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600字
讀完《威尼斯商人》後,感受最深的是友情的珍貴。主人公安東尼奧和貴族青年巴薩尼奧之間的真摯友誼,為了朋友能犧牲一切,不在乎金錢和利益,乃至於生命都可以為朋友獻出,這些高尚品質令人敬佩。在現實社會中,最珍貴的除了親情也是友情,所以要好好珍惜友情,做人一定要正直,做事不要虛浮,要幫助別人,無私奉獻,還要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做人,今後才能成為有用之才。劇本里還令人感動的是鮑西亞的舉動,優雅高貴,溫柔多情,有高度的智慧,敢於機智果斷地與夏洛克斗爭,最後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朋友安東尼奧爭取到了勝利,也得到了自己的愛情。劇本里這幾個人的品質都值得學習和借鑒。當然劇本里還有一些反面人物,比如夏洛克的兇殘和狠毒,狡猾和姦詐,貪婪和愚昧。都應該加以批判。所以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明白一個道理:「發閃光的不全是黃金」,而且,「只要是金子終究是會發光的」。雖然現在還是初中的學生,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學習,但是一個學生要有好的品質才能為社會做出貢獻。
② 威尼斯商人的一片800字讀後感,字數可以不達到,但文筆要優美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的一部著作,內容是這樣的:巴薩尼奧是一個典型的情人,他不可救葯地愛上了美麗的鮑西婭。為了贏得她的芳心,他必須擁有一筆財富。還必須解決鮑西婭父親為求婚者設下的難題。
他們生活在威尼斯,安東尼奧熱心幫助巴薩尼奧去見美貌的富家女鮑西亞而向放高利貸的夏洛克借了三千塊錢,並依夏洛克的意思,立下了如果違約就割胸口一磅肉的契約。可是後來安東尼奧的全部商船都出事了,夏洛克為了報仇,把安東尼奧告上了法庭。夏洛克寧願不要巴薩尼奧三倍甚至二十倍於借款的還款,只要安東尼奧胸口的那一磅肉。法庭審判中,鮑西亞女扮男裝出場作為律師用自己的博學幫助安東尼奧,她提出只許割肉,不能流一滴血,也不準割得超過或是不足一磅的重量,否則夏洛克的財產要全部充公。這樣一來,夏洛克不但打消了割肉的念頭,而且到頭來一無所有。
對一切事物的看法,真正的愛情不能用財富來衡量,愛情比金錢重要很多。
讀完《威尼斯商人》這個劇本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友情的珍貴。主人公安東尼奧和貴族青年巴薩尼奧之間的真摯友誼,為了朋友能犧牲一切,不在乎金錢和利益,乃至於生命都可以為朋友獻出,這些高尚品質讓我敬佩。在現實社會中,最珍貴的除了親情也是友情,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我們的友情,做人一定要正直,做事不要虛浮,我們要幫助別人,無私奉獻,還要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做人,今後才能成為有用之才。劇本里還讓我感動的是鮑西亞的舉動,我非常喜歡她,她優雅高貴,溫柔多情,有高度的智慧,敢於機智果斷地與夏洛克斗爭,最後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朋友安東尼奧爭取到了勝利,也得到了自己的愛情。劇本里這幾個人的品質都值得我學習和借鑒。當然劇本里還有一些反面人物,比如夏洛克的兇殘和狠毒,狡猾和姦詐,貪婪和愚昧,我們都應該加以批判。所以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明白一個道理:「發閃光的不全是黃金」,
希望幫到你
③ 威尼斯商人的讀後感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的一部著作,內容是這樣的:巴薩尼奧是一個典型的情人,他不可救葯地愛上了美麗的鮑西婭。為了贏得她的芳心,他必須擁有一筆財富。還必須解決鮑西婭父親為求婚者設下的難題。
巴薩尼奧要娶鮑西婭為妻,可他身無長物,只能向安東尼奧求助。安東尼奧是成功的威尼斯商人,擁有一支船隊,但缺少流動資金。為了幫老友達成心願,安東尼奧向死對頭夏洛克借貸。夏洛克是一個猶太人,靠放高利貸收取高額利息為生,在這座城市很不受歡迎。
