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老師奪冠電影的觀後感

老師奪冠電影的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5-20 19:16:03

Ⅰ 電影班主任觀後感作文

「400米賽跑是一個奇特的比賽,它就像人生一樣,輸在起跑線,卻贏在終點」。這是電影《跑出一片天》中的一句道白,卻讓我回味了很久,影片中的一幕幕時不時浮現在眼前。
電影中的主人公李小天出生在一個不富裕的家庭。他出生時,母親離開了他,他與父親相依為命。小天的爸爸李飛雄因為沒文化,一直以賣沙鍋為生。他希望小天在班裡和學校里名列前矛,所以經常教育小天要多學習,長大不要像他一樣沒出息。在學校里,小天長得小,經常被小朋友們譏笑為「矮冬瓜」。為了不被同學嘲笑,李小天下決心在跑步方面超過別人。可是爸爸卻反對,因為運動員訓練很苦,最後還得賣金牌。有一次,這個有著夢想卻不被理解的小男孩,偶遇了運動員出身的「大眼仔」,他因為自己的坎坷經歷而對這個小男孩產生了同情之感。於是,「大眼仔」決定盡自己的全力去幫助這個小男孩實現夢想。後來,在「大眼仔」的幫助下,小天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在運動會中拿到了賽跑冠軍。
《跑出一片天》是個感人的親情片。影片中男孩與父親,從不支持到很理解,是很多家庭的父子關系。父愛永遠站在孩子們身邊,但最容易被忽視。通過真實的生活,與激烈的沖突,描寫父子的百態。同時,這也是讓人奮斗的勵志片。「我什麼都輸給別人,唯一能為自己爭取的就是跑過別人!」。小天為了實現夢想而用盡全力去奔跑,令我觸動很深。小孩子有著大夢想,從平凡人身上折射出的勵志點,觸動著我的心靈。李小天是一個為了夢想不懈追逐的少年。是一個能為了未來不息付出一切代價的拼搏少年。雖然只是一個單純的夢想、卻有一段屬於他自己的艱辛歷程。
看完這部電影我百感交集。一條揮灑汗水的跑道,一場夢想的比賽,一個出身平凡的男孩......我感覺我和他一樣,是一個尋覓自己的未來的少年。
補充:
李小天是一個沒有媽媽,只靠爸爸賣砂鍋掙錢勉強上學的孩子。小天非常喜歡跑步,可是,由於身高不夠,就沒能參加學校田徑隊。他為了練跑步,小天經常偷偷的幫爸爸送砂鍋,他爸爸一點都不知道。雖然他爸爸不讓他跑步,但是,小天還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叫大眼仔,大眼仔就是400米跑進53秒的邢風。一天晚上,大眼仔帶小天去挑戰夜跑之王,小天得了第一名。參加完這個比賽之後,小天找回了自信和勇氣。小天的老師非常想讓小天參加北京市小學生跑步比賽,主任同意讓小天試一次,不過他必須跑進一分鍾內才能參加。小天沒辜負老師的期望,竟跑出59.59秒,他能參加比賽了。小天在比賽中超過了一個又一個選手,最後,李小天贏了。小天跑了55秒30的好成績。

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感動,特別是小天對夢想的執著和他父親從不了解他兒子到支持小天參加運動會。他們都十分讓我感動,小天有著堅強勇敢、勇於追求夢想的精神,而小天的父親有著望子成龍、知錯能改的品質。

李小天的父親雖然在影片開頭的時候給我們的感覺是一個不懂孩子、不理解孩子的一個父親,但接近電影的尾聲時,就能發現他被小天感動之後,決定支持小天追求自己的夢想——跑步,由此,側面說明小天的爸爸其實是個知錯能改、稱職的父親,只不過他的脾氣太過固執,太急於望子成龍罷了。

