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冬天的心法國電影

冬天的心法國電影

發布時間:2022-05-04 21:26:10

❶ 誰能給個法國電影《冬天的心》的有效下載地址

給我發個消息,可以先交流一下

❷ 艾曼紐·貝阿的個人生活

1985年,拍攝《溫柔的愛》時,貝阿認識了比自己年長15歲的法國著名男星丹尼爾·奧圖(Daniel Auteuil),從此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戀愛長跑。
1992年4月,奧圖與貝阿的女兒內莉(Nelly)出生,而到那時,他們還未結婚。就在同一年,兩人共同拍攝了由克洛德·索第(Claude Sautet)導演的《冬天的心》,拍片時,他們把幾個月大的女兒內莉帶在身邊,一有空就從保姆手裡抱過來,跟她說話愛撫她。
1996年,她正式跟奧特伊離婚,並得到了女兒的監護權。此後,貝阿一直無法自拔。她有兩年時間沒有拍戲,甚至萌生了從此退隱的念頭。直到1998年後,她才恢復拍電影。雖然看起來都不錯,但始終都難以達到《甘泉瑪儂》《冬天的心》和《內莉與阿諾先生》的高度。
2006年,艾曼紐·貝阿在拍攝《家族英雄》時與小她七歲的男演員米切爾·科恩碰出愛的火花,2007年,在甜蜜愛情的滋潤下,頗具才氣的米切爾·科恩即以倆人相戀的故事為藍本創作發表了愛情小說《由始至終》,在小說扉頁上題有「獻給E.M.H.B(貝阿全名的首字母縮寫)」字樣,這部小說完全就像是一封寫給貝阿的情書,科恩就此擄獲伊人芳心,在2008年威尼斯電影節上倆人恩愛亮相,總是手牽手充滿了柔情愛意,貝阿更是高調宣布兩人將會在比利時舉辦結婚儀式。婚後,貝阿小別銀幕,享受甜蜜婚姻生活。科恩則緊鑼密鼓開始了將《由始至終》改編成同名電影的工作中。

❸ 求推薦一些背景為20世紀初的歐洲電影

1980年《最後一班地鐵》Last Metro
1980年《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Marriage of Maria Braun
1981年《法國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1981年《靡菲斯特》Mephisto
1982年《芬妮喝亞歷山大》Fanny and Alexander
1982年《兩個人的車站》A Railway Station for Two
1982年《陸上行舟》Fitzcarraldo
1982年《迷牆》The Wall
1983年《戰地浪漫區》War-Time Romance 1983年《錢》Money
1983年《卡門》Carmen
1983年《鄉愁》Nostalghia
1984年《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
1984年《斯萬的愛情》Swann in Love
1985年《我的生活像條狗》My Life as a Dog
1987年《再見吧,孩子們》Goodbye Children
1988年《柏林蒼穹下》Wings of Desire
1988年《熊的故事》The bear
1989年《火柴廠女工》Match Factory Girl
1989年《天堂電影院》Cinema Paradiso
1991年《薇洛妮卡雙重生活》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ca
1991年《英雄托托》Toto
1991年《新橋戀人》The Lovers in the Bridge
1992年《霍華德庄園》Howards End
1992年《冬天的心》Heart in Winter
1992年《人咬狗》Man Bites Dog
1992年《印度支那》Indochine
1992年《哭泣游戲》The Crying Game
1993年《因父之名》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1993年《石雨》Raining Stones
1993-1994年《藍白紅三部曲》Blue White Red
1994年《烈日灼人》Burnt by the Sun
1994年《暴雨將至》Before The Rain
1995年《這個殺手不太冷》Leon
1995年《仇恨》La Haine
1996年《破浪》Breaking the Waves
1996年《猜火車》Trainspotting
1996年《人間昆蟲記》Tierra
1997年《小偷》The Thief
1998年《兩極天使》The Dream Life Of Angels
1998年《永恆一日》Eternity and a Day
1998年《黑貓白貓》Black Cat,White Cat
1999年《關於我母親的一切》All About My Mother
1999年《羅拉快跑》Run Lola Run
1999年《兩桿老煙槍》Lock,Stock,and Two Smoking Barrels
2001年《遷徙的鳥》Travelling Birds
2001年《天使愛美麗》Amelie
2002年《俄羅斯方舟》Russian Ark
2002年《鋼琴家》The Pianist
2003年《狗鎮》Dogville

❹ 背景為上世紀歐洲的電影

下面這些,基本能滿足你的要求,哈哈,挑選著看吧,都很不錯。
1980年《最後一班地鐵》Last Metro
1980年《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Marriage of Maria Braun
1981年《法國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1981年《靡菲斯特》Mephisto
1982年《芬妮喝亞歷山大》Fanny and Alexander
1982年《兩個人的車站》A Railway Station for Two
1982年《陸上行舟》Fitzcarraldo
1982年《迷牆》The Wall
1983年《戰地浪漫區》War-Time Romance 1983年《錢》Money
1983年《卡門》Carmen
1983年《鄉愁》Nostalghia
1984年《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
1984年《斯萬的愛情》Swann in Love
1985年《我的生活像條狗》My Life as a Dog
1987年《再見吧,孩子們》Goodbye Children
1988年《柏林蒼穹下》Wings of Desire
1988年《熊的故事》The bear
1989年《火柴廠女工》Match Factory Girl
1989年《天堂電影院》Cinema Paradiso
1991年《薇洛妮卡雙重生活》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ca
1991年《英雄托托》Toto
1991年《新橋戀人》The Lovers in the Bridge
1992年《霍華德庄園》Howards End
1992年《冬天的心》Heart in Winter
1992年《人咬狗》Man Bites Dog
1992年《印度支那》Indochine
1992年《哭泣游戲》The Crying Game
1993年《因父之名》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1993年《石雨》Raining Stones
1993-1994年《藍白紅三部曲》Blue White Red
1994年《烈日灼人》Burnt by the Sun
1994年《暴雨將至》Before The Rain
1995年《這個殺手不太冷》Leon
1995年《仇恨》La Haine
1996年《破浪》Breaking the Waves
1996年《猜火車》Trainspotting
1996年《人間昆蟲記》Tierra
1997年《小偷》The Thief
1998年《兩極天使》The Dream Life Of Angels
1998年《永恆一日》Eternity and a Day
1998年《黑貓白貓》Black Cat,White Cat
1999年《關於我母親的一切》All About My Mother
1999年《羅拉快跑》Run Lola Run
1999年《兩桿老煙槍》Lock,Stock,and Two Smoking Barrels
2001年《遷徙的鳥》Travelling Birds
2001年《天使愛美麗》Amelie
2002年《俄羅斯方舟》Russian Ark
2002年《鋼琴家》The Pianist
2003年《狗鎮》Dogville

