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個指環王的影評
一個神奇的種族
一隻驍勇的隊伍
一枚具有魔力的戒指
當黑暗試圖吞沒光明時
誰來拯救人類的命運?
這是一部帶給無數人震撼的電影,它改編自一部讓魔幻文學界嘆為觀止的巨著——英國的托爾金原著,《THE LORD OF THE RINGS》(又譯《指環王》或《魔戒》)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魔戒》的小說和電影——「看《魔戒》小說時最感動於博大深邃的意境,看《魔戒》電影時最驚訝於美所能達到的極致。」這的確不假。可以說,小說和電影各有千秋。而電影的成功,更是讓一貫挑剔的《魔戒》小說的FANS心悅誠服。3億美元的投資,近萬人參與製作,巧奪天工的道具,歷時3年的拍攝歷程,《魔戒三部曲》是當之無愧的好萊塢巨作。
《魔戒》的大手筆註定了它畫面的精良。導演彼得認真的態度讓這部電影屢屢創下紀錄——剪切率150:1,演員們有時一個鏡頭要返工30餘次,戲服一萬多件,所有器具,兵器為了追求古老和與眾不同的感覺,均以最原始的方式,由各種匠人手工製成,單是霍比特人獨特的大腳掌,要給演員穿上就要一個小時……幕後如此精細的工作,前台的演員也是十分敬業。飾演精靈王子萊格拉斯的演員奧蘭多·布魯姆,在拍攝過程中多次骨折,脊椎受過傷的他卻依然忍著病痛,扮演讓無數少女為之傾倒的優雅王子。殊不知他看似輕盈的每一次跳躍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忍住撕扯般的疼痛繼續保持微笑;扮演霍比特人的四位演員,為讓假腳固定在自己的腳上,每天要站一個多小時;阿拉貢的扮演者維高,為進入角色,隨身攜帶者道具劍,戲服破了也是自己補;阿爾文的扮演者為演出而減肥,山姆的扮演者為達到角色形象而增肥……這些演員的敬業,值得我們在電影之外,再投上一票。
除去電影製作的精良與演員的敬業,故事本身才是最大的賣點。《魔戒》構建在一個包含了多個種族的世界——中土上的故事。第二紀時,邪惡的黑暗君主索隆製造了至尊魔戒並企圖控制整個中土世界。人類與精靈等種族聯合起來,共同對抗黑暗的勢力。人類的君主埃西鐸砍下了索隆的手指。然而不幸的是,埃西鐸被魔戒誘惑,並沒有將它丟進末日火山摧毀。千年之間,魔戒多次易主,落入住在地下的怪物咕嚕姆的手中後,被探險的霍比特人畢爾博搶到手中。在畢爾博將魔戒作為禮物贈與侄子佛羅多之後,一系列風波席捲而來……
魔戒,具有蠱惑人心力量的魔物,必須投入末日火山銷毀。勇敢的佛羅多擔負起了這艱巨的任務。同行的還有他的族人,山姆,梅里,皮平;杜內丹人,埃西鐸的直系後代,剛多王位繼承人——阿拉貢;黑森林精靈族王子,瑟蘭迪爾之子——萊格拉斯;來自孤山的矮人族貴族,吉穆利;剛多攝政王的長子,博羅米爾;灰袍巫師——甘道夫。九位不同種族的使者,為避免人類乃至整個中土世界的毀滅而組成魔戒遠征隊,向復活後的索隆所在地——莫都進發……
《魔戒》並不只是單純的魔幻作品,其中人物表現出來的一些品德值得我們欣賞。
友情
這一點的最佳體現,首先在於佛羅多和山姆。山姆是佛羅多的廚子,跟隨佛羅多完成這艱巨的任務。在第二部中,佛羅多一行人受到邪惡巫師薩盧曼手下的強獸人攻擊,佛羅多認為自己會位同伴帶來死亡,毅然決定自己踏上征途。他劃著小船到大河中時,被山姆發現了。山姆不顧自己不會游泳,執意沖入水中,要伴佛羅多左右。在古魯姆的帶領下,發現了古魯姆的不忠的山姆反被陷害,被佛羅多遺棄。然而,他並沒有拋棄他的佛羅多。危急時刻,他再一次挺身而出,從毒蜘蛛口中救出佛羅多。
最為讓人動容的是,兩人在末日火山烈焰的炙烤下,均已無力前行。山姆掙扎著背起佛羅多,說「既然我無法為你背負著重擔,就讓我來背你吧!」在佛羅多將咕嚕姆和魔戒一同推下末日火山口後,自己也命懸一線,幾乎跌下去。關鍵時刻,是一直陪伴他的山姆伸出了援手。在佛羅多支持不住時,也是他堅定地說「別放棄!」
山姆和佛羅多,最開始時只是主僕關系。後來他們經歷一系列的事件,這種普通的關系升級為了友情,甚至更深的羈絆。可以說,如果沒有山姆這位忠誠而奮不顧身的人,佛羅多絕不可能走到最後。山姆只是一個廚子,其精神的光輝卻要勝過主角佛羅多。
另一對就是精靈萊格拉斯和矮人吉穆利。小說前端交待,由於黑森林的國王瑟蘭迪爾曾關押過矮人,致使千年來矮人和精靈的關系一直勢同水火。萊格拉斯和吉穆利最開始在未加入魔戒遠征隊時就有過爭執。那個時候,他們誰也沒想到,對方將是自己以後生死與共的好友,
日常的相處與幾次浴血的奮戰,精靈與矮人之間的隔閡逐漸化解,他們在戰場上的配合日趨完美。在地下岩洞時,矮人跳過斷層是不小心滑了一下,眼看就要跌入地獄。萊格拉斯眼疾手快,抓住吉姆利的鬍子救了他一名。吉姆利有些好面子,聖盔谷一戰中,因為無法遠距離跳躍而懇求阿拉貢把它丟進敵群中,末了還特地囑咐阿拉貢一句「千萬別告訴精靈小子。」兩人在戰場時比賽殺敵的場景亦十分有趣。
最終決戰開始時,面對索隆的萬人大軍,吉姆利對身旁的萊格拉斯說「我從沒想到要和一個精靈一起戰死。」萊格拉斯笑著回答「那麼和一個朋友一起戰死呢?」吉姆利爽快地點點頭「我願意。」
萊格拉斯和吉姆利是化解時代恩仇的一對,那麼下面這一對接不同於上面的人們了。梅利和皮平,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其友情並沒有什麼激烈的過程。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平淡而溫馨的一幕——梅里遞給即將和他分別的好友一包煙草,輕聲說「這是最後一包,我知道你的早就抽完了。你抽得太凶了。」這種體貼的溫柔,是真正的朋友之間才會有的。
二.愛情
貫穿全篇的,是阿拉貢和精靈公主阿爾文的愛情。尤其是阿爾文,她甘願為阿拉貢舍棄遠渡佳離地的機會,舍棄精靈永生不死的命運,將代表自己力量的「暮星」戴在阿拉貢的頸項上,以保佑他在遠征路上一路平安。
三.領導者
小說中的主角是佛羅多,電影也是這樣的。然而我卻覺得阿拉貢更像主角一些。且不說他後來身為人皇所具有的天然的魄力。單是在遠征隊中,阿拉貢就表現出了領導的風范。在經歷了甘道夫與炎魔同歸於盡,佛羅多和山姆單獨離開,梅利和皮平被半獸人擄走,這樣四分五裂的局面後,阿拉貢仍能平靜的帶領萊格拉斯和吉姆利,並做出正確的決斷。無論是聖盔谷戰役,白城之戰,還是最終決戰。各國國王的光輝的勝利都是靠阿拉貢廣博的人脈,英勇的抗爭,睿智的決斷,堅定的信念而得到的。在聖盔谷戰役中,他本可以置身事外,卻選擇了與洛漢國的人民共患難;在白城之戰中,他冒著生命危險,帶來了亡靈軍團;最終決戰,他一劍砍下了索隆使者的頭顱。來聽聽我們的王者在最終決戰時激昂的話語吧:剛多和洛漢的好男兒,我的好兄弟我在你們的眼中,看見我心中也感受到的恐懼
有一天人類將失去勇氣
我們會眾叛親離,一敗塗地
但不是在今天!
有一天邪將勝正,人類的世界也完全毀滅
但不是在今天
今天我們要誓死奮戰
為了你們在世界上所珍惜的一切
一定要奮戰到底!
