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父》的結局是怎樣的
片尾的閃回(生日場景)是全片(包含Ⅰ、Ⅱ)最具悲劇意味的一幕,同時也是使兩部電影合二為一的樞紐所在,在表現力上甚至強過了《教父》中柯里昂死去時那個不朽的場景,唯一的缺憾是它不能獨立存在。這個悲劇意味,不是指單一事件,而是指貫聯全片,包含了整個故事所涉及的所有主題,其中最主要的元素有三,一是美國夢及美國夢的虛幻與罪惡;二是義大利(西西里)式傳統家庭觀念(包含宗教、榮譽觀等),在不同的環境中、不同時代里所發生的沖突與演變,即兩種文化的碰撞;三是人無法逃脫的傀儡命運,看似不同實又相同的悲情宿命。 這場戲發生在《教父》的故事之前,《教父Ⅱ》中柯里昂的故事之後。這是一次私密的家庭聚會,因由是柯里昂的生日,而他本人正在采購聖誕節禮物還未回家;大的時代背景在對話也有透露,正是美國對日本宣戰之時。這場戲的主角是柯里昂的三個親生兒子與養子,桑尼、弗雷多、邁克與湯姆,其他在場人物還有康妮、卡洛、湯姆的女友泰瑞沙、泰西勒。 場景適於桑尼帶卡洛回家,並介紹他給大家認識,介紹邁克時提到家人稱邁克為大學生,自己也以戲虐的口氣叫他「愛因斯坦」;閑聊中桑尼提起美國對日本宣戰,說志願參軍的人是笨蛋;邁克反駁說他這是與父親同樣的觀點,桑尼無從分辨,反問他既然贊成,為什麼不參軍?邁克說自己加入了海軍,眾人愕然。湯姆說柯里昂為了讓邁克緩征花了很大力氣,邁克不置可否的說自己並未有這樣的要求;桑尼憤怒地拉扯著邁克,質問他為何這么做,泰西勒急忙勸阻;桑尼按捺住心中的怒氣,讓康妮與卡洛去客廳,留下四兄弟在餐桌邊;桑尼埋怨邁克不該在生日的時候來傷害父親,弗雷多對邁克表示支持,桑尼將他伸出的手推了回去,讓他去倒杯酒;湯姆說柯里昂對邁克的未來有計劃,邁克說自己對未來也有計劃,湯姆說父親對他期望很高,邁克說想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桑尼罵邁克上大學讓他變笨了,話音未落,康妮走進來說父親回來了,桑尼與湯姆離開;桑尼邊走邊回頭罵邁克是笨蛋,留下邁克一個人在房間內,畫外想起喧鬧的叫聲 「大驚喜」…… 這是一個有著無窮內涵的場景,它的意義不僅在結構上補充情節中的空白,讓《教父Ⅱ》與《教父》首尾呼應融為一體,同時也有力地提升了故事的主題。我們按照故事大概的敘述順序,看看散落在故事中與這場戲關聯的內容,它們之間如何聚合在一起並產生化學反應。(為了避免牽扯到太多的對應場景,我們只側重父子間的內容,而省略掉其中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兄弟間的眾多恩怨細節。) ○《教父》的開篇段落里,身著軍裝的邁克與身為黑道中人的兄長們有著強烈的反差,這個落差令我們困惑,他為什麼不同呢?閃回這一幕給出了答案:那正是他參軍回來的日子。可是他為何要參軍呢?因為他讀了大學,教育(美國式)讓他有了與家族成員(移民)不同的價值觀。所以他對自己的未來有自己的期望,某種意義上這帶有一絲兒子對專制父親的逆反味道,正是青年的典型心態。 ○許多場景里,或正面或側面交待了邁克在柯里昂心目中的地位。聯系閃回這一場戲,我們可以確定邁克在兄弟間最受寵愛,父親對他有期望,這究竟是怎樣的期望和計劃呢?它與邁克自己的期望有什麼不同呢?可以確定的是,讀大學是實現這個期望的第一步,只是在這一步以後,邁克自己選擇了與父親計劃不同的方向。婚禮段落里有湯姆說柯里昂要跟邁克談話,可以想像的是,只要現在的邁克接受父親的善意,柯里昂的期望還是能夠再次走上正軌。這是個特殊的時期,一切皆有可能。 ○邁克遭警長毆打一場戲里,我們由人物的對話里知道邁克不僅參過軍,而且立了戰功,是美國英雄。隨後克里曼沙教邁克用槍,告訴邁克他是大家的英雄,其中包括他的父親柯里昂。