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湄公河行動觀後感
看完湄公河行動給我的感覺就是震撼,影片節奏感極強,動作場面沖擊力強毫不拖泥帶水,電影沒有浪費每一幅畫面,精準備地抓住了觀眾的心,可以讓觀眾迅速入戲,通過境外追捕,挺高振奮了國民民族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湄公河行動》是博納影業集團出品,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藍色星空影業等聯合出品的警匪動作電影,由林超賢編劇並執導,張涵予、彭於晏、馮文娟等主演。
該片根據「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湄公河慘案)改編,講述了一支行動小組為解開中國商船船員遇難所隱藏的陰謀,企圖揪出運毒案件幕後黑手的故事。
《湄公河行動》2016年9月30日,首日突破4050萬票房。同年10月1日,突破5960萬,同年10月2日,突破6500萬。同年10月28日,票房已達11.15億。
《湄公河行動》最終創造了11.84億人民幣的票房,將熱血報國的理念上塑造的相當成功,影片集中了特種兵戰斗、飛車、國際犯罪元素,讓影片增色不少。尺度的大膽和借力國家效應的影響成為其最終大獲成功的根本原因。
B. 《湄公河行動》觀後感作400作文怎樣寫
【湄公河行動觀後感】
林超賢導演的《湄公河行動》是一部典型的主旋律正能量影片,概念明晰,與吳京的《戰狼》有異曲同工之妙。後者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前者略顯低調,欺負俺們中國老百姓的,肯定拿俺們的緝毒精英收拾他們!
而相比《戰狼》,我覺得《湄公河行動》的火力更猛,最後半小時的金三角大戰,精彩程度,絲毫不輸近期的任何熱武器電影,比肩好萊塢是不誇張的。而後半段的戰斗,更像是近期的《我的戰爭》,火力全開,也不用什麼戰略戰術,直接拿硬火力過去招呼,我們的隊伍像太陽,我們的戰士都是鋼鐵般的打不死!張涵予飾演的主人公,正是這樣一位打不死、敢拚命的硬漢子。有這樣的戰士保衛我們,我們更安心了。這便是電影傳達出來的主旋律和正能量。
而電影的前半段,則有《百團大戰》的味道。金三角的毒梟,便是當代的日寇。雖然多方圍剿,各方力量都很強大,甚至於比我方強大,我方只能用敵後武工隊對付他們,但我們的戰士各個都是保爾柯察金,有打不死的戰鬥力,更能跟地方鬥智斗勇!看《百團大戰》,國家自豪感油然而生,敵強我弱友軍不給力的前提下,我方力挽狂瀾。看《湄公河行動》依舊氣壯山河,我們三五硬漢,就把金三角大毒梟打到哭爹喊娘,大快人心,看誰還敢欺負咱中國老百姓。
《湄公河行動》所謂的問題,也有那麼一丁點,但與偉大的戰斗精神和愛國熱情相比,只是毛毛雨——前半段順藤摸瓜式的編劇手法,略顯過時。不過,《使徒行者》、《反貪風暴2》都是順藤摸瓜,誰能說真個落伍呢?若能在此劇本基礎上更注重一些故事的跌宕,必然錦上添花。當然,電影是根據真實案例還原而來,本身不夠跌宕,是因為這不是拍電影呢,看到我朝在外邊也這么威武,老百姓就放心了。
不過,片中有些情節,我暫時沒有看懂。快艇追殺張涵予的宋先生團伙又是何人?為何除了宋先生,其它殺手全面蒙面,連言語都沒有,是美帝特種兵不成?這個宋先生又為何姓宋?難道是中國宋朝過去的移民,趙匡胤的沒跳海的子孫?這段歷史,我不熟悉,不知道編劇為何如此設定。
乃至於最後,宋先生的反動勢力是否一並剿滅,並沒有交代。這是一點遺憾。不知真實的案例中,我們的特種兵是否再次深入敵後,給這群壞蛋來個百團大戰。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看張涵予和彭於晏秀肌肉,我們絲毫不必為他們的姓名擔憂,因為,他們正在為國家榮譽而戰,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而且,主角光環,張涵予必定光榮歸來!
看到張涵予的領導深入到戰斗一線,去親自指揮,並遭遇恐怖孩子襲擊,免不得為領導安全擔憂!我們的隊伍之所以戰鬥力強大,不正是領導指揮與教導有方嗎?影片末尾,威武的人民軍隊,踢著正步走下飛機,押解金三角大毒梟回國,心中自豪,油然而生!湄公河航運安全,有這樣的子弟兵,還用擔心嗎?