❺ 電影Intouchables的主人公Phillipe Pozzo di Borgo是誰不要像百度知道一樣全是這部電影的介紹

丹尼爾·奧圖 應該是這個
丹尼爾·奧圖(Daniel Auteuil )法國首屈一指的頭牌男星,星座:水瓶座。1950年1月24日出生於現今阿爾及利亞的首都阿爾及爾,父母都是歌劇演員。20歲時,丹尼爾開始了初出茅廬的舞台生涯,陸續參演了一些輕歌劇和戲劇。1986年,他在《戀戀山城》(Jean de Florette)中扮演的詭計多端的農場主於格林贏得了一致贊譽。成名後的丹尼爾佳作不斷,1992年,他以含蓄內斂的《今生情未了》(Un coeur en hiver)問鼎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1996年,講述兩個男人間友情的《第八日》(Le Huitième jour)讓他摘得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中文名: 丹尼爾·奧圖
外文名: Daniel Auteuil
國籍: 法國
出生地: 阿爾及爾
出生日期: 1950年1月24日
職業: 演員
代表作品: 《戀戀山城》、《今生情未了》、《第八日》等
主要成就: 獲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Daniel Auteuil 男,生於1950年1月24日,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 星座: 水瓶座 外形與羅伯特·德尼羅有幾分相像的丹尼爾·奧圖在法國影壇的地位與前者在好萊塢的地位相仿,30多年的表演磨礪讓他成為法國首屈一指的頭牌男星。從劇情類影片、愛情喜劇到犯罪驚悚片,他以豐富多變而精湛深厚的表演功底不斷詮釋著實力派演員的定義。 丹尼爾出生於現今阿爾及利亞的首都阿爾及爾,父母都是歌劇演員,經常為了表演劇目而穿梭往返於各個城市,丹尼爾大部分童年時光都在劇院中渡過。青年時期的丹尼爾隻身前往巴黎,准備報考法國戲劇學院,不過最終未能如願,進入佛羅朗戲劇電影學院深造。20歲時,丹尼爾開始了初出茅廬的舞台生涯,陸續參演了一些輕歌劇和戲劇。 1974年,他開始出現在影視劇中,雖然在隨後的10來年間上鏡不斷,但多數表現平淡無奇。1986年,丹尼爾迎來了表演生涯的新開端,他在《戀戀山城》(Jean de Florette)中扮演的詭計多端的農場主於格林贏得了一致贊譽,愷撒最佳男演員獎和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男配角獎紛至沓來。同年,《戀戀山城》的續集《瑪儂的復仇》(Manon des Sources)不但讓他的精彩得以延續,還讓他與艾曼紐·貝阿墜入愛河,開始了長達10年的情感歷程,不過遺憾的是,兩人的婚姻只維持了兩年。成名後的丹尼爾佳作不斷,1992年,他以含蓄內斂的《今生情未了》(Un coeur en hiver)問鼎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 1996年,講述兩個男人間友情的《第八日》(Le Huitième jour)讓他摘得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1999年,他主演的《橋上的女孩》(La Fille sur le pont)再度為他贏得愷撒最佳男演員獎。從80年代末至今,丹尼爾所獲愷撒獎提名多達10次,在最近的作品中,《36總局》成為他與傑拉爾·德帕迪約聯手打造的法國警匪片的復甦之作,而在戛納得獎熱門影片《躲避》中,如火純青的表演讓他再次成為歐洲電影獎的最佳男演員。 2006年,與丹尼·伯恩合作出演法國喜劇《我最好的朋友》。 丹尼爾·奧圖和丹尼·伯恩作為共同出演對手戲,無疑是國內票房和全球發行的最大號召力。丹尼爾·奧圖所飾演的弗蘭考伊斯是一個在外形上無可挑剔,可內心卻直分狡猾的人,他自私、沒有愛心,從某種程度來講,是一個反面角色,但是,丹尼爾·奧圖在觀眾們心中已經定型的討巧的形象使人物變得更加豐滿,尤其在他無奈的尋找友情時的喜劇表演特別令觀眾們喜愛。 《我最好的朋友》曾被 美國《綜藝》雜志 羅伯特·克勒 ROBERT KOEHLER描述道:「這部'兄弟電影'告訴觀眾們什麼才是真正的兄弟。」 主要作品年表 2008年—《MR 73左輪槍》(演員) 2007年 - Daniel Auteuil Invité, L' (演員) 2006年 - Daniel Auteuil 我與拿破崙 N (Io e Napoleone) (演員) 我最好的朋友 Mon meilleur ami (演員) 冤家路窄 Entente cordiale, L' (演員) 替身 Doublure, La (演員) 2005年 - 隱藏攝像機Caché (演員) 繪畫還是做愛 Peindre ou faire l'amour (演員) 留下還是離開Un reste, l'autre part, L' (演員) 2004年 - 母親,愛情的限度 Sotto falso nome (演員) 犯罪河岸2004 36 Quai des Orfèvres (演員) Pourquoi (演員) Nos amis les flics (演員) 2003年 - 汽車鑰匙 Clefs de bagnole, Les (演員) 在你之後Après vous... (演員) 傷痕Petites coupures (演員) 與紅龍相會Rencontre avec le dragon (演員) 2002年 - 被告 Adversaire, L' (演員) 2001年 - 下崗風波Le Placard (演員) 2000年 - 薩德侯爵 Sade (演員) 雪地里的情人La Veuve de Saint-Pierre (演員) 1999年 - 鍾點情人Mauvaise passe (演員) 橋上的女孩 La Fille sur le pont (演員) 1997年 - 烽火一世情Lucie Aubrac (演員) 復仇雄心Le Bossu (演員) 1996年 - 第八日 Le Huitieme jour (演員) 夜夜夜賊 Les Voleurs (演員) Passage à l'acte (演員) 1995年 - 101夜Les cent et une nuits de Simon Cinema (演員) 一生的愛都給你Une femme française (演員) 1994年 - 瑪戈皇後 Reine Margot, La (演員) 1993年 - 鍾愛一生Ma saison préférée (演員) 1992年 - 冬天的心Un coeur en hiver (演員) 1989年 - 羅莫爾德和朱利葉 Romuald et Juliette (演員) 1988年 - 與我相伴的幾天 Quelques Jours Avec Moi (演員) 1986年 - 男人的野心Jean de Florette (演員) 甘泉瑪儂Manon des sources (演員) 1981年 - Clara et les Chics Types (演員) 1979年 - Bête mais discipliné (演員) 為我倆乾杯À nous deux (演員)

