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當我們離開地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行動》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當我們離開地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行動》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JsGTmMIlkmDmXfdHeD7iKg
② 什麼是阿波羅計劃
阿波羅計劃(Apollo Project),又稱阿波羅工程,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從事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美國於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初組織實施的載人登月工程,或稱「阿波羅」計劃。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項成就。工程開始於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在工程高峰時期,參加工程的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總人數超過30萬人。
計劃由來
1961年4月12日,發生了一件令美國人惱怒的事: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首次進入太空。剛從床上被叫醒的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知道消息後十分震驚,因為這表明蘇聯在航天技術上已領先美國一步,也就是說在科技競賽中美國處於劣勢了。「這是繼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之後,對美國民族的又一次奇恥大辱!」肯尼迪憤憤地說道。為了迎接蘇聯人的太空挑戰,美國人決心不惜一切代價,重振昔日科技和軍事領先的雄風。 肯尼迪召集美國各有關部門頭腦們商量對策,宣布:「美國最終將第一個登上月球。」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在題為「國家緊急需要」的特別咨文中,提出在10年內將美國人送上月球。他說:「我相信國會會同意,必須在本10年末,將美國人送上月球,並保證其安全返回」,「整個國家的威望在此一舉」。於是,美國航宇局制訂了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劃。 阿波羅是古代希臘神話傳說中的一個掌管詩歌和音樂的太陽神,傳說他是月神的同胞姐弟,曾用金箭殺死巨蟒,替母親報仇雪恨。美國政府選用這位能報仇雪恨的太陽神來命名登月計劃,其心情可想而知。 但是,建造這樣一艘登月船也不是輕而易舉的。兩個月後,美國科學家為實施「阿波羅」登月計劃拿出了4種方案,即「直接登月」、「地球——軌道會合」、「加油飛機」、「月球表面會合」,但是,每種方案隨後都表明存在著各種不易解決的問題。 正當美國科學家們和政府首腦猶豫不決時,一位名叫約翰·C·霍博特的太空署工程師提出了第5種方案——「月球軌道會合」方法,這種方法的要點是:從地球上發射一支推力為750萬磅的「土星」5號火箭,將裝載3個宇航員的「阿波羅」太空船推向月球。「阿波羅」太空船繞著月球軌道運行,但整艘太空船並不在月球上降落,而是分離出一艘小的登月艙。登月艙帶著2名宇航員依靠倒退火箭抵達月球表面,第3名宇航員則留在太空船上。當他的兩個同伴在勘查月球表面時,他一路環繞月球飛行。當勘查工作完成後,月球上的兩位宇航員就引發登月艙上的火箭,重新和太空船會合。3名宇航員乘坐太空船,引發火箭回到地球上來。於是,科學家們決定採用「月球軌道會合」法。 為了實現這個宏偉的計劃,美國國家航宇局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要設計製造出一艘宇宙飛船「阿波羅」號,它的大小與火車頭相近。為了發射這個飛船,還要製造出一個與足球場差不多長的火箭。此外,科學家們還要建起一座大型的太空中心——月球港,它要擁有車間、試驗室和辦公室,並且在全世界建立一系列的跟蹤站;他們為宇航員們建立了訓練中心,在這個中心裡,同時建造了「登月模擬裝置」。
③ 50年前搶佔了「冷戰」制高點的阿波羅計劃,到今天還為人類留下了哪些遺產
是人們了解宇宙,了解月球,並且重視宇宙,為止奮斗的重要原因之一。也留下了珍貴的資料跟經驗。
「冷戰」制高點
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小心翼翼地走出登月艙,邁出了屬於自己的一小步,屬於人類的一大步。1972年12月14日,另一位美國宇航員尤金·塞爾南(Eugene Cernan)登上舷梯,鑽進登月艙,身後是人類在月球上留下的最後一個腳印。
如果阿波羅計劃沒有停止,而是繼續下去的話,也許今天的人們已經在月球上建立了永久基地,我們所要考慮的問題將是假期到底是去月球還是火星?時間不寬裕的人也許會考慮紐約,因為基於「土星5號」而開發出來的新火箭技術很可能已經把北京至紐約的飛行時間縮短到了一個小時以內。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失去了想像未來的勇氣和膽量了呢?
