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尼克基德曼 是誰他怎麼出名的
妮可·基德曼
英文名:Nicole Kidman
生日:1967/6/20
身高:1.78m
通信地址:C/O CAA 9830 Wilshire Blvd. Beverly Hills, CA 90212 USA
出生地:美國夏威夷火奴魯魯
代表作:《紅磨坊》
《小島驚魂》
《飛越地平線》
《大地雄心》
《不惜一切》
《永遠的蝙蝠俠》
《大開眼戒》
PROFILE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妮可·基德曼出生於美國夏威夷,但她卻是澳大利亞人,父親是個教授,母親是出版商,家庭生活富足優良。基德曼從小就表現出對藝術的強烈愛好,3歲起開始學習芭蕾舞, 10歲就受到專業的表演藝術訓練,她的驚人天賦使她的學習既輕松而又進展神速。4歲時, 她第一次登上了銀幕, 在《叢林聖誕節》一片中出演一個配角(《Bash Christmas》1983), 這雖然並不能使她成名,但卻更堅定了基德曼鍾情表演的決心。
1985年,她因出演了電視連續劇《越南》(《Vietnam》)而榮獲澳大利亞電影學院最佳女演員獎,終於成為演藝圈中的明星名人。但她在電影上取得成功還是在1989年的驚粟片《飛越地平線》(《Dead Calm》)中的出色表演,她的上乘演技令她受到美國影壇的注意。同年,她有幸與巨星湯姆·克魯斯合作《雷鳴的日子》《Days of Thunder》)但在這部影片中,基德曼並沒有什麼出色的表演。相反,這之後她與克魯斯熱戀並結婚,倒使她一夜成名。
婚後的基德曼出演了影片《強者為王》(《Billy Bathgate》1991),反映平平。在與丈夫第二次合作《大地雄心》(《Far and away》1992),這部影片中基德曼表現出了一些屬於自己的獨特色彩,被認為是她進入美國影壇後第一部有所發揮的作品。此後,她開始逐漸展示她作為一名成功的演員的優秀素質。在《體熱邊緣》(《Malice》1993)一片中,基德曼大膽的暴露表演和一種激情的迸放,使女主人公翠西那種心態變化的形象得到完美出色的體現,將一個壞女人的惡毒殘忍刻劃地淋漓盡致,令人膽顫心驚。這部影片讓好萊塢看到了她所具有的巨大潛力,也讓她自己看清了戲路。隨後,在1995年的賣座巨片《永遠的蝙蝠俠》(《Batman forever》)中,基德曼飾演了一個美麗的女心理醫生,再次獲得成功。
基德曼是個細膩、認真,善於學習的好演員,在她嘗試改變戲路的影片《情深到來生》(《To die for》中,她入鄉隨俗,改變歐洲風格,出色地表現出一種美國式的親切溫和,成功地刻畫了一位賢妻的形象,受到美國觀眾的熱情歡迎和喜愛。 盡管和世界級帥哥靚湯情已逝,盡管《紅磨坊》(又譯《夢斷花都》)在歐洲毀譽參半,但也阻止不了人們爭相涌進影院,欣賞妮可的香艷表演。看來,妮可彷彿開始了她單飛的自由甜密生活。
獲獎紀錄:
1996年因影片《不惜一切》獲英國學院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1995年因影片《不惜一切》獲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女演員、倫敦評論家獎年度女演員獎
1995年因影片《不惜一切》獲MTV電影獎最有希望女演員提名
1995年因影片《永遠的蝙蝠俠》獲MTV電影獎最有希望女演員提名 1992年獲美國明日之星獎1992年獲金球獎最佳女配角獎提名
1985年因電視連續劇《越南》(「Vietnam」)獲澳大利亞電影學院最佳女演員獎
主要影視作品:
2001 神鬼第六感 (The Others)
2000年《紅磨坊》(「Moulin Rouge」)、《派對女郎》(「Birthday Girl」)
1999年《柏林日記1940年-1945年》(「Berlin Diaries, 1940-45」)、《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
1998年《魔法時刻》(「Practical Magic」)
1997年《戰略殺手》(「The Peacemaker」)
1996年《貴婦人畫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The Leading Man》
1995年《永遠的蝙蝠俠》(「Batman Forever」)、《不惜一切》(「To Die for」)
1993年《體熱邊緣》(「Malice」)《情深到來生》(「My Life」)
1992年《大地雄心》(「Far and Away」)
1991年《玩弄》(「Flirting」)、《強者為王》(「Billy Bathgate」)
1990年《雷霆壯志》(「Days of Thunder」)
1989年《飛越地平線》(「Dead Calm」)、《Bangkok Hilton》(電視)
1988年《綠寶石之城》(「Emerald City」)
1987年《翡翠城市》(「The Bit Part」,電視)、《Room to Move》
1986年《Windrider》(電視)、《Watch the Shadows Dance》
1985年《越南》(「Vietnam」)、《Wills & Burke》、《rcher's Adventur》
1984年《Five Mile Creek》(電視)、《Matthew and Son》(電視)
1983年《小子萬歲》(「BMX Bandits」)、《叢林聖誕節》(「Bush Christmas」)