安東尼奧看不慣夏洛克,他嚴厲譴責過高利貸者的惡行。夏洛克一直對安東尼奧懷恨在心,他乾脆地答應了安東尼奧的借貸,要求簽署一份合同,如果安東尼奧不能如期還款,就必須割下身上的一磅肉。
安東尼奧堅信老友會如期歸還,便簽下了合同。於是,巴薩尼奧帶著巨款,赴貝爾蒙多,向鮑西婭求婚。可是巴薩尼奧沒有想到,鮑西婭身邊又出現了情敵納里薩,他不僅身世顯赫還富甲一方,隨時可能解決難題。
與此同時,安東尼奧的船隊空手而歸。夏洛克的女兒傑茜卡也帶著大量錢財,和巴薩尼奧的朋友羅蘭佐私奔了。夏洛克惱羞成怒,對安東尼奧步步緊逼。聽說老友危急處境,巴薩尼奧離開貝爾蒙多,返家尋求辦法。
就在巴薩尼奧趕回來之前,安東尼奧的合同已經到期,夏洛克要求他履行諾言,割下一磅肉,兩人為此鬧上法庭。在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東尼奧的合同能夠履行。鮑西亞假扮律師,同意夏洛克按照契約規定割下安東尼奧的一磅肉,但必須嚴格按照契約執行,就是不能多割也不能少割,不能流一滴血,也不能因此傷害性命。夏洛克無法做到。這樣,鮑西亞巧妙地挽救了安東尼奧的性命。最後,真相大白,安東尼奧重新得到了自己的財產。
其實這本書的道理很簡單,反映的不僅是世人對金錢的看法,更是對一切事物的看法。現實生活中,我們看事物、評價人物不能只憑外表。所謂真人不露相,真正人才不必包裝得那麼好。「只要是金子終究是會發光的」。這就要我們擦亮雙眼,分清是內在金還是外在金了。
《威尼斯商人》告訴我們如何看世界,如何做事情,求真務實是我們堅持的原則。
④ 讀《威尼斯商人》有感
能寫出這么優秀的書,不愧為一代大文豪啊!不過有些單詞在詞典里找不到,一些語法也看不太懂。不知是我的英語水平有限還是怎樣,我總感覺有些單詞可能不是英語單詞啊……
這是我第一次讀莎士比亞的作品。戲劇比小說好讀,因為是一幕幕場景的切換,跟看現場話劇的感覺一樣。小說則流暢很多,沒有生硬的轉換,不過說不上誰好,只是不同口味的菜而已。《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的人間喜劇之一。我首先網路了一下「喜劇」這個詞條,「喜劇是戲劇的一種類型,大眾一般解作笑劇或笑片,以誇張的手法、巧妙的結構、詼諧的台詞及對喜劇性格的刻畫,從而引人對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對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基於描寫對象和手法的不同,可分為諷刺喜劇、抒情喜劇、荒誕喜劇和鬧劇等樣式。內容可為帶有諷刺及政治機智或才智的社會批判,或為純粹的鬧劇或滑稽劇。喜劇沖突的解決一般比較輕快,往往以代表進步力量的主人公獲得勝利或如願以償為結局。」故事是這樣的:威尼斯富商安東尼奧為了成全好友巴薩尼奧的婚事,向猶太人高利貸者夏洛克借債。由於安東尼奧貸款給人從不要利息,並幫夏洛克的女兒私奔,懷恨在心的夏洛克乘機報復,佯裝也不要利息,但若逾期不還,要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不巧傳來安東尼奧的商船失事的消息,資金周轉不靈,貸款無力償還。夏洛克去法庭控告,根據法律條文要安東尼奧履行諾言。為救安東尼奧的性命,巴薩尼奧的未婚妻鮑西婭假扮律師出庭,她答允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必須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準流血。夏洛克因無法執行而敗訴,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財產。 自我評價,文化層次太低,還讀不出莎士比亞作為英國戲劇之父他的戲劇到底哪裡好,只能讀出朱生豪這位譯者的偉大之處。莎士比亞的戲劇作為英國的文言文,朱生能將其譯得如此優美,功力相當了得。可憐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經書友指點說買莎翁的作品,最好選朱生的翻譯,確實不錯。
有時在想,真正的經典就是這么通俗易懂,就故事情節來說,覺得就像一部精神文明建設的電影。劇中的安東尼奧是多麼的慷慨,他身為一個商人,卻不重利,還能為朋友以性命擔保去借款。而劇中兩對情……
⑤ 求作文!《威尼斯商人》讀後感!800字!急!!!!
