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鳥瞰人生是何義
到網上去查一查,會給你各種不同的,理想的解釋。
Ⅱ 請介紹一下電影編劇家盛和煜
以生命感受藝術
——漫寫盛和煜
一
盛和煜不蠢。
豈止是不蠢,簡直可以劃入聰明之列。
如果聰明有極品,他也就是極聰明之人了。
盛和煜舉止言談,既不賣乖,又不露醜。座談會上每發言,言簡意賅,妙語連珠,惹得人家哈哈大笑之後他卻嘎然而止,總總恰到好處。
由於他有這一「特長」,有次我為一家電視台策劃一期談話類節目,就請他來當嘉賓,果然他心領神會、不負重託:四十來分鍾的節目,他只說了七八句話,句句引得滿堂鬨笑。節目做下來,他悄悄對我說:「可以吧?」我說:「不錯。」他說:「我就知道你是叫我來插科打諢的。」後來,這期節目評了獎,有評語曰:
「……嘉賓的談話個性鮮明,尤以盛和煜的詼諧幽默讓人忍俊不禁,使人看到了一種文化人儒雅的本色和頗具魅力的智慧。」
節目中,盛和煜表演極佳,他可不是演員,更不是小丑。
他是聰明的文化人,是寫戲的。寫戲的少不了恢諧和幽默。
《打銅鑼》中的蔡九哥說:「不聰明唱不得戲」;我想:不是極聰明就寫不了戲。
二
把聰明用在寫戲之上,是極聰明之舉。
1999年5月,常德市的新老劇作家聚會武陵名勝桃花源。
二十年來,宦海沖浪、商海沉浮、文海漂流,過去的劇作家功成名就者不少。會上,這些衣錦還鄉者娓娓道來,令人仰慕贊嘆、噓唏不已。輪到盛和煜發言,他半晌才木訥訥、唐突突地地蹦出一句話:
「我好會寫戲!」
聽得眾人哈哈大笑。
聽者無心,說者有意。「我好會寫戲!」——這對於盛和煜,有兩層含意:一、我不會抽煙、不會喝酒、不會打牌、不會跳舞、不會投機取巧、不會見風使舵、不會……,我只會寫戲!二、我好會寫戲,是因為有好戲為證。
我給他做了一個小統計,自1982年處女作《現在的年輕人》由中央歌劇院上演以來,已有九部作品在京演出;獲得三次文華獎(含兩次文華大獎)、三次五個一工程獎、還獲得了曹禺戲劇文學獎,中國戲劇節優秀編劇獎等十多個全國性獎項。另外他寫的戲還有個有趣的副產品,有五個演員因演他的戲而獲得梅花獎。
難怪首都戲劇專家評價道:「湖南的盛和煜,無疑是目前我們國家最有實力的劇作家之一。
盛和煜好會寫戲!
三
盛和煜早期的戲劇代表作,是知青三部曲:《血寫的田園詩》、《現在的年輕人哪……》和《想穿牛崽褲的老知青》。
在盛和煜以及別人看來,那些都是些不甚成功、甚至失敗之作,然而對於我來說,我都看得淚流滿面。——因為我也是知青。盛和煜落戶在武陵山下,我插隊在洞庭湖畔。我們都有著相似的經歷:辦過戰報、寫過詩歌、戀過文學,最後,被人看中,走上了戲劇之路。
盛和煜在一篇文章中描繪了一種共同的經歷:
隨著鄉親們在荒蠻之地勞作,乏了,仰天八叉躺在山坡上。肚裡空得難受,耳朵里吞進的卻是「送郎送到青草坪,郎脫小衣姐脫裙……」我的文學意識便在人類這兩大慾望驅使下萌發。
那年頭,弄文學可能揚名;但無法獲得領導的親睞和重視。領導們需的是「宣傳」,要的是演唱和戲劇。於是,大多知青作家都打過唱本、寫過戲。
戲劇,成了伴隨著我們度過那艱難歲月的「小芳」。
我們把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都託付給了戲劇!