而這樣一位英勇的王者,勢必將帶領他的臣民走向勝利。
四.犧牲精神
加入遠征隊的九個人都知道,此行很可能是有去無回。事實很快證明了這一點。在地下洞窟時,甘道夫為了保護眾人與炎魔拚死廝殺,最終墜崖。掉下去之前他只說了一句話「你們快走吧」。不久後,悲劇發生在博羅米爾身上。這位人類的代表,武藝高強的將軍為保護霍比特人身中數箭而亡。其他的人,雖最後無恙,但當初他們決意拯救這個世界時,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犧牲。放棄了高貴的身份,離開了溫暖的家庭,出生入死。
五.人物塑造
電影的人物塑造之成功自然不用我多言。主要是想談一談我喜歡的人物。阿拉貢的王者之風,萊格拉斯的輕盈優雅,這兩大帥哥在電影中占盡風頭。然而我最為敬佩的人,乃是洛漢國的公主伊奧溫。
這位女性不僅是風華絕代的公主,而且是一名出色的女戰士。在國家有難之時,毅然穿上戎裝,奔赴戰場。其出色的劍術不輸給男人。在戒靈即將殺死國王時,她無所畏懼,面對戒靈的嘲諷「沒有男人可以殺了我」(no man can kill me),她瀟灑的摘下頭盔「我不是男人」,一劍結果了戒靈。平日的生活,並沒有讓她變得嬌氣,安排民眾,照料國王,是人民的模範,也是一位偉大的巾幗英雄。
終曲
自始至終,《魔戒》帶給我的不止只有視覺上的震撼,還有心靈的悸動。這些人的友誼,他們的勇氣,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美德,成為貫穿人心的雄壯交響。隨著第三紀的結束,精靈等其他種族逐漸淡出歷史的舞台,人類時代到來了。遠征隊的故事已成為傳奇,永遠在中土,在我們心中激盪。
② 指環王(電影)觀後感200字左右
《指環王》這部堪稱有史以來最經典的史詩巨著給全球億萬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其中的人物也成為我人們心目中的偶像,而在這其中,我們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指環王》最主要的任務莫過於由四個霍比特人(弗羅多、山姆、皮聘、梅林、)和勒古拉斯、亞拉岡、波若莫、金靂和甘道夫所組成的魔戒遠征隊。在這九人當中,包含了絕大多數人的影子。
先說一下大概的劇情。由於第一部中甘道夫的「死亡」,導致魔戒遠征隊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由弗羅多、山姆所組成,主要任務是到達摩多,摧毀魔戒。而其餘人等輾轉各處來分散魔君索倫的注意力以爭取時間,故事到了這里也就展開了兩條主線。
除此之外,在《指環王》三部曲當中還有許多的主線人物,其中為故事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進作用的就是被魔戒整的不成人形的前霍比特人——史密戈,也稱咕嚕。他曾經真的想成為好人,為自己的主人盡忠,但是因為種種誤會,使咕嚕對自己的恩公弗羅多充滿憎恨,將弗羅多引到了大蜘蛛那裡,弗羅多險些送命,幸好山姆及時趕來,並碰巧的走進了摩多。可誰知咕嚕並不死心,跟到了末日火山,咬斷了弗羅多的手指,又一次得到了魔戒。最後這個將魔戒奉為至寶的不成人形的人同他心愛的魔戒一起掉進了末日火山的熔岩之中,一起融化了。
還有就是大反派薩魯曼。他面對新興的摩多黑暗勢力竟然不戰而降,正義勢力大受打擊,而他的變節也導致了眾多忠義之士的死亡。其實他這么做也不是錯。屈服於強大的勢力應該是很多人的做法,更何況這個世界上本沒有絕對的對錯正邪,這一切只是相對而言的。而索倫一旦成功(說實話,要是現實的話索倫一定會贏的,因為正義的勝利包含了太多的巧合)薩魯曼的做法就可以說是從歷史的客觀角度上講推動了歷史的進步,使機械時代的到來提前了若干年。
其實這個故事說到底還是對抗索倫的戰爭,索倫作為最大的反派竟然連句話都沒說過,還真是有些搞不明白哦。
《指環王》,這部經典中的經典影響了整整一代人,是他讓我們擁有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是誰又在乎他是否真的符合實際呢?
③ 對"魔戒"的評價
前言
我想,在正式寫觀後感之前,還是先說說看魔戒的過程吧,就當個前言——因此,這段與正題沒啥關系,諸位可以打個盹兒或者喝杯茶跳過去……
但對於自己來講,這么捋一捋還是有好處的,使思路有個可以遵循的方向,不至於天馬行空似的亂扯一氣。
魔戒剛拍出來那兩年,我正在高中奮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當然是沒趕上這股熱潮。說到這里,忽然很羨慕起我的一個表妹,她現在也正讀高中,但她業余時間倒好像滿富裕,當前流行的一切她都不曾落下。近期總是想發一點感慨:我寶貴的青春全「朔選痹詼潦檣狹耍ㄌ�轎藝夥�鋅�娜酥揮邪城裝�穆瑁���蟮謀砬橐膊懷鑫業囊飭希�闋灃讀稅胩歟�R��潰�涎У氖奔湔劑宋蟻鍾猩��娜�種��掛�唷��瓤齲�捎誑際願聰暗糜裘屏耍��越杌�⒌憷紊А�?lt;/FONT>
眾所周知,魔戒分為三部——話又說回來,萬一有不知道的,這里權且來個「魔戒掃盲」的介紹——第一部是「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魔戒再現)」,第二部是「The Two Towers(雙塔奇謀)」,第三部是「The Return of the King(王者歸來)」。三部電影,每部大約有三小時,加一起沒十個小時是下不來的,如果要是加長版,嘿嘿……反正那個長度令人生畏。當初人家是按「三步走」來的,一年一部,現在要「畢其功於一役」的一下子看完(事實上,如果想一部部看也是可以的,但我的習慣是只要看了進去就一定要一下子看完),總是望而卻步。之所以拖到現在才看,不能不說這個心理也在作怪——若不是真的沒事幹了,可能還下不了決心。
其實,要說看全當然是最近的事,但要說到接觸,其實半年前就開始了,但那時並沒有那份耐心,所以便使出我的「殺手鐧」方法來——用滑鼠拖動著看,看一會就拖到後面一段接著看,然後再跳,反正有個幾十分鍾(往往不超過二十分鍾)就看「完」了。我看所有電影、電視劇都用的這種辦法(只要是能自己控制的,毫無例外),當然,如果覺得喜歡的話才會從頭到尾的看一遍(有時還要看很多遍),不喜歡的這么一來也大致了解一些,和別人提起時不至於半點都說不出來。當然了,這樣看的效果,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一直以來也沒怎麼指望能有一天能把魔戒看全,但潛意識中魔戒卻在腦海中扎了一個根,所以在爸爸買DVD盤時問我想看什麼,我幾乎是脫口而出:魔戒。當初電影頻道有一次要放它的第一部,結果我錯過了時間,感覺很可惜,當時爸爸嗤之以鼻:「那有什麼啊……」原以為他不會對這個感興趣,不料盤買回來第一個觀眾倒是他自己,而且看完之後簡直是為之傾倒了,反倒向我強烈推薦起來。不過這也讓我信心大增——看來名不虛傳……
決心下了,於是在前天夜裡,獨自一人看了起來。就這么看啊看,等看到困的半死的時候,忽然發現時間已經是轉天的凌晨兩點半了(這個鍾點在學校里不算什麼,有時和同學說話熬到凌晨六點的時候都有,相當於一夜沒睡,但在家裡就不同了,這已經是極限了),才看到第二部前面的一點點,這么放下實在心有不甘,又做了半天的思想斗爭——就像電影里的Gollum一樣常常左思右想——最後決定:還是先睡一下吧。第二天剛從被窩里爬將起來,還沒完全清醒,就睡眼惺忪的又看了起來,終於,在黃昏時分全部看完(諸位有興趣的話可以根據這些條件算一下我第二天起床的時間……)。
說實話,真的被征服了,因此,也才有了這么一篇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可以說對魔戒毫無研究,因此肯定寫的很膚淺,所以,哪裡不對多多包涵哦……
說起魔戒,就不能不說一個人——哪怕裡面誰也不說,也得說一說Frodo。無疑,他是真正的主角。不過我最初對他這個絕對主角的地位是持懷疑態度的。大概很是受了許多「拯救世界」題材的影視小說的影響,凡是裡面帶領人們戰勝邪惡的領袖,都一準是主角中的主角。以此類推,魔戒中的王者當然是Aragorn,而且他也確實是個英雄,所以,我原以為Aragorn是真正的主角,理由很簡單,因為我認為魔戒的主題也無外乎人魔大戰,而魔戒只是一個貫穿整個故事的線索,那麼Frodo作為持戒人,事實上也只是個線索人物而已。這樣的例子並非沒有,一下子能想起來的就是游戲蒼之濤中的車芸(實在遺憾,一下子只能想起這個),蒼之濤中她是使整個情節連起來的人物,而且玩家控制的也是她,但我認為真正的主角並不是她,而是嬴詩(從官方網站上的一些東西來看,似乎這么推斷是正確的)。一方面嬴詩才與游戲主題切身相關,而且還是那個正面人物(桓哥哥雖然也與游戲主題相關,但可惜的是他是反面的),車芸本身於主題似乎聯系不大,只是作為參與者;另一方面,嬴詩也是軒轅劍的持有人,更加重了她主角地位的砝碼。但同樣是線索物品的持有者,我當初認定嬴詩是主角而Frodo只是線索人物,大概是對主題把握不對。史詩一般的魔戒,其主題當然與人魔大戰有關,但決定力量則是魔戒,魔王一旦得到了它,那天下就大亂了。人皇大人固然重要,但他與Sauron各自站在天平的一邊,只等著魔戒來決定天平倒向哪一邊了。顯然這是決定命運的天平。那麼,魔戒之主角,舍Frodo而其誰?
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我終於確定了Frodo是真正的主角。但這個主角受到的評論褒貶不一,有的持貶低態度的人,甚至認為Frodo與唐僧有的一拼。從某些角度來講,貌似是這樣,尤其他把忠心耿耿的Sam趕走那段,大有唐僧在三打白骨精中的意思。但要認真比較的話,那就得從頭說起了。
當初用那種「跳看法」時,很不巧,每次都跳到Frodo瞪眼的地方,比如戒靈王的劍刺中他的時候,比如被蜘蛛網包住的時候,還有時常發生和魔戒斗爭控制心智的時候,Frodo的大眼睛總是那麼「絕望」的瞪著,真是被他瞪怕了。後來看了花絮,原來Elijah Wood確實是很擅長瞪眼的,而且這大概也能稱為他的「絕技」。不過同樣令人不安的眼睛,還有精靈的那個女王,眼神總是神秘兮兮的,難怪有人稱之為「老妖婆」(不過俺爸聽到這個詞的時候,居然一臉認真的對我講:她不是壞人……汗)。不錯,以前就是這眼神讓我對Frodo有些非議,但現在卻是看慣了(盡管還不是很舒服),同時由於把故事看完整了,對Frodo倒生出一種敬佩之情來——他確實很了不起。不過這種欽佩卻是慢慢培養起來的。魔戒的三個持有者,Gollum從得到它開始幾乎就沒怎麼過好日子,而他居然對這個東西這么留戀,實在令人大惑不解,這也許才能解釋魔戒的法力,就是讓人迷戀它,變得貪心。其實Gollum本身就是一個有貪婪潛質的人,否則也不會因為這個把他的兄弟殺了。之後的Bilbo,似乎才是三人中最受益的那個人,他不像Gollum那麼慘,也不必像Frodo那樣擔心會被追殺。而Frodo實在是一個「雖得其戒,不得其時」的人,從他得到這個東西開始,厄運就伴隨著他,危險時刻有可能降臨,如果不受魔戒對於心智影響的話,從其本身來說,對這個東西實在很難產生多大的好感。我們是旁觀者,自然是「清」,而那時的Frodo,與其說是當事者,不如說其心態還尚未進入狀態,所以保持清醒似乎也不是多麼偉大的事情。Frodo不是聖人,他不可能一開始就知道這個魔戒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即使Gandalf說了一些相關的事情,只怕他也很難有直觀的感受。因而最一開始,他只是因魔戒給自身帶來的不便而被迫遠走他鄉。其實Frodo又何嘗不想盡快擺脫這個煩惱的東西?但問題在於,好人不會要它,而又不能把它給壞人。好人、壞人都不能持有魔戒的原因,是因為魔戒透過他們,會發出邪惡的力量來,簡單的來說,壞人越發的壞,而原本的好人,在擁有魔戒之後,也會變壞——即使是Gandalf自己,都不敢輕易犯險,而Galadriel女王在試煉的時候,即使是原著中,都是變得美的可怕,而電影中則實實在在更像「老妖婆」了(汗的說一句,電影里她最後的一句話是:All shall love me and despair!實在有自戀嫌疑)。而Frodo卻奇跡般的能夠控制自己,雖然逐漸也受其影響,但在同伴Sam的協助下,Frodo最終完成了這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有人因此盛贊Sam,我老爸也是喜歡Sam更多一些,但如果Frodo本人就是一個不可救葯的人,那就算十個Sam又有什麼用呢?
