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苦菜花的觀後感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苦菜花》的書,剛看書名我還以為是講一個女孩子的苦難命運呢。可打開書看了目錄,才知道這本書是講述抗戰年代人民如何受苦受難,如何奮起殺敵的故事,懷著激動、好奇的心打開第一頁,可每次都是以憤怒、震撼的心情合上書的。
我被書中那些為革命事業而忘我地戰斗、工作的英雄人物感動得熱淚盈眶,更為英雄人物的犧牲心疼!看了此書,我更加崇敬那些以汗水和鮮血創造了屬於勞動人民的新社會的革命戰士們。正是那些革命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和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天,我們更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那我們現在該怎麼做呢?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周恩來的那名言「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要想使我們中華民族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要想我們不被社會淘汰,我們就要與時俱進,就要不斷努力學習。
而我平時學習不是很勤奮,當我讀完這本書後,我就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改掉粗心、對自己要求不嚴格的毛病。爭取自己成為一位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我要學好本領,長大以後報效祖國,使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加強盛。
2. 跪求一篇《苦菜花》的讀後感!~急啊!!!!!!!!!!!!
苦菜花,是一種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花,在每年的夏初時節,那碎碎的金燦燦的小花便開始綻放在幾乎一切有綠色的地方。在那一簇簇呈羽狀的葉子間長出的莖干旁,會生出一茬茬的枝杈,這花就在這枝杈上,晨開暮落,一片片地燦爛著;日復一日,一茬茬地綻放著。而在每一茬的花落之後,都會在這些枝杈上留下那與蒲公英一樣的花籽,成熟後隨風傳播,再去延續來年的生命……」
昨天班級組織看了紅色革命電影《苦菜花》,給我內心以深深的震撼。
《苦菜花》是根據馮德英小說改編的。1937年,膠東半島王宮庄貧農馮大娘,面臨丈夫被地主逼死,大兒子離家出走,便參加了革命,後來和大女兒一起,積極參加村裡的抗日民主政府,抵抗日寇的掃盪。馮大娘支持女兒當民兵,送二兒子參加八路軍。在遭到漢奸告密後,未來的兒媳不幸犧牲,自己也被捕,但馮大娘強忍悲痛,把敵人引向地雷陣。最後,馮大娘拿起槍,將仇恨的子彈射向了漢奸王柬芝。
本片從家庭為出發點,生動描寫了一位偉大母親在民族和個人的漩渦中的崇高情操。影片在人物塑造、畫面和音樂等方面均充滿了鄉土氣息。曲雲的表演剛毅、飽滿,極具內力。
坐在教室里,看著黑白的影象,並不復雜的情節,給內心的震撼卻是以往電影不能比擬的。
我也很喜歡這種黃色的小花,喜歡它的品格,它生的頑強,只要有土壤,無論是多麽的貧瘠,只要丟下一粒種籽,它就會綻開一片的燦爛。
六歲那年,在奶奶家後面的山坡上,許許多多的蒲公英正在開放。大片大片的蒲公英在夕陽的照射下,呈現出隱隱的金色,遠遠看去,就像一條金色的毯子鋪在地上。風婆婆來了,蒲公英的孩子就一個一個撐著傘飄向遠方了。
「奶奶,蒲公英變成金色了,好美啊!」
「是啊,說明今年要大豐收嘍!」
「那小朋友們為什麼要飄走呢?」
奶奶看了一眼在天上飄散著的蒲公英,笑了:
「他們都長大嘍,要離開媽媽了。」
「那他們會飛到哪裡去呢?」
「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然後生根、發芽、開花……」
我當時不知道「很遠很遠」指得是哪,但是奶奶當時的眼神我卻永遠也不會忘,那種深情,那種陶醉,那種忘我……
奶奶隨手摘了一朵蒲公英戴在了我頭上:
「真漂亮。奶奶之所以會種這么多的蒲公英,是欣賞它們的頑強。無論它們飄落到哪裡,總能生根、發芽,只要有一點生的希望,它們就會頑強地活下去……」
我安靜地聽著,好像聽懂了些什麼,我就望著奶奶的臉,望呀望呀,看見奶奶笑了,笑得像蒲公英一樣美,我知道,奶奶就是我心中最美的蒲公英呀!