後來的人,又有多少人會把寫戲當成了自己謀生存、求生路的唯一手段,將戲劇與自己的命運和前途緊緊相聯結呢?!
自然,盛和煜應該回報生活;應該寫出知青「三部曲」;應該以藝術去禮贊不屈的生命!
四
盛和煜以知青「三部曲」讓劇壇認識了自己,也讓自己熟知了戲劇;然,這些卻讓他惶惶不可終日。
他寫道:
這幾年,懷抱著不大不小的「野心」(撈一個青年劇作家頭銜);寫了幾個不好不孬的作品(歌劇振興聲中它是多麼微弱),突然悲哀地發現,旅途依然是這樣遙遠。
……在一部歌劇新作中我曾借主人公之口高唱:
啊,命運,你這魔鬼/站出來,較量較量/哪怕我被打得鼻青臉腫/這才 是男子漢正正堂堂
盛和煜發憤了!那年,他三十七歲。
戲劇理論家們來湘講學,他都如飢似渴地聽著:丁揚中、譚霈生、余秋雨、陳恭敏……,南派北派、古今中外,他都一股腦子聽著。
他一邊反省自己的創作,一邊寫些小文章:《打破思維慣性》、《走向突破》、《不崇洋 不媚俗》……。他在一篇題為《仙品·鬼才·大活人》的劇評中感悟到:我們以往的作家太缺少自信,以往的作品太少超脫感。而自信與超脫,簡直就是作品「躍上新高度的筋肉強健的兩條腿」!
文章出來了,有了一些反饋:
我尊敬的老師和朋友說:「你的文章比戲寫得好。」那潛台詞是豐富的, 也陡然激起了我當知青時就養成的不服輸不信邪的脾性。本來還在那裡蔫頭耷 腦的,這時卻抖起了精神。……我非要寫出個好戲來不可,讓人們發自內心地 承認:「你的戲和文章都寫得好,還有,人也好。」
於是不久,我們便看到了震撼三湘梨園、飲譽京華劇壇的名劇:湘劇《山鬼》!
五
如果說知青「三部曲」是以戲劇描繪生命,那麼,盛和煜的湘劇《山鬼》則是以生命去感受戲劇。
這是一次飛躍!
盛和煜曾多次以文章和談話的形式追憶過自己創作《山鬼》的動機和心態,更多的評論和報導也復述了他所說的一切。然,他以書信的方式寫的一篇題為《〈山鬼〉創作心境》的文章披露的心境更為真切。——我更看重「原初」。
在那篇寫給陳健秋的書信中,盛和煜袒露了自己的心襟:
——他談到了自己的知青生活。一次在蒼茫暮色中,心靈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生命體驗。他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孤獨,而孤獨又是那樣的必需和美好。那次生命體驗的圖景常常出現在他的腦際,「我不知道在我的潛意識里,是否將這圖畫構成了我劇本的背景。」
——更有一次對「人」的生命的思考。「人死卵朝天」,這種對人自身的調侃和對生命的超脫,使他飛越塵凡、鳥瞰人生,獲得了生命境界的豁然開闊和藝術境界深層開拓。
——他對屈原「這一個」個體生命的體察。他從屈原的作品和歷史材料中去還原「這一個」「人」,他突然感覺出了他對他的「厭倦」。這種厭倦其實就是作家對自身弱點的厭倦。他復原了他、描寫了他、也嘲弄了他。「我覺得他老先生就應當是我筆下這樣子。」
這種對生命的感悟和理性的把握,構成了湘劇《山鬼》的魂靈、神韻、節律、風格,乃至藝術樣式。
這種作品,不可多得。
我敢說,在人類的藝術長廊中,它鳳毛麟角;在盛和煜的創作生涯里,也已成絕響。
六
然,盛和煜從中獲得了可貴的經驗。
1992年,他受江西贛南採茶劇團之邀,改寫革命歷史劇《山歌情》。正是盛和煜插隊山區的生活積累和半本殘破的《蘇區革命歌謠》,使他對已經逝去的、遙遠的贛南蘇區斗爭生活,能夠有一次真切的生命體驗。在一首《十二月共產歌》中,他透過歲月封塵和文人的粉飾去感受往昔,「我分明從中感到了一種原始生命力的充盈和燥動,還有點悲愴。」這種對生命的感悟,支撐起了《山歌情》骨架、活絡了《山歌情》的血脈,強健了《山歌情》的肌體,也使原來的劇目獲得了嶄新的生命。
