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V推薦度2020年度十佳華語片和外語片出爐,你最喜歡哪一部
極其不平凡的2020年已經過去,過去的一年裡,電影行業的發展似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好在有我們到位的防控,我國的各項事業很快進入了正軌,各種院線大片也讓我們大飽眼福,彌補了幾個月無法親臨觀影的遺憾。大V推薦度2020年度十佳華語片和外語片出爐,我最喜歡的當屬電影《奪冠》。
第三個便是郎平重新任中國女排教練後,讓女排姑娘們睡在訓練場。以前的陪打教練進來開導她們,他說,以前物質條件什麼都不好,單靠著這(指著心臟的位置),拿了五連冠。現在什麼條件都好了,卻缺少了這。電影里並沒有直接說明“這”到底是什麼。
我想,這,或許是為國爭光的精神,也或許是為了成為自己,亦或許就是女排精神,無論是什麼,它都將鼓舞著中國人民努力前進。
2. 電影《奪冠》郎平的一句話你們這一代什麼都有了,後面是什麼
經歷了定檔、提檔、撤檔和改名等風波之後,電影《奪冠》終於在國慶前夕上映。截止到9月28日中午12點,上映4天的《奪冠》票房已經超過了1.8億元,不出意外的話,這部電影的票房會在今天突破兩億大關。
除了票房成績不俗之外,《奪冠》在口碑上表現的也非常不錯。目前,這部電影在豆瓣的評分是7.3分,在貓眼的評分是9.2分。如果單從電影質量出發來評價這部電影,簡而言之,可以用一句話形容,就是這部電影的優點和缺點一樣明顯。
優點上,大家最喜歡的是電影里的幾場比賽戲份,這幾場戲看的很多觀眾熱血沸騰,甚至有些觀眾眼含熱淚的起立鼓掌。缺點上,最明顯的是電影里有大量非常低級的硬傷,比如口型對不上、多處剪輯生硬等。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么多低級硬傷,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是因為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前,因為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導致整部影片做了大量修改。不過,也有些觀眾表示,不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電影里有這些硬傷,而是因為這部電影沒味道。
什麼是電影的味道呢?說白了就是觀眾看完這部電影後,會不會有更深刻的思考。對於《奪冠》而言,有些觀眾表示,這部電影在看的時候雖然會覺得非常激動,但是事後再想,會發現其實整部電影,並沒有什麼值得回味的地方。
3. 如何評價電影《奪冠》
整部電影場面調度做得非常棒,尤其是最後在里約和巴西隊打的那一場,場上的表現和上場前的坦誠心扉相交織,通過閃回來刻畫每一個運動員賽前的狀態,以及在各種受挫後真正思考「我為什麼打排球」的關鍵問題。節奏穩、細節多、梅林茂的配樂應景,人多但不亂,相當考驗導演的技術。
閃回技術在陳可辛這被不斷運用,但又卻恰到好處,多年後郎平站在里約場館里想起當年的點點滴滴,確乎有一種歷史的縱深感。
但說到女排精神,這部電影有個我不太滿意,但我認可這個策略的地方。無論是袁偉民還是郎平,他們的激勵話語總是太過直白,我不以為這是高明的敘事方式,以細節傳遞情感更令深刻。
但是,對於一部描寫女排的電影,這樣的選擇確乎有道理。這是一個全中國人幾乎都熟悉的故事,太多人看過這一切,傳遞情感和精神成為最重要的,技巧性退而求其次。但這種直接的敘事方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何,我覺得是有效的。
中國電影的未來考的是一二線城市的市場嗎?不是,中國三四線城市有極大的消費潛力沒有被釋放,數據表明《奪冠》的預售在三四線成績更好。面向大眾的一部關於女排的電影,如此選擇,自然最穩妥,最保險。
電影在敘事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我不得不說,在看的過程中不止一次感嘆場面調度的水準,節奏、運動、剪輯、配樂配合得幾乎是完美。另外,看片尾字幕的時候,發現這部電影還是運用了摳圖技術,在這個層面上,當下的補拍和當年的影像幾乎沒有明顯的差異,這個技術做得還是很到位的。
至於那些背後的故事,我也無從得知,不好評價。
4. 中國女排教練郎平在奧運會時說的名言
獲得冠軍後,郎平說:「中國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並不會因為輸贏而改變。我覺得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傳承。」
5. 電影奪冠中有哪些名台詞有人分享一下嗎
奪冠經典台詞:
1、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
2、中國女排,流血不流淚,掉皮不掉隊。
3、「我郎平從來不裝,我都是玩真格的!」
4、如果我不打了,以後回想這個決定,肯定會後悔,我不想讓八十歲的自己後悔,哪怕回到球場一天也好。
5、排球不只是我們的工作,還是我們生命的全部。
6、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盡100%的努力。
6. 奪冠電影中女排跑步時喊的什麼
奪冠》講述的是中國女排的故事,中國女排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有特殊情結的,她們是民族英雄,她們是時代偶像,她們創造出一個又一個非凡的奇跡。在2020年伊始,中國女排在去年剛結束的世界盃中以11全勝快速攬下桂冠,而今年又將在東京奧運的舞台上大展拳腳。