莎翁的名劇《威尼斯商人》探求的是金錢這一古老而又永不過時的話題。金錢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東西么?有什東西比金錢更珍貴?富有動人的親情故事,對愛與付出的謳歌、機智的對話、峰迴路轉的劇情,誇張爆笑的情節,充滿了傳奇及浪漫的色彩。交織著友情、愛情、親情的世界,引領我們認識什麼才是人生中重要的價值……詼諧的語言蘊含了深刻的內涵。
不說夏洛克貪婪得到頭來一無所有,且看鮑西亞父親為寶貝女兒擇親定製的金、銀、鉛三個匣子,匣子裡面分別是死人的骷髏、傻瓜的畫像和鮑西亞畫像。
金匣外面刻著:「誰選擇了我,將要得到眾人所希求的東西。」裡面的紙卷是:「發閃光的不全是黃金,古人的說話沒有騙人;多少世人出賣了一生,不過看到了我的外形,蛆蟲占據著鍍金的墳。你要是又大膽又聰明,手腳壯健,見識卻老成,就不會得到這樣迴音:再見,勸你冷卻這片心。」
鉛匣外面刻著:「誰選擇了我,必須把他所有的一切作為犧牲。」,裡面的紙卷是:「你選擇不憑著外表,果然給你直中鵠心!勝利既已入你懷抱,你莫再往別處追尋。這結果倘使你滿意,就請接受你的幸運,趕快回轉你的身體,給你的愛深深一吻。」
看到這里我們不得不對鮑西亞父親的睿智喝彩。其實,匣子反映的不僅是世人對金錢的看法,更是對一切事務的看法,金銀銅只不過是個比喻罷了,里頭的紙卷本身就是很好的詮釋。
現實生活中,我們看事物、評價人物不要只憑外表。金玉其外的橘子還不是敗絮其中么?一些富家子弟也只會穿金戴銀卻是不學無術的。所謂真人不露相啊,真正人才不必包裝入時,也不一定誇誇其談。「發閃光的不全是黃金」,這話沒錯,我同樣想到有關金子的一名話:「只要是金子終究是會發光的」。這就要我們擦亮雙眼,分清是內在金還是外在金了。
現實生活中,我們做事不要虛浮。一步一個腳印,實打實的才能成事,大躍進、浮誇風吃的就是這個苦頭,高產決不是吹出來的。教學工作也是一樣,投機取巧,做小動作,看起來風風火火的教學活動未必就是件好事。
《威尼斯商人》告訴我如何看世界,如何做事情,求真務實是我們堅持的原則。
⑥ 威尼斯商人1000字讀後感
在當今社會中,一個商人如果想要賺到錢,就必須努力工作,但是在幾百年前的威尼斯,有一位商人叫夏洛克,他不是靠努力工作發財的,而是專門靠放高利貸發財。這個人就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
這個故事是英國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莎士比亞寫的,它的名字叫《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極大諷刺性的喜劇。大約作於1596-1597年。劇本的主題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同時也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資產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表現了作者對資產階級社會中金錢、法律和宗教等問題的人文主義思想。這部劇作的一個重要文學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這一惟利是圖、冷酷無情的高利貸者的典型形象。
故事的內容講的是: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為了幫助好友巴薩尼奧向鮑西婭求婚,向猶太人高利貸者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幣。夏洛克因為安東尼奧借給別人錢不要利息,影響了他的生意,又侮辱過他,所以借機報復,在借約上戲言三個月期滿還不上錢,就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抵債。後來巴薩尼奧的求婚成功了,安東尼奧因船失事,所以不能如期還錢,夏洛克就提起公訴,要安東尼奧履行借約,從身上切下一磅肉。