這里側面交待了柯里昂作為父親的溫柔一面,補上了由閃回這一場至婚禮之間的大片空白里,柯里昂作為父親的矛盾處境,一面是驕傲,一面是牽掛,以及深藏起來的「期望」。 ○柯里昂由醫院回家後,得知邁克捲入事件後,搖頭嘆息。他對邁克有期望,在邁克拒絕過一次後,依稀又有了實現的可能;卻想不到他竟然因為自己卷了進來,即安慰,又痛心。至此,不但他的計劃落空,他知道邁克自己的計劃也已落空,他將走上一條所有人都在極力避免他走上的道路。而「期望」與現實之間究竟有多大的落差,謎底即將揭開。 ○邁克與凱重逢,談話中對父親的看法已經改觀。他說父親是一個要負很多責任的人, 「就像總統和參議員」,凱說總統和參議員不殺人。這又是一個包含了許多隱喻的時刻,最直接的,它說出了柯里昂只是「像」總統和參議員。隨後邁克有一個小的沉吟,然後說「是誰天真?」,同樣的隱喻與所指。凱的話也讓他體會到一個最重要的東西,這可能是他第一次發現,但同時也體會到其間的落差。而他的回答不僅指父親,也指自己。他們各自的計劃,一個關於未來的不同的計劃,一邊是父親對兒子的期望,一邊是忠於自我的未來的期望,最後陰差陽錯全部成空;而他們,在命運之前顯然都太天真了。 ○然後就是對應閃回的關鍵場景,邁克與柯里昂父子之間的談話,所有的東西都將在這里揭開(據說這場就是羅伯特�6�1唐的手筆)。談話中邁克從柯里昂猶豫不決的態度中看出他有所困擾,於是追問,柯里昂終於吐露心聲。「我知道桑尼勢必會染指家族事業,還有弗雷多…但我從來沒…我從來沒想到要你參與,我幹了一輩子,沒什麼遺憾的,我照顧了我的家人,但是我絕不當傻瓜,讓那些大人物在幕後操縱我,我不必道歉,那是我的命運,但是我想過…有一天你能當那些操縱的人,柯里昂參議員、柯里昂州長之類的,再建立一個王國……」 至此,一個黑手黨大佬光鮮背後的無奈、失落中寄予兒子的野心,一個義大利移民父親對兒子的殷切期望,都包含進了一個變異的「美國夢」之中。這兩代人的一個理想,最後都被現實無情埋葬,深刻的點出了「美國夢」的虛幻本質。由這個畫龍點睛的閃回場景,兩部獨立成篇的電影完美的融合成一個故事,兩部電影講述的三段時間完美的融合成一段時間。這里僅抽取了其中的父子關系,故事還有牽連更廣的手足關系,就像父子關系所包含的悲劇性一樣(期望與現實的逆反),這一層關系同樣充滿了矛盾的悲情、人物身在其中的身不由己。邁克為了保護家人,卻不得不殺掉自己的家人。這一部分較之父子關系的內容更多,在兩部電影都有相當多的篇幅來表現。 這場戲存在於劇本中,最後出現在電影里,這是必然;但必然中卻又有小小的偶然。這場戲是柯里昂的生日,他本來應該作為唯一的主角出場,但他並沒有出現在畫面上。當我在數次的重溫中偶然體會到這場戲的絕妙之後,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獨具匠心的設計。這次在花絮看科波拉說起這場戲,才知道這個設計是基於一次偶然。事實上,這里本來計劃請馬龍�6�1白蘭度客串一場,他本人也接受了,但最後迫於壓力被取消,科波拉無奈中採用了現在的設計。這個壓力,有個說法是白蘭度受到合同的限制,但說服力明顯不足,另一個顯然才是根本:白蘭度在《教父》中奪得最佳男主角,他不但拒絕領獎,而且還安排一個印第安裔女人上台抨擊印地安人受到的不公平對待,引起軒然大波,結果激怒了派拉蒙老闆雅格蘭,在他的阻擾下白蘭度未能在《教父Ⅱ》驚鴻一現。這個事實也頗具諷刺,如果白蘭度出現,這場戲的表現力將大打折扣,場景必然不能以邁克獨處的一幕結束;同時,柯波拉在處理這場戲的時候,有意將邁克放置到眾人的對立面,如果柯里昂在場,這種對比就會被削弱,也暴露出其中的設計。當白蘭度不能出現,而又要表現他的在場,所有人都必須走出客廳,只留下邁克一個人在餐廳內,畫外音中的「大驚喜」,也因此充滿了強烈的黑色效果。而這個孤獨形象的隱喻,正是《教父Ⅱ》營造出來的基調形象。