http://zs.gd.vnet.cn/star/occident/Nicole%20Kidman/NicoleKidman.htm
② 誰介紹幾部女同題材的電視劇或者電影
泰國電影《yes or no》
③ 介紹點關於Les的電影給我
《刺青》《蝴蝶》《啦啦啦/lost in you》《夕陽天使》《面子》《單身部落》《非女同志》《植物學家的中國女孩》《童女之舞》《孤戀花》《美麗在唱歌》《和我在一起/be with me》《飛躍情海》《游園驚夢》《自梳》《古惑仔8-洪興十三妹》《藍色大門》《徵婚啟示》《RED DOORS紅門》《那年夏天的浪聲》《love my life愛我生活》《愛的滴答滴Love/Juice》《指》《是誰偷走我的心》《這個「男」人有點俏》《千年之戀之源氏物語》《深紅》《藍色大海》《女高怪談2/交換日記/幽異戀人》《愛之吻》《女高怪談1 死亡教室》《女高怪談3 狐狸階梯》《女高怪談4 聲音》《young Americans/暑期班的夏天》《The L Word 拉字至上/ 女愛》《心傾何處/south of nowhere》《女人泡女人2/如果牆壁會說話2》《甜過巧克力/攣攣少女心》《米斯蒂的誘惑》《女人泡女人1/如果牆壁會說話1》《我 的 /釣魚去》《GIA/霓裳情挑》《雙姝奇戀/遇上100%的女孩》《瀟灑有情天/至愛女人心》《去聽美人魚唱歌》《指匠情挑fingersmith》《激情姐妹花》《格雷的困擾》《女人之愛》《戀戀模範生/啦啦隊長》《 藝術/high art》《油炸綠番茄》《夜幕低垂》《戲水女郎/ 》《DEBS少女特工隊》《叻女夏令營》《愛情洗剪吹》《四角關系/新娘向後跑》《情系我心/真心話》《南茜的情史》《雙重曝光》《蓮娜的甜美生活》《艾米與加古婭》《迷離夜百合》《夜夜夜賊》《我的老媽是同志》《金魚記憶》《戀戀師生情》《時時刻刻》《激情獵物/芳魂遺恨》《穆赫蘭道》《同窗的愛》《意亂情迷》《明天也要作伴》《感恩節盛宴》《玻璃緣》《尤物/a girl thing》《變腦》《加油站》《戴西 》《兩邊床/床的兩邊》《大膽的愛,小心的偷/驚世狂花》
④ 妮可基德曼電影
美國西部時間2003年3月23日下午5:30(北京時間24日早9:30)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妮可-基德曼憑借《時時刻刻》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
頒獎人是上屆影帝丹澤爾-華盛頓。妮可-基德曼是第二次獲得奧斯卡提名,首次獲獎。上次提名是去年的《紅磨坊》。她在獲獎時激動落淚,在感謝同事後,她表示,自911後,世界很不太平,如今又陷入戰爭。希望一切都會很快好起來。
⑤ 介紹近期好看的歐美文藝片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女王》
《薩維奇一家》
《卡波特》
《贖罪》
《芝加哥》
《杯酒人生》
《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時時刻刻》
《聖誕故事》
《晚安,好運》
《維拉·德里克》
《愛你長久》
《沖氣娃娃之戀》
《丑聞筆記》
《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⑥ 兩部電影的問題
1 叫克萊爾·丹尼斯Claire Danes
克萊爾·丹尼斯1979年生於紐約,她父親是位攝影師,母親是位畫家。這個長相清純的女孩子可能是她這個年齡段最成功的女演員,她不僅因為主演了《羅密歐與茱麗葉後現代激情篇》,成為少男少女們心目中的偶像,而且還主演了一系列大製作的影片,與馳名世界的大明星、大導演合作。這包括美國版《悲慘世界》片中主角還有連姆·尼爾森、烏瑪·瑟曼,1994年與維諾娜·賴德一起出演《小婦人》,以及1997年參與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導演,馬特·達蒙主演的《造雨人》等。近幾年新作不斷。
作品年表:1.Evening AS …… Young Ann (2007)
2.The Flock AS …… Allison (2006)
3.《斯通家族》The Family Stone AS …… Julie Morton (2005)
4.《雜貨店女孩》Shopgirl AS …… Mirabelle Buttersfield (2005)
5.Pushers Needed (2005)
6.A Concert for Hurricane Relief AS …… Herself (2005)
7.The WIN Awards AS …… Shopgirl (2005)
8.Steve Martin: An American Cinematheque Tribute AS …… Herself (2005)
9.The Rage In Placid Lake AS …… Girl at Seminar (2003)
10.《關於愛》It's All About Love AS …… Elena (2003)
11.《終結者3:機器的覺醒》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 AS …… Kate Brewster (2003)
12.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 Episode dated 14 January 2003 AS …… Herself (2003)
13.Inside '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 AS …… Herself (2003)
