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十誡法國電影

十誡法國電影

發布時間:2022-07-24 00:58:49

『壹』 十戒的幕後製作

【關於《十》你需要知道的10件事】
一、《十誡》是近百年來我們所處的社會的基石,無需取消星期日、更不用去殺人,我們中仍然有許多人每天都遵循著「誡律」在生活,而這些人甚至說不全「十誡」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十誡》在整個社會的滲透性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大衛·韋恩和肯·馬里諾,他們分別創造了10個故事,最終拍成了這部影片--《十》;
二、2007年6月初,大衛·韋恩和肯·馬里諾在Google上搜索瀏覽了差不多90秒種後,他們不僅僅知道了《十誡》的內容,還知道了前後安排的次序。不僅如此,他們還發現了有關電影版《十誡》的一些相關內容,原來它本來已經被環球公司買下了版權,但是由於這種意識形狀的東西是很難控制的,去年冬天,《十誡》又回到了作者手中。
三、《十》改編自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即使是被說成「剽竊」也不為過。《十誡》中包含了10個發生在波蘭的一幢公寓大樓里的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來自於一條誡律,內容黑暗,大約一個小時的片長。而大衛·韋恩和肯·馬里諾創作的版本要更短、更有趣……當然,並非發生在波蘭的公寓大樓里。
四、在新進發現的故事資源的武裝下,角色們從大衛·韋恩和肯·馬里諾的想像中生動鮮明地走了出來,他們希望每一個故事都是由角色自己創造的,所以它們才會有著如此千差萬別的風格,每一個章節都是不一樣的。韋恩和馬里諾只是為每一個主題思考出了一個獨特的呈現方式,有點不可思議,卻也充滿了奇思妙想:
1.意外從飛機上掉下來的斯蒂芬(亞當·布羅迪飾)陰差陽錯地成了英雄;
2.圖書管理員格洛里婭(格瑞辰·摩爾飾)通過一場墨西哥之旅得到性愛的覺醒,將處子之身獻給了一個名叫耶穌膚色偏黑的當地人(加斯丁·特奧克斯飾);
3.里奇醫生(肯·馬里諾飾)把他的病人「當成傻瓜」一個一個殺死;
4.警探(列維·施瑞博爾飾)覬覦上了鄰居家的電腦斷層掃描儀;
5.母親伯妮絲(凱瑞·肯妮飾)找了一位能夠惟妙惟肖地模仿阿諾·施瓦辛格的人(奧利弗·普萊特飾),她想讓這個人給自己的孩子當爸爸;
6.正在坐牢的杜安(羅布·科德利飾)對他獄友的「老婆」垂涎三尺;
7.墜入愛河的女人凱莉(維諾娜·賴德飾)偷來了她的「情人」,一個口技表演者的木偶。
8.犀牛終於知道了流言蜚語的所有隱患;
9.不肯和家人去教堂的丈夫奧利弗(A·D·邁爾斯飾)卻選擇和朋友一起赤身裸體地聽20世紀美國傳奇黑人女歌手羅伯塔·弗萊克的歌;
10.將所有這些故事介紹給觀眾的傑夫(保羅·路德飾)也正在面臨著道德觀上進退兩難的局面,他不得不在美麗的老婆格雷琴(法米克·詹森飾)和同樣美麗、但對於他來說過於年輕的情婦麗茲(傑西卡·阿爾芭飾)中選擇一個。
五、《十》和大衛·韋恩的另一部作品《哈啦夏令營》很相似,給他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可以繼續使用他為之工作了許多年的「喜劇表演機構」的演員--他們都是一個名叫「The State」的喜劇劇團的成員,包括山克·奧斯、A·D·邁爾斯、尼娜·海爾曼和保羅·路德等等,再加上一群韋恩非常喜歡的電影演員,他請求他們能夠在影片中飾演一個角色,比如說列維·施瑞博爾、維諾娜·賴德等等,最後還有一些從正常的試鏡中挑選出來的有天分的年輕演員--像邁克爾·齊格菲爾德和諾沃拉·納爾遜,可以和這么多不同的演員在不同的故事背景和故事風格下一起工作,對於韋恩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六、大衛·韋恩和肯·馬里諾一起為影片構思了每一個情節,兩個人極富創造性地在影片全部的製作過程中通力合作,包括僱人、選演員、決定拍攝地點、劇本的更改、服裝、場景……馬里諾每天都待在拍攝現場,他的職能就像是影片的另一位導演。另外,馬里諾還參與到剪輯、音效和原聲樂的工作中。
七、為了創造出影片的視覺風格,大衛·韋恩決定以彩色的方式拍攝影片,原因有三:1、現在大部分的電影都是彩色的;2、黑白形式看起來不太適合這部影片;3、不能以黑白的形式拍攝,彩色就成了惟一的選擇。在影片的製作過程中,只要面對類似的選擇,韋恩都會給自己列出至少三個要這么做的理由。
八、單獨拍攝每一個篇章,都像在製作一部迷你電影,但這里還有更復雜的情況,那就是劇組有的時候不得不在同一天完成不同篇章的拍攝任務,想要同時拍攝10個故事?那得鼓足多大的勇氣啊。再加上監獄和墓碑部分的場景,以及終結篇,他們必須以一部小型的獨立電影的預算在28天之內完成所有的拍攝。劇組在墨西哥實地拍攝了4天、洛杉磯1天,剩下的都是在紐約完成的,那裡包含了差不多40個完全不同的拍攝場地。
九、當影片結束之後,大衛·韋恩希望觀眾能夠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是在大笑聲中離開電影院的,然後仔細思考他們想去哪裡大吃一頓。韋恩不會自負地認為這部影片有可能改變整個世界,但他卻真正期望著看過影片的人能夠改變他們想事情和做事情的方式。
十、大衛·韋恩和肯·馬里諾的第一次合作就是在「The State」中--那是一個由11位喜劇演員在1988年共同創造的喜劇劇團性質的演員組織,他們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使用著同一個名字的MTV系列劇,差不多在上世紀90年代早、中期盛行一時。後來,「The State」中的一部分人參與了《哈啦夏令營》、《雷諾911:邁阿密》以及電視劇《斯黛拉》的製作……在《十》中,你將會找到「The State」全部11位成員的所有身影。

