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的觀後感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1: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公嘎了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嘎子小時生活很苦,但是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嘎子的愛國熱情、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達到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和嘎子對比,我顯得是那麼渺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即使失敗也會堅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敗就放棄。記得那次學校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當時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師報了名。正當我滿懷信心地開始製作我自己設計的「動力小船」時,卻發現了一個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接上電線了電池卻不通電。等我解決了電池的問題後卻發現螺旋槳轉不了了,當我解決螺旋槳的問題卻發現……這一個個問題把我搞得頭暈眼花,頭上金星亂飛,我一氣之下把「動力小船」摔了個稀巴爛。結果認真製作,能持之以恆的同學獲獎了。望著他們勝利的神情我後悔莫及。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夠為我國的將來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縣城找一位親戚時,卻發現那位親戚幫鬼子拍照,臉氣得由綠到紅由紅到紫。嘎子剛正不阿而我卻因膽小冤枉他人。記得那是我上四年級時。我剛到家門口,卻發現一個人在開我家的門鎖。我仔細一看,原來他把我家的鎖弄壞了,怎麼也打不開了。他見我回來了,便立即惡狠狠地說:「你要敢把這件事說出去,我便揍死你!」我嚇得連忙點點頭。等我媽回來時卻撒了謊說是樓上小妹妹弄的,為此我還經常為此事感到不安呢。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嘎子哥一樣毫無保留地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2:
10月30日,我觀看了電影《地道戰》,它主要是講:1942年到1944年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盪」實施了三大策略:「殺光、搶光、燒光」。冀中人發由於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創建地道戰以後,敵人就往裡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來防備,敵人沒有得逞,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我們沒辦法。在地道里作戰時,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人群來傳播消息,使隊長的意思能傳播給人群。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掃盪」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勝利。
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民如此聰明,而現在的中國人卻如此地脆弱無能,就拿諾貝樂獎這個事例來說吧,在外國已經有很多人得了諾貝樂獎,但我們中國卻只有幾個人獲得了諾貝樂獎,真是天壤之別啊!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中國人並不比別人笨,為什麼會這樣?告訴你吧,因為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為自己爭權謀利。我們回想一下《地道戰》吧,如果他們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嗎?如果他們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嗎?所以我呼籲大家不要再爭取權謀利了,你倒不如把爭取謀利的時間來為國家作奉獻,這樣也許對你會更好。
同時,我也希望我們小學生好好學習,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長大為國家做奉獻。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3:
自從看了電影《地道戰》以後,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靜,因為英雄的形象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地道戰發生在冀中平原上的故事,一次,日本鬼子要侵略冀中的人民,人民為了趕日本鬼子出中國,在每戶人家裡挖了一條通道,這做了陷井,經過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冀中人民終於把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但是,高老忠為敲鍾報警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我覺得冀中人民很聰明,會用各種手段去對付他們,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冀中人發會想到挖地道,家家戶戶連在一起,逃得容易,打仗也容易。