14.Late Night with Conan O'Brien Episode dated 22 January 2003 AS …… Herself (2003)
15.《伊比的墮落》Igby Goes Down AS …… Sookie Sapperstein (2002)
16.《時時刻刻》The Hours AS …… Julia Vaughan (2002)
17.Brilliant But Cancelled AS …… (archive footage) (2002)
18.《鐵獄魔難》Brokedown Palace AS …… Alice Marano (1999)
19.《掃盪三人組》The Mod Squad AS …… Julie Barnes (1999)
20.AFI's 100 Years... 100 Stars AS …… Herself (1999)
21.《偷嘗禁果的茱麗葉》Polish Wedding AS …… Hala (1998)
22.《孤星淚》Misérables, Les AS …… Cosette (1998)
23.《幽靈公主》Mononoke-hime AS …… San, The Princess Mononoke (voice: English version) (1997)
24.《U形轉彎》U Turn AS …… Jenny (1997)
25.《造雨人》The Rainmaker AS …… Kelly Riker (1997)
26.《彷徨的愛》I Love You, I Love You Not AS …… Daisy/Young Nana (1997)
27.《第69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The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AS …… Herself - Presenter: 'That Thing You Do!' Song (1997)
28.1997 VH1 Fashion Awards AS …… Herself (1997)
29.《羅密歐與茱麗葉後現代激情篇》Romeo + Juliet AS …… Juliet (1996)
30.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 Episode dated 24 October 1996 AS …… Herself (1996)
31.To Gillian on Her 37th Birthday AS …… Rachel Lewis (1996)
32.《冤家一族》Home for the Holidays AS …… Kitt Larson (1995)
33.《戀愛編織夢》How to Make an American Quilt AS …… Young Glady Jo Cleary (1995)
34.Dead Man's Jack (1995)
35.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 Episode dated 18 July 1995 AS …… Herself (1995)
36.The Pesky Suitor AS …… Lisa (1995)
37.《小婦人》Little Women AS …… Beth March (1994)
38."My So-Called Life" AS …… Angela Chase (1994)
39.My So-Called Life My So-Called Life (pilot) AS …… Angela Chase (1994)
40.The Jon Stewart Show Episode dated 27 December 1994 AS …… Herself (1994)
41.Geoffrey Beene 30 AS …… Girl (1993)
42.Dreams of Love (1990)
43.Igby Goes Down: In Search of Igby (2003) AS …… Herself
44.RSC Meets USA: Working Shakespeare (2005) AS …… Herself
45.Terminator 3: Sky Net Database (2003)
46.Terminator 3: Redemption (2004) AS …… Kate Brewster (archive footage)
47.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 (2003) AS …… Kate Brewster (archive footage)
48.The 62nd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AS …… Herself - Co-presenter: Best Actor in a Television Series [Drama] and Best Actress in a Television Series [Drama]
49.VH1/Vogue Fashion Awards AS …… Herself
50.It's All About Love... og Thomas Vinterberg AS …… Herself/Elena (also archive footage)