這部電影讓我一會哭一會笑,笑是因為小天在小學生賽跑中獲得了第一,哭是因為小天思念媽媽的真情讓我感動。裡面的一句話讓我難忘:「人生,輸在起跑線,贏在終點。」是啊,人生就是這樣,即使之前比人差,以後也要超過別人 影片結束時,我感慨萬分,之前的也就過去,以後的要努力爭取,這並不是口頭說說的或發個誓那麼簡單,而是要拿出行動,就像李小天一樣,他用自己的兩條腿,跑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和李小天極其相似的是貝多芬,特別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種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的精神。人們在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臉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從那目光里人們又可以看到他悲慘的命運。之後的歲月里,性格過於自由暴躁的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愛情的否絕。在遭受這些肉體痛苦之時,貝多芬又必須承受著另一種痛苦。。

從中,我受到了啟發:一定要向自己的目標、自己的夢想沖去,就會實現目標,實現夢想。

Ⅱ 觀看講述優秀教師事跡的電影,寫一篇影評.寫作要動求:既有對電影中感人鏡天的生動描述和感悟

在那麼多優秀的教育類電影中,我選擇了倪萍主演的《美麗的大腳》來觀看,因為倪萍是我所熟悉的一位演員,她智慧而又知性,退出主持舞台的她更顯幽默和風趣,豁達和開朗的個性十分的吸引人。花了整整一個多小時害功憤嘉蒞黃縫萎俯聯,看完了整部電影,給我留下的除了感動之外,還有一抹淡淡的哀傷。
影片講述了黃土地上一位平凡的女教師——張美麗的故事。她的丈夫因為愚昧被判了死刑,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沒有那樣的命運,她教自己的孩子讀書,後來又辦起了學校,教村裡的孩子讀書。學校辦起來了,她的孩子卻沒有了。但她沒有放棄這群毫不相乾的孩子,而是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學文化,上大學,成就自己的夢想,點亮山裡的希望。
影片中有許許多多平實卻感人的鏡頭,張美麗為了留住從北京來的夏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撿橘子皮,給夏老師泡茶喝。她給夏老師洗衣服,反而惹惱了夏老師,但她卻說:「夏老師,只要你高興,我咋都成。」可以說夏老師和張美麗是對比鮮明的兩種人,一位是美麗的、精緻的城裡人,一位卻是不美麗,甚至是有點粗糙的農村人,但是影片的魅力在於讓我們看到了人物內在的精神世界,忽視了這些外在性的東西,最終美麗歸於一點,那就是犧牲小我,給孩子們帶來希望的內在精神世界的高尚。那是與外表的美與丑都無關的,最終張美麗離開了,在為孩子們賣土豆,籌集費用的路上。夏老師從高高的黃土坡上一躍而下,一行淚水在滿臉是土的臉上顯得格外醒目。那時的她很美麗,因為我們看到了張美麗的精神在她身上的延續。可以說是朴實的張美麗感染了在城市裡養尊處優的夏雨。
影片落幕了,但是我們不會忘記在那片黃土地上那雙美麗的大腳,不會忘記張美麗帶著一群孩子歡呼雀躍的身影,不會忘記她把千里迢迢念成千里召召。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用藝術的方式感染和影響所有的看客。在平實的鏡頭中,我們看到了人性光輝的偉大。在我們的心目中,張美麗是成功的,雖然她並不完美,但是她用自己的行動感染了夏雨老師,為孩子們延續著希望。

