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法國上個世紀電影

法國上個世紀電影

發布時間:2021-08-02 11:21:01

1. 法國有哪些歷史片值得推薦

法國是一個浪漫到骨子裡的國度,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法國電影理所應當帶著浪漫幽默的風格,同時還帶有個人性、內涵性、創造性還有政治性。說起法國電影,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 《這個殺手不太冷》、《放牛班的春天》、《天使愛美麗》、《兩小無猜》和《觸不可及》 等家喻戶曉的作品。這些作品裡面的主角和劇情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仍然津津樂道。其實上,除了以上作品,還有不少值得稱道的法國小眾電影,今天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

首先為大家推薦的是《修復生命》。這部電影是卡黛兒·基耶維蕾執導的劇情片,由塔哈·拉希姆和艾瑪紐爾·塞尼耶出演。該片講述的是一起致命意外牽起陌生故事的延續。影片中賽門和好友三人於清晨逐海沖浪,回程時疲勞駕駛釀成無法挽回的傷害,年輕的賽門只能靠生命維持系統活著。就在賽門父母還難以接受事實的當下,醫生勇敢告知,賽門的生命可以拯救其他垂危的性命,建議進行器官捐贈配對。同一時間在巴黎,一名深受心疾威脅的母親正在等待心臟移植,賽門的心跳,將為這位堅強母親注入重生的力量……該片獲得了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獎最佳影片和酷兒獅獎的提名,同時還獲得了第42屆法國凱撒電影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提名。