④ 阿波羅計劃電影
《阿波羅18號》
相對阿波羅十三號來說,《阿波羅18號》實際上是杜撰的故事,真實歷史上美國宇航局最後一次發射的登月飛船是阿波羅17號,而18號因為預算減少而取消,影片中故事內容是阿波羅18號項目由美國國防部提供資金,並發射成功秘密登月,登月艙降落在月球上,兩名美國宇航員意外發現一個滿是血跡的蘇聯的登月艙,在地洞里發現一名已經死亡的蘇聯宇航員,同時遇到外星生命的困擾。這種月球上的生物被影片刻畫成一種可以偽裝成石頭的類似蜘蛛的生物。這種生物破壞了美國登月艙的通訊系統,兩位宇航員之一,指令長奈特在修復過程中被外星生物叮咬被感染,變得神智瘋癲,並最終喪命。登月艙駕駛員安德森逃至蘇聯的登月艙和地球取得聯系,希望返回地球,然而卻被國防部告知由於已經受感染不許返回地球。仍然在月球上空環繞的另一名服務艙宇航員願意等待安德森返回地球,然而當安德森駕駛蘇聯登月艙上升時,卻發現艙里出現了大量外星生物「蜘蛛」將安德森叮咬致死,登月艙撞上了服務艙,所有宇航員全部犧牲。
你可以搜索看一下是否喜歡!
⑤ 阿波羅計劃
美國登月計劃
⑥ 什麼是阿波羅計劃
阿波羅計劃中包括11次載人任務,從阿波羅7號一直到阿波羅17號,全部從佛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阿波羅4號到阿波羅6號都是無人測試飛行(正式地講沒有阿波羅2號和阿波羅3號)。
1967年1月27日。宇航員維爾基爾•格里森、愛德華•懷特和羅傑•查菲在今晚一場大火中身亡。當時這場大火吞沒了他們的阿波羅1號飛船。原計劃2月21日飛船發射並把他們送上地球軌道14天,就在進行這次發射的模擬演習中,他們死於地面。
國家航空與航天管理局官員說,大概是一個電火花點燃了阿波羅飛船座艙的純氧。這三名宇航員如同真地飛行那樣並肩坐在肯尼迪角第34號發射架上的「土星」 1號火箭頂部,就在這天下午6點31分,發生大火。
他們被卡在關閉的艙門後面,無法使用阿波羅安全系統,因為被導彈拖車擋住了。急救人員試圖接近他們,卻被艙內滾滾冒出的濃煙阻擋。空軍及國家航空航天局收集了所有與火災有關的資料。官員們說:「人員和飛船的損失給阿波羅登月計劃以嚴重打擊。面對預算削減的困難,阿波羅計劃一直努力奮斗以求在60年代末實現登月。
阿波羅7號是阿波羅計劃中首次發射的載人任務,發射於1968年10月11日。整個任務全長十一天,也是美國首次成功的三人航天任務。
由於本次任務不需要登月艙,土星IB火箭作為運載火箭被首次使用,而不是其他阿波羅任務所使用的推力更強的土星5號。
阿波羅1號悲劇性的大火對美國航天事業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大火之後,指令艙很多地方都被修改以確保安全,飛行中很多安全隱患也被加以防範。阿波羅7號的成功重新使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對載人航天事業以及在1970年之前登月恢復了信心。
阿波羅7號完成了首次美國太空電視直播,也是整個計劃的載人任務中唯一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4號發射台發射的;後續的任務都在附近的39號發射台發射。
完成此次任務後,瓦爾特•施艾拉成為了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在水星、雙子星以及阿波羅三項航天計劃中均執行過任務的宇航員。
阿波羅8號是阿波羅計劃中第二次載人飛行。阿波羅8號是人類第一次離開近地軌道,並繞月球航行的太空任務。阿波羅8號同時還是土星5號的第一次載人發射。
⑦ 阿波羅登月計劃到底是真是假
其實這個問題是比較模稜兩可的,因為現在正反方基本都有自己的理由,所以我們直到現在也不能完全確定美國的這個阿波羅登月計劃到底是真還是假。「阿波羅登月計劃」是否是一場騙局的問題在美國引起了強烈反響。以著名物理學教授哈姆雷特為代表的人士肯定「騙局論」,他們認為阿波羅登月造假的依據有:
