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父電影三部的劇情
1.馬龍白蘭度向你詮釋什麼是教父!
2.兩條主線平行展開:羅伯特德尼羅訴說教父發家史/阿爾帕西諾展現新一代教父如何做事。
3.阿爾帕西諾歲數大了,想轉型了,可是做好人不這么容易,圍繞轉型發生了很多事。
經典大作值得看看,自己邊看邊體會吧,呵呵。每部都在200分鍾左右,有的看了。
㈡ 電影《教父》當中康妮作為教父的女兒,為什麼卡洛敢多次家暴她
《教父》里的卡洛,是教父唐·柯里昂的女婿,是康妮的丈夫。他娶康妮為妻後,發生多次家庭暴力,但家暴的原因並非都一樣。
剛開始的家暴,在於卡洛的不得意,主要是感覺自己沒受到柯里昂家族的重視,沒有得到自己在紐約黑手黨里的地位。當然,這不能怪別人,只能怪卡洛的能力有限,撐不起大的場面。
後面的故事都知道了,桑尼暴揍了卡洛一頓,教訓他是得到教父的默許的,教父不方便出手,但是哥哥替妹妹出頭天經地義,不過桑尼過於浮躁,沒有遵守黑手黨「沉默是金」的格言,高調地海扁卡洛一頓,導致卡洛趁教父受傷的時候公然背叛,謀殺了桑尼,後來麥克出手除掉了卡洛。即便到這個程度,康妮竟然還恨透了麥克,那是題外話了。
㈢ 古惑仔里教父的女兒誰扮演的
莫文蔚
莫文蔚(Karen Joy Morris,藝名Karen Mok),混血兒,香港歌手和演員,是歌、影、視的三棲藝人。
1993年發行首張粵語唱片《karen莫文蔚》進入娛樂圈;1995年主演電影《大話西遊》獲得廣泛關注。1996年憑借電影《墮落天使》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1997年莫文蔚在台灣推出首張國語唱片《做自己》,專輯賣出80多萬張,主打歌《他不愛我》成為其代表作之一;1999年被香港時裝設計師協會評為香港十大傑出衣著人士;2000年被《君子雜志》評選為「我們最喜歡的女性」;截至2013年共發行30多張專輯,參演50多部電影,舉行過30多場個人演唱會;2008年代表香港參與韓國第五屆亞洲音樂節,並獲頒亞洲最佳女歌手獎(中國),2011年憑借專輯《寶貝》奪得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2013年,莫文蔚發行首張英語爵士專輯「Somewhere I Belong」,成為首位itunes全球同步發行的華人歌手。
2014年9月19日,莫文蔚在滬舉辦2014「莫後年代」莫文蔚20周年世界巡迴演唱會-安可場,而此次場地選址上海大舞台。2015年2月18日莫文蔚登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獨唱歌曲《當你老了》,9月莫文蔚「看看世界巡迴演唱會」將展開。
㈣ 教父這部電影演的是什麼
言歸正傳,先從影片的開頭說起,結合編劇和導演的手法,說說婚禮那場讓初看者覺得一頭霧水的戲。這場戲是影片的引子,也是故事的序幕,裡麵包含著太多很重要的影片信息,看懂這場戲,對後面的觀影極其重要,我試著以抽絲剝繭的方式,講述這場戲與後面戲分的關系。 影片一開始,是殯儀館老闆博納瑟拉(Amerigo· bonasera取其音譯和字幕截取)的近景面部特寫,博納瑟拉講述自己女兒被奸徒羞辱虐待,法官公然袒護罪犯的事。 這段兩三分鍾的獨白,看上去簡單,其實不然,你重看一次,你會發現博納瑟拉在講話中,情緒是有波動的,話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很曲折性和趣味性。 他的話音一開始很平淡,因為他講的是女兒被打之前的經過,接著講到女兒被打之後的慘狀,他開始提高聲音,彷彿讓你身臨其境一樣。 等到博納瑟拉說到法官當庭釋放罪犯的時候,他變得激動起來,開始失去控制。SUSPEND FOR STENTENCE,THEY WENT FREE THAT VERY DAY!