現在回到前面提到的那個問題——論Frodo與唐僧的異同。一些Gollum挑撥Frodo和Sam的情節,尤其那段趕Sam回家的地方,其實是導演、編劇加進去的,他們說不想讓Frodo成為聖人。但這個改動所起到的作用,當然有使情節更加跌宕的成分,不過,似乎副作用也較大,許多人就是因此想到了唐僧。聯系後面還有個「盤絲洞」,也難怪有人開玩笑說這個是外國的「西遊記」。但是,唐僧趕走孫悟空,是真正的好壞不分。固然,最後實踐證明,Gollum和白骨精都具有欺騙性而且都是萬劫不復的壞人,但在Gollum未完全暴露的情況下,在Frodo看來,Gollum仍是一個可以救贖的失足者。唐僧和Frodo好像都是出於「愚蠢」的善良才上了當,但其實他們有很大的區別。Frodo清楚Gollum的真面目,清楚他至少不是完全的好人,而唐僧並不知道面前被孫悟空打死的那一家三口是白骨精,他是完全蒙蔽在假象之下,如果他知道那些人都是同一個妖精,他還會大發善心嗎?其實唐僧的善良也是很狹隘的,後來還有一次他趕走孫悟空,原因是孫悟空打死了六個賊——他們都是人。盡管他們也都有害人之心,但因為他們是人,唐僧便另眼看待,而那些妖精,死則死矣。Frodo一方面相信Gollum,另一方面,也很難說他沒有戒心,他也是不得已需要Gollum帶路,因為他必須去Mordor。有一次Gollum自言自語,最後的結論是他要殺了Frodo和Sam,而此前雖也有過幾次這種自言自語,但得出的結果還沒有這么暴露,也就是說,Gollum暴露的比較晚——我們作為旁觀者,自然很清楚他的確沒安好心,可是Sam他們卻並不知道這些。而在Gollum暴露之前,Sam已經幾次「虐待」他了,甭說Frodo,即使我看起來都覺得有些過火,警告只需要一兩次,卻也大可不必總那麼劍拔弩張。何況,對於Frodo來說,Gollum還有過救命之恩——當Gollum把Frodo從沼澤中拉起來時,無論什麼人,心裡都會有一絲感激的。所以Frodo比Sam更接受Gollum也是在情理之中。結論是,Frodo的確很善良。不禁又想到蒼之濤,結尾有一句「人間最深沉的寬恕」——*&^%¥#,總之,很是感動。Frodo對於Gollum,其實也是一種寬恕。有時在想,如果沒有什麼原著的話,只是按照好萊塢的模式,Gollum最後應該會變成好人的,事實上不止好萊塢,許多電影裡面都會有一個壞蛋們的叛徒,而往往那個叛徒,就受到了這種「人世間最深沉的寬恕」。
在Mordor那裡,Frodo很「邪惡」的要Sam把魔戒還給他——這時他已經受魔戒之害很深了。Sam猶疑著,屏幕外面的我們也實在捏把汗,因為這個樣子的Frodo,真不知會弄出來什麼事。我當時就以為,有一場災難要發生了。但出乎意料的是,什麼也沒有發生,幾乎是一把搶過魔戒的Frodo,只是把它套在了脖子上,然後說:「You must understand,the ring is my burden,it will destroy you,Sam。」可以說,我一下子對Frodo肅然起敬。雖然早在那之前Frodo就知道自己身負重擔,責任重大,但我覺得都沒有這一次表現的那麼深沉。如果說他曾經幾次想把魔戒交給別人是想擺脫它,但現在他幾乎是把這個重擔獨自攬下來了,他自己深受其苦,因而不願自己的朋友也受到魔戒的折磨。不錯,Sam一路上對Frodo很照顧,但如果忽視了Frodo對Sam的這份友情,那也未免偏頗了
關於Sam,事實上他最偉大的地方不在於不貪心,而是在於他對朋友的友誼。和Frodo一路而來,他目睹了Frodo危如累卵的命運,也深知魔戒關系重大,再加上Sam本身也確實是個淳樸的好人,在沒怎麼接觸魔戒的情況下,自然受到它的影響很小,也不大可能會對魔戒有什麼好感。他也曾短時間擁有魔戒而並未為之發生變化,但我們也許還記得,在持有魔戒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後,Frodo仍然可以大方的把魔戒交給Galadriel和Aragorn。所以從這一點來說,Sam至少並不比Frodo偉大。但他是個很好的朋友,一路上對Frodo很是關心,而且忠心耿耿,這些先不說,就說假如在那個火山口看著Frodo不肯把魔戒扔下去的人是我,我也許會一腳把Frodo踢下去——當然這只是開個玩笑。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受了這么長時間的折磨,真受不了臨了還要讓人揪一次心。不過,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生死與共,那種友情是絕對禁得住考驗的,否則也不會跟他一起到達終點了。這使我想起許多的「偉大友誼」的故事,比如說,一個戰士在目睹了自己的許多戰友犧牲在戰場上之後,他很可能會殺紅了眼睛,奮不顧身的向前沖去。《勇闖奪命島》中被派到那個什麼島的那支小部隊,當最後一個人看到所有的戰友全都死去之後,悲憤的從隱蔽處出來向敵人猛烈開槍,從理智上來講他當然曉得他只有一個人,絕不可能把敵人都打死,但他還是出來了,其結果,當然是他也被打死了。這或許算是一種極端的情況。還有,動畫片《名偵探柯南》中,鈴木園子向來是作為一個搞笑的甚至是有些小丑味道的人物出現,但在劇場版的《瞳孔中的暗殺者》中,在失憶的蘭的病床前,園子就那麼守候在那裡,傷心的哭泣:「就算你一輩子都無法恢復記憶,我也永遠是你的朋友。」很多人都為Sam那句「雖然我背不動魔戒,但我可以背你」而感動,甚至有人感動到流淚的地步,不過我卻沒受感化——我絕不是個缺乏感情的人,電影這個地方也絕不是演的不好,之所以我沒怎麼感動,大概和所謂緣份有關吧。
我比較喜歡的是Aragorn——不過他並非我最喜歡的人物。其實我覺得最帥時候的Aragorn,是起初登場的那個純粹的游俠(或曰神行者),那個一把抓起Frodo扔進屋子裡的Aragorn——順便說一句,我覺得整個電影最帥的是戒靈王,尤其是第一部中黑騎士的裝束,最喜歡那身黑色的斗篷,還有,直到最後也看不到臉,保持了人物最大的神秘色彩,因為那樣的人物,無論是美還是丑,恐怕出來的效果都沒有「沒臉」來的好。直到Rivendell,Aragorn才真正獲得四個Hobbits的信任。此後,Aragorn身上似乎有了某些責任,而不像最初那樣是出於熱心相助,而那時的Aragorn才真正的瀟灑。不過Aragorn一直也都是很瀟灑的,只是我的感覺不同罷了——我更喜歡那個神行者,而相對來說戰場上的那個「機器」似乎就遜色了。但Aragorn的王者之氣也都是通過這些場面表現出來的,無論是幫助Rohan御敵,還是說服一幫鬼們支援Gondor,我們只會覺得:Aragorn實在應該去做人皇。Aragorn算是個「高大全」的人物,往往那樣的角色不會給人太多好感,但Aragorn有一種大丈夫的氣質,能帥到這樣的「高大全」的人物也並不多見。當他們守住了Gondor之後,問題就是Frodo那裡能否完成任務,否則Sauron再來幾次大規模襲擊,還真是不好辦。因此Aragorn決定自己去吸引Sauron的注意。這個勇氣並非人人都有的,看他拿起那個黑水晶球的動作,灑脫而不乏勇氣。在Mordor門前的那場拼殺,其實大有決戰的性質,戰前Aragorn做了一番總動員,不過個人覺得這番動員不如Théoden的那個動員來得震撼。論王者之氣Aragorn還更強些,可效果上的差異,其問題大約就出在那些詞上了,什麼人類有一天會滅亡,但不是今天,世界也會滅亡,也不是今天——打個比喻,一個人對你說:「你早晚會死的,但不是今天。」只怕這個感覺也是不怎麼樣的。不過好歹Aragorn大人是帶著人們取得了勝利,眾望所歸的成為了人皇。
