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攀登者電影觀後感250字

攀登者電影觀後感250字

發布時間:2022-06-18 12:32:53

① 電影《攀登者》的觀後感怎麼寫

國產主旋律電影《攀登者》講述了兩代登山者與暴風、冰裂縫、雪崩等各種艱難險阻作斗爭,最終完成登頂珠峰使命的故事。當今世界變局中危和機同生並存,新時代年輕幹部要想化危為機、轉危為安,就必須向「攀登者」那樣學會斗爭。
學習《攀登者》頑強的斗爭精神。劇中攀登者們在攀登過程中不斷遭遇各種難以預測的危險,多次命懸一線,卻未曾妥協,帶著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奮勇向前。回想我們的革命歷程,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作為黨員幹部,要善於發現矛盾、敢於直面矛盾、勇於解決矛盾,在關鍵時刻和危急關頭豁得出來,與一切危害我國發展的風險挑戰進行堅決的斗爭;要頑強奮斗,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逢山開路、遇河架橋,敢啃硬骨頭、敢涉險灘,敢於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一往無前,堅持到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永遠奮斗。
學習《攀登者》高超的斗爭本領。攀登者需要平時艱苦卓絕的訓練,才能換來最終登頂的成功。斗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斗爭是門藝術,增強斗爭本領要注意策略方法。黨員幹部必須保持頭腦清醒,不斷增強理論方法的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堅定政治立場,夯實敢於斗爭的思想根基,使斗爭有底氣、有力量。必須真抓實干,發揚釘釘子的精神,把工作落到實處,在重大斗爭中磨礪,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鍛煉斗爭本領。必須增強憂患意識、保持戰略定力,經受住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真正鍛造成為烈火真金。
學習《攀登者》正確的斗爭方向。「中國人自己的山,要自己登上去」,在領土陷入爭端的危急時刻,兩代攀登者誓死登頂,捍衛主權。共產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這就需要我們每名黨員幹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國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人民根本利益、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等方面受到威脅和挑戰時,提高清晰辨識力,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旗幟鮮明,做出清晰而准確的判斷,牢牢把握斗爭的大方向,做到在各種重大斗爭考驗面前「不畏浮雲遮望眼」。

② 無盡攀登者觀後感

無盡攀登者觀後感

《無盡攀登》是一部紀錄片形式的電影,全程沒有設計好的劇本,也沒有理想化的人物設定,一切都是關於夏伯渝先生的個人真實記錄。

在夏伯渝先生第一次登珠峰時,因幫助隊友,年僅20多歲的他失去了一雙小腿,最後靠著安裝雙假肢重新站了起來;然而生活並沒有厚待他,癌症的惡魔之手又再一次抓住了他。

難以想像,一個失去雙腿的癌症康復者要經歷怎樣的過程、保持什麼樣的心態才能夠一次次站起來,一次次完成突破自我,最終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這個過程他走了整整43年,這期間他經歷過雪崩,碰到過地震,遭遇過暴風雪,甚至有一次距離頂峰只差49米而不得不折返。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慶幸的是夏伯渝先生43年始終不忘初心,即使歷經多次挫折,依然腳踏實地,逐夢前行,雖芳華已逝,但笑談如故。

盡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但要留下怎樣的故事則由我們自己來定。如果你已被生活捶打的失去了追逐夢想的力量,不得不藏起你心中的詩和遠方,那麼就去看一看《無盡攀登》,去感受夏伯渝先生的信念,這種無形的可被傳遞的力量,希望你能從這部電影紀錄片中重新找回當初曾為夢想而奮不顧身的你。

③ 攀登者觀後感50~150字,怎麼寫

1、這部電影很感人,就是在我們貧困的時候,我們的祖國人民登上珠峰,被外國人嘲笑,由於我們奮發圖強,終於登上了珠峰,但是由於救人,把相機丟了,結果沒留下證據。

外國人不相信我們,而且有的人還說我們祖國是假的登山英雄,但是經過我們祖國人民刻苦訓練,最後經歷了千辛萬苦,並且拍了照片,留下了證據,還把我們國家的國旗掛在了頂峰。

2、國慶節期間,我們全家來到電影院,觀看了《攀登者》。

影片講述了六七十年代中國國家攀登隊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當時的登山設備和條件都很差,但是隊員們憑借著一腔愛國熱忱,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的團隊精神,兩次登上珠穆朗瑪峰,證明了我們國家的實力。

看完電影我覺得很震撼,很觸動。當時他們那麼難都能完成自己的夢想,現在我們有點困難就會哭鼻子,真是很羞愧啊。以後我要向先輩們學習,不怕困難,敢於挑戰自我,敢於攀登。

3、爸爸帶我看了電影《攀登者》,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影片主要演的是我國攀登者在建國初期費盡千辛登上珠穆郎瑪峰,卻沒有留下證據,不被囯際認可,經過15年又重新登頂的故事。

