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史紀錄片觀後感
作為一個紀錄片愛好者,我來強烈推薦一部文史類片子《河西走廊》 ,下面我來從幾個方面談談這部片子的觀後感。
從攝影角度看,它的構圖設計很用心,把河西走廊的景色拍的讓人心神嚮往。我看完之後真的想去哪裡旅遊,陶冶情操。
總之看完這部片子後最大的感受就是,誰說我們中國拍的紀錄片不如BBC!強薦。
2. 大明宮詞 觀後感
你們老師太有才了,給布置這個作業。總結下我的觀後感:
1.電視的服裝很漂亮。
2.電視的配樂很不錯。
3.電視台詞很經典。
4.整部電視可以說是完美,看著是一種享受。
3. 一提到大明宮,回想到什麼
大唐盛世,唐玄宗李隆基,長安城的繁榮和大氣,你可以看看一部電影,叫《大明宮》,去感受那份千年前的震撼!
4. 《大宋宮詞》開播,你有哪些觀後感
就全劇本而言,故事情節超越本年度之長,服裝之綺麗,劇情波瀾起伏,一部分引入歷史時間原形,整體而言也算有目共睹。僅僅自劉娥參議後,多了許多墨筆,由此可見電影導演李少紅對歷史時間古裝劇朝廷劇的喜愛並不是一般。
這劇播出至今,在網上就會有很多點評,絕大多數全是對豆瓣網分低的點評。我並無許多感同身受,僅僅被奢侈的服裝所吸引住,便滿不在乎的看下來了。從劉娥和皇帝相知相識看到了他們為了更好地換北宋友誼,捨去侯爺做遼國反質子。一路來看,感覺雖有時候有點兒嘮叨,但還能看下來。
這劇主要敘述劉娥和君王的感情故事,那叫一個綿纏,曲折持續,從較少時初碰到君王去世,全是一個大家感情故事的楷模。劉娥從一鄉野村婦,到一朝之主是,人生道路一路開外掛,在歷史上的神話傳說。本來就是這個電視連續劇令人禁不住往下看的驅動力之一。
再講狸貓換太子,一個本來處心積慮的皇宮迷室,活生生的被掰扯變成一段心裡感情好戲,。哪些宸妃自行入打入冷宮了,哪些王後皇上愧疚了,說的都令人差點兒信了,那宮里以內的政治斗爭,彷彿都很人道主義一樣,沒有屠戮,沒有憎恨,僅有忍讓,優待和一些個你儂我儂。
每個人只求著大宋江山,自行犧牲小我,這,要升高到一個什麼樣子的相對高度才好。今此描繪是為了更好地提高這劇的含義嗎?橫縱我就沒有看的大明白。
再堅持不懈看到了劉娥熬變成皇太後,沒幾集就逐漸秀發斑白,且常常感慨良多,淚水咕咚咕咚的常常流的一臉全是,怪異妝面卻也從不願意花。確實是沒什麼內容拍了,皇太後劉娥心裡不舒服時,就拍一拍她和太監總管和婢女的對話吧,也全是一幕幕忠僕義主,難道不是宮里確實很幸福啊。
大約我能夠感受到的就這么多吧,僅僅這一電視連續劇較為長,快末尾的幾季都是又哭又鬧,背景音樂哀切,我就確實實在看不下去了,即而這下這篇電影影評讓各位看官去評定吧!
5. 求一篇大明宮的觀後感,250字的,最好是沒有人寫過的在線等,十萬火急,謝謝大家了
有時候覺得自己的學識真是淺薄的夠可以,初聞《大明宮》,還以為是講明朝的一座有名的宮殿,當看了這六集大明宮的紀錄片以後,我才知道自己錯的是多麼的離譜,大明宮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大抵相當於明清兩代的故宮。自唐高宗起,唐朝的帝王們大都在大明宮居住和處理朝政。大明宮不但代表了唐代建築藝術的最高水平,還是唐王朝繁榮鼎盛的象徵。
那麼大明宮是為什麼建成的呢?
