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藏拍的電影有哪些
西藏拍的電影有:《藏獒多吉》、《西藏的誘惑》、《喜瑪拉雅王子》、《西藏天空》、《古格-消失的西藏王朝》等等。
1.《藏獒多吉》
《藏獒多吉》是由中日首次合拍的一部動畫冒險電影,由小島正幸執導,改編自楊志軍的長篇小說《藏獒》。定於2011年7月15日全國公映。影片講述了西藏草原上一位漢族少年與一條勇猛忠誠的藏獒之間感人的冒險故事。該片入圍了法國素有「動漫戛納」的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更成為2011年中日電影周開幕式的主要影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藏獒多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藏的誘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喜瑪拉雅王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藏天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古格-消失的西藏王朝
2. 想詢問這樣一個影片的名字,影片的主角是西藏布達拉宮修行的一個年青僧人,因情愫未了,被離開了寺廟,
2001年鍾麗緹主演電影《色。戒》
啥也不說了。覺得滿意就採納吧
3. 西藏布達拉宮傳說
布達拉宮的浪漫傳說 西藏有個美麗的傳說, 幾年前,有位陌生的老人在街頭告訴一位男人, 你前世沒有修足情道,落不了俗, 你的根必將落入西藏布達拉宮, 再次修行才能得到真愛。 他不相信。 他終於遇見了他的她,卻真的果如那位老人說的, 他上心了,她卻不在意,他努力了,她還是不上心。 他信了,去了西藏。 她後悔了,追著他去西藏,他卻已落發遁佛。 她便在布達拉宮匍匐做禱告,一步一跪膝, 三步一叩頭,叩得滿頭滿臉是鮮血, 跟盛開的玫瑰花一樣燦爛。 他終被感動,跟隨她回了塵世間。 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事情你知道嗎?
4. 布達拉宮簡介
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 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 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 華。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 7 世紀, 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 在拉薩 海拔 3,700 多米的紅山上建造了 999 間房屋的宮宇--布達拉宮。宮堡依山而建,現佔地 41 萬平方米,建築面積 13 萬平方米,宮體主樓 13 層,高 115 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 座宮頂 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是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被譽為高原聖殿。
5. 一個女的,會甩圍巾在拉薩,關於布達拉宮,是什麼電影
《天下無賊》李冰冰在拉薩甩圍巾偷手機。
6. 西藏布達拉宮的簡介
布達拉宮(藏文:པོ་ཏ་ལ),坐落於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是藏式古建築的傑出代表(據說源於桑珠孜宗堡),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幣5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
主體建築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宮殿高200餘米,外觀13層,內為9層。布達拉宮前辟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
布達拉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聖地,每年至此的朝聖者及旅遊觀光客不計其數。
2013年1月,國家旅遊局又列其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8年11月1日起至2019年3月15日,布達拉宮實行免費參觀。
(6)拉薩布達拉宮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自2019年起,中國官方將實施為期10年的布達拉宮文物(古籍文獻)保護利用工程,這也是迄今為止布達拉宮最大規模的文物(古籍文獻)保護工作。
此次布達拉宮古籍文獻保護與利用工程整體實施方案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承擔,項目主要分為:古籍文獻可預防性保護、搶救性保護修復、數字化保護、展示利用四個部分,該工程將累計投入專項資金3億元人民幣。
據悉,布達拉宮館藏文物豐富,包含各類古籍文獻,總量達10萬余件。目前布達拉宮宮藏在冊的漢、藏、滿、蒙、梵等多文種珍貴古籍文獻近4萬函。
上世紀90年代,布達拉宮文物建檔工作基礎較為薄弱,僅對文物進行了目錄、名稱登記,缺乏完整、規范的詳細檔案,給文物普查以及科研工作帶來不便。
7. 西藏的布達拉宮是哪個朝代那年建的
唐朝,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藏王松贊干布時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
松贊干布專門為文成公主修築的布達拉宮,共有1000間宮室,富麗壯觀。但後來毀於雷電、戰火。經過17世紀的兩次擴建,形成現今的規模。布達拉宮主樓13層,高117米,佔地面積36萬余平方米,氣勢磅礴。布達拉宮中保存有大量內容豐富的壁畫,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難吐蕃婚使噶爾祿東贊的故事。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是藏式古建築的傑出代表(據說源於桑珠孜宗堡),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幣5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 。主體建築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宮殿高200餘米,外觀13層,內為9層。布達拉宮前辟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
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聖地,每年至此的朝聖者及旅遊觀光客不計其數。1961年3月,國務院列其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其為世界文化遺產。
布達拉宮是藏建築的傑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布達拉宮的建築藝術,是數以千計的藏傳佛教寺廟與宮殿相結合的建築類型中最傑出的代表,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例證。
整座布達拉宮堪稱是一座建築藝術與佛教藝術的博物館,也是中華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鐵證。重大的歷史和宗教意義 布達拉宮過去曾是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與西藏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松贊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和歷代達賴喇嘛等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因而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和宗教等意義。
紅山是西藏首府拉薩市西北部的一座小山,在當地信仰藏傳佛教的人們心中,它猶如觀音菩薩居住的普陀山,因而藏語稱之為布達拉(普陀之意)。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就依據此山山勢蜿蜒修建,直至山頂。
現存布達拉宮的設計、布局、材料、工藝、裝飾等均保存了自7世紀始建以來,歷次重大增擴建和重建的歷史原狀,真實性很高。布達拉宮的建築成就與其建築一樣舉世矚目。
布達拉宮依山建造,由白宮、紅宮兩大部分和與之相配合的各種建築所組成。眾多的建築雖屬歷代不同時期建造,但它各宮殿的修建都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勢。
使整座宮寺建築顯得非常雄偉壯觀,而布局又十分協調完整,在建築藝術的美學成就上達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度,創造了一項世界土木建築工程史上令人驚嘆的天才傑作。
宮宇疊砌、迂迴曲折、同山體有機地融合,這是布達拉宮給人最為直接的感受,也是它最突出的特點。其主樓有13層,自山腳向上,直至山頂。
整體建築主要由東部的白宮(達賴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紅宮(佛殿及歷代達賴喇嘛靈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為達賴喇嘛服務的親信喇嘛居住)組成。在紅宮前還有一片白色的牆面為曬佛台,這是每當佛教節慶之日,用以懸掛大幅佛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