林超賢導演的這部《湄公河行動》,是典型的主旋律正能量,在觀看激烈戰斗的同時,教育人民,為國家力量驕傲自豪。此片若能全球同步上映,讓世界人民一起看到張涵予和彭於晏的肌肉,必定蓋過好萊塢,氣吞歐美,笑納日韓。
這樣的鼓舞振奮人心的電影,如何讓人寫影評,如何才能不激動?唯有唱一首贊歌,表達對革命戰士的敬佩之情!
C. 看湄公河行動觀後感
10月3號下午媽媽帶我去看《湄公河行動》這部電影。
媽媽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慘案,發生在2011年10月5日上午,中國13名船員被殘忍殺害,這部電影圍繞這個主題展開行動。
電影一開始,我就被驚心動魄的槍戰場面吸引了,看得我心驚肉跳。緝毒總隊隊長高崗率領一支英勇善戰的戰斗小組,潛入金三角揪出了幕後黑手,為我們的13名同胞報仇雪恨。這部電影中我最崇拜的是高隊長,他智勇雙全,粗中有細;我還崇拜卧底的緝毒警方新武,聰明機智,里應外合,為了保護高隊長,和毒販同歸於盡;還有警犬哮天簡直太厲害了,跑起來神勇威武,為緝毒隊排雷開路,不幸被打死了,高隊長抱著哮天傷心地哭了,為了給哮天報仇,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沖了出去,打死了好多壞人。
金三角里的娃娃兵,無家可歸,為毒梟賣命,還被害吸毒,他們被訓練的槍法很准哦!還被利用偷送炸彈,不幸被炸死了,這些娃娃兵太可憐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我們中國特警太厲害了,太值得我們驕傲了,長大了我也要當一名緝毒警。
D. 湄公河行動觀後感1000字
晚上,一個人跑到影院刷了《湄公河行動》,第二遍。巨幕廳,幾百個座位,爆滿。一直看到最後,影院的燈亮了,身邊的人走了,我站在那裡看著字幕上出現13位遇害同胞的名字,看著字幕旁滾動著的照片:對親人同胞的悼念,對殘忍毒販的抓捕,對慘案兇手的審判……這些真實的畫面記刻著五年以來的悲痛和力量、決心和堅持。「絕不放過你」,是國家對國土和國民安全的有力維護,「以武制武」的魄力和能力;「絕不放過你」,是警察對職責和真相的堅定信仰,不惜犧牲的追查和抓捕。從「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到「犯我國民者,雖遠必誅」,感受到的是日益強大的祖國和身為國民的安全感。
電影里的警察硬漢、激烈槍戰,不必說,親臨觀賞最好,不會說,反正軍迷都點贊,只根據兩次觀影體驗多說一句,有巨幕就別看普通的了。作為一個事事要想孩子的母親、一個天天和學生打交道的老師,不可避免,為電影中同齡孩子的不同生活唏噓不已。一邊是被毒梟、毒品控制的「娃娃兵」,一臉病態的可憐,對待生命的冷漠,舉槍射擊的淡定,充當炸彈的無畏,每一個鏡頭都直逼人心,除了身形,看不到半點兒「兒童」的影子,生命輕賤,搖搖欲墜;另一邊是幸福、平安中生活的小女孩,時而扮成可愛貓咪討人喜愛,時而化作復活節「小鬼」嚇唬老爸,天真調皮中透露著歲月靜好,雖然身為緝毒警的爸爸不在身邊(離婚了,對孩子是不是也是一種保護?)。是百般呵護,還是極盡摧殘,是種下善的種子,還是埋下惡的禍根,不同的選擇長成了不同的「兒童」,小女孩或者「娃娃兵」,只是這選擇往往身不由己。看到了毒品泛濫成災的危害、恐怖主義的滅絕人性,也明白了所謂的茁壯成長,在於父母的守護、養育,也離不開國家的安寧、強大。
和去年看過的一部《解救吾先生》有些類似的是,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因而結局幾乎沒有更大懸念,這部片子涉及更廣,故事講得好,還巧妙地避過了不可言說的種種,令人佩服,從另一個角度說,也就不怕劇透,不怕刷兩遍。對我來說第二次除了同樣被感動、震撼之外,更發現或是看懂了不少細節,比如方新武追捕、擊斃毒販刑登時用的槍彈,比如從未出場、只出現在別人口中的影射現實的「Boss」,再比如為什麼反復強調對那些兇手一定要「活捉」……網友們扒出了更多的細節,並據此認定了這部影片的誠意與良心
E. 湄公河行動的觀後感是什麼
湄公河行動的觀後感如下:
(一):
