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來一個大神寫一篇電影讀後感,關於寫作要求看補充
觀《一觸即發》
電影的主角是一個學金融的學霸,因為看到世貿大樓被推倒,,放棄自己能賺很多小錢錢的機會,抱著一顆愛國心奮而參軍(國防部沒少塞錢吧……愛國教育宣傳片啊),在和基友哈拉的時候被打飛機的塔利班打了下來,在自己快掛的情況下救出了兩個基友,然後在康護中心俗套的把到了護工妹子。
期間CIA特工頭子找到他,要他做個兼職,主角可能因為美國完善的醫療措施,好了傷疤忘了疼竟然答應了。頭子答應只讓他做文職,肯定沒人想來看一個整天看股價的文職特工。於是頭子以:只有你有文化所以你就委屈下,在兼職當個外派的特工咯。
於是主角莫名其妙的被派到莫斯科,剛下飛機就和暗殺他的黑胖子幹了一架。在解決了黑胖子之後,CIA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響叮當之勢,修好了賓館房間。
第二天主角去見大反派,被告知我的資產全被賣了,所以你不能查我。這是本片中反派唯一有智商的時候。然後反派開始賣萌了,主角問他可不可以吃頓飯,反派得了不做死就會死的病,欣然答應。
你以為反派要派人暗殺么?那你就太高估了反派的智商。被主角夫妻很隨意地拖住,最重要的是他們用的還是色誘!色誘也就算了,最重要的是反派占的最大便宜還只親了下手!占這便宜的代價是數據被偷了……這么大的公司連監控都沒有,實在無力吐槽,保安也那麼少只有前台看起來很高科技的東西,還被CIA內鬼佔領了。回來之後反派副手發了點牢騷,按照以往的定律反派當然都是殘忍無情的,一槍崩了副手,唧唧歪歪吵死了。相比於以往的特工反派殘忍學到了,智商上嘛……呵呵。
反派很生氣,後果真的不嚴重。沖到CIA老巢,開了好幾槍,一槍沒中,自己這邊跪了好幾個,好不容易擄走了女主角。竟然在半路被搶走了!搶走了!搶走了……你也好得帶到老巢才被搶走啊!你在半路被搶走是有多渣啊!
主角回到美國,揭露了大毛的邪惡計劃。在警察疏散華爾街的時候,主角看到一輛警車刷漆沒刷好!沒刷好!你一定在逗我,可以再不專業點么?在看到小反派幹掉FBI的時候,我還寄希望於他給我一個驚喜,希望他沒遺傳大反派的智商。確實計劃很不錯,屬於沒什麼大問題,也沒什麼很流弊的地方。但是小反派作為最後一張牌,在短短不到一分鍾的時間被KO。然後主角拯救了世界。
這部片子可以說除了利用金融打垮美國以外(還順帶拯救了中國),毫無新意,主角打反派,就如中國學生還美國學生比數學,美國學生和中國學生比想像力。差距太大沒有懸念。
❷ 電影觀後感作文
以下是我自己前不久剛寫的觀後感,供你參考:
《越獄》觀後感
接連N天把越獄終於看完了,共4季,第季20多集,看得我渾天暗地,噩夢連連,中間有的情節太血腥
,看著有點怕,但還是想看。就這樣被情節吸引著,終於看完。
昨天還和一同學在聊越獄的感受,我說到,如果說喜歡,當屬MICALE
,他聰明絕頂,膽大心細。正值果敢。也挺帥(不過拍後面兩季的時候,他好像吃胖了,呵呵,不如前兩季的時候帥)。
同時,我覺得SUCCRE
是個好男人,有情有義,重情重義,當然包括愛情與友情,對自己所愛勇於追求,哪怕當自己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也不放棄。自己都過著越獄逃亡的日子,還每時每刻冒著被警察抓捕的危險爭取自己的愛。一生能遇到這么一個愛人,夫復何求。
也許小說影視真的與現實有段距離,但誰又能說它不是取源於生活,現實生活中,也許確實有像MICALE
這么聰明的人,但像他那麼正值勇敢而執著的卻不多。
而SUCCRE雖然有點笨笨的,但現實中又有多少人有像他那種面對愛情受威脅時的追求精神?倒是見到不少愛情的懦夫,也許是因為種種所謂的壓力而放棄去爭取自己的愛情,但又有哪個的壓力能超過SUCCRE面對越獄逃亡生活的壓力。
有點困,待續。。。