2. 求上世紀國內外有名的電影

1.西線無戰事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1930)(美國) 奧斯卡授獎以來第一部具有強烈思想性的作品 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反戰電影」之一 揭示了慘絕人寰的戰爭實況,擊潰了所謂的「愛國」迷夢 2.馬路天使 Street Angel(1937)(中國) 中國早期社會問題片的集大成者 海派城市市井生活的經典寫照 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的壓軸之作 3.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1939)(美國) 好萊塢「第一巨片」 展現著曠世愛情的絕世佳作 奧斯卡史上一個不可逾越的「至高點」 4.魂斷藍橋 Waterloo Bridge(1940)(美國) 鏡花水月痴人淚,藍橋愁斷離人腸 戰爭時期一首催人淚下的愛情絕唱 電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愛情悲劇之一 5.公民凱恩 Citizen Kane(1941)(美國) 世界電影史上的一次重要實驗 反映一個浮士德式的人物在物質世界中的生存狀態 一部純粹的「電影的詩」 6.卡薩布蘭卡 Casablanca(1942)(美國) 世界電影殿堂中的經典之作 以愛情故事貫穿起來的驚險偵探片 蘊涵著愛國主義的主題和反法西斯激情 7.小城之春 Spring in a Small Town(1948)(中國) 一部典型的心理抒情片 世界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開創了中國電影史上詩化電影的先河 8.羅生門 Rash?mon(1950)(日本) 挖掘人性丑惡的巔峰之作 在國際影壇上產生重大影響的第一部日本影片 標志著日本的電影藝術進入一個新紀元 9.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1953)(美國) 流芳百世的浪漫經典 電影史上愛情文藝片的典範 溫馨浪漫中充滿了藝術的美感 10.後窗 Rear Window(1954)(美國) 「永遠的驚悚大師」的傑出代表作 一則「看電影」的寓言 一首直指陰暗人心的詩 11.賓虛 Ben-Hur(1959)(美國) 一部名垂影史的史詩巨片 奧斯卡歷史上一個突破性的記錄 滿含著對神的謙恭之感和敬畏之情 12.西區故事 West Side Story(1961)(美國) 百年經典的主題與現代藝術的融會貫通 美國「街頭歌舞片」的經典之作 一幕「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現代都市愛情悲劇 13.音樂之聲 The Sound of Music(1965)(美國) 人類記憶中最值得珍惜和細細回味的藝術佳作 好萊塢音樂歌舞片中經典中的經典 電影史上絕妙的神來之筆 14.教父 The Godfather (1972)(美國) 一部令人拍案叫絕的成功之作 一部最具史詩氣魄的揭露黑社會明爭暗鬥內幕的影片 一幅氣勢恢弘的「社會圖卷」 15.星球大戰 Star Wars (1977)(美國) 20世紀最為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 科幻電影史上最為經典的作品 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16.人證 Ningen no sh?mei (1977)(日本) 一部探討人性、人情、人倫的傑作 世界偵探推理片中的精品 開拓了懸疑片的社會深度 17.城南舊事 My Memories of Old Beijing(1983)(中國) 滿含人間煙火味,卻無半分名利心 近乎一幅寧靜、淡泊、簡約的中國水墨畫 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18.莫扎特 Amadeus (1984)(美國) 展現一位「並非完人的樂聖」的坎坷人生 反映人生道路上善與惡的沖突 深刻洞悉人性的經典之作 19.芙蓉鎮 Hibiscus Town(1984)(中國) 「電影泰斗」謝晉的扛鼎之作 表現了各式人物在歷史面前的真實面目 發出對人性的呼喚和對美好感情的謳歌 20.紅高粱 Red Sorghum(1987)(中國) 中國新時期電影創作的新篇章 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新開始 猶如一聲霹靂,驚醒了西方人對中國電影所持的蔑視與迷幻 21.十誡 Dekalog (1989)(波蘭) 歐洲「道德焦慮電影」的代表作 以探討當代人的道德困惑為主旨的鴻篇巨制 透過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生契約引出滿含悲憫和質疑的精神命題 22.悲情城市 Beiqing chengshi (1989)(中國台灣) 當代台灣社會的灰色寓言 都會浮世風景中喑啞的安魂曲 一部時代轉換與個人命運緊緊相扣的台灣史詩 23.人鬼情未了(第六感生死戀) Ghost (1990)(美國) 好萊塢道德復興運動的代表作 一幕傑出的愛情悲劇 體現了超越生死的浪漫柔情 24.與狼共舞 Dances with Wolves (1990)(美國) 多元化文化觀在電影史上的成功折射 對美國西進運動的深刻反思 好萊塢歷史上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傳奇 25.情人 Amant, L' (1992)(法國/英國/越南) 一段讓人痛徹心扉的異國之戀 一段大膽、熾烈、郁悶而又無奈的叛逆戀情 一堵無法逾越的經典嘆息之牆 26.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美國) 美國社會問題片的經典之作 一部令人緊張得透不過氣來的心理分析片 好萊塢最令人激動的恐怖片之一 27.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A Brighter Summer Day(1991)(中國台灣) 銳利的現代感和青春化特徵的真實結合 一曲青春的悲歌、一幕夾雜了少年初始的懵懂之美的戲劇 展現與夜色、血腥和貓王的歌聲聯系在一起的別樣的青春 28.霸王別姬 Farewell My Concubine(1993)(中國/香港) 通俗中見斑斕,曲高而和者眾 一部絢爛、令人陶醉的史詩 29.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 (1993)(美國) 探尋和謳歌在特殊環境中的人性發展軌跡 具有巨大影響的震撼力和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藝術魅力 深具史詩的格局和撼人心魄的情緒力量 30.真實的謊言 True Lies (1994)(美國) 美國20世紀90年代動作片經典中的經典 特技電影的典範 大陸市場進口好萊塢大片的開始 31.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 (1994)(美國) 美國「反智電影」的代表作 充滿著好萊塢電影回歸的保守主義精神 以小人物的經歷透視著美國的政治和社會史 32.燃情歲月 Legends of the Fall (1994)(美國) 一幅波瀾壯闊的美國西部畫卷 一部經典的唯美派電影 恍如隔世的成人童話 33.鋼琴課(鋼琴別戀)The Piano (1993)(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 一個凄美感人而又令人迷醉的愛情故事 細膩地展現了維多利亞時代一個啞女深邃的情感世界 反映女性意識覺醒的佳作 34.陽光燦爛的日子 In the Heat of the Sun (1994)(中國) 20世紀90年代中國電影的「意外之喜」 對「文革」時期青少年的生活狀態和青春期困惑的真實描繪 標志著中國電影跨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35.肖申克的救贖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美國) 一部揭露美國司法黑幕的巨片 一幅用友誼和希望描繪的生命畫卷 蘊涵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 36.獅子王 The Lion King (1994)(美國) 動物界中的「哈姆雷特」 歷史上最受歡迎的英語影片 迪斯尼公司的巔峰之作 37.這個殺手不太冷(終極追殺令/殺手萊昂/殺手裡昂) Léon (1994)(法國/美國) 一部偏重於暴力美學的動作巨片 令人心碎的問題少女與中年殺手的悲劇之戀 滿含繞指柔情的都市寓言 38.七宗罪 Se7en (1995)(美國) 電影史上最成功的心理驚悚片 一幕讓人發狂的人生戲劇 一部具有濃厚哲學意味的警世錄 39.勇敢的心 Braveheart (1995)(美國) 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義和政治內涵的史詩巨片 一段纏綿而令人盪氣回腸的鐵血柔情 一部悲壯的血淚傳奇 40.廊橋遺夢(麥迪遜之橋)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1995)(美國) 一部內涵深刻的社會倫理片 一段柏拉圖式的經典愛情 一部本地化思維極強的力作 41.猜火車 Trainspotting (1996)(英國) 一部著眼於社會現實的「問題電影」 另類影片的經典之作 以寫實主義的基調展示了現代青年自我放逐的生活狀態 42.泰坦尼克號 Titanic (1997)(美國) 電影史上第一昂貴的電影 沉沒之船上永不沉沒的愛情絕唱 一部人類應時時審視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 43.美麗人生 Vita è bella, La (1997)(義大利) 一部超越常規的黑色喜劇片 一服醫治戰爭創傷的最佳良葯 擁有溫暖的質感,清新、達觀,而又生機盎然 44.中央車站 Central do Brasil (1998)(巴西/法國) 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之一 一部具有現實主義風范的溫情小品 一段悲憫旋律下的自我救贖之路 45.楚門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 (1998)(美國) 一則荒誕無稽的人生寓言 對惟利是圖、踐踏人權的社會現象的強烈諷刺 有力地批判了「媒體萬能」的價值觀 46.搏擊俱樂部(搏擊會) Fight Club (1999)(德國/美國) 一則極具顛覆性質的社會生活寓言 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世紀末的現代啟示錄 一幕以死亡為主題的黑色喜劇 47.花樣年華 In the Mood for Love(2000)(香港/法國/泰國) 無法抗拒而又綺麗無比的東方之美 一個有關人生的命題、一段互為交織的愛情 一種緊張、神秘、情慾的調子,一場苦樂參半的夢 、

