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婚紗電影觀後感
電影《婚紗》觀後感:真是覺得很溫馨,這是一部很淡淡的影片,好像沒見什麼大明星,但是這么多年過去了,對女主人公母親畫的那幅婚紗像記憶深刻,很多情節記憶猶新。她微黑的皮膚,藝術家母親,暗戀的男主,固執的鄰居大叔,還有那件成全多對姻緣的婚紗。
該影片是2001年10月28日美國上映的一部劇情、愛情類影片,全影片長約為120分鍾左右,在豆瓣上評分為7.7分,算是一部治癒系電影了。
特拉維斯是一位有才華的攝影師,助手左伊對他心懷愛慕,他卻渾然不覺。不久,他遇到了漂亮的攝影模特卡斯,決定娶她為妻,他拿出了珍藏已久的傳家之寶—姑媽留下來的婚紗。誰知卡斯卻對它嗤之以鼻,特拉維斯非常失望。左伊因為夢中戀情的落空決定離開特拉維斯,回到自己的家鄉,臨行前,她給特拉維斯留下一封信傾訴衷腸,被卡斯發現後撕毀。
⑵ 韓國電影婚紗劇情介紹
電影《婚紗》
基本信息
◎中 文 名 《婚紗/結婚禮服》 ◎英 文 名 Wedding Dress 電影婚紗
◎原 名 웨딩 드레스 ◎年 代 2010 ◎國 家 韓國 ◎類 別 劇情 ◎片 長 109 Min ◎導 演 權亨鎮 Hyeong-jin Kwon ◎主 演 宋允兒 Youn-ah Song 金香奇 Hyang-gi Kim
簡介
影片講述了一位身患絕症的單身母親在有限的時間內和小女兒之間的感人故事。宋允兒飾演的女主角高雲是一位設計師,當初因不顧家人反對,毅然選擇了自己的愛情。由於身患絕症 電影《婚紗》,勢必先走一步,作為母親的她深感愧對自己的女兒少拉,於是為年紀尚小的女兒製作一件獨一無二的婚紗…… 劇中的女兒張曉璐由韓國著名童星金香氣扮演,對於母親高雲總是忙著工作沒空陪她,對母親充滿了不滿。從一開始的沒有媽媽一個人也能過得好好的,到了最後的只要媽媽活著就好,我可以拖地、做飯,媽媽每天都躺在床上也沒有關系 發現媽媽每天總是吃很多的葯、偷偷的嘔吐、會暈倒、送醫院,知道媽媽病了,不敢跟媽媽說,偷偷問舅媽媽媽會不會死?哭著對舅媽說:不要騙我,不然我會恨舅媽的 在醫院早晨醒來,發現已經離開人世的母親選擇逃避,堵在門口不讓醫生進去檢查,說媽媽累了正在睡覺,不讓打擾。在一番「自欺欺人」後將哭泣崩潰式的爆發出來
我正愁找不到電影看 在翻有什麼好電影 看到你的提問想起很多人都說這個很感人 我倒是確實沒看過 我們倆一起看看吧 哈哈
⑶ 觀後感寫什麼電影(今年好看的電影,比較有意義的)
個人覺得特別感人的電影。。
本人哭點還算比較高滴~~
首推《人工智慧》說的是兒子對媽媽的愛
《天作之盒》這部電影是根據當年的非典香港醫護人員的真實故事改編..我哭的那個慘啊
再者推薦你一部韓國電影《人狗奇緣》...我哭得要死要活的...
《螢火蟲之墓》宮崎駿最感人的電影說的是兄妹的感情~
《阿郎的故事》很老的香港電影...記得小時候和姐姐一起看..看到最後兩人抱頭痛苦... 推薦
《導盲犬小Q 》我是拿著毛巾看完整部電影的..
《我左眼遇到鬼》這部也是香港電影。。剛看的時候以為又是一部爛片..後來發現...啊啊啊啊..哭~~~
《忠犬八公的故事》又是和狗狗有關的...只要和動物有關...我就會哭的很慘...