❸ 電影《房間》 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影片講述了女主被一個男人綁架囚禁在一個很小很小的的房間里,她一面要忍受著男人的無情的強暴,一方面又得保護著自己的孩子。調皮的孩子和母親躺在一張床上,會和熟睡的女主不時的說話,每天和地毯,衣櫃,桌子和馬桶說早安。女主每天白天帶著兒子做游戲,做運動。晚上睡覺時會把兒子關到衣櫃里讓她睡覺,因為這個時候男人來了,男孩在裡面聽著外面發生的一切,床的晃動,母親的慘叫。男人走後,女主就把男孩從衣櫃里放出來。男孩從電視里開始了解世界。後來媽媽感覺隨著男孩的長大終究會瞞不住的,她開始給男孩講外面的世界,勾起男孩對外面的渴望。在男孩的配合下,兩個人開始進行越獄計劃。在裝病不成的情況下,男孩裝死成功的騙過了男人。在車子開到市區的情況下,男孩成功逃脫,在男孩的幫助下警察解救了他的母親。最終在外面經過種種問題後,兩個人也適應了外面世界的生活。
❹ 電影《房間》,它究竟講述了怎樣的一個故事
電影《房間》講述了一個關於性侵的悲劇。女主角喬伊被鄰居囚禁在一間骯臟又狹小的房間里整整七年,那裡只有斑駁的牆壁、一個舊馬桶、一張床、一個衣櫃和一個方塊大小的天窗,以及時不時過來發泄性慾的丑惡男人------老尼克。
無獨有偶,曾經被老師性侵的林奕含也因為抑鬱症自殺。性侵帶給當事人極大的痛苦的同時,當事人還要承受世人的各種質疑,精神和身體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讓人不禁唏噓。國家應該立法嚴懲性侵,還要加強對被性侵者長期的心理輔導,幫助保護那些弱小的孩子們,更好的適合生活。
❺ 一片電影的觀後感 要500字就可以了 要有意義的
人類最大的災難是自己——電影《2012》觀後感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23:53
按照瑪雅人的預言,2012年12月21日是地球的毀滅日。雖然,這只是一個預言,但真正到了這一天,根據天體運轉的規律、星球之間的關聯、太陽活動的加劇,這一個預言在電影中真的成為了現實。由於太陽黑子活動頻繁,輻射在地球毫無知覺的情況下,地球內部已先行開始融化。融化、融化,最終引起了地殼的位移。所以,一切都來臨了:地震斷裂帶、喜馬拉雅山變為平地、南美洲不再是個坑窪地帶、南極北極互換、還有無休止的海嘯。
世間的一切瞬間消失。
混亂的場面卻震撼著人類脆弱的心靈。
當海嘯提前來臨,那個在世界最深地下銅礦中首先發現太陽活動異常、地球將要毀滅的印度人,在遷移中看著身後即將席捲而來的海嘯而無助地瑟瑟發抖。人類的欺騙又一次在真實上演。是這個印度人將發現告訴了地質學家艾默里奇,艾默里奇匯報給政府,世界各國才決定聯合起來在中國四川製造方舟,用以拯救地球上極少的一部分人,並且答應帶他一起走。但這又怎樣,人類從來就具有欺騙性。電影中,海嘯將它淹沒的那一瞬間,再一次驗證了人類的欺騙性這一點。
然而,比欺騙性更要命的是人類的殘酷性。當方舟即將開啟,許多買了船票的人卻被拒之門外。地質學家艾默里奇在走進方舟內自己的房間後,看著寬敞奢侈的空間還有船外登不上船絕望的人群,氣憤無比:「房間內還可以在容納十個人!」他摔了杯子去請示,得到的是嚴厲的拒絕。然後就是一場正義的演講:「人類建設的是文明,你們能眼睜睜的看著外面的人全部死掉嗎?那樣是不文明的是沒有人性的,有個人(我估計是美國的最後一任總統)曾經說過:『如果不能為他人的權益做斗爭的話,那就不是所謂的人性。』」然後就是各國元首同意讓人們上船。最終。正義戰勝了殘酷,觀眾們為這一刻歡呼,不但是因為電影中求生的人看到了希望,我們也為人類殘忍的反醒而看到了生命延續的希望。是啊,在大自然的災難面前,不論哪個國家的人,都是地球的臣民,都是作為人類的一家人。人類是脆弱的,但只要互幫互助,就可產生巨大的力量,變得不可摧毀。
說到互幫互助,當然必須要有一個群體。我們中國人多,力量也就巨大無比,否則,電影中,世界也不會把寄存了地球唯一希望的方舟建造選在了中國。影片中所展示的中國四川山區方舟建造現場,高大、空曠、震撼的場面,讓觀眾恍惚到了另一個星球的錯覺。演員說到:「看來建方舟選中國選對了。」不知這是對中國實力的認可,還是對中國廉價勞動力可用的諷刺。造方舟可以賺到錢,可拼了苦力拿到錢又有何用。如果毀滅日真的來臨而又得不到登船卡,隨著世界消亡,一切還不是白白付出。人啊,總是在忙碌,而又不知忙碌為了什麼?是為了證明自己還是為了以後的幸福。但幸福遲在毀滅之後,那又有何意義?
