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學經典的電視劇有什麼
不知道你想像中的國學經典是什麼
一般來說,國學經典無外乎四書五經,各種史書,如史記、資治通鑒,各種兵書,各種詩詞歌賦集。。。這種東西能拍成電視劇還有收視率的應該少之又少。倒是四大名著如果可以算是國學經典的話,那麼三國水滸西遊紅樓四部電視劇可以算,電視劇《孔子》、《屈原》等人物傳記式的電視劇,看對白和劇情,也可以找到國學的影子。沒有專門為國學經典而拍的電視劇,但是,無論在電視劇、電影、小說、詩歌甚至是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著國學經典的痕跡,何必非得在電視劇中去找。
B. 「國學」的英譯
樓主,你好。大中華人才濟濟,網路高手林立,不必慨嘆如斯哦!只不過很多高手四處游歷,未必恰巧路過而已。
國學特指中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其內涵博大精深,國學之「經、史、子、集」四科共同構成並展示中國文化的風采。換言之,國學是一個集結的稱呼,因此確實不容易翻譯出來。
在英語,國學可以叫 Traditional Chinese Learning
一份大學學報(哲學和社會科學版)和一份上海的科學雜志均把國學翻譯作Traditional Chinese Learning
以下是參考依據: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kx200105009
http://168.160.184.72/A-sxdxxb-zxsh200606008.html
坦白地說,揣摩下來Traditional Chinese Learning 並非一個拍案叫絕的理想翻譯,但我認為是一個可以接受、也基本上能表達國學含義的翻譯。正如中國功夫,翻譯成Chinese Martial Art 始終變了味,乾脆叫 Chinese Kung Fu 反而貼切、比較接近G點。因此好萊塢電影內Chinese Kung Fu人人皆知,Martial Art 硬梆梆的,Kung Fu 更有四兩撥千斤的震撼。若以國學論功夫,功夫的最高境界,並非打架爭勝負,而是兩家相讓,天下太平。樓主,你說對么?
C. 老是聽到國學大師王國維,辜鴻銘,那國學指的具體是研究什麼的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與其俱為同鄉。甲骨四堂之一。
辜鴻銘,20世紀初,西方人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辜鴻銘何許人也?他自稱「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娶在東洋,仕在北洋。」獲13個博士學位,倒讀英文報紙嘲笑英國人,說美國人沒有文化,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
歷史長河裡的辜鴻銘(9張)《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憑三寸不爛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講孔學,與文學大師列夫·托爾斯泰書信來往,討論世界文化和政壇局勢,被印度聖雄甘地稱為「最尊貴的中國人」。而且還精通7國語言。
D. 請推薦些好的國學經典類的動畫片
《幼兒國學經典千千簡筆畫古詩畫啟蒙動畫片全集》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aMsoHx_ieM2nq4shRXnVkA
唐詩是我國最重要的文化瑰寶之一,是少兒重要的學習課程。親愛的家長,在與小朋友一起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您是否感到非常的枯燥無味?您是否感到詩詞賞析缺少畫面感?您是否感到有的語句復雜難懂?本套課程精選25首少兒啟蒙階段最重要的古詩詞,鹿點點小哥哥和鹿千千小姐姐會帶小朋友們走進古詩詞的世界,跟著偉大的詩人一起穿越他們的時代,讓小朋友身臨其境體驗輕松幽默,充滿畫面感的古詩詞!
E. 謀略國學的動畫是哪一部動畫片
《福五鼠之三十六計》
你值得擁有
本劇在製作過程中通過簡單、有趣的方式,充滿戲劇性的緊張冒險故事和幽默風趣的環節創意,塑造了眾多形象迥異、個性鮮明、性格活潑的卡通形象。不僅帶領小朋友走近中國人的才能與智慧,同時又將誠信的重要、友誼的可貴、團結的力量等道理潛移默化地傳遞給觀眾。令小朋友在身臨其境融入精彩故事的同時,愉快的領悟到成長中所必需的人生哲理,從而達到喻教於樂的效果。
F. 國學進萬家播放的什麼電影
這個最好的是播放一些講座,例如聖賢教育改變命運的講座就很不錯!至於電影我沒聽說什麼比較好的,電視劇我就推薦一部——了凡四訓
G. 有沒有國學大師的電影
《一輪明月》,關於李叔同的生平故事
H. 請問有沒有宣傳國學的紀錄片大概一個小時左右的,我們學校打算播放一個關於國學的紀錄片,讓大家了解國
搜一下王財貴教授的演講。他提倡國學教育,有一場好像在北京大學的演講,很有感染力。你搜《一場演講,百年震撼》。
I. 國學經典電影有哪些
《一代大儒孫詒讓》。
《一代大儒孫詒讓》為紀念乾嘉學派代表人物、甲骨文字研究開山鼻祖、永嘉學派的身體力行者、中國近代新式教育之父、溫州實業救國先驅孫詒讓先生而拍攝的。
影片講述晚清著名朴學大師孫詒讓8歲至61歲的傳奇一生,著重刻畫了孫詒讓發奮治學,破譯甲骨文,完成《周禮正義》《契文舉例》等代表作。
人物資料:
孫詒讓(1848年9月16日—1908年6月20日),是中國晚清經學大師、愛國主義者和著名教育家。幼名效洙,又名德涵,字仲容,別號籀庼,浙江瑞安人。
與俞樾、黃以周合稱清末三先生。有「晚清經學後殿」、「朴學大師」之譽,章太炎稱他「三百年絕等雙」。
同治六年舉人,五應會試不中。官刑部主事,旋歸不復出,專攻學術,精研古學垂四十年,融通舊說,校注古籍,著書三十餘種。
所著《周禮正義》為一生心力所瘁,為清代群經新疏中傑出之作。《墨子閑詁》亦為注墨的權威之作。《契文舉例》為考釋甲骨文開山之作。
《溫州經籍志》,被譽為「近世匯志一郡藝文之祖」。《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批註》二十卷,《四部別錄》二卷,則是目錄版本學的專著。
J. 有關國學或中庸之道的影視作品
《墨攻》墨家,《秦頌》史詩,《荊柯刺秦王》、《曹操與蔡文姬》,新片周潤發《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