電影《奪冠》以中國女排傳奇人物郎平為主線,再現了中國女排3個不同的階段,中國女排現役隊員的參演更讓影片增色不少。作為中國體育的最大IP,想把「中國女排」拍好並不容易。導演陳可辛沒有面面俱到,而是做減法圍繞兩代女排隊員和3場比賽來講故事。《奪冠》並非中國體育電影的開山之作,但此前的作品大都寂寂無聲,遠沒有《奪冠》這樣受關注。除了中國女排這一特殊題材之外,拍攝手法、故事處理、人物預設等方面,陳可辛都拿捏得比較到位。
中國女排是一個集體,要想還原過去30多年歷程,135分鍾的影片時長是不可能的。陳可辛說,過去兩年的故事積累,足足可以拍5部電影。如何取捨,如何更准確地還原、展現女排精神,這就要求導演和編劇得有取捨。從1981年至今,中國女排共拿到10個世界冠軍,《奪冠》一頭一尾選取了其中兩場比賽,對應新老女排兩個階段。這兩場比賽雖時隔35年,卻是中國女排「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精神的延續和傳承。時代在變、隊員在變、對手在變,但中國女排的精神從未改變。
里約奧運會與巴西這場球也是世界排壇的經典之戰。此前小組賽,中國隊以第4名的成績勉強進入淘汰賽,8強對手則是世界第一、主場作戰的巴西隊。從2008年至2016年,中國女排與巴西隊的交手戰績為1勝18負。即便這樣,中國女排仍頑強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後接連戰勝荷蘭和塞爾維亞奪冠。
7. 電影《奪冠》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情節
電影《奪冠》中細思極恐的情節有一段是郎平如何讓女排隊員們認清自己,找到從事排球這項運動的初心,只有這樣,她們才能真正發揮出來。其中郎平與朱婷的對話,讓人感覺細節滿滿。
電影中,郎平帶著女排所有隊員去了福建漳州,當年的老女排訓練基地。
郎平問女排隊員們:「你們愛排球嗎?」然後她問朱婷:「你為什麼要打排球?」朱婷說「為我爸媽。」郎平說你再想想,朱婷然後說「(為了)成為你。」
郎平說如果這樣的話,「那你永遠也打不出來。」郎平又說如果你不想清楚,那就不要練了,還不如回去打工。「你這么高,打工人家都不要你。」
郎平和朱婷的這段對話,在電影里就只有短短一分鍾不到,但背後卻有很大的信息量,你只有了解了朱婷的成長經歷,你才能體會到這段對話背後蘊含的那種力量,細細想來,讓人感慨不已。
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朱婷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朱婷是河南周口人,她出生於1994年,她前面還有2個姐姐,後面還有2個妹妹,朱婷的父母一心想要個兒子,所以前前後後生了5個閨女,當年光超生罰款就交了不少。
朱婷父母本來就是農民,因為這些原因,家庭非常困難。所以朱婷的父親農閑的時候開了個修車鋪補貼家用——這些在電影里都有所展現。
《奪冠》
奪冠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裡約奧運會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
1980年訓練賽,中國女排對戰中國男排冠軍江蘇隊,女排負。但那一代女排訓練之艱苦,之刻苦,之永不言棄,已躍然銀幕。
1981年大阪世界盃決賽,中國隊對戰日本隊,贏得了中國三大球第一個世界冠軍,宋世雄那鏗鏘有力、極具辨識度的解說,一下子將觀眾帶回了那個激情澎湃、陽光普照的年代。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小組賽,中國隊對戰當時主教練是郎平(鞏俐飾)的美國隊,中國隊教練(黃渤飾)站在場邊,全神貫注,面帶笑容。郎平和那一代中國女排在那一刻所經歷過的掙扎,令人心疼。
2013年,郎平正式再次掛帥執教中國女排,帶領著中國女排開啟了新的歷史階段。2016年裡約奧運會四分之一淘汰賽,中國隊對戰東道主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隊,最終獲得了奧運會的金牌。
8. 電影《奪冠》真實反映了中國女排的發展歷程,對於這部影片應該如何評價
中國女排是什麼?中國女排不是想練就練,不想練就不練,中國女排精神是什麼?中國女排精神是一種不驕不躁,無私奉獻,團結合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它詮釋的是「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民主,團結友好,堅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
9. 美國女排上場 說的英文是什麼
就一句「USA」
男排女排都是這么說的,就跟咱說的「一二加油」一個意思
我發誓。。。。。
10. 電影《奪冠》講的什麼故事
《奪冠》講述的是中國女排的故事,中國女排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有特殊情結的,她們是民族英雄,她們是時代偶像,她們創造出一個又一個非凡的奇跡。在2020年伊始,中國女排在去年剛結束的世界盃中以11全勝快速攬下桂冠,而今年又將在東京奧運的舞台上大展拳腳。
里約奧運會與巴西這場球也是世界排壇的經典之戰。此前小組賽,中國隊以第4名的成績勉強進入淘汰賽,8強對手則是世界第一、主場作戰的巴西隊。從2008年至2016年,中國女排與巴西隊的交手戰績為1勝18負。即便這樣,中國女排仍頑強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後接連戰勝荷蘭和塞爾維亞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