② 教父安東尼柯里昂死了沒
沒有。
電影《教父》大結局中,邁克於1951年回到了紐約,並和前女友凱結了婚。日益衰老的教父將家族首領的位置傳給了邁克。在教父病故之後,邁克開始了醞釀已久的復仇。他派人刺殺了另兩個敵對家族的首領,並親自殺死了謀害他前妻的法布里奇奧。同時他也命人殺死了卡洛,為遜尼報了仇。仇敵盡數剪除。康妮因為丈夫被殺而沖進了家門,瘋狂地撕打邁克。邁克冷峻地命人把康妮送進了瘋人院。他已經成了新一代的教父。
③ 電影教父系列中教父麥克克里昂一共有幾個兄弟姐妹他們最終都是什麼樣的結局
麥克有兩個親哥哥,一個親妹妹,大哥桑尼,二哥弗雷多,妹妹康妮。桑尼被妹夫卡洛出賣被槍殺,弗雷多出賣家族被麥克下令槍殺,康妮最後回歸家族,一直活到最後。
④ 電影教父中軍師的結局
結局:在第一代教父病故之後,邁克開始了醞釀已久的復仇。他派人刺殺了另兩個敵對家族的首領,並親自殺死了謀害他前妻的法布里奇奧,同時他也命人殺死了卡洛,為遜尼報了仇,仇敵盡數剪除。
在殺掉5大家族族長後,問軍師湯姆是否願意離開拉斯維加斯(如果選離開就會被邁克定位背叛),湯姆拒絕離開。為了表示自己的忠誠,湯姆把自己的兒子安德魯安排到了梵蒂岡教會任職,但他早已不被邁克信任,晚年獨自生活在拉斯維加斯,最後老死在那裡。
(4)電影教父大結局是什麼擴展閱讀:
劇情介紹:
維托·唐·科萊昂是黑手黨首領有三個兒子,好色的長子遜尼,懦弱的次子弗雷德和從二戰戰場回來的小兒子邁克。其中遜尼是教父的得力助手;而邁克雖然精明能幹,卻對家族的事業沒什麼興趣。聖誕前夕,素洛佐劫持了教父的教子湯姆,並派人暗殺教父。教父中槍入院。
素洛佐要湯姆設法使遜尼同意毒品買賣,重新談判。遜尼有勇無謀,發誓報仇,卻無計可施。邁克去醫院探望父親,他發現保鏢已被收買,而警方亦和素洛佐串通一氣。邁克制定了一個計策誘使素洛佐和警長前來談判。在一家小餐館內,邁克用事先藏在廁所內的手槍擊斃了素洛佐和警長。
邁克逃到了西西里,於1951年回到了紐約,並和前女友凱結了婚。在教父病故之後,邁克開始了醞釀已久的復仇,仇敵盡數剪除。康妮因為丈夫被殺而沖進了家門,瘋狂地撕打邁克,邁克冷峻地命人把康妮送進了瘋人院。他已經成了新一代的教父。
⑤ 電影教父3最後,麥克是怎麼死的
麥克是老死的,他女兒死他後心灰意冷,回到了西西里島。倒在地上的人就是他,他死了以後,生意已經給文森去做了。
《教父3》是1990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是繼1974年《教父續集》之後十六年的1990年才上映的《教父》三部曲完結篇。本片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再次執導,主要演員有阿爾·帕西諾、黛安·基頓、安迪·加西亞等。
該片講述了,1979年,第二代教父麥克·柯里昂到了垂暮之年,為了靈魂的救贖,麥克慢慢結束家族的黑道事業,轉投正當生意。
(5)電影教父大結局是什麼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麥克·柯里昂
二代教父麥克,想要棄惡從善,他不僅放棄了柯里昂家族中大多的犯罪勢力,甚至創立了以父親為名的維托·柯里昂基金會。獲得了吉爾戴大主教所頒發的聖巴斯弟盎勛章。
2、文森·柯里昂
麥可大哥桑尼的私生子文森·曼西尼,文森是個野心勃勃、風流瀟灑的年輕後輩,他與柯里昂家族手下的一名黑幫頭目喬伊·札薩有相當嚴重的沖突,兩人甚至在麥可面前大打出手。
3、凱·柯里昂
麥克多年未見的妻子,與麥克在西西里旅遊,他們最後也打開了彼此的心門互訴心聲,麥可希望得到凱的諒解,而凱也告訴麥可她始終愛著他。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教父3
