他的所作所為讓人厭惡,生活中,他所代表的思想問題卻不得不讓人警示。

但與其說這部電視劇為我們敲響警鍾,不如說它向我們提出了要求。梁啟超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這句話的確是不可爭辯的真理,也是這部劇集的最好見證!正是因為有了湖南一師的那群優秀少年,才有了之後的富強中國!我們大學生應從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在

⑥ 《恰同學少年》讀後感

《恰同學少年》讀後感
前段時間,有時間在家看了《恰同學少年》。她講敘的是毛澤東青年時期在湖南一師求學的故事。《恰同學少年》是一關於教育,關於做人,關於勵志題材的好書。
我不忍錯過任何章節,因為,幾乎每一章節都會告訴我們一些現代人正在遺忘卻是那最寶貴的人之所有而為人的道理,那裡面老師的很多話,就象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我不禁問自己,為什麼與這本書如此有共鳴?答案也許是:在當今這個過於重物質輕精神的時代里,我們都麻木的太久了!
很多時候,其實我們也曾激情澎湃,我們也曾熱血沸騰,我們也不乏憂國愛民之心,可是當我們看到我們的周圍,當人人都在為私慾,為己利奔忙的時候,我們不禁迷惑了,我想也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現實吧?
我們的激情,我們的熱血,我們的愛國,我們的理想等,就在這所謂的現實中隨波逐流了。只不過每每當我們看到電視里,報紙上,那些令人感動與敬佩的人和事的時候,我們的心還是會被其感動,可是我們能做的更多的只是那個感動故事的觀眾而不是故事的主角
為什麼?因為——放不下——私慾!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或許是善良的,但卻永遠無法做到崇高。而看了這部劇之後,我明白了,善良的人們啊,讓我們都能把慾望滿滿的肉身看得淡一點吧!壁立千仞,無欲則高,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我們真的需要有一點精神,有一點舍已與奉獻的精神,有一點崇高與純凈的精神!
那個年代,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多災多難的中國卻孕育了一群奮發向上的愛國青年。現在和平的年代,我們本來應該慶幸,應該感恩,生活在前輩為我們創造的安寧生活中。可是這年頭,卻有太多的人,整天只知道抱怨,卻永遠不會付出任何真切的努力。
那個年代,我們的青年博覽群書,好學不倦,大家以學識,道義來衡量、佩服一個人。再看看我們現在,整天盲目攀比的都是些什麼?什麼誰有錢了,什麼誰上的飯店高檔了,什麼誰的衣服流行了……經常停留在這些表面的、膚淺的問題上,實在是可悲,可氣,可笑!