那已成為歷史,我們現在很少存在戰爭,因為人們不想打仗,他們想有一個溫馨的家,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而我們小學生,應該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做出貢獻,所以全世界的人民要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選我的吧
B. 有教育意意義的電影觀後感300字左右
《阿甘正傳》觀後感
我很贊同一句話。人一簡單就快樂,一世故就變老。做個簡單的人,享受陽光和溫暖,生活就是如此。
在我眼裡,我完全不覺得阿甘跟我們正常有什麼差別?反而我更加的從他身上感受到了許多的我們正缺少而逐漸迷失的一切。是的,剛開始我不能不用著同情的心去看待他,智商這么低?給欺負也不還手?給當傻子看?後面逐漸的發現我內心一點一滴的給阿甘感動著。
我是被感動的,他對巴布與中尉的友情,純潔的讓人傷感。巴布死了,一個時阿甘最好的朋友,也跟阿甘是這么的純潔單純。然而阿甘還是做到了對巴布的承諾,買下了船做船長,完成巴布身前的願望。中尉是個地地道道的大男人,願意死在戰場上也不要苟且偷生的過著殘疾的生活。然而阿甘在後面用自己的行動讓中尉懂得了活著的意義,也改變了中尉的一生。
怎麼說呢?內心給阿甘一點一滴的感動著溫暖著。反而我真的覺得他是幸福與幸運的。就憑著他那份簡單的頭腦,讓他的生活過的如此的幸福。我為他脫離腳器飛奔,進入美國大學橄欖隊,拿到越南英雄章,練就了一手好的兵乓球技,擁有媽媽巴布中尉珍妮還有他的小兒子,擁有好的生活資金與追求者。不僅他在豐富自己的生活意義,也幫助了許多人明白自己尋找生活的意義。
阿甘很簡單,卻做出了許多成功讓人感動的事跡。阿甘證明一個人的價值不是靠智商而決定。阿甘媽媽讓我知道,愛是不分智商?珍妮讓我明白再怎麼追逐也不要迷失自己。巴布讓我知道幸福就是這么簡單。中尉讓我明白到如何明確自己的人生價值……阿甘是幸福的,擁有好的生活與創造了不同的生活價值。然而又是不幸的。他愛的人都一個個的離開他而去。巴布走了,媽媽走了,珍妮走了……剩下的就是他與他的聰明小孩在夕陽西下湖裡靜靜的釣魚,溫馨的兩父子一致的小歪頭背影,讓人內心莫名的傷感。
從阿甘身上感受的實在太多了,然而我卻詞窮的不只如何去詮釋阿甘帶給我的震撼與那份感動那份激勵。
C. 一部愛國主義教育影視片的觀後感,500字左右
《閃閃的紅星》觀後感
這周四,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電影《閃閃的紅星》。影片反映了黨和紅軍為了窮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敵人進行著艱苦的斗爭。冬子的爸爸在戰斗中負了重傷,為了省下麻醉葯給其他紅軍傷員用,堅持不用麻醉葯動手術。手術中他渾身冒汗,但他咬緊牙關沒發出一聲呻吟。這需要多麼堅強的意志啊!冬子的媽媽為了掩護群眾轉移,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後在烈火中光榮犧牲。潘冬子從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氣,有膽量;他巧妙地躲過敵人崗哨的嚴密盤查,完成了給山上紅軍送鹽的任務;他巧改一字,使囤積居奇、勾結敵人的米行老闆損失上萬斤大米;他智斗兇殘的胡漢三,又親手殺死了這個大惡霸。看著這些精彩片斷,我既為他捏著一把汗,又從心眼裡佩服他。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閃閃暖胸懷……」每當我聽到這震撼人心的歌聲,便禁不住熱血沸騰。《閃閃的紅星》這部影片我太喜歡看了,閉上眼睛,一幕幕動人的情景便浮現在我眼前。
看著這部影片,我自己也彷彿置身於硝煙彌漫的戰場。每當看到紅軍戰士戰斗時陷入困境的場面,我恨不得沖上前去,幫助紅軍戰士把敵人消滅干凈。
看完這部影片,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應該加倍珍惜。如今,沒有了戰火紛飛、硝煙彌漫。我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裡,是在父母、學校和社會的呵護下長大的,沒有經過任何艱難困苦,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加倍努力,將來報效祖國,維護和平。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挫折等著我,我要像冬子的爸爸那樣,絕不向困難低頭,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去戰勝它;當遇到危險或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我要像冬子的媽媽那樣,挺身而出,見義勇為,隨時准備獻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要像冬子那樣,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重任,把祖國的榮譽看得高於一切,從嚴要求自己,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以頑強的拼搏精神,爭做一名新時代的小英雄。
這部革命故事影片像導航的燈塔,處處照亮我前進的道路。它又像戰斗的號角,時時催促著我奮發向上,勇往直前,它是我心中的一顆啟明星!