下面說說咱們「干豆腐」大人吧——也就是Gandalf。在五花八門的翻譯中,Gandalf的譯法還算比較統一,都是「甘道夫」,哪知道節外生枝,還有「干豆腐」這么個雅號……當初「跳看法」的時候,正好看到兩個巫師較量,另一個當然就是Saruman。我倒覺得Saruman老先生比較有氣質,所以那時有人問我魔戒里喜歡誰,我脫口而出:薩茹曼。估計當時那個朋友是目瞪口呆。的確,Saruman絕對是個大壞蛋,不過,就像Théoden王所言,如果沒有死那麼多人,如果他為這些付出代價,這個老頭還是挺不錯的。但要說可愛,還得說咱豆腐爺爺。在Moria的門口束手無策的Gandalf真的很可愛,看他那副自信的樣子,大家滿以為找到大門就能進去,結果豆腐爺爺硬是憋了半天也沒憋出開門的咒語,直到實在不能再在門外呆著了,才忽然發現像「芝麻開門」那樣簡單的辦法。還有,帶領Pippin去見Denethor時,豆腐爺爺想起來要他不要說這句話,忽而又想起來要他不要說那句話,一會又想起來他還不該說哪句話,最後說:「你乾脆一句話都別說了。」真是個可愛的老頭——不過對那個treebeard來說,他只是年輕的Gandalf,偶那厚道的爹,聽到這句話詫異良久:「都老成這樣了,還年的甘道夫?」豆腐爺爺唯一令人有些遺憾的就是,在第三部里除了用手杖發光(就像個超級手電筒)趕跑了那些戒靈之外,好像沒施展什麼法力,而且那個手杖居然還被戒靈王給破壞掉了,而最要命的就是,最後戒靈王慘死在了Éowyn的手裡,倒顯得豆腐爺爺功夫不濟了。由於Éowyn和Merry一直並肩作戰,所以有人得出結論: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信哉,此言不虛也……
④ 《魔戒》的觀後感
說已經推出了很久,但真正接觸他還是在這個寒假,感覺真的很不錯。場面極其宏大,在視覺上絕對是一個享受,不過在驚嘆其製作的同時,情節上也很感人。首先從主人公弗羅多說起,一個比矮人高不了多少的小哈比人,承擔了一個關鍵艱巨的任務--毀掉魔戒(魔戒是索倫用末日火山的烈焰鑄造而成,所以也只有末日火山才能將其熔化),在黑暗魔君索倫找到它之前,把它丟進索倫的老巢--魔多旁的末日火山裡。一路上得到了人類、精靈、矮人的幫助,當然,還有欲置身事外卻被半獸人激怒的樹人。其中的巫師甘道夫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人物,他的智慧幫助魔戒遠征隊克服了許多困難,後來在魔吉瑞的矮人礦洞里和炎魔大戰一場後消失了一段時間,(矮人是能工巧匠,善於挖掘,魔吉瑞是矮人的一個礦洞,但由於他們太貪心,挖得太深,驚動了沉睡於地下的遠古惡魔--炎魔,而在這之前,整個礦洞里的矮人已經被半獸人殺光,所以這是一個陷阱,半獸人早在那裡設了埋伏),從魔吉瑞出來後他們又遭到強獸人率領的半獸人部隊襲擊,其中又折損了一員,是人類王國--剛鐸攝政王的長子,至此,魔戒遠征隊宣告解散,由於弗羅多不想再傷害任何人,所以他和另一個哈比人山姆自己走了。說到這里,不得不提一下這個山姆,雖說只是一個配角,但他直接起了最關鍵的作用。魔戒具有自己的意志,能迷惑人的心志,象咕嚕、巴金斯等,都曾被魔戒迷惑過,如果看過的人知道,咕嚕原本也是哈比人,但抗拒不了魔戒的誘惑,變成了一個怪物。雖然弗羅多比較能抗拒其誘惑力,但魔戒的誘惑力畢竟太強,好幾次他都差點被迷惑,把魔戒給索倫的爪牙--戒靈(戒靈是以前人類的國王,後來甘願把自己的靈魂出賣給索倫,就成了戒靈,索倫用他們來尋找魔戒,追殺弗羅多),多虧山姆在旁邊的制止,才沒讓弗羅多完全被魔戒控制,而且在最後關頭,又是山姆不斷挫敗咕嚕的陰謀,才使得毀戒任務得以完成。人皇之子--亞拉貢是剛鐸國的真正繼承人,他也是魔戒遠征隊的成員,既然分量這么重,當然是以英雄形象露面,在整部影片中,他,還有唯一剩下的矮人金劈,以及精靈王子,組成了一個「半獸人屠殺小組」(自己起的),因為基本上都看見他們在那裡與半獸人戰斗。邪惡的巫師長薩魯曼也投靠了索倫,幫助他集結半獸人大軍,進攻中土世界,後來由於他大面積毀掉了周圍的森林,致使樹人反擊,將他的城艾辛格夷為平地(所以,保護森林很重要,不然樹人找你麻煩)。在薩魯曼的半獸人大軍進攻人類另一座城市--洛汗時,亞拉貢、金劈、精靈援軍(古時,人類與精靈訂立了盟約)進行了殊死抵抗,就在眼看城市將被攻陷時,甘道夫和另一位人類將軍(曾被人誣陷而帶兵離開國王)率領軍隊前來增援 ,終於抵住了半獸人的瘋狂進攻。整部影片的電腦特技讓人賞心悅目,在半獸人軍隊中,不但光有形象醜陋的半獸人,還有各種巨大的怪獸,如用超大犀牛拉攻城巨錘,還有用象軍隊來攻破人類的軍隊。與此同時,弗羅多和山姆,在咕嚕的帶領下,不停地向魔多前進(咕嚕原來也是哈比人,後來無意中發現了魔戒,並且被迷惑,而漸漸變成了怪物,就像那個ET一樣,索倫發現了魔戒在他那裡,就把他抓過來拷打,誰知那個時候咕嚕把魔戒丟了,就是給收養弗羅多的哈比人巴金斯撿去了。由於咕嚕心志已被迷惑,所以他一心要奪回魔戒,就在半路上為弗羅多和山姆帶路)。在半獸人和戒靈的雙重追擊下,弗羅多和山姆終於到了魔多,而此時,咕嚕利用自己對這里的熟悉,將他們騙到了蜘蛛妖的巢穴,並且一路上挑唆兩人的關系,終於致使弗羅多將山姆趕走。弗羅多一個人困於蜘蛛妖的網中,幸好在精靈王國時巴金斯送給他一把劍,才沒困死。但出了蜘蛛妖的洞,咕嚕又沖了上來,想殺死弗羅多,弗羅多用盡最後一點力氣把咕嚕推下了山崖。雖然如此,他還是被半獸人抓了回去,魔戒自然也被搶走,可笑的是,半獸人自己不爭氣,在分弗羅多身上值錢的東西時,為了一件用秘銀製成的金絲甲而發生了內訌,不放心弗羅多的山姆乘機救了他,並奪回了魔戒。兩人登上末日火山,(在這里有必要像你推薦一下這里兩人的對白,極其感人),眼看毀戒任務要大功告成,但在最後即將要把魔戒丟進末日火山裡時,弗羅多終於抵制不了魔戒的迷惑,想占為幾有,並且戴上了它(在幾千年以前,人類與精靈組成的盟軍也曾與索倫進行過戰斗,剛鐸繼承人埃西鐸將索倫的手指砍下並取走魔戒,但也就在要把它丟進末日火山裡時,埃西鐸被迷惑,將魔戒占為幾有,而留下了禍患)。怎麼辦?好在死不了的咕嚕潛了進來,從背後打暈山姆,撲上弗羅多並與之扭打在一起。咕嚕沒辦法,把弗羅多戴魔戒的食指硬生生地咬了下來,搶回了魔戒,此時迷了心竅的弗羅多不顧疼痛,再次與咕嚕糾纏在一起,就在兩人廝打時,一起摔了下去。勝利的咕嚕滿心歡喜地揣著魔戒投入了末日火山岩漿的懷抱,而弗羅多則抓住了一塊峭石,懸掛在那邊。醒過來的山姆趕緊跑過去,把弗羅多拉了上來。在魔多城外,亞拉貢率領的人類大軍正和半獸人決戰,由於魔戒被熔化掉了,索倫失去了力量的寄託,半獸人也不戰自敗。至此,索倫被徹底打敗,中土世界恢復和平。影片不光場面氣勢恢弘,而且情節感人,台詞很有煽惑力,本人極力建議未看過此片的去欣賞一下。
⑤ 《至尊魔戒》觀後感300字
給你幾個斷章片語吧……
以下是我寫的對於魔戒書籍的賞析,可能有點不符合你的要求,不過還是貼上來好了……
最核心的就是「愛」,當然不是那種-男-女-之間的纏-綿-愛-情,我指的是對朋友的愛,對光明的愛,對自-由的愛,對世界的愛。在我第一次讀懂《魔戒》這部書的時候,我被震撼於它恢弘龐大的構想,托爾金對這個中洲世界進行了完美的勾勒,但隨即又發現它不僅有著史詩般的壯麗,還擁有著樸素的輕-躍文字,而這其中包含著深刻的人-性-道德,這一切,構成了一個令我們無比著迷、充滿著魅力的文學著作。由於是在二戰之後出版的作品,許多評論家將其認為是一部反映二戰的作品,當然,它根本不是。托爾金拒絕啟蒙的神話,而鍾愛神話的啟蒙。我們更多的認為,《魔戒》的價值在於創造的虛構世界並非現實世界的影子,而是人類心靈的鏡子,我們在托爾金的作品中找到了許多關於人-性-本-色-的描寫。其實每個人都會在中洲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是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象徵意義罷了,這也許就是小說經久不衰的原因吧。不同的人總能琢磨出不同的意義,即使托老根本沒有想到那一層。神話的本質是樸素而善良的,但是它能帶給我們心靈的洗-禮。《魔戒》全書分為兩條線索,一是正邪之爭,而另一條才是重點,即人內心的斗爭,就是魔戒的蠱-惑與人心的反抗。我們的人性都有著正邪兩面:黑與白的對照,貪婪和慾望的蠱惑,純 潔與污 穢的共存,善良與惡的反襯。選擇哪一方,一切都有可能改變。在書中,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抵擋住了魔戒的蠱-惑,魔戒可以使凡人長命百歲,可以使有法力的人成為魔鬼。精靈女王在預想她拿到魔戒的後果時說:「你將扶持一位女王來代替黑-魁-首。我不會變黑,但會變得如同清晨那般美麗,又像黑夜那樣可怖!如大海、太陽與山峰之血那樣美不勝收,又如霹-靂閃電般狂-暴-可-怖!強大無比勝過天地日月。人人都會愛戴我,隨即便會後悔莫及!」可見,魔戒就是一種無法超越的力量,一種無上的能力——就是一種無法制約的權力。人類的慾望是無止境的,而且人類的心靈是脆弱的,我們很容易受到引誘而墮-落。魔戒所暗示的是,可怕的不是邪惡本身,而是對邪惡的漠視和道德的淪喪。我們的命運是相連的,人類必須團結。即使在絕望中,我們也必須繼續走下去,即使這條路困難重重,在路上無論力量與智慧都幫不上多少忙,或許弱者也能完成這個任務,只要他像強者一樣堅定信心,而這常常可以推動歷史的車輪。小人物創造歷史,因為他們別無選擇,而且他們擁有著善良、忠誠、犧牲、喜樂的心、堅定質朴的愛以及對美好未來的無限信心。潘多拉寶盒中為人類保存的最後一件東西:希望!即使會面對失敗和死亡,也要戰斗下去,這種勇氣和決心,是人類在危機中的絕對反攻,也是人類對自己無限潛能的證明。