51.AFI Tribute to Meryl Streep AS …… Herself
2 叫維諾娜·賴德
中文名: 維諾娜·賴德
英文名: Winona Ryder
性 別: 女
生 日: 1971-10-29
角 色:演員
薇諾娜瑞德出生於明尼蘇達州。1984年,年僅12歲的她開始在舊金山美國公立劇院學習表演。14歲時她已出演自己第一部電影《盧卡斯》,展示她的表演天賦。1988年,出演《甲殼蟲果汁》。10年來,她從一名不更事的童星成長為實力派演員,並且有幸得到諸多大導演的青睞,演出不少名片佳作。如蒂姆的《剪刀手愛德華》、科波拉《驚情四百年》、斯科塞斯的《純真年代》等。《純真年代》使她獲得當年的金球獎和影評人協會頒發的最佳女配角獎。同年,她還加盟了《幽靈之屋》的拍攝。1994年,她主演了重拍片《小婦人》,這是她演藝生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在影片中飾演一心想當作家的老二喬,她恰到好處地把握信了這個生活在100多年前的女孩子的心理和性格,以純真的微笑,渾身散發出的青春活力征服了千萬青少年的心。1996年她繼《純真年代》之後再度與丹尼爾合作主演《激情年代》。由於影片講述的是歷史事件,她對人物的揣摩也更投入。在拍完之後,她接拍科幻恐怖片《異形復活》。《異形復活》可算是好萊塢的大製作影片,瑞德在出演一系列藝術影片後,終於開始出演商業巨片,而她的初衷只是想體驗拍攝科幻片的感覺。
演員作品
黑暗掃瞄器 A Scanner Darkly (2005)
虛擬偶像 S1m0ne (2002)
迪茲先生 Mr. Deeds (2002)
迷失的靈魂 Lost Souls (2000)
紐約的秋天 Autumn in New York (2000)
女生向前走 Girl, Interrupted (1999)
異形4:復活 Alien: Resurrection (1997)
小子成熟時 Boys (1996)
激情年代 Crucible, The (1996)
戀愛編織夢 How to Make an American Quilt (1995)
現實的創痛 Reality Bites (1994)
小婦人 Little Women (1994)
金色豪門 The House of the Spirits (1993)
純真年代 Age of Innocence, The (1993)
吸血驚情四百年 Bram Stoker's Dracula (1992)
地球之夜 Night on Earth (1991)
我很酷,但我很精靈 Welcome Home, Roxy Carmichael (1990)
風情媽咪俏女兒 Mermaids (1990)
剪刀手愛德華 Edward Scissorhands (1990)
大火球 Great Balls of Fire! (1989)
希德姊妹幫 Heathers (1989)
一九六九 1969 (1988)
嘩鬼家族 Beetle Juice (1988)
少女離家 Square Dance (1987)
美國小子 Lucas (1986)
⑦ Nicole Kidman
妮可·基德曼
英文名:Nicole Kidman
出生地:夏威夷火奴魯魯
祖籍:澳大利亞
生日:1967年6月21日
星座:雙子座
身高:179 cm
體重:49 kg
影視作品
《紅磨坊》 《小島驚魂》
《飛越地平線》 《大地雄心》
《不惜一切》 《永遠的蝙蝠俠》
《冷峰》《人性污點》《生日女郎》《時時刻刻》
《小島驚魂》《戰栗空間》《大開眼界》
《超異能快感》《和平製造者》《淑女本色》《玩弄》
《男主角》《不惜一切》《情深到未來》
一頭紅紅的金發、藍藍的眼睛、修長的雙腿,這在美女如雲的好萊塢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魅力。在她嫁給了好萊塢超級巨星湯姆-克魯斯後,一夜之間就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她一直在努力創造自己的銀幕形象,並不斷取得成功,沒人懷疑她將成為一位超級明星。她已經向世人證明,她不是男人身後默默無聞的女人,她要作一個不折不扣的世界巨星。她就是來自於澳大利亞的女演員妮可-基德曼。妮可-基德曼1967年6月20日,出生於美國夏威夷的火奴魯魯,但她的祖籍卻是澳大利亞。父親安東尼-基德曼是個教授——悉尼著名的心理學者,母親珍妮是出版商——激進的女權主義者,家庭條件十分優越。妮可3歲時全家遷至了澳大利亞悉尼,不久她開始學習芭蕾舞,10歲起接受專業的表演藝術訓練,少兒時所表現出來對藝術的強烈愛好和驚人天賦,使她的表演技藝提高神速。14歲時曾因美艷的容貌上了《洋娃娃》雜志封面。隨後她進入了演藝界,成為悉尼菲利普大街劇院的正式演員。由於她的勤奮和努力,1983年,16歲的妮可-基德曼第一次登上了銀幕,在澳大利亞拍攝的電影《叢林聖誕節》(「Bush Christmas」)中出演一個配角,此劇一經在全國播出就受到了一致好評、反響強烈,這使妮可-基德曼下定了從事演藝事業的決心。1985年,妮可因出演電視連續劇《越南》(「Vietnam」)而榮獲澳大利亞電影學院最佳女演員獎,成為影視界的明星人物。1989年,妮可-基德曼來到了美國,參加了導演菲利普-諾依斯的驚粟片《飛越地平線》(「Dead Calm」)的拍攝,在影片中她為保衛遊艇與男主角一起齊心協力對付外敵,出色的表演使她受到了好萊塢的注意和認可。盡管此片的票房收入不高,卻引起了製片導演們與之爭相合作。