《烈火金剛》觀後感
剛剛看完優秀抗日題材電視劇《烈火金剛》,震撼了我心,震撼了一顆愛好和平,追求幸福的現代青年的心。
在片尾,肖飛、丁尚武、林麗、齊英等英雄人物,或身縛手榴彈炸毀敵人正在修復的公路,或與敵人同歸於盡。在與戰友執行任務時力爭獻身、最後訣別的環節,隊長史更新忍悲送別戰友,雙目含淚,一個鐵打的漢子強忍內心的強大悲痛,通過向戰友一拍肩膀和後來端起搶來的機槍向鬼子憤怒激射的鏡頭描寫,淋漓盡致地突現了英雄的愛恨情仇。而肖飛身負重創,最終還是來到准備要炸毀的公路上,從容躺下,拉開身上捆綁著的數十枚手榴彈的導火索時,那一聲「戰友們,請向我投彈!」的大喊,更讓人看得熱淚盈眶,熱血沸騰。女戰士林麗奮力掙脫漢奸的阻擋,沖向敵群的英勇身姿,更是讓人肝腸寸斷,頓生無限敬仰、強烈的愛國主義革命情感。同時,對窮凶極惡的敵人更是充滿了無比的仇恨。片尾中的熊熊烈火,又一一再現了犧牲了的英雄們光輝形象。他們在烈火中重生、涅盤,在人民正義戰爭中歸於永恆。人民永遠銘記他們。
看完此劇,心中久久仍不能平靜,我們現代的愛國意識應該與歷史時期的英雄們是一樣的。但奮不顧身、為國犧牲或與邪惡抗爭的勇氣及對強寇頑敵捨命拼搏、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境界,筆者認為,現代的我們與英雄們是不可同日而語了。面對英雄,我們應該反思自己。要不,為什麼在和平的年代,經濟快速發展的如今,那麼多醜陋的行徑,罪惡的舉止,無人阻止或止而不絕?公交車上肆無忌憚的騷擾、偷搶;大街上圍觀惡人的揮刀行凶,以及那麼多貪贓枉法的貪官污吏,腐敗機構的橫行霸道,魚肉民生的種種惡行。這林林總總的新聞或消息報道的內容,都令人發指,深惡痛絕。
然而,造成人人自保,趨利弊避害、明哲保身及縱容犯罪的一系列根源何在?筆者認為,是浮躁的時代冰封了人們的愛心和正義感,無數個血淋淋的案件事實和身邊耳聞目睹的真實事例,也側面反映了機制的不公與經濟發展帶來的價值觀顛倒或泯滅。人們選擇了沉默,選擇了逃避,選擇了面對囂張罪惡的忍氣吞聲。究竟誰之過,到底誰之責?這個時代是缺少了英雄了嗎?難道是我們不需要了,還是英雄真的都已成為過去?
筆者深深相信,時代在變,但我們呼喚英雄的聲音依然熱切。讓我們呼喚英雄,創造時代的英雄。英雄歸來!
《張思德》觀後感
看電影《張思德》觀後感
看完《張思德》這部影片,感覺非常好。這部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用那麼多動人的真實細節,塑造了革命隊伍的各色人物。
張思德生活在一個革命大家庭里,這個家庭的每個人都很生動,特別是張思德和他老戰友的這份感情,是以往電影中不多見的。電影《張思德》沒有曲折的情節,熱鬧的場面,黑白膠片牽出平實瞬間,穿越60載歲月。一名普通的士兵,警衛——開荒——燒炭,艱苦的日子,平凡的崗位。出頭露面時他那麼笨拙,功名職位前他那樣淡泊。三過草地的老紅軍,班長一當7年,一整編,又成了戰士。別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裝在心中。他認保育院不幸失語的孤兒做兒子,用心血崔開朗朗童音;他拜炊事班精簡下來的老兵當父親,真誠的撫慰一抹晚晴。 這些都讓人非常受感動。這部影片讓我見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張思德。盡管一切是那麼平凡,然而,正是這種平凡產生了偉大。60年前,毛澤東主席的著名演說《為人民服務》,影響了幾代人。60年後,銀幕上的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動人心魄的震撼力。撼人心魄的是張思德不計較個人得失,樂於造福他人的奉獻精神,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犧牲精神。一個少說多乾的張思德,用朴實和純粹折服了周圍的人,也讓60年後銀幕下的我們肅然起敬,久久回味。張思德詮釋著崇尚的做人標准:「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 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張思德29歲的短暫人生,13年艱苦卓絕的延安歲月,正是對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的生動詮釋。張思德不過是這偉大隊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後,一串長長的名字:雷鋒、焦裕祿、孔繁森...從打江山到掌政權,從改革攻堅到加快發展,一個個平凡的生命延長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華,黨的事業也由此一天天壯大。然而,無論形勢和任務有多麼不同,都不能忘記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曾經是成就我們事業的精神動力,未來還將輝映我們漫長而輝煌的征程。