《婚紗》一部韓國電影..雖然劇情依然是換了絕症的主人公...但是催淚功力還是那麼強~!!!!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韓國電影幹嘛老這么虐啊~!!!!
《小鞋子》..說得是一份令人感動的堅持..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部是前面是虐~~!!!到最後很感動~!!
《悲傷電影》聽名字就很悲傷...
《阿甘正傳》,看了之後你會思考很多...他包括了愛情親情友情..完美
《美麗心靈》說得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看到最後你真的會被感動
《天使之城》很美麗的愛情故事!!是尼古拉斯凱奇演的,超贊的~ 轉型之作
《我的父親、我的兒子》從名字就知道他是說什麼的..廢話不多說..感人就是感人..
《兩小無猜》這部我沒看過..不過評價很高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愛情故事哦~!!!
《美女的煩惱》剛看以為是一部喜劇..但是看著看著到後面你會覺得真的很感人..
《小孩不笨2》這部影片,也很感人.
《神奇遙控器》的最後一段的時候我哭了.... 我只能說這部電影很有教育意義....
以上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的打的..希望樓主喜歡~!^______^ ,cmy整理..請勿復制~!
⑷ 婚紗觀後感
[婚紗觀後感]
因為名字的緣故,初識這個電影時,我以為又是一部韓國泡沫愛情劇,所以一直沒有興趣去打開,婚紗觀後感。但某一天,一個看過的朋友對我說,別被片名騙了,你看看吧,和你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於是,我的興致就這樣被喚醒了。
而當我淚流滿面地看完,我也忍不住向你們推薦,這部影片,和男男女女的感情糾葛無關,只是一個關乎兩顆心和兩份愛的故事,一個愛讓人成長的故事。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對母女。單身母親高芸是婚紗設計師,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沒有時間給孩子做飯,送孩子上學。女兒張曉珞是個小學生,有嚴重的潔癖,因為朋友喝了自己的水而和朋友吵翻,從此再沒有朋友和她一起。影片開場,是高芸正在飄雨的窗前畫一幅婚紗設計稿,而鏡頭切換,曉珞站在校門口,望著大雨,等待解救她的人。母親遲到了。曉絡不太高興,但還是在進舞蹈學校的門口時,向母親笑了笑。這平淡而溫情的畫面,像一屢溫柔的春風吹開了我們的心扉。
曉珞因為和朋友鬧翻,遭到了許多同學的排斥,本來和朋友一起去的芭蕾舞班,她也沒敢再去過。她每天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讀書,一個人做作業,過著孤單的生活。而這一切,忙碌的母親毫不知情,被女兒硬擠出來的笑容誤解得徹底。
這一天,母親突然變得不一樣了,帶孩子去飯店吃大餐,爽快答應女兒提出的要游戲機的要求,因為女兒的一句「電視好像太小了」而馬上換了個大彩電。母女兩個開心的打著游戲:
「是誰給你買游戲機的?」
「媽媽。」
「曉珞是誰的女兒呢?」
「媽媽的!」
「媽媽好還是游戲機好呢?」
「游戲機!」
溫馨而有趣的對話,孩子忘情的玩著,母親皺皺眉頭,繼續和孩子玩耍。