她選擇了描寫賽車的影片《雷霆壯志》(「Days of Thunder」),主要原因是出演該片能與好萊塢超級巨星湯姆-克魯斯合作,在片中她扮演湯姆的心理醫生。影片反映一般,但她在銀幕下卻與湯姆閃電般的戀愛,兩個人於1990年12月24日----聖誕前夜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舉行了秘密婚禮,妮可成了「克魯斯夫人」,這使她一夜成名。婚後,妮可-基德曼並不滿足於「克魯斯夫人」的稱號,她是一個熱情漂亮、個性突出、獨立性相當強的女人,她要在好萊塢「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在影壇創造她自己的成就」。1991年在西部片《強者為王》(「Billy Bathgate」)中與大腕達斯汀-霍夫曼和布魯斯-威利斯演對手戲,角色刻畫得相當成功。第二年接著在朗-霍華德的經典史詩電影《大地雄心》(「Far and Away」)中與夫君湯姆第二次合作,在片中妮可展示了個人的獨特色彩,表現出她作為一名優秀演員的潛質,此片被認為是她進入好萊塢後第一部有影響的作品,同年獲美國明日之星獎。1993年妮可又拍攝了兩部影片《情深到來生》(「My Life」)和《體熱邊緣》(「Malice」)。在《體熱邊緣》中,妮可激情綻放,將女主人公翠西的心態變化和一個壞女人的惡毒殘忍,刻劃地淋漓盡致,並有大膽的暴露表演。這部影片讓好萊塢看到了她所具有的巨大潛力和不俗演技。
1995年,在范桑特執導的《不惜一切》(「To die for」)中扮演一個不擇手段往上爬的美麗壞女人角色,精湛的演技震憾了整個影壇,受到了觀眾和影評界的一致好評,此片成了她演藝生涯的轉折點,並榮獲當年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女演員獎。接著她在眾星雲集的賣座巨片《永遠的蝙蝠俠》(「Batman Forever」)中扮演了一個美麗的女心理醫生,在劇中妮可充分展示了她的美貌----嬌嫩的肌膚、優美的曲線和修長的雙腿,魅力十足。巨大的票房收入,證明了妮可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天空」,進入了好萊塢一線女星的行列,獲得MTV電影獎最有希望女演員提名。1996年妮可-基德曼在根據亨利-詹姆斯的《貴婦人畫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改編的影片中扮演主角。此劇的導演是曾執導過《鋼琴課》的女導演簡-坎皮恩,妮可的蒼白、纖細與古典正如角色所需,她把一個生活在上世紀追求自我的貴族女子Isabel Archer演繹得細膩、深刻,她的演技又再一次的受到影評人的好評。這一年她被美國《人物》雜志評選為世界50位美人之一。1997年,妮可得到了大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青睞,與喬治-克魯尼組成超級明星強檔,拍攝斯蒂芬名下的夢工廠第一部故事片《戰略殺手》(「The Peacemaker」),扮演一個學識淵博的專家,與喬治-克魯尼共同完成了拯救人類的任務。同年,湯姆-克魯斯與妮可-基德曼這對好萊塢「最令人羨慕的夫妻」主演了名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的遺作----性愛題材驚栗片《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細膩大膽的配合令人產生無限遐想。但該片一改再改,直到1999年夏季才正式上映,並引起了影壇的轟動,成為妮可最具影響力的影片。1998年妮可與超級女星桑德拉-布洛克主演了影片《魔法時刻》(「Practical Magic」),扮演一對懂得巫術的姐妹,想用巫術來掩蓋一切。2000年妮可-基德曼拍攝了影片《派對女郎》(「Birthday Girl」),扮演一名俄羅斯的美女,在網路上認識了一名銀行經理,之後兩人展開一段露水姻緣。片中妮可有一場暴露呻吟戲,一絲不掛,雙手被老公綁在床上,整個場面激情狂野。此片又如《大開眼戒》開始了刪剪工作,初定於今年春天上映。緊接著,妮可在歌舞片《紅磨坊》(「Moulin Rouge」)中扮演一個巴黎紅燈區的舞娘,導演只交給妮可6個字的劇本:她唱她跳她死。果真她在劇中又唱又跳、性感奔放,成為歌舞女神的化身。在拍片過程中妮可還不慎摔斷了膝蓋骨,並錯失了點燃2000年悉尼奧運會聖火殊榮。不知這部傾注了妮可巨大心血的影片,在春天上映後能否會受到觀眾們的喜愛。這一年,大膽而成熟的妮可-基德曼表現得極為豪放、性感,被好萊塢譽為「最讓人驚奇的女星」。34歲的妮可-基德曼是一個極具挑戰性、善於展示自己的女人。她從未想做一個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成為「克魯斯太太」,好萊塢也沒人這么稱呼她。她與湯姆-克魯斯兩人在事業上都擁有相當不錯的成績。她不斷抓住各種機會,在鏡頭前展示她的演技,來證明自己不僅僅只是擁有美貌的女人。但她的確是好萊塢貌美性感的大明星,喜歡徒步旅行、探險、潛水和高空跳傘。她評價自己是「情緒化、難相處、有愛爾蘭後裔壞脾氣的女人」,不過克魯斯卻贊美她「純潔、誠實、親切、慷慨」。夫妻倆婚後沒有生育,收養了兩個孩子——8歲的簡-伊莎貝拉和6歲的考諾-安東尼。他們極重視保持個人家庭隱私,不願養子成為公眾人物。可是今年2月6日,好萊塢最性感男星湯姆-克魯斯的發言人突然正式宣布:克魯斯已經與他的妻子妮可-基德曼分手,兩人十年的婚姻生活徹底結束。二人分手的原因據稱主要是「兩人都非常看重自己的事業,因此經常無法生活在一起,這種情況最終使他們做出了分開的決定,夫妻兩人均認為現在以這種平和的方式分手是最佳的選擇」。目前各媒體對此事炒作得熱火朝天,有的網站甚至公布了克魯斯夫婦倆分手的20個可能原因,讓我們試目以待這曾被譽為「天造地設」婚姻的結局。
