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你珍藏的電影海報
我從小學開始就珍藏一些我喜歡的電影海報,就像最近播出的白蛇緣起的海報,還有大魚海棠的海報,還有一些我喜歡的動漫電影的海報,最早的還有一個秦時明月的海報。
⑵ 跪求英語電影海報的英語介紹
那我選《泰坦尼克號》吧~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Leonardo DiCaprio ... Jack Dawson
凱特·溫斯萊特 Kate Winslet ... Rose DeWitt Bukater
比利·澤納 Billy Zane ... Caledon 'Cal' Hockley
凱茜·貝茨 Kathy Bates ... Margaret 'Molly' Brown
比爾·帕克斯頓 Bill Paxton ... Brock Lovett
Gloria Stuart ... Rose Dawson Calvert (Old Rose,老露絲)
簡介
84 years later a 100-year-old woman named Rose DeWitt Bukator tells the story to her granddaughter Lizzy Calvert, Brock Lovett, Lewis Bodine, Bobby Buell, and Anatoly Mikailavich on the Keldysh about her life set in April 10th 1912, on a ship called Titanic when young Rose boards the departing ship with the upper-class passengers and her mother, Ruth DeWitt Bukater, and her fiancé, Caledon Cal Hockley. Meanwhile, a drifter and artist named Jack Dawson and his best friend Fabrizio De Rossi win third-class tickets to the ship in a game. And she explains the whole story from departure until the death of Titanic on its first and last voyage April 15th, 1912 at 2:20 in the morning.
Jake Dawson
A 20-year-old artist from Chippewa Falls, Wisconsin. Orphaned at the age of 15, he worked a variety of jobs. After a stint as a logger, he came to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where he drew portraits on the pier for 10 cents apiece. Working his way from place to place on tramp steamers and similar accommodations, he went to Paris where he studied art. Subsequently, he found himself able to return to his native land in the grandest style possible for one with no money: sailing on Titanic on a ticket he won in a poker game.
Rose Dewitt Bukater
Born to one of the very best families in Philadelphia, was a mere 17 years old when she became engaged to Caledon Hockley. Intelligent, poised, and beautiful, Rose had been schooled since childhood to be everything a young woman of society was expected to be. Rose's betrothal to Hockley, heir to a Pittsburgh steel fortune, was considered an admirable catch, a perfect pairing of wealth and social position. Yet her spirit rebelled against the rigid confines and expectations of Edwardian society controlling her destiny.
⑶ 看兩部動漫英文電影。學習裡面20個單詞。(做一張英語海報)3年級孩子
。動漫電影,,,,,美動畫電影吧。。瘋狂動物城,超能陸戰隊這之類的吧,畢竟3年級。這能看下去還不一定能不能行。單詞就挑裡面的比較日常的詞就行啊。估計讓他自己挑肯定不行。。。。話說這是什麼任務感覺對3年級孩子難度太大
⑷ 這張圖片哪個動漫電影..