1995年,他受湖南省歌舞劇院之邀,為劇院創作一個舞劇劇本。他決定改編沈從文的名著《邊城》。在選材的理性思考中,他認識到,舞劇的氛圍、情緒,正好表達一些心有所感而又說不出來的東西。沈從文在《邊城》描繪的生活與他自身在湘西的生活正好有些契合;他與沈老先生一樣,都受著湘楚文化的薰陶;而他的文學藝術道路上,又深深地嵌合著老先生走過的腳印……。他為舞劇《邊城》尋求著小說《邊城》的魂靈。他看到了:無須抗爭;看到了人與自然、與命運的契合。——這又是來自「人死卵朝天」的生命感悟,來自那「湘西大山裡幽幽綠竹篁透湧出的天然韻律」……
當然,還有《馬桑樹》、還有《蝴蝶夢》、還有《鬧龍舟》、還有《御史瘦馬》……
我常把寫戲的分為三類:一類曰「編劇」,能把傳奇故事、新聞材料都編纂成戲,搬演出來,煞是好看。二類為「戲匠」,起承轉合、悲喜交錯,令人稱奇。三類是「劇作家」,他寫戲不在於娛人,不在於教化,而是把自己的生命感受融入其間,讓自己把自己感動。
盛和煜應該列入「寫戲人」中的第三類。
七
盛和煜也從湘劇《山鬼》中獲得了一種灑脫的自信。
這是我更為深切的感受。
三十七歲的盛和煜在喊著「與命運較量較量」的時候,那骨子裡還透露出怯意。
而今天,盛和煜喊出的是「我好會寫戲!」
他說:他是純粹意義上的文人,對於當官、經商,提不起興趣。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也許,眼下的世界是他們的,但我不與他們爭權爭利。我會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園。在這一點上,我不會自卑、不會退讓。」
如果說過去的盛和煜是「外表疏狂,內里迂腐」,那麼,現在的他便是「外表灑脫、內里自信」。
因為:他把藝術看著是自己的生命,把生命灌注到自己的藝術作品。
於是,他憑借著生命在表現藝術,藝術也就在最高等級上復現生命!
(作者:孫文輝 原載《劇本》1999第2期)
Ⅲ 請問誰有鳥瞰人生求百度雲高清資源鏈接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
巴黎戴高樂機場的意外滯留,讓商人蓋瑞重新審視自己匆忙奔波的生活,頓生厭倦逃離之意。同樣想掙脫現實樊籠的還有賓館清潔女工奧黛麗,機械重復的乏味工作讓她度日如年。直到有一天,她發現自己果真肋生兩翼,幻化成自由的飛鳥
Ⅳ 電影鳥瞰人生中的鳥是什麼鳥
根據刺客信條每個鳥瞰點都有鷹 我推測答案是鷹
Ⅳ 一生十度讀後感
《一生十度》讀後感
人生只有一個嚮往,我們不能想像一個沒有嚮往的人生。
對精神界的嚮往的最高發展有宗教,對物質世界的最高發展有科學。前者偏於情感,後者偏於理智。用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士的話,宗教是軟心腸的,科學是硬心腸的。二者嚮往的對象也是相異的。
《一生十度》以哲學的角度精闢的闡述了「人生」的問題。其作品剖析辯理,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闡述著自己人生哲學,旁徵博引,論理深透的哲學觀點給予讀者以深思,發人以啟迪。在每一個觀點闡述之後,錢穆老先生綜藝我們熟悉的事例予以我們作輔助理解,天文地理,文學歷史,自然社會,國內國外,大事小事,在錢穆先生的思維下都演化為一個個鮮活的生動血肉豐滿的生命,用自身詮釋著理論的真實可靠子性!細品後,回味無窮,有如心胸、細胞都充溢了氧氣、煥發了活力。精神境界亦如被徹底盪滌一番,空靈了很多,彷彿世界因心的開闊而變得可愛,可以把世界放入心中任由馳騁而處之泰然;錢穆先生的論點不僅精闢,教化讀者心胸開闊,更重要的是可以與讀者的內心產生感應,碰撞、交織,引起雙方的共鳴!在不知不覺中被其精神精髓所同化,潛移默化中接受精神的熏陶洗禮,被錢穆先生的哲學智慧的光芒所折服!
