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
劇情介紹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曾經立下赫赫戰功的馮石將軍(李雪健飾)接到中央委派的使命,帶著一支英雄部隊挺進戈壁灘。
與此同時,從美國歸來的科學家陸光達(李幼斌飾)匆匆與妻子王茹慧(陳瑾飾)告別,各科研機構、各重點大學也挑選大批優秀人才,奔赴西北荒漠。他們即將在那裡完成一項震驚世界的使命——建造原子彈發射基地。
蘇聯專家撤走,科技手段落後,物質極度匱乏,三年自然災害,一個個難以想像的困難相繼而來。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在內無經驗外斷支援的艱苦條件下,一群懷著崇高理想的無名男兒朝著共同的目標奮勇前進。
(1)鄧稼先電影完整版李雪健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馮石
剛剛從抗美援朝戰場歸來的將軍。在對原子彈一竅不通的情況下接受任務,成為我國原子彈試驗基地的負責人。
否決了蘇聯專家在敦煌進行核試驗的方案,帶領部隊確定了羅布泊作為我國的原子彈試驗基地地點,指揮建設基地。後與陸光達成為好友。
2、陸光達
建國後從美國歸來的核物理專家,接受了隱姓埋名的條件參與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究。為此告別妻子,來到羅布泊參與建設核試驗基地。後與馮石成為好友,與妻子在戈壁灘上團聚。
2. 電影《鄧稼先》哪裡可以看
鄧稼先在電影網有看
3. 電影《鄧稼先》劇情介紹
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片《鄧稼先》於2009年5月上映。影片講述了「兩彈元勛」鄧稼先為實現原子彈和氫彈成功爆破而無私奉獻一生的事跡。
4. 2009《鄧稼先》電影bt種子或百度雲
BTV檔案大漠英雄鄧稼先
5. 求電影《鄧稼先》的能夠下載的地址
這是個主旋律片 要發行DVD碟片才有可能傳到網上 留意發行時間吧
6. 《橫空出世》人物原型介紹是什麼
《橫空出世》人物鄧光甲的原型是鄧稼先,他負責原子彈的理論設計小組,是兩彈元勛之一。該片是由陳國星執導,李雪健、李幼斌、陳瑾等人主演的劇情片。講述了將軍馮石和科學家陸光達帶著科研部隊在在西北荒漠克服一個個困難,最終完成我國第一枚原子彈爆炸的故事。
背景資料
《橫空出世》是一部非常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影片上映的時間是1993年,為我們展現了一群滾滾黃沙之中仍舊堅持信念的人,以新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發為背景,沒加任何復雜的修飾,只純粹的昭示著那個年代的民族精神,一部現在新時代年輕人都應該去觀看的電影。
那個年代,知識分子出國讀書,學習先進的知識,唯一的目的是將其帶回祖國。原子彈的研究工作何其艱苦,防護措施不到位,沒有任何先期數據,人能夠靠的只有大腦,甚至可能被核輻射。
有無數科研人員,他們可能一輩子都不為人知,他們將生命獻給了祖國最偉大的核事業,他們離開家庭,遠赴黃沙漫天的戈壁灘,在此為我國國防力量之首的原子彈,奉獻自我,終生不悔。
科研隊伍自然要有保護的志願軍,年輕的戰士,踏向未知的旅途,前方是茫茫的戈壁,背後是黃沙滿地,最為艱苦的環境下,打下最牢固的地基,讓原子彈在此誕生,讓中國的聲音傳遍世界。
7. 09年出的電影鄧稼先什麼時候網上會有高清下載啊
和節能和節能和
8. 《橫空出世》的主要內容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曾經立下赫赫戰功的馮石將軍(李雪健飾)接到中央委派的使命,帶著一支英雄部隊挺進戈壁灘。
與此同時,從美國歸來的科學家陸光達(李幼斌飾)匆匆與妻子王茹慧(陳瑾飾)告別,各科研機構、各重點大學也挑選大批優秀人才,奔赴西北荒漠。他們即將在那裡完成一項震驚世界的使命——建造原子彈發射基地。
蘇聯專家撤走,科技手段落後,物質極度匱乏,三年自然災害,一個個難以想像的困難相繼而來。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在內無經驗外斷支援的艱苦條件下,一群懷著崇高理想的無名男兒朝著共同的目標奮勇前進。
(8)鄧稼先電影完整版李雪健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馮石
演員 李雪健
剛剛從抗美援朝戰場歸來的將軍。在對原子彈一竅不通的情況下接受任務,成為我國原子彈試驗基地的負責人。否決了蘇聯專家在敦煌進行核試驗的方案,帶領部隊確定了羅布泊作為我國的原子彈試驗基地地點,指揮建設基地。後與陸光達成為好友。
陸光達
演員 李幼斌
建國後從美國歸來的核物理專家,接受了隱姓埋名的條件參與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究。為此告別妻子,來到羅布泊參與建設核試驗基地。後與馮石成為好友,與妻子在戈壁灘上團聚。
王茹慧
演員 陳瑾
歸國核物理專家,陸光達的妻子。最初因為家庭出身而沒有參與原子彈研究,與丈夫分離。後加入,在羅布泊一家團聚。
陳志忠
演員 高明
馮石的上級領導,確定馮石為原子彈試驗項目的總指揮,邀請陸光達、王茹慧加入原子彈試驗研究。