秒速5厘米
2007最受關注的劇場版動畫之一,新海誠作品《秒速5厘米》(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 a chain of short stories about their distance)於3月3日在東京澀谷的CINEMA RISE影院率先上映,其後在日本全國單館系的影院陸續放映。 秒速5厘米
作為3月3日的首映前的最後預熱攻勢,系列短篇的第1話《櫻花抄》決定在2月16日-19日期間在YAHOO免費放送三天。 新作將由三個連續短篇組成,片長63分鍾。故事講述的是遠野貴樹和篠原明裡,小學畢業就分開繼續走上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兩人刻意迴避了存在於他們之間的那些特別想法,而時間就這么靜靜的流淌過去。某個下著大雪的冬日,貴樹終於決定去找尋明裡…… 新海誠個人網站上公開的訪談中說到:《秒速5厘米》是把一個少年做為軸線來描繪的獨立的三部連續短篇動畫。時代從1990年代後半到現代的日本,故事發生的地點隨著少年的人生的旅程而沿著東京和其它幾個地方變遷。作品中沒有時下大多數動畫中都出現的時髦的SF元素,也鮮有跌宕起伏的情節(言下之意新海誠將拋棄《星之聲》中的SF元素,以及《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中扣人心弦的敘事風格)。我們只是盡量堅持實地取景,真實的表現生活。盡管缺少了波瀾和戲劇性場面,但作品中同樣裝滿了世間的各種滋味以及生活的美麗。用膠片記錄下這些實實在在的場景,使影片看起來就像日常生活般貼近現實。 誠如新海誠的日記中所透露的那樣,《秒速5厘米》是一部完全寫實的作品,一改他前兩部成功之作的路線,摒棄了所有SF元素。似乎逐步回歸到早期的《她和她的貓》所包含的生活化的路線。簡單來說,影片建立在日常生活之上,以表現人與人心靈間的差距為主題,充滿了愛和內涵。 整部影片分為:描寫了貴樹與明裡相會之日的《櫻花抄》、以貴樹的高中同學澄田花苗的視角來講述的《宇航員》、截取他們靈魂中彷徨的影片同名作《秒速5厘米》。
《秒速5厘米》動畫海報(11張)
這是繼《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之後,新海誠的第四部作品。新海誠表示,這部作品表達了不同於之前的風格,沒有幻想或科幻元素,試圖從一個不同的觀點來看真實世界,描寫1990年代至現在的日本,更特地找尋不少實景作為素材。 本作品於2007年春天於澀谷Cinema Rise首映。 同名小說由新海誠本人撰寫,連載於綜合文藝雜志《達芬奇》,以故事的前篇及後篇總共分為6話。日本於2007年11月16日出版單行本。 台灣由普威爾代理,於2007年8月31日在台北上映,並在2007年9月22日起在台灣中南部展開輪映;香港由亞洲影帶(AVP)代理,並於「第二屆夏日國際電影節」中在香港科學館演講廳放映兩場(2007年8月8日、8月19日),正式公映日期為2007年9月20日。 本作是動畫史上首次以1280x720高清16:9公布預告片。首段公開的預告全片總長45秒,畫質的清晰度及美感,常為人稱道「可以直接截圖當桌布」。次段預告全長為90秒,選用了決定版主題曲,由山崎將義主唱的舊歌"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作為背景音樂(歌詞為很重要的因素),亦新增了許多華麗的場景及畫面。 《秒速5厘米》僅在涉谷電影院開畫時,頭兩天便創下觀眾2955名、3,205,600日圓收益的紀錄,場刊、海報等收益亦有2,091,350日圓。作為2007年夏日國際電影節的動畫話題作,票房開售兩小時,門票旋即被搶購一空。最少數百名購不到門票的影迷要求加場。在首場放映完畢後,觀眾更響起一片熱烈掌聲,甚至遲遲不願離座。