採納哦

3. 多推薦幾部關於法國大革命的影片

Les Mariés De L'an Deux.1971
影片名稱: 亂世冤家
主要演員: 讓.保羅.貝爾蒙多 瑪萊妮.約伯特
影片簡介:
1786年的某一天,在大西洋洋面上,航行著一艘印地安人的貨船。貨船的底艙躲藏著一個名叫尼古拉.菲利貝的法國人。他從小由南特市一家酒店老闆戈斯蘭收養,並和戈斯蘭的女兒夏洛特結為夫婦。有位男爵瘋狂地愛上了夏洛特,憤怒的尼古拉將男爵殺死,畏罪出逃。1787年春,尼古拉輾轉來到了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的查爾斯頓,憑著他的聰明才幹,僅在五年之內就成為該公司老闆阿瑟達維松身邊的紅人。達維松又將自己女兒瑪格麗特許配給他。尼古拉和瑪格麗特舉行婚禮時,有人揭露尼古拉早已結婚,這違背美國的教規,婚禮中斷。兩星期後,達維松派尼古拉去法國銷售小麥。這時的法國剛剛建立了共和制的新政權,國內局勢動盪。尼古拉銷售小麥,雖遭市政府議員的非難,但他是雪中送炭,受到當地市民的歡迎。尼古拉得知妻子夏洛特因愛上蓋朗德侯爵而逃往鄉下,為了找到夏洛特,他毅然救出了因謀反而被捕的侯爵的妹妹波麗娜,自己卻?鐺入獄被判處死刑。後來,在他兒時的夥伴西蒙的幫助下,尼古拉越獄逃到了偏僻的鄉村,與蓋朗德侯爵等保皇黨人不期而遇,一場混戰,隨尼古拉一同越獄的另一囚犯當場被打死,尼古拉倖免一死。爾後他又作為波麗娜的救命恩人被奉為上賓。尼古拉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夏洛特。他勸她回家去,但夏洛特不願離開。蓋朗德怕美女被別人奪去,決定和夏洛特結婚。波麗娜得知哥哥要結婚,她也執意要嫁給尼古拉,這就引起另一貴族青年聖奧班的妒意,便撥劍要與尼古拉決斗。聖奧班邊斗邊大聲叫嚷:「尼古拉是共和國派來的密探。」於是許多貴族紛紛拔劍助陣。尼古拉寡不敵眾,束手就擒。夏洛特意識到保皇黨不會輕易放過尼古拉,她當場言明:「他是尼古拉.菲利貝,是我丈夫」,在場的人目瞪口呆,夏洛特立即挽著尼古拉離開了大本營。途中夏洛特發現尼古拉的項鏈盒裡有瑪格麗特的照片,又聽說他回國是為了和自己離婚,不禁醋意大發。這時正巧法國親王路過,夏洛特忿然坐上了親王的馬車。親王令手下人給尼古拉強行灌入迷魂葯,並在他昏睡中辦了離婚手續。親王帶著夏洛特離去。被留下的尼古拉被人抬回了他自己的貨輪。戈斯蘭已破產,他意外地找到了生財之道:他將酒窖里囤積的酒全部裝上尼古拉的貨船返航了。尼古拉昏睡了幾個晝夜後,漸漸蘇醒。守在一旁的戈斯蘭拿出離婚證交給尼古拉說:「你回美國就和那姑娘結婚吧,你可要發大財了!」尼古拉聽後如夢初醒,縱身跳進大海游向岸邊。一陣海風把離婚證書也吹進了大海里。他去追尋夏洛特,途中加入了共和國軍隊,立了戰功。夏洛特坐在疾馳的親王馬車內。心裡一直思念著尼古拉,當馬車快要接近邊境時,夏洛特跳下馬車,奔向共和國軍隊……尼古拉和夏洛特再度重逢,和好如初。