⑥ 教父1最後的情節是個什麼意思
邁克於1951年回到了紐約,並和前女友凱結了婚。日益衰老的教父將家族首領的位置傳給了邁克。在教父病故之後,邁克開始了醞釀已久的復仇。他派人刺殺了另兩個敵對家族的首領,並殺死了謀害他前妻的法布里奇奧。同時他也命人殺死了卡洛,為遜尼報了仇。
仇敵盡數剪除。康妮因為丈夫被殺而沖進了家門,瘋狂地撕打邁克。邁克冷峻地命人把康妮送進了瘋人院。他已經成了新一代的教父。
(6)電影教父大結局是什麼擴展閱讀
影片的開場便是老教父維克托-科里昂坐在昏暗的書房中中聆聽來訪者的談話,整體的畫面嚴肅而莊重。但是此時的教父卻用手撫摸著懷中的貓咪,據馬龍白蘭度後來的談話中表示,這只貓咪其實並不在電影劇情之中,而是白蘭度的臨時之舉。
撫摸貓咪的溫柔慈愛與嚴肅的談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甚至於在日後許多的電影中,都致敬了這一經典造型。
當教父遇刺邁克選擇了第一時間回到父親身邊,並且不惜自己親自前去報仇。報仇之後邁克選擇了聽從安排前往西西里,但到了這里邁克與凱的感情也走到了盡頭。
其實在這里就能夠看出一個男人在「家族」與「愛情」之間的抉擇,片中的邁克毅然的選擇了「家族」。這也成功的為他贏得了教父繼承人的身份,但是即使知道日後的生活會危險,但他在最後依舊選擇了迎娶凱。
⑦ 教父1 最後的結局想不通 求大神解答麥克憑什麼可以如此輕松的1挑5搞定5大家族,完成如此壯舉
1、結局是邁克於的仇敵盡數剪除。康妮因為丈夫被殺而沖進了家門,瘋狂地撕打邁克。邁克冷峻地命人把康妮送進了瘋人院。他已經成了新一代的教父。
2、因為在進行神聖儀式的同一天內,全面展開暗殺行動,幹掉巴西尼、塔塔基利亞、莫格林、其他家族大佬,暗殺行動佔用篇幅不長,但每一場都精彩,暗殺手法五花八門都是精心策劃,用的人都是一等好手(這一點從幾個殺手的選角就可以看出來,都不是路人甲的臉,原著里也對麥克剛接大任後培養的人才重點著墨,另外克里門扎親自端槍暗殺也看出這種活不是一般小弟能勝任的)。
這件事需要周密計劃,需要安插卧底以掌握行程,重要的是要在同一時間段全部搞定這樣就排除了後面五大家族聯合復仇的後患(或者說極大的削弱了五大家族的組織力和溝通能力)。
(7)電影教父大結局是什麼擴展閱讀
該片改編自馬里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托·唐·柯里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柯里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1973年該片獲得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獎。2007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
影片的開場便是老教父維克托-科里昂坐在昏暗的書房中中聆聽來訪者的談話,整體的畫面嚴肅而莊重。但是此時的教父卻用手撫摸著懷中的貓咪,據馬龍白蘭度後來的談話中表示,這只貓咪其實並不在電影劇情之中,而是白蘭度的臨時之舉。
⑧ 電影教父的結局為什麼是苦澀的結局
老教父是幸運的,把老教父和麥克換換位置,老教父不一定有這個本事,畢竟麥克「臨死」時用了最後一把力氣,真的把家族做大洗白了,只可惜沒有接班人。麥克沒錯,錯的是命運,這是命運對麥克的極大不公。先說妻子的離開,根本原因是妻子無法認同麥克殺人,她出生的時代背景和受到的教育讓她無法認同,她也看不到這個世界背後隱藏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