我知道,我一開始就知道,往往一個人突然對你好的時候,都是因為不好的事發生了。我有種不祥的預感,感覺到這平靜而溫馨的表象下將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但我祈禱一切只是我的錯判。因為如此幸福的場景,誰都不想去破壞。
母親開始一改往日一心工作的狀態,騰出更多的、甚至所有的時間陪孩子在一起,彷彿要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她身上一樣:悄悄鑽進曉珞的被窩,幫曉珞梳頭發並告訴她一定要學會自己梳,悄悄為曉珞設計婚紗,花整夜的時間為曉珞准備郊遊吃的紫菜包飯,洗澡的時候偷偷親女兒一下,眼裡卻含著淚水……
事情果不出所料,一天,高芸突然暈倒在飯桌上。她患了癌症,晚期。曉珞毫不知情。高芸不接受住院治療,因為她知道自己已經無葯可救,所以想把剩下的時間都留給女兒,給她最多的愛,給她最美好的回憶,給她最迷人的婚紗。
曉珞是個聰明的孩子,頻繁暈倒,吃很多葯,不斷嘔吐,母親這一系列反常的行為引起了她的懷疑,觀後感《婚紗觀後感》。她最終還是從舅母那裡得知了母親的病情。她害怕的哭了,也從那一刻起,她決心好好照顧母親,做一個懂事的、讓母親放心的孩子。她學會自己梳頭;乖乖一個人去上學,關上門才一個人靜靜的流淚;陪母親工作到深夜,鼓勵她穿自己一直設計卻從未試過的漂亮婚紗;翹課陪母親過了整整一天,醒來卻先小心翼翼試探她是不是還有呼吸;下雨天又忘記了帶雨傘,卻不想再麻煩母親,准備淋浴回家,不料母親第一時間為她趕來撐開了傘。曉珞有時候看起來有著超出年齡的成熟,這與母親長時間對女兒關心的缺失密不可分。但是,每一個細節都在透露出一種疼痛,讓人心生憐惜,這都為影片增添了很多刺痛人心的情節。
一次,曉珞因為哥哥給自己夾了菜而鬧情緒,高芸教育她不要再因為潔癖和更多的人吵架時,曉珞終於忍不住了:
「媽媽活久一點,容忍我這一切不就好了!單車、游戲機這些有什麼用?全都不要了,沒有了給我買這些的媽媽,我不要!我就只有媽媽了,現在就已經開始想媽媽了,媽媽為什麼老說要離開我?」
母女兩個哭成了淚人,相擁而泣。而此時的我,早已淚流滿面,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被母女間洶涌的愛意所充斥著,澎湃著無以言狀的悲痛。
高芸又一次在曉珞的床上昏睡過去。曉珞意識到母親就要離開自己了,她決心要滿足母親的兩個願望:能看到曉珞和朋友們開心地玩在一起,能看曉珞跳一次芭蕾。曉珞鼓起勇氣向朋友道了歉,兩人和好如初,她帶著自己的朋友們去醫院看母親,母親欣慰的笑著,曉珞叫母親放心,自己已經有很多朋友了。她努力學習芭蕾,爭取在母親失明之前表演給她看。當穿著母親設計的演出服站在舞台上,她用心地跳著,母親雖然視線已模糊,但卻幸福地笑出了眼淚。
曉珞去電台送上自己為母親畫的連環畫,並為她點了歌曲,她說:
「我深愛著的媽媽:能做媽媽的女兒我真的很開心。雖然不會做飯,每天因為工作都沒能好好的陪我玩,但我還是最愛媽媽,你是知道的吧?媽媽,你很痛嗎?媽媽,我能替你痛就好了。媽媽,我會乖乖洗碗、打掃,也會做飯給你吃,媽媽就這樣躺著就行了,和我永遠在一起,好嗎?媽媽,我非常非常愛你,最愛你。」
高芸聽著,把曉珞緊緊抱著,她何嘗不是最愛女兒的呢,女兒是上天給她最好的禮物,她一直這樣想。高芸就這樣擁著女兒,安靜而不舍地死去了。而當影片的結尾到來,所有的感動與心痛在一瞬間爆發。第二天曉珞醒來,發現母親已沒有了心跳,她異常平靜的,對母親說著悄悄話,醫生來巡房,她死死的守住門口,哭的撕心裂肺,不讓醫生們進去。她知道媽媽走了,卻還在欺騙自己:也許醫生不進去確認死亡,媽媽就還在,對嗎?我的心不由得開始劇烈疼痛,為那個孩子最純真的眼淚。