《人生十論》一文闡述人生哲學從宏觀到微觀,由外物到內心有條不紊自然而然的引導讀者。錢穆先生首先對一個具有廣泛性談論話題號讀者共同探討人生的嚮往,使讀者明確人生的意義要有純潔高尚的嚮往做衡量因素,在讀者和錢穆先生共同明確統一所研討的問題後,錢穆再一步步闡發自己的人生哲學,他了解中國人的心理,在文章開始就以《適與神》進行說理,從而抓住了中國人的內心深處--兩千年的封建遺留(神的崇拜),接著就聯繫到每個人的切身的自由,如何處理「物與人」的關系,如何擺脫人生的痛苦。如何完成自我,如何獲取我們的自由。在文章的最後在以道德的高度以慷慨的基調闡明道與命。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在讀者腦海里留下了深刻而又清晰的印象和感知。在靈魂的深處感召和引導人的高尚性情,在文章最後曰:「道與明知合一,即天與人知合一也,亦即聖人知命行道天人合一之學之最高之所指。故雖孔子不自居為教主,而實獨得世界人類宗教信仰中之最深的領悟,宜其世不知道不行而不怨不憂矣。」
我們講人生,照理世界上人類生在同一天地之間,應給差不多的。不過每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總是有所不同。所以人生可以說是大同小異的,同一人生,盡可有許多的不同。譬如說,現實世界,中國人有中國人的一套,印度人有印度人的一套,非洲人有非洲人的一套……為什麼呢?因為天時氣候不同,地理山川不同,物產動植物不同,,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文化傳統不同、行為習慣不同。中國人最主張和合和同化。中國人很富有一種同化的力量。自古以來,中國就寬大的胸懷包容各個民族的子民:秦朝始皇牌大將軍蒙田直搗匈奴和平歸依,漢武帝指令張騫出使西域,為使睦鄰友好,直至近代滿清入中原掌權,致使中原文化滲透於中國大家庭,到了近代、現代中國人已經學了外語並開始與他國交流,中國人的教育正在吸收外國的先進經驗,同時也在把中國的孔孟之道,中庸思想像國外傳遞,影響和教育著非中國人。中國人教育精髓是做人的道理,淡泊名祿浮雲,西方國家注重人權,以及為首。這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的文化本的區別,因此,在現在這樣一個多元的社會里,我們要在這里
平心觀察,我們總該要認識我們自己,能保留的,便要保留;能發揚的,便改發揚。不能一天到晚求變求新,更不能閉關自守,不思進取,自以為是。孔子論語講仁,西方國家就沒有這個字,換句話說就是沒有這個觀念。西方人翻譯中國書,比中國人翻譯西方書要謹慎的多,他們翻譯論語仁字,只用拼音,還另寫一個中國的仁字在旁。因為他們沒有恰當的一個字來翻譯中國的這個仁字。可見中國隊的這個仁字,在西洋是沒有的。孟子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你愛他,他也愛你。你敬他,他也敬你。我們人生下到這人群中來,必有他相處的對象,這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而個人主義,覺得外邊無可尊,可尊的只有自己;無可親,可親的亦只有我自己。這樣地人,永遠不會滿足,不會快樂的。所以中國人在人群中,必先知道他可親可尊的對象,這是中國人的人生哲學。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人權是尊,個人至上,這是西方國家的人生哲學,是擁有四百年歷史的年輕國家的人生哲學。
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培養國家民主接班人的重任所謂任重道遠,學高方可為師,身正才為范。教師是國家民族的支柱扶桿,要有純厚的優良品格,有淵博的知識,並要能夠把握時代的脈搏,捕捉時代的氣息,把時代的,民族的,與時俱進的有益的知識學問傳授予 學生,在培養時代的國家人才同時,還要相應的灌輸國家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由中國的情結、中國的特色,中國的靈魂,中國的精髓。所有的一切,所有的預期結果,其首要前提, 也就是絕不可少的前提:教師必須具備這些素質,可以承擔傳承中國文明文化,繼往開來,與時俱進,並有傳道和啟創的思維。《人生十論》在做人的宏觀上予人以思維的開闊,思維的高遠,站在高處鳥瞰人生,體會人生。作為教師,有高遠的靈魂,深遠的洞察力,他的學生在潛移默化的人格、學識和思維方式的影響子下,學生才有可能具有廣闊的胸襟,有高瞻遠矚的魄力,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有可能有更多的棟梁,教育的精髓本質才可以充分體現,才可以彰顯。