李一凡
演員 滕汝駿
核物理專家,從火中搶救下了原子彈研究的圖紙資料,後和陸光達一道前往羅布泊參與原子彈試驗研究。
17
9. 電影《鄧稼先》主要講了什麼(越詳細越好)
公元1996年7月29日,中國在成功地進行了最後一次核試驗後向全世界宣告,從7月30日開始,中國將暫時停止核試驗。
消息傳到大洋彼岸時,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敏感地意識到,這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為緬懷在十年前的這一天不幸逝世的「兩彈元勛」鄧稼先而精心選擇的特殊紀念日。作為鄧稼先的兩代世交和終身摯友,楊振寧不禁流下了熱淚。
1958年,留美歸國的鄧稼先博士接受了秘密研製原子彈的任務,從此開始隱姓埋名,擔任中國原子彈的理論設計工作。作為理論物理學家,鄧稼先帶領核武器研究院的理論設計部,在沒有任何理論借鑒和技術資料的困境下,經過艱苦奮戰,成功地實現了「零」的突破,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提供了理論設計,做出了重大貢獻。
公元1964年10月16日,中國在西部地區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的軍事科技實力,改變了世界政治軍事力量對比,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威望,鄧稼先功不可沒。
緊接著,鄧稼先又組織領導了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理論設計工作。公元1967年6月17日,中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氫彈,震驚了世界。隨後,鄧稼先又為研製中子彈和核武器小型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公元1971年,經過周恩來總理的精心斡旋和安排,楊振寧終於回到了闊別二十多年的祖國。他列出的最想見的人員名單里,第一個就是同窗摯友鄧稼先。然而,此時鄧稼先正在西北試驗基地的學習班蒙受「批判」。當他接到中央通知,千里迢迢地趕回北京飯店,見到老朋友楊振寧時,卻無法回答「你從事什麼工作、為什麼回國後沒有任何消息」等簡單的問題,處境十分尷尬。於是楊振寧換了一種提問方式,提出「聽說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是兩個美國人幫助搞出來的,是否屬實?」的問題,也讓鄧稼先欲言又止。楊振寧滿懷疑慮和遺憾,離開了北京去上海訪問。周總理很快得知此事後,打電話告訴鄧稼先並請他轉告楊振寧,「中國的『兩彈』完全是由中國人自己研製的,沒有任何外國人參加。」當楊振寧在上海大廈宴會廳接到鄧稼先這封信時,頓時激動得不能自持,躲進衛生間里淚流滿面。他堅定地相信,才華橫溢的鄧稼先必定是中國「兩彈」的研製者和大功臣。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為保密和戰備需要,核武器研究院秘密搬遷到四川北部山區,繼續從事核武器的研製工作。粉碎四人幫後,院長鄧稼先因受到核輻射影響,身體已經極度衰弱,後來檢查出惡性腫瘤和癌細胞全身轉移,但他仍然頑強地帶病堅持工作,與死神賽跑進入最後沖刺階段。他回到茫茫戈壁灘上第一次爆炸原子彈的地方,風吹沙動,大漠蒼涼,撫今追昔,世界政治格局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惟有忠於祖國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持之以恆。鄧稼先在參與指揮了最後一次地下核試驗之後終於病倒,被送進北京解放軍總醫院治療。
在鄧稼先隱姓埋名地秘密從事核武器研究的近三十年裡,他不僅犧牲了個人名利和個人生活,他的妻子許鹿希和兒女們也承受了無法訴說的精神折磨和艱難困苦,但,她們始終都默默地承受下來,直到鄧稼先被迫離開工作崗位,還原為一個普通的丈夫和父親。然而一切似乎都為之晚矣。1986年夏天,鄧稼先進入了生命的最後的旅程。他向中央和同事交代了後事,坦然地面對死亡。他讓警衛員陪同來到天安門廣場,向祖國和人民作最後的告別。彌留之際,他的終身摯友楊振寧來到病床前,鄧稼先已處於昏迷狀態;等他再次蘇醒,楊振寧已經飛回美國,留下了終身遺憾。留學美國的女兒在中國駐美大使館驚聞父親病危的噩耗,萬里迢迢地飛回到父親身邊。當她氣喘吁吁地闖進危重病房,看見渾身插滿管子、瀕臨死亡的父親鄧稼先時,父女倆都毫無控制地放聲痛哭起來。
公元2009年金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六十周年大慶之際,「兩彈元勛」鄧稼先的英魂彷彿又來到雄偉壯麗的天安門廣場,來到庄嚴肅穆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他獨自坐在紀念碑的台階上,滿懷深情地眺望漫天飛舞的鴿群。鴿哨聲中,鄧稼先淚如泉涌。
10. 有一部講述中國製造原子彈的電影叫什麼名字來著
不是橫空出世,里邊是講述一個車工師傅和大學生的生活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