秒速五厘米的海報(6張)時間是1990年的日本,遠野貴樹與篠原明裡原本是同班同學的好朋友,並且都對對方有朦朧的愛意。自從小學畢業之後,兩人入讀了不同的初中。分隔兩地的兩個人,靠著書信往來保持聯絡,直到貴樹知道即將跟隨家人搬到鹿兒島,距離明裡更遠的地方,於是兩人約定了再見面的時間。計劃好的行程,卻遇上了暴風雪,電車在漫天飛舞的雪夜,走走停停,貴樹的心,也在細微的變化……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本作品是由〈櫻花抄〉〈宇航員〉〈秒速5厘米〉3篇短編構成。 新海誠簽名照
櫻花抄
時長約26分鍾 東京的小學生,遠野貴樹和篠原明裡互相抱著特別的思念。畢業之後明裡轉校到栃木,雖然兩人在那之後再也未見過面,但借著夏季某一天的書信而再次有了聯絡。那年冬天,決定轉校到鹿兒島的貴樹,在某天下大雪的日子前往去和明裡見面。 這是一個有關他與她之間的距離的故事——
春天,落櫻繽紛,陽光明媚。她撐著一把櫻花色的傘歡樂地奔跑,和他興致勃勃地討論是喜歡怪誕蟲抑或歐巴賓海蠍。即使被同學們將兩人的名字寫到相思傘下,他們也堅信著他們兩人會上同一個中學,在那之後也永遠都會在一起。 然而片中那隻也叫巧比的貓已然形單影只,那隻也叫咪咪的貓沒有呆在它的身邊。熟悉新海誠的觀眾們雖然猜到了這可能暗示著什麼,卻不大願意往那方面去想。 那一年,他們十歲。 青梅竹馬的美好時光自然無法永遠持續,兩人想要繼續在一起的約定在生活的變遷面前顯得那麼不堪一擊。東京和栃木之間的距離對少年少女們是那麼的遙遠,遙遠得讓他們不安。不安到明裡在分別了半年之後才寫來了第一封信。 「吶,貴樹。你,還記得我嗎?」 時隔一年後的相會,讓少年費盡心機的去籌劃,兜兜轉轉地搭乘自己從未乘坐的線路,花了幾個星期寫的,想要親手交給她的信,見面時要說什麼……只是上天似乎也要捉弄他,已算是早春的三月下起了大雪,計劃中的列車一部接一部地晚點,甚至是那封包含了他所要傾訴的心意的信,也失落在風雪之中。少年甚至懷疑,是不是時間也對他抱著惡意。對此,他也只能咬緊牙關讓自己不至於放聲哭泣。 眼淚始終沒有忍住,不過,那是他走下晚點四個多小時的列車,看到候車室里依然等待在那裡的明裡的時候,兩人的喜極而泣。 站在櫻花樹下的兩人,彷彿又回到了那青梅竹馬的美好時光。 「你覺不覺得,這很像是飄落的櫻花?」 對再會的兩人來說,相觸的雙唇勝過千言萬語。 「在這個瞬間。我似乎明白了『永遠』、『心』和『靈魂』的意義之所在,強烈的情感讓我想將這十三年所經歷的全部都與她分享。然後在下一個瞬間——卻又悲傷得無法抑制。那是因為,我不知該如何珍藏明裡的這份溫暖,也不知該將她的靈魂帶往何處去。我清楚地明白,我們無法保證將來能永遠在一起。橫亘在我們面前的是那沉重的人生與漫長的時間,讓人不由得產生一種無力感。」 離開的列車上,貴樹看著自己的右手,那是他剛才隔著車玻璃與明裡的最後的告別 「但是,這束縛著我的不安,最終還是慢慢地消失。剩下的,只有明裡那柔軟的雙唇傳來的觸感。」 那一年,他們十三歲。
宇航員