奶奶輕輕抱起了我,踏著夕陽回去了。多麼美啊,這一片蒲公英的海洋……
苦菜花和蒲公英一樣,都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它們教會我怎樣去做人,每當看到它們,我就會想起我親愛的奶奶。
「苦菜呀花開,遍山岡呀……」
3. 苦菜花的點評鑒賞
作品真實而深刻地揭示了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斗爭的復雜性,並在這種復雜的斗爭中表現了人民的覺醒和成長,歌頌了革命人民的崇高品質。抗日游擊隊雖然一下子就結束了漢奸、大地主王唯一對王官莊的統治,成立了抗日民主政權,但斗爭並未就此結束,而是更深入、更尖銳地展開了。王唯一之子王竹當了偽軍中隊長,充當日寇掃盪戰中凶惡的劊子手,成為王官莊人民的死對頭。而更陰險、也更凶惡的則是王柬芝。他以開明地主身分獻地、辦學,偽裝進步,騙取信任,鑽入抗日民主政權內部,但暗中卻網羅黨羽,從事特務活動。王官莊的幾次被掃盪,村幹部的被殺,陳政委的被害,都和王柬芝送的情報緊密相關。而他的這些罪惡活動,又與為他所脅迫的無辜的長工王長鎖的悲劇性的愛情糾纏在一起,這就使他的陰謀更加難以揭露。在侵略者與漢奸地主這兩種勢力明明暗暗的勾結下,王官莊人民的抗日斗爭就變得更加復雜和殘酷。
但是,革命人民沒有屈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受了極其嚴峻的考驗,並在斗爭的鍛鍊中迅速地成長起來,懂得了生命的意義。作品用飽含激情的筆觸,細膩地描繪革命人民的成長,贊頌他們那種善良而又不屈的崇高精神。在嚴酷的斗爭中,面臨生與死、革命與個人、幹部與親人之間抉擇的關頭,他們總是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來維護黨和革命的利益。副村長、共產黨員七子因傷未能和鄉親們一起轉移,被王柬芝出賣,敵人想活捉他。七子英勇地戰斗,寧死不屈的頑強意志,使他把最後一顆手榴彈留給了自己和妻子。敵人設毒計讓婦女認親人以捕殺區幹部,花子正向丈夫老起走去,突然發現區委書記姜永泉,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她克服了感情上的矛盾,毅無反顧地走向姜永泉,眼睜睜地看著患難與共的丈夫慘死敵手;而老起明白她的心跡,宣布自己是八路軍,以自己的犧牲保全了黨的領導。就連被王柬芝脅迫的王長鎖和杏莉母親,也醒悟到「做個好人死了,強似劣人活著」,再也不願屈辱地生活下去,終於在斗爭中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品所塑造的母親——仁義嫂的形象,是當代文學史上第一個比較完整而豐滿的革命母親的英雄形象,具有相當的典型意義,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的人物畫廊增添了一個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同時,也標志著作品本身的藝術成就。可以看出,作者是懷著無限的深情來塑造母親的形象的,鮮明地刻畫了母親思想性格的主要特徵:慈愛心腸和革命意志。作品把母親置於王官莊極其嚴峻復雜的矛盾沖突之中,在公與私、生與死的抉擇面前,充分展示她性格中慈愛心腸與革命意志這兩個特徵,真實地描寫了她的覺醒和成長,具體地寫出她從一個只知愛自己子女的母親到愛革命、愛一切革命的子女,勇於為革命奉獻一切的革命母親的性格發展過程,並注意揭示母親性格發展過程中多方面的矛盾心理,使得母親的形象血肉豐滿,也使得讀者清晰地看到了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怎樣變為靈魂高尚的革命母親的過程。當大女兒娟子拿起獵槍參加革命活動時,母親的一家正處在極端困苦的生活中。大伯一家數口被惡霸地主王唯一害死,丈夫又被逼走,母親獨自拉扯著5個年幼的孩子,娟子是她唯一的幫手,母女相依為命,而且,斗爭的環境又是那樣的險惡,母親怎麼能不為娟子擔驚受怕呢?但是,公審大會和娟子親手槍斃大仇人王唯一的現實教育了她,「有一種東西,像是一把火從她內心裡燒起來」——母親的革命意識開始蘇醒了。面對封建家族的傳統壓力,她更加認定「娟子是好孩子」,毅然支援娟子幹革命工作。敵人燒毀母親的房子,她咬緊牙根:「這前世的冤,今世的仇,我爛了骨頭也要跟你們算清!」這冤讎,不僅是個人的,而且是階級的,因此,大兒子德強參軍時,母親滿意地「點頭」。隨著斗爭的深入,在共產黨員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她那母親的慈愛和革命的意志在不斷地發展。她從娟子、姜永泉、星梅和八路軍戰士身上,愈來愈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的力量,認識到革命才是苦難農民的唯一出路。她把對兒女的愛擴大到對每一個革命戰士的愛,上升到對革命的愛。當敵人逼她說出兵工廠埋藏機器的地點,並以殺害她的小女兒嫚子相威脅時,為了革命,為了保住兵工廠,她忍受了一切酷刑和巨大的悲痛,眼睜睜地看著心愛的小女兒被敵人殘酷殺害。
酷刑,摧毀不了她鋼鐵一樣的革命意志;殘殺,只能激起她更強烈的仇恨。這時,母親的慈愛心腸和革命意志已經升華到了一種嶄新的境界。她自覺地為革命工作,直到拿起武器親手消滅敵人。
