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李娜2011奪冠視頻觀後感
李娜2011法網奪冠有以下幾點意義:
1、成為目前第一位中國乃至亞洲獲得四大滿貫冠軍的選手,創造亞洲歷史;
2、證明了孫晉芳網球改革的成功,中國女子網球近幾年在單、雙打賽場上都是有一席之地的;
3、推動了網球在中國的普及與發展,雖然很小眾,但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在李娜的影響下拿起了網球拍;
4、大大提升國際形象,國際娜成為把中國形象推廣到世界的名片 。
㈡ 《奪冠》小學生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電影《奪冠》觀後感:
女排姑娘們頑強拼搏的精神吸引了無數國人和世界球迷的眼光,網民們直呼「女排精神,振興中華,激勵中華兒女走向偉大的民族復興!」女排的勝利不是偶然,是什麼支撐女排笑到最後,是一種不畏懼、不服輸、百折不撓的中國精神,尤其在最困難的時刻,表現的最頑強,女排的精氣神值得國人好好反思和總結。
要學習她們百折不撓的堅定。對於中國女排來說,一路走來雖然搖搖晃晃,但她們依舊眼中堅定,摔倒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擦擦臉上的汗水繼續大步向前,這就是她們的信仰。共產黨人最講堅定,講信仰,要講黨性、講政治、講紀律,時刻和黨中央保持一致,牢記黨員身份,在黨言黨,才能在面對大是大非問題時能夠保持清醒和應有的敏感度,才能永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
學習她們扎實精湛的功底。任何一個人,做工作、幹事業都需要精湛的職業技能,這是取勝的基本保證。缺少精湛的技能,再多的精神鼓勵也不可出現奇跡。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基本功,才能不畏強手,挑戰自我,產生自信。這種職業操守需要日常的付出,要吃得了苦,吃得了虧,把基本功練扎實,關鍵時就管用。比賽絕對不能想當然,也不可能一口吃個熱饅頭,沒有平日的基本功是不能高質量完成任務的。共產黨人要學習她們兢兢業業工作,認真細致處理好每一件事,追求嚴謹,最求過硬基本功,真正做到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
學習她們團結拼搏的奮斗精神。中國女排姑娘們能排除一切困難最終登上榮耀頂峰,這是團結的力量。場上她們時刻相互提醒補位,真正做到扭成一股繩,產生讓對手畏懼的強大合理。這種團結是真正的團結,是不計較個人名利的團結,是為榮譽而戰、國家而戰的偉大團結。沒有團結就沒有今天的女排成績,賽後當問道女排姑娘如何逆境中取勝時,她們說的最多也是團結。其實一個團隊取得驕人戰績時一定是這個團隊作風正,能團結才能戰斗,一盤散沙,不注重相互補位、互相保護怎能挑戰強大對手。當下,在偉大的民族復興之路上國人最需要這種民族大團結,團結可以戰勝一切困難險阻,團結就是力量,中華兒女要以此發揚女排的團結一致,頑強拼搏的精神
㈢ 孫楊奪冠觀後感200—300字
讓勝利來得更猛烈些吧!從來沒有這么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讓中國游泳振奮,讓中國男子游泳揚眉吐氣!
當孫楊以打破奧運會紀錄,領先對手一個多身位的優勢贏得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後,他張開的手臂、揮舞的拳頭、大吼的聲音,都不足以讓等待了半個多世紀的中國游泳人感到盡興。
7月28日,孫楊讓「中國太陽」照耀倫敦水上中心,讓五星紅旗第一次為中國男子游泳選手而升起!