2011年10月5日,13位中國船員在湄公河水域慘遭殺害,遺體呈現出極其慘烈的死亡狀態,在案發近 5年後的今天,因為同名電影《湄公河行動》的好評如潮,我走進電影院,第一次關注當年震驚世界的慘案。就電影本身來說,弘揚民族大義和愛國精神,讓人熱血沸騰。除此之外,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震撼人心的真實,真實得讓人胸口鈍痛太陽穴發緊。我揪心於高剛偽裝商販與毒販談判時的小心翼翼;敬佩於方新武桌下早已准備好的槍首先對準的不是最大的仇人;哪吒用身體為戰友擋下手彈時的不加猶豫;方新武以自己的死亡換來隊友的撤退時間。有些東西,戳中心底的某個角落,有時,敬佩、感動甚至慚愧都是過輕的字眼吧。
雖然兒時曾有當警察的夢想,但一直都覺得毒品離自己遙遠到看不見,對於緝毒警察也沒什麼概念。每一次新聞里說,警察繳獲了多少多少毒品,端了哪個毒梟的老窩,都覺得就像小說里的人有主角光環一樣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震撼人心的真實,真實得讓人胸口鈍痛太陽穴發緊。
理所當然一樣簡單。然而這部電影告訴我,不是的。事實上毒梟的武器裝備非常先進;事實上金三角地區利益武裝五方勾連錯綜復雜;事實上我們的緝毒警察身處險境;事實上他們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有家人;事實上他們會受傷、會犧牲,吃了我們想不到的苦受了我們想不到的罪,但也只有一句簡短的新聞。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電影散場時和友人談論,她說以後男朋友一定不能找緝毒警察,以後的孩子也不讓去做這么危險的工作,雖然很偉大,但是離死亡太近了。然而我們都知道,這份工作總得有人去做,我們之所以活得陽光,是因為有人為我們擋住了黑暗。這些站在死亡邊緣的人們,他們難道不是誰的丈夫?不是誰的孩子?不是誰的父母嗎?這部片子,撕開了那道口子,逼著人們去正視一些東西,比如淋漓的鮮血、鮮活的生命,並且教給我,每一個向死而生的生命都在熱烈地生長著。
(二):
《湄公河行動》由真實案件改編,故事背景來自2011年曝出的湄公河大案:在中國漁船上搜出了90萬粒毒品,13名中國船員遭射殺遇難。無一例外,事件的矛頭指向了中國,栽贓誣陷中國船隻藏毒運毒。海外同胞罹遇如此大難,身死仍背負罵名。中國不願任何一個同胞遭遇不白之冤,力爭保護海外每一個公民人身財產安全,迅速組織緬、撾、泰形成四國聯合反毒行動組,終將湄公河慘案真相公布於眾,13名罹難同胞得以安息,在戰斗中犧牲的上百名英魂得以慰藉。林超賢導演由此真實案件為基礎改編拍攝了《湄公河行動》。
電影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各主角全力演繹傾力奉獻,一展中國軍人錚錚鐵骨,血性風采。他們為更好的潛伏需要學會多種技能,學會更多語言;他們與毒梟鬥智斗勇,遊走在生死邊緣;面對毒梟的兇猛攻擊,他們寧願自己負傷也堅決執行活抓命令。支撐他們堅決完成任務的不僅僅是他們作為軍人服從命令的天職使然,還有背負洗刷中國13位公民冤屈找出真相的重要任務,更加代表著中國這個偉大民族的形象精神和誓死捍衛國土與公民的偉大決心。這部電影讓我感觸頗深,也讓我更深刻認識了毒品的危害。影片中金三角毒梟培養孩子作為武器,他們年幼無知、又被毒品把控,淪為麻木不仁的行屍走肉。
一群孩子圍在一起賭錢,賭具是兩個孩子(目測均不超過十歲)輪流拿一把只有一發子彈的手槍對著自己開槍直到一方倒下……更有甚者,在毒品的控制下,自願當人肉炸彈爆炸襲擊醫院,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本該天真的童年卻玩起了賭命的游戲僅僅是為了獲得金錢和勝利的快感,全然不顧同伴倒在了血泊中; 同樣是孩子無辜清澈的眼睛卻又可以拿起槍毫不猶豫的射殺;應當是接受教育的年紀卻偏偏背道而馳走上毒品的不歸路。