簡體中文名: 雪琳娘

編劇: 丹尼爾 布朗熱 (Daniel Boulanger) / Jérôme Tonnerre / 菲利普 德 普勞加 (Philippe de Broca)
導演: 菲利普 德 普勞加 (Philippe de Broca)
主演: 索菲·瑪索 Sophie Marceau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上映年度: 1988
又名: 朱安黨人 / 痛苦的抉擇
《痛苦的選擇》,由巴爾扎克小說《朱安黨人》改編,反映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人們的精神狀態和歷程。主要人物是一個深沉的知識分子革命青年(後成為地方軍事政權領袖),一個樂觀熱烈的貴族青年,一個左右為難的女青年(蘇菲主演),一個擁護共和的老貴族。電影場景宏大,人物形象俊朗,服裝道具豪華,畫面層次豐富精美,主題深刻,情節曲折,感情熾烈,真正堪稱經典。

簡體中文名: 法國大革命

導演: Robert Enrico / Richard T. Heffron
主演: Klaus Maria Brandauer / Jane Seymour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義大利 / 西德 / 加拿大 / 英國
上映年度: 1989-10
語言: 英語
又名: The French Revolution

簡體中文名: 丹東

編劇: 艾格尼依斯扎 霍蘭 (Agnieszka Holland) / 安德烈 瓦依達 (Andrzej Wajda) / Boleslaw Michalek
導演: 安德烈 瓦依達 (Andrzej Wajda)
官方網站: http://www.douban.com/lpic/s1603683.jpg
上映年度: 1982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波蘭 / 原西德
法國大革命中,當革命政府公安委員會主席丹東意識到個體倫理的重要性後,也開始了自己和曾經的戰友、集體公義信仰者羅伯斯庇爾走向決裂。掌握國民議會的丹東號召結束恐怖,並在人民中樹立重塑地位,他不願再看到「斷頭台成為禮拜堂」,而掌握羅伯斯庇爾則在革命委員會壓力下,誓將「以革命的恐怖主義對付反革命的恐怖主義」進行到底。波蘭大......