開庭審判的那一天,鮑蒂霞假扮安東尼的律師,替安東尼辯護。她用聰明的辦法,救了安東尼的性命,也懲罰了夏洛克:法庭判決只許割肉,不準流血,只准割一磅肉,不準多一點也不準少一點,即使是一絲一毫,也要訴訟者抵命。夏洛克驚愕之餘要求撤回原訴,但鮑西婭依據法律,剝奪夏洛克全部財產,將其一半充公,將另一半判歸受害一方,夏洛克徹底敗訴。
看完了這個故事,我最喜歡作者塑造的安東尼奧這個人物,他是新興的資產階級的商人的代表,作者對他是有所美化的。他珍重友情,為了朋友而向高利貸者借錢並為此死而無怨;他寬宏大量,面對夏洛克的無恥陰謀,竟逆來順受;面對死的威脅,他具有古羅馬英雄那樣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氣概。總之,他身上具有正派,重情,溫文爾雅等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為之漚歌的品質。
在我的腦海中想像著安東尼奧的樣子:頭戴一頂別著羽毛的帽子,穿著一套具有威尼斯地方特色的外衣,瀟灑英俊,正直熱情……
這個故事真實地告訴我們:錢財固然重要,一個人可以追求財富,但絕對不能做守財奴,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比金錢更重要更珍貴的東西,也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感情和一顆正直仁愛的心靈。
⑦ 威尼斯商人800字評價
威尼斯商人是一出以愛情、友情和復仇為中心的故事,還摻雜著那個時代猶太教與基督教之間的價值理念沖突,夏洛克與安東尼奧無疑是雙方陣容最具代表的人物:安東尼奧正真、善良、熱情;夏洛克則奸詐,為利益不擇手段,這兩人的爭斗貫穿了整個劇情。
《威尼斯商人》中的猶太人夏洛克,是個吝嗇鬼的典型,也是莎劇中最令人費解的人物之一,他帶給觀眾復雜的感受,他貪婪、惡毒、令人痛恨,然而他那充滿被壓迫者悲憤之情的申訴,又令人惻隱之心揮之不去。
夏洛克是個放高利貸的猶太富商。他集中反映了原始資本積累時期的新貴族、新興資產階級商人共同的自私、貪婪的特點。《威》劇中出場的新舊貴族無不自私貪婪:巴賽尼奧除去自私貪婪而且極為虛榮,愛揮霍,他既想獲得美女更貪圖她的財產;再看看其他求婚的王公貴族,「四面八方的風,從天涯海角送來了求婚的貴人;披在她額上的金光閃閃的卷發,好比那『金羊毛』」,他們不僅貪財而且各有其愚不可及之處:或不學無術、淺薄無知,或性格抑鬱、未老先衰……對於這些權貴丑態的側面描寫,筆墨簡約,點到為止;正面描寫的對象是猶太高利貸者夏洛克。
莎翁淋漓盡致地鞭撻了如夏洛克一般刻薄、無恥、丑態百出的權貴階層。夏洛克不過是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猶太人夏洛克的上述種種行為不言而喻地反映了他的宗教態度,表明他與安東尼奧的矛盾沖突是宗教的矛盾沖突。盡管夏洛克是反派人物,莎士比亞賦予他機智和善辯的能力,給他表白社會對他不公正待遇的機會。借夏洛克之口,莎翁表達了他對多災多難的猶太民族的同情,「忍受迫害本是我們民族的特色」。「猶太人就沒有眼睛了嗎?猶太人就缺了手、短少了五官四肢,沒知覺、沒骨肉之情、沒血氣了嗎?……要是一個基督徒侮辱了猶太人,那麼按照基督徒的榜樣,那猶太人應該怎樣表現的『忍耐』呢?」
夏洛克這一人物的塑造使莎翁可極為巧妙地引出如此豐富的社會內容。夏洛克既是矛,又是盾,借他之口,莎士比亞可攻可守,進退自如地表達出其人文思想。莎翁之筆真是越咀嚼越感到妙不可言。
⑧ 看完<威尼斯商人>第一幕的讀後感
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是個寬厚為懷的富商,與另外一位猶太人夏洛克的高利貸政策恰恰相反,他的一位好朋友因要向貝爾蒙一位繼承了萬貫家產的美麗女郎波西婭求婚,而向他告貸3000塊金幣,而安東尼奧身邊已無余錢,只得向夏洛克借貸,以他的商船做抵押借3000金幣。沒想到夏洛克對安東尼奧往日跟自己作對的事耿耿於懷,藉此機會要求他身上的一磅肉代替商船。在一番口舌之後,安東尼奧答應了,與他定了合約。