⑦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

看過很多電視劇,看完後,不是為牽強的劇情報淺蔑的一笑,就是為虛構的事實報以閑適的遺忘!但是,自從看了《恰同學少年》後,我的心第一次被電視劇如此深深的震撼和「虜獲」。它的主題時刻印合著我的心境,給了我無盡的反思,它的精神也一直和我靈魂對悟,讓我的性情和劇情吻合甚至時時進行自我精神駁難!
《恰同學少年》給我們帶來了一種力量、一種召喚、一種深刻的理想追求!這些人類的美好品質不僅改造著那個時代,同時也影響著當代直至永遠!
《恰同學少年》在物慾橫流、理想匱乏的今天推出,不僅給了繁碌的現代人以休閑的安憩時刻,更多的應該是給予了現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缺少的精神營養和靈魂食糧。以毛澤東為首的一群貧寒學子,胸懷「掃天下」之鴻鵠志向,救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憂患情懷,勇敢無畏,堅定自信,意氣風發,激盪青春,理想崇高,浩浩盪盪,戮力同心,同心同德,執著的朝著美好的前途進發。這些精神到處閃現,激勵著劇中人物也鼓動著我們的激情。可以肯定的是,劇中所反映出來的,正是我們年代整體所缺少的。這些劇情都是深刻的反映著主題,詮釋著主題,深化著主題!
勇敢無畏;看完《恰同學少年》,勇敢的激情只是輕描幾筆就充分的展現我們眼前不並且深掘我們的心理了!它撫慰了我們的懦弱或者是膽怯。把它發揮到極致應該是「猴子石」繳槍一劇了。一群只讀聖賢書、吃無憂糧兩百文弱書生面對三千正規裝備的武裝軍隊——何況是一群欲借戰亂發財、窮凶極惡的軍隊——他們雖然是戰爭敗軍,但是他們對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依然如凶神惡煞般可怕。此時整個長沙城到處是一片混亂,民慌亂避難,群人無首。設想:此情況下,我們也是大學生——相當於毛澤東時的師范學歷——能做什麼呢?不是常有大學生吼叫勇敢、狂妄嗎?相比之下,現在大學生所謂的勇敢不是真實的勇敢,而像是無所付出的踐踏自己或他人存在的正當生命自由度,更像是心理上對殘酷現實無能的、無奈的嚎叫!而當時的他們,就是這樣的一群的手無寸鐵的青年學子振臂群應,戮力同心。勇敢的擔當起阻抗敗軍的驚心動魄的巨任,挽救了長沙城,在某種意義上也改寫著中國的歷史!
堅定自信;他們一群人的自信不是淺薄的狂妄,也不是廉價的驕傲,而是對自己人生的看重和對自身價值的尊重!他們在學業上對於丁舉士是後輩,毛澤東仍然對他不是盲目的敬仰,不是單純的崇拜,而是充滿明智的自信。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當時,舊中國是滿目瘡痍,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大多是家境貧寒的年輕學子常思救國方針和沖破不公平的社會樊籬的責任!這可以從紀墨鴻督學和楊昌濟的對話側面得到印證!
理想;他們年輕的學子,不是淺薄的「一切向錢看」的價值觀,不是無憂衣食住行的低微理想,而是為了全體勞苦大眾的幸福和不合理而揮灑熱血的豪邁情懷。在理想和現實沖突時,他們選擇崇高的理想而顛覆既存的堅硬現實。看他們高聲朗誦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的情景,他們將自己的命運與中國的命運緊緊相連,他們將改造舊中國,改變國民命運當成自己的責任,他們一個個意氣風發、激揚文字,奮發圖強,在時局動盪中尋找中國的出路所在。把命運和國家前途緊緊聯系在一起,讓靈魂和身體與壯志一同燃燒!
激盪的青春;他們在貧困的環境和動盪的年代,不是對社會廉價的妥協和忍讓,而是對自己激盪的青春和殘忍的年代,不是沉淪歲月,不是浪費生命。而是以生命的分秒來鋪就輝煌的事業道路。用智慧的汗水來書寫偉大的人生歷程!更重要他們向貧苦宣戰,向現實嘲笑!
面對動盪的社會,迷茫的前途,以毛澤東為首的一群學子應用的跳起改造社會的重任的時候,就造就了他們非同尋常的偉大人生!他們的理想壯志和一切我們所缺少的優秀品質,難道看完此劇後,只有閑適的休息、心靈娛樂和單純的感動嗎?