時長約22分鍾 鹿兒島的高中生,澄田花苗喜歡上了中學的時候從東京轉校過來的同學遠野貴樹,卻一直無法說出口。花苗知道了貴樹要前往東京的大學後心裡打算將心意訴說出來—— 夏天,艷陽高照,熱風撲面。 沒有明裡的日子依然在持續著,而他搬到了離她更遠的鹿兒島。一切似乎都沒什麼改變,就連那個叫花苗的女孩子也沒能在他的生活中泛起多少漣漪。 只是,不知從何時開始,他就一直在做著同一個夢,寫著同樣沒有收件人的手機簡訊。他所看到的不是身邊的人,而是注視著遙遠的她。那騰空而起的外太空探索飛行器,給他的第一印象,不是壯觀,而是一種……親切感。 「那真的是讓人無法想像的孤獨旅程——在那幽深的黑暗之中,只朝著一個方向一直地前進。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氫原子都難得一見。懷著探尋世界之秘密的心,深信不疑地潛入那無盡的深淵——而我們,又將到達何方?又能去往何處呢?」 宇航員,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見到所追求的東西,只是帶著那一份追逐,望著前方一直走下去。 那一年,他十七歲。
秒速5厘米
時長約12分鍾 雖然遠野貴樹想要以高處為目標邁進,但卻不明白這是因為什麼沖動驅使的。透過以成為大人的自己的自問自答,描繪了心靈的彷徨標題作—— 冬天,寒風呼嘯,白雪飄飄。 貴樹已經從鹿兒島的高中考上了東京的大學,畢業後留在了這個熙熙攘攘的大都市。他的目標曾經很明確,然而漸漸變得模糊,又漸漸變得迷茫。 如果說以前的他追尋的是一個比較遙遠的目標,那現在的他追尋的就是一個似有若無的影子,明知道已然機會渺茫,卻仍然不捨得放棄。只顧仰望著星空的人註定不會留意到自己下一步是否會跨入深淵。
秒速5厘米劇照(20張)「我依舊還是喜歡著你。"水野理紗的簡訊這么寫著。他們即使發了一千次的簡訊......但心與心之間 連一厘米都沒有靠近。 他終於發現,他比真正關心他的人,還不了解自己。 「在這幾年裡,我光顧著低頭前行,只想著得到那無法得到的東西,但是又不知道那究竟是什麼。而這個不知從何而來的想法逐漸地變成一種壓迫,讓我只能靠不停工作來解脫。等我驚覺之時,逐漸僵硬的心只能感覺到痛苦。然後在一天早上,我發現曾經那刻骨銘心的感情——已然完全失卻。」 「於是在那一天,我辭去了工作。」 又是一年的春天,依然是落櫻繽紛,陽光明媚。 年年歲歲花相似。 他與她在列車道口擦肩而過。驀然回首,列車駛過後,對面空無一人。 歲歲年年人不同。 於是他笑了,笑得很是輕松愜意。 這一年,他們二十七歲。 關於《秒速五厘米》最後兩分鍾 在秒速五厘米間,他們發現了彼此。也在秒速五厘米之間,他們錯過了彼此。 末時,他最後的一笑,不僅是如釋重負,還是一種坦然:即使相見,時光不能倒流、過去亦不能再來。不如留下昔日的記憶、錯過的瞬間,藏於心底,細細回味純純的愛。開始各人的新生活,這不更比一次顫痛的相見更來的唯美? 我個人覺得,女主角恐怕也是想等火車過完,但是她知道,即使相會,她左手無名指的戒指也會毫不留情地闡述:他們錯過的已不僅僅是那秒速五厘米的距離。再說了,與其好心地安排一次重逢,不如就這樣錯過。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這句話也許就是兩人之間等待無果的一句悲傷的縮影。更符合一種情境,歸根到底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相遇的故事,發生在秒速五厘米,短暫而恆久的瞬間 新海誠所想表達的真正主題 ——解讀<<秒速5厘米>> 最後兩分鍾 一部作品會表達一個思想或者一種觀念又或者一些情懷,而在作品中深刻表達這一點的地方,我們稱其為點睛之筆。無疑,秒速5厘米這部動畫的最後一個場景就是這樣一個點睛之筆。 新海誠用五十多分鍾的時間做鋪墊,終於在最後兩分鍾將自己想表達的感情用一個回頭一個轉身以及一個微笑釋放了出來。 或許還有人執著於明裡無名指上的戒指,又或者五十八分零十秒時微暗房間中睡在床上的貴樹及另外某人,但新海誠想告訴我們的難道是再深刻的感情也會有變質的一天這樣一種觀點和主題嗎?顯然不是! 讓我們再回到最後一個場景: 明裡與遠野於鐵軌處擦肩而過,互相認出了對方。