獲獎紀錄:1996年因影片《不惜一切》獲英國學院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1995年因影片《不惜一切》獲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女演員、倫敦評論家獎年度女演員獎
1995年因影片《不惜一切》獲MTV電影獎最有希望女演員提名
1995年因影片《永遠的蝙蝠俠》獲MTV電影獎最有希望女演員提名
1992年獲美國明日之星獎1992年獲金球獎最佳女配角獎提名
1985年因電視連續劇《越南》(「Vietnam」)獲澳大利亞電影學院最佳女演員獎
主要影視作品:
2000年《紅磨坊》(「Moulin Rouge」)
《派對女郎》(「Birthday Girl」)
1999年《柏林日記1940年-1945年》(「Berlin Diaries, 1940-45」)
《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
1998年《魔法時刻》(「Practical Magic」)
1997年《戰略殺手》(「The Peacemaker」)
1996年《貴婦人畫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
《The Leading Man》
1995年《永遠的蝙蝠俠》(「Batman Forever」)
《不惜一切》(「To Die for」)
1993年《體熱邊緣》(「Malice」)《情深到來生》(「My Life」)
1992年《大地雄心》(「Far and Away」)
1991年《玩弄》(「Flirting」)
《強者為王》(「Billy Bathgate」)
1990年《雷霆壯志》(「Days of Thunder」)
1989年《飛越地平線》(「Dead Calm」)
《Bangkok Hilton》(電視)
1988年《綠寶石之城》(「Emerald City」)
1987年《翡翠城市》(「The Bit Part」,電視)
《Room to Move》
1986年《Windrider》(電視)
《Watch the Shadows Dance》1985年
《越南》(「Vietnam」)
《Wills & Burke》
《rcher's Adventur》
1984年《Five Mile Creek》(電視)
《Matthew and Son》(電視)
1983年《小子萬歲》(「BMX Bandits」)
《叢林聖誕節》(「Bush Christmas」)
⑧ 女同志好看的電影
你要國內還是國外?把我看過的都跟你說說吧
先是國外的吧
《南茜的情史》三段故事 有點長 好像是三個多小時 但很好看 強烈推薦
《指匠情挑》(Fingersmith) 情節不錯 有點小懸疑 財產陰謀+les 不過也算團圓結局
《少女特工隊》喜劇+les 輕松但也沒覺出太搞笑 休閑的時候可以看看
《高潮藝術》(High Art) 比較抑鬱的一個片子 主角是個吸毒的攝影師 個人不是很喜歡
《女同志吸血鬼殺手》哈哈 比較另類的一個片子 恐怖+喜劇+les
《你是我的蕾絲邊》這個比較糾結 凄美一點
《愛我生活》日本的 主角很順眼 淡淡的小甜蜜 不錯
《男孩不哭》國外比較經典的 但結局蠻慘
《雙姝奇戀》the l word里的Tina演的 這裡面是個小T 但怎麼看都像L里的P 可能是先入為主的原因 嘻嘻
還有一些沒來得及看 但是網評不錯的 你可以試試
《遇上100%女孩》
《甜過巧克力》(又名《攣攣少女心》Better.Than.Chocolate.1999)
《情迷六月天》
《卡隆對對碰》(又名《金魚的記憶》)
《我女朋友的女朋友》(英文名Go fishing)
《時時刻刻》(The hours 很委婉的電影)
《穆荷蘭道》(很陰郁)
《蓋婭》(安吉麗娜朱麗演的,很震撼)
好啦 然後是國內的
《蝴蝶》香港麥婉欣導演2004年 恩 不管怎麼樣 已經是被奉為經典了 有必要看下
《藍色大門》台灣易智言導演2002年 有桂綸鎂 其實只是一種青少年時候的同性曖昧情愫吧 淡淡的 很舒服的片子
《刺青》楊丞琳,梁洛施演的 只是很喜歡梁洛施的造型 乾乾凈凈的帥氣
《花吃了那女孩》又叫《愛情糖果雨》 之前炒的很歡 但是我看了沒太大感覺
可能是期望有點高吧
《漂浪青春》我覺得比上面那部強 也是幾個故事組成 故事的銜接我覺得很巧妙
很生活 很現實的片子 看看吧
《面子》美國伍思薇導演2005年 國內外文化差異的表現 母女兩代人的生活 平凡中帶著喜劇效果 看下吧
《美麗在唱歌》台灣張艾嘉導演1997年 這個我本人沒什麼感覺 有劉若英
《游園驚夢》香港楊凡導演2001年 王祖賢 啊 這個也糾結一點 自始至終都沒點破 但一直被認為是les劇的一員 我也這么覺得
也有些事沒來得及看的
《植物學家的中國女孩》李小冉
《自梳》香港張之亮導演1997年
《心動》台灣張艾嘉導演1998年
《今年夏天》大陸李玉導演2003年
《飛躍情海》台灣的 有林依晨 2003年
電視劇出名的當然就是美劇《The L Word》了 中文叫《拉字至上》或者《女歡女愛》 必看的 一共六部 已經完結了 但覺得結局缺了點什麼
國內的有 台灣的《逆女》 《孤戀花》袁詠儀和李心潔主演
要是有女同情節的就更多了
台灣版的《台北朝九晚五》有黃立行的那個 有女同情節 但不全是 但是很喜歡那段 《金枝玉葉》第二部 《赤裸羔羊》等等 樓主慢慢看吧 共同愛好當然幫助一下啦 哈哈
