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感》電影影評或者寫一篇《七號房的禮物》電影影評
《七號房的禮物》影評,不敢說這是影評啦,我想樓主也是想聽一下感受吧,我就說一下自己的感受。首先這是一部很好的電影,親情,父愛,社會關系,人際關系,警察與罪犯的關系,就在這一部電影都表現出來了,很是感動的故事,讓我在這個復雜的現實中尋找到一絲溫暖,一絲向前的動力。故事是以倒敘的方式進行闡述的,其實已經讓觀看的人想到這是一個悲劇結局的故事,但是那個黃色的氣球又給人們帶來好奇,想要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就是這樣將我們帶入一個讓人哭泣的故事中。影片中的黑暗被父親的愛一點一點的打破,人心的恐懼被每一步的真誠一點一點的去除,當所有人都經過改造後,在自己的世界裡尋找到了希望,但迎來的是改造者悲劇的命運。當大家都願意讓老天幫助好人時,卻又改變不了現實。有可能只有這個父親有真正可以面對這個事實的勇氣。可是人事脆弱的,人還是一個人,那份恐懼讓人憐惜,讓人心疼,讓人無所是從。其次,影片用正義來做的結尾,給人們希望,不管事情會怎麼樣,不管命運會怎麼樣,只要是真誠的,一定會重現現實,重現心中的正義。再次,這部電影中音樂和故事編寫都很不錯,適時的體現著父愛,人心,黑暗。演員們也演的很到位,把心中的那份東西都傳達給了觀看的人,讓我們電影中的失去的人都會成為天使,讓我們感受到那份愛,那份人的偉大。讓我們用那份愛,那份真誠的心,去更好的生存在這個復雜的世界裡,完成好每一步的功課。
2. 流感電影觀後感500字
電影《流感》觀後感:已經顧名思義為「恐怖片」了,那我們得肯定導演並不是在拍正確逃生的教育片,所以,當有角色因為愚蠢的行為而掛了,那或者是出於劇情需要,畢竟恐怖片是需要有人爆血的,或者電影就在暗示,這樣的行為是「愚蠢」的,所以他掛了。
該影片是2013年8月14日韓國上映的一部劇情、動作、災難類電影,影片全長約為121分鍾。該影片可以在愛奇藝上在線觀看,被收錄進評分最高災難片第11名。
一群東南亞偷渡客歷經艱險來到韓國,但是整個集裝箱內的偷渡客幾乎全部死亡,只有一人拖著羸弱的身體僥幸逃入鬧市之中。殊不知此人身上攜帶致命豬流感病毒,短短一天時間,病毒迅速蔓延城市的各個角落。許多人在不知不覺間被感染,進而將死亡的陰影引向周圍所有的人。
3. 韓國災難電影《流感》,不僅拷問人性,更凸顯韓國人的什麼
韓國著名災難電影《流感》上映於2013年,在2020初年這個特殊的時期,這部電影再次引起了廣泛關注,片中那個美國駐軍代表的話即使放在在現在也非常適合。
4、美軍地位焦慮
片中政客財閥是一大反派,美軍代表則是另一個大反派。美軍指揮了韓國政府的一切工作,甚至敢於不經過韓國政府同意就下令向民眾射擊以及轟炸盆塘。
而美軍代表也在韓國總統面前頤指氣使,儼然一副太上皇的面孔。這種描寫當然有些誇張,但也正體現了韓國民眾對駐韓美軍的厭惡態度和 內心焦慮。
5、炮彈襲擊焦慮
《流感》中有個突兀的情節,美軍代表居然命令美軍轟炸機轟炸盆塘市民,這劇情明顯有點兒誇張了。
筆者看的電影版本中將戰斗轟炸機攜帶的導彈翻譯成炮彈,將轟炸翻譯成炮擊。不知道韓語原文是不是就是炮彈和炮擊。但筆者認為,炮彈比炸彈和導彈合適。
這里的炮彈應該是代指首爾附近金城川一帶的大炮,首爾大部分繁華地段都在鄰國的幾千門大炮射程之內,一旦出事,首爾半個小時內就會變成瓦礫堆。這種時刻被當成「人質」的現實也一直是韓國人尤其是首爾居民的焦慮來源之一。
6、倒霉總統焦慮
有些網友戲稱,韓國總統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流感》中的韓國總統則不光展現了危險,還展現了尷尬。