當兩人走到鐵軌的兩邊時,不約而同的轉過了頭。這時,飛馳的火車將兩人的視線阻隔在了兩邊。當火車駛過後,遠野發現明裡已經離開。然後,在以每秒5厘米的速度飄落的櫻花雨中,遠野帶著一絲微笑轉身離開。 在這短短的兩分鍾內,其實把前面五十多分鍾的故事梗概包含在了裡面: 明裡與遠野在小時候相遇(在鐵軌處相遇)但終究兩人走到了不同的地方(走到了鐵軌的兩側)雖然彼 此心中都有掛念(兩人不約而同的轉過了頭)但種種困難橫亘在兩人之間(飛馳的火車將兩人的視線阻隔在了兩邊)遠野在回憶中迷茫,不接受任何新的幸福(遠野面前飛馳的,不斷變化卻毫無改變的車廂),當繁華落盡,明裡找到了幸福(明裡已經離開)而遠野也終於從迷茫中走了出來(遠野帶著一絲微笑轉身離開)。 新海誠想表達的是,曾經純真的感情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流失而消逝。即便這種感情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得到完成,但它必定會是心裡美麗的一段回憶。而龜縮於以往的美好希冀中,不敢接受新的幸福,只會使心越來越蒼老,最後慢慢死去。回憶像酒,少許你便可覺得那其中的甘美,如果濫喝沉迷其中,只是一個神智不清的酒徒。在第一話的櫻花樹下,遠野說過自己不知道應該如何對明裡的愛負責,雖然明裡的吻讓他淡化了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但其實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他喜歡明裡,但他可以接受那個遠在天邊的明裡,因為那個明裡不需要讓他有太多的壓力,而身邊的明裡卻會讓他難受,就像他的工作最終被他放棄了,對於明裡放棄或許才能讓他活的輕松一點。 在每秒5厘米的速度飄落的櫻花雨中,在幸福的往事中,遠野邁開了前進的道路。兩個漸行漸遠的背影,包含了有愛無緣的傷感,更多的卻是對幸福未來的憧憬。 關於五厘米的解釋 每秒5厘米似乎這個速度並不是很快,甚至可以說是很慢。人的步行速度都比它快。 可這個速度如果保持了13年呢。 通過這個公式可以計算出來。 5CM/S * 13年 * 365天 * 24小時 * 60分鍾 *60秒 =20498.4公里. 20498.4公里。這個距離正好是繞行地球半圈的距離,也就是南極和北極的距離。 當然也許這只是個巧合,經過一些專業達人的分析,貴樹和明裡最後一次見面到岔道口的相遇,正好是13年。 如果這一切都不是巧合的話,只能贊嘆 新海誠的大綱寫的是如此的精細。 兩顆曾經相溶的心,經過了13年的時間,彼此達到了地球上最遠的距離。
於日文DVD中附錄的監督訪談里,新海誠透露本作的三個單元是在他於《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一作完結後在10個原本設定好的短篇故事中選出的。最初十個故事並沒有完全的關連性,直到在決定製作連續短篇劇場版後,才將這三個故事抽出並延伸。而作為三個單元的最初故事範本的一篇短故事,亦已附夾在特典版的附帶小冊子中。 主題曲方面,最初的擬定是從流行曲中選出十首或自行創作。但後來考慮到製作時間及經費等現實而決定只製作三個單元後,新海誠立即決定要使用山崎將義的「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作為主題曲。而山崎將義本人亦立即同意了新海誠的曲目及主旋律的使用,使得音樂監督天門能為本作編寫出配合主題曲及作品的旋律。