面對災難,人們總是恐慌未及。然而那個在黃石公園向全世界發廣播的電台主持人,卻在熱衷於自己的廣播事業,不但是事業,也是在熱心地為世人提醒災難來臨,警告人們能逃離毀滅。在火山即將爆發的時刻,他站在火山口上繼續著廣播,在山頂高呼:「你們要記住我的名字是我第一個告訴你們世界末日的。」近似瘋狂。終於,火山爆發了,一團團火焰像燃起的煙火,他望著那團團美麗的火雲朵,自言自語地贊嘆:太美了!沒有逃離,直到火焰將他環抱。也許,許多事情既然無法逃脫,就投入吧,即使融化,也算是一種永存的方式吧。
非常高興,導演在此片中給了文字工作者一個很好的形象效果。當美國總統的女兒勞拉與地質學家艾默里奇對話時,指明艾默里奇包里只有書。當地球毀滅後進入0001年12月27日新紀元時,艾默里奇翻著片中名叫傑克遜的寫書人的一本書,說到:「這是人類文明的延續。」文字具有如此巨大的功能,可見它的重要性,所以呼籲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從事文字工作,無論是寫小說還是寫工作文稿,都請將歷史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將人類的文明傳載下去。
最後還是回到災難片上來。《2012》是一部災難巨片,片中當然少不了許多震撼的地球毀滅情景。當地震來臨,美國加州在十分鍾內成為了斷裂帶。馬路上的裂縫像被蛇從地下拱出一樣,瞅瞅地寒人心。高架橋瞬間斷開,斷口處,車如一個火柴盒一樣跌落下來。高樓像兒童的積木玩具一樣,被不好好玩耍的孩子賭氣地隨意踢倒。溫馨的房屋眨眼間坍陷為一對廢墟。在地殼斷裂處,人像一顆微小的塵埃,噗塌噗塌掉下去,多麼的脆弱,多麼的無助。剛剛還是鮮活生命的世界,剎那間變為了虛無,一切的一切不復存在。或許官員還在開著會,討論一些永遠解決不了的問題;或許學生們還在埋頭苦讀;或許家庭中正進行著一場豐盛的晚宴;或許戀人們在深情相望;或許工人們在勞苦的忙作。但這一切都毫無意義了,因為,毀滅已來臨,斷裂埋葬了一切,海嘯淹沒了一切,在這些可怕的時刻,我只想到了一句祝福:「別太苦自己。」珍惜彼此,珍惜生命!
❻ 觀 「英文電影 房間後感」
電影房間的英文觀後感見附件。
如果看不到附件,請用電腦訪問。
❼ 充滿自由和希望的電影《房間》,它究竟講述了怎樣的一個故事
《房間》講述了一個女孩被騙遭到七年的囚禁,最後和自己的孩子一同逃出房間,得到救贖的故事。電影探討了黑暗與救贖,剖析了人性的脆弱,也闡釋了更深層次的社會問題,給予觀眾不少的啟示,值得一看。
喬伊在最後得到了傑克的再一次救贖,有了繼續開始的勇氣。但我們不得不問,在現實中遭受侵害的那些女孩們,能真正走出她們的房間嗎?
❽ 求一篇500字左右的電影觀後感
每次跟老公一起看的電影總是讓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這次看的是《機器人總動員》,名字倒是沒什麼特別之處,一聽就有動漫的感覺。
800年後, 人類已經離開了地球, 住在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的大型飛船里. 人們已經集體肥胖, 不會行走, 甚至於有些缺失自我意識. 所有的一切都由機器操作管理. 這些聽起來有些誇張, 但真真像個語言. 有人說過, 科技是懶人的發明. 當我們真正什麼都方便了, 也就失去了控制任何的能力.