這兩句話是他激動內心的表現。 說完故事之後,博納瑟拉開始請求教父幫忙,這時候他的聲音也是高昂的,有些盛氣凌人的。這時候,編劇的技巧體現出來了,教父開始苦心勸導博納瑟拉,博納瑟拉不肯退讓,教父恩威並施,一番合情合理的勸解之後,博納瑟拉的聲音重新降低,態度變得和順起來,就像臣民一樣,對教父畢恭畢敬了。 這幾分鍾戲的作用,我認為就是讓觀眾一開始就對教父產生一種高高在上而又通情達理,威嚴不可侵犯的初步感覺。 而這幾分鍾也像一個很小的人生故事,博納瑟拉的情緒從起點到高潮,到低谷,再到結束,仔細把玩就像非常精緻的小故事。也許剛看的時候不懂,但沒有讓人感到拖沓和乏味。 博納瑟拉這場戲是一個伏筆,後面會提到教父的大兒子桑尼被謀殺後,博納瑟拉再度出場,直到影片最後,教父本人的葬禮上,你也能看到博納瑟拉的身影,這個伏筆用得太精妙了,跟後面博納瑟拉的出場連接得天衣無縫,與博納瑟拉殯儀館老闆的身份很吻合,而且也是教父對博納瑟拉施恩之後,博納瑟拉的回報,合情合理,讓觀眾覺得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觀眾從而深深投入到影片所創造的意境當中去。 而且觀眾看到教父去找博納瑟拉安排兒子的後事,馬上會回想起博納瑟拉開頭的那段戲。給人回想和回味的空間,讓觀眾覺得自己也跟編劇和導演一樣,參與到影片構思當中去。 博納瑟拉的伏筆僅僅是影片眾多精妙伏筆中的一個,婚禮上的眾多伏筆,容我一一道來,大家回頭細看即可明白。 出賣教父的叛徒鮑利(PAULIE)在婚禮中出現三次,僅僅是幾秒鍾鏡頭,卻包含很多重要信息,暗示他將來會出賣教父。 第一次出現,鮑利看見頂頭上司克萊門扎(CLEMENZA)跳舞,奉承他跳得好,克萊門扎不給面子,叫他干正經的事去,鮑利有些不滿,顯示是對自己所處的地位不滿 第二次出現,鮑里看見教父的女兒在收賓客送來的賀禮包時,自語自語說那裡裝著很多錢,這里表明鮑利很貪錢。 第三次出場,教父的大兒子桑尼去砸FBI攝影師的照相機,照相機掉在地上,最後上前踢一腳的人就是鮑利。很顯然,鮑利很想在主子面前顯示自己的忠心,也就是賣弄自己的表現,這種人很容易見風使舵。 綜合這三次出鏡,鮑利的背叛是不是顯得很自然呢?這既是交待鮑利這個人物,也是為以後的情節發展留下伏筆。 說到桑尼這個教父大兒子,其實他的悲劇命運在婚禮上就註定了,影片也安排了伏筆。 首先,影片一開頭就暗示,桑尼跟伴娘亂搞,很容易因為女色招來麻煩。後來也是因為桑尼去找伴娘,進而引發毒打妹夫的事,從而招來殺身之禍。 其次,桑尼公然挑釁FBI的權威,摔壞照相機,既讓觀眾了解到他的火爆脾氣,也讓後來桑尼因為這個脾氣而死有了依據和前因。 第三,桑尼的老婆出現了兩次,一次是桑尼要她管好孩子,老婆反駁,叫他管好自己,因為老婆看見他跟伴娘調情。然後桑尼暗地裡叫伴娘上樓亂搞,也給正在跟自己的女伴講黃色笑話的老婆發現,非常惱怒。暗示桑尼在各個方面都容易得罪人,甚至連家人也是一樣。他的死既是他自己的解脫,也是大家的解脫。 麵包師恩佐的伏筆也是很自然,恩佐因為教父的幫忙,得以留在美國,教父受傷了,他到醫院探望顯得何其自然。而教父的小兒子邁克請求恩佐的幫忙也顯得合情合理。甚至影片也為恩佐這個小的不能再小的人物提供了力所能及的表演空間,在醫院門口嚇跑毒犯索洛佐(SOLLOZZO)派來的殺手之後,恩佐拿煙的手顫抖得很厲害,這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後續請自己看鏈接,他能教你看懂教父這部偉大的電影參考資料: http://i.mtime.com/938435/blog/847733/
希望採納
㈤ 求電影《教父》1 2 3網盤資源
《教父》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Ti-qx-PQPY9uyNW0Uh019g 提取碼:chly