站在領獎台前,孫楊幾次在宣布冠軍名字前試圖邁上去,他等待得太久,中國男子游泳等待得太久了。在經過了半個世紀的前兩波起伏後,中國男子游泳的第三次浪潮終於伴隨著孫楊的奧運金牌而達到巔峰。
孫楊是幸運的,中國游泳是幸福的。
穆祥雄引領的蛙泳年代
上世紀50年代,穆祥雄曾經在國內引領過蛙泳狂潮。
當時,第一批中國游泳男選手到游泳強國匈牙利鍍金,那是中國游泳人的第一次文化啟蒙,在接受了先進的訓練理念後,中國游泳迅速出現了「井噴式的成績」:先是出生於香港的廣東蛙王戚雲烈在國際節游泳表演賽上以1分11秒6的成績打破100米蛙泳世界紀錄,隨後穆祥雄三破世界紀錄,據當年留學匈牙利的前中國游泳隊總教練陳運鵬透露:「當時世界排名前10位中國有5名運動員,在蛙泳項目中我們名列前茅,每年都有6-7人進入世界前25名。」
在這種氛圍的刺激下,每個周末國家游泳隊的測驗課,游泳館被來自四面八方的觀眾擠得座無虛席。當年,穆祥雄帶起了中國人的第一次游泳浪潮,人們見面的流行語是「我會游標準的穆式蛙泳技術」。
如果不是1956年奧運會,整裝待發的中國代表團因為政治原因臨時退賽,中國男子佔領世界最高點的時間也許會提前半個多世紀.然而,歷史沒有假設:中國游泳熱潮因為無緣奧運戛然而止,中國游泳,從此無緣世界賽場長達二十多年!
每每回憶起當年的遺憾,穆祥雄都是欷歔不已,在他青春年華、競技狀態最好的時候,他錯過了奧運會。
蔣丞稷、曾啟亮、吳鵬、張琳的波紋效應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國女子游泳「五朵金花」大放異彩的時候,中國男子只有個別幾人能夠參加奧運會,而且無人能夠進入決賽。男選手甚至用「人種論」解釋自己的艱難處境:身體素質先天不如歐美選手,所以成績不好在所難免。
1996年,上海名將蔣丞稷在男子50米自由泳和100米蝶泳兩次闖入決賽,兩次名列第四名,這是中國男子游泳的最大突破!讓當時的他和國人喜出望外。實際上,蔣丞稷經常後悔,自己把目標定得太低了。「我和教練當時想,能進入決賽就是勝利。沒想到,在兩個決賽中,我和銅牌選手的差距非常微弱,只有0秒04和0秒07,如果我之前能夠再大膽一點,有再高一點的目標、決心和更好准備的話,我最終的名次可能會有所不同。按說我的教練在當時的執教水平已經非常高了,」如今身為上海體育局官員的蔣丞稷說。
「如果我能有現在年輕一代運動員的機會,可以出國訓練的話,也許我能創造更好成績,中國男子游泳的突破也許會來得更早一些!」蔣丞稷說。
1998年珀斯世錦賽,廣東蛙泳曾啟亮以100米蛙泳銀牌的成績讓國人振奮不已,可惜他在悉尼奧運會上沒有再次上演神奇時刻。
中國男子再次陷入沉寂,直到2002年釜山亞運會,以吳鵬為代表的新一代中國男子泳將力克亞洲霸主日本隊,2005年世錦賽,吳鵬再次收獲獎牌,發出了巨龍即將夢醒的號角聲。
2007年墨爾本世錦賽,吳鵬在男子200米蝶泳中成為距離美國「菲魚」菲爾普斯最近的人,收獲銀牌,眼看北京奧運會步步臨近,吳鵬成了中國男子游泳的領軍人物,國人對他的奧運之旅充滿期盼。
真正在北京奧運會上實現中國游泳突破的是北京名將張琳,他在400米自由泳中名列亞軍,距離韓國冠軍朴泰桓只有0秒58。這是中國男子游泳在北京奧運會的唯一獎牌。此後,張琳在2009年羅馬世錦賽上創造了800米自由泳世界紀錄,摘取金牌,成為中國男子第一人。吳鵬則以微弱的差距名列第四,無緣獎牌。
恭迎「孫楊時代」
孫楊多次表示自己生逢其時。首先他出生在中國社會政治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父母有條件從小按照冠軍食譜來喂養,讓他有了堪比歐美人的身體素質。其次,他的教練朱志根是資深名帥,培養出吳鵬、陳樺等多位名將,經過近10年的精心打磨,孫楊這塊璞玉具備了「藝術品」的初步規模,進入了北京奧運會1500米自由泳決賽,並在2009年世錦賽獲得這個項目的銅牌。孫楊還有幸與吳鵬同組,有幸見證了鵬哥世錦賽銀牌壯舉,有幸見證了張琳的輝煌戰績,這些都讓他燃起了對勝利的渴望和追求。
孫楊是在復制張琳獲得成功的留洋之路後取得了質的飛躍。2010年廣州亞運會,他在1500米中游出了逼近最古老的世界紀錄;2011年,他的三個單項占據世界排名第一,在上海世錦賽上贏得800米和1500米兩枚金牌!