主人公弗羅多面對魔戒帶來的麻煩時說:「我希望戒指從未曾到我手上,真希望這一切從未發生。」
甘道夫這樣回答:「每個面對難關的人都會這么想,但是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我們需要決定的是,在命運給予的時間內,該如何做。這個世界除邪惡以外,還有別的力量存在。」
《魔戒》最為激發人的一點是,我們有能力在最膽怯的時候,找到激發勇氣的力量,我們的眼睛在最黑暗的時候,依然有能力看到光明。雖然從來不知道能不能完成任務,但卻從未放棄過。這一切,都源自於愛。
除了上面的
個人認為可以加上去的一點電影元素:
恢弘的風格,宏偉壯麗的風景,久久激盪於心中的配樂,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尤其是戰爭時的氛圍),完美得如同一場瑰麗的夢的電影
還有一些詞:
感動
忠誠
勇於承擔
堅忍不拔
信念
永不放棄
善良
正義
堅強
寬容
憐憫
愛情
友愛
視死如歸的勇氣
力量
智慧
犧牲
永遠不滅的希望
心靈的震撼
對人性的思索
對美好的堅信
愛的詮釋
責任
對亂世紛爭的進一步認識
貪婪的人性
理智與慾望的對峙
永恆的經典
自由
團結
決心
人性最初的光輝
平凡的偉大
永不言棄的意志
以上東西都很零碎,如果按照你的想法和審美整理一下應該不錯~
(還有我在回答的時候網路說我有不良信息,所以有些字之間有符號,請不要見怪……)
⑥ 魔戒電影觀後感150字
[魔戒觀後感]咕嚕的啟示-魔戒觀後感柏拉圖在他的主要著作《理想國》的第二章講述了一個故事:呂蒂亞國的的先祖古阿斯原先是王宮的牧羊人,老實本分,勤懇辛勞,魔戒觀後感。在尋找一隻丟失的羊時,從一個古墓中得到了一枚戒指,這就是魔戒的由來。古阿斯發現戒指可以隱去身體,於是誘奸了皇後,殺死了忠厚的老國王,自己做了國王。柏拉圖是在探討人的本性是善還是惡,道德的由來是畏懼還是善良。電影《魔戒》還是在討論這個問題。接觸魔戒的人都不由自主的想擁有它,電影將其歸結為魔君索倫的召喚。而現實中的我們也都想擁有一枚魔戒,去滿足我們的慾望。電影中索倫的身體已經毀滅,索倫之眼在魔多觀察著世界,現實中我們壓抑住慾望,但是一旦有條件,慾望之火就會爆發。當魔戒掌握在你的手中時,你會拒絕嗎?看完電影,我對三個人感觸最深:可悲的人-咕嚕。影片一開始,一個身形枯廋醜陋不堪奇醜無比的生物不停的叫著"我的寶物",他就是咕嚕,最後,咕嚕和毀戒使者在爭奪戒指時兌現了諾言,和魔戒一起掉入了末日火山。哈比人史麥戈的一生,多麼像一個被慾望毀了的人的一生。當他被魔戒吸引時,就可以忘記人世間的法律道德,殺死自己的同伴。他擁有了魔戒,從此卻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不再有朋友和親人,他的人性開始扭曲,觀後感《魔戒觀後感》。他放棄了世界而不是世界拋棄了他。他甘願沉淪,即便之後也在誓言和慾望間掙扎,最後他選擇了背叛,背叛自己對魔戒的諾言。當他選擇魔戒時也就選擇了背叛,而魔戒也毀了他。最後魔戒同他一起落入末日火山。這是對魔戒的譏笑,也是對人類慾望的譏笑。電影中,我們憎恨厭惡咕嚕,可是面對自己,有多少人可以做出清醒的選擇呢?可笑的人-法拉墨。這位鋼鐸王子,在魔戒在他的掌握中時,曾妄圖利用魔戒的力量來打敗索倫的黑暗軍隊。人總是這樣,過高的估計自己。就像一個貪官想利用貪污和行賄得來的權力給別人幸福最後發現自己一無所能。利用自己的力量給予別人的自由,還是自由嗎?孫悟空坐上玉皇大帝的寶座,他不會再是叱吒風雲自由自在的猴子,而只會是萬神之上的尊主。人世間最激烈的有兩種火焰:一種是嫉妒,一種是野心。嫉妒可以燃燒自己,野心不但燃燒自己,還還燃燒周圍的一切。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這兩種火,還不如安分做個平凡的人。所幸的是,王子在經歷了戒靈襲擊後認識到自己的力量,毅然將毀戒使者送上征途,沒有將它交給失去理智的父親。不但拯救了世界,也給他自己帶來幸福。這是他應得的。可敬的人-弗雷多。他的可敬不只來源於他的勇敢,堅韌,真誠。還有一個高貴的品格:當他戴上魔戒時,感受到得是惡魔的撕奪,而不是上帝的召喚。只有心底光明的人才可以對此辨別。所以他可以在戴上戒指後又將它摘下來。我想這是他可以成為毀戒使者的主要原因。現實中,誰可以做出這樣的辨別呢?《魔戒》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它帶給人思考,讓人可以跳出自身去審視自己。電影的最後,魔戒落入末日火山永遠銷毀,索倫之眼坍塌,世界歸於光明。恐怕現實中"魔戒"還會存在下去,索倫之眼還會埋在我們心底。正如一部玄幻小說所言:只要人心中還有魔念,魔君就會永遠的存在下去。有趣的是:金錢,權利本身並不是"魔戒",就像煉制"魔戒"的那塊金屬,他只是一塊金屬而已。
⑦ 魔戒之王者歸來觀後感
眾所周知,電影史上從來沒有完美的三部曲系列;不過,這段歷史到今天終結了。
《魔戒3》的最終上映,終於打破了系列電影難以圓滿的宿命,創造了屬於夢幻級別的奇跡。
三個小時的時間是那麼的寶貴,觀眾幾乎捨不得眨一下眼睛,生怕錯過了哪怕十分之一秒的情節與畫面。與其他號稱超級震撼的電影相比,《魔戒3》的可貴之處在於它不會使你麻木,而是使你心花怒放、感覺今天活著很幸福;是的,那是屬於最高層次的「美」的震撼。
由於本片是如此地激動人心且沁人心脾,所以剛看完電影的我,還有足夠的精力坐下來,以同樣激動的心情寫寫個人的感受,而不是疲憊不堪地倒頭大睡。
【情節:花開兩朵,圓融歸一】
和第二集一樣,第三集的劇情也是多線同時發展的。一開始是三條線,後來當佩蘭諾戰爭發生時,就變成兩條線了,並在最後合二為一,為整個系列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此外,如果觀眾比較細心的話,還可以發現第三集的多線程敘述要比第二集更為緊湊。這是因為當每一個跳線轉述發生時,幾乎都有台詞的暗示或者引導,使得情節的轉換非常符合觀眾的心理預期。到了那一步,如果導演不轉換觀眾的視線,觀眾自己倒會覺得不爽了。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兩條線都保持了同等程度的吸引力。在整個觀看過程中,個人感覺投入程度要超過前兩集。其實,我事先已經了解詳細劇情,但還是禁不住時刻保持強烈的好奇和緊張。Minas Tirith和佩蘭諾那條線就不用說了,這場戰爭的規模是空前的,同時,導演吊胃口的手段也是空前的;飽含激情的高潮一浪高過一浪地涌過來,將觀眾的情緒不斷推向享受的極致。而弗羅多和山姆這條線也出人意料地精彩。我原以為這是一次有驚無險的征途,就當是欣賞人、魔集團大戰過程中的休息好了。事實恰恰與我預料相反:觀看那些場面超級壯觀的戰爭場景的確讓我激動,但是非常享受;而弗羅多和山姆的經歷卻時常綳緊我的心弦。這主要是因為影片投入了更多精力表現兩小的內心世界,他們的脆弱與堅強,他們無比堅貞的友情,令這部魔幻作品具有最為捕獲人心的力量。
不過,可能有一點點影響觀眾情緒的是,最後平靜的結尾部分稍微長了點。觀眾好幾次都鼓掌准備離開了,一看卻又有一段,不少觀眾對自己的武斷都不免有些訕訕。這近二十分鍾的充滿幸福的平靜結尾,在一定程度上舒緩了前段積累下來的激情,使得雖然在整個觀影過程中有多次鼓掌場景,電影最終結束時卻少有掌聲。不過,個人對這樣的結尾很滿意,那種平靜是那麼溫馨幸福,以至於我想把身旁的黑妹妹輕輕摟在懷里;那種感覺更多是種捨不得,是珍惜,彷彿即將與戀人的短暫離別……何況,作為整個三部曲來看,二十來分鍾的時間一點也不長,看著護戒聯盟成員一個個都獲得了自己圓滿幸福,有什麼比這更讓「魔戒」迷們高興的呢?