做一名光榮感的人民教師,就要體現中國教育的風采,展示中國教育的特色。就要有奮發進取的韌性,有濃重的中國文化底蘊,有中國的純厚的品行,有與世界同行的堅定步伐和實力。中國古代師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古訓,也是教學真諦,它引導我們中國走了千年的歷史,創造的一個一個的歷史輝煌;中國今有: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對中國教育體制的詮釋,是中國教育的教育的傳承和發展。作為現代教育的實踐者,必會浸於教育的實核,品味其本,化之以氣,滋潤桃李!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我願意。」這是我的格言。放飛學生的性靈,捕捉自然宇宙的氣息,鳥瞰世間萬態,提升人生修養,彰顯人生價值,立世留名!
Ⅵ 法國的凱旋門簡介(有懸賞分)
凱旋門
1.歐洲一種紀念戰爭勝利的建築。始見於古羅馬時期,當時統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績。後為歐洲其他國家所沿用。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中或廣場上。用石塊砌築,形似門樓,有一個或三個拱券門洞,上刻宣揚統治者戰績的浮雕。
著名的凱旋門有:
提圖斯凱旋門:建於公元82年,高14.4米,寬13.3米,深6米,上面裝飾有浮雕。是羅馬帝國前期提圖斯皇帝為紀念他鎮壓猶太人的勝利而建立.
塞維魯凱旋門。
君士坦丁凱旋門。
法國巴黎凱旋門:即雄獅凱旋門,為拿破崙•波拿巴•波拿巴時代所建。位於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的戴高樂廣場中央。
勃蘭登堡門:位於德國首都柏林。
平壤凱旋門:位於朝鮮首都平壤牡丹峰山腳下的凱旋廣場,於1982年建成。其規模居世界諸凱旋門之冠。
法國奧朗日的凱旋門。
最著名的是: 法國巴黎凱旋門
巴黎的凱旋門並非僅只一座,但最為壯觀、最為著名的,是位於「夏爾•戴高樂廣場」中央的那座凱旋門。1805年12月2日,拿破崙"波拿巴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大敗奧俄聯軍,翌年2月12日拿破崙•波拿巴下令建此凱旋門以炫耀自己的軍功。同年八月,按照著名建築師夏爾格蘭的設計開始破土動工。但中間時停時建,斷斷續續經過了整整30年,才於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這座凱旋門高48.8米,寬44.5米,厚22米,中心拱門寬14.6米。凱旋門的四周都有門,門內刻有跟隨拿破崙•波拿巴•波拿巴遠征的286名將軍的名字,門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間的法國戰事史。其中最負盛名的是面向香舍麗榭田園大街、由著名雕刻家呂德設計雕塑的《馬塞曲》。凱旋門的拱門上可以乘電梯或登石梯上去,石梯共273級,上去後第一站有一個小型的歷史博物館,裡面陳列著介紹凱旋門建築史的圖片。另外,還有兩間配有英法語言解說的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再往上走,就到了凱旋門的頂部平台,從這里可以鳥瞰巴黎名勝。
在凱旋門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無名戰士墓,墓是平的,地上嵌著紅色的墓誌∶「這里安息的是為國犧牲的法國軍人。」據說,墓中睡著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一位無名戰士,他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官兵。墓前有一長明燈,每天晚上都准時舉行一項撥旺火焰的儀式。
現在,每年的7月14日,法國舉國歡慶國慶節時,法國總統都要從凱旋門通過;每當法國總統卸職的最後一天也要來此,向無名裂士墓獻上一束鮮花。據說這座凱旋門還有一個奇特的地方,就是每當拿破崙•波拿巴•波拿巴周忌日的黃昏,從香舍麗榭田園大街向西望去,一團落日恰好映在凱旋門的拱形門圈裡。
位於巴黎香麗舍大街街頭,是游覽首都巴黎理想的首站。
咨詢處:戴高勒星廣場.
