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郭富城的罪與罰 原版結局是怎麼樣的聽說有2個半小時,我看得是粵語最後出現手臂上出獄報仇這個~
我和你有同感,看完結局多少替「郭富城」有些抱不平,因為兇手仍在逍遙法外
但小孩當時沒有被抓起來很符合當時的現場邏輯,畢竟現在看過的人也有說小孩是兇手劇情有點假,因為現實世界沒人相信,警察當然也不相信啊,因為警察抓人是看犯罪動機的,何況當時認證物證都在,他也一直是警方最大的嫌疑犯,已經在犯罪現場抓個現形,為什麼還要聽兇手的話去逮捕一個小孩呢,豈不是那警察當傻子耍嘛,誰會相信他的話,連共事十幾年的叫鬼的警察都不信,如果大家相信了「郭富城」的話,「郭富城」怎麼會在非正常人類研究中心裡呢。
可換個角度去想呢,我們每個人對這部影片的結局可以有每個人的理解了想像的空間變大了,起碼你只想到最後那個警司發現了小孩在照片里,最後應該是抓了。
可我想像的是,肯定是抓到了,但「郭富城」呢,「郭富城」就不能在瘋人院呆著了,等著他的是監獄,他會受到和小孩一樣的刑罰,"郭富城"是無辜的,卻一無所有了,只有終身監禁,估計那時看完比現在不爽。
又或者「郭富城」進了監獄後,因為他殺了叫鬼的警察,可能會最後被那個叫鬼的警察關系好的獄警給打死或演一場郭富城版監獄風雲,估計那時看完更不爽了。
又或者,小孩實際就是大人嘛,也許他會和郭富城關在一個監獄,郭富城是警察嘛,大家都知道他很怨,對他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可現在及其凄慘的命運抱不平,幫他製造機會除掉小孩。然後郭富城在想逃獄的計劃,這越演越長了,那就不是2個半小時可以搞定的,然後又該像樓上的那個人說的了,又該和美國的另一部連續劇《越獄》很像了,又說什麼不好看了,還是美國好看什麼的。
⑵ 誰知道誠哥演的《罪與罰》原版結局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本片在香港上映時的片名叫《殺人犯》(Murderer),在引進內地時被指「過於激烈」,便經過重新刪減編輯,片名也改為《罪與罰》 完整版觀看地址: http://www.hodz.cn/post/newmovie_Murderer.html 希望採納我的啊!
⑶ 郭富城電影罪與罰
很多地方都有,迅雷就有,你搜「殺人犯」就行了,兩個小時的就是!
⑷ 郭富城《罪與罰》的講的到底是什麼結局是什麼意思
郭富城《罪與罰》講述了總督察凌光在對香港歷史上最詭異的連環兇殺案的偵查中,遭遇失憶、被懷疑成殺人犯的離奇經歷。結局是把凌光內心凶險的一面激發出來了,更多的陰謀都出現了。
警員泰哥從高處墮下,躺卧在尖沙咀半島大廈的天井,成為近日「連環放血兇案」的第四個受害人。而即將升任警司的重案組總督察凌光則昏迷倒卧在半島大廈七樓。凌光失去了短期記憶,記不起泰哥重傷至死的來龍去脈。
凌光升職在望,家中又有一位美麗的妻子希愛和一名可愛的兒子,現在卻成為被懷疑的對象。凌光與阿鬼十分投契,二人合力查案,為自己和拍擋還一個公道。但凌光在查案的過程中,發現每一個線索和證據,都接二連三地指向他自己就是冷血殺人兇手。
泰哥已死,凌光的短期記憶未能恢復,更經常產生幻覺。及後連阿鬼也認為兇手就是凌光,因為除了泰哥以外,其餘三名被害者,都是凌光童年的鄰居,而且這背後可能還隱藏著更大的陰謀。
(4)罪與罰完整粵語電影擴展閱讀:
港版中,郭富城太想把角色演好,因此觀眾看到了一個由性格復雜到性格神經質到性格變態的角色。他極其用勁地詮釋了變態的真諦,以至於最後完全失控。
雖然看到了他的極強爆發力,但是他的表現讓周圍的配角相映失色,大家看著他瘋狂,看著他變態,看著他神經失常,最終將他送入精神病院,《殺人犯》只是郭富城一個人的精彩。
真正瘋狂的當屬編劇杜致朗,他不但設計了變態情節,而且另闢蹊徑大搞噱頭,以圖用離奇的橋段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與其說他是一名編劇,不如講他是一名投機分子。結尾「不老病」這一個大跌眼鏡的設置貌似讓一切理所應當,但怎麼看怎麼別扭,所以只好讓郭富城一個勁地對自己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