倫敦奧運會,孫楊用實力說話,以強有力的後程能力拖垮對手,贏得400米自由泳金牌,成為第一個站上奧運冠軍領獎台的中國男選手!
近兩年發誓不再哭的孫楊忍不住又落淚了,為他這些年的艱苦訓練、為教練帶病上陣的堅持、為父母多年來的支持和復出、更為中國男子游泳終於可以挺直腰板,告別沉寂而落淚。
穆祥雄可以不再遺憾,蔣丞稷、曾啟亮、吳鵬和張琳的一次次沖擊,都鑄就了孫楊今日為中國男子游泳帶來的第三次浪潮。
2000——3000字的
㈣ 電影冠軍的觀後感怎麼寫
可以就寫電影都演了什麼,要是為湊字數,就多寫點,然後再寫電影給你的啟示,無非就是一些要學習主人公的品質(表示沒看過電影冠軍)
㈤ 電影我是冠軍觀後感1000子
周日觀看了湖南衛視的我是冠軍,今年的我是冠軍主打親情牌,凡是12歲以上的孩子均可和自己的父母親一方報名參加。小月亮可能是本組年齡最小的選手了,但是比賽的賽制是不分年齡與性別的差異,12歲的小月亮同樣要與大她好幾歲的哥哥姐姐們完成同樣的體能訓練。
在雙手過杠時,月亮媽媽由於自身原因無法靠自己的臂力完成比賽,小月亮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媽媽,幫助媽媽共同完成比賽。但是由於身形太小,力量不足,中間幾次不能繼續有一次還摔了下來。小月亮沒有放棄也沒有抱怨,而是靜靜地走回到起點,倔強的再次彎下腰,並示意媽媽上來。沒有多餘的言語,沒有多餘的眼淚,她就是這樣一次次承載著是自己體重1.5~2倍的媽媽,亦步亦趨的走到了終點。
看到這能想到什麼?烏鴉反哺、羔羊跪乳,12歲的小月亮也許還不能用語言准確地解釋這些成語,但是她用她的實際行動完美的詮釋了什麼是孝。比賽中也有不和諧的音符,同樣是獨生子女的郭雷,就是一個這樣的音符。也是在體能訓練時,郭雷的媽媽從繩網上摔了下來,而且傷勢不輕。此時的郭雷卻不願讓媽媽休息調整一下,而是執意要完成比賽。愛女心切的媽媽不忍心掃郭雷的興,強忍著劇痛完成了比賽,終於支持不住倒下了。14歲的郭雷,此時沒有擔憂、沒有傷心,有的只是擔心由於媽媽的缺席她不能繼續比賽了。當主持人宣布由於郭雷媽媽傷勢不能恢復,郭雷只能退出比賽時,強忍住的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噴涌而出,郭雷委屈得哭了。這時,我的心裡暗自猜想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啊,一個孩子再要強還是眷戀母親的,尤其是在這一時刻。可是,當小月亮與教官去安慰她時,她哭喊著的不是我要媽媽,而是我要比賽。
我要比賽!?比賽真的那麼重要嗎?重要的連媽媽都可以不存在了。月亮說郭雷不愛她的媽媽;王櫟鑫說郭雷有些不懂事;李昊說郭雷有些自私。其實郭雷並不是不愛她的媽媽,因為長時間以來她已經習慣了被愛忘記了如何去愛別人。其實郭雷也並非不懂事和自私,只是頻繁的參加比賽,除了磨練了自己的意志外,她也看到了不懂得保護自己的權益是會在比賽中受到忽略和被欺負的。但是孩子你不要忘記這個世界上有比比賽更重要的東西,有比贏更需要珍惜的東西,你要明白和你一起比賽的是你的媽媽,她不是別人,在她受傷時,她比你心裡更著急,因為她知道你對比賽看得很重,她比你更希望贏得比賽,如果可能她寧願來參加比賽而不是躺在病床上,這一切只因為你。
郭雷帶著無限的遺憾離開了比賽,但願在她今後的人生中,這次比賽會是她的一次轉折點。比賽如人生,也許對於14歲的郭雷和12歲的月亮來講,她們都還太小,說人生對於他們還太沉重,但是當小月亮扛起自己媽媽的時候,那句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浮現在了我的眼前,當郭雷媽媽聽到女兒不能繼續比賽黯然落淚時,我想到了人的心其實挺脆弱的,脆弱到一旦受了傷就不會輕易的結痂,世上醫治什麼疾病的葯都有,就只有這傷心二字是無葯可醫的。
㈥ 韓國電影《冠軍》觀後感、或者是內容