這一幕讓人感慨。友誼是雙方的,只有兩個人互相幫助互相尊重才能成為好朋友,當你付出一份情誼,未必能夠有所收獲,當兩個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不必三言兩語那份自然的情誼變回自然流露,給人一種溫馨和感動。
同時,這段內容也諷刺了那些自以為是,刻薄吝嗇,唯利是圖的小人,一副黑暗社會的丑惡的嘴臉,讓人無比痛恨。
⑨ 吝嗇鬼《威尼斯商人》觀後感600字
你好:
範文一
《威尼斯商人》是沙氏喜劇的巔峰,但它也是喜劇中的悲劇,它探求的是金錢這一古老而又不過時的話題。
文中主要講述了:安東尼奧為了幫助朋友巴薩尼奧向鮑西婭求婚,找夏洛克借高利貸三千金幣,因為記恨安東尼奧貸款給人從不要利息,並幫夏洛克的女兒私
奔,便趁機報復安東尼奧,假情假意的不收利息,到期不還,債主有權割債務者胸口一磅肉。又因為,借債人的商船未歸,誤了還款日期,夏洛克就起訴安東尼奧,
為救安東尼奧的性命,巴薩尼奧的未婚妻鮑西婭假扮律師出庭,她答應咄咄逼人的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必須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準
流血。夏洛克因無法執行而敗訴,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財產。鮑西婭,一步步讓對手進入自己的圈套。打敗原告,救了被告。
看完整本書,我們無法忘記那個猶太人,那一位「心胸狹隘」「貪婪」「吝嗇」的猶太高利貸者。他提出的條件,讓「善良」的無法想像,夏洛克對金錢充滿佔有慾望,對「愛情」「友誼」是那麼一屑不顧。心胸狹隘的他不肯放過安東尼奧。
而心胸狹隘的人真的有好下場嗎?「不!不可能!」
大家都知道項羽這個人吧,雖然他英勇善戰,無所不能。楚王項羽的軍事力量比劉邦的軍事力量強幾倍,按常理來說,項羽應該是嬴定了,可結果恰恰相反,為什麼會輸呢?就是那顆心胸狹隘的心。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周瑜就是一對好例子,周瑜他一發現諸葛亮的才智超過自己,便想方設法謀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後快,結果他的計謀被諸葛亮一一識
破,自己反中了諸葛亮的謀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氣得吐血身亡,臨到絕命之時仍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長嘆。劉備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呂布趁劉備等
人走後,從小邶出發直達長安城,攻其不備。守城將士不知所措,大敗而逃。你想想,劉備好心幫助呂布,讓他駐守小邶,好有個立足之地。而呂布卻恩將仇報,占
領長安城,讓劉備等人無路可走。心胸寬廣太好了也不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總的來說,就是心胸狹隘的人沒有好下場,只有謹慎的心胸寬廣才能成大器。希望大家不要向夏洛克、周瑜、項羽等人學習,因為心胸狹隘真的太不好了。
「百納海川,有容乃大!」
「吝嗇鬼」的另一面
範文二
夏洛克他是高利貸資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財奴,是客居義大利威尼斯的猶太富翁。但愛財如命的夏洛克在這場戲的開頭卻一反常態,不要比借款多幾倍的
還款,而要一塊無用的人肉,可見其心胸狹窄,復仇心極重,一遇機會便要瘋狂報復對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對手於死地不可,可見其冷酷無情。夏洛克對別人的謾罵