毒,離我們那麼遠卻又那麼近……稍有不慎就會沾染,傾家盪產、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這是可以想像到的對普通家庭的不良影響,在普通民眾接觸不到的地方,人民警察在行動--眾所周知,毒梟是資金來源最多、武器火力最猛、最是拚死反抗的凶徒(因為等待毒販的判決一定是死刑)他們在緝毒行動中可能負傷甚至犧牲,他們的家庭也面臨著無法忍受的傷痛!是什麼讓他們每天戰戰兢兢遊走在生死邊緣卻仍堅持打擊罪犯,是為對得起自己身為軍人的使命,是為了維護廣大群眾的身心健康與小家幸福,是為了祖國和平安康、繁榮昌盛,是對祖國濃烈而深切的愛啊!而我們能做到的是:拒絕毒品,我們要行動;不吸毒、不販毒、發現毒品活動及時舉報;拒絕毒品,我們在行動。
F. 《湄公河行動》觀後感600字
酣暢淋漓的動作戲,跌宕起伏的節奏,近乎完美地構建成了環環相扣的「警匪江湖」;在這個「戰場」上,有很多無名英雄為之奮斗,不慕名利的去追求在無邊黑暗中的那道光明,而那些槍林彈雨的真實歷史事件,更是將人們的視線帶回到幾年前「湄公河慘案」的記憶里。
影片以真實事件為藍本的基礎上,全面的披露了我國警方辦案的諸多細節;而雲南禁毒總隊長高剛便是以劉躍進為原型,在每一次行動中都能夠機智冷靜,無論是在深山密林中,還是在賭場與老闆接頭,至始至終都在展現著沉著勇敢的一面;然而他在女兒面前卻只是一個溫柔慈祥的普通父親,和我們一樣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以及內心深處最真實的那份情感。
方新武作為緝毒情報員,需要長期潛伏在金三角,因此必須要無時無刻的偽裝自己;他的女友因為被毒販誘惑吸毒導致自殺,這已經成為了他心中無法抹去的傷痛,也正因為如此,他與毒品斗爭到底的決心也變得更加堅定不移,當他與毒販交手時,那種糾結與無措的感覺始終在心裡蔓延,然而他的決心卻始終都沒有被磨滅過,當他試圖開出那一槍時,便是對自己過去的了斷與解脫;作為一名警察,他不辱使命,至始至終都在堅守著自己的崗位,而作為一名普通人,他卻始終都無法去原諒自己,更無法原諒自己曾經的「過錯」。
毒品看似離我們很遠,實則卻在以各種方式試圖危機著人們的生命,盡管毒品的危害性人人皆知,但由於人們經常會被各種利益所牽制,因此導致販毒現象屢禁不止,更有一些人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做出慘絕人寰的事,而面對毒品的潛在危險,卻是每個人都無法置之度外的。
如果說毒品是「亂世」中的一個危險誘惑,那麼緝毒便是尋求心中「江湖」的最好詮釋;正所謂生活在亂世中的我們誰都無法逃出現實的「牢籠」,但我們卻可以有「勇氣」去掙脫「束縛」,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片「凈土」。
G. 湄公河行動觀後感300字
這是一部主旋律的片子,毫無疑問。但是拍出了好萊塢的場面,從真實故事改編過來但是 在劇情設計上增加了相當多的電影內容,使影片相當曲折精彩扣人心弦。這里可以看出 編劇下了很大功夫。
主旋律的電影拍的很多了,但是像這樣如此接地氣走群眾路線的確實不多。算來從《戰狼》喊出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到今年的湄公河行動,說明主旋律電影也開始放下架子在滿足上級宣傳要求的基礎上考慮觀眾需求了。吳京在采訪時曾經說,雖然《戰狼》劇本還不成熟,會有部分瑕疵,但是他確實開了一個好頭,讓大家知道,中國還有這樣的電影,中國也能拍出這樣的電影。這樣能激起民族情感的電影不必多但是必須有,你不能等到真正需要的時候再來宣傳,那時候就晚了。如果再往上追溯的話,可能就是要到陸川的《南京!南京!》了,陸川以一個日本人的視角來回顧了那段歷史。算是突破當然也惹來很多爭議。吳京則選擇了虛構的故事和人物來傳達了民族熱血和愛國情懷,林導則在真是事件的基礎上大刀闊斧改編整合,比《戰狼》更進了一步。只能說我很欣慰,希望能看到更多的這樣的電影。