我們都知道大唐歷史上有一次非常有名的政變——玄武門之變,事情的起因和經過我們不去討論,因為歷史總是由勝利者去書寫的,但這次政變的結果就是李世民殺了他的兩個兄弟,大唐的開國皇帝李淵退位,李世民繼承帝位,史稱唐太宗。縱觀整個大唐,在我看來,明君不多,但李世民算是一個。在唐太宗的苦心經營下,帝國開始走向興盛之路。大唐在蒸蒸日上,北方的游牧民族全部歸順,尊唐太宗為「天可汗」。在中國歷史上,一個帝王被周邊的游牧民族如此尊崇,非常罕見。但李世民內心對此並不滿足,他不僅希望建功立業,而且希望自己有一個孝子的名聲。退位之後的李淵成為太上皇,晚年更是鬱郁寡歡,而當時的皇宮是太極宮。太極宮正處在長安城地勢最低的一塊窪地上。長安的夏天經常下雨,太極宮因此很潮濕。所以唐太宗下令為太上皇營建避暑行宮。新宮殿稱為永安宮,後更名為「大明」。李世民真心希望,「大明宮」可以成全自己的一片孝心。但大明宮尚未建成,李淵就離開了人世,大明宮的修建於是停止。中國歷史上,唐太宗是一個幾乎完美的帝王,他開創了最值得稱道的治世——「貞觀之治」。
唐太宗的下一任繼承者是唐高宗李治,到高宗時代,大唐立國將近半個世紀,經歷了貞觀之治的大唐日益富足,也有能力進行大明宮的建造,為了迅速建成大明宮,國庫劃撥了帝國十五個州的賦稅收入,又停發了長安各級官員一個月的俸祿。這是大唐開國以來規模最大的建築工程。在中國歷史上,如此宏偉的工程,大概只有秦始皇沒有完工的阿房宮可以相比。次年,大明宮尚未完全竣工,皇室就開始遷入大明宮開始執政了,從此,帝國的權力中心從太極宮轉移到大明宮。
讓我們來看看新建成的大明宮的樣子。大明宮周長約7.6公里;面積約3.2平方公里,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相當於三個凡爾賽宮,十二個克里姆林宮,十三個盧浮宮,十五個白金漢宮,五百個足球場。[1]共11個城門,東、西、北三面都有夾城;南部有三道宮牆護衛,牆外的丹鳳門大街寬達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寬的街道。唐大明宮是中國古代最為宏偉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同時也是世界史上最宏偉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
史書記載,唐高宗身體羸弱,患有嚴重的「風」症。期間一直由武皇後武則天執掌政權,武則天曾是李世民的妃子,這也許會讓很多人驚訝,不過我們後面提到的楊貴妃楊玉環還是唐玄宗李隆基一個兒子的妃子,這也許和李氏一族擁有鮮卑血統並非純正的漢族有關吧。唐高宗去世後,武皇後獨掌大權。公元690年,六十七歲的武皇後在洛陽登上帝位, 世人謂之「武則天。」從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算起,兩百多位帝王統治中國兩千多年,而武則天是其中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統治期間,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洛陽度過的。但她不僅參與修建了大明宮,而且在大明宮開始垂簾聽政。正是在大明宮,武則天逐漸走向權力的頂峰。
武則天離世後,大唐的江山重新回到李氏家族手中。公元712年,李隆基登上帝位,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唐玄宗。唐玄宗開始改革科舉制。在限制官員數量的同時,大力提高官員的整體素質。同時,在中央和地方官員之間實行輪換制度。帝國還設置了專門的采訪使,對地方各級官員進行有效地監督和考核。經過唐玄宗的勵精圖治,大唐的朝綱煥然一新,一個空前的盛世——開元盛世即將到來。在大明宮皇家生活區,分布著各式各樣的離宮別殿。金鑾殿在太液池的南岸,皇帝經常在這里召見文人墨客。