D. 遠程教育西鄉縣《在希望的田野》觀後感
從格式上來說,觀後感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段:
第一段把影視作品中的主要內容,加以概括,如《開學第一課》講了什麼,想表達什麼
其次一定要知道。觀是寫的基礎,只有看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開學第一課所講的中華驕傲,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觀看才能找到觀和感之間的聯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
E. 教育電影觀後感作文
電影觀後感 今天,我去電影院看電影。片名是《機器人總動員——瓦力》。電影還沒開始,我們只是看預告片《大雄兔》。 開始了,片中的主角是一個垃圾清理機器人——瓦力。他在一次偶然機會,在「大賣家」公司的「公里號」宇宙飛船的救生艇在地球上降落的時候認識了「伊芙」——一個探測機器人,她是來自500年後的被污染的地球,尋找一株綠色植物。瓦力的唯一的朋友——一直蟋蟀見到伊芙之後,跳到他身上搔她的胳肢窩,逗得伊芙哈哈大笑,瓦力就想趁這個時候跟她說話。可伊芙的遠紅外線發現了他,伊芙迅速轉過身來,把手變成火箭炮朝瓦力邊上的建築進行轟炸,瓦力就暴露在伊芙眼前了,瓦力開始是縮著脖子不敢出來,把手腳都縮了起來,只留雙眼睛在外面打量伊芙,伊芙用紫外線看了一下瓦力,確認瓦力對自己沒有用處,就走了。當伊芙發現瓦力身上有綠色植物,就和他玩了起來。過了幾天伊芙便開始休眠了,當救生艇再次降落到地球時,瓦力冒著生命危險登了上去,到了宇宙公理號的所在地,他大吃一驚,自己身上的泥土竟成了外來污染物。當他找伊芙時沒有按規定的路線走,被判為機器人逃犯。於是他和伊芙在公理號上的機器人打了一場仗。最後公理號上的人都回到了地球,然而他們不知道地球有爆炸的危險。於是,他們就種下了許多植物,使地球重返生機 看了這部電影,我知道了要勇敢不勇敢就不能實現願望。如果不心細的話會把事情辦砸了,還要有判斷力,自尊心
F. 三年級作文青少年網路教育電影觀後感
《我心永恆》,這悠揚的樂曲在影院久久回盪,與之交雜的是人們的抽泣聲。
《泰坦尼克號》,吸引我的遠遠不止是傑克與蘿絲的純美戀曲,更是沉船時人們展示出人性真善美的瞬間。
死神在逼近,一位年輕的母親知道自己與孩子不可能都逃離,便輕輕將孩子們安頓於床上,哼唱著晚安曲,輕輕撫摸著孩子稚嫩的臉蛋。臉上強忍著悲痛,卻掩飾不了眼眶中盛滿的淚水。更令人心痛的事情是,不諳世事的孩子們,無法想到此時發生的災難的可怕,只是帶著甜甜的笑意在夢中迎來死神。而這卻是母親對孩子最後的愛,這母愛的美令人心碎又震撼!
人們在逃難,四位樂師卻鎮定自若,他們在甲板上手捧樂器,在最後一刻仍與同伴拉響熟悉的旋律。他們不怕死嗎?怕,但他們更愛音樂。他們奏響的僅僅是音樂嗎?不,他們奏響的是生命的絕唱,是人性的光輝!「伙計們,拉響吧!」他們如是道來。就是如此,他們的琴聲直到入水前的最後一刻,仍在奏響。這樂聲,鼓舞人心,也包含了對生命的無限留念,這樣無私的愛美的讓人不敢直視!
G. 具有教育意義電影的觀後感(大約400字)
nny總是說,阿甘,你不懂什麼是愛。
可是,我覺得他是最懂得什麼是愛的人。
阿甘愛媽媽。
當然,他的媽媽也確確實實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用她的整個生命來愛自己的兒子,從不因為阿甘智力上的殘缺而吝嗇他應得的那份愛。她讓阿甘一直成長得很開心,也因為這樣,阿甘才能擁有一顆純潔無瑕的心。
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讓人動容的詞語,無論語言的差異如何大,媽媽這兩個字的發音永遠是相似的。
女性雖弱,為母則強。
其實我想,阿甘的媽媽是驕傲的吧,她養育了一個那麼那麼好的兒子。
阿甘愛他的朋友。
在越南戰場上,他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一個又一個戰友,在最危險的時刻,他毅然返回了即將要被炸平的叢林,為的是「buford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知道好朋友不是那麼容易找的」。他牢記著他與buford的約定,買了捕蝦船,實現朋友的夢想,並資助他的家人。