最後,其實大家看這件事也都是模糊的,因為如果美國想要造假也是不會這么輕易的就被發現的。並且美國的傳媒幾乎是無孔不入的。假如政府有欺騙行為,美國的各大媒體一定會大做文章。但是至今美國新聞界並沒有對此大肆渲染,其中必有一定道理。 再就是揭露證據還不充分。有人指出,哈姆雷特的理由是不夠嚴謹的。用幾張照片和錄像來判斷登月是騙局,如同用數學歸納法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一樣可笑。
⑧ 美國阿波羅計劃是真的還是假的
美國登月絕對是假的
歐洲太空總署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到最著名的一個疑點,就是當年航天員登月後在月球插下的美國國旗,照片顯示這面國旗仍在「飄揚」——這是讓人難以置信的一幕,因為月球沒有大氣,幾乎是真空狀態,根本不可能有風。
還有人指出,其他登月照片「也有問題」。在另一張照片中,航天員影子長短不一,顯示現場有超過一個的光源。而月球表面只有太陽一個光源,而且不是近距離照射,所以另外一個光源必定來自拍景用的射燈!另外,在這幅照片中,兩名登陸月球的宇航員都在照片之中,但當時登陸月球的只有兩人,而在照片拍攝的這個角度,很難想像會是自動相機所攝,況且當時登月飛船根本沒帶自動相機,那麼是誰拍攝下的「合影」呢?——質疑者開玩笑說是「上帝」或者「外星人」所拍。
日前,有「登月騙局之父」之稱的BillKaysing與英國一位攝影師DavidPercy一起撰寫了《我們從未曾登陸月球》(WeNeverWenttotheMoon)。BillKaysing來頭可不小,他曾是登月艙製造商Rocketdyne公司的「設計員」之一,自稱熟知「登月」騙局的「底細」。他為加強著作的可信性,聲稱邀請了多位「匿名」專家協助。
美國登月造假的一個最大漏洞就是他進行了現場直播!美國進行現場直播的目的就是讓世人相信他的登月行動是真的,但是弄巧成拙、欲蓋彌彰,反而漏出了狐狸尾巴!美國第一次登月是在1969年,據說進行了全球現場直播。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腦子想一想,航天事業是一個失敗率極高的事業,人類第一次登月球,到底能不能成功誰心裡都沒有譜。美國在登月之前的實驗中還出了事故,死了人(我是更知道的)。如果美國這次登月失敗了,那美國豈不是在全世界人面前丟了大人,美國政府的聲譽和威信都將受到打擊,美國民眾的老子天下第一的自豪感也會受到打擊,在於蘇聯的對抗中又將失敗一回。另外,月球上到底有什麼東西大家都不知道。美國和蘇聯之前也只是發射了幾顆繞月球轉的人造衛星而已。那時的人造衛星只能對月球表面的地形面貌作一個大致的觀測,具體月球上有什麼金銀珠寶還是遍地鈾235還是有什麼動植物神都不知道。應該說對於美國來說,月球上的每一粒塵土都是美國國家的高度機密。美國是絕對不可能對外泄漏的。
聯系一下當時的政治形勢更可以看出美國的登月壓根就是一次造假行為。當時的蘇聯士氣正旺、咄咄逼人。先是首先發射了人造衛星,接著又率先把加加林送上了太空。美國受到了極大的挑戰,而美國民眾的自信心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美國為了恢復美國民眾的自信心,完全有可能造這次假。蘇聯和美國的航天技術同樣高(甚至當時蘇聯還要在美國之上),為什麼蘇聯知道現在還沒有登上月球?蘇聯卻花大錢高空間站,難道他就不懷疑美國隱藏了很多月球的秘密?因為蘇聯知道美國登月是騙人的,現在俄羅斯和美國都沒有這個實力去登月,能把空間站搞好(甚至還是合作)就已經很不錯了。那當時的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為什麼不揭發呢?因為美國的目的只是恢復美國民眾的自信心以及嚇唬一下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對蘇聯並沒有太大的傷害,美蘇之間達成某種協議是完全可能的。具體事什麼協議只有他們兩個知道了。
附錄
「阿波羅登月」是真是假?