天門(1971年-),本名為白川 篤史(Shiragawa Atusi),專職日本電腦游戲及動畫音樂的作曲家。出生於東京都。 1990年,加入日本Falcom,並協助公司製作了著名游戲系列Brandish 撼天神塔系列及英雄傳說系列等游戲的配樂。 1999年,為當時同在 Falcom 工作的合約CG畫師新海誠之自主動畫《她與她的貓》擔任音樂製作,成為當時話題。 2002年,退出 Falcom 公司並加入游戲公司 minori,亦有繼續為新海誠的動畫製作配樂。
主要作品
她與她的貓(1999年) 星之聲(2001年 Comix Wave)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2004年 Comix Wave) 秒速五厘米(2007年 Comix Wave Films) ef - the first tale(2007年)eden*(2009年)追逐繁星的孩子(2011年)
⑸ 靖西哪裡有賣關於動漫或歐美明星或歐美電影的海報
綠島電影海報堂 就有
⑹ 做一個關於英文電影的海報
wps文檔拉照片,上網路拉信息,創建文字檔,復制資料,手辦的話,描摹圖片,最好是小黃人,什麼的動漫人物,簡單,可愛,望採納
⑺ 迪士尼真人電影《黑白魔女庫伊拉》發布海報,從海報來看你覺得質感如何
迪士尼的電影口碑一直都很有保障,而推出了新的真人電影《黑白魔女庫伊拉》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從迪士尼官方發布的這張海報來說,劇情還是非常吸引人的。從一些演員的專門裝扮來看看,比較貼合於原著中的感覺整體基調可能也不跟迪士尼所出版的動漫電影一樣。所以對於這次的迪士尼電影的突破,應該能夠給觀眾一份滿意的答卷。
一個之前的小小動漫公司,演變成現在這個大企業。迪士尼的經歷是非常勵志的,不僅在世界各地創造了主題樂園,每一年都能推出優秀的作品。所以因為這些優秀的作品,迪士尼樂園都是每一個人內心中憧憬的地方。
⑻ 這是哪個動漫的圖片~
出自宮崎駿最新作動漫電影《起風了》
基本信息
片名:起風了(又譯:風雪黃昏)
劇場版預告片
日語:風立ちぬ
英文:THE WIND RISES
導演:宮崎駿
製作人:鈴木敏夫、西村義明
上映時間: 2013年7月20日(日本)
2013年9月19日(台灣)
2013年12月19日(香港)[1]
《起風了》是以在綜合模型雜志「月刊Model
Graphix」中連載的漫畫為原作改編,劇情方面將會混合零式艦載戰斗機的設計者堀越二郎的故事以及堀辰雄於1936年發表的中篇小說《風吹了》(又名:起風、風雪黃昏)的內容。在這部動畫電影中,宮崎駿不僅將擔當監督一職,同時還將負責作品的腳本,音樂則由知名音樂家久石讓創作[2]
本片為宮崎駿自2011年的《尋寶》和《虞美人盛開的山坡》後的又一部反戰爭新作,本片體現了日本戰後渴望建立日本自衛隊的訴求。
作品宣傳
唯有努力試著生存(いざ 生きめやも)──出自於堀辰雄的小說《風吹了》中,引用法國詩人保羅·瓦勒里的《海濱墓園》(Le cimetière marin)里一句話「il faut tenter de vivre」。
而第二彈海報上的電影文宣「一定要活下去(生きねば)」——出自宮崎駿1982至1994年連載的漫畫《風之谷》最後一頁的一句話。
⑼ 這是什麼動漫還是啥的人物
卑鄙的我
由環球電影公司和Illumination Entertainment娛樂公司新出品的3D動畫電影《卑鄙的我》講述大壞蛋格魯異想天開的計劃將把月亮偷走,他世界第一大壞蛋的回歸設定,和滑稽有趣的動作,加上因英劇《辦公室》和《40歲老處男》《糊塗偵探》等影片大紅的著名笑星史蒂夫•卡瑞爾的傾情獻聲,《卑鄙的我》成為備受期待之作。
中文片名:卑鄙的我