就這樣 請採納哦 呵呵

❻ 求大家推薦幾部好看的經典電影,最好是歐洲的

1980年《最後一班地鐵》Last Metro
1980年《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Marriage of Maria Braun
1981年《法國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1981年《靡菲斯特》Mephisto
1982年《芬妮喝亞歷山大》Fanny and Alexander
1982年《兩個人的車站》A Railway Station for Two
1982年《陸上行舟》Fitzcarraldo
1982年《迷牆》The Wall
1983年《戰地浪漫區》War-Time Romance 1983年《錢》Money
1983年《卡門》Carmen
1983年《鄉愁》Nostalghia
1984年《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
1984年《斯萬的愛情》Swann in Love
1985年《我的生活像條狗》My Life as a Dog
1987年《再見吧,孩子們》Goodbye Children
1988年《柏林蒼穹下》Wings of Desire
1988年《熊的故事》The bear
1989年《火柴廠女工》Match Factory Girl
1989年《天堂電影院》Cinema Paradiso
1991年《薇洛妮卡雙重生活》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ca
1991年《英雄托托》Toto
1991年《新橋戀人》The Lovers in the Bridge
1992年《霍華德庄園》Howards End
1992年《冬天的心》Heart in Winter
1992年《人咬狗》Man Bites Dog
1992年《印度支那》Indochine
1992年《哭泣游戲》The Crying Game
1993年《因父之名》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1993年《石雨》Raining Stones
1993-1994年《藍白紅三部曲》Blue White Red
1994年《烈日灼人》Burnt by the Sun
1994年《暴雨將至》Before The Rain
1995年《這個殺手不太冷》Leon
1995年《仇恨》La Haine
1996年《破浪》Breaking the Waves
1996年《猜火車》Trainspotting
1996年《人間昆蟲記》Tierra
1997年《小偷》The Thief
1998年《兩極天使》The Dream Life Of Angels
1998年《永恆一日》Eternity and a Day
1998年《黑貓白貓》Black Cat,White Cat
1999年《關於我母親的一切》All About My Mother
1999年《羅拉快跑》Run Lola Run
1999年《兩桿老煙槍》Lock,Stock,and Two Smoking Barrels
2001年《遷徙的鳥》Travelling Birds
2001年《天使愛美麗》Amelie
2002年《俄羅斯方舟》Russian Ark
2002年《鋼琴家》The Pianist
2003年《狗鎮》Dogville

❼ ▲▲誰能告我這是哪部影片●●

魂斷藍橋?

一次偶然的機會,芭蕾舞女演員瑪亞在滑鐵盧橋邂逅了高級軍官羅伊。由於戰爭的原因,兩人決定馬上結婚,但就在婚禮即將舉行的前一天晚上,羅伊接到命令,部隊當晚開拔。瑪亞無意中看到了羅伊的名字在陣亡名單中。此時羅伊的母親來看她,盡管這位貴夫人非常和藹可親,但此時的瑪亞已情緒混亂、言語無禮、不知所雲。為了維持生活,瑪亞和她的好友都淪為街頭應招女郎。羅伊並沒有死,他回來了。瑪亞的遭遇使她無法面對與羅伊的婚姻及羅伊家族的顯赫地位。她來到滑鐵盧橋,毫無畏懼地向一輛輛飛馳的軍車走去

http://yule.sohu.com/7/0204/74/column218957477.shtml

<佳片有約>播放電影目錄 1998年至今

1998年

09月26 鋼鐵是怎樣煉成
10月03
10
17 沙漠黑駒
24 安娜.卡列尼娜
31 慾望號街車
11月07 燕特爾
14 蝴蝶夢
21 愛的腳步
28 漢密爾頓夫人
12月05 白牙
12 紅與黑
19
26 危險的愛情

1999年

01月02 大鼻子情聖
09 鳥孩
16 一夜風流
23 白衣女人
30 滑稽女郎
02月06 羅馬大屠殺
13 第三類接觸
20 亡命天涯
27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03月06 西伯利亞之歌(上)
13 西伯利亞之歌(下)
20 39級台階
27 吉烏塞培威爾第
04月03 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
10 貴在真誠
17 風流寡婦
24 浮生若夢
05月01 為了彼得
08 義大利式的結婚
15
22 愛瑪
29 苔絲
06月05 水源
12 甘泉瑪濃
19 遠山的呼喚
26 莆田進行曲
07月03 卡門
10 烽火母女淚
17 羅丹的情人
24 馬爾戈王後
31 冬天的心
08月07 夜叉
14 白色
21 兆治的小酒館
28 一個女人的一生 09月04 飛越黃昏
11 貴婦失蹤案
18 華麗家族
25
10月02
09 車站
16 熊
23 華麗家族
30 不毛之地
11月06 冒險女郎
13 金粉世界
20 追捕
27 火的戰車
12月04 埃及艷後
11
18 打工女郎
25 華爾街

2000年

01月01 保鏢
08 日本沉沒
15 痛苦與狂喜
22 火燒摩天大樓
29 羅斯夫婦的戰爭
02月05 勝利大逃亡
12 我的堂兄文尼
19 你好,多莉
26 美好的願望
03月04 晚班
11 黑白父子情
18 總統班底
25 第八天
04月01 虎虎虎
08 巴頓將軍
15 黑美人
22 探戈
29 金環蝕
05月06 影子武士
13
20 伊豆的舞女
27 警察學校
06月03 探戈
10 綠卡
17 修女也瘋狂
24 孟菲斯美女號
07月01
08 老槍
15 新岳父大人
22 家有傑克
29 當男人愛上女人
08月05 兇殺後
12 「原始」家庭
19 鋼琴師
26 三個奶爸一個娃
09月02 益智游戲
09 姐妹坡
16 閃電奇跡
23 我們的青春時代
30 馬語者
10月07 危險游戲
14 最後生死戀
21 狄克崔西
28 小雪的故事
11月04 再見,鍾情
11 一碗蕎麥面
18 總統軼事
25 摩天悍將
12月02 巴黎聖母院
09 第三類奇跡
16 政治游戲
23 淘氣精靈
30 飛狗巴迪

2001年

01月06 小公主
13 喜福會
20 新豌豆公主
27
02月03 秋天的童話
10 湯姆和微微安
17 富貴逼人
24 尼羅河上的慘案
03月03 冷酷的心
10 三人世界
17 葉塞尼亞
24 富足
31 塘鵝暗殺令
04月07 青春永駐
14 納粹陰魂
21 三個火槍手
28 飛天法寶
05月05 恐怖地帶
12 脫絨先生
19 叢林赤子心
26 動盪歲月
06月02 天生一對
09 真假公主
16
23
30
07月07
14 六天七夜
21 莉莉瑪蓮
28 為你瘋狂
08月04 101真狗
11 蛇眼
18 野貓出擊
25 鐵碗校長
09月01 玻璃樽
08 新湯姆歷險記
15 愛情魔力
22 森林泰山
29 寶貝
10月06 霍克船長
13 財神當家
20 美人魚
27 親愛的,我把孩子變小了
11月03 海蒂
10 七寶奇案
17 聖人
24 浪潮王子
12月01 第一公子
08 傾城佳話
15 紅茶情緣
22 雲中漫步
29 盡善盡美

2002年

01月05 蘇菲的抉擇
12 忠奸人
19 白金龍
26 克萊默夫婦
02月02 剪刀手愛德華
09 仙樂飄飄
16 英雄
23 零度空間
03月02 致命距離
09 四姐妹的故事
16 人間有情
23 碼頭風雲
30 蘇菲的世界
04月06 六重唱
13 長大
20 長日留痕
27 純真年代
05月04 神秘拼圖
11 夢中的姑娘
18 愛在戰火蔓延時
25 佐羅的面具
06月01 巨猩喬.揚
08 黑色颶風
15 花月(Fiorile)
22 第六感女神
29 戀戀三季
07月06 外星人報到
13 火星任務
20 火箭人
27
08月03 我愛上了朋友的姐姐
10 本能反應
17 我愛麻煩
24 鋼琴課
31 驚爆內幕
09月07 國家的敵人
14 屋頂上的輕騎兵
21 新東方快車謀殺案
28 乞力馬扎羅的雪
10月05
12 愛情DIY
19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26 鳥
11月02 機器管家
09 秋之奏鳴曲
16 印度先生
23 喜馬拉雅
30 雲上的日子
12月07 甘地
14 畢業生
21 G型神探
28 卓別林