來源:[ 知識在線 ]
綿延長達半個世紀的美蘇冷戰時代,誕生了不少偉大的科技成就,數十年來被人們頂禮膜拜;然而隨著冷戰的漸漸遠去,這些在人類文明史上有著劃時代意義的功績其真實性越來越受到科學界和公眾的懷疑。繼里根時代的星球大戰計劃被證明是一場十足的競賽騙局之後,美國人一向引以為榮的阿波羅載人飛船首次登月的壯舉近來居然也陷入了真假之爭的漩渦之中。前不久,俄羅斯研究人員亞歷山大·戈爾多夫發表了題為《本世紀最大的偽造》的文章,對美國1979年所拍攝的登月照片提出了許多質疑,他認為,所謂美國宇航員在月球上拍攝的所有照片和電影紀錄片都是在好萊塢攝影棚中偽造出來的。戈爾多夫還強調,他是經過對所有登月照片進行長期地認真地科學分析和認證之後做出這一結論的。無獨有偶,曾經參與過阿波羅計劃的美國科學家比爾·凱恩日前更是拋出了一記重磅炸彈,在他正式出版的《我從未登上月球》一書中,有理有據的指出,阿波羅計劃欺騙了全世界,所有的影像資料只不過是在南極大陸上的模擬月球試驗場上拍攝的,美國宇航員從未登上月球。此言一出,可為驚世駭俗,一石激起千層浪,美國公眾對阿波羅計劃的質疑也達到了數十年來的頂點,據一項權威民意調查顯示,有近2500萬美國人表示不相信阿波羅行動是真實的。更耐人尋味的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竟然對此風波始終緘默不語,越發使人迷惑不解。且不說如果阿波羅計劃確屬偽造會給美國政府和輿論界信譽帶來的毀滅性打擊,單就目前的眾說紛紜和造假呼聲甚囂塵上的狀況,人們就不得不問:一直自詡對公眾絕對誠實、開放的美國政府和新聞界到底隱瞞了多少東西?還有多少像阿波羅計劃這樣引發爭論的人類文明成就會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被重新審視?
20世紀60年代正是美蘇冷戰較量正酣之時,美國載人航天活動也格外頻繁,其中最為令人注目的成就莫過於阿波羅載人登月飛行。早在60年代之初,美國航空航天局就提出了「阿波羅登月計劃」。隨後便有了這樣的載入史冊的經典版本:經過八年的艱苦努力,阿波羅1號到10號先後進行了多次近地軌道飛行試驗和登月預演。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進入月球軌道,成功登陸後,船長阿姆斯特朗首先走上艙門平台,爬下了5米高的9級台階,隨後,他的左腳小心翼翼地觸及月面,從而那張震撼世界的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類腳印的照片便誕生了。阿姆斯特朗感慨萬千:「對一個人來說這是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卻是一個飛躍!」18分鍾後,另一位宇航員奧爾德林也踏上月面。他倆拍攝月面景色、收集月岩和月壤、進行實驗並向地面控制中心發回探測信息。結束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乘登月艙飛離月面,升入月球軌道,與由科林斯駕駛的、在月球軌道上等候的指揮艙會合對接。3名宇航員共乘指揮艙返回地球,在太平洋濺落。整個飛行歷時8天3小時18分鍾,在月面停留21小時18分鍾,成就了一次歷史性的壯舉。
數十年來,人們對阿波羅計劃真實性的懷疑從未消失過,上個世紀80年代的美國電影《摩羯星一號》就影射阿波羅計劃可能是場騙局。但是懷疑的呼聲從未像今天這樣高漲。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比爾·凱恩在其著作中對登月照片提出的幾個疑問:
1.月球沒有大氣層,因而也就沒有空氣折射的問題,那麼應該清晰地看到月空中群星閃耀的圖景,可是NASA提供的照片上卻看不到一顆星星;