⑧ 求恰同學少年的觀後感,要新的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
《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劇竟是2007年出的,那一年我正讀高二,難怪當時雖然那麼火,卻一直沒有時間來看,偶爾也會看到一小段這個片子,留給我的印象就是一群白衣書生意氣風發地在校園里讀書的場景,也從別人口中知道了谷智鑫這個演員。雖然看到和了解的只是這么一點,但這部片子中散發出來的勃勃生機,卻讓我屢次有想找個時間把這部片子看完的慾望。這次終於有了這個閑居的時光,總想找些什麼好的片子來看看,突然記起這部電視劇,果真,找對了味口,不到一周的時間,我就把整部片子全部看了一遍,沒有任何的快進,很多人拿電腦看電影電視劇時,遇到一些不太喜歡的地方就直接拖過去,我一向不喜歡這樣。如果喜歡上了這部片子,就會把電腦當成一電視機,從頭看到尾。一代偉人毛澤東,確實有他人不能及的地方。就從偉人求學這一段來說,我們至少可以學到這么幾點:心底有著堅定的信念,腦中裝著博古通今的智慧,家中雖然經濟狀況不太好,卻從沒有因此而自卑過。有自己的特長,愛看各種雜書,廣交朋友,喜歡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激烈探討各類問題,通身是膽,有著很強的執行力和超乎常人的勇氣和膽識。心中有大方向,卻會常常反思這個方向是不是正確,不斷地反思,使自己的理想更貼近客觀的現實。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認為對的,不管條件如何艱難困苦,也會去實行,認為不對的,即使再容易實現,也決不遷就勉強。而在這么多優點中,我認為最讓人佩服的莫過於其驚人的膽識和氣魄了,這一點,在第二十三集也就是最後一集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北洋軍閥傅良佐部三千兵馬敗往長沙,由於摸不清桂軍是否已入駐長沙城內,在城南猴子石徘徊,當時還在長沙第一師範本科八班的毛澤東在長沙城內一片驚恐與慌亂中,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策:他要用一師的學生志願軍來抵擋北洋軍閥三千敗軍。在向警察局求助無果的情況下,他帶領全校二百餘學生,在沒有一支槍的情況下,運用各種策略,扮演毛副官的角色與三千軍閥首領談判,經過層層較量,最終使三千支槍全部繳齊,難怪校長孔紹綬在校志上記載:毛澤東通身是膽。另外,這部片子中另外幾個人也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一個是劉俊卿,如果他出生在王子鵬的家庭,想必是個才氣過人、有著遠大理想、令人頗為羨慕的有志青年,可惜他並沒有出生在那樣一個環境里,他只不過是一個窮賣臭豆腐的兒子,盡管老父親衣衫襤褸每天起早貪黑地賣臭豆腐供他讀書,盡管妹妹阿秀一紙賣身契簽給了王子鵬家作丫頭,盡管他經常和王子鵬一起把學校的窩窩頭扔掉,把學校食堂的飯菜倒掉,盡管他借買書之名問父親要了不少錢買了雙可和王子鵬一比的鋥亮皮鞋,但心裡的那個叫做自卑的魔鬼卻不直纏著他不放,他只讀他一個人的書,只和天性善良的王子鵬一塊兒吃飯和說話,他把一切不如意的原因全歸功為出身的卑微,認為所有人都瞧不起他,他想借讀書走上仕途,不管誰當政,只要能謀個好差事,那就夠了,他想著他的前途就一片光明了。可沒想到,每當他認為遇到一個天大的好機會然後想一把抓住不放的時候,卻發現期待已久等來的不是光明的前途,而是一場心靈的災難,通往一條走向自我毀滅的不歸之路。他一直活在痛苦之中,卻如他自己所言,每當他想悔悟,卻發現自己身陷泥沼,不能自拔,他已沒有勇氣讓自己走出來重新開始,事實上,從頭至尾,他就沒有坦然面對過自己的處境,與其說是窮困毀了他,倒不如說是他的怯弱毀了自己。直到最後,他也沒有能夠明白這一切是為什麼。這個人物的出現,讓整部片子更加豐滿而具有現實性,不管再偉大的人,如果連基本的飯都吃不飽,那麼還要談什麼呢?毛澤東、蔡和森等是窮且志堅,但他們不是一般人,劉俊卿這個角色的出現,倒更拉近了這部片子與觀者的距離,讓我們更深入地思考當時是個怎樣貧窮的社會,才會出現像劉俊卿這樣的悲劇。想想我們自己現在,再看看毛澤東和劉俊卿,可能更多人有的是劉俊卿這樣的想法。時勢可以造就像毛澤東這樣的英雄,更多上演的卻是如劉俊卿這樣的悲劇。劇中另外一個人物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少爺王子鵬,他從一個十分封建傳統的家庭里走出,首先還完全活在父母的掌控中,父母說要去看斯詠,他就跟著父母來到斯詠家,父母說斯詠是王家未來的兒媳,他就認定了這門親事,沒想過其他的可能。直到某一天,斯詠的一番話點醒了他,他決定要和那些窮孩子一起去考一師,戲劇性的是,他考了第八十一名,本來垂頭喪氣的他,卻意外接到一師的錄取通知書。就這樣,他也進入了一師。父母不放心,天天打發阿秀送好吃的到學校里,王子鵬一開始實在不習慣吃學校的食堂飯,總是把學校的食堂飯倒掉,然後吃阿秀送過來的。在同學們異樣的眼光中,王子鵬終於發了脾氣,命令阿秀,叫她不要再送飯菜過來。在感情上,王子鵬也逐漸醒悟,知道自己喜歡的是阿秀,而不是表妹斯詠,從前一直是斯詠很反感這門祖輩定下的娃娃親事,從王子鵬進了一師後,他也明白了過來,開始從心底討厭父母這樣控制自己的感情,不想淪為封建思想的犧牲品,他深情地向阿秀表白了,讓人慶幸他思想上的進步,讓讓人感受到一師的教育帶給人思想上的巨大變化。在毛澤東組織訓練一師的學生軍時,這位平時讓人伺候慣了的少爺總是比其他人慢一步,但他克服了身體和思想上的重重阻礙,確切地說,終於向封建勢力慣養出的嬌氣發出了挑戰,最終他戰勝了自己,在劫匪綁架姨父的案子中一人勇斗持刀歹徒,並及時呼救引來一師的同伴,順利救出姨父。當敗退軍閥派出劉俊卿回長沙城打探桂軍底細時,被王子鵬發現,這一次,他同樣做得相當出色。千萬不要小看這個人的一系列變化,他是要從一個舊的封建社會走向一個全新的民主社會中來,而他的家庭條件又極好,不像其他從小生活在貧苦中的同學,這就好比讓要求一個富二代來個二萬五千里長征,需要克服的困難可想而知。我想這個人物的出現,象徵著真正的民主社會終將要取代舊的封建社會,也預示著要想真正實現這一目標,必將經過改頭換面的思想革新和艱苦努力。另外,毛澤東在整部片子中也貫穿著一個思想:那就是他從不按規矩辦事,比如說期末成績學生民主投票那一回,比如他對斯詠從未有過兒女私情,又比如後來用沒有一支槍的二百多一師的學生志願軍對抗三千軍閥,我想這些也都預示著他終將推翻舊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一部片子里如果沒有幾個漂亮活潑的女主角,那麼幾乎可以斷言這部片子肯定缺少幾分生氣與靈氣。劇中的向警予和陶斯詠漂亮、活潑,尤其是向警予,完全是現代女青年,天底下好像沒有她不敢做的事,她一出場,就讓人耳目一新,坐在一條船中,脫掉了鞋子,兩腳劃著水,一路說笑,一股現代女青年的氣息迎面撲來。在看到一師的招生廣告後,她就直闖一師,正好碰上思想傳統的國學大師袁吉六,想都沒想,就將她一把哄了出來。但她並沒因此而泄氣,她想出了一個其他女孩子從來沒想過的點子,用向勝男的名字參加了一師的招生考試,考出第四名,還一臉郁悶和憤慨,不相信竟然只得區區第四名。後來看到蔡學森的文章欽佩不已,從此蔡和森這個名字印在了她的心裡。毛澤東在長沙各學校貼出了交友的廣告,她和斯詠又跑去參加了。從此正式和毛澤東、蔡和森成等成為了朋友,一起討論各種問題。她喜歡蔡和森,就用她的行動很直白地證明了。她反對一貞和劉俊卿的交往,就心直口快地講了出來。難怪後來成為中車共產黨歷史上第一位女共產黨員。陶斯詠,一直生活在封建家庭中,從小和表哥王子鵬就定下了親事,她從一出場就一直在反抗,盡管她的思想先進,又進了周南女中,卻最終還是差點妥協於封建勢力,可見封建勢力的強大。而楊開慧與蔡暢,盡管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家中教育氣氛卻都很好,很支持他們學習新知識,因此他們思想比較開明,為這部片子增添了不少俏皮和趣味。而一貞,漂亮,溫柔似水,雖然也在周南女中讀書,卻始終沒走出封建思想的束縛,她和劉俊卿的愛情真摯感人,卻同時讓人痛心不已,最終她終究還是嫁給了她不願嫁的人,落了個自盡的悲慘結局。這部片子雖然短,卻呼應了毛主席那句詩: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我只有四個字:值得一看。