母親的覺醒反映了千百萬貧苦農民的覺醒;母親的成長代表了千百萬革命母親的成長。
《苦菜花》還善於提煉生動而富於特徵性的情節,描繪驚心動魄的場面,這對於刻畫人物、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都有重要作用。
《苦菜花》的不足之處是,由於對當時斗爭的歷史背景展示不夠廣闊,致使作品未能涵納更為深廣的社會歷史生活內容。
4. 紅色書籍的讀後感
讀紅色經典巨著《長征》有感
自幼就與紅色經典名著有著不解的情結,利用再次拜讀了由我國著名報告文學作家王樹增歷時六年、嘔心瀝血精心打造的紅色經典巨著《長征》,書中以50多萬字的篇幅,描述了兩萬五千里長征中艱難卓絕的各個細節。
一滴一滴的淚,像蒙蒙細雨一樣,灑落大地,眼前閃過的畫面讓我永無難忘,那是一場奇跡的話劇,那是一篇難以忘懷的歷史紀錄,那更是一段辛福而痛苦的記憶!當我合上《長征》的一瞬間,那一幅幅驚天動地的畫面,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仍久久縈饒在我的眼前揮之不去,原來它已經深深震撼了我的靈魂,根植於我的心裡。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被譽為二十世紀「最令人神往,最能影響世界前途」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軍事奇跡,是人類戰爭史上一部大氣磅礴的英雄史詩,在歷時兩年時間里,各路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突破敵人的圍追堵截,戰勝無數的艱難險阻,縱橫十餘省,長驅二萬五千里,終於勝利到達陝北。雄關漫道、險象環生,紅軍一共爬過18條山脈,其中5條是終年積雪履蓋的,渡過24條河流,經過14個省份,佔領過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個地方軍閥軍隊的包圍,此外還打敗、躲過或勝過敵人派來追擊的中央各部隊。他們開進和順利穿過6個不同的少數民放地區,有些地方是中國軍隊幾十年所沒有去過的地方,但他們多以野菜、草根甚至牛皮、皮帶充飢,他們生死相依、患難與共、同心同德、眾志成誠征服了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是的,縱使裝備極其簡陋,給養嚴重匱乏,環境殿堂艱苦,數十倍敵軍前堵後追,但中國……人卻沒有屈服和害怕;沒有埋怨和嘆息;沒有懦弱和退縮。他們把個人命運與黨的命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系一起,義無反顧肩負起拯救中華民族於危難這中的歷史重任,他們用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抒寫了一首盪氣回腸、感動世界、震驚歷史的英雄史詩!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歷史雖已過去,但在國際形式日益緊張、天下尚未太平的現狀下,我們依舊更需要虔誠的緬懷革命先輩的不朽功勛,繼承光榮革命傳統,發揚先輩長征精神,同心同德,艱苦奮斗,在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道上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列寧說過:慶祝偉大革命的紀念日,最好的辦法是注意力集中在還沒有完成的革命任務上。
「少年弱則國弱,少年強則國強」,我們就應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遠大理想。在學校我們應把紅軍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發揚下去,孜孜不倦的學好每一科知識,用科技來強國,沿著先烈們走過的路,繼續走下去,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永遠巨人般屹立於世界強林之列。
畢竟,任何輝煌的業績都需用努力去創造,我們應從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吃皮帶」、「嚼草根」的不斷挑戰自我、挑戰極限、挑戰命運的精神中學習他們那種艱苦奮斗精神,無怨無悔的氣概,為理想而奮斗的勇氣。而知識就像滿目琳琅的大寶庫,探尋它的路是坎坷的,不能一遇到困難就退縮,只有經過磨練的人,才會不停地與困難做斗爭,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就如徐霞客歷經千辛萬苦終完成千古奇書《徐霞客游記》;就像司馬遷飽受屈辱終著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就像梵高孤獨貧窮一生卻為後人留下價值連城的作品;就像貝多芬雙耳失聰卻撫著琴鍵譜出優美的驚世曲調。
身處太平盛事,想想那些為了後來者的幸福義無反顧拋頭顱、灑熱血的長征英雄們,我們還有任何理由和資格去埋怨周圍的一切嗎?