2003年

01月04 傾聽女人心
11 滑頭紳士闖通關
18 亂
25 掛線情未了
02月01 我最好朋友的婚禮
05 英國病人
08 聖女貞德
15 永不妥協
22 雙面鏡
03月01 連鎖陰謀
08 濃情巧克力
15 光輝歲月
22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29 移魂女郎
04月05 西雅圖夜未眠
12 瘋女胡安娜
19 理智與情感
26 天國的孩子
05月03 第六日
10 哈姆雷特
17 征服者派利
24 心靈捕手
31 精靈鼠小弟
06月07 縱橫四海
14 垂直極限
21 盧浮魅影
28 英國病人
07月05 無罪的罪人
12 嫌疑犯
19 沉默的羔羊
26 炎熱的夜晚
08月02 我的天才寶貝
09 特工神童
16 窈窕奶爸
23 洛奇
30 拳王阿里
09月01 大衛·科波菲爾
06 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
13 愛國者
20 從心開始
21 鐵面人
27 邊緣
10月04 珍珠港
11 夢露
15 說慌者雅各布
16 共舞華爾茲
18 新*山伯爵
25 霹靂天使
11月01 春逝
08 卡桑德拉大橋
14 小鬼當家:紐約失蹤
15 雨人
16 穿梭陰陽界
22 美味關系
27 天堂的顏色
29 科學怪人
12月03 情牽一生
06 東京物語
06 憤怒的公牛
13 驚弓之鳥
20 美國甜心
27 十萬火急

2004年

01月03 肥佬教授
10 八美圖
17 霍蘭德先生的樂章
24 音樂之聲
31 大話王
02月07 細雪
14 機票情緣
21 殺死一隻知更鳥
27 聖皮埃爾的寡婦
03月06 憨豆先生
13 騎士傳奇
17 碧海情緣
20 霧之旗
27 恐懼的代價
04月03 兒子的房間
10 回火
12 皮諾曹奇遇記
17 希望
18 倫敦查林十字街84號
24 阿育王
25 歐內斯特拯救聖誕節
05月01 亂世佳人
04 鐵面人
03 生命的證據
05 天使艾美麗
07 進化
08 巴倫
15 阿拉伯的勞倫斯
20 紅藍白三色之紅色
21 紅藍白三色之白色
22 紅藍白三色之藍色
29 大衛·科波菲爾
06月05 空中大灌籃
12 遷徙的鳥
19 激情與夢想-法拉利的故事
26 無處為家
07月03 雨中曲
09 蝴蝶飛舞時
10 懷胎九月
17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21 煤渣小路
24 海上鋼琴師
29 莫阿
31 蜘蛛俠
08月02 森林怪獸
04 黑天鵝絨禮服
07 蝙蝠俠
08 歸還戈雅自畫像
09 滿意信
09 居里夫人
13 蝙蝠俠重現江湖
14 天使艾美麗
18 跨越彩虹
20 永遠的蝙蝠俠
21 誰陷害了兔子羅傑
26 貝爾蒙特
27 蝙蝠俠與羅賓
28 生命
29 魔鬼的算術
30 銀行內幕
09月01 告別有情天
02 藍衣英雄
03 叢林狼歸來
04 上帝也瘋狂
08 一個母親的選擇
09 傑姬·埃塞爾·瓊
11 完美風暴
18 西北偏北
22 我的路易斯安娜的天空
25 砂器
10月01 精靈鼠小弟2
02 曼哈頓灰姑娘
04 80天環游地球
09 菊花香
13 大鼻子情聖
16 *山伯爵
21 義大利末代皇後
22 廣島
23 變相怪傑
30 婚禮
11月01 戀戀情書
02 真愛銘心
03 巴倫
05 畫中情思
06 印度往事
07 沙子人生
10 金子般的心
13 緣分天註定
16 桂河大橋
20 天堂的顏色
24 心靈訪客
27 中央舞台
30 斯坦利和艾麗斯
12月01 菊花香
02 復仇者
04 鐵面人
11 萍水相逢
18 火與劍
25 公主日記

2005年

01月01 億萬未婚夫
08 公寓
12 聲音與靜默
15 美好年代
22 情歸阿拉巴馬
29 天兆
02月02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05 佩拉斯卡
12 皇家威龍
19 雪地狂奔
21 亂世佳人
22 火的戰車
23 蜻蜓
24 賓虛
25 音樂之聲
26 法國販毒網
27 西北偏北
03月05 紅字
09 友情天地
12 太空牛仔
17 春琴抄
18 生死時速
19 菊次郎的夏天
21 簡.愛
26 特工佳麗
04月02 火燒摩天樓
04 埃及艷後
08 夜海迷城
09 淘氣少女求愛記
16 對壘特工
23 不一樣的天空
30 泰坦尼克號
05月07 埃及艷後的任務
14 布穀鳥
21 誓言
28 芳心不在家
06月04 生死極速
11 白氣球
18 賓虛
25 高斯福庄園
07月02 情場世界波
09 真實的謊言
16 彼得一世的遺囑
23 勇士斗愷撒
30 陌路人
08月06 時空訪客
13 仲夏夜之夢
20 鋼琴家
27 生命的證據
09月03 芳芳鬱金香
10 向左走 向右走
17 顫栗空間
24 我決定留下
10月01 勇敢的心
08 冰雪勇士
15 靈魂庄園
22 大城勇士
29 天堂之路
11月05 怪醫杜立德
12 睜開你的眼睛
19 生死時速
26 冰雨
12月03 回歸
10 車神
17 異度空間
24 我愛貝克漢姆
31 指環王:護戒使者
2006年01月07 黃昏清兵衛
14 大白鯊
21 尖峰時刻

❽ 很久以前有個關於「天使」的歐洲電影,女主角太美了,是誰呀

的確是<天使在人間>,我看過兩遍,是個愛情加喜劇的片子,記得裡面有句很經典的台詞,是男主角的老丈人對董事會上的手下形容天使的美麗:"....她太美了,我要為她去死",今天我和朋友形容頂級美女也抄襲這句話,呵呵
可惜很多年沒有再看過了

❾ 100部值得看的電影(中外都可以,最好是喜劇的)

[最後一班地鐵] 1980
Last Metro
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 出品:法國
典型的「後新浪潮」作品,與「新浪潮」時期相比。特呂弗晚年的這部力作,更為精緻流暢。對時代背景的重現,因有較為豐厚資金作底,也更為細微傳神。而且能夠聘請法國最熱的兩位明星傑拉爾·德帕迪約和凱瑟琳·德諾芙主演。影片在商業上和藝術上都取得巨大成功,獲得最佳影片在內的10項愷撒大獎。還是特呂弗式的三角戀愛,還是那種清淡如散文的敘事格調。除了技巧更為嫻熟,敘事上更為和謁可親之外。這個發生在二戰時期,巴黎愛國藝術家的種種活動,對曾經以旗手著稱的特呂弗來說,並沒有質的改變。他只是錦上添花,並沒有畫龍點晴的神來之筆。有人甚至說「新浪潮」自本片起,徹底殞落了。而這個掘墓人正是特呂弗。還有人指出,特呂弗對維希政府統治下的巴黎,過於溫情脈脈。說的好聽一點的是想當然,另外一種說法,則是無原則無必要的粉飾。法國電影的諸多革命陣營到了[最後一班地鐵],開始喪失鬥志,並有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趨勢。電影語匯的革新走到上世紀80年代,已經舉步維艱了。