從香麗舍大街進入紀念館。
游覽該景點不需要團體預定。
凱旋門是1806年拿破崙為紀念法國大軍戰勝奧俄聯軍而建的。隨後的1830年革命,路易-菲利浦國王將其作為革命軍和帝國的紀念館。凱旋門因與法國歷史上著名人物聯系在一起及其宏偉華麗的雕塑使其聞名於世。站在凱旋門觀景點可以看到香舍麗大街上獨道的風景和分布在巴黎市中心的歷史古跡。
夏季開放至晚上11點,冬季開放至晚上10:30
開放時間
4月1日至9月30日,早上10:00至晚上11:00
10月1日至3月31日,早上10:00至晚上10:30
關閉時間
1月1日,5月1日,5月8日早上,7月14日,11月11日早上,12月25日。
游覽期間開放樓層:二樓
地鐵1-2-6線 :戴高勒星廣場
鐵路線RER(A):戴高勒星廣場
游覽中設有休息座位。
館內設有旅遊紀念品商店。
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門票價格
旅遊團價格:5.50歐元
成人:8 歐元
優惠價:(18—25歲):5歐元
18歲以下的兒童免費
【又】長篇小說。德國雷馬克作於1946年。小說主人公拉維克(直到小說結尾,讀者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是路特維
希·弗雷森布格),原來在德國一家大醫院里當外科主任醫生,受納粹秘密
警察迫害和追捕,兩年前流亡到法國,在巴黎為一位醫術並不高明的法國醫
生維伯爾和另一位上了年紀的時髦醫生杜蘭特充當「捉刀的」外科醫生。有
一天晚上,他在塞納河上的一座橋畔遇到一個漂亮的女人瓊·瑪陀,從而演
出一場纏綿悱惻的愛情悲喜劇。有一次,他在街頭搶救一位在事故中受傷的
女人,因為沒有身份證件而被法國警察拘捕,並驅逐出境,到了捷克。幾個
月後他潛返巴黎,瓊卻已經跟一個演員住在一起。出於嫉妒,那演員向瓊開
了一槍,子彈打在她的頸椎里,不容易取出來。拉維克雖是一位技術高超的
外科醫生,對此也無能為力。在瓊和拉維克相互訣別,並明確表示彼此相愛
以後,拉維克給瓊注射了解除痛苦的最後一針,從而結束了她無法挽救的生
命。
與這個愛情故事交織在一起的,還有一個復仇的故事。小說主人公拉維
克於1933 年在德國,曾經幫助兩個朋友逃出了納粹秘密警察的追捕。他和他
的女友茜比爾卻被一個名叫哈克的秘密警察頭目抓去審問,並施以種種酷
刑。拉維克給關進了集中營,後來好容易從集中營的醫院里逃出來。到了巴
黎,拉維克又偶然碰上了哈克,這就燃起了他的復仇之火。因為沒有被認出
來,拉維克便佯裝跟他交上了朋友,並帶他去冶遊作樂。幾星期後,拉維克
終於找到了復仇的機會。他把哈克哄進一座樹林,謊稱那裡有一家高級的幽
會場所,可以找上流社會婦女來作樂。就在去叢林的路上,他把哈克用活動
扳手猛一下給打死了。
跟雷馬克的大部分作品不同,《凱旋門》的時代背景展示得特別清晰。
小說開頭後不久,就寫到「探照燈安裝在凱旋門後面。它們照亮著無名英雄
墓。一面巨大的藍、白、紅三色旗,在墓前迎風飄揚。這是1918 年停戰的二
十周年紀念」。很明顯,這一天是1938 年11 月11 日。在小說的結尾,又寫
到「維伯爾指著一張晨報的號外。德軍進占波蘭。『我從政府方面得到消息。
今天就要宣戰了。』」法國向德國正式宣戰,那是在1939 年9 月3 日。所以
小說女主人公瓊在臨死前對拉維克說:「從那個時候起——當我們第一次見