英文片名:Despicable Me 國家地區:美國 影片類型:動畫 語言:英語 導演:克里斯·雷納德 Chris Renaud 配音:史蒂夫·卡瑞爾(Steve Carell),傑森·希格爾(Jason Segel),克里斯汀·韋格(Kristen Wiig),威爾·阿奈特(Will Arnett),拉塞爾·布蘭德(Russell Brand),傑梅奈·卡萊門特(Jemaine Clement),傑克·麥克布瑞爾(Jack McBrayer),茱莉·安德魯斯(Julie Andrews)等 上影時間:2010-07-09
編輯本段劇情簡介
這部由環球影業出品的3D動畫講述的是:在一個被白色圍欄和玫卑鄙的我-劇照(20張)瑰灌木環繞的郊區住宅區,坐落著一棟死氣沉沉的黑色房子。在這里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巨大的秘密,主人公格魯(Gru)正在策劃一出前無古人的計劃——他圖謀把月亮偷到手。 格魯醉心於所有邪惡的事情。他不僅配備了阿森納收縮射線、凍結射線,而且還擁有用來戰斗的陸空交通工具,只要誰阻礙了他的計劃,他就消滅誰。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三個失去親人的小女孩,這些孤兒們把他當做父親看待,而這種體驗是格魯從未感受過的。地球上最大的壞人遇到了最大的挑戰:三個名為瑪爾戈(Margo),伊迪絲(Edith)和阿格尼絲(Agnes)的小女孩。精彩的故事就此展開! 電影海報(20張)
編輯本段影片賞析
《卑鄙的我》高清劇照
《卑鄙的我》 《卑鄙的我》高清劇照
由皮艾爾·柯芬和克里斯·雷納德執導,講述了主人公格魯策劃了一出完美的計劃,圖謀把月亮偷到手。不料在邪惡母親(朱麗·安德魯斯配音)的慫恿下,格魯察覺一塊絆腳石阻礙了他的計劃:三個女孤兒臨時寄住在他那裡,並且不肯離開。格魯將怎樣應對突如其來的絆腳石,怎樣繼續他的完美偷月計劃呢?電影的配音陣容堪稱華麗,史蒂夫·卡瑞爾、傑森·席格爾兩位就不必說,《忘掉莎拉·馬歇爾》中的「賤人搖滾歌手」拉塞爾·布蘭德、《菠蘿快車》中的丹尼·麥克布耐德、《我為喜劇狂》中的「傻門童」傑克·麥克布瑞爾、王牌脫口秀節目《周六夜現場》中的克里斯汀·韋格,還有《宿醉》中搶戲的韓國佬肯· 鄭……將這些位怪癖喜劇的高手統統納入門下。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一部反面人物為主角的動畫 暑期檔歷來是好萊塢各方勢力爭奪旺季,而在這個檔期總是少不了合家歡式的動畫片的身影,在動畫片領域,環球並不是最矚目的勢力,不過,今年暑期檔獻上的這部可愛有趣,配音陣容強大的3D動畫《卑鄙的我》或許會給人一絲驚喜。而為這次環球暑期動畫之旅掌舵的是兩位讓各位觀眾熟悉而又陌生的導演皮艾爾·柯芬和克里斯·雷納德,皮艾爾·柯芬此前的導演作品為一部不為太多人知曉的短片,而對於克里斯·雷納德的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提到表現苦命的松鼠斯科特對堅果執著精神的動畫短片《松鼠、堅果和時間機器》(2006),大家就應該非常熟悉了,而克里斯·雷納德也憑借本片提名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項。 盡管本片的製作主要由導演組織管理,但是發起和全力支持這部電影的還是製作方照明娛樂公司的總裁[克里斯托弗·麥雷丹德瑞],對於製作這部動畫的出發點,他表示,"實際上,每個人都有頑劣的一面,不管他是六歲還是六十歲,而過去的很多故事總是在善與惡之間劃上了一條明確的分界線。