【場面:終極夢幻,難以言喻】
我始終認為《魔戒1》的開場就註定了這一系列具有超出其他影片的夢幻效果。霍比特人村莊那栩栩如生的翠綠、寧靜、閑逸,是我見過的最為生活化、同時又最讓人有置身夢境感覺的場景。由此設定了整個《魔戒》系列的視覺特色:夢幻般的美麗。其實說「美麗」是很勉強的,事實上,我想了很久,仍然想不出一個直接而恰當的形容詞來形容該系列的影像特色。看完《魔戒3》之後,我覺得說它「壯觀」會使這個詞看起來很寒磣,說它「精美」會使這個詞看起來很庸俗,說它「大氣」會使這個詞看起來格外小氣,說它「夢幻」會使這個詞看起來特虛假……《魔戒3》的視覺效果,可以說超出人的習慣想像力,為今後的電影設置了最新的夢幻標准。不好意思,我還是用了「夢幻」一詞,不過沒辦法,也就它稍微接近一點心中的感覺。
如果單論視覺特效技術的精細程度,《魔戒》系列還比不上《黑客帝國》系列,即使在第三集中,如果仔細觀看的話,部分大場景還可以看出CG比較明顯的特殊痕跡,但這不僅不影響影片的整體影像特色,反而營造出只屬於《魔戒》擁有的夢幻效果。這樣夢幻般的效果配合魔幻的題材是再恰當也不過了,這也是為什麼《魔戒》系列並非以技術取勝,而是以最後的綜合效果立於東西方不敗之原因。
千萬別以為《魔戒》這樣的題材做到如此夢幻效果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如果細細品位的話,會發現《魔戒》系列其實包含相差懸殊的不同影像因素,從人物角色完全真實的服裝,到獸人部隊恐怖片般的惡心化妝,從霍比特人透著自然清新氣息的窯洞,到精靈居住地仙境般的縹緲,從一般中、近景時平實樸素的鏡頭,到戰斗場面時大規模的CG虛擬圖像……這些影像特質一般是相互排斥的,但結合在《魔戒》系列中,一向對視覺效果最為挑剔的小生,都只能佩服電影能做到如此的和諧與完美。這種和諧與完美是相對於《魔戒》的故事特性而言的,簡而言之,《魔戒》系列電影將最適合題材特色的影像元素發揮到極致,必將成為最近幾年都難以超越的綜合視覺效果最高標准。
具體說來,《魔戒3》中最激動人心的場面當然是佩蘭諾平原決戰了。看完電影,你會發現原來半獸人也不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東東,他們居然有那麼多奇技淫巧,每亮出一個新玩意,戰爭場面都為之一亮,視覺效果和觀眾的腎上腺素都是一個飛躍。相比起這一多兵種、海陸空多層次的戰斗場景,第二集中的「聖盔谷」之戰還真顯得有些簡陋了。佩蘭諾平原的一坦無際更襯托出Minas Tirith的壁立天險。當飛天靈獸從高空向城堡沖擊時,那種視覺刺激甚至強過玩過山車。說到俯視效果,個人覺得這是相對於前兩集的航拍環繞效果的另一特色。第三集的很多鏡頭都特意突出了場景和人物的居高感,尤以弗羅多一行爬山那段為甚,鏡頭中幾乎垂直的石級和透視效應下遙遠的地面,都讓銀幕下安坐的我感到輕微的「恐高症」症狀,手心都有些微微出汗了。
事實上,《魔戒》系列真正的視覺魔力,正是來源於影像背後充沛的情感。像那些兩軍高速交鋒的場景,和其他電影中類似場景相比,雖然同樣採用大量的CG虛擬角色及背景,但《魔戒》系列中的此類場景看起來更有煽動性,更為感人。這是因為其鏡頭總是以某種方式強化了人類一方大無畏精神,將正義與勇敢的士氣貫注到畫面中,從而使得觀眾不只是感受到場面本身的規模,更多地是發自內心的共鳴。像《魔戒3》中的「烽火傳遞」一幕,那跨越遼闊地域的壯觀場景本身固然值得一觀,但觀眾的激動更多是因為中土世界最後的人類相互守望、背水一戰的豪情與勇氣。
【人物/角色:幽默生動,小兵立大功】
第三集名為《王者無敵》(或者「王者歸來」),實際上主角——或者說真正出彩的——還是原本屬於弱小的霍比特人與女人。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四個霍比特人,終於在第三集中展現了他們體內不受身材限制的巨大勇氣與能量,讓小生嘆為觀止。弗羅多與山姆自然不用多說,兩人在這一集是當之無愧的主角,有更充分的表現機會。事實上,當初托爾金的原著也是以他們為主角的。弗羅多那種痛苦中表現出來的堅強,以及堅定中隱含的內心掙扎,隨著魔戒旅程的靠近重點而越發純粹。記得1998年剛得知要拍魔戒系列的消息,第一次看到海報上弗羅多的造型時,不由得感覺怪怪的;現在我算是完全明白了為什麼要選伊利安伍德來扮演這個角色,因為這位同學實在有一雙世界上最純凈的藍眼睛!唯其純凈,他才能擔當銷毀魔戒的重任;同樣也唯其純凈,他內心所有的感情、堅強與掙扎也都能透過這雙寶石般的眸子體現出來。外表憨厚的山姆在對弗羅多無比忠誠之外,內心更具有無匹的勇氣,完全不遜色於精靈或人類的任何偉大戰士。肖恩奧斯汀將山姆這一角色演得非常真實,感情流露自然,個人認為他才應該獲得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相比起這兩位來,在前兩集中風光無限的阿拉貢與甘道夫,在第三集中倒不是那麼醒目。最燒動我心的,依然還是阿拉貢與阿爾溫之間的曠世戀情,當他們最終吻到一起的時候,我不僅不奇怪精靈公主怎麼突然這么豪放了,反而贊嘆這一安排;即使當時阿爾溫動情得將個旗桿隨手扔,砸著了小朋友和花花草草也無所謂;所謂「千年等一回」,阿爾溫都等了快四千年了,有些激動也是應該的,呵呵。精靈哥哥還是大受導演照顧,本集在佩蘭諾一役中大顯驚人身手,那是比第二集中單手飛身上馬更加酷斃了的動作,估計看到此場景時,銀幕下本就仰慕他的小女生們又要在尖叫聲中昏倒一大片了;連一向和他搶功的吉姆利看到那一幕也只有悻悻地嘟噥一句:「有沒有搞錯?!不要太帥哦~~」
值得一提的是,本來在前兩集以插諢打科為主要任務的皮蓬與梅利兩個霍比特人,在本集中都立了大功,表現出他們智慧與勇敢的一面。他們兩個,也許正代表著那千千萬萬從人類自衛戰中成長起來的堅強戰士們。這當中當然少不了伊奧雯公主了。其實從第二集的幾個畫面,我們已經知道這位眼睛大大的痴情美女絕對不是個綉花枕頭,只是絕大部分沒看過原著的人不會想到她會在佩藍諾的戰斗中如此驍勇善戰;她那一句:I am not a 「man」!贏得了影院里滿場掌聲,連巫王(The Witch King)也沒想到她同時還能這么幽默。
說到幽默,《魔戒3》多處讓人發出開心的笑聲,除了一貫的搞笑角色霍比特兩小和吉姆利之外,這次連獸人們也變得生動活潑起來。那個半獸人大軍的首領塑造得就很成功,就算只是充當炮灰級的人物,也是一堆非常有性格的炮灰。它在圍攻Minas Tirith中表現出的黑色幽默,配合身旁弱智巨型獸的搞笑表情,堪稱魔獸歷史上最具喜劇天分的同志。
如果要論到引發觀眾最多次笑聲的,那還是在第二集中大出風頭的咕嚕同學。看了《魔戒3》,大夥就會知道他在第二集中只是「熱身」而已,本集中的表演才是他演藝生涯的最高峰。這傢伙的性格得到了更多體現,不再只是簡單的精神分裂症狀,而是像頂尖的真人演員一樣,具有了神情與動作瞬息轉換的自如性,這使得咕嚕這一角色不僅完全融入到演員當中,更成為其中表現最出色的一位。看看它在電影中的表現,相信觀眾會和導演一樣喜歡它;導演是如此地喜歡這個角色,以至於使咕嚕最終的結局看起來竟然有幾分「終結者」的悲壯;而最後一刻,他那「不求天長地久,但求今朝擁有」的姿態,也使得觀眾不由為其決絕的執著而微微感動。咕嚕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實乃《魔戒》系列創造的眾多奇跡中最具突破性的一個。
【電影:奇跡誕生】
看完《魔戒3》,小生不得不感嘆《魔戒》系列實乃電影史上一大奇跡。其神奇之處並不僅僅在於電影畫面多麼美侖美奐,而在於三部曲的質量。整個系列觀看下來,《魔戒》堪稱無可挑剔的完美之作。這並不是說《魔戒》系列絕對沒有任何毗漏,而是說從整體質量來看,電影三部曲在綜合娛樂效果方面達到了電影的巔峰。很少有電影能拍得如此具有廣泛的吸引力,更為難得的是三集的質量都能保持在頂尖的狀態,完全滿足並超越影迷事先的期待。單以《魔戒3》讓人夢想成真的魔力,它完全有資格成為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事實上,綜觀今年的所有電影,《魔戒3》是最符合奧斯卡標榜「大眾藝術」的目標了。
《魔戒》原著其實是一部渾然天成的超長魔幻史詩,電影第三集推出之後,我一顆懸著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來了:彼德傑克遜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他賦予第三集中更激動人心的場面,但在整體風格上還是和前兩集保持了高度連貫,這就使得電影三部曲也終於成為一部渾然天成的奇跡作品,幾乎沒有人能否認它就是原著的完美再現。電影的成功當然離不開原著的博大精深,托爾金一生的智慧結晶,保證了每一集的精彩性;但電影的成功更多是靠了導演彼德傑克遜的獨特天分。他也許並不具有昆汀塔倫蒂諾那樣玩轉類型的鬼才,也不具備沃卓斯基兄弟原創的思考能力,但他具有驚人的創造性再現能力。