反唇相譏,冷靜和自信的態度活靈活現。敗訴以後他又想要三倍的還款,貪吝的本性又復原了,守財奴的本相暴露無遺。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惡魔。同時,他也是一
個在基督教社會里受欺侮的猶太人。夏洛克對安東尼奧的報復有合理而又復雜的動機。人們對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貪婪,憎恨他的殘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種族壓
迫和屈辱。在很多人的眼裡夏洛克是一個老於世故,貪得無厭、一毛不拔、吸血鬼的形象,又是一個守財奴「讓一個靠不住的奴才看守著門戶,有點放心不下」,夏
洛克不能說不是這部喜劇中的悲劇人物,僕人餓跑了投奔了自己嫉恨的人,而女兒更是抱著自己的財產和情人私奔了,最後甚至是輸掉了自己的剩餘的一部分財產,
他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而安東尼奧他是新興的資產階級的商人,作者對他是有所美化的。作者寫他珍重友情,為了朋友而向高利貸者借錢並為此死而無怨;
他寬宏大量,面對夏洛克的無恥陰謀,竟逆來順受;面對死的威脅,他具有古羅馬英雄那樣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氣概。總之,他身上有正派,重情,溫文爾雅等人
文主義者為之謳歌的品質。但面對尖銳的斗爭形式不懂得斗爭,有軟弱、妥協的一面。
在《威尼斯商人》中,安東尼奧與夏洛克的對抗戰是商業資本與高利貸資本的對抗,也是新興資產階級人文主義道德原則和高利貸者極端利已主義信條的對抗。
正如劇中的另一條情節線——鮑西婭的求婚者在金、銀、鉛匣中的選擇實際上是價值觀念的選擇那樣,安東尼奧與夏洛克的對抗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道德沖突,即展
示的是對善與惡的不同理解,闡釋的是如何做人,如何待人。安東尼奧被他的朋友視為「最親密的朋友,一個心腸最仁慈的人,熱心為善,多情尚義,在他身上存留
著比任何義大利人更多的古代羅馬的俠義猜神」,而夏洛克則被人稱為「心如鐵石」,「不懂得憐憫,沒有一點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惡漢」,「一心一意只想殘害他
的同類」。在劇中,這兩種人生觀和道德觀迥然不同的威尼斯商人因為「借貸」而產生矛盾,進行了驚心動魄的較量。
金錢固然重要,可是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遠遠比金錢重要的東西,不要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在我們現實的生活當中你不能因為自己的優越而歧視任何人更要學會不用有色眼光去看待別人。
望採納
⑩ 讀《威尼斯商人》的心得體會(800字以上)多謝!
《威尼斯商人》這篇文章,圍繞著一份契約展開故事情節。主人公安東尼奧向商人夏洛克借三千塊錢,他們之間訂立了一份契約:安東尼奧向夏洛克借款三千,如果不能按時歸還,由安東尼奧從自己身體上最靠近心臟部位割下一磅肉,作為違約賠償。在該契約規定的還款日期已至,安東尼奧不
能如期還款被夏洛克索要一磅肉,並告之於法庭時,法官、夏洛克、安東尼奧的朋友,所有的人以這份契約為各自的證據,主張自己的觀點。其中,鮑西婭對契約中"一磅肉"的法律解釋可以說是整個故事的亮點和重要轉折點。這篇文章折射出眾多的法律思想,也包含了不少的法律問題。我理解有以下幾點:
夏洛克強烈要求按契約辦事,一定要拿走違約損害賠償一磅肉時,他提出的主張理由"要是您(法官)不準許我得到它(一磅肉),……人們將不再相信你們的法律了","我要求得到根據法律屬於我的東西。"我們不去討論這主張是否應該成立,只說他的權利意識實在令人欽佩,憑借著法律至上的理念以及對法律的絕對尊重與信仰,法律此時此刻成為他維護自身權利的不可抗拒的武器。他是在告訴我們:守法非常必要!法律是權利與義務的統一,它不僅規定了我們的義務,同時也包含了我們的權利;守法,就是守住了我們大家自己的權利。