⑨ 時時刻刻的介紹
《時時刻刻》是邁克爾·坎寧安的作品,本書是介紹不同時期、不同地方女性生活狀況的小說。主人翁是三位女性,其中一位是真實的人物弗吉尼亞·吳爾夫,其他兩位是虛構的人物。這是部關於人的失落、希望、恐懼、愛和生活的作品。
⑩ 廊橋遺夢的女主演是誰啊
梅麗爾·斯特里普
Streep Meryl
你是火星人吧~~~~~~~~~
英文名: Meryl Streep
大陸譯名:梅麗爾·斯特里普
港台譯名:梅麗史翠普
國 籍: 美國
性 別: 女
生 日: 1949-06-22
身 高: 168 cm
學 歷: 耶魯大學戲劇碩士
婚 姻: 已婚(1978--)
配 偶: Don Gummer(一子三女)
職 業: 演員
[編輯本段]【從影簡介】
生於新澤西州蘇密特,被譽為「80年代最佳女演員」,不論舞台或銀幕上的表演,總令人印象深刻。她在12歲已開始學習歌劇,中學時初展演戲天份,借著獎學金拿到耶魯大學戲劇學院碩士學位,其後在耶魯劇場演了三年戲。遷居紐約後,開始參加百老匯舞台劇演出,曾獲得東尼獎提名。她在1977年的電影處女作《茱莉亞》已令人眼前一亮,其後自《獵鹿人》獲奧斯卡女配角提名開始,她便和「獎」結下不解之緣,《克萊默夫婦》獲奧斯卡女配角獎後,1983年又以《蘇菲的選擇》奪得後冠,其它獎項及提名更是不計其數,90年代以《廊橋遺夢》最為膾炙人口,在好萊塢叱吒風雲近三十年。
斯特里普的發展非常順利,1977年出演的第一部影片《朱莉婭》就讓她名聲大作。在這以後的一年,好運接踵而至,由於斯特里普在影片《獵鹿人》中的精彩表演,她獲得了生平第一次奧斯卡獎提名。70年代末到80年代是斯特里普事業上的黃金時期,人們都不會忘記她在《克萊默夫婦》中扮演的那個與丈夫離婚的妻子,以及她在《蘇菲的選擇》中飾演的那個在納粹集中營里受苦的波蘭母親,正是這兩個特別的女性角色為斯特里普贏得了兩尊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以後的斯特里普沒有為自己所取得的成績沾沾自喜,她緊接著拍攝的《絲克伍事件》《誰可相依》《走出非洲》《紫苑草》和《黑暗中的哭泣》等影片更奠定了她在世界影壇的地位。
90年代以後,隨著一批新星、新秀的成長,斯特里普的片約因為年齡的影響關系而逐漸減少,但她主演的影片仍然是質量和票房的保證,例如《靈魂庄園》、《狂野之河》、《廊橋遺夢》、《馬文的房間》、《在盧納薩跳舞》、《親情無價》和《弦動我心》等,這些影片向觀眾證明了她扎實的演技是依然是無人能及的。
進入二十一世紀,斯特里普在2002年出演的《時時刻刻》《改編劇本》呈現出明顯的後現代主義色彩,2004年與阿爾帕西諾 聯手出演的迷你電視劇集《天使在美國》,包攬當年艾美各大獎項。2006年時尚輕喜劇《穿普拉達的女王》以夏季檔黑馬姿態出現,創造斯特里普個人電影生涯的票房新高。而即將上映的改編自同名舞台劇的電影《媽媽咪呀》也必將掀起一股歌舞熱潮。
從影三十載,斯特里普14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其中11次最佳女主角提名,3次最佳女配角提名),是電影史上獲得該獎提名最多的演員,兩度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獎和最佳女主角獎。除此之外,斯特里普於1998年獲得好萊塢星光大道之星的榮譽,並被授予2003年法國凱撒電影榮譽獎以及2004年美國電影協會(AFI)終身成就獎。
回首縱觀,斯特里普塑造的角色就如同一本20世紀女性的網路全書,凝結了上個世紀所有女人隱約錯綜的痛苦歡樂、愛恨情仇、生離死別:追求獨立與自我價值的喬安娜糾纏在丈夫和兒子之間不知所措(《克萊默夫婦》);神秘執著嚮往自由的莎拉不期然愛情千回百轉(《法國中尉女人》);女兒慘死集中營痕刻蘇菲終生難以解脫的罪疚感(《蘇菲的選擇》);翱翔於非洲大地上的卡倫堅定熱情自由奔放(《走出非洲》);隱忍的弗朗西斯卡看著情人離去一言不發(《廊橋遺夢》);外表干練的佳斯帕里內心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脆弱(《弦動我心》);高傲冷酷時髦耀眼的米蘭達沉澱著低調但深刻的憂傷(《穿普拉達的女王》)……30年的電影生涯,一部部精彩作品,演技足已撐起一個世界。然而她本人卻依然如一張白紙,像她的膚色一樣純粹,幾十年如一日,淡妝素服,在公開場合牽著丈夫女兒的手,在俊男美女翻雲覆雨,折騰不休的紅地毯上,帶著原來清純現在已經微微慈祥的笑容。
這無疑是好萊塢的一個另類傳奇,作為明星,她單調得讓人乏味,先是送走了病入膏肓的初戀情人,然後下嫁雕塑家,未成名先成家,30年的平凡婚姻從沒有傳出過人們習以為常的緋聞;作為演員,她卻又輝煌得讓人嫉恨,14次奧斯卡提名,2樽小金人,嘎納影後,柏林影後,21次金球提名,6次獲獎,3次艾美提名,2次獲獎......無數的獎項與贊譽,為後繼者樹起一座難以逾越的「梅麗爾斯特里普屏障」。
【作品列表】
媽媽咪呀 Mamma Mia (2008)
獅入羊口 Lions for Lambs (2007)
穿普拉達的女王 The Devil Wears Prada (2006)
牧場之家好作伴 A Prairie Home Companion (2006)
暗物質 Dark Matter (2005)
春心盪漾 Prime (2005)
諜網迷魂 Manchurian Candidate, The (2004)
雷蒙·斯尼奇的不幸歷險 Lemony Snicket's 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 (2004)