簡體中文名: 絕代艷後

導演: Sofia Coppola
主演: Kirsten Dunst / Jason Schwartzman / Asia Argento
官方網站: http://www.sonypictures.com/movies/marieantoinette/
上映年度: 2006
語言: English
製片國家/地區: USA
又名: 瑪麗皇後 / 瑪麗皇後 / 豆蔻風華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法蘭西王後的一生,講述了那個年代,法國大革命前貴族們奢華迷亂的生活。奧地利公主瑪麗(克爾斯滕•鄧斯特 Kirsten Dunst飾)非常聰明,生性活潑,14歲的時候,在一場政治婚姻中,從奧地利公主變成法國的太子妃。由於某些原因,王子對瑪麗非常的縱容,婚後,瑪麗一直過著極其奢華的生活,同樣,瑪麗也一直無法與內心的寂寞徹底脫離。這部電影將給我們帶來關於18世紀法國宮廷和社會的各種震撼,匪夷所思的奢侈,慾望交織的愛情,以及最後法國人民的怒吼。

簡體中文名: 亂世美人

導演: 查爾斯 舒耶 (Charles Shyer)
編劇: John Sweet
主演: Hilary.Swank
官方網站: www.AffairoftheNecklace.com
上映年度: 2001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又名: 揚眉女子 / 項鏈事件

4. 十八世紀法國貴族或關於歐洲的歷史的電影

《賓虛》
《勇敢的心》
《城市廣場》
《莫扎特傳》
《巴黎春夢》
《羅馬帝國興亡史》 ...辛德勒的名單》《珍珠港》《戰爭與和平》《威爾遜的戰爭》《雷霆救兵》《風語者》《勇敢的心》《角鬥士》《最後的兵團》《特洛伊》《最後的武士》《斯巴達三百勇士》《傭兵傳奇》《亞瑟王》《麥克白》《王者之心》《征服者》《羅馬軍團》《聖女貞德》《史前一萬年》《玉戰士》《蒙古王》《蒼狼》《哈特之戰》《太陽淚》《現代啟示錄》《生於七月四日》《壯志凌雲》《間諜游戲》《桂河大橋》《魂歸傷膝谷》《西線無戰事》《巴頓將軍》《止損》《波弗特》《蓋鍋頭》《捍衛天騎》《虎虎虎》《黑鷹墜落》《最後的空降兵》《飛行戰士》《父輩的旗幟》《硫磺島來信》《絕密飛行》《空戰英豪》《反恐戰壕》《孟菲斯美女號》《我們曾是戰士》《前進高棉》《猛虎營》《大偷襲》《諾曼底大風暴》《幻影一號》《紅色警戒》《獵殺U-571》《光榮歲月》《沙漠兄弟連》《前進巴格達》

5. 上世紀50年代法國電影理論家提出什麼理論

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1.孟德斯鳩
主要主張:①三權分立、彼此制衡
②法律應當體現理性(代表著作如《論法的精神》、《波斯人的信札》等)
孟德斯鳩,(1689—1755),出生於法國波爾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園的貴族世家。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法學家。孟德斯鳩不僅是18世紀法國啟蒙時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歐洲國家比較早的系統研究古代東方社會與法律文化的學者之一。他的著述雖然不多,但其影響卻相當廣泛,尤其是《論法的精神》這部集大成的著作。三權分立學說是古代希臘、羅馬政治理論的發展,它體現了人民主權原則,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與法律理論發展的基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歐洲人對東方政治與法律文化的看法。他所提出的三權分立學說直到現在仍為一些國家所使用。
而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他在《論法的精神》中論述的自然歷史環境對於人性的影響,對於國家品格的塑造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忽略了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然而,正因為如此,他的這一段論述才具有真實的客觀意義。自然環境的影響,地理環境的作用是長期的根本的,是不會因為某人的立場或是利益分割而變化的,顯然這樣一種巨大作用將繼續延續下去。在現代經濟或是歷史研究中,他的這個論證視角仍然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2.伏爾泰
主要主張:①倡導建立依靠資產階級力量的開明君主制 ②主張天賦人權、自由平等
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抨擊天主教會,主張信仰自由
(Voltaire,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François-Marie Arouet),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伏爾泰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他提倡天賦人權,認為人生來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權利,這種權利是天賦的,不能被剝奪。他主張人一生下來就應當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曾經說過:「我不能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還尖刻地抨擊了天主教會的黑暗統治,他把教皇比作「兩足禽獸」,把教士稱作「文明惡棍」,說天主教是「一切狡猾的人布置的一個最可恥的騙人羅網」,號召「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駭人聽聞的宗教熱狂作斗爭」。但他不反對財產上的不平等。在反對君主專政的同時,他又贊成實行「開明專制」,這反映了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主要著作有《哲學通訊》、《路易十四時代》等。