面的時候——我就不再知道該往哪兒去——是你給我的——這一年。這是時
間的禮物。」在這一年裡,歐洲發生了很多重大的政治歷史事件,小說都有
所反映或間接提到。拉維克有個富有的女病人凱特·赫格斯特龍,就談起過
她的前夫原是一個游手好閑的浪盪子,如今已變成一名搖旗吶喊的納粹沖鋒
隊頭目。這很可能發生在1938 年3 月11 日希特勒軍隊侵佔奧地利的前後。
小說又多次提到並譴責慕尼黑協定。那是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
同德國的希特勒、義大利的莫索里尼於1938 年9 月29 日在慕尼黑舉行會議
時簽訂的。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將蘇台德區和同奧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區割
讓給德國,捷克斯洛伐克的其餘領土則由英、法、德、意共同「保證」不再
受侵犯。捷克政府在德國的軍事威脅和英、法綏靖政策的誘騙下,接受了這
個條件。同年10 月、11 月,德軍佔領蘇台德區。不料於1939 年3 月15 日
德國違反協定,又悍然出兵侵佔捷克斯洛伐克的全部領土;9 月1 日,甚至
還進攻波蘭。至此,英、法才不得不對德國宣戰。幾天之內,所有居留在法
國的德國人,都被逮捕,並給關進了拘留營,這中間就有小說主人公拉維克
醫生。
作為一個沒有護照、沒有任何證件的難民,拉維克在巴黎過的流亡生活
是很不好受的。他無法租用公寓房間,只能借住在一家擠滿了猶太人以及德
國、西班牙等國難民的旅館內。他日夜擔心著法國警察的搜查和拘捕。一旦
被發現,就要被押送出境,有一回他曾被驅逐到捷克,與他所愛的瓊別離,
從而釀成了一出愛情悲劇。但和其他許多流亡在法國的難民相比,他的生活
應當說是穩定的。他從未遭受過凍餒的威脅。雖然作為一個醫術高明的「捉
刀」醫生,他受到兩位法國同行的剝削是不難想像的,可他畢竟還能過相當
優裕的生活,可以和瓊一起去度假勝地里維埃拉談情說愛,演出一幕迥非一
般難民所能搬演的愛情劇。所以說,拉維克的痛苦,與其說是物質上的,毋
寧說是精神上的。而除了一般難民所共有的精神痛苦以外,他還有隻屬於他
一個人的痛苦。那就是他對幾年前在德國集中營里折磨過他、折磨過他的女
友的秘密警察頭目哈克懷有深仇大恨,慘痛的往事時刻啃嚙著他的心,使他
一直無法平靜。後來知道哈克出現在巴黎,他又偵伺追蹤,一心想獵獲這頭
嗜血的野獸,結果,終於把這個殺人的魔王消滅了。而同時,他對萍水相逢、
橋畔邂逅的瓊·瑪陀則懷著摯愛深情。拉維克原先對人生抱有一種消極、冷
漠的態度,有點玩世不恭,自從與瓊相識又相愛以後,他的態度改變了,精
神振作起來,生活有了勇氣,有了信心,正像他一再跟瓊說的,「你使我活
著,瓊。你使我活著。我本來只是一塊頑石,是你使我活著的」;「沒有了
你,我便什麼都完了。你是一切的光明,甜蜜和苦澀——你震撼了我,你給
了我你自己和我自己。你使我活著」。正因為愛得真摯,愛得熱烈,他就一
直擔憂著會失去她,而事實上,一次生離,一次死別,結果還是失去了。殺
死哈克和失去了瓊,使他解除精神上的痛苦,得到了內心的寧靜。作者在小
說結尾,以洋溢著詩意的筆觸,描繪了拉維克最後離開巴黎時的心態:
「一切都很好。那些已經過去的和仍然會到來的。這就夠了。即使是結