Ⅲ 《奪冠》小學生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電影《奪冠》觀後感:
女排姑娘們頑強拼搏的精神吸引了無數國人和世界球迷的眼光,網民們直呼「女排精神,振興中華,激勵中華兒女走向偉大的民族復興!」女排的勝利不是偶然,是什麼支撐女排笑到最後,是一種不畏懼、不服輸、百折不撓的中國精神,尤其在最困難的時刻,表現的最頑強,女排的精氣神值得國人好好反思和總結。
要學習她們百折不撓的堅定。對於中國女排來說,一路走來雖然搖搖晃晃,但她們依舊眼中堅定,摔倒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擦擦臉上的汗水繼續大步向前,這就是她們的信仰。共產黨人最講堅定,講信仰,要講黨性、講政治、講紀律,時刻和黨中央保持一致,牢記黨員身份,在黨言黨,才能在面對大是大非問題時能夠保持清醒和應有的敏感度,才能永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
學習她們扎實精湛的功底。任何一個人,做工作、幹事業都需要精湛的職業技能,這是取勝的基本保證。缺少精湛的技能,再多的精神鼓勵也不可出現奇跡。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基本功,才能不畏強手,挑戰自我,產生自信。這種職業操守需要日常的付出,要吃得了苦,吃得了虧,把基本功練扎實,關鍵時就管用。比賽絕對不能想當然,也不可能一口吃個熱饅頭,沒有平日的基本功是不能高質量完成任務的。共產黨人要學習她們兢兢業業工作,認真細致處理好每一件事,追求嚴謹,最求過硬基本功,真正做到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
學習她們團結拼搏的奮斗精神。中國女排姑娘們能排除一切困難最終登上榮耀頂峰,這是團結的力量。場上她們時刻相互提醒補位,真正做到扭成一股繩,產生讓對手畏懼的強大合理。這種團結是真正的團結,是不計較個人名利的團結,是為榮譽而戰、國家而戰的偉大團結。沒有團結就沒有今天的女排成績,賽後當問道女排姑娘如何逆境中取勝時,她們說的最多也是團結。其實一個團隊取得驕人戰績時一定是這個團隊作風正,能團結才能戰斗,一盤散沙,不注重相互補位、互相保護怎能挑戰強大對手。當下,在偉大的民族復興之路上國人最需要這種民族大團結,團結可以戰勝一切困難險阻,團結就是力量,中華兒女要以此發揚女排的團結一致,頑強拼搏的精神

Ⅳ 電影奪冠的觀後感怎麼寫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其具體表現為:扎扎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斗,刻苦鑽研,勇攀高峰。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憑著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國務院以及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和全國婦聯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習。從此,女排精神廣為傳頌,家喻戶曉,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女排精神的激勵下,為中華民族的騰飛頑強拼搏。
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終代代相傳,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為我們在新征程上奮進供給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女排人,身體力行地傳承著「女排精神」。正因為這種精神的薪火相傳,讓大家敢於期待來年在東京奧運會的女排賽場上,再次迎來升國旗、奏國歌的榮譽時刻。
女排精神曾被運動員們視為刻苦奮斗的標桿和座右銘,鼓舞著他們的士氣和熱情。更關鍵的是,它因契合時代需要,不僅僅成為體育領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強烈地升華為民族面貌的代名詞,演化成指代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它一向與女排的得失、沉浮緊緊聯系在一齊,並成為評價中國女排的最難以割捨的標准。
女排精神之所以備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種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強敵、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遠遠比「五連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國人。
郎平看來,中國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難贏,也竭盡全力。昨日,她更新了「女排精神」的內涵: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有團隊精神,踏踏實實,做好工作。
隊長朱婷認為,「女排精神」就是傳承,從最早的5連冠輝煌延續至今,「女排精神」的實質沒有變化,新一代隊員一向在豐富內涵,一齊努力,永不放棄。
張常寧認為,新時代的「女排精神」就是,哪怕只剩1%的機會,也要100%地努力。