在指揮防治疫情關鍵時刻,以韓國總理為代表的財閥政客居然將韓國總統給架空了,而在美軍代表面前,韓國總統更是毫無話語權。
直到影片結尾,韓國總統才正面硬剛了財閥政客和美軍代表,其下令防空導演擊落美軍轟炸機一幕很燃。
但影片最後韓國總統血紅的眼睛也預示了,這又是一個將來會倒霉的總統,因為他同時得罪了財閥和美軍。總統的尷尬,也是民間精英們的焦慮。
綜上,正是由於存在這種無處不在的焦慮,因此韓國電影普遍在反映現實問題上比較用力,片中各種極端躁動的戲份也比較多,這是一種文化的折射。《流感》的評分沒有超過8分,也和這些由於焦慮而有些誇張的劇情有關。
當然,對於外國觀眾尤其是我國觀眾來說,只看電影本身,韓國電影還是優點多多,值得我國的電影人學習。
此外,《流感》雖然只是把傳染病當成一個故事的載體,不論是發病、傳染、防疫和治療各個階段敘述的都比較簡單粗暴。但我們依然能從電影的緊張和恐怖的氣氛中感受到傳染病的可怕。
相信看完這部充滿了韓國式焦慮的《流感》,很多中國觀眾都會有一個感想,慶幸我們生在了一個負責任有實力的大國。
4. 電影流感的觀後感
一場《流感》,將韓國這塊國土狹小,格局有限本所不善的災難題材,演繹的驚心動魄,而更為難得的是在並不遜於好萊塢災難片的節奏掌控中,電影一面將人性的丑惡,用自私與冷漠,讓人驚愕的在災變中以體現,也將人性善良的光輝,以耀眼的尊崇,而另一面凌厲尖銳的政治隱喻與諷刺,透過暴動與焚屍這些大場面的營造,又將災難並不單指於疾病,更直指於政治,直擊於人心。
5. 流感電影觀後感
方法一.用排比句開頭,比如,在利益和友誼的岔路口,有的人選擇了利益,有的人選擇了友誼,還有的人選擇了放棄,而影片中的主人公,選擇了...
方法二.引用觀賞的影片里給你印象比較深的台詞開頭,比如,《這個殺手不太冷》觀後感開頭:生命這么苦?還是只有童年苦?」剛剛被父親打過的瑪蒂達開始對人生質疑。「人生就是如此。」里昂這樣回答她。(後面可以圍繞你選的台詞寫感悟)
方法三.反問句開頭,比如,《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開頭:朋友,當你在事業最巔峰的時刻鋃鐺入獄你會怎麼辦?當你突然被人誣陷入獄的時候你又會怎麼辦?(後面就可以開始寫主人公怎麼面對挫折不順)
上面的例子是我臨時想的,寫得不是很好,不過方法可以參考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6. 《流感》《隧道》《釜山行》《潘多拉》這四部電影的觀後感說一下。去撩妹用
直接帶去電影院看恐怖片來的更快
7. 流感電影裡面有喪屍嗎
流感電影裡面沒有喪屍,只有中了流感病毒吐血的人。
《流感》講述的是致命感冒病毒大爆發的時期,消防員「姜智久」與女醫生「金仁海」共同踏上尋找病毒宿主之路,並在途中發生的一連串故事。
影片中流感的源頭依舊是「人禍」,蛇頭將一群東南亞偷渡客關在集裝箱中運到韓國盆塘市,打開集裝箱時,發現所有的人都不明不白的死了,一個倖存者,也是致命病毒攜帶者,拖著羸弱的身體逃入茫茫人海中。
於是,通過空氣,致命病毒飛速傳播,很多人都有了症狀,咳嗽、暈倒、吐血。醫院的患者開始急劇的增加首例感染者因搶救無效而死在女主人公所在的醫院。但病毒已經大范圍擴散並造成交通的嚴重堵塞。得知流感肆虐的市民開始集體哄搶商場,卻造成了死傷人數成倍增加的嚴重後果。
《流感》影評
《流感》處理得相當成熟,流感造成人心恐慌,社會失序混亂,導演貼切營造了人類與致命感冒病毒展開的苦戰,心驚膽跳的情節一氣呵成。
災難片最突出的就是人性,並且放大善惡來呈現給觀眾。好電影總能觸碰到觀眾內心最脆弱的那根弦。窮凶極惡的士兵看到自己的媽媽也將要被處決,頓時崩潰,不再執行命令,把虛假信息告知民眾。