大明宮的西邊有一個夾城,夾城的邊上就是翰林院。大唐最具有才華的詩人李白就是靠賀知章的推薦,憑借自己舉世無雙的才華打動了唐玄宗最終進入了翰林院。在太液池的東邊,有一座梨園。梨園以梨花得名,本來是皇室游樂和休閑的地方。唐玄宗統治期間,梨園逐漸成為帝國的藝術中心。晚年,這位傳奇的締造者——唐玄宗卻開始厭倦權力,沉迷於藝術創作,開始慢慢地疏遠帝國的管理事務。最終導致了大唐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雖然最終安史之亂被平定了,但大唐的江山,也開始在風雨中飄搖。後面的「甘露之變」,更是令大唐的政權搖搖欲墜。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大唐的天空,再也看不到一點光芒。黃巢的起義軍向長安挺進,大明宮中的唐僖宗逃跑,黃巢的軍隊佔領長安。唐代詩人韋庄親眼目睹了這個繁華都市的命運。「華軒綉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內庫燒為錦綉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大明宮就此結束了大唐權力中樞的歷史使命。從建成之日算起,大明宮存世二百二十二年。公元907年,大唐帝國滅亡,立國二百八十九年。
唐朝是一個開放的朝代,他們有包容一切的心態,這樣的大氣是中國任何一個朝代所沒有的。魯迅曾說,「盛唐之盛,盛在心態。」唐人博大的胸懷註定了大明宮的建築 風格,這是一個亘古未有的宮殿群。這六集記錄片運用現代電腦技術復原了大明宮的雄偉,在兩百多年的時間里,大明宮見證了大唐前所未有的榮耀,也目睹了這個大帝國不可逆轉的衰落。大明宮毀滅之後,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過那樣的宮殿,再也沒有一個朝代在長安建都。中國文化的中心從此東移。
全片以敘事的口吻娓娓道來那一段令無數人魂牽夢繞的歷史場景。從玄武門之變開始講述了唐朝兩千年的盛衰史,涵蓋了唐朝宮廷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戰爭生活、娛樂生活等多個方面。從中我們可以發現,無論一個王朝曾經多麼的繁華和強大,最終都有滅亡的一天,我們能做的只有把當下的事情做好,讓自己不會後悔。
6. 當你看了大明宮影視寫觀後感300字
下面文章僅供參考:
大唐堪稱建築之顛峰,中華文化之瑰寶。而《大明宮》這部紀錄片無一不在證明這一事實。
電影《大明宮》是一部記錄片。憑影片的名字就知道是在講宮殿,講建築。其實每一個宮殿都有一個故事,從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以及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後來的安史之亂,這是中國人最驕傲的一群祖先在世界上最宏大的皇宮中上演的一幕幕動人的故事。三百年的離合悲歡,盛世王朝的跌宕起伏。在一個舞台上,我們見證了中國歷史上最精明強乾的 女人——武則天;最浪漫多才的皇帝——李隆基;最嫵媚清麗的女人——楊玉環;最具才華的詩人——李白。兩個小時,用一個盪氣回腸不足以形容我看完後的心情。武則天的霸氣、楊玉環的淺笑、李隆基的溫柔、李白的才思泉涌„„一個無可匹敵的朝代,一群舉世無雙的中華兒女上演了一出驚世絕艷的好戲,影片結束之後,蒼然而有力的音樂響起,那彷彿已經成了久遠的往事,卻又在腦中久久盤亘。宦官政變以及黃巢起義均與這座建築群密切相關,故事穿梭於建築之中,使得建築有血有肉。金碧輝煌的宮殿,載入史冊的故事,就像一幅幅畫卷一樣,為我們重現唐朝的興,盛,衰 ,亡。作為一個中國人,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唐長安,這個曾經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似乎離我們那麼的近,但卻又那麼的模糊。《大明宮》與其說是在講宮殿,不如說是在講唐朝的故事,唐長安的興與衰。