Ⅳ 《老師好》這部電影的觀後感400字

您好,這是老師好的觀後感.
看到「老師好」這三個字,心想,不會又是一部高大上、偉光正的作品吧。

不自覺腦補了很多情節和套路,老師如何不辭辛勞,如何默默付出,如何愛護學生……

看完《老師好》發現果不其然。

無論是免費給學生補習功課,還是為生病的學生募捐,抑或拯救一個差生。

劇情多少顯得中規中矩,無外乎一篇平淡的流水日誌。

但看完還是忍不住寫寫這部電影。

除了數不完的打醬油明星——張國立、吳京、何冰、胡軍……

可以全程代入劉昊然的男二外,最重要的當然是電影對人物的塑造和處理——把主角還原成一個人來講述,這是一個好老師,但這不是一個完美的老師,甚至還有諸多問題。

老師也是人,也有諸多無能為力

苗宛秋考上了清華,卻因家庭成分的原因,無緣大學,便去了南宿一中當老師。

連續多年被評選優秀教師,直到遇到了電影中的一幫孩子。

孔子說,有教無類。

苗宛秋多多少少是帶有色眼鏡的。

Ⅵ 電影冠軍的觀後感怎麼寫

可以就寫電影都演了什麼,要是為湊字數,就多寫點,然後再寫電影給你的啟示,無非就是一些要學習主人公的品質(表示沒看過電影冠軍)

Ⅶ 德國奪冠的啟示讀後感400字。

以下是讀後感寫作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初中作文課中,除了寫"讀後感"外,老師還會要求同學們在看完一部電影或參觀完某一展覽後寫"觀後感",觀後感的寫法與讀後感是一樣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簡述所觀的內容,然後引出觀點,展開論述就可以了.作文指導:短評精選 短評是針對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某一現象或某一觀點進行的簡短評說,屬於評論的一種. 這類文章的特點在於"評",或者評出人物的思想精神,或者評出事件的內涵道理,或者評出現象的本質底蘊,或者評出觀點的價值意義.
評論文章的種類很多,如:政治評論,時事評論,經濟評論,新聞評論,文藝評論,書刊評論,思想評論等. 對中學生來說,主要是把握思想評論和文藝評論. 要寫好短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述"是手段,"評"是目的. 不述其事,評無依據;不評其理,述無意義. 但是述和評不可平分秋色,因為評是目的,是述的主旨和歸宿. 如林默涵的《說"小"》,開頭就是先說"我們這些人的毛病,往往就是犯在輕視小事上面",然後再針對述的現象進行評析;再如朱光潛的《談白居易和辛棄疾的詞四首》,開頭也是先介紹四首詞的情況,然後用大量篇幅對這四首詞進行賞析. 如果介紹重於分析,便會成為介紹性文章,這是寫評論之大忌.
2."述"有選擇,"評"有針對. 要述的人,事,物很多,在一篇文章里為什麼述此而不述彼,這同評的針對性有關. 林默涵為了號召人們切實做一點應當做的小事情,所以他就在述中抓住人們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視的"小"問題進行介紹. 如果述的材料沒有選擇,那樣的道理將會缺乏針對性,將會雜亂無章.
因此,在一篇文章中要評述相通,述評相聯,即述的材料與評的道理緊扣一個中心,抓住一個角度,絕不可南轅北轍.
此外,寫思想評論還須注意以下兩點:
1.思想評論要有及時性. 它與針對性密切相關. 及時,評論的針對性就更強.
所以,思想評論要針對現實,下及時雨,當風起於青萍之末時,就要作出判斷,不要放馬後炮,做事後諸葛.
2.評論要實事求是. 思想評論,要就事論理,實事求是,不能亂扣帽子,無限上綱.
寫文藝評論須注意以下幾點:
1.精讀原作. 首先必須認真閱讀原作,這樣才可以取得對原作主要思想,藝術形象,藝術技巧等的評論權. 其次還要閱讀序跋,注釋,查閱有關資料. 為了使自己的評論能中肯,必要時還應參閱現有的其他人的評論,聊作構思時的參考.
2.實話實說. 有好說好,有壞說壞,肯定否定,孰褒孰貶,都要恰如其分.
3.不落俗套. 文藝評論貴在有新意,不要陳詞濫調. 對於文藝作品,要注意多角度,全方位進行評論分析,力求有新的發現,新的見解.
4.看重藝術分析. 文藝作品包括思想性和藝術性兩個方面. 而思想內容又必須通過一定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又往往要從它的表現形式入手. 因此,對作品的藝術分析,是文藝評論的重要方面.

Ⅷ 《老師》紀錄片觀後感400字,急求!!!!!!!!!!!!!!!!!!!!!!!!!!!!!!!!!!