『貳』 十誡的影片資料

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
導演:塞西爾·B·戴米爾
編劇:Jeanie Macpherson
主演:Theodore Roberts
Charles de Rochefort
Estelle Taylor
Julia Faye
Pat Moore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1923-11-23
片長:136 分鍾
發行公司:派拉蒙影業公司

『叄』 十誡電影是什麼時候的電影

十誡 The Ten Commandments (1956)
主演: 查爾登·海斯頓 / 尤·伯連納 / 安妮·巴克斯特 / 愛德華·羅賓遜 / 伊馮娜·德·卡洛
類型: 劇情 / 歷史 / 冒險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56-10-05

『肆』 請問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十誡
1956年
製作公司 派拉蒙影業公司
Motion Picture Associates
由飾演賓虛的查爾登·海斯頓扮演摩西,尤·伯連納演法老,氣勢磅礴,尤其是劈開紅海的特技在當時堪稱一絕。

《十誡》是1956年派拉蒙電影公司製作的一部史詩電影,故事取材自《舊約聖經》的《出埃及記》,講述猶太先知摩西領導以色列人出走埃及,並於接受上帝耶和華頒布的「十誡」的故事。該片導演是塞西爾·B·戴米爾,由飾演賓虛的查爾登·海斯頓扮演摩西,尤·伯連納演法老,氣勢磅礴,尤其是劈開紅海的特技在當時堪稱一絕。導演德密爾以拍攝千軍萬馬的大型史詩片著稱,亦曾在1923年導演了同名的無聲電影《十誡》。

『伍』 請問這是什麼電影

電影:《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1956)

劇情簡介· · · · · ·

電影《十誡》在影史上有著不可動搖地位,取材自《舊約聖經》的《出埃及記》,講述了猶太先知摩西(查爾登·海斯頓飾)的一生。在經歷各種苦難考驗後,上帝耶和華將「十誡」授予摩西,並賜予力量於摩西。摩西領導飽受苦難的希伯來人出走埃及,穿越紅海,重新建立新的生活。
1956年 由派 拉蒙電影公司製作,由打造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導演塞西爾·B·戴米爾執導的史詩電影《十誡》,榮獲1957年第2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效、最佳剪輯、最佳服裝設計、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影片、及最佳特效等多項提名。本片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列為政府收藏作品,是一部不可錯過的影史經典之作。