[法國中尉的女人] 1981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導演:卡洛爾·雷茲 出品:英國
本片改編自英國著名作家約翰·福爾斯的同名小說,故事發生時間是英國「維多利亞黃金時代」中的1867年。這部小說最新穎之處,在於它從20世紀的高度來考察19世紀的社會和人。值得稱道的是,影片導演把握住了小說的這一內在精髓,沒有拘泥於原小說的結構,而是採用了雙線並進的時空交錯方式,在描述英國小姐莎拉和貴族青年查爾斯愛情的同時,穿插了現代一對男女演員邁克和安娜演出這段故事時發生的戲外情。當影片中的戀人終成眷屬時,男女演員卻分道揚鑣。導演以此來表達對19世紀古典情懷和現代人感情間的對比,從而引發觀眾的思考。戲里戲外的兩段愛情透過表演、攝影、場景的不同氣氛和風格進行互動,耐人尋味。英國和美國的兩位演技派傑里米·艾恩斯和梅麗爾·斯特里普極好地把握了19世紀和現代生活中人物的兩種感覺,令影片韻味悠長。

[靡菲斯特]1981
Mephisto
導演:伊斯特萬·薩博 出品:匈牙利
靡菲斯特是收買靈魂的魔鬼,而片中的那位德國國家劇院經理赫夫根卻早已沒有了靈魂。這是匈牙利版的[霸王別姬],赫夫根雖然酷愛舞台,但他不像程蝶衣,只有一個舞台。他的舞台遍及他生活中的每個角落。程蝶衣始終保留自我,而赫夫根卻在各種角色近乎瘋狂的轉變中暈頭轉向了。本片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根據二戰時期的一起真人真事改編。薩博用長鏡頭在近景間的留連,極為入心入骨地勾畫出一個可憐又可悲的靈魂陷落的全過程。鏡子和燈光是全片最重要的道具,它不僅強化了舞台效果,也暗示了人生與戲劇的膠著狀態。赫夫根每一次在鏡前的安座,時而苦笑,時而痛哭,他的非「我」和多「我」早已潛移默化地擊毀了他的全部性靈。這是一部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近乎無可挑剔的傑作。克勞斯·馬利亞·勃蘭道爾也奉獻出他一生中最透支靈性的最佳表演。

[芬妮和亞力山大] 1982
Fanny and ALexander
導演:英格瑪·伯格曼 出品:瑞典
伯格曼已是第四次拿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是位在全世界重要獎項拿得最多的一位導演。假如說這是伯格曼最後一次拿獎,還為時尚早,老先生還健在。本片也是伯格曼從影以來耗資最大,篇幅最長的一部影片。5個半小時,對很多人來說,想必都是一種折磨。這是伯格曼的一部自傳,也是對他從影的一次總結。主題仍是人的疏離和對上帝的不信任,夢境的反復顯現也是伯格曼的拿手好戲,象徵、隱喻手法更是如野花開放般隨處可見,只是這一次,更為繽紛悅目。影片在布光和色彩上更是達到了造峰造極的地步,形式美感在本片中得到了一次最為集中的釋放。這還是一部戲中戲,以排演瑞典大戲劇家斯特林堡的[一出夢的戲劇]作為主線,這是同為舞台劇導演的伯格曼最愛的一部戲。這出戲的名字完全可以概括伯格曼的所有影片。

本片之後,伯格曼就息影,偶爾還寫寫劇本,但電影,他總是存著一己之念,卻始終沒拍出來。當下歐洲,屬於伯格曼的時代已漸行漸遠了。

[兩個人的車站] 1982
A Railway Station for Two
導演:埃利達爾·梁贊諾夫 出品:俄羅斯
梁贊諾夫這個名字,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命運的捉弄]、[辦公室的故事]、[兩個人的車站]組成的「命運三部曲」在80年代引進國內時引起強烈反響,影響了幾代人。我們可以從[兩個人的車站]中管窺他那一貫的幽默的深沉。片中普拉東和薇拉由相互對立直至結為戀人,其過程充滿生動自然的生活實感和苦中作樂的寬厚品格。在他鬆弛調侃的表層敘述下,生存境況的荒謬與可笑以一種尷尬的真實撲面而來。在那些由誤會而導致的滑稽場景和節外生枝的情節轉折背後,透露出導演對生活憂郁本質的概括和捕捉能力。梁贊諾夫從不迴避尖銳的社會問題,這使其作品區別於普通的言情劇而成為蘇聯社會風情的一面獨特的鏡子。他拍攝的影片中,主人公往往是小人物——地位卑微、奔波勞苦,卻具有不屈的善良和熱情。他們對生活,都有著入世而溫情批判的獨到觸角。這些令人動容的品質,根植於俄羅斯民族朴實寬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令人釋然之後不由肅然起敬。

[迷牆] 1982
The Wall
導演:阿倫·派克 出品:英國
如果說在世界電影史上,只有一部作品能夠將搖滾精神和電影語言完美地融為一體的話,這部[迷牆]當之無愧。有言論說,這部電影造成了觀影者的三個顛覆:電影觀的顛覆、人生觀的顛覆和價值觀的顛覆。這部宏大的影音天書,通過Pink Floyd樂隊充滿質疑和反思的歌聲和阿倫·派克犀利而天才的影像造就了一部囊括戰爭陰影、教育危機、性愛迷茫、人性異化、暴力嚮往直至末日恐慌種種方面的曠世寓言。這座「象徵的森林」是對二戰後西方文明賴以立足的理性精神和宗教精神的一次徹底反叛和顛覆。Pink Floyd的銳利鋒芒藉助完美無缺的畫面闡釋,將崇尚批判精神和獨立思考的搖滾文化推向極致。我們的感官被其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影像深深吸引,而我們的靈魂,則被其獨立和自由品格強烈震撼。樂隊和導演在影片中對人性、社會、戰爭、文化做了一場深邃的質詢,其中表達出的迷茫、痛楚和失落,足以讓每一個觀者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現實的處境。

[戰地浪漫曲] 1983
War-Time Romance
導演:彼得·托得洛夫斯基 出品:前蘇聯
前蘇聯的戰爭片,從各種類型上講,在世界電影領域都占據重要地位。本片屬於小品製作,用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故事,宣揚了純俄羅斯所特有的負重感,及相當溫暖的道德力量。
兩男一女,相愛了,卻都想成全對方,卻都沒有得到幸福,只是各自的靈魂得到一次升華。
「活著,還要記住」,是前蘇聯戰爭影片反復提及的一個主題。而本片超越了[一個人的遭遇]對戰爭本身那份既堅韌又溫暖的凝視,而上升至人性至純至美的境界上來。戰爭已經過去,一段朝花夕拾的愛情即將被縫補。一位已婚的放映員依然愛著從前的「戰地皇後」,現在的一位頗有幾分粗俗的小商販。放映員的妻子決定成全他們,而「戰地皇後」同樣心懷不忍,作出了退讓,並以極大的隱忍葬送掉了自己的第二次「青春」。這是一出悲劇,但已不局限於對戰爭創傷的簡單審視,而進入到個人即集體,現在即永遠的巨大悲愴中無法自拔。
貫穿影片始終的暖色調,是專屬前蘇聯彩色攝影的一大特色。它在自然光效中加入了創造者強烈的主觀色調。紅、黃、棕、橙皆均勻鋪展,直指人物情緒的微妙轉變。暗示了這個失而復得,得而復失的故事背後,流淌著人性的美好。影片最大的魔力在於,它的情感感召力相當自然生動,每一個細節,看似細碎,卻都讓導演蒙上了一層淡淡的詩意。而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敘事模式,卻內蘊極為豐厚的感情儲備。最後,放映員和他妻子對望的場景,於無聲處中,五味雜陳,卻又撕肝裂肺。你知道主人公在想些什麼,可你卻不願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一部影片能收到如此動人的情感力量,它也就能迎來各種各樣的贊美了。
[戰地浪漫曲]從電影語匯到主題抒發,都具備相當恬靜的古典情懷,卻又是永恆的,關於「愛」之純粹的一次含淚的禮贊。