《老師》一片給我們展現的首先是一個個普普通通的人,具有人類的朴質情感。四川紅白鎮小學的方全旭老師,在地震中他的兒子遇難了。他本想早早讓兒子入土為安,但遲遲不忍鬆手。一句「我捨不得」,讓人不禁心酸。湖南保靖縣的何美基老師,在講到他兒子不願意在農村家裡久呆,因為已經不能適應農村落後的物質生活條件時,他是多麼地失落;在講到兒子已經二十五歲,還沒有找到女朋友的時候,他又是多麼地操心。這難道不是每一個父母都有的舔犢之情嗎?
也是這個縣的舒老師,講到安排年輕老師一起工作,就是為了創造機會,讓未婚的男女老師能夠找到合適的對象時,讓我想起了所謂的「組織安排」。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啊!如果不能在農村成家,鄉村老師就不安定(誰又不是呢?),農村教育工作就沒有人繼承,怎麼辦?就像是主持人說的,聽著舒老師風趣的話,我們都笑了,但笑不一定意味著快樂。
還有那位在貴州從江縣工作的已經不再年輕的朱維嬌老師,40歲的人了,還沒有結婚。老師的崗位讓她整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社會接觸面不多。而同時因為經濟拮據,走到社會上還有一定的自卑感,就更找不到對象了。實際上,我們在去采訪之前,就被告知,關於婚姻的事,朱老師不願多談。所以影片中關於她的個人生活也只是一句帶過,但這確確實實是朱老師和其他眾多鄉村老師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鄉村老師也都希望改善生活條件,渴望更富裕的生活。《老師》中采訪的每一個老師幾乎都提到了收入的微薄和經濟的拮據。甘肅省年輕的潘鳳美老師面對鏡頭動情地哭了,因為她「想多掙點錢,給媽媽治病」;山西臨縣的王秀平老師不捨得給外出打工的孩子打電話,因為「費用高」;何美基老師去年升職「小高」,每個月1,700多元的工資,就已經讓他很滿足了;貴州從江縣打秀鄉的韋老師,為了供孩子上大學,不得不四處借錢;甘肅古浪的馬治宗老師甚至說「只要能吃飽肚子,就感覺沒有別的奢望了」……我們從老師們的言談中,從他們的表情里,甚至看到了些許的無奈。我想,每一個面對這樣艱苦物質條件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無奈的。關鍵是無奈之後是什麼,是樂觀、是奮斗、是堅韌,還是消沉、是放棄?
而令我欣慰的是,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並沒有絲毫影響鄉村老師對孩子們的愛。《老師》就是一部愛的宣傳片,影片中充斥著老師們的愛,那是對孩子們的愛,對自身工作的愛。甘肅古浪的嚴泰山老師,帶著僅有的2個學生,在破舊的教室里上課。他教的是用「心」字和其它漢字組合形成新的字,似乎是想告訴孩子們「心」的重要。盡管孩子少,他教得還是那麼認真。山西臨縣的那位李福蓮老師,因為校舍破舊,就把孩子們接到家裡來上課。每天放學,她一定要目送孩子們安全地離開。短短的一段路,「慢點、慢點走……」不知道講了多少遍。還有那位讓主持人感動的打秀韋老師在吃飯時,看著孩子們的眼神,那是慈母才有的眼神。
更不用說四川湯鴻老師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傳遞的那個愛的故事。雖然我們再也見不到湯老師的音容笑貌,但從被她救出的女孩馮雅的真情獨白中,我們不難想像湯老師生前的大愛。只有始終懷著一顆「愛」的心,才能在最關鍵的時刻,捨身救人,才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感召這個開始慢慢冷酷的世界。