『陸』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ieslowski,Krzysztof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被認為「既有伯格曼影片的詩情,有又希區柯克的敘事技巧」,他是享有盛譽的歐洲電影大師。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年 6月27日出生於波蘭,1969年畢業於波蘭洛茲電影學院。早在就學期間,他就為電視台拍過一部名叫《照片》的短片。畢業後,他來到華沙,於1970年至1978年在華沙紀錄片廠任導演,先後拍攝了《工廠》、《小孩》、《初戀》、《生活故事》、《醫院》、《年齡不同的七女子》等13部影片。1975年,他執導了首部劇情片《人員》。此後,又拍了《疤》、《影迷》、《無止無休》等影片。87年他終於憑藉《殺人短片》蜚聲全球,它及次年拍攝的《愛情短片》蟬聯了兩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當然,標志著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導演藝術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的無疑
是1988年拍攝的那部探討當代人道德困惑而蜚聲國際影壇的宏篇巨制《十誡》系列了。在這部根據《聖經》中的古老意念重新加以詮釋和演繹的影片中,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用獨具的導演才華表達了他對當時政治、經濟急劇動盪的波蘭乃至整個東歐社會的獨特思考。從這部影片開始,形成了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具有哲學意韻的導演風格,他個人也成了戰後波蘭「道德焦慮電影」的代表人物。此後,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前往歐洲(主要是法國)拍片。91年,他執導了影片《薇洛妮卡的雙重生活》。該片在國際影壇上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而這還得歸功於他極具精神哲理內涵的導演風格。
一鼓作氣的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銳意進取,在1993年至1994年間與多年塔檔的好友編劇波耶謝維茲律師一起完成了再次轟動國際影壇的《藍·白·紅》(《Blue》·《White》·《Red》)三部曲,影片立意源自法國國旗的三種顏色,它們分別是代表「自由、平等、博愛」,三部影片依次闡述了三個主題。在這三部曲中,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依然發揚著《十誡》以來的一貫宗旨,用包蘊著宗教哲學的精神內涵的戲劇性故事情節表達了自己對當代人生存狀態的深刻理解。最終,《藍色》獲得了1993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等三大獎,《白色》獲1994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熊獎,《紅色》也入圍了94年的法國戛納電影節。可是在拍完了令人耗神的三部曲後,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有意打算修生養息一段時間,按他自己的話來講,「只想靜靜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抽自己想抽的煙」。不過,他的好友皮耶謝維茲卻透露,他倆將再度合作新的三部曲系列,用以紀念20世紀的結束,迎接新紀元的誕生,這無疑是令人振奮的。
導演影片:
《十誡》 1988 《Dekalog》
《藍色》 1993 《Blue》
《紅色》 1994 《Red》
《白色》 1994 《White》