善良的白衣天使為了拯救女兒隱瞞了孩子的真實情況,甚至不惜把旁人推向死亡;最後小女孩的吶喊,融化了士兵們堅硬的心,也堅定了總統拯救人民的意志。
真正感動人心的不是宏大的場面,昂貴的道具,帥氣靚麗的演員,而是透過影片傳達出的普世間最真摯的情感。哪有被禁錮的城,只有不離開的愛。雖然電影是虛構的,但真情和善良不是。
8. 流感電影影評怎麼樣
流感的電影中人物塑造非常的成功。
在沒有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很難想像「災難」能夠和「流感」聯系在一起,並且還被拍攝毫無違和感。看過電影以後我才知道,原來「流感」加上「人性」就是等於「災難」。這場災難是由「偷渡」引起的,偷渡客的到來給盆塘帶來了致命的豬流感病毒,死亡籠罩著整個盆塘。然而最可怕的卻不是豬流感,而且正在決定盆塘人生命的韓國政府,因為政府的決定最終會決定全盆塘人的生死,此刻的盆塘的市民就如同螻蟻一般。
首先先說一下政府。面對這樣的災難,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封鎖盆塘地區,因為這樣才能防止病毒擴散到其他的地區。封鎖盆塘之後,政府又建立了病毒隔離區,然而為了徹底避免病毒擴散出去,政府只好選擇將感染者與未感染者放在一起監測,而這樣的決定對於盆塘市民來說卻是有害的,因為這樣會增大感染的風險。
9. 求一篇韓國電影《流感》的觀後感 2000字啊
流感觀後感
毋庸諱言,這是一部非典型韓國災難片。影片信息量較大,有好萊塢大片的韻味,但各個層面的滲透、部分環節的處理略顯青澀。
該片延續偶像劇風格,啟用帥哥美女作為主角。開頭偷渡情節給人一種不祥的預感,氣氛渲染比較成功。正片開始後男女主角的對手戲使電影節奏明顯慢了下來,並且「蛇頭」、倖存者的情節和主角情節沒有融為一體,出現了分層。
男主是憨厚堅毅的個人英雄主義形象,女主則延續了偶像劇中矛盾叢生情節下的母親形象。
片中小女孩這一角色定位準確、表演成功,既增加了演技分,又增加了情感分。與之相比較,男女主角間的感情戲反而顯得拖沓又多餘。
男主同事也是偶像劇中典型的幽默男配角形象,片中這一人物設定比較合理,給這部災難片注入了一絲清新氣息。
總統的出現是該片又一大亮點。角色性格鮮明,既具備沉穩冷靜的政客風度,又不失性情中人的果敢豪邁。這個角色使影片得到了升華,同時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幾處細節值得注意:
「蛇頭」打開集裝箱看到橫七豎八的屍體,男主闖入禁區看到慘不忍睹的萬人坑。這兩個場景遙相呼應,看得出導演在布局上是有想法、有套路的。
服從是軍人的天職。那個機槍手在連續接到開火命令不得已的情況下,採用預警式掃射。地上的一排彈坑讓觀眾的心懸到了半空,而這種由遠及近的預警式掃射給生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這也是機槍手作為軍人所能做到的極致。這個細小的環節體現了導演心思之縝密。
美軍戰機的起飛和韓方地對空導彈的出現只是短短幾秒鍾的時間,卻將影片瞬間推向高潮。這里足以看出導演鏡頭運用的功力。
有一點需要說明一下。有些觀眾認為韓國演員的表演誇張、過火,個人認為也不盡然。樓主就是吉林人,對這個問題還是比較了解的。
要知道他們是朝族不是漢族,他們說的是韓語不是漢語。無論是南方、北方還是吉林的朝鮮族,他們的語言中有長音和滑線音,說話時面部表情豐富。就像印度人說話喜歡聳肩歪頭比手勢一樣,都屬於民族習慣問題,並不完全是表演的問題。
中闋:引人深思戲中戲催人淚下情外情
感情戲一直都是韓國電影的強項,本片同樣是一部感情戲十足的電影。
當小女孩面對槍口擋在媽媽面前時;當士兵甲摘掉面具跪在媽媽的輪椅前時,有多少觀眾潸然淚下?