又一個雨天,曉珞走出教室,望瞭望天,微笑著打開雨傘,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鏡頭在雨中漸漸拉遠,只剩下一個小女孩模糊的身影獨行在雨中。讓人產生無盡的憐惜與心疼,卻也為曉珞的成長感到無比欣慰。以雨傘開頭,又以雨傘結尾。我喜歡這種有成長的結尾,不管中間的過程是如何的疼痛。
整個故事,安靜的像溪水一般流淌下來,把母女之間的愛意演繹的自然,無聲的淌過觀眾的心田,並讓人為之深深撼動。
韓國的溫情電影都有一種淡淡的感覺,清晰,自然,看似平淡無奇,但每一幕都飽含著愛,都有著很深的感染力,能夠抓住人的心,讓你揪心。就像《婚紗》,一個凝聚著幸福的婚紗貫穿著始終,電影的開始就有一種淡淡的憂傷,甚至讓我不知所措,在電影的高潮,所有的感動都會轟然爆發,一發不可收拾。我本不想哭,但眼淚就這樣無法控制的流個不停,從頭到尾,沒有停止過感動。
喜歡這部電影,那樣的感動不是驚天動地,卻是那麼扣人心弦,電影的情節都很平凡,但處處都體現著真情,讓人感動至深。我之所以記錄下電影的諸多片段和對話,就是想用這樣的畫面和語言去展現這部電影的細膩與感人之處。我想說的是,愛媽媽吧,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再來珍惜,由於我們的任性,我們的叛逆,我們的不懂事,常常忽略了自己的親人,我們可以對自己的朋友很好,卻忘記回報自己的父母。不要把愛當成理所當然,這個世界上沒有理所當然的愛,親情,友情,愛情都是如此。
不讓愛遲到,從今天起,就去愛我們的親人吧,有些東西,是經不住等待的,一旦要失去,抓都抓不住。人終究要等到失去之後才知道珍惜。為什麼總是這樣,留下遺憾與悔恨呢?趁我們現在還擁有,就要用心珍惜,就要竭盡全力。
⑸ 電影《婚紗》影評600字
朋友推薦我看這部電影,說是很感人。看了以後,發現又是一部主人公身患絕症的故事。我們亞洲人(應該說是韓國人)天生擁有溫婉細膩的性格,表現這種感人故事的故事的手法絕對不是美國人可以企及的。而這部《婚紗》,更是將這種煽情推向了另一個高度。
這部電影讓我想到了另一部同樣很催淚的《導盲犬小q》。他們都在很平淡的講自己的故事,講得很入神,不是要刻意給觀眾傳達什麼人生哲理。然而這種淡淡的感覺會很輕易地打動人。《婚紗》里觸及了一個更加沉重的主題——人的死亡。而且裡面單身媽媽身患重病,即將離世也是早就知道的事情。但導演高明的地方就在於並沒有將鏡頭赤裸裸的對准人們得知事實之後的痛苦與掙扎,而是以一種很溫情很輕松地姿態表現這種細水長流的變化。小女孩在得知媽媽生病之後似乎一夜之間便懂事起來。為了完成媽媽的心願做以前不喜歡的事,去電台給媽媽錄音。這些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是所有看的人心裡都會被感動吧。
這是一部不做作的電影。裡面媽媽要為女兒做一套婚紗,不是在生病了以後想要給女兒留下些什麼才做的。而是在一開頭就有的想法。只是這套婚紗在後來有了更深的含義,那是一位母親對女兒深深地祝福和愛。
電影沒有直面死亡。最後一幕出現了長大後的女兒穿著潔白的婚紗在鏡頭前甜美的笑容。這也是這部電影的態度。有些東西雖然不在了,但生活依然可以很美好。
⑹ 韓國電影婚紗的復述