(註:2011年11月12日,在成都我見到了湯鴻老師的女兒,影片中那個可愛的小姑娘。她還只有四歲,天真活潑,似乎並不知道這個世界在三年前發生了什麼,以及那一刻對她人生的影響。但就在地震的那一刻,她突然面向湯老師所在學校的方向,大聲喊出了生平第一聲的「媽媽」;而在采訪的時候,又獨自唱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所有這一切,都讓我唏噓不已。同時我還見到了馮雅,一個小個子的堅強的女孩。我想湯老師的大愛,徹底地改變了她的一生。若用自己的生命,能夠感召一群人,改變一群人,是不是已經足夠了呢?)
鄉村老師在付出愛的同時,得到的是滿足和快樂。我們聽到韋老師笑眯眯地回應為什麼不外出打工時說:「這些孩子需要我,山裡的孩子需要我」;「那沒人叫我老師了,我就愛當這個老師」,然後是她爽朗的笑聲。我們不能忘記何美基老師在講到他教的眾多的孩子最終走出山區,在外面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時臉上那自豪的表情。說到其中一個孩子外出打工一個月掙1萬多元,何老師顯然不是嫉妒,而是驕傲。甘肅嚴泰山老師一生第一次「下館子」,是因為他教的班考出了好成績,這是他「最高興的一次」。
在我走訪的河南保靖和貴州從江幾個小學,我見到的鄉村老師都是快樂的。他們的笑容,是那麼地真切;他們的笑聲,是那麼地爽朗。是的,他們也有他們的煩惱,更有他們的理想,但是他們並不好高騖遠。他們知道,他們做的工作很有意義;他們很滿足。
在影片中,我們聽到最多的是:
「這就是我的工作」;
「沒有人強迫我在這里干」;
「種幾畝薄田,平平淡淡過日子就成了」;
……
我感觸最深的,還是那句「高工資教的是書,低工資教的也是書」。這需要怎樣的胸懷,才能說出這樣的話啊。而說出這句話的,是一位只有兩個學生的「低工資」老師。我從中沒有聽出任何的抱怨,反而有一點自豪。
這不是一種消極的態度,這是一種淡定和平和。
在城市中生活的你我,每天朝九晚五,下班後或者回家與家人團聚,或者外出放鬆一天的辛勞,能不能想像在遙遠的農村,有一批人,白天講課、抽空還要給孩子們做飯、打掃衛生,更要種地養豬;晚上要備課、批改作業。他們就是「鄉村老師」。他們拿著微薄的工資,面對艱苦的物質生活條件,個人婚姻生活難以完滿……但他們得到了巨大的回報,那就是孩子們的信任和愛(馮雅所說的,如果湯老師能夠聽到,她一定會無比欣慰的)。所以他們滿足而淡定。
在采訪中,我們沒有聽到任何的抱怨。當然,我想鄉村老師也一定是有抱怨的。面對這樣的生活條件、面對日益減少的學生(意味著事業沒有發展),怎麼可能沒有抱怨呢?然而,即便有抱怨,在我聽來,也比城市中無病呻吟的「抱怨」要順耳得多。因為鄉村老師在不滿現狀的同時,並沒有放棄。
這些鄉村老師們實在是可愛的,也是值得令人尊敬的。但是,我們對鄉村老師的關注實在太少了。他們不是新聞的焦點,不是家長里短的話題,也不是城市日常生活能夠接觸到的群體。他們是那樣的普通,卻又是那樣的不平凡。
當然,我們應該記住的,不是影片中講述到的一個個具體的個體。我們更沒有任何理由,哪怕是出於最無私的精神,去打破他們平靜的生活。然而,我們卻不能忘卻中國鄉村老師這個群體,是他們的堅強和執著,為中國的下一代默默奉獻著。他們每一個人,或許只是教會了孩子們幾個漢字,或許只是讓孩子們知道怎樣進行簡單的計算。但他們作為一個整體,留給我們的卻是無盡的財富。因為他們讓我們看到了,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還有那麼一群人在堅守他們的職責;還有那麼多人用愛傳遞著愛;我們從他們身上學會了從容、滿足,和淡定! 我們一定能夠為他們做點什麼,就從現在開始。