在與我的兒子一起看了這么多這類電影後,我發現離開劇場時,反面角色常常是他們最喜歡的,所以,我決定做一部電影,這部電影中,讓反面人物擔當主角。",提到片中角色和風格的形成,克里斯托弗·麥雷丹德瑞不諱言受到了如"007系列"等影片的影響,格魯的雛形就是一個經典的"007系列"中的反面角色形象。為了更好的塑造格魯的心理特性,兩位導演又從彼得·塞勒斯和羅溫·艾金森的經典角色中汲取了營養,最終塑造出了最後的這個角色。 一場群星薈萃的配音聚會 與幕後主創相比,本片強大的配音陣容或許更加令人期待,而其中喜劇名匠史蒂夫·卡瑞爾無疑又最令人關注。史蒂夫·卡瑞爾並不常為動畫配音,但是最近幾年似乎對此興趣甚濃,在《籬笆牆外》(2006),《霍頓奇遇記》(2008)中都曾留下他的聲音,而這一次他將全力為反面主角格魯獻聲。據劇組人員表示,史蒂夫·卡瑞爾首次試音就獻上了他們從未聽過的極具個性的聲音,"既像俄語,又有些像特蘭西瓦尼亞語"。史蒂夫的聲音甚至影響了本片編劇,他們根據他獨特的聲音調整了劇本和一些對話,以便配合製造更有趣的笑料,史蒂夫式的聲音演出看來不會比他的真人喜劇表演遜色。不光是史蒂夫·卡瑞爾,喜劇界的諸多"賤男"都將為本片獻聲,傑森·席格爾將為片中與格魯頗多齷齪的另一位反面角色維克多配音,而在《忘掉莎拉·馬歇爾》(2008)中以瘋癲搖滾歌手形象示人的拉塞爾·布蘭德則將為協助維克多的一位博士配音,另外,在《宿醉》(2009)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亞裔演員肯·鄭也將以科學家背後的聲音示人。因《音樂之聲》(1965)中音樂教師形象留在無數觀眾記憶中的朱麗·安德魯斯則已是動畫配音界的老將,"怪物史萊克"系列自從第二部起,她就是片中皇後一角的配音演員,而在本片中,她則將是格魯的老媽,成為一個讓格魯有些糾結的角色。 一次壞蛋變英雄的溫情轉身 盡管克里斯托弗·麥雷丹德瑞稱本片是一部以反面角色為主角的動畫電影,但是顯然,這部電影不會是一部張揚反面角色罪惡的基調。格魯在影片一開始的邪惡氣息和驚天陰謀,實際上也更多是為他在三個孤兒面前的手忙腳亂做鋪墊。以成人窮凶極惡的外表下,在孩子面前的不知所措和丑態出盡來製造笑料已經是好萊塢屢試不爽的模式,所以,正如克里斯·麥雷丹得瑞所說,"片中的世界,就是這個世界的一種亞文化體現,是這個世界的一種反面人物的亞文化舞台。但是,這個角色最終依然以格魯自身成為英雄完結,他慢慢的變化,並熱情的擁抱這種變化,從一個笑話鄰居家狗的傢伙成為一個重新定義家庭意義傢伙,一個真正的英雄,正是這種英雄的轉變讓他得以糾正他曾經犯下的錯誤。"從這個角度看,本片依然充滿了成長主題,一個以瘋狂策劃離奇陰謀出場的壞蛋,因為父親般的身份而成長,並成為超級英雄,或許正是這樣的"欲揚先抑"的特別情節,會讓這部動畫在今年暑期檔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編輯本段花絮
·製片方在影片製作階段就不斷對外傳達著其中的親情因素,在2010年的母親節和父親節前夕,都發布了專門的主題海報,可謂極具親和力的預熱手段。 ·本片由照明娛樂公司(llumination Entertainment)製作,這也是他們的第一部3D作品。 ·片中一段格魯現身於太空服的場景是有意向邁克爾·貝導演,布魯斯·威利斯主演的《絕世天劫》(1998)致敬。 ·塑造一個動畫片中的主人公常常需要結合現實角色,為了塑造格魯這個角色,導演皮艾爾·柯芬和克里斯·雷納德看了很多彼得·塞勒斯和羅溫·艾金森的作品,綜合塑造了片中的主人公。在這部動畫中,我們將看到一個充滿奇愛博士的癲狂和憨豆先生的詼諧的有趣角色。
⑽ 假期看一部英文動畫電影並動手為電影畫一幅英文海報
自己看的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