天使在美國 Angels in America (2003)
時時刻刻 The Hours (2002)
改編劇本 Adaptation (2002)
弦動我心 Music of the Heart (1999)
異教徒之戀 Dancing at Lughnasa (1998)
親情無價 One True Thing (1998)
不要傷害我的小孩 ...First Do No Harm (1997)
馬文的房間 Marvin's Room (1996)
兇殺後 Before and After (1996)
廊橋遺夢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The (1995)
Living Sea, The (1995)
狂野之河 River Wild, The (1994)
金色豪門 The House of the Spirits (1993)
飛越長生 Death Becomes Her (1992)
陰陽界生死戀 Defending Your Life (1991)
來自邊緣的明信片 Postcards from the Edge (1990)
女人心海底針 She-Devil (1989)
黑暗中的呼喊 Cry in the Dark, A (1988)
紫苑草 Ironweed (1988)
心火 Heartburn (1986)
誰可相依 Plenty (1985)
走出非洲 Out of Africa (1985)
墜入情網 Falling in Love (1984)
絲克伍事件 Silkwood (1983)
碧玉驚魂夜 Still of the Night (1982)
蘇菲的選擇 Sophie's Choice (1982)
法國中尉的女人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The (1981)
克萊默夫婦 Kramer vs. Kramer (1979)
曼哈頓 Manhattan (1979)
泰南的遺珠 Section of Joe Tynan, The (1979)
茱莉婭 Julia (1978)
獵鹿人 Deer Hunter, The (1978)
【獎項成就】
奧斯卡
2007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穿普拉達的女王》The Devil Wears Prada (2006)
2003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改編劇本》Adaptation. (2002)
2000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弦動我心》Music of the Heart (1999)
1999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親情無價》 One True Thing (1998)
1996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廊橋遺夢》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1995)
1991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來自邊緣的明信片》 Postcards from the Edge (1990)
1989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黑暗中的呼喊》Evil Angels (1988)
1988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紫苑》Ironweed (1987)
1986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走出非洲》 Out of Africa (1985)
1984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絲克伍事件》Silkwood (1983)
1983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蘇菲的選擇》Sophie's Choice (1982)
1982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法國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1981)
1980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克萊默夫婦》Kramer vs. Kramer (1979)
1979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獵鹿人》The Deer Hunter (1978)
柏林電影節
2003 與妮可-基德曼、朱麗安-摩爾共同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熊獎,《時時刻刻》The Hours (2002)
戛納電影節
1989 最佳女演員《黑暗中的呼喊》Evil Angels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