[錢] 1983
Money
導演:羅伯特·布列松 出品:法國
戈達爾稱布列松為法國電影界的巴爾扎克,不僅在法國,整個歐洲,布列松以其極端化的電影語言,以及對人性的冷然之姿,成為歐洲最獨特,也是最難以效仿的導演之一。自[一個鄉村教師日記]開始,布列松的影片不再聘用職業演員,不搭布景,減少對話。[錢]作為他的收山之作,無疑也是如此極致。影片根據列夫·托爾斯泰的中篇小說[偽息卷]改編,布列松將故事從19世紀的俄羅斯移至20世紀的巴黎。講述了一起假鈔案,所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死了很多人。本來是個環環相扣,沖突激烈的復仇故事。但布列松以惜字如金的鏡語構成,簡潔到突兀的剪輯手段,僵硬到近乎風乾的場面調度。使全片有種莫名其妙但又無比幽深的禁慾效果。可想而知,這部影片對大多數觀眾而言,都味同嚼蠟。倘若你咬著牙看下來,你又覺得這部影片結束得太快了。這就是高度風格化電影作者布列松的魔力。

[卡門] 1983
Carmen
導演:卡洛斯·紹拉 出品:西班牙
有人曾說這是世界電影史上最優雅的一部套層結構影片。卡門的故事不知被人講了多少遍了,到了紹拉手裡,變得更為純粹,或者說更為形式化。卡門本身對個性解放的不羈追求退讓給了西班牙國舞弗拉明戈的無盡美感。演員們要排演舞劇[卡門],戲外也在上演一幕卡門式的痛並快樂。紹拉是西班牙承上啟下的一位電影大師,他早期作品以超現實主義為載體,對極權政治進行猛烈抨擊。而到了後期,老人變得平和,認為惟有「美」,「美」本身才是永恆的,才是值得人們去孜孜以求的。[卡門]的悲劇意味在於,人們只有在美中沉淪,並抹殺所謂真實身份的價值,才能得到人性的涅磐。可這又像把雙刃劍,是場忽明忽暗的博奕。全片影調莊重而華美,而生命的活力始終呈噴薄狀。
這是部觀賞性極強的影片,西班牙吉它和弗拉明戈舞,皆嫵媚而強勁,絕對能給你的視聽帶來雙重滿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又是部與形而上無太多瓜葛的純電影。
[印度之行]1984
APassage To India
導演:大衛·里恩 出品:英國
這是英國大導演大衛·里恩76歲高齡時拍攝的絕筆之作,本來他可以憑此片第三次榮獲奧斯卡獎,終被[莫扎特]擊敗。本片根據英國著名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起臆想中的強奸事件,宣揚了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不可調和的,近乎永恆的矛盾。故事發生在二戰後,印度即將獨立的那段歲月,英國姑娘和一位印度醫生一段模稜兩可的友誼,最終兩人形同陌路。

大衛·里恩的電影在注重敘事上與好萊塢如出一轍,但其作風的嚴謹、細膩和舒緩,卻是英國電影所特有的。對人文景觀的窮經皓首,包括對英國歷史和當下狀況的雙重思索,也是好萊塢電影所不願勉為其難的。大衛·里恩酷愛講述英國人在異域的遭遇,具體的說,是在他們的殖民地里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藉此,表達大衛·里恩對這個日不落帝國必將衰敗的無盡感慨。影片像大衛·里恩的前作一樣,注重自然景觀的遼闊與庄嚴,好方便與人心的波動作一微妙呼應。連綿巍峨的群山,人際關系的若即若離,共同完善了全片最耐人咀嚼的文化意味。前段的瑣碎,謹慎而有條不紊的鋪陳。到了後半部,彷彿水滴石穿般,給人以強烈震動。顯示出這位影壇宿將卓而不凡,又異常樸素的敘事功底。

[斯萬的愛情]1984
Swann in Love
導演:沃克爾·斯隆多夫 出品:法國/西德
當代世界電影中一部不可多得、不可忽視的現代心理劇,酷愛改編文學名著的斯隆多夫成功挑戰過《鐵皮鼓》後,把目標對准了法國國寶級小說《追憶似水年華》,但介於普魯斯特這部意識流里程碑之作過於宏篇巨制,影片只挑了小說第一卷《在斯萬家那邊》,而且還只是一部分。
[斯萬的愛情]是斯隆多夫的室內心理劇創傷的高峰,筆墨主要集中在巴黎富豪斯萬和其追求的奧黛特身上,飄盪著巴黎社交圈衣香鬢影與肉慾的淫靡。影片對人物言行的描寫點到為止,處處留白,但微妙的氛圍營造又相當稠密,懸念叢生,環環相扣,人物的欲言又止令觀眾揣摩其心理的同時,不知不覺進入與現實平行存在的心理意識空間,共同參與了對斯萬的情感的解剖,與普魯斯特把撰寫這個上流社會分子的愛情歷程當作病理學文獻相當吻合:如果不堅定,愛情就是種疾病,一出需要智勇的游戲。
但是,雖然[斯萬的愛情]投資不菲製作上乘,匯聚了當時歐洲幾大影星,但德國新浪潮導演與法國人文巨著的邂逅並沒有留下一個美麗的結尾,參與製作的法國人並不推崇德國導演版的[斯萬的愛情],愷撒獎只頒予最佳服裝設計和場景製作了事。

[我的生活像條狗] 1985
My Life as a Dog
導演:萊斯·霍爾斯托姆 出品:瑞典
世人向來對瑞典電影言必稱伯格曼,但萊斯·霍爾斯托姆一反伯祖師的艱深晦澀和動不動就天問自問,以真情動人,令[我的生活像條狗]呈現出不僅是瑞典電影也是歐洲電影難得的清新親切,如散文詩一般娓娓道來一段難以回首的童年往事,自成一派。
[我的生活像條狗]故事的沖突性極強,12歲小男孩英瑪淘氣頑皮,令患重病的母親難以安心,他和哥哥不得不暫時寄居親戚家,等好不容易適應了鄉村的落後乏味和保守,母親的去世又讓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變成永遠的事實。但霍爾斯托姆並不以強化二元沖突和英瑪的痛楚體驗為最大目的,而是以散淡的筆觸寫下生命成長的過程:兒童的自我性啟蒙、對世事的懵懂、對愛和痛苦的體驗、似有似無的愛情萌芽,並以散點敘事勾勒出一幅當代瑞典生活風情畫:擁有第一台電視機、建造納涼及過冬小屋、有著美麗胸脯的女工為藝術家充當雕像模特……一切無不趣味盎然,生氣勃勃,所含的情感濃度令人回味無窮。
[我的生活像條狗]橫掃了當年金球獎、獨立精神獎、紐約及波士頓影評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更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導演及劇本提名,被稱為20世紀最好的兒童電影。