故事情節不必贅述,可以去看電影。畫面宏達而且有氣勢,在電影院看絕對值票價。扣人心弦,全程節奏很緊。但是感覺125分鍾的片長,在國產電影中屬於超長時間了,但是感覺電影還是有些東西並沒有完全鋪展開來,特別是正面人物的塑造,可能還缺一點。不過對於奇夫這個角色的設定個人認為很好,至少他不是一個為了執行命令的國家機器,而是有自己愛恨的人,親手復仇這個橋段的安排算是擦邊球或是得到了默許,證明上面也有意默許了正面人物不必要高大全的形象。另外對於童子軍橋段的描述,高隊拔槍擊倒孩子的果斷,我再想如果有一天真的面對這樣的場景,我應該也會和高隊一樣吧。但是最後那群童子軍是結果如何,影片進行了有意識的忽略,可能真的不方便談吧。另外最後的主角光環哦不能說是主角光環,應該說正面形象護符,保證了爆頭仍不死,中槍必是腿和手,或者貼皮擦傷。算是唯一的尿點吧。
這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是情節,當我看到手雷滿地飛的時候就想到應該有一個人會去撲手雷吧,果然這種活還是交給了哪吒來完成。在《勇者行動》中也有撲手雷的橋段,那是整個影片的淚點,據說是真實故事。不過在天朝撲手雷果然就比老美靈活多了,我們為了掩護同伴也甘願撲手雷,不過撲的時候手裡拿著鋼盔,用鋼盔把手雷罩住,這樣不就死不了了么。機智啊!!!不得不說鋼盔的質量真好。
總結一下就是,這樣電影很主旋律,《戰狼》因為是在國內所以可以說「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但是湄公河是在國外,所以我們只能說保護每個公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是我們任重道遠的使命。這部電影走的是群眾路線,滿足了觀眾們對電影的基本需求,很久以來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懷被儀式化程序化刻板化,而這樣的電影在迎合我們需求的同時傳達了他們 想要的內容,這樣的事情老美已經做了很久,而我們才剛剛開始上道,所以這也是任重道遠的使命。
H. 觀看湄公河行動電影後有感的小學生作文怎麼寫
湄公河行動觀後感(一)
國慶最大的最有影響力的國產電影《湄公河行動》,刷爆了朋友圈。
說它好看,其一,內容真實感人。其二:影片的拍攝和演員們的演技都是出色的。其三:對毒品的危害和緝毒警員有深刻的了解和敬佩,讓你思考。
一向不是如何喜歡看警匪片的,那血腥,那追捕,那槍戰,那冷漠,都會讓你疼的。然而,這部片子讓我震撼了。
這部影片自「湄公河慘案」改編。故事大概是在2011年10月5日上午,兩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襲擊,13名中國船員全部遇難。被稱為「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
影片由於是真實的,給人一種親切感。說它感人,是由於,整出片子的核心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為13位中國公民找回尊嚴,找回公道的說法。
影片由林超賢執導。素有亞洲「邁克爾貝」的美譽,其攝影和動作片都是出色。影片基本是異域風情下拍攝的。許多打鬥場面都讓人驚心動魄。而且影片中硬漢高剛與小鮮肉方新武聯手組成的兄弟情更彰顯了緝毒警員的張力。高剛在閑暇時思念女兒「小情人」的歡樂和警犬哮天在追捕中戰死,那種無助悲痛的心情,彰顯了一名鐵骨錚錚漢子柔情的一面。還有方新武遇見迫害女友的匪徒時,那種復雜的心情,和他在遊艇上的悲壯之舉,更讓你看到了疼和淚。
影片讓你思考的是,毒品對人們的危害,娃娃兵對生命的無視,匪徙的貪婪和狠毒,緝毒警員的敬業,無私、機智和勇敢。
I. 湄公河行動觀後感作文300字
湄公河行動觀後感
昨天三個男生跑去黃龍吃飯,吃飯過程中聊著聊著便想去看場電影,在購票網站上掃過《爵跡》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簡介之後,我們驚喜的發現了《湄公河行動》。
影片給我的感覺來說非常棒,場景真實,情節連貫,全程無尿點。由於電影是真實事件改編,所以在看電影的時候會想這些橋段是不是真的在現實生活中發生過。
影片刻畫的毒販陣營的小孩子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接下來說的就是電影中的三幕關於小孩子的場景。