珠峰的天氣是變化多端的,攀登者隨時都會有生命的危險。風暴、冰縫、陡峭的岩壁,處處危及著人們。但是我國英雄努力克服了這些困難,以頑強地意志戰勝了自然,將中國紅旗插在了珠峰的最上方。向英雄們致敬,我們應該永遠學習他們這種不怕困難、勇敢向上的精神。

4、今天爸爸帶著我去電影院看電影。

我們看的電影攀登者。剛開始是一隊人,爬珠穆朗瑪峰。在路上遇到了雪崩,被雪崩推下去了好幾個人,最後就剩三個人,這三個人,一直向上爬。過了好久,終於爬上了珠穆朗瑪峰,在上山的過程中,照相機不小心從山上滾了下去,所以沒有了證據。

隨後他們又組建了一支隊伍,准備再次爬上珠穆朗瑪峰。登了好幾次,也沒有登上。在他們馬上就要放棄的時候,終於登上了珠穆朗瑪峰,拍下的照片。這就是攀登者,一個充滿團結電影!

5、今天媽媽帶哥哥和我去看了《攀登者》的電影,講述的是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方五洲和曲松林他們要代表中國人民登上珠穆朗瑪峰!

事實上他們做到了,但是因為沒有證據能證明他們,人們都不相信他們!十五年之後,國家決定再次登珠穆朗瑪峰!這次他們還是很堅強,不害怕,最後他們再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中國是第一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國家!我為我的祖國驕傲!

④ 攀登者觀後感題目怎麼寫

寫觀後感需要正確把握文章內容。
常見的觀後感一般包括三大塊內容:
1、內容簡介。用簡單幾句話概括影片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讀了一篇課文歸納主要內容一樣,做到既完整又簡練。
2、發表評論。寫這部分時,同學們可向自己提這樣幾個問題:你對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為什麼?哪個人物你最喜歡,為什麼?哪個場面最使你感動,為什麼?只要選擇其中一個問題深入思考並寫下來,就構成了自己對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個鏡頭的個性評價。
3、抒寫感受。這是觀後感的主體部分,學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號。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較:或將片中人物與自己比較,尋差距,找不足;或與身邊熟悉的人相聯系,闡發自己的觀點;或將電影中的先進事跡與生活中、社會上的現象比比較,從正反兩方面談感受。在寫作時,同學們可簡單列舉一些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敘議結合。一句話,只有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和實際,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⑤ 攀登者的觀後感作文怎麼寫

觀後感的寫法一般情況,離不開以下幾部分內容:

(1)第一部分:事件+情感+總體感受
(2)第二部分:簡要概括節目主要內容
(3)第三部分:選取你印象最深刻的內容進行描寫或議論。
(4)第四部分:升華主題 + 扣題

2.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其實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要大約占介紹故事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故事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故事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

3.各分隊依序出發

從總體看,他們的隊伍是怎樣的?(在每個方隊前是否有人帶領,方隊是什麼形狀的?)

他們頭戴……的帽子?身穿……?手戴……,拿……?腳穿……?踏著……的步伐前進。
眼睛望著哪裡?手是如何擺動?像……?發出……的聲音?你看了或聽了之後有什麼感受?(士兵的隊伍整齊嗎?從中你感受到了……?當你看到在閱兵式中展出的新武器的時候,你是否會為祖國而感到自豪?)
在閱兵式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談談你的感受吧。
4.要聯合實際而感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⑥ 看完電影《攀登者》你有哪些感想值得看嗎

這部劇的話感觸也比較深,這部劇是我和男朋友一起去影院去看的一部劇。電影講述了我們中國人就是為了爬上自己的珠峰,組建了一個中國登山隊嘛,然後我們就選擇從難度比較高的北極登峰,當時也就只有四個人,

他們用血的印記寫下了自己輝煌的一生,鼓舞著當代中國人自強不息,昂揚向上,因此這部劇的話是非常有激勵性作用的,建議大家去看看。而且看了這部劇,我查了有關歷史,就是他們做的梯子被稱為中國梯,幫助了1000多名國內外登山者成功登上了地球之巔因此我為中國驕傲,我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⑦ 《攀登者》的觀影感受如何

我感覺這部電影是部好電影,良心之作

9月30日,時值祖國70周年之際,我去觀看了電影《攀登者》。對於電影中的一句台詞「為何我們不可以」,記憶尤深。電影其實講述了1960和1973年中國登山隊先後兩次從喜馬拉雅山北峰登頂的故事,只是由於種種原因1960年的那次登頂,未拍攝到全景視頻,而得不到國際的認可。

他們為了理想吃多少苦,受多少罪都是值得的,只要能與夢想靠近一步,都是幸福的,值得的。如今的我們更多的是為車子,票子而奮斗焦慮。夢想和奉獻與多數人絕緣,更別說堅持自己的夢想,為之努力奮斗的人更是少數人中的少數。