2.登月飛船降落在月球表面時,應該有巨大的粉塵被推進器吹起,可是在照片上和紀錄片中顯示的月球陸地表面卻平靜如常;
3.一些登月照片上的穿鑿痕跡明顯,在遠景和近景之間有一道十分隱蔽的線,使人懷疑是否是採用了電影特技中的「褪光掃描法」,即先畫出遠景再用光影予以掩飾。
一些天文愛好者也指出,即使是在地球上,噴氣式飛機的引擎可以將雞蛋大的石頭吹出幾十米遠,可是在引力弱得多的月球上,登月艙在登陸時至少會吹動極其壯觀的煙塵,定然飛沙走石才對,可是在提供的錄像上卻恰恰相反。#S#
在戈爾多夫和凱恩的著作問世後,網路上掀起了關於阿波羅計劃的爭論,阿波羅計劃騙局說的支持者主要提出了以下觀點和證據:
第一,阿波羅計劃的登月照片是偽造的。根據在月面所拍攝照片上的陰影計算的太陽入射角和NASA所公布的宇航員在月面活動時間、坐標點與月相周期比較發現有十分明顯的相悖之處。反對者指出:以阿波羅11為例,登月點是在月球上的靜海,東經23.5度,北緯0.6度,從地球發射時間是1969年7月16日格林尼治標准時間13點32分,在月球上的艙外活動時間約兩個半小時,是從第109小時7分33秒到第111小時39分13秒。據計算,陽光與月面間的入射角只有6度到7度,幾乎緊貼地平線。但是阿波羅11那張美國國旗插上月球的照片顯示,陽光入射角大約有近30度,顯然不合邏輯。
第二,登月錄像也是偽造的。經過對阿波羅登月錄像進行分析,有人提出錄像帶中的宇航員在月面上的跳躍動作、高度與在地面上的跳躍動作、高度相同。而月球上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應該輕易地比地球上跳得高六倍,遠六倍。可是從錄像上看,宇航員跳離地面還不到一米遠。
第三,登月計劃的工程進度有悖常理。1967年1月,阿波羅一號才剛剛研製出來,技術可謂極不成熟。在作登月艙充純氧試驗時,電線碰擦引起大火,導致三名宇航員被熏死。隨後便進行了諸多重大的改進,登月計劃的硬體技術研製被迫推遲了一年多,可是才到了1969年7月,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就一次登月成功,從技術層面看,令人難以信服。
第四,用來運載阿波羅登月飛船的火箭土星五號為何被棄而不用?土星五運載火箭功率巨大,其技術成就超過時下的各類型火箭和太空梭,但是卻被廢棄,甚至連圖紙也沒有保存下來。更令人詫異的是,美國直到今天都沒有合適的運載工具把空間站送上地球軌道,就是因為沒有功率強大的運載飛行器,現代太空梭也只不過一次把不超過二十噸小載荷送入地球低軌道,而六十年代就研製出來的土星五,傳說可以輕而易舉的把一百噸以上載荷送至地球軌道,把幾十噸物體推出地球重力圈,用於發射空間站應該輕而易舉。登月前後的5年間,美國共發射了17個土星五用於運載阿波羅宇宙飛船,成功率達100%!以如此優秀的表演記錄,竟然退出江湖,著實令人費解,NASA至今只是以土星五製造成本太高為由作答。
第五,如何解釋宇宙空間的輻射對宇航員的影響?今天人們都知道,外太空有各式各樣的宇宙輻射,有些可能致命。一般的核電站都是用幾米厚的鉛塊加混凝土層阻擋可能的核輻射泄漏,讓宇宙飛船採用幾米厚的金屬層來抵擋輻射顯然不現實,而宇航員穿的那十幾毫米厚的宇航服對阻擋高能射線根本沒有作用,當年登月的時候這個致命的問題又是如何估算和解決的呢?
第六,阿姆斯特朗的腳印可能嗎?正如凱恩指出的那樣,登月艙降落月面時,必然會吹起巨大的粉塵,那麼照片上阿姆斯特朗的第一個腳印又如何來得那麼清晰?而且出於避開巨大的沙塵的考慮,降落在月球岩石平面才是最佳選擇,如果確實如此,那腳印又從何而來?對此美國政府一直沒有明確回答。
質疑者們還提出了許多其它問題,比如,溫度對攝像器材的影響:月面白天溫度高達250華氏度,照片顯示,宇航員所用相機是裸露在宇航服之外的,沒有任何保溫設施。膠卷在150度即受熱捲曲而失效,怎麼可能拍出照片呢?