『柒』 電影十戒中的十戒是哪十個

其實就是十個故事。 第一誡 生命之歌 八歲的巴伯家門前有一個小湖,冬天他喜歡在那裡滑冰。但冰的厚度是不一定的,只有厚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在冰面上安全地玩耍。巴伯的爸爸是一位數學家,精通電腦,相信一切都能夠用電腦方程式運算出來,比如門前小湖的冰面厚度就可這樣算出。聖誕節前,小巴伯想去滑冰,他按照爸爸的教導打開電腦詢問計算結果,電腦說,「I am ready. 」於是他穿上爸爸給他的聖誕禮物冰鞋,上了冰面。正當他歡快玩耍的時候,湖上的冰破了,巴伯葬身湖底。 第二誡 好些天來,老醫生發現年輕漂亮的女鄰居瓦伊達總在自己家門前徘徊,經過詢問,瓦伊達據實相告。原來,她的丈夫有不育症,且三十齣頭就患了癌症,是醫生的病人。瓦伊達以為丈夫將死,與別的男人相好並懷了身孕,可現在看起來丈夫的病似乎有了起色。她的醫生告訴她,若她墮胎將不能再懷孕。她問老醫生,丈夫是否即將死去抑或能夠好轉,如果他能活過來,她寧願墮胎也不讓他知道自己短暫的婚外情而受到傷害。醫生很為難,說他無法確診病人的生與死。 數天後,瓦伊達再次去找老醫生。她的墮胎期限馬上就要過了,若醫生實在不能確知丈夫將死,她便決定打掉孩子。老醫生感到選擇的痛苦,整夜難以成眠。第二天,他攔住瓦伊達,撒謊活,她的丈夫馬上就會死去。 第三誡 聖誕節前,雅努什同妻子去教堂做平安夜彌撒。穿過人群和燭光,他感受到昔日女友艾娃的注視。回到家,溫馨的家庭聚會即將開始。這時門鈴響了,雅努什搶著去開門,艾娃站在冰雪紛飛的門外,告訴他自己的丈夫今早失蹤了,問他能否幫忙去找。雅努什盡管很矛盾,但還是答應了,向妻子撒謊說有人偷了他的車,要去警察局找。這一夜雅努什跟艾娃四處尋找那個失蹤的丈夫,但毫無頭緒。天快亮時艾娃對他說出真相,其實她的丈夫根本沒有失蹤,而是早已與她分居。幾年來獨自生活的她忍受著孤獨的侵蝕,今年她跟自己打賭,如果能讓雅努什陪她度過平安夜,她便繼續活下去。說完她自口袋中丟出兩顆毒葯,用腳踩碎。雅努什回到家,看到蜷縮在沙發上沉睡的妻子,把頭K在她身上。妻子醒過來,什麼也沒問,只是把他抱住。 第四誡 安卡自小跟父親邁克生活,她從沒見過母親。邁克出差前提醒安卡別忘付抽屜里的房租和電話費賬單。安卡卻在抽屜里發現一封給自己的信,字跡陌生。她在樹林里把信拆開,裡面有一個白色信封,上面寫著,「若我出事,請把它交給我女兒安卡」。 邁克回到家,安卡告訴他,自己看了母親留給她的遺書,上面說邁克不是她的父親。那天晚上,他們談了很多。安卡說自己一直都在渴求邁克,只有和他在一起才能幸福。邁克承認看到安卡同男朋友在一起很難受。安卡希望改變這種父女關系為情侶關系,她脫下衣衫,但邁克並沒有抱她,而是把衣服蓋在她身上。 第二天清晨,安卡被開門聲驚醒,她從床上跳起,發現邁克已走。安卡從窗口大聲呼喊邁克,說信的內容是她自己虛構的,她根本沒有拆開母親的遺書。回家後,他們把那封信燒了,只留下一角:「親愛的女兒,我要告訴你,邁克……」。其餘皆被燒了。 第五誡 關於殺人的短片 雅澤克漫無目的地在街上走。他覺得殺一個人真累。他的小妹妹活潑可愛,一天晚上被一個剛跟他喝完酒的司機開車軋死了。妹妹的死使雅澤克決定殺一個人報仇,可是他找不出殺某一個人的理由。他刁難照相館老闆,侮辱廁所里的少年,只要他們有絲毫反抗,他就有理由殺人了,然而他們沒有。最後,他找到一個拒載的司機,費了好大勁兒才把他殺死了。雅澤克的辯護律師是個剛畢業的小夥子,聽了雅澤克講述的殺人動機,他感到困惑,用抽象的法理知識評判個人性情產生的偶然案件是多麼困難!