鮑西婭反對修改法律,她的觀點是:"要是變更了一條法律,那麼人們還會要變更別的法律的。"正因為她不贊成修改法律的文字表述,才有了下文中那獨特精彩的詭辯(法律術語"法律解釋")。暫且不去理這一解釋是否正確合理,單是她這種維護法律的權威與尊嚴,保護法律的穩定性的精神和立場就值得現代人去仰慕、學習。假設一下,如果當時她沒有想到對安東尼奧有利的法律解釋,我認為,她還是會堅持反對變更法律的,因為她懂得以一個案件結果的不公正,來換取整個法治的權威與神聖,這是值得的。
本文最為人津津樂道之處就是鮑西婭完全按契約辦事,卻救得主人公安東尼奧的故事經過了。她首先是同意商人夏洛克按法律辦事的觀點,讓夏洛克誤以為終於有了勝訴的把握,令他由衷地高聲贊美道:"噢,博學的法官!噢,聰明的年輕人!"夏洛克怎麼他不會想到自己正不知不覺中進入了鮑西婭所設的圈套,而且這個圈套,在後文中看來,是對他最有殺傷力、最致命的一擊。訴訟結果發生轉折的關鍵點就在於:鮑西婭把契約中"一磅肉"解釋成沒有"任何一滴血"的、不多不少的一磅肉,如果割肉過程中流下了血,哪怕僅一滴,也將是違反契約,違反法律!對夏洛克來說,這還不算最糟糕的,最不能讓他接受的,就是如果違反契約即法律,自己將受到被剝奪如生命般珍貴的土地和財產。這一結果是怎麼推論成立的呢?鮑西婭運用了法律解釋的其中一種方法,即法律目的解釋,意思是通過對法律書面文字的理解,探尋文字背後立法者的主觀心理意圖,用通俗的話說,就是人們為什麼要制定這部法律,制定這部法律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或是效果?鮑西婭認為夏洛克所要求的一磅肉,是安東尼奧身體上最靠近心臟部位的一磅肉,夏洛克的目的很明顯是要殺害安東尼奧,而"威尼斯的法律規定任何企圖殺害或者謀害任何威尼斯公民的人,他所有的一切必須被沒收。"
由此,故事結果出人意料,但又在人們期待之中。懲惡揚善、好人永遠平安的思路再次得以證實,社會看起來好像仍然是公平的(本文結尾之處論證了,這一判決結果對夏洛克是不公平的)。
鮑西婭的方法可謂是出奇制勝,卻繞了一個大圈子。如果把這個案子放在如今社會的法律制度下,就很簡單了,可以直接說此份契約因涉及到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而被認定無效;或者契約因在訂立時存在一方乘人之危損害對方利益的情形而被撤銷。但我們不能苛刻要求前人和當時的法律,也許後人正是謹記了這次教訓,才重視起法律的價值判斷功能,把人身權利神聖不可侵犯納入到今天的法制建設當中的。
即使當今法律沒有規定人身權利區別於財產權利的特殊保護,我們也可以標的物在事實上不能履行為由,認定此契約無效。的確如鮑西婭解釋的那樣,只割下肉不流出血,這在事實上怎麼能夠履行呢?但是,這時,可能會出現另一個法律問題了,即安東尼奧存有締約過失責任。
所謂締約過失責任,是指訂立合同過程中締約一方當事人因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所應承擔的先契約義務而造成對方信賴利益損失時所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合同法》第42條就是關於締約過失責任的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安東尼奧在訂立契約時,沒有如實告知夏洛克違約責任標的物一磅肉事實上不能履行這一真實情況,致使對方因信賴此份契約能夠履行,實際卻未能履行而遭受了信賴利益的損失。對此損失,安東尼奧應負締約過失責任。鮑西婭只提出了合同在事實上不能履行的情形,卻並沒有要求追究安東尼奧的責任,這對夏洛克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