⑨ 恰同學少年其中兩期觀後感作文各500字

看《恰同學少年》觀後感
直從我看了這部電視劇,對我的啟發很高,這部電視劇的幾位主角,都是少年,他們給我的印象很高,因為他們勤奮好學、樂於助人、孝順父母、無私奉獻、善解人意。特別是他們勤奮好學的品質,最讓我佩服。
這部電視劇勤奮好學的少年有毛澤東等人。特別是毛澤東,他非常尊師,有一次,他在上課跟老師頂嘴,晚上的時候,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去老師家向老師道歉,初時,老師不肯原諒他,他就跪在老師家門口不起,過了許久,老師看他那麼誠懇,就原諒他了。
這些少年非常愛國、愛人民。有一次,毛澤東帶領二百名學生軍去打倒敵人,他們身上沒有槍,用一個鐵桶放一些鞭炮,讓敵人誤以為是槍聲,然後大家一起說了一句話:「放下槍,不然你們三千個人都要死。」這聲音在敵人的周圍回盪著。那些敵人叫毛澤東他們下來談判,毛澤東堅決要他們繳槍,而且一隻不剩,後來,有位敵人的同夥揭發他們是湖南第一師范的學生,說他們沒有槍,他在向學生軍其餘的人叫道:「你們沒有槍,如果真有就一槍射過來呀!」幸好,一群長沙城的警察下來援救,射了一槍給那個人,不然毛澤東他們就慘了。在這件事中,我非常佩服毛澤東他們的鎮定、冷靜。
這些少年的勇氣都很讓我佩服。我長大後一定要學他們一樣,做一樣,做個有勇氣、愛讀書的少年。

閱讀全文

與觀恰同學少年電影觀後感5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災難電影大全老鼠 瀏覽:577
拍大尺度電影被處罰的演員 瀏覽:622
有什麼好看的鱷魚電影 瀏覽:397
鬼馬小精靈電影版英文字幕 瀏覽:737
韓國電影什麼的姐姐 瀏覽:176
少林足球電影達叔在劇中的名字叫啥 瀏覽:509
愛情電影簡述 瀏覽:479
怦然心動是一部有深度的電影 瀏覽:238
草原上的薩日朗電影觀後感 瀏覽:724
情慾酒店電影完整版 瀏覽:420
鄧超有一個13歲的女友是什麼電影 瀏覽:964
科幻青春愛情電影 瀏覽:134
布魯是什麼電影 瀏覽:600
電影絕色神偷中文版 瀏覽:773
世界公認十大最好看的十部電影 瀏覽:965
孔雀電影名字 瀏覽:833
唯一一部在故宮拍攝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518
一部泰國控制鬼的電影 瀏覽:644
電影對時代有什麼意義 瀏覽:539
楊穎公主電影大全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