歷史的身影漸漸遠去,此刻重新聆聽《長征》的故事,感受長征先驅們創造的輝煌,體驗他們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為使命不惜一切的精神,感動之餘無不對他們充滿了無限的熱愛和崇敬,同時也對自己身上的使命感到更神聖和光榮。
當我真正靜下心來,雙手虔誠的捧著《長征》這部卷帙浩繁的經典名著時,才恍然體悟到那段血風腥雨史告訴我們,其實生命是一條美麗曲折的幽徑,路旁有妍花的麗蝶,也有荊棘叢生,要想人生美麗輝煌,就應該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一路虔誠地走過,一路播撒希望的種子。人生的道路九曲十八彎,布滿了荊棘,但成功者總是用希望之光照亮前行的旅途,用堅強忍韌的毅力開辟通向輝煌的康莊大道
5. 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200字-300字)
《地道戰》全片的劇情是1942年,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盪。日本鬼子從炮樓出來不斷襲擊鄰村老百姓,進村後,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老百姓對他們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高家莊群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敵人的炮樓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隊長率日軍在天黑之際偷襲高家莊,這事被老鍾叔發現了,高老鍾意識到鬼子進村將是老百姓的一場災難。面對凶惡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鍾,就在鍾聲回盪在高家莊的上空時,山田的槍聲也響了,這位忠誠的老鍾叔倒在了山田的槍口下……高家莊人民被激怒了,他們望著老鍾叔的遺體,立下了錚錚誓言,他們要為老鍾叔報仇!
鬼子一出炮樓就會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發現,他們連忙告訴村裡的老百姓,趕快下地道,敵人進村後,什麼也發現不了,可是,民兵連長高傳寶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戰斗准備,一聲令下,四面開火,敵明我暗,戰術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亂竄亂跳。敵人在逃往炮樓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從地下向神兵一樣殺出,打得鬼子潰不成軍。最後,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隊長。高傳寶揪著小鬼子的衣領說:「你抬起頭來看一看,這是什麼?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六十幾年後的今天,回望六十幾年前的崢嶸歲月里,高家莊的地道戰中的地道是奇跡,而我說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們才是奇跡!他們發揮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戰勝了的困難,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自己的家園和祖國!他們在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6. 電影<苦菜花>觀後感
《苦菜花》(The Lettuce,中國,1965)
中國抗戰永恆經典黑白片。中國導演李昂代表作。根據中國作家同名小說改編。1940年,中共膠東抗日根據地民兵和村民艱苦卓絕的抗戰以及一個農村家庭前仆後繼的革命和犧牲,其間特別塑造了一個深明大義、赤膽忠心、最後居然還拿起槍殺了漢奸校長的農村婦女兼偉大母親形象。堅韌不拔的中華民族精神,戰爭中經受死亡考驗的親情和愛情。其間老百姓對於共產黨的骨肉深情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表現單純,底蘊厚重。影片女聲獨唱主題歌《苦菜花》悲情深沉、歌音如慟,令人聞聲落淚:苦菜花開滿地黃,烏雲當頭遮太陽……苦菜花開高崗上,烈士鮮血灑在青湖畔……曲雲、袁霞、王志剛、楊雅琴、顧嵐等主演。
影片描寫英雄母親馮大娘這樣的一位普通農村婦女,在黨的領導下,在殘酷的對敵斗爭中,如何鍛煉成長成一個有高度階級覺悟和崇高愛國主義精神的戰士,使她懂得了對付殘暴的階級敵人,只有拿起槍桿子來進行斗爭的真理。