全片以敘事的口吻娓娓道來那一段令無數人魂牽夢繞的歷史場景。當看到武則天君臨天下時,唐玄宗晚年的奢靡沉醉時,和大明宮的雄奇綺麗毀於一旦時,讓人不知不覺如身處那一片明艷又晦暗的天空下,耳邊有戰鼓聲聲。這里我們需要記住的只是大明宮曾經作為大唐帝國的中樞,武則天的壯闊,美艷,歷史,覆滅,曾經伴隨著王朝的興衰迭遭坎坷。此刻所有的大人物、小人物都是陪襯。大明宮傳達給世人的只是她的存在曾經那麼真實,在輝煌與落寞中沉浮兩百多年並最終走向了自己命定的歸宿。《大明宮》是金鐵木導演的又一力作,旨在還原中國歷史的巔峰時刻。無論是投資、特效製作,還是主題,都充滿了史詩片的特質。本片從玄武門之變開始講述了唐朝兩千年的盛衰史,涵蓋了唐朝宮廷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戰爭生活、娛樂生活等多個方面。為觀眾復原了只能存在於想像中壯麗輝煌的大明宮,而且還將大唐歷史風雲徐徐展現,如畫卷般鋪陳。《大明宮》是以大明宮為載體,通過不同時期的主人公身上的故事串聯起來,包括武則天、唐明皇、楊貴妃、李白等人,但故事的核心是為了向世人還原一個真實的大明宮,向世人梳理唐朝如何興起、發達直到衰敗的過程,同時再現盛唐盛景。 第一次真實、全面地解構大唐文明。由大明宮串起大唐的興衰。該片濃縮了大唐帝國的輝煌與衰敗確實展現了唐代大明宮的輝煌,這一宮殿的命運緊緊系著唐王朝的興盛。 導演給我影響最深的是講述日本在向唐代學習時建造的寺廟出現的火車穿過的背景!這一鏡象將歷史和現代通過動靜結合的方法串連了起來。即時在經濟發達的日本今天,唐代的身影 還是深深烙下了足跡。 影片中的配樂也不錯。尤其是霓裳羽衣舞的配音和武則天出場的配音很好聽,很據歷史的味道但又不失淡雅。 總之這部片子不像以往歷史紀錄片單純的講述,而是將大明宮的命運與唐朝的命運一脈相承通過幾代君王和歷史事件的串接展現在了觀眾面前,生動不失乏味。
《大明宮》從拍攝技術上看,它比大部分電影精美,背景音樂好聽。有文化、有內涵、有特技,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都稱得上美輪美奐。導演,攝影師,美術師給我們帶來的絕對是震撼,特別是美術視覺部分,相當雍容華貴。《大明宮》令我期待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她採用電腦特技對大明宮的復原。為了維持歷史的原貌,保持文化探秘片的特質於不變,片中大量的採用好萊塢式特技。電影美術及服飾設計源自中日兩國留傳千年的文物、壁畫,具象生動地再現大唐文化生活。大明宮夢幻般的景物加之發生在其間的或凄美或雄渾或殘暴的故事總能勾起觀者的諸多遐想與好奇。《大明宮》是一部歷史紀錄片,借用金導的一句話:不是找樂子的。於是,在電腦特效的幫助下,回望著我們那所謂的「盛世」時,我們滿目看到的不過是一場雖然瑰麗,卻又足夠陌生的夢。只是,我們曾經是這場夢境的親歷者,現在卻驀然地變 成了這場夢境的旁觀者。
唐朝是一個開放的朝代,他們有包容一切的心態,這樣的大氣是中國任何一個朝代所沒有的。魯迅曾說,「盛唐之盛,盛在心態。」唐人博大的胸懷註定了大明宮的建築 風格,這是一個亘古未有的宮殿群,但是她的特別之處不在於多麼金碧輝煌。她浪漫、富有傳奇色彩,令人心馳神往的原因是表現是在「內」的,「外」的表現則是灰磚灰瓦, 與富麗堂皇絲毫不沾邊。唐人才有這樣的氣魄,用樸素去裝點大氣。這寫實了現在的電影應該多拍一些提高民族自豪
感的,不要一個勁的全是不忘恥辱的了,多了解一下咱們的歷史,就會發現咱們中國確實是最偉大的,幾千年來的世界各古國那個能像咱中國這 樣一直屹立不倒到?一場文革弄得咱們現在的文化與傳統有點脫節,到現在才慢慢接軌,中國古文化還是精華多啊。領略下大唐王朝的霸氣,這是我們中華名族永遠的驕傲!
