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評價日本電影《怒》
日本電影《怒》在北京國際電影節上人氣爆棚,影片的導演李相日憑借其獨特的敘事手法,成功將東京、千葉和沖繩三地的三個故事串聯起來,講述了一段關於人與人之間信任的脆弱與堅定。影片的質感呈現出一種廣袤的社會視野,引人深思。
在《怒》的結尾,宮崎葵飾演的角色挽回了信任,妻夫木聰飾演的角色則在試圖挽回信任時,得不到諒解,而罪犯山神一的行徑則摧毀了他周圍人的信任,成為故事中的源頭。影片通過山神一的行徑,探討了信任的缺失,以及導致這種缺失的原因。影片中的「外來者」角色,如打工者、男同性戀和背包客,都與信任的缺失有著密切的聯系。
《怒》的深刻之處在於其社會因素,而不是其他方面。沖繩故事中的沖繩居民抵制美國駐軍,以及少女泉被美國大兵強奸,這些都是造成日本本土居民長久以來精神高壓的原因。電影中,導演李相日作為一名日籍韓裔的導演,身負兩種身份——韓國和日本的雙重文化因素,將民族之「怒」包裹在整部電影的三個故事中。這種民族之「怒」被腹語術包裹,讓觀眾感受到了電影的嚴肅性。
電影通過大量的相似性轉場和聲橋的運用,讓沖繩的潛在主題溢滿到其他兩地故事中,而日本配樂大師坂本龍一的樂曲,造就了三個故事在時空上的連貫性,進而產生了一種「互文本性」。電影在今井剛流轉的剪輯下,將三個時空的碎片互相糅雜,呈現出一種渾然天成的狀態。
少女泉最後的怒吼照應了電影的主題,但更為悲哀的是,她的怒吼空間只存在於漫無邊際的大海中。真正的日本社會既不「在乎」,也不會「正視」她的控訴,因為在這個社會里,「信任」是真空的。電影以一種深刻的方式,揭示了現代社會中信任的缺失和信任的重要性。
2. 電影《怒》結尾兇手死了的寓意是什麼
電影《怒》結尾兇手死了的寓意是表達兇手田中他對於社會不公平對待的"怒",發泄在比他更弱小的東西身上,然後換來的是信任的瓦解,陷入社會的死循環。對社會的不公平對待(田中),對於現實的不滿(愛子),對自己犯的過錯(優馬),我們的"怒"沒有向直接令你感到"怒"的人發泄。
相反,受到傷害的往往是信任你的人,你身邊的人。
整部影片中,都在貫穿著「憤怒」的情緒,這種憤怒來源於底層、邊緣人物對於現實的反抗,卻發現無能為力的憤怒。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大概也是這部影片想要表達的思想吧。你努力掙扎著,卻發現現實絲毫不為所動的時候,大概也只剩下憤怒了吧。
(2)怒完整版電影解說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這部電影《怒》開始就展現了一場兇殺案現場,東京八王子地區一對夫婦慘遭謀殺,慘死在自家浴室。狹小的房間,滿地的鮮血,兇手在殘忍殺死夫婦倆後,用鮮血在牆上留下了一個大大的「怒」字後逃逸,場面十分血腥殘暴。
電影講述了三個人的故事:
廣瀨鈴是背叛的憤絕。被美軍強暴然後自己的同伴、自己的心儀的對象在事發現場,卻保持了沉默。森山未來是反社會的憤怒。受到了來自社會的不公正的待遇。無人島是逃離的法外之地。妻夫木聰是對自我的憤恨。傲慢毒舌自戀自私,完美精英主義的同性戀。因為猜忌而失去愛人。
松山研一是得不到社會法律庇護的隱忍,憤怒偶爾表現在眼神里。但也就只在眼神里。渡邊謙一是無言的悲憤。因為智力障礙的女兒宮崎葵在風俗店的緋聞,而受到周圍人的非議。唯獨宮崎葵是列外。結尾終於找回愛人,坐上了回家的列車。
長發上別著的小紅花不見了。也不是幼齡小姑娘的笑臉,而是含著淚水但卻無所畏懼的特寫,給人卻帶來一絲成長和未來的希望。
3. 電影怒的大結局是什麼 殺害夫婦的兇手到底是誰
這個電影重點不在於兇手是誰,人物之間的情感,所以應該是開放式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