其實,越是著名的原著越難改編,特別是像《魔戒》這樣博大精深的作品,改編幾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傑克遜完美地做到了,我不相信還有人可以比他做得更好,我也相信沒有一個其他導演敢打包票能做得比傑克遜更好。就憑這一點,他這次如果獲不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那將是奧斯卡的損失。這個世界上能拍出令人叫好的「藝術片」的導演,隨便一抓就是一大把;但能把《魔戒》拍成令人叫絕的夢幻經典的,我看即使不是獨一無二,也是寥寥無幾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本身就長得像個霍比特人的彼德傑克遜,應當像影片中的霍比特人一樣,得到所有人的肯定與致敬。
三年的期待沒有白費,《魔戒3》交出了最後一份完美的答卷;能見證《魔戒》系列創造奇跡,我由衷地感到幸運與幸福。
⑧ 看《指環王》觀後感1000字
《指環王》共分三部,前兩部各三個多小時,第三部超過了四個小時。在這十一個小時里,人類由對魔君的恐懼而心生絕望,由絕望進入更深的絕望,在深深的絕望中苦苦尋找著希望,最終憑著千鈞一發的希望走向了光明,打敗了魔君。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由先前的權力紛爭所引起的四分五裂逐漸走向團結以共同保衛家園,他們拋棄了種族觀念,忘掉了私人恩怨,團結著精靈、樹人、亡靈等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打敗了聲勢浩大的魔界大軍。同時,魔戒的毀滅,預示著尚未積聚足夠力量復活的魔君索倫的徹底終結,也宣告著人類在與魔界的斗爭中的完全勝利。
在與魔界大軍的正面作戰中,人皇亞拉岡功不可沒。在完成毀滅魔戒的任務中,佛羅多與山姆九死一生。
亞拉岡幫助、召集、組織各王國人民奮起反抗魔界大軍。魔界大軍是由半獸人組成,他們數量極多、作戰勇猛、武器精良,堅固的城堡在魔界大軍的面前顯得形同虛設,人民個個面如土色,絕望籠罩著數量不多的人類軍隊。亞拉岡總是身先士卒地往來沖殺,給士兵們極大地鼓舞,他的動情演講和實際行動使士兵們士氣大增,以一當十。他還及時聯系各方援軍,左右逢源地消滅敵人。同時,他還帶著勝利之師援救正在作戰的人民,給原來在絕望中的軍隊帶去實際的和心理的雙重安慰。在亞拉岡的內心深處,也看不到一絲的希望,只是他不願意束手就擒,就是死也要抵抗到底。他的執著及作為人皇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他從不思考放棄,在滿是黑暗和陰霾的世界中,苦苦尋找光明。最終他做到了,既打敗了魔界大軍,又成就了他人皇的威名,人類又恢復了幸福、和諧的生活。
在魔多,當亞拉岡領著軍隊與魔界大軍作最後的決戰時,他這樣說:「我的好兄弟,我在你們的眼中,看到了我心中也感受到的恐懼。有一天,人類將失去勇氣,我們會眾叛親離、一敗塗地,但不是今天;有一天邪將勝正,人類的世界也會完全毀滅,但不是今天。今天我們要誓死奮戰,為了你們在世上所珍惜的一切。」人類在面對外敵時,即使心中充滿恐懼,即使到處充斥著絕望,即使看不到一線希望,但只要堅守心中的那份責任,不言放棄,奇跡就會發生,勝利就終會到來。人類世界的毀滅,很難由外敵造成,最終將歸「功」於自己。一個國家和民族也是如此。
除了正面迎敵的軍隊,還有一支九人魔戒遠征隊,在即將進入魔多的時候,包括亞拉岡在內的其他人都投入到了正面迎敵中,佛羅多和山姆則負責帶魔戒進入魔多,並將魔戒帶到末日火山,丟到火山熔岩中徹底銷毀。
九人的魔戒遠征隊,從開始就遭遇著魔界軍隊的圍追堵截,再加上高山險阻不斷,困難重重自然可想而知,畢竟人數還算夠用,到達魔多的任務還是較為順利地完成了。但進入魔多後,為了減小目標,只能將最後的任務交付給佛羅多自己完成,而山姆不願與佛羅多分開,最終他們兩個結伴去面對前面的挑戰。
提到山姆,他在進入魔多前一直是個可有可無的人,一次偶然,聽到了甘道夫對佛羅多講魔戒傳說,並知道了魔戒在佛羅多的手中,知曉此事必然逃脫不了干係,只得與佛羅多成為了一條繩上的螞蚱。魔戒遠征隊組建的時候,山姆本不在邀請處理魔戒會議的行列中,但他一直在偷聽,並最終自告奮勇成了遠征隊的一名隊員。進入魔多時,佛羅多本想獨自去,但山姆又在這關鍵當口,捨命相陪。從此山姆便徹底地與佛羅多拴在了一起,山姆也不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了。
有山姆的陪伴,佛羅多在心理上戰勝了孤獨,在地理上戰勝了高山絕壁,並一路相幫相助地逃脫了圍追堵截。
進入魔多,最大的困難還不在山高路險,敵人太多,不知道通往末日火山的路才是最大的問題。奪取魔戒的咕嚕史麥戈及時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帶著兩個人去末日火山,並准備在路上偷走魔戒。一路上,佛羅多對史麥戈坦誠相待,史麥戈曾發誓效忠佛羅多,共同完成毀滅魔戒的任務,但他最終未能說服自己,還是心生歹意,欲殺死佛羅多,奪走魔戒。他的計劃被山姆得知,山姆一次又一次地防備使魔戒最終未能落入史麥戈手中,但史麥戈施用陰謀,使佛羅多並不相信山姆,並在一次爭執中,一氣之下趕走了山姆。山姆仍默默地跟隨,不離不棄。直到佛羅多知道了史麥戈的陰謀,山姆才重新從默默跟隨變為默默陪伴。魔戒還常常會受到魔君的召喚,每當此時,佛羅多就會受到魔君的意識支配,不自主地朝魔君而去,並且十分痛苦,山姆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他忍住眼淚泛出眼眶,苦苦勸說還尚有意識的佛羅多,為他加油打氣。佛羅多有時也會心生退意,山姆說:「主角有許多放棄的機會,但是他沒有,因為他心中有一個信念。」是的,佛羅多是主角,不能放棄,否則就不成主角,但作為配角、作為綠葉的山姆又幾時放棄過、退卻過,在我心中山姆也是主角,並且是必不可少的主角。
完成任務後,佛羅多從床上醒來,遠征隊員依次進來,他們互相談笑著慶祝成功。當山姆遲遲未來時,佛羅多眼中已有了幾許期待,他在期待誰呢?當然是山姆。山姆最後一個進來,他們互相深情地凝視著,不共同遭遇一番艱難險阻,又何來如此深情呢?
⑨ 魔戒的影評
電影別出心裁的用了咕嚕從前的經歷承上啟下,作為《雙塔奇兵》過渡到《王者無敵》的引子。像是咕嚕回歸現實的夢之通道。即而,新的故事開始。自然委婉,不露一絲人工刻意的痕跡。
關於咕嚕不甚掉入河底恰拾魔戒,心生邪惡掐死哥哥的這段插敘。很多人認為是用來表現魔戒惟我獨尊的強大惡勢,以此暗示弗羅多一路上重重的精神磨難。其實從另一種角度觀望,魔戒不過是面魔鏡,它不是讓人變壞而是將你內心險惡反射進而無限擴大在你的瞳孔。我哥說,不見得咕嚕幾百年前每天釣釣魚你就看得出他曾是個單純善良的霍比特人吧。這個小怪物後來之所以變得人不人鬼不鬼,多半是由於長久來永無休止的內心掙扎。一個人最恐懼的事莫過於自己封鎖暗處的隱私抖落眼前。一個生命最艱難的事莫過於和自己靈魂上的負面持續斗爭。
弗羅多也並非聖賢。他雖然心地善良卻到底不過凡夫一介。日常生活中他不可能完美的毫無瑕缺。魔戒自靠近弗羅多那一天起,不僅使他踏上了千辛萬苦的征途,更意味著他與自己潛藏的靈魂負面進行一場持久較量的開始。最終弗羅多也沒能將魔戒扔下熔岩。而我分明讀見他藍寶石般的雙眸中,那交錯著不忍卻無奈的絕望。他終是無法戰勝外力所致的另一個自身。
《西遊記》中,孫悟空那樣一個曾經大鬧東海地府天宮的朋克,一樣在西行時屈服於唐僧和如來的管轄。最後連自己都難免變為統治階級。西行81難如激光般炸平了石頭尖銳的稜角。同時亦成了孫悟空打敗自己的過程。
且不論托爺爺本意如何,對於我們這些沒看過原著的人來說,一千名觀眾心中自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用某種深入的尺度來衡量,無疑上述論說更能體現價值感與可觀性。
壯麗的戰爭曼陀羅
剛多國古堡留給印象的清晰輪廓,是宛如白銀玉石般層層圍裹在懸崖峭壁上的雄偉城池。當甘道夫騎駕白馬盤繞飛馳,奔越民眾和集市,直達頂端居高臨下的國王寢殿。我已不難想見,佩蘭諾一戰的爆發將會導致怎樣一種覆滅性的殘酷美感。
佩蘭諾戰役因為有擊鼓巨獸,戒靈飛龍,戰象甚至一片好似《加勒比海盜》里搬來的亡靈軍團進行海陸空三重參戰,其場面自然要比第二部中的聖盔谷戰更顯壯觀。飛龍時而展翅高翔時而俯沖低鳴的視角變換著賞識史詩氣魄的立體切面。亡靈援軍如潮如浪地蜂湧蔓延現身不為人知的冥界力量。烽火跨越山脈起伏,峰嶺延綿,千年冰雪托起它在雲霄之上的升騰,最終落到羅翰國繚望的邊境頂點。如同一道天啟星光,接連燃燒著人類共有的希望。
如此氣勢在恢宏程度上絕對勝於《雙塔奇兵》。但是缺乏上部那種讓五臟六腑為之顫抖的強烈震撼。《雙》因為有美麗出塵的精靈神箭手們參戰,魔軍的丑惡在反襯下更加無限放大。視覺反應便是超越光速觀望遠古神話的上演。加上陰暗流派的背景音樂,給戰場慘烈的畫面增添一抹淡淡蒼涼的顏色。晝之明終歸不如夜之暗來的深重。所以佩蘭諾光天白日下的戰爭,始終不及聖盔谷那種深不可測的無盡黑夜更具壓抑感和緊迫感。
領略過魔戒的特技製作,什麼哈里波特,什麼星戰終結者蜘蛛俠,真的都可以見鬼去了。我不敢這么說黑客,因為黑客蘊涵著太多晦澀難懂的哲學。但是黑客系列的戰爭場面顯然不如魔戒系列扣人心弦。前者帶來的更多是新鮮,刺激和喧嘩。恍如小時候看變形金剛打來打去那般精彩而空洞的心情。隱存在機械中的人性只剩下些許冰冷的殘余。然而中土平原卻是充滿人性情感的戰地。人類無力到達善與邪的彼岸。但遙相守望的各族生靈終會重見惡勢在勇氣中竭盡的寬慰和釋然。