3.狄德羅
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美學家,文學家,教育理論家,網路全書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國《網路全書》主編。
狄德羅在堅持唯物主義哲學觀點的同時,又具有同時代唯物主義者缺乏的辯證法思想,有些學者認為他的唯物主義應該稱為過渡性的唯物主義。
狄德羅站在法國第三等級的立場上,堅持國家起源於社會契約,君主的權力來自人民協議的觀點。他指出,能夠實現人民自由平等的是政體,任何政體都是要改變的,它的生命同動物的生命一樣,必然趨於死亡。封建專制政體終會消逝,由適合人性的政體取而代之。

4.盧梭
主要思想:①天賦人權、人民主權
②社會契約說(著作有《社會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等)
③革命合法性
④私有制是不平等的根源
⑤理性是不可靠的
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讓·雅各·盧梭)(1712——1778)是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稱為人民主權的捍衛者。在法國啟蒙思想家中,盧梭對法國封建社會進行的批判最為嚴厲,最為激烈。盧梭是一位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他的思想精華和基本原則是人民主權思想。提出「主權在民」的主張,他認為一切權利屬於人民,權利的表現和運用必須體現人民的意志。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權委任他們,也有權撤換他們,甚至有權舉行起義,消滅奴役壓迫人民的統治者。這就是人民主權思想。盧梭還強調「公共意志」,認為它非常重要,公民應接受它的統治。「公共意志」的具體形式就是法律,遵守法律的行為就是自由的行為。盧梭的思想主張在法國大革命中成為羅伯斯比爾領導的雅各賓派的理論旗幟,對歐美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昌盛了深刻影響。

5.康德
主要思想:人是目的。他強調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達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伊曼努爾·康德生於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貝格大學。從1746年起任家庭教師4年。1755年完成大學學業,取得編外講師資格,任講師15年。在此期間康德作為教師和著作家,聲望日隆。從1781年開始,9年內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廣闊領域的有獨創性的偉大著作,短期內帶來了一場哲學思想上的革命。如《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判斷力批判》(1790)。

6.霍布斯
(1588-1679)早期著名的啟蒙思想家,生於英國維爾特郡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自幼聰穎好學,15歲進入牛津大學學習。曾在歐洲大陸旅遊過多年,結識許多科學家,並做過培根的秘書,思想深受培根影響。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曾一度移居法國,克倫威爾執政時,返回英國,此後他的思想得到傳播(因此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沒有收到霍布斯等啟蒙思想家的思想影響的)。霍布斯代表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資產階級上層的利益,他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啟蒙思想,又帶有明顯的封建落後意識。他認為,國家不是根據神的意志而是人們通過社會契約創造的;君權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授予的。他堅持統治者一旦獲得授權,人民就要絕對服從,不可反悔;因此,他並不反對君主專制,甚至認為專制政權有權干涉臣民財產的權力。他認為世界上本沒有神,宗教不過是人類無知和恐懼的產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於維持社會秩序。代表作《利維坦》。

7.洛克
(1632-1704)洛克的思想形成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迎合了當時英國資產階級的需要。他對霍布斯的思想進行了修正,認為人們按契約成立國家的目的是保護私有財產,因此國家不應干涉公民的私有財產。他有一句名言內容是「我的茅屋子,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洛克甚至進一步認為私有財產是人權的基礎,沒有私有財產無人權可談。在政權形式上,他贊成君主立憲制,主張國家的立法權、行政權和處理外交事務的權利應分屬議會和君主。而他的立法行政和外交的分權思想後來為孟德斯鳩所繼承和發展,變成了立法行政司法的現代三權分立模式。

貢獻
1、為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做了思想和理論的准備 2、為法國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備。 3、啟迪了人們的思想,動搖了封建統治 4、激勵了中日等亞洲國家仁人志士為改造舊社會而斗爭 5、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6. 一部外國電影,好像是法國的。男女主角來到中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吧

面紗 The Painted Veil (2006)

7. 一部外國電影,好像是法國的,一對夫婦來到中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

《危險行為》由薩姆·米勒執導,伊德里斯·艾爾巴 、塔拉吉·P·漢森、凱特·德爾·卡斯蒂洛 、亨利·西蒙斯等主演的美國驚悚犯罪片。[1] 影片講述了艾爾巴的角色埃文斯被描述為「惡性自戀」,為引起女性的注意「不惜使用暴力」,申請保釋被駁回後,他從押解車中逃出,來到昔日戀人家中報仇。報仇完畢,又在一片漆黑的雨夜,出現在了泰瑞家門口。泰瑞有兩個孩子,丈夫外出未歸,她好心想借電話給埃文斯一用,卻不料讓自己和孩子都陷入了險境之中。