[再見吧,孩子們] 1987
Goodbye Children
導演:路易·馬勒 出品:法國
路易·馬勒是法國新浪潮的干將之一,也是新浪潮大師級人物惟一遠赴好萊塢的導演。本片早在路易·馬勒的孩提時代就開始醞釀,他曾說他所有的影片都在為這部影片作積累。影片一經推出,便廣受注目,並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這是路易·馬勒對童年生活極為精巧極為動人,又不乏斷續憂傷的回溯。二戰時期,一個富家子弟和一個猶太少年產生了友誼。有一天,納粹把他帶走了,他再也沒有回來。從表面上,可以讀解出法德合作時那樁不光彩的交易,還可以看到階級壁壘,以及宗教對人本性的傷害。可這都不如,影片所傳達的回憶本身,那麼迷人。兩個少年在上課、進餐、祈禱。他們的關系由遠及近,如此簡單、素樸。納粹的進入,為這段回憶塗抹上一層灰暗的色彩,這回憶變得沉重起來,而無法忘懷。生活流的敘事手法,使得全片在節奏上穩健而舒緩,直至最後一刻,影調上也不事渲染,可事件本身的震懾力,卻能讓觀者心緒不寧。這是法國新浪潮導演在這場運動過後,最值得紀念的一部作品。那幫開路先鋒們東征西討後,還是皈依了傳統。
有人還說本片有同性戀的傾向,路易·馬勒對此拒絕回答。

[熊的故事] 1988
The Bear
導演:讓-雅克·阿諾 出品:法國 凱撒獎最佳導演獎
如果你不肯承認這部電影的成就,可以想想美國電影里的動物,比如金剛(它還算比較有史詩般的悲劇色彩)、鯊魚、蟒蛇、蝙蝠、老鼠、貓和狗,特別是狗,這些傢伙在美國電影里基本上都是沒有尊嚴的,即使有一天它們成為了美國公民客廳里不可缺少的家庭成員([一家之鼠]),或者庭院的統治者([貓狗大戰]),甚至愛情的見證([馬語者]),它們仍然沒有自尊,沒有它們作為動物的話語權利,它們只能是爆米花電影里的小丑,愛情片里的道具。[熊的故事]不同,這個故事最精彩的處理,是它恰恰把人放在介入者的位置,它用人類從主動變為被動這個轉變過程,來反映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更為真實的關系。當然,它還有一個相當可愛而感人的故事,和兩個永遠也無法替代的毛茸茸的功勛演員——尊敬的大熊先生和可敬的小熊先生。
在好萊塢的銀幕上,動物是明星和道具,而讓-雅克阿諾的電影,則把熊塑造成了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演員。

[火柴廠女工] 1989
Match Factory Girl
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 出品:芬蘭
本片是芬蘭國寶級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的成名作,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大放異彩,並奪得國際電影獎。也是阿基「工人三部曲」的第二部,前兩部為[天堂陰影]和[阿里耶爾]。一個相貌平凡的女工,卻總想邂逅白馬王子,可白馬王子卻把她當作妓女。她懷孕了,卻在一次車禍中,流產了。萬念俱灰之下,毒死了她的情人、父母還有一個試圖向她套近乎的男人。
阿基的影片是古怪的現實主義和突如其來的表現主義的扭曲結合。本片是他創作風范的首次曝光,悠長緩慢的敘事節奏,煞有介事的紀實影像。使全片非常滑稽地籠罩著一種異樣的童話色彩。這片容易讓人聯想到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憧憬雖有,甜美盡失。也就是說,阿基的影片撐破了傳統童話的框架,直接洞穿了現實本身。反童話,是阿基影片最重要的特色之一,他的新作[沒有過去的男人]也是如此。畫面鮮麗,卻掩飾不住內里的辛酸和苦痛。[火柴廠女工]仍是他目前為止手法最為樸素、敘事最為干練的一部力作。為芬蘭電影納入國際視野作出了重要貢獻。

[天堂電影院] 1989
Cinema Paradiso
導演:朱塞佩·托納托雷 出品:義大利/法國
這是全世界影迷都非常珍愛的一部影片,全片以倒敘的筆觸講述一個導演在少年時代,被電影的奇光異彩所浸染的美麗過程,也反映了電影對西西里島平民精神世界的深遠影響。影片基調溫和、甜美,對電影本身最樸素的感恩,有著許多生動感人的描繪。電影的榮光不再,人們也只是以含淚的微笑向歷史告別。影片結尾那一連串的接吻鏡頭,似在聲明,只要生活還在繼續,美就能流傳,而電影就會像那些次第繽紛的「吻」一樣與我們相遇。這是一掃義大利電影沉重影調的一部相當積極健康的影片,並具備一定質朴的勵志情懷。這也是導演托納托雷的成名作,他也是憑此片成為上世紀末義大利最重要的導演。他後來的影片雖然都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但從資素上來講,都無法和本片相提並論。曾有人認為歐洲電影的改良應從[天堂電影院]開始,走明朗和可視性的道路,又不失真摯的人文感懷。可惜,本片對目前的歐洲電影而言,還只是曇花一現。

90年代

[薇洛妮卡雙重生活] 1991
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ca
導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國別:法國、波蘭、挪威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歐洲電影八十至九十年代無法忽略的名字,無論是他早期作品對政治的關注,還是後期逐漸深入到對命運的追問,都具有歐洲電影十分顯著的濃郁人文色彩的特點。基耶斯洛夫斯基對於命運中偶然與必然因素的思考,影響了很多後輩電影人比如湯姆·提克威,甚至包括不少亞洲的年輕導演。[薇洛妮卡雙重生活]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十分重要的一部作品,影片關於兩個毫無關聯卻長相完全一樣的女孩各自命運的表達,在暖黃色調充滿哀傷和溫暖的畫面中,具有神秘不可言說的神韻。影片厚重的母題,卻通篇流露著微妙而空靈的氣質,給觀眾以無限想像深入的空間,或許這就是屬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特殊魅力,對於人類命運最根本課題無止盡的追問,正是人們對於電影這一藝術手段的最高期望。[薇洛妮卡雙重生活]就像一抹光彩奪目的晚霞,轉瞬即逝,卻宛如某種神秘的召喚深深印在你的腦海。