WALL-E是台機器, 它善良, 它單純, 它調皮可愛. 每天按時起床, 睡覺, 工作. 閑暇也有自己的小小興趣愛好. 看著他堅固小屋裡, 那些從垃圾堆里收集來的新奇小玩意兒, 不知為什麼, 覺得可愛之餘, 好感動.
在似懂非懂間遇見了EVE, 為她做人偶, 為她打傘, 對她展示自己的收藏, 為她奮不顧身. 即使永遠只會說」WALL-E」 「EVA」, 即使總要EVA來收拾爛攤子. 那份執著, 任誰都不經意間在屏幕外為他喜, 為他憂.
機緣巧合中, WALL-E圓了人類的尋根夢. 他讓人們意識到, 他們的家在一個叫地球的地方, 那裡有海洋, 植物和PIZZA. 現在, 在離開那裡700年之後, 他們能回家了. 當人們回到地球, 面對乾涸的家園, 沒有驚訝, 沒有失望, 只是默默地打量這個叫家的地方. 也許家就是這樣, 不管它變成什麼樣子, 我們都欣然接受, 我們都依然想要回到它的懷抱.
當EVE重新組裝好WALL-E那生銹的機身, 當她發現面對的, 是已失去記憶的他時, 那份沒有語言的驚慌失措, 任誰在屏幕外都會覺得揪心.
盡管是機器, 他也會想牽她的手, 他和她也會彼此依戀, 彼此擔心、牽掛, 他和她也懂得, 什麼是愛情.
最終, 人類回家了, WALL-E也在一番冒險後, 找到了家.
整個劇情中台詞很少,能讓你體會到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深深的愛,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表情,美好而單純的愛。。。2個機器人的愛情,總感覺超過一切~~ 讓我們好好想想自己是否能達到一個機器人的愛情~!
這部電影不僅僅是感動,現實中的我們應學習它們的善良, 它們單純,它們的毅力~~~
❾ 求一篇1500字的電影觀後感
起初以為也就是表現農村教師的電影,或者說也就是贊揚那種蠟燭精神的電影而已,可當我和我的女友在電影院里與幾乎滿座的人們共同看完這部電影後,我覺得我實在是小看了這部電影,看完以後許多的話擁擠在胸,只感覺不寫點東西為這部電影心中就不會暢通的。
先從羅老師不讓這兩個支教的老師上課說起。
從這開頭一看,我覺得這就是個引線,是個導演安排的一個讓人帶著猜想一路看下去的懸念,當看到羅老師與村長一起參與這事時我就更加確定這個想法。也正是有這么一個懸念,使得人們從開頭的一點笑聲慢慢的被帶入一個疑問中:什麼那個羅老師不讓她們倆個上課呢?難道真如電影後面所說的只是羅老師的一點「私心」嗎?當我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才覺得這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懸念存在的,這是推動電影劇情發展的主要矛盾,而電影所要表現的一切都從這個矛盾演發出來,而這個矛盾就是:當下農村的教育實際情況與「我們」的主觀思想的矛盾!
為什麼我要在「我們」上上個引號呢,因為我覺得這個「我們」包含的群體太多了,不僅僅是支教的我們,還有教育界的我們,還有象身在事外的類似於看電影的我們。其實,電影的矛盾是借羅老師那一點「私心」從他口中表述出來的,當下的我們真的對農村的教育實際不了解,或是說不太了解。農村的學校與我們城市裡學校的情況實有大相徑庭之感,這里有人知道農村學校的上課時間是怎麼安排的嗎?農村學校除了寒暑假還有別的一個假期嗎?
羅老師的死,也許是要用羅老師的死來表現「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那種奉獻的精神,也許這是為許曉萌後來進村做的一個必要的鋪墊與設置,我覺得導演也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表明一個看法,那就是希望舊體制解散(羅老師的死亡)新體制的建立(許曉萌進村),也想為農村教育指出一個出路,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處理的不太好,結局如果改成許曉萌站在城市遙望農村而滿腹躊躇的樣子為更好,因為這樣才把這個問題放大了活生生的放在了我們的面前,讓所有的我們去思考這個問題,怎樣才能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我想說的就是,我們不要談論那些支教大學生的問題,這不是我們所要關注的問題,我們所關注的問題是怎樣來做才對農村教育的最有好處?怎樣做才是解決農村教育落後的最終之根本?
正如電影開頭里那遒勁震撼的火車鳴笛與那狹長而交錯的鐵軌道路足以表明這個問題是怎樣的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