1945年夏天,美國本部黑手黨柯里昂家族首領,教父維托·柯里昂為小女兒康妮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維托·柯里昂有三個兒子,好色的長子桑尼,懦弱的次子弗雷德和從二戰戰場回來的小兒子邁克。其中桑尼是教父的得力助手;而邁克雖然精明能幹,卻對家族的事業沒什麼興趣。
㈥ 為何《教父1》開場的教父女兒婚禮的那場群戲號稱為電影史上最佳之一
這場群戲可以說沒有一秒是多餘的,它包含的細節實在是太多了。通過這段群戲,電影刻畫了電影大部分角色的形象,尤其是教父本人的形象,而且這場戲還對電影後面的劇情進行了一定的鋪墊。正如一些喜歡教父的人所說的那樣:「如果一生只能看一部電影,那就是教父;如果只能看一場戲,那就是教父開頭的那場戲」。
這個小沖突表明邁克在家中的地位,也表明了影片以後的主角是誰,編劇和導演通過這個小沖突目的是讓觀眾明白,接下來出場的邁克是很重要的人物,而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呢?這場戲既帶動觀眾的好奇情緒,也增加了一點懸念性。
㈦ 電影《教父》中的人物關系盡量詳細
1、維托·唐·科萊昂。
第一任教父,具有紳士風度和懾人的威嚴。少年時,他生活在西西里,後逃到美國建立黑手黨帝國。作為黑手黨的首領,他常常干違法的構當。
然而,他也是許多弱小平民的保護神,深得人們的愛戴。他有一個准則,就是決不販毒害人。為此他拒絕了毒梟素洛佐的要求,並因此激化了與紐約其它幾個黑手黨家族的矛盾。
2、邁克·柯里昂。
維托的小兒子,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繼承了父親沉著、冷靜、精明、堅強的性格。刺殺索拉索及麥考斯基後,到西西里避風頭,結識當地美麗女孩而結婚。當妻子遭謀殺後,返回美國接掌家族事業,成為第二代教父,並一次性清掃家族內奸及敵人。
3、山提諾·桑尼·柯里昂。
維托的大兒子,弗雷多與邁克爾的哥哥,性格火爆。他的私生活一塌糊塗,除了妻子之外,還有多位情婦,但他對家人及家族聲譽相當維護。作為里昂家族的長子,他本是家族事業的繼承人,但因性格魯莽,被對手設計殺死。
4、湯姆·海根。
教父收養的孤兒,與邁克情同手足,擔任柯里昂家族的顧問角色,為人冷靜理智,是柯里昂家族深為仰賴的軍師。他尊敬教父,愛護桑尼與邁克等,同時也愛自己的家庭。他代表老闆面對諸多難題,並在困難面前作出艱難的抉擇。
5、凱·亞當斯。
邁克的大學同學和女友,後來成為他的妻子。她與邁克有過一段甜蜜的戀情。成為邁克的妻子以後,她逐漸識清邁克的真實面目,從而有了打掉孩子的想法。
(7)教父的女兒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劇情介紹:
40年代的美國,「教父」維托·柯里昂(馬龍·白蘭度 飾)是黑手黨柯里昂家族的首領,帶領家族從事非法的勾當,但同時他也是許多弱小平民的保護神,深得人們愛戴。
因為拒絕了毒梟索洛索的毒品交易要求,柯里昂家族和紐約其他幾個黑手黨家族的矛盾激化。聖誕前夕,索洛索劫持了「教父」的參謀湯姆,並派人暗殺「教父」。
因為內奸的出賣,「教父」的大兒子遜尼被仇家殺害;小兒子麥克(阿爾·帕西諾 飾)也被卷了進來,失去愛妻。黑手黨家族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白熱化。
年老的「教父」面對喪子之痛怎樣統領全局?黑手黨之間的仇殺如何落幕?誰是家族的內奸?誰又能夠成為新一代的「教父」? 血雨腥風和溫情脈脈,在這部里程碑式的黑幫史詩巨片里真實上演。
㈧ 《教父》系列電影一共有幾部,每部的劇情介紹
《教父》系列共有三部
《教父1》劇情介紹:
1945年夏天,美國本部黑手黨科里昂家族首領,「教父」維托·唐·萊里昂為小女兒康妮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教父」有三個兒子:好色的長子遜尼,懦弱的次子弗雷德和剛從二戰戰場回來的小兒子邁克。