局,這樣也很好。他曾經愛過一個人,卻已經失去了她。他曾經恨過一個人,
卻已經殺死了他。這兩件事情,都使他解脫了。一個人復活了他的感情,另
一個人消滅了他的過去。沒有一件未了的塵緣。沒有慾望;沒有憎恨,也沒
有哀怨。」
凱旋門(The Arch)是香港一豪華住宅物業樓盤,由新鴻基地產及香港地鐵公司合作發展,位於香港西九龍尖沙咀柯士甸道西1號。其名字意義與世界各地的凱旋門無直接關系,只是參考巴黎凱旋門的外形概念而得名,事實上是由4幢住宅大廈組成的一個像拱門的建築群。
凱旋門位於機場快線九龍站上蓋,面臨維多利亞港,景觀優良,可以一覽維港及港島之景色,而鄰近是規劃中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因此未來可能成為交通與文化治動的樞紐區。其共有4座住宅大廈,合共1,054個住宅單位,2005年開始預售樓花,引起個別單位尺價3萬的炒作新聞。 凱旋門已經在2006年7月落成入伙。 這座造型獨特的建築物,在五百尺高層之上(即門廊位置),設置有摩天住客會所(Sky Club),廿五米長的「空中」泳池,也有健身室等設施,亦為其賣點之一。凱旋門由於有獨特的地理位置,既位於市區亦有良好維港觀景,這樣的物業在香港這個地少人多的地方是相當有限的,因此引來不少置業人仕及富豪買家之注目。
凱旋門在其七十七至七十九層高樓頂上,有5個復式「天際獨立屋」,尺價高達32000港元,被喻為天價,售價超過兩億港元,是世界上最貴的住宅物業之一。該幾個高價單位亦牽起了一陣風波,引起了廣泛觸目而提高了樓盤的知名度,於是帶動該樓盤其他單位的銷售,在連帶關系影響下,香港的豪宅銷售市場曾一度被受刺激,甚至創出比1997年金融風暴之前的更高叫價。
2.巴黎著名建築物。位於市西夏爾·戴高樂廣場(原名星形廣場,1970年改今名)。為紀念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於1806年始建, 1836年落成。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四面有門,中心拱門寬14.6米。外牆上有巨型雕像,以刻在右側石柱上的《出征》浮雕最著名,是雕刻大師弗朗索瓦·呂德的不朽傑作。門內側刻有曾跟隨拿破崙出征的386名將軍的名字。門下有無名戰士墓,並設有「長明火炬」,以資紀念。12條林蔭大道從廣場輻射延伸,使凱旋門更形雄偉壯觀。
Ⅶ 鳥瞰人生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鳥瞰 [niǎo kàn]
基本釋義
從高處俯視。
概略的觀察。
概括的描寫或論述。
Ⅷ 鳥瞰人生,上帝視角下的你是怎樣的
鳥瞰 [niǎo kàn] 基本釋義從高處俯視。概略的觀察。概括的描寫或論述。
Ⅸ 鳥瞰人生拼音怎麼讀
鳥瞰人生拼音:
[niǎo kàn rén shēng]
Ⅹ 一部女孩變成鳥的電影的名字叫什麼我忘了,歐美電影
鳥瞰人生 Bird People (2014)
巴黎戴高樂機場的意外滯留,讓商人蓋瑞重新審視自己匆忙奔波的生活,頓生厭倦逃離之意。同樣想掙脫現實樊籠的還有賓館清潔女工奧黛麗,乏味工作讓她度日如年。直到有一天,她發現自己果真肋生兩翼,幻化成自由的飛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