Ⅸ 《老師!好》觀後感400

《老師好》電影的觀後感
起初,看到主演是於謙,就以為是個喜劇片,因為於老師的身份就是相聲演員,最新認識於謙是在《戰狼2》中的精彩演繹,這次沒想到於老師扮演的苗宛秋讓無數人想起了曾經學生時代的把這樸素的美好時光。

電影《老師·好》以苗宛秋老師(於謙飾)為核心人物,聚焦苗老師與學生們的「鬥智斗勇」的有趣故事,再現八十年代的師生百態及純真情感。預告片的配樂時髦動感,辦公室跳disco、背著軍挎包邊走邊喝北冰洋等畫面,還原了八十年代的真實生活。開麥版主題海報中:「憑什麼,就罰我一個」、「有我在,看誰敢搗亂」、「好想念,有你的時光」等金句透露出這些富有個性的學生們與霸道威嚴的苗老師之間的情感走向。

影片《老師·好》體現了三代老師的故事,苗宛秋在他老師的點撥下走上了教書育人的道路,多年後他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知不覺影響著調皮學生王海。年代不同,但其中師生之間的情感內核卻沒有改變。

不過當八十年代我們的物質條件還沒有那麼豐富的時候,師生之間這種純粹真摯的情感就顯得尤為突出,而這也正是打動於謙老師並使他最終成為該片主演及監制的主要原因:「我們那個年代,大部分老師都和苗宛秋老師一樣,把傳道授業解惑、教學生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第一要義。」

這部電影真的是笑點與淚點同在,真的是一種值得,我不知道什麼技術,什麼情節,我只知道自己彷彿已經參與進去,不枉我丟棄實驗來看一場。演員雖然都是新的,但是演技都挺在線的,不俗的青春片,感受到了愛。

老師的望其成才,學生的稚嫩抵抗,老師的求而不得,學生的為其努力,付出,感動,回報,並非刻意去想要得到回報,但是卻隨之而來,你可以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也可以說,這才是人本來的樣子。

Ⅹ 《奪冠》這部電影的影評怎麼樣

《奪冠》這部電影的影評,可以說是有好有壞。有人覺得選角比較好,演員演技也很不錯,不過也有人認為過於煽情,沒有解決電影本身的問題。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電影成功的主要因素,還是煽情成功。沒有女排這一因素的話,《奪冠》就算不上好電影了。不過整體也不差,最起碼比《八佰》純粹的情懷好多了。

3、電影問題

這部電影拍攝的是女排的故事,就算沒有劇透,觀眾們也知道發生了什麼。這點陳可辛沒有處理好,觀眾看了就知道接下來發生什麼。整體過於平淡和冗長,在高潮已經被大眾所知的情況下,陳可辛沒有帶來新的感動和情緒。體育應該是有競技精神的,是可以讓人感到振奮的,可是這部電影完全沒有。要真說優點的話,就是選角和演技比較成功,情懷主題選得不錯。

閱讀全文

與老師奪冠電影的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環球港電影院排片表 瀏覽:199
愛情英語電影台詞截屏 瀏覽:220
免費看電影鬼片大全 瀏覽:597
楊恭如演的電影名字 瀏覽:858
大蓬車印度電影歌曲中文版 瀏覽:62
演銅鼓的電影演員 瀏覽:481
電影愛作戰結局 瀏覽:506
男界女界電影完整版 瀏覽:180
巴黎的愛情電影完整版 瀏覽:416
大眾電影成龍 瀏覽:431
打黑風暴高清電影完整版 瀏覽:51
著名愛情戲曲電影大全集 瀏覽:504
80年代台灣五個字的電影 瀏覽:137
電影唯美愛情畫面 瀏覽:744
琉璃電影的結局 瀏覽:944
魔發奇緣電影的演員 瀏覽:54
一部看了會哭的電影 瀏覽:298
主角拿著相機的電影 瀏覽:983
泰國電影有一土匪是什麼電影 瀏覽:418
酷炫的英文電影 瀏覽: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