《大明宮》沒有像一般的歷史題材刻板枯燥,而是充滿了趣味性,尤其在人物刻畫上特別注重細節描述。它以史詩大片重現唐朝為題材,它不是在演戲而是在演歷史。它有一個從頭到尾的故事。通過講故事的手段,通過大明宮的命運去看唐朝三百年的歷史。但故事的核心是為了向世人還原一個真實的大明宮,向世人梳理唐朝如何興起、發達直到衰敗的過程,同時再現盛唐盛景。
看了《大明宮》之後,關於大明宮的建立,發展,輝煌和衰落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看那些被復原的宮殿,不得不感嘆唐人的智慧和聰明才智。作為歷史紀實片,可看性較強,尊重歷史, 「只有藝術和愛情才會是永恆」,可是一切再恢宏的景緻,愴然倒塌不也就是瞬息的時間么?任何消逝的輝煌尋找消亡理由的努力,不過只是對「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的腳注而已。因為,那些輝煌本來就是時空虛構出的風景,為了讓我們這些「靈頑」們在 枯燥黑黝的人生里,用慾望來相伴。 是啊,愈輝煌,就愈慾望。我們從慾望中出生,然後在慾望中死去。所有人,所有的民族,所有的文明,所有的所謂「盛世繁華」,都只是「慾望之花」綻放的剎那。歷史就這樣開了我們一個玩笑,給了我們一個諷刺。所以,那所謂的「大唐盛世」終究只是我們祖先萬千個夢里的一場而已,只是這場夢是最熱鬧繁華的一場吧。其實正是祖先萬千個夢組成了我們的歷史,形成了我們的文化。而且電影不就是夢工廠嗎?能讓我們看到過去、現在、未來的夢!
7. 大明宮幻影迷城觀後感500字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古都之中長安無疑是最負盛名的,它不僅見證了十一朝帝國的興衰榮辱更承載了中華文明的驕傲與奇跡。周秦漢唐一代代王侯將相在這里為歷史填寫了自己濃重一筆的同時(人民群眾固然是歷史的創造者但卻始終阻擋不了自己被成為歷史的命運),也讓長安一次次成為世界的聚焦,而這其中尤以唐長安城最為繁華輝煌,如果唐朝真的能有「兩千年的盛衰史」那麼今天的我們或許還能一睹這座城市的風采。
影片將大明宮的不同宮殿與歷史事件相結合試圖將整個大唐的歷史容納,大明宮雖然壯麗雄偉但要承載如此的重量不免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幾乎完美的唐帝王在大明宮中施展他們的雄才偉略,之後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著海納百川般胸襟的帝國向世界宣告:我才是世界中心。
8. 一部只談建築的電影,紀錄片《大明宮》,燃起了人們文化信心嗎
我們看過很多電影,電影裡面也有很多建築,然而,一部電影只談建築,是不是很少見,紀錄片《大明宮》建築的製作非常震撼,畫面音樂解說等皆可觀;只嘆如此繁華盛世,卻彷彿幻夢一場。加入了故事情節,讓紀錄片變得親切起來,總覺得喜歡的是腹黑復仇情節緊張的片最近發現自己喜歡看紀錄片!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大明宮》基本展現了大明宮的興衰榮辱,全劇配樂比同類的《故宮》《圓明園》等更上一層樓,易打動觀眾心扉,給人以意猶未盡之感,導演有野心將大明宮的興廢史拍成唐朝的興衰史,但六集三十分鍾內大肆渲染歷史未免反客為主。除了畫面描繪的基本外貌和主要宮殿外,我依然對這座中國歷史上最龐大宏偉的宮殿群不甚了解,宏大有餘,立意不足。唐代建築真的很美,雖然片子不夠想像中大氣,但是比起現在所謂古裝大片真的是好太多太多。
9. 大明皇帝紀錄片觀後感
你說明朝皇帝,朱元璋,農民起義,大老粗,聖旨曰,倭寇來了准備刀子砍死再說;崇禎皇帝,非亡國之君卻當亡國之運;明朝滅亡,源於征稅。
10. 大明宮好看嗎
極好的紀錄片電影,3D效果對大明宮的還原從考古角度上講也合格。一部大唐帝國的興亡史。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