其中遜尼是「教父」的得力助手;而邁克雖然精明能幹,卻對家族的「事業」沒什麼興趣。「教父」是黑手黨首領,常干違法的構當。但同時他也是許多弱小平民的保護神,深得人們愛戴。他還有一個准則就是決不販毒害人。為此他拒絕了毒梟素洛佐的要求,並因此激化了與紐約其它幾個黑手黨家族的矛盾。聖誕前夕,素洛佐劫持了「教父」的大女婿湯姆,並派人暗殺「教父」。
「教父」中槍入院。素洛佐要湯姆設法使遜尼同意毒品買賣,重新談判。遜尼有勇無謀,他發誓報仇,卻無計可施。邁克去醫院探望父親,他發現保鏢已被收買,而警方亦和素洛佐串通一氣。各家族間的火並一觸即發。
邁克制定了一個計策誘使素洛佐和警長前來談判。在一家小餐館內,邁克用事先藏在廁所內的手槍擊斃了素洛佐和警長。邁克逃到了西西里,在那裡他娶了美麗的阿波蘿妮亞為妻,過著田園詩般的生活。而此時,紐約各個黑手黨家族間的仇殺卻越來越激烈。遜尼也被康妮的丈夫卡洛出賣,被人打得千瘡百孔。「教父」傷愈復出,安排各家族間的和解。聽到噩耗的邁克也受到了襲擊。被收買的保鏢法布里奇奧在邁克的車上裝了炸彈。邁克雖倖免於難,卻痛失愛妻。
邁克於1951年回到了紐約,並和前女友凱結了婚。日益衰老的「教父」將家族首領的位置傳給了邁克。在「教父」病故之後,邁克開始了醞釀已久的復仇。他派人刺殺了另兩個敵對家族的首領,並親自殺死了謀害他前妻的法布里奇奧。同時他也命人殺死了卡洛,為遜尼報了仇。仇敵盡數剪除。康妮因為丈夫被殺而沖進了家門,瘋狂地撕打邁克。邁克冷峻地命人把康妮送進了瘋人院。他已經成了新一代的「教父」。
《教父2》劇情介紹:
影片主要講述第二代教父麥克·柯里昂(阿爾·帕西諾 飾)的奮斗歷程,同時回憶了第一代教父維多·柯里昂(羅伯特·德尼羅 飾)創業的艱辛,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兩代教父的事業、家庭生活。
麥克為兒子托尼舉行聖餐儀式和慶祝活動的當夜,麥克在家中遭到襲擊,兇手被人滅口,面臨接管家族事業以來的重重危機,麥克回憶起了父親維多·柯里昂年輕時在美國的創業歷程。
麥克一邊調查襲擊的真相,一邊繼續開展賭博、酒店等生意,和另一個黑幫人物海門羅斯鬥智斗勇,不斷擴大勢力。
終於,麥克的不法行為引起了政府的關注,麥克受到一系列的指控;同時,麥克的家庭也遇到了危機,夫妻感情瀕臨破裂;而最讓麥克痛心的,卻是家族中,親人的背叛。和第一代教父其樂融融的家庭生活比起來,麥克無疑很失敗。
麥克怎麼樣面對事業、家庭的雙重危機?為什麼兩代教父會有截然不同的家庭生活?讓我們自己在影片中尋找答案。
《教父3》劇情介紹:
時間已經是1979年。邁克已經年過七十。政府不斷地追查他的罪狀,使他萌生了棄惡從善的念頭。他向家族提出停開賭場,集中一筆財富做正當生意。
邁克的兒子托尼在大學攻讀法律,但他卻不願當律師,而酷愛歌劇藝術。邁克決定讓大哥遜尼的私生子文森特繼承家業,當第三代教父。文森特是個很有心計的人。他對邁克言聽計從,因而很得他的歡心。但他也是個好色之徒。 他一面和女記者幽會, 另一面又追求教父的愛女瑪麗。但邁克不允許文森和他女兒結合,因為黑手黨的教規禁止自己人通婚。為此瑪麗和父親之間產生了矛盾。雙方疏遠了。
為了贖回靈魂,邁克晚年想把違法掙來的資產轉向歐洲,使其合法化。他通過在梵蒂岡教廷的關系網來實施這一計劃。當梵蒂岡銀行出現巨額虧空時,邁克認為機會來到了。為了清除最後幾個仇敵,邁克派了手下到紐約和西西里各地追查。然而,當他和歸來的妻子凱一起觀看兒子托尼表演的歌劇時,一場血腥的殘殺就發生在他身邊。
新教皇被刺殺,一群槍手湧入了歌劇院。在槍聲大作中,邁剋死裡逃生,但他的愛女卻為了掩護他而犧牲。權力使邁克登上了輝煌的巔峰,但權力也使邁克沉入了罪惡的深淵。他終於走上了窮途末路,在悔恨和絕望中漸漸地離開了這個繁華喧囂的世界。