而丹則是阿甘心裡的英雄,一直都是,他那麼堅定的這么認為,這樣強大的信念終於讓丹也鼓起了生活下去的勇氣。丹說他沒對阿甘道過謝,其實他能活下去就是最好的報答。阿甘從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麼,一切都在他看來都是很自然的,是他應該做的。是我們太過復雜,總覺得他做了凡人做不到的事情,可是,在阿甘的世界裡,那些都是很平常的小事。
阿甘愛他的姑娘。
jenny是不幸的,她的生活一直很凄慘,四處漂泊,沒有溫暖。但是她又是幸運的,因為她遇見了阿甘,也遇見了這世上最好的愛情。也許jenny不會想到,她的一句話換來了阿甘一生的等待,也換來了一個美好的結局。她的一生充滿凄苦,但是最後,她終於永遠地沉睡在了唯一帶給她溫暖的樹下。
jenny是阿甘的唯一,因這唯一而永恆。
我印象最深的是阿甘在jenny的墓前說「你要什麼就叫我,我不會走得太遠」,的確,在阿甘的心裡,jenny永遠都活著。他愛她,所以不在乎她愛不愛他。他的一生永遠都會記得校車上那個天使一般的小女孩,她對他笑,她跟他一起看星星,她讓他一直跑別回頭……雖然jenny並沒有一直陪伴著他,但是阿甘的生活里一直都有jenny留下的痕跡。
所以,其實所有死去的人都沒有消失,阿甘的身上有著所有人的記憶,只要他活著,他們就在。
阿甘愛他的孩子。
他送他的孩子上校車,像小時候媽媽送自己上校車一樣。一切都和多年前一樣,只是這一次,車上不會再有一個jenny那樣的小天使。
在阿甘的眼裡,他的媽媽、他的朋友、他的姑娘、他的孩子……都是天使,其實他不知道,他自己才是天使。
電影里沒有人對阿甘說過謝謝,但是我相信,所有看過此片的人都會真誠地說一句:謝謝你,阿甘。
我們終於知道,這世界上最好的愛是什麼樣子。
H. 網路媽媽觀後感 250—300字
《網路媽媽》觀後感——看了這部教育電影,我對那使許多人著迷的「電子海洛因」更加深惡痛絕了。電影中,一名少年熬夜上網玩游戲,最後因疲倦不堪而跑到鐵路上,誤把鐵軌當作枕頭睡著了,結果被火車軋死了。真是太恐怖了!這名少年的父母一定非常傷心,這畢竟是他們的親骨肉啊!也許他在網吧里痛痛快快廝殺時,他的父母卻在家裡操碎了心,到最後,兒子身亡,父母也是哭幹了眼淚,生不如死啊!真不該到網吧里去獲得所謂的「自豪」、「成就」、「快樂」,那些都是虛假的沒有任何意義,我們應該把心放在學習上,而不是網吧里。電影的主人公赫嘉也原本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但也被網路游戲的魔爪抓住了。從此,她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我真為她感到悲哀!演到她媽媽為了找她卻被車撞倒的時候,我再也忍不住眼淚,感動的哭了。一位母親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擺脫網路游戲,甚至可以連命都不要,可女兒卻想盡辦法地逃學去網吧,也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讓家人多麼地操心!後來,在「網路媽媽」的幫助下,赫嘉逐漸地從網路中醒悟過來,回到了父母的懷抱中。我多麼希望所有沉迷於游戲中的同學們都能從網路中醒悟過來,為自己美好的前途而奮斗,為國家作貢獻!在這里,我奉勸大家千萬不要去網吧玩游戲,那樣你就會漸漸失去自控能力,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從此走上不歸路。而且,我還要贊美這位善良的網路媽媽,她用愛心拯救了一個個迷戀網路、沉醉於游戲中的青少年,使他們迷途知返,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I. 教育的詩篇電影觀後感
勞動可以改造人。嚴格的紀律有利於塑造積極的年輕人。其實也有利於塑造成年人。
有時,思想的戰勝,尤其是對一群人的思想戰爭還是很震撼的。實踐證明,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在構建組織力和執行力時時非常重要的。
整部電影描述了蘇維埃建立初期,少年犯們在教養院通過集體教育從盜竊、搶劫轉變成為誠實勤勞的經過。
在最初,馬卡連柯經歷了與學生們的困難溝通,但他沒有放棄,用自己的行動來感化學生。
管理期間,對於學生的惡習他並不是用體罰的辦法來約束學生,而是更主要的讓學生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教學上,面對著厭煩學習的學生,他則是以最初有趣的故事講述逐步過渡到課堂講授。在一步步的潛移默化中,教養院成為了先進的集體組織。
看完這部電影我明白了如果想做一名合格的老師,就要尊重、信任同學,以正面教育的方法去情真意切地感染同學,以身作則並傾注自己的心血來塑造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