故事從一個下雨天卻不願意帶傘的小女孩開始的,少拉覺得可以依靠媽媽,所以從來不帶。媽媽是在婚紗店做婚紗的,她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所以一直為少拉設計婚紗,有一次有顧客對這個婚紗感興趣媽媽堅決說不買。少拉是個小學生由於有潔癖,意外地和原來的好朋友變成了敵人,為了躲開她們在該上芭蕾課的時候翹課。而媽媽以前一直在忙工作所以一直沒有時間陪少拉,知道自己病情的媽媽開始用自己的一切的時間陪少拉,陪她打游戲、為她過生日、做紫菜包飯、教她騎自行車等等,因為有潔癖少拉不喜歡跟人有過多的接觸,甚至吃飯也要和別人分開吃,媽媽一直擔心如果以後自己走了少拉該怎麼辦,所以跟少啦爭吵,少拉大聲喊;我一個人上學,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寫作業,沒有什麼不能自己做的。看到媽媽哭了,少拉小聲和媽媽說對不起,說還有媽媽還有媽媽陪著自己就好了。然後媽媽哭了。小小的少拉不明白媽媽為什麼要教她學自行車畢竟自己還沒到該學的年紀,後來看到突然暈倒的媽媽才漸漸意識到,並且開始變得懂事起來。一點點地開始實現媽媽的願望。為了讓媽媽開心,他硬著頭皮喝別喝過的飲料,在短短的時間內努力地練芭蕾。為了多一些和媽媽相處的時間,少拉經常請假。媽媽是在一個早上去世的,少拉其實已經知道了可是她還像往常一樣跟媽媽大聲喊了一聲媽媽我去上學去了,然後走出房門便開始哭起來。結尾最感人的是少拉在沒有媽媽之後,終於學會了在天氣預報會下雨的日子裡,帶上雨傘。每每腦海里顯示出這個場景都讓我忍不住哭起來。
⑺ 韓國電影《婚紗》有沒有人看後哭得稀里嘩啦的
對於韓國電影剛入坑的是看完哭得稀里嘩啦的感人類,例如《外婆》,《世界上最美的離別》,《七號房的禮物》,《婚紗》等等,後來資源差不多看完,又轉戰比較揭露人性的電影,例如《素媛》,《熔爐》,《母親》,《青蛙少年失蹤事件》,《殺人回憶》,《金福南殺人事件的始末》,《辯護人》,《綠洲》,《親切的金子》,《隱蔽而偉大》等,個人對於腦殘的韓國電視劇跟韓國電影水平的差別真的蠻感嘆的。電影給人很真實,很質朴的感覺,不需要電視劇各種華而不實的包裝來吸引眼球,各種狗血的劇情來吸粉。希望可以挖掘到更多不多人知的好電影。
⑻ 韓國電影婚紗觀後感200字左右
婚紗》觀後感
從不看韓劇的我,看了《婚紗》,澄澈的淚水開始在眼眶中涌動,大屏幕上那把小黃傘一點一點模糊起來,漸漸消失在我的視線里……
「沒有媽媽我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年僅六七歲的曉女主人公——曉珞,由於媽媽設計婚紗的工作過於繁忙沒有時間照顧她,從而導致了對媽媽沒有感情。曉珞從小沒有父親,不幸的是,曉珞的媽媽高芸不幸患上了絕症,她知道自己以前沒有好好疼孩子,所以想用自己的餘生讓曉珞感覺到愛。她努力地為曉珞付出:她每天擠出時間來陪曉珞玩;教曉珞騎單車;為曉珞做紫菜包飯;還陪曉珞過生日……這一切的一切,終於讓一開始並不領情的曉珞感動了。偶然的一次,曉珞得知媽媽在世上的時間不久了,但曉珞是個懂事的孩子,她每天依舊笑著面對媽媽,為了完成媽媽生前最後一個願望——看自己表演一場芭蕾,本來放棄了學習芭蕾的曉珞在短時間內努力練習芭蕾,為媽媽表演了一場精彩的芭蕾。而高芸也用自己的餘生為女兒做了一件獨一無二的婚紗。
電影中不僅彌漫著濃濃的母愛,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小主人公曉珞的堅強。
總之片中感人的地方太多了,真的像傳說中的那樣,看電影的時候唯一要帶的道具就是紙巾。
可是無論怎樣,看完電影以後總讓我們想起很多,深思中,我們發現了電影對人性弱點的暴露......