⑧ 攀登者觀後感

攀登珠峰與核試驗對於人類發展並沒有起到推進作用,把它們放到一塊來說,發現它倆有一共同點:人活著便是為了掙口氣。
這口氣太難掙了,為了這口氣太多人犧牲,太多妻離子散,太多太多。但是他們有退縮嗎?沒有。很多人看到有吳京在的電影,就覺得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沒有錯,有多了解中國的過往,必然會愛中國更多些。而且不僅僅是愛國主義,是人性,人性即能黑暗到一定地步,亦能光輝到一定境界。
中國是一個在苦難中壯大的國家,拿命搏才有今天的輝煌。人會不惜命嗎?不會,但他們知道有比命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們去做。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是8844.43米,國際上最後採用了中國標准,用命換來的數據,終於把這口氣給掙著了。
脫離歷史背景,單看這部電影,如此選材,必然得與惡劣天氣對抗,假如單單是要宣揚所謂的愛國主義,大可以選擇相對舒適環境的題材,唯有這生生不息的愛國精神吸引著這幫擁有赤子之心的人,這珠峰精神,不就是中國精神嗎?
現在的中國之所以能夠傲立世界,背後是一個又一個像登頂隊員這樣強大的靈魂支撐。我們的國家沒那麼完美,但又有哪個國家是完美的呢?有問題,去解決,去完善。
最後,向每一位「攀登者」致敬!

⑨ 攀登者觀後感200字

《攀登者》電影的原型史實介紹,轉自鄧鉑鋆。 中國人首次攀登珠峰是在冷戰氣氛最緊張的年代,某人溜到了印度,印度自此借機不斷干涉我國內政,對我國有領土野心。
中蘇決裂之後,面臨重大經濟困難的中國一個宣示有能力獨立解決問題、有能力憑借自己的手段排除艱難的標志。有關部門擠出寶貴的外匯采購重要物資並派專機運輸。為了幫助登山隊節省路途上的體力,日喀則修築了一通向珠峰的現代意義上的行車公路(雖然很簡陋)。 登山活動並不太平。由於當地叛匪出沒,登山隊由一支150人的軍隊保衛,所有登山隊成員都攜帶防身,因為登山行動前夕剛剛有一批解放軍的醫務人員遭到匪軍襲擊犧牲。登峰醞釀期間,中國正與尼泊爾進行邊界談判。 中國提出平分珠峰,尼泊爾嘲諷:「貴國都沒爬上去過,憑什麼分一半?」同時,從當年開始操作了六十年「猴戲」的印度一直對存在企圖,印度登山隊計劃攀登珠峰,宣示力量存在。 在新一輪中尼邊界談判前夕,聽聞印度登山隊即將取得成功的高層下令,「登山隊200人因為傷病只剩下19人符合登頂條件不要緊,只剩下一個人也要爬上去」。
接到命令的時候,登山隊因為接連的惡劣天氣和意外遭遇重創。多名沖頂種子選手受傷,2名隨行進行冰川研究和氣象觀測的青年科學家遇難。 根據天氣預報,下一次惡劣天氣將在2天後襲擊珠峰,一行人決定下撤。接到了沖頂命令之後,登山隊召開動員大會,紅旗下宣誓,選擇4名尚保有實力的選手組成突擊隊,沖頂珠峰。突擊隊隊長突發身體不適,不得不離隊,又一名沒有準備的後備隊員補上缺額。這位隊員本來是執行攝像任務的。為了避免更多的犧牲,多名適應高山氣候的執行物資後援支持的藏胞隊員下撤,本來他們要跟隨登頂突擊隊前往海拔8200米處,幫助突擊隊搬運輜重。事實證明,這一決定是經驗不足導致的判斷失誤,登頂4人攜帶物資明顯不足,並消耗了大量體力搬運物資。

⑩ 攀登者觀後感,三百字

寫再多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那不是你自己的,拿別人的,也就失去了寫文章的初衷;

閱讀全文

與攀登者電影觀後感25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部講森林火災的電影 瀏覽:623
龍虎街電影完整版阿虎 瀏覽:352
maonu電影免費下載網站 瀏覽:717
韓國激情電影2中文四級 瀏覽:715
成龍在冰上拍的電影 瀏覽:730
女演員大作戰電影下載 瀏覽:64
大壞狐狸的故事電影中文 瀏覽:560
電影票隔天還能用么 瀏覽:481
美國以狗為主角的動畫電影 瀏覽:720
速8電影海報圖片 瀏覽:765
她唇之下英文電影 瀏覽:60
2012最新電影大全 瀏覽:808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音樂分析 瀏覽:381
2002年台灣電影 瀏覽:900
泰國小哥野外游泳電影 瀏覽:973
喜歡音樂電影類適合什麼工作 瀏覽:758
德魯大叔演的電影名字 瀏覽:650
外國色情新電影 瀏覽:32
泰國早期電影有哪些 瀏覽:622
十大好看的貓電影大全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