[英雄托托]1991
Toto

導演:雅各·范·多梅爾 出品:比利時/德國
本片是後現代電影的重要案例。後現代電影在形式上是文本的互指,在內涵上的重要特徵,則為身份的錯失和人生的邂逅。王家衛、湯姆·提克威、胡里奧·梅德姆的影片都有這個特色。一場大火,使兩對父母有可能抱錯了孩子。由此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托托總認為阿爾弗雷德的一切應全部屬於自己,阿爾弗雷德和托托的姐姐有了關系,他也和姐姐做了同樣的事情。姐姐在他的逼迫下去燒阿爾弗雷德的房子,不料自己卻葬身火海。托托又遇到一個女人,她和姐姐酷肖,但她卻是阿爾弗雷德的妻子。垂垂老矣的托托決定殺死阿爾弗德。他死了,影片沒有告訴我們死者究竟是阿爾弗雷德,還是托托。
不可思議的魔幻色彩,卻以一種幽默、抒情的筆調娓娓道來。是這部影片的一大特色,而身份的重疊和抽離,傳達出生命的神奇本質。你對它,將永遠保持著孩子般的敬畏。

[霍華德庄園] 1992
Howards End
導演:詹姆斯·艾弗里 國別:英國、日本
英國電影在歐洲電影中風格獨特,就像溫文而雅的英國紳士一般,具有內斂、剋制的態度,總是不露痕跡地表達人生最激烈的感情,其中蘊涵的兩相對比拉扯的張力正是英國電影的最大魅力,[霍華德庄園]正是其中的一部精品。影片圍繞霍華德庄園所有權的轉讓引出了幾段曲折戀情,表現出當時英國社會的風尚和不同人物因為性格、價值觀各異而走向不同的命運。[霍華德庄園]的兩位主要演員安東尼·霍布金斯和埃瑪·湯普森都是極具英國特點的著名演員,兩人交相輝映的演技為影片注入了純正的英國風格。出於表達方式的婉轉及時代差距,英國電影很容易落入拖沓冗長並不知所雲的危機,但是它真正的魅力也正是蘊涵在並不直指事物的態度上,姿態的優雅一旦和人格的高貴完美結合,內里的豐富內涵必然呼之欲出,於是擁有難以抵擋的吸引力和值得反復咀嚼的深厚底蘊。

[冬天的心]1992
Heart in Winter
導演:克勞德·索代 出品:法國
浪漫至極的法國竟出現了這樣一部連親吻和牽手都沒有的愛情電影,確實很有意思。
索代是位有著深厚文學修養的導演,最早拍過很多男性色彩極濃的動作片,後來,則變得瑣碎了,也可以說,變得寫實而古典了。他對死水微瀾的生活常態產生興趣,目光也轉向了女性。本片是他所獲榮譽最高的一部影片,一舉斬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並在本國愷撒獎上奪得最佳導演。一對男女明明蠢蠢欲動,卻連適可而止的行徑也沒有發生。這倒有些像不少中國人的感情方式。索代認為愛首先是種能力,男主人公認為他沒有愛的能力,所以他的愛情大門總處於閉關狀態。索代刻意簡化了情感張力,卻在以靜制動的行為動機中,給人以悠長的回味。是法國後期靜態電影的標志性作品,其不置一詞,卻盡得風流的風范,在法國影壇極為罕見。

本片的兩位主演達尼埃爾·奧特伊、艾曼紐·貝阿既是法國著名的實力派演員,也是一對銀幕伉儷。兩人的對手戲,因夫妻的緣故,許多精妙情緒的傳達極為准確。

[人咬狗]1992
Man Bites Dog
導演:萊米·貝瓦克斯/安德烈·貝澤/貝諾特·波維德 出品:比利時
三個比利時三流電影學院的學生,憑借著一腔電影青年的方剛熱血,炮製了這出「殺手生活寫實紀錄」,不折不扣的後現代黑色鬧劇。論無恥和令人作嘔程度,影像粗糙的[人咬狗]甚至超過了[發條桔]和[天生殺人狂],但正是因為編導和演員天不怕地不怕的沒皮沒臉,[人咬狗]才得以從骨子裡自由無忌和散發著生猛氣勢。
殺手A為了能夠「名垂青史」,同意讓人拍攝他殺人、埋屍的全過程,當然一切不是那麼順利,攝制組諸位偶爾還得給A君搭把手,有次還參與了一起瘋狂輪奸殺人血案。紀錄片式片中片,逼真的寫實場景,比Dogma主義還Dogma主義的鏡頭語言,戲謔味十足的角色和對白,瘋狂表象下對媒體和「紀錄電影」的尖刻嘲諷,令[人咬狗]當年不僅擊敗[致命武器3],成為比利時票房之冠,還在1992年戛納電影節上力排一干名導之作,引發出觀影熱潮。

[印度支那] 1992
Indochine
導演:雷吉·瓦格涅 出品:法國
相比濕漉漉的情色電影[情人],[印度支那]在表現殖民地生活(包括愛情生活)和殖民文化沖突這兩個方面,都顯得更為出色(不過音樂稍遜一籌)。這是雷瑞·瓦格涅90年代的第一部電影,也是他的第一部史詩片,影片細致地描繪了二戰後法國人在殖民地度過的最後歲月。女主角凱瑟琳·德諾芙在片尾的背影非常令人難忘,宏大而無情的歷史洪流捲走了她的一切,而她只能以法國貴族式的優雅默默承受這一切。這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哭泣游戲] 1992
The Crying Game
導演:尼爾·喬丹 國別:英國、日本
本片的成功更多原因來自於題材的特殊,以及演員本人氣質與劇中人物的驚人合適。片中兩位主人公的愛情面臨著性別的尷尬和共和軍的追殺雙重危機,也正是在這種絕境之中,導演營造了堪稱經典的愛情場面,情感流動自然,動情處無不令人忘情投入。傑伊·戴維森對本片的貢獻絕對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如此命運復雜坎坷、難以評價的人物,飾演得令所有觀眾理所當然地認同他的感情和選擇,甚至他的嬌艷與美麗也讓人十分難忘。[哭泣游戲]一片很難定論它的類型,愛情、驚險、動作、劇情,還有同性戀、革命等各種復雜因素的糅合,導演對整

❿ 請大家推薦點歐洲古典電影,如茜茜公主之類

鄧斯特(就是蜘蛛俠的女朋友)主演的《絕代艷後》,講法國大革命前的最後一任皇後,服裝很華麗,描寫了浮華的宮廷生活。還有《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之類的,要說《勇敢地心》其實也算古典。還有《莫扎特》也是歐洲古典劇。

閱讀全文

與冬天的心法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演員梅子 瀏覽:817
外國經典愛情電影歌曲 瀏覽:862
周星馳黑老大電影 瀏覽:605
男主角叫領日本電影 瀏覽:749
廢樓里槍戰的電影院 瀏覽:281
愛奇藝上的愛情電影 瀏覽:232
歐美八十部大尺度電影 瀏覽:55
電影里的漂亮日本女孩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574
主角飛魚被抓進餐館的電影 瀏覽:192
宮崎駿最新動畫片大全電影大全集 瀏覽:607
英文電影中的一句話話 瀏覽:169
三浦理惠愛情電影 瀏覽:153
把膠水當潤滑油的泰國電影 瀏覽:211
電影院人特別少感覺尷尬 瀏覽:41
綜藝小白和三棲大腕電影結局 瀏覽:964
我的世界大電影音樂 瀏覽:342
一個男的跟一個鬼結婚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74
湯什麼小電影平台 瀏覽:714
切入點電影演員表 瀏覽:829
韓國電影蘋果劇情介紹結局是什麼 瀏覽: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