第一幕是毒梟糯卡所在的營地上的小孩子圍在一起玩俄羅斯輪盤賭。參與游戲的小孩輪流對准自己的頭部扣下左輪手槍的扳機,在驚險過關之後,小孩吁了一口氣之後表情立刻變得輕松愉快。玩了幾輪之後,有一個小孩不幸中槍,圍觀的小孩頓時熱鬧起來,像是慶祝同伴的死亡。
第二幕是在專案組在商場追擊毒梟的過程中,有一名特警即將接近毒梟小頭目,在靠近毒販時遇見一個小孩子,小孩子從提手包中拿出槍掃射特警。小孩表情冷峻無情又帶著點不屑一顧,而特警遭遇掃射最後只能截肢保命。
第三幕中的小孩成為了人肉炸彈。首先毒梟給了一個小孩白粉吸食,並對他說你是我的勇士。隨後就這個小孩就出現了中緬老泰四國聯合調查中心的大樓中,被調查組警察發現攜帶炸葯之後,小孩淡定的掏出槍對警察進行掃射,最後大樓內發生爆炸,傷亡眾多。
我在觀影的時候會有一種咬牙切齒的憤怒,覺得這些小孩太單純,對死亡無所畏懼,對生命缺乏尊重。但是再仔細想想,小孩子去做這些事情根本就不知道緣由因果,真正可惡的是那一群毒販,是毒販利用小孩子的單純去誘導他們作案。
影片中掃射特警的那個小孩並沒有死,具體他去哪兒了電影中也沒有透露。如果他被放了出去,以後長大之後會不會變成大毒梟,會不會變得心狠手辣?如果這個小孩子被善意對待,在以後的歲月中,他會不會戒掉毒品,會不會善意的去對待別人呢?
在緝毒過程中,肯定會有警察因公殉職。就算像電影中的那位特警包住性命,卻也喪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正是因為有這些為正義奉獻的人們,才有我們的幸福與安全。
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我們之所以看不見黑暗,是因為有人正竭盡全力,把黑暗擋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我們也許看不到吸毒販毒對我們普通民眾生活有多少影響,正是因為有人將吸毒販毒與我們普通人的生活隔離開來。而這些人,也為湄公河大案中十三名無辜的中國公民討回了清白。
最後,向緝毒警察致敬,是你們為我們擋住了黑暗。
J. 《湄公河行動》觀後感怎麼寫
拿什麼承載真實
文/夢里詩書
單作為一部動作片來說《湄公河行動》無疑是頗為中肯的,在動作戲碼上可謂做到了並不遜於好萊塢的驚險刺激,但這場根據震驚宇內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卻並沒有真正著點那本自真實的正邪交鋒,只是變成了一場單能金玉其外的場面之作。
貫穿始終的熱血燃情,令人看到了香港導演林超賢對動作的嫻熟掌控,卻也僅局限於此,在一場場堪為驚險的大場面營造中,劇情的不合理也一步步暴露無疑,電影在伊始便申明了這是一場秘密行動,但當我方人員在他國已然鬧出驚天之舉的同時,卻仿若是在自己國家一般,這就猶如《颶風營救》中連姆·尼森單槍匹馬創巴黎固然精彩,但少了那個已然腐化墮落的法國國安局老友,那麼一切都會變的極為牽強,更何況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卻連自圓其說都做的乏善可陳,又拿什麼來為人信服?!
如果說劇情的不完整可能是出於顧及他國顏面,很多問題不得不規避的話,那麼在人物塑造上的缺陷,卻只能歸於電影自身,過於追求主旋律化的渲染,使得人物變的尤為單薄,電影對糯康這一事件的核心人物,基本只是給人了一種模版化反派的簡述,而即便是張涵予與彭於晏的主演擔當,亦難以給人何般深刻的映像,人物的臉譜化使得電影幾乎沒有太多能給演員發揮的空間,這也使電影難以深入只是停留在了一部英雄主義電影的層級中。
相較於《湄公河行動》所彰顯的英雄正義,我個人實則更希望電影能聚焦於這件慘案背後的人文關懷,但電影更多的只是將十三個無辜性命的逝去淪為了突顯英雄的張力,單從這一點來說,我並不喜歡這樣一部作品,因為其作為真實事件改編,它並不是一部杜撰的演繹,其本因致力去還原真實,聚焦為何這樣一件慘案會發生的思考,以此彰顯對生命的尊崇敬畏,而不是用這樣一場上天入地的打鬥來博人眼球。
主旋律化的警匪片,適合任何一場懸疑的杜撰,唯獨不適合這種本自真實的慘案,因為真實的深度遠比套路的英雄來的更為震撼,慘案背後的思考才是其本當承載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