前幾日看了部電影,名為《冠軍》,覺得這是一部很棒的電影,畫面精美且韻味深長,令人看後沉思良久。雖然片名是冠軍,但是在整部影片中,似乎所有的人對於冠軍都沒有很強烈的慾望,這有別於許多其他有關比賽的影片。影片後半部分都是在寫比賽,可是導演突出的,並不是比賽本身,而是大家對李承浩的關心和李承浩的堅持,不放棄。在濟州島認識的朋友們組團來勸阻他,馴馬師嘗試讓別人來騎冰雹等等,導演都在有意識的,用周圍人的一系列行為來潛移默化的讓觀眾忘了冠軍的重要,陶醉在父和女,人和馬之間深厚的感情中。
㈦ 鄒凱奪冠的觀後感
汗 就是感覺他不錯
㈧ 電影奪冠的觀後感怎麼寫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其具體表現為:扎扎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斗,刻苦鑽研,勇攀高峰。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憑著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國務院以及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和全國婦聯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習。從此,女排精神廣為傳頌,家喻戶曉,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女排精神的激勵下,為中華民族的騰飛頑強拼搏。
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終代代相傳,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為我們在新征程上奮進供給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女排人,身體力行地傳承著「女排精神」。正因為這種精神的薪火相傳,讓大家敢於期待來年在東京奧運會的女排賽場上,再次迎來升國旗、奏國歌的榮譽時刻。
女排精神曾被運動員們視為刻苦奮斗的標桿和座右銘,鼓舞著他們的士氣和熱情。更關鍵的是,它因契合時代需要,不僅僅成為體育領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強烈地升華為民族面貌的代名詞,演化成指代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它一向與女排的得失、沉浮緊緊聯系在一齊,並成為評價中國女排的最難以割捨的標准。
女排精神之所以備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種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強敵、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遠遠比「五連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國人。
郎平看來,中國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難贏,也竭盡全力。昨日,她更新了「女排精神」的內涵: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有團隊精神,踏踏實實,做好工作。
隊長朱婷認為,「女排精神」就是傳承,從最早的5連冠輝煌延續至今,「女排精神」的實質沒有變化,新一代隊員一向在豐富內涵,一齊努力,永不放棄。
張常寧認為,新時代的「女排精神」就是,哪怕只剩1%的機會,也要100%地努力。
㈨ 寫一篇關於電影《冠軍》的觀後感
哈?五十班的對吧。。。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