(8)教父的女兒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主演的黑幫電影,影片於1972年3月24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馬里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托·唐·科萊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科萊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
1973年該片獲得第45屆 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馬龍·白蘭度)、最佳改編劇本獎(馬里奧·普佐、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以及第30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等多個獎項。2007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
㈨ 教父女兒扮演者
教父女兒扮演者是索菲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
角色介紹
索菲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在《教父》中飾演邁克爾的女兒瑪麗(Mary Corleone) 是文森特的追求對象。但邁克爾不允許文森和他女兒結合,因為黑手黨的教規禁止自己人通婚。為此瑪麗和父親之間產生了矛盾。雙方疏遠了。
演員簡介:
1971年5月14日出生於美國北加州,美國導演、編劇、演員。1971年,剛出生不久的索菲亞·科波拉就在父親弗郎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的《教父》中飾演了片尾接受洗禮的嬰兒。1989年,索菲亞因在《教父3》的表演獲得了「金酸莓獎」最差新人獎和最差女配角獎。1999年,她執導的首部電影《折翼天使》上映。2003年,索菲亞的第二部電影《迷失東京》上映,她也憑借該影片獲得2004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和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2010年,索菲婭·科波拉執導的電影《在某處》獲得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代表作:《教父》,《教父3》,《折翼天使》、《迷失東京》、《在某處》,《珠光寶氣》。
演員照片及劇照:
《教父3》是1990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是繼1974年《教父續集》之後十六年的1990年才上映的《教父》三部曲完結篇。本片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再次執導,主要演員有阿爾·帕西諾、黛安·基頓、安迪·加西亞等
劇情介紹:
該片講述了,1979年,第二代教父麥克·柯里昂到了垂暮之年,為了靈魂的救贖,麥克慢慢結束家族的黑道事業,轉投正當生意集團屹立的控制權。屹立的控制人魯加西和大主教欺騙了邁克爾,拿錢並不讓出屹立,並企圖利用暗殺邁克爾。權力使邁克爾登上了輝煌的巔峰,但權力也使邁克爾沉入了罪惡的深淵。他終於走上了窮途末路,在悔恨和絕望中漸漸地離開了這個繁華喧囂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