當然,捍衛阿波羅登月壯舉真實性的聲音也堅決回擊,針對凱恩所說的照片中沒有星光的問題,中國攝影家鮑昆指出,在夜間拍攝晴朗的月亮時,大概的曝光組合為F5.6/1/2-1秒/ISO100℃(視大氣能見度而定),這時夜空中的星星在底片上是不會留下痕跡的。即使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如獵戶座的天狼星也需曝光在2-3秒以上,而且留下的也只不過是該星的運動軌跡。#S#月面的攝影環境其實就是把地球的白天和黑夜一起置於相機前,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對立的選擇,根本不可能拍出常規意義上的效果,二者只能居其一,因此登月照片造假說不能成立。對於照片中呈現的光亮程度和明暗對比不協調的問題,鮑昆認為,不可能是由於造假時使用人工光源所致,最直接的理由就是登月艙的表面本身就是巨型的反射光源,把太陽光反射到月面導致明暗對比度不均勻。
在美國攻讀化學博士的方子舟先生則從阿波羅登月之舉的人文環境的角度反駁造假說,他的推理是:首先,美國政府造假所冒的風險太大了。當年的登月過程曾經對全球進行實況轉播,造假一旦暴露,信譽損失不堪設想;況且阿波羅計劃涉及到數萬名工程技術人員,想要堵住他們的嘴談何容易?如此之多的科學家不會拿自己的人格開玩笑。其次,美國新聞界是講信譽的,其強大的輿論監督能力也絕不會容許這樣的彌天大謊上演。再者,造假說的支持者們所提供的證據僅僅是對一些照片和錄像資料的技術分析,並不必然推導出阿波羅計劃是虛張聲勢的騙局的結論。
真假之爭至今尚未平息,其結局如何、阿波羅登月壯舉究竟是為己正名還是身敗名裂都還沒有水落石出,但對於阿波羅計劃和一切類似的與科技工程有關的政府行為進行重新評價似乎已是不可避免,爭論本身即表明,美蘇冷戰時代留給新世紀的種種人類文明的輝煌記憶在某種程度上歸功於政府過分炫示的功效,美國航空航天局迫於壓力已經承認,登月計劃的部分照片中確實有矯飾和偽造的成分。同時,阿波羅計劃的真實性之爭論直接帶來的是政府信用問題。最近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詹姆斯·哈德博士提出證據認為,NASA有意對公眾隱瞞了對所謂宇宙飛碟(UFO)的觀察和研究,在他的抗議和要求之下,美國航空航天局辯解說,之所以隱瞞了宇航員們目擊UFO的證據是擔心這些事實會引起「公眾恐慌」,這一說法無法服眾。而阿波羅計劃究竟是真是假?也許當年美國政府提出實施阿波羅計劃的初衷,只是在聲勢上壓倒蘇聯獲得爭霸競賽的心理優勢,也或許是想把蘇聯拖入太空軍備競賽的羅網之中,把大量的金錢揮霍在太空里,拖垮蘇聯經濟。但是不論阿波羅登月行動真假如何,美國的目的似乎達到了,蘇聯的確在經濟軍事化的軌道上越走越遠,直至整個國民經濟崩潰。但是對於公眾來說,政府的可能存在的欺騙行為是不可饒恕的,航空航天局至今對阿波羅計劃的真實性爭論諱莫如深,不置一詞,那麼2500萬美國人表示不相信登月壯舉確有其事也就不足為怪了。
支持「登月騙局」論據
1.航天員放手後,國旗桿仍擺動多時。
2.在太陽神17號電視傳送畫面中,兩個航天員同時入鏡,但兩個影子長短不一,且向著不同方向,證明現場有不同光源。
3.太陽神16號航天員John Young站在月球上向國旗敬禮時,背景中竟拍攝不到星星,而他亦沒有影子。
4.照片中近景一塊石頭上面似乎有一個C字,分明是電影道具。
5.在太陽神14號和17號的傳送畫面中,航天員遮光面罩反射了很大的強光,那是射燈的反射,證明現場只是一個布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