這是親情。
當男主面對母女二人和更多需要營救的人左右為難時,男主的同事出現了,頂替男主砸開柵欄,使男主可以專心保護母女二人。
這是友情。
當男主得知女主有過婚史並有孩子時沒有放棄;當母女面對死亡威脅時男主挺身而出,捨生忘死保護母女二人。這種經歷了死神考驗的情感已超越了普通的友誼。
這是愛情。
無論男主、女主、倖存者、總統、議員、美方代表、軍官,每個人都有問題和錯誤,但每個人又都有苦衷。本片沒有任何一個成年人是絕對的正面或反面人物,這也是該片的一大特點。
想重點談談總統這個角色。
瘟疫流行,死傷無數,青瓦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在勢態發展到近乎絕望的程度時,在白宮強硬態度的壓力下,議員們妥協了。他們決定放棄病患,全部處死。千鈞一發之際,是總統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置各方壓力於不顧,救萬千生靈於水火。無論此舉正確與否,至少能讓觀眾群情激奮,拍手稱快。
那麼事後這個總統一定會火吧?支持率一定會直線飆升吧?
明者自明之,不明者說了你也未必相信。沒有什麼可歌可泣,沒有什麼表彰會,沒有什麼災難面前涌現出的一大批英雄人物,更不可能有「災區人民目前情緒穩定」的報導。而總統,必定下台。
民眾方面:雖然有些國家的憲法中規定了不可抗力的免責條款,但民眾並不買賬。無論起因怎樣、過程長短、結果如何,總統的支持率下降已成定局。
執政黨方面:為確保執政地位,執政黨會遵循國際慣例,採用「丟卒車」的方式,讓總統辭職以平息事態。
白宮方面:半島的特殊局勢使韓國成為美國在遠東地區戰略部署的重要環節。美韓聯盟是一個大方向,是不允許破壞的,在這個大方向下的任何事情都是小事。韓國總統的舉動已經觸碰了美韓聯盟的底線,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將是持續的,不可忽視的。
至於在野黨方面就不用多說了,他們連晚飯都來不及吃就已經在起草不信任案了。
這是本片最值得我們深思的戲中戲。
下闋:高句麗突破舊路思密達再譜新篇
西方人提起亞洲電影,首先想到的是日本和印度。而近十年間泰國和韓國電影蓬勃發展,大有趕超前者之勢。泰國的優秀電影主要集中在鬼片和恐怖片上,而韓國電影卻是全面發展。
言情片和偶像劇一直是韓國影視代表。唯美的畫面、緩慢的劇情、坎坷情路、帥哥美女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韓國影人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他們不斷拓寬思路,借鑒經典,尋求突破,自我完善,高質量電影如雨後春筍般呈現,近年來更有百花齊放、不拘一格的勢態。
從《老男孩》到《假面》、從《不可饒恕》到《蒙太奇》,韓國復仇片撕心裂肺。
從《共同警備區》到《殺人回憶》、從《七天》到《盲證》,韓國懸疑片精彩紛呈。
從《鐵線蟲入侵》到《摩天樓》、從《恐怖直播》到《流感》,韓國災難片驚心動魄。
從《薔花紅蓮》到《考死》、從《看見惡魔》到《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韓國恐怖片血雨腥風。
看到韓國電影的崛起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這就涉及到一個電影是否有國界的問題。
應該說電影既無國界也有國界。
個人認為我們不該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韓國電影,認為棒子的電影都有一股泡菜味不值一看,那樣只能讓我們的觀影旅途錯失一道亮麗的風景。而那些冰天雪地赤身裸體後空翻360度跪地不起的影迷也大可不必偏激,韓國電影還沒好到令影迷膜拜的程度。只要是個人認為好的電影就應該加以肯定,認為不好的電影也沒必要愛屋及烏。
從這個意義上講,電影無國界。
至於中韓兩國電影質量的比較,竊以為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小范圍的一個鏡頭、一段劇情之類的比較還是可以的,但任何整體性的比較都是不具說服力的。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體制、不同的追求方向、不同的欣賞人群……難道我們看個電影還要繞過這么多的不同點而在人種上尋找相同之處從而強行比較嗎?
也許韓國導演會說:給我十億人口我能領跑亞洲;也許中國導演會說:給我幹掉廣電我能稱霸全球。但這並不可信也並不現實。沒有人原意在太多的不同中進行比較,沒有人原意在太多的假設中尋找真相。
從這個意義上講,電影也有國界。
我不會排斥韓國的科幻片,那一種挑戰可以給我們樹立典範;
我不會排斥韓國的涉朝片,那一灣海峽同樣讓我們夢繞魂牽;
我不會排斥韓國的生活片,那一份不羈不再令我們自命不凡;
我不會排斥韓國的律政片,那一張癬漂又該讓我們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