母親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然後才忽然轉過神來想起應該多陪陪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親人。可是其實這個時候隔閡已經產生了。於是,在生死離別之際才想盡一切辦法去彌補當初為了工作,為了賺錢而對孩子的虧欠,顯得如此的悲涼!就這樣,人性的弱點一次一次的暴露在人們面前。在面對即將死去的高雲時,所有的人們又心生憐憫,無論是外表冷漠內心火熱還是其他的原因。但是人性的關懷與慈愛難道必須要等到快要失去的時候才要表現出來么?
母親是,女兒也是。人類終究要等到失去之後才知道珍惜! 在看過電影哭的淚流滿面後應該想想了。我們自己在路邊扔了一塊石頭,好多年以後,當我們在路邊發現這塊石頭的時候再把石頭移開,竟然以為自己做了莫大的善事。
我們的生命就在重復這樣的過程,毫無珍惜的放走了自己本該珍惜的東西,等到發現的時候才去枉費心機的去彌補。然後自己就把自己感動的哭了。想起來很可笑,可是誰又能保證沒有在重復這樣的過程呢?
想想我們身邊的現實。如今,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人們的生活被迫加快了腳步,每天為跟好的生活不停地奔波著。父母每天起早貪黑地工作,為了一家人更好的生活,為了孩子們的將來,他們不得不頂著重重的擔子,而乎略了自己的健康,忽略了一家人的天倫之樂。而作為孩子的我們,在父母的呵護下卻從未長大過,不懂關心父母,不懂孝順,不懂多陪陪父母,不懂與父母好好溝通,動不動就頂撞父母,與父母吵架,嫌棄父母這不好那不好。當未來的某一天,父母老了病了,我們高飛了,我們都想到了以前的以前,父母後悔當初沒能放下手中的活去好好的愛你和愛自己;而你開始後悔當初的不懂事,後悔總讓父母操心,讓父母傷心,後悔當初不多陪父母,多愛父母,何奈如今要為生活奔波陪不得父母,一心想著等又出息了,賺大錢了就一定好好孝順父母。殊不知,我們卻再一錯再錯!對父母的孝與愛等不得,因為已欲養而親不待!
所以在我們被電影感動的淚流滿面的時候,想想身邊的人,懂得去珍惜,不要哪天才忽然發現,自己僅僅是因為自己彌補了自己的過失,就把自己感動的淚流滿面了
⑼ 韓國電影(婚紗)
電影婚紗,說的是單親媽媽高芸(宋允兒 飾)帶著女兒張曉珞(金香奇 飾)一起生活,身為婚紗設計師的她忙於事業,而疏於對女兒的照顧,所以曉珞一方面養成了獨立的性格,另一方面卻相當不合群甚至稍顯乖戾。高芸在查出絕症之後,才感覺到了對女兒的愧疚。她開始花時間滿足女兒的各種小願望,破天荒的下廚為女兒准備郊遊便當,還教會了女兒騎自行車,同時還決定為年紀尚小的女兒製作一件獨一無二的婚紗。然而,倔強的女兒起初並不了解母親的用心良苦,但是在覺察到母親的病情之後,她好像一下子懂事了,年幼的她不僅要裝作完全不知道母親命不久矣的事情,而且還想方設法設法完成母親的所有願望。
至於好不好看,仁者見仁吧,不知道你啥口味。我個人不打算看第二遍。
⑽ 求一篇韓國電影影評
韓國電影(婚紗)是講述母親與女兒之間的感人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母親得了癌症而女兒還很小,不能自立,母親絕定在她離開前要鍛煉女兒的自立能力,很簡單的故事情節,感情卻表達的很細致,很到位,讓每位觀影都都能深深體會到那種母女分離的痛苦。這是典型的韓國電影表達情感的一種手法。不得不佩服韓國這種細致,細膩的表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