8. 法國電影 一個叫時空什麼的 是關於幾個十幾世紀的人 來到現在 聽搞笑得 誰能告訴我叫什麼名字

時空訪客

覺得他把香奈5號喝進肚子里內段很好玩

故事發生在12世紀的法國。以勇氣著稱的瑟伯特家族領軍人物——康特公爵,帶著家人、隨從趕到城堡與美麗的羅薩琳公主訂婚。在接風宴會上,一直垂涎於公主的美貌和財富的渥里克公爵暗地買通巫婆,在康特的酒中下了迷葯。康特酒後神志不清親手殺死了公主,被打入大牢。

康特忠誠的下人安德烈找來了巫師幫助康特回到宴會開始以前,以挽回發生的一切。但粗心的巫師少放了一味葯,當康特和安德烈清醒後,發現自己來到了21世紀的美國芝加哥!

康特遇到了他的後人——朱麗亞,這位和羅薩琳公主長相酷似的女孩更加喚起了康特要挽救心上人的決心。如果康特不盡快趕回到12世紀,羅薩琳公主不能復生,那就意味著朱麗亞將從這個世界上消失。與康特的急切心情完全相反的是安德烈,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安德烈結識了鄰家女孩,盡管在12世紀安德烈只是個一無所有地位卑賤的僕人,但在今天的芝加哥,他身上隨便一件物品都是價值連城。安德烈和女孩一起購物、跳舞,他第一次體會到自由的滋味。

一方面朱麗亞帶著康特尋找回到12世紀的途徑,另一方面巫師也趕到了芝加哥。康特與巫師重逢,大家相約在來到芝加哥的地點回到過去。此刻的安德烈既不願離開主人康特,又放不下心愛的姑娘。左右為難之際,朱麗亞出面向康特提出要安德烈留下。

安德烈獲得了自由,踏上了周遊世界的旅途。康特和巫師回到了宴會上,揭穿了渥里克的陰謀,挽救了公主。這之後康特將會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對於芝加哥這段奇妙的旅行,康特一生都不會忘記。

9. 一部法國電影。影片的背景應該是上個世紀。主線人物是三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其中一個男孩叫面條,記錄了

電影 美國往事

10. 法國有哪些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

說起法國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就不得不需要提到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先驅之一:雷內·克雷爾法國電影的編劇、導演和理論家。法國電影從無聲到有聲轉折時期的重要導演,被稱為電影安徒生,他的電影是再造的成人童話世界,這個世界永遠有歌聲和愛情,沒有仇恨與丑惡,

首先推薦雷內.克萊爾的

《巴黎屋檐下》(1930年)

在克萊爾後期的作品中,經常為人提到的是《魔鬼的美》。影片的故事發生在1830年的義大利。浮土德教授接待梅菲斯托,梅菲斯托自遇見瑪格麗特後,變成了貧窮的亨利騎士。不久,教授失綜,亨利被控殺害教授,不得不與魔鬼簽訂協議...最後終於在起義的群眾、瑪格麗特和吉普賽人的相助下擊敗了魔鬼。

閱讀全文

與法國上個世紀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藍鳥演員 瀏覽:604
電影大火種中這本書的名字是 瀏覽:28
葛優電影大全在線觀看 瀏覽:679
香港電影民國題材愛情 瀏覽:428
陳建斌成龍陳寶國電影 瀏覽:503
今天也要做電影完整版 瀏覽:409
陰陽快遞員電影完整版在哪看 瀏覽:834
電影主角智英 瀏覽:709
中文商業電影 瀏覽:250
怦然心動電影劇照圖片 瀏覽:806
電影中國機長觀後感250字 瀏覽:792
愛情鬼電影大全國語版 瀏覽:661
一張電影票如何看三場電影 瀏覽:973
播放電影導演解說 瀏覽:715
閑魚賣的電影票哪裡來的 瀏覽:928
電影生化危機背景音樂 瀏覽:216
張曼玉電影大尺 瀏覽:24
中國僵屍打日本僵屍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瀏覽:229
二十部台灣打真軍老電影 瀏覽:800
最初的夢想印度電影演員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