觀影時我無從所知。為何沒有煽情的情節,不見悲劇的收場,亦無現代都市劇的孤獨空虛感,沒有原因沒有理由卻足以使我熱淚盈眶。直到告別朋友們,獨自回家的路上陷入冥思,才慢慢理解原來那是被高科技的社會濁蝕的本性。血液里喪失多年的溫熱再度沸騰,激撼著靈魂底處就快逝去的某些東西恢復了電流感應。
奇幻故事中的人性世界
西方神話無論人神,都是以人性結構為主的。古希臘神祗宙斯與眾女神的感情糾葛這樣體現,北歐異教的奧丁神與其眾兒女亦是如此。因此魔戒故事裡便有了精靈公主阿爾溫和人類勇士阿拉崗之間的曠世戀情。而東方文化素來將人和神的性情以不同境界劃分等級。天蓬元帥何以被貶下凡成了豬八戒,為得就是這個清規戒律。所以氣質脫俗的精靈可以主動熱吻阿拉崗,卻始終不必像嫦娥那般寒氣凌人。
但是這位神仙公主除了擁有不食人間煙火的容顏,除了透明純藍的眼珠和飄逸的行走姿態,幾乎讓人想不起她的存在理由。雖然pj導演認為叫阿爾溫上戰場純屬蛇足,但是僅憑聲色影像的直觀,確實令我無從感受她那所謂的精神意念。滿眼盡是她目光呆滯,黯然失色的模樣。怎麼看怎麼都像是等人家把仗打完了,她趁機跑去嫁給阿拉崗坐享其成。
倒是羅翰國公主伊奧溫,個人感覺影片中血肉豐濃的人物之最非她莫屬。自她身穿白色長裙佇立城頭那一刻起,我已能想見這個女孩心中的廣闊天空。她懂得如何爭取自己的幸福。而面對情感的失落,她更加清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理想追隨。沒有棲息的愛是比死亡還要冷酷的冰川。伊奧溫執意上了戰場。金發起舞如風中白帆,深綠眼瞳目光炯炯。與身邊那群英勇男兒毫無差異。她和他們一樣放聲吶喊,預見自己終有可能倒在滾燙的血泊中央。但無論是生是死,得到的自由早已覆蓋住那一點點微弱的傷。
伊奧溫不是童話里的公主。她不是只會坐在華美幽黯的後宮持續無用的想念。亦不會讓萬段柔腸在荒野林間譜寫流亡曲。她才是真正手持神劍,飛身駕馬的絕世精靈,於戰火硝煙的百里沙場上縱橫馳騁。
電影一直用相交的兩根線索編繪故事。我不理解為何很多影迷覺得弗羅多惹人厭惡。在我看來,他是人性善面的極致代表。「善良」 一詞不僅僅是心腸柔軟的意思。它同樣包含一個人對理想的詮釋和對責任的實行。這個身材矮小的霍比特人所承載的,或許是連天神都無法企及的靈魂。所以薩姆對弗羅多那種拚死護送的忠誠,絕對不能和同性傾向混為一談。因為一個真正純潔正義的生命,他身上自會散放出令任何人感到震攝的光芒。
聽說原著語言優美非凡。不過電影台詞大多採用了簡明的方式。可就是這些簡潔的對白,卻有一股直搗人心的份量。比如開頭不久薩姆把所有食物留給弗羅多時說的那句:i am not hungery。短促的言語暗中凸顯薩姆作出自我犧牲時所下的決心。而當弗羅多體力不支在石壁上倒下的時候,精靈女皇向他伸出帶著光和熱的手掌。this task is appointed to you. if you don』t find a way, no one will。這句話並非冥冥中精靈女皇帶給他的力量。而是自己必須完成的這個使命,扎在內心根深蒂固的重量。
伊奧溫戰勝戒靈巫師後,伏在父親身旁哀哀哭訴:i am going to save you。國王平靜說道:you always did。即爾安詳地永恆沉睡。這個「did」 已是不會再有下一次機會發生的過去時。國王記憶中最後一幕長新的情景,是公主那令人即使面對死亡都會感到安慰的勇敢堅強。然而生死無情絕不為此遲疑。它依然在瞬間築就永遠不可逾越的圍牆。
印象較深的還有決戰前精靈哥哥對矮人說得話:what about if we die side by side with friends?記得他們以前總喜歡比試戰績。精靈哥哥輕功征戰象時矮人還斤斤計較了一句:that couldn』t be counted as one。有趣的小心眼使人發笑。既然一切都將可能終結,假如死亡能讓友誼和希冀永恆,那麼生存的盡頭又有什麼值得恐懼呢?
我本是個感性的人。就連《海底總動員》這種動畫片也能讓我鼻腔酸楚。觀看魔戒更是不止一次地濕卻雙眼。這種經由人性相通的連接點引發的共鳴,是否就是遺忘在成人世界裡,淚水的恆溫?
瑰絕的音樂詩篇
大概本身迷戀另類的關系,總覺像魔戒這樣的電影,應該由深受古文明熏陶的歐洲音樂人但當配樂製作。事實上魔戒系列的原聲音樂拋不開和歌特及新古典流派一脈相承的關聯。起初精靈族行走林間那個場景,如詩如畫,彷彿一出夢境顯形在時空隧道的彼端。多麼像歌特金屬和darkwave一貫表達的典型意境。
由於影片需要,背景音樂的主調是澎湃激昂的。而有些場面加入些許蒼涼的調子,便是喧鬧背後令人動容的寂靜。好比法拉墨出征時梅利的那段清唱,以及高潮處如歌劇般的男女高音合唱,都蘊含幾分歌金的神秘色彩和darkwave的幽暗氛圍。音樂是比畫面和文字更具感染力的藝術形式。有時戰爭場面的氣魄,或許只需一篇冰涼而慘淡的曲章,就能表現淋漓。記憶中那些沉鬱悠揚的旋律,聽起來彷彿遠遠傳至的天籟。優美,似有,似無。到達耳膜深處卻有一段遙遙無期的路途。
很難想像一部壯闊而漫長的史詩,如何能每個情景和細節都製作的如此精緻,完美無瑕。這種感慨猶如前陣我反復聆聽的速度金屬。那種追求旋律速度的東西,竟也能做到重型和古典的並存。聽說魔戒原本有意請奧地利樂隊elend製作配樂。且不論真假,黑暗樂系的氛圍與神話故事的主旨總是最貼切的。
有人說,魔戒系列實為現代科技和人力結合的智慧結晶,卻是電影界的悲哀。可為什麼一定要把它嵌進傳統電影史的固有模式中去呢?它為我們帶來絕美的視聽享受,令我們重拾迷失在都市樓群中的人性情感。比起史詩的悲壯浩瀚,人類藝術觀也只不過是相對渺小的產物。如果沒有電腦特效的輔助,所有這些輝煌又如何燦爛在我們的瞳孔?
寫到這里,室外已是暮色漸暗之時。華燈初上,紛繁夜景,恍若隔世。能夠觸覺到任何一種豐富的感動,生活都是個美好的存在。
作 者:紫夜精靈
真正的勇士
總會在朋友危險時第一個拔刀相助
總是會對待兄弟和朋友心口不一
卻在暗處關心他們
帶給你光明的友情 帶給你愛情的純真 帶給你奇跡的知識
帶給你溫柔的誠實 帶給你希望的勇氣 =轉
⑩ 《指環王1》觀後感 中英文學
指環王1:魔戒再現的劇情簡介 · · · · · ·
比爾博•巴金斯是100多歲的哈比人,住在故鄉夏爾,生性喜歡冒險,在年輕時的一次探險經歷中,他從怪物咕嚕手中得到了至尊魔戒,這枚戒指是黑暗魔君索倫打造的至尊魔戒,擁有奴役世界的邪惡力量,能夠統領其他幾枚力量之戒,在3000年前的人類聯盟和半獸人大軍的戰役中,聯盟取得了勝利,並得到了至尊魔戒,數千年的輾轉後,魔戒落到咕嚕手中,被比爾博碰巧得到。
因為和魔戒的朝夕相處,比爾博的心性也受到了影響,在他111歲的生日宴會上,他決定把一切都留給侄子佛羅多(伊萊賈•伍德 飾),繼續冒險。
比爾博的好朋友灰袍巫師甘道夫(伊恩•麥凱倫 飾)知道至尊魔戒的秘密,同時,黑暗魔君索倫已經知道他的魔戒落在哈比族的手中。索倫正在重新建造要塞巴拉多,集結無數的半獸人,准備以大軍 奪取魔戒,並且征服全世界。
甘道夫說服佛羅多將魔戒護送到精靈王國瑞文希爾,佛羅多在好朋友山姆、皮平和梅利的陪同下,在躍馬旅店得到了剛鐸王子阿拉貢的幫助,歷經艱難,終於到達了精靈王國。
然而,精靈族並不願意保管這個邪惡的至尊魔戒,中土各國代表開會討論,達成意見,准備將至尊魔戒送到末日山脈的烈焰中徹底銷毀,佛羅多挺身而出接受了這個任務,這次,陪伴他的除了三個好朋友,還有甘道夫、阿拉貢、精靈萊戈拉斯(奧蘭多•布魯姆 飾)、人類博羅米爾、侏儒金利。
一路上,魔戒遠征軍除了要逃避索倫爪牙黑騎士和半獸人的追殺之外,更要抵抗至尊魔界本身的邪惡誘惑,前途困難重重。
指環王1:魔戒再現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獲獎情況
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 (2002)
最佳影片(提名) Barrie M. Osborne / 彼得·傑克遜 / 弗蘭·威爾士
最佳導演(提名) 彼得·傑克遜
最佳男配角(提名) 伊恩·麥克萊恩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菲利帕·鮑恩斯 / 彼得·傑克遜 / 弗蘭·威爾士
最佳剪輯(提名) John Gilbert
最佳攝影 Andrew Lesnie
最佳視覺效果 Jim Rygiel / Randall William Cook / 理查德·泰勒 / Mark Stetson
最佳音響(提名) Gethin Creagh / 哈蒙德·匹克 / 克里斯托弗·博伊斯 / 邁克爾·斯曼內科
最佳美術指導(提名) 格蘭特·梅傑 / 丹·漢納
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Ngila Dickson / 理查德·泰勒
最佳化妝 Peter Owen / 理查德·泰勒
最佳原創配樂 霍華德·肖
最佳原創歌曲(提名) 恩雅 / Nicky Ryan / Roma Ryan
第26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2003)
最佳外語片(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