7. 求一篇愛國影片觀後感(400字左右)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公嘎了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嘎子小時生活很苦,但是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嘎子的愛國熱情、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達到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和嘎子對比,我顯得是那麼渺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即使失敗也會堅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敗就放棄。記得那次學校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當時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師報了名。正當我滿懷信心地開始製作我自己設計的「動力小船」時,卻發現了一個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接上電線了電池卻不通電。等我解決了電池的問題後卻發現螺旋槳轉不了了,當我解決螺旋槳的問題卻發現……這一個個問題把我搞得頭暈眼花,頭上金星亂飛,我一氣之下把「動力小船」摔了個稀巴爛。結果認真製作,能持之以恆的同學獲獎了。望著他們勝利的神情我後悔莫及。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夠為我國的將來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縣城找一位親戚時,卻發現那位親戚幫鬼子拍照,臉氣得由綠到紅由紅到紫。嘎子剛正不阿而我卻因膽小冤枉他人。記得那是我上四年級時。我剛到家門口,卻發現一個人在開我家的門鎖。我仔細一看,原來他把我家的鎖弄壞了,怎麼也打不開了。他見我回來了,便立即惡狠狠地說:「你要敢把這件事說出去,我便揍死你!」我嚇得連忙點點頭。等我媽回來時卻撒了謊說是樓上小妹妹弄的,為此我還經常為此事感到不安呢。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嘎子哥一樣毫無保留地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
8. 六年級苦菜花讀後感400字左右
認真細致且充滿樂趣地觀察、玩味一隻小蟲子,一定是一位非常有趣的人,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朱贏椿就是這么一個非常有趣的人,他的《蟲子旁》讓我們從不同的視角體會到了從前不曾關注過的蟲子世界的滋味。
這些常常被我們忽略的昆蟲王國的子民們,有著它們獨特的靈性。在過去的日子裡,不論怕或不怕,我看見蟲子,總是跨過去或者繞著走,從未思考過也從未觀察過它們正在做什麼,相互之間有什麼交流,兩只蟲子之間是朋友還是對手,抑或是獵手與獵物。但是通過作者的眼睛甚至說通報作者的心靈,我看到了昆蟲世界裡的喜怒哀樂。
在《小蟻被枯枝砸傷了腰》一節,兩只小螞蟻高高興興地走在冰涼的石板上,搜尋著能夠吃的東西。也許它們還打算干點別的,可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一根枯枝,把一隻小螞蟻的腰砸傷了。小螞蟻,想必大家都見過,那小細腰,怎麼能承受得住這個重量和沖擊力?對於這只小螞蟻來說,這可真是飛來橫禍。我讀到此處,就不能不為它的倒霉感到惋惜,也感嘆了一下蟻生無常。進而想到高空墜物真是害人害己,目前高樓林立,我們是不是要管好自己,更要管好管好自己孩子……
在《會一動的白色小花》一節,作者在一個枝頭看到一朵小白花兒,他正要觸摸,突然發現小花竟然移動了一下,仔細一看,竟然是一隻叫做廣翅蠟蟬的蟲子。它孤零零地用這么一個擬態的技能來保護自我,在那麼大的自然界,這軀體是多麼弱小,可這種精神又是多麼強大?事實上,昆蟲有一點會讓很多多情的人,憑空對他們產生憐憫的:很少得到雙親撫育,大多數都是孤獨一生!我們會不會由此而想到,要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的一切……
在《斷翅的蝴蝶》一節,一隻蝴蝶經歷了化蛹、破繭、成蝶,走過了一個絢爛的春天。但是後來,她的翅膀被大雨打碎了,飛不起來,挪動困難,就和花瓣一起飄飄然落地,可謂晚景凄涼。這時候,作者敏銳的眼睛觀察到,她的凄涼還不止如此,落地不一會兒,一隻性急的螞蟻已經在嘗試著咬她的翅膀拖她的身軀,這是否印證著虎落平陽……
還有高冷的葉甲對身邊發生的一切不聞不問,卻在一隻冒冒失失的小尺蠖面前露出溫暖的一面,兩只小蟲頭挨著頭曬太陽;蜘蛛媽媽建造堅實的卵袋來保護自己的寶寶,還不忘用蛛絲黏住一片樹葉來為寶寶遮風擋雨;死要面子的鼻涕蟲見刺蛾不肯讓路,寧可忍著痛從刺蛾身上爬過去也不肯繞幾厘米的路顯得自己示弱……
9. 電影苦菜花觀後感
在抗戰勝利六十周年之際,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愛國主義電影——《苦菜花》。電影中講述的是主人公英子,在家人遭到日本鬼子侵略殺辱之後,同倖存下來的兄弟們一起加入了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走上了抗擊日寇、保家衛國的革命道路。通過觀看電影,不但使我對中國人民的抗戰歷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使我的愛國主義意識得到了升華。我們少先隊員作為共產主義的接班人,生活在祖國快速發展的和平年代中,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能更好的擔負起祖國的四化建設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