雅澤克被弔死了,年輕律師卻對「公正」的司法制度感到絕望。 第六誡 關於愛情的短片 十九歲的多米克在一家郵局工作,他暗戀著住在家對面公寓里的瑪格達。為了常常見到她,他偽造了匯款單騙瑪格達去郵局,後來還偷了一加高倍望遠鏡,開始了窺視瑪格達的生活。經常有男人到她家去,他們就在多米克的注視下你好。但是多米克感覺到她並不快樂,一次,他看到她趴在桌子上痛哭。為了更接近心上人,多米克作樂送牛奶的臨時工。一天早上,瑪格達忘了把空奶瓶放在門口,多米克鼓足勇氣敲開了她家的門。他承認自己在偷看她,並傾吐了對她的愛。瑪格達請他去咖啡館,告訴他這世上沒有愛,只有你好,然後帶他回家,換上睡衣,把多米克的手放在自己的大腿根上,叫他摸進去,說這就是愛。多米克把手顫抖著摸進去,突然痛苦地跑走了。當天晚上,他在浴室里用刀片割開了手腕上的動脈。多米克從醫院出來後,瑪格達去找他,他冷漠地說,「我已經不再偷看你了。」 第七誡 梅依卡上中學時,愛上了教藝術課的老師波伊特爾,可在她懷孕後老師卻拋棄了她。為了她的前途,母親說將者孩子當作是自己的來報戶口。幾年過後,梅依卡大學畢業,女兒(表面上是她的妹妹)瑪嘉已六歲。她想要回女兒,可母親不同意。梅依卡覺得母親當初說是為她好,實際上是把她的孩子偷走了,於是藉以次兒童聯歡會的機會,她「偷」走了瑪嘉。她帶孩子去找波伊特爾,想喚起昔日的愛情,但對方卻非常冷淡,要她把孩子送回去。她央求瑪嘉叫她媽媽,但孩子習慣了對她直呼其名。梅依卡再次帶女兒出逃。終於,母親在一個小車站追上了她們。瑪嘉大聲叫著「媽媽」撲了過去,梅依達的心徹底地碎了。不顧母親的呼喊,她登上一列不知方向的火車,孤獨地離去。 第八誡 小伊麗莎白是猶太人,父母都被關進了集中營,一位好心的裁縫把她藏了起來。蓋世太保即將開始大搜捕,必須給她搞到一張假的出生證明,裁縫找到了一對年輕的天主教徒夫婦。約定的時間到了,這對夫婦顯出猶豫的神情,終於,妻子說,他們很遺憾,不能為伊麗莎白提供假證明。最後裁縫找人帶孩子逃離了波蘭。此後的二十幾年,伊麗莎白一直生活在沉重的負擔里,她一心想找尋對她有恩的裁縫和虧欠她的夫婦,於是以研究學者的身份回到了華沙。那對夫婦中的丈夫已死,妻子索菲亞是大學哲學西的教授。面對伊麗莎白,索菲亞講述了多年來折磨著自己的負疚;而當伊麗莎白找到了裁縫,他卻避而不提從前的事,只問她做什麼衣服。 第九誡 洛邁克告訴妻子漢嘉,自己已被確診為性無能,勸她跟自己離婚。漢嘉說,「夫妻之愛不在兩腿之間,而在心裡。」但洛邁克還是因恐懼而懷疑,一天他聽出妻子接電話的聲音有些緊張,便開始監聽她的電話,發現她與年輕的斯普勒偷偷約會。洛邁克跟蹤漢嘉,痛苦地傾聽他們交歡的聲音。後來,他甚至躲進了衣櫃偷看,那天漢嘉提出與斯普勒分手,不再欺騙丈夫。斯普勒走後,漢嘉無意間發現了暗處丈夫的眼睛,憤怒地離去。在絕望中,洛邁克決定自殺…… 第十誡 這是《十誡》中唯一的幽默故事。 亞瑟和傑西接到父親的死訊趕回來,遺產是父親生前最鍾愛的一堆郵票。兄弟倆對這些花花綠綠的小紙片毫無興趣,決定把它們賣掉。在拍賣行里,老闆告訴他們,這些郵票非常值錢,兩兄弟一下子激動起來。他們放棄了自己的其他事務,專心保護這筆財產,給收藏室安裝了警報器,窗戶裝上圍欄,還買了一條狼狗守護。父親死前一直在尋找一套藍、黃、紅三色的飛船郵票,但始終都沒有找到那枚紅色飛船。兄弟倆效仿父親的激情,四處打聽那枚郵票的下落,終於得知在一位郵票商手裡。但郵票商提出除非能為他生病的女兒患腎,否則不肯出讓。亞瑟一咬牙,去醫院切掉了自己的一個腎。傑西陪他拿著那枚寶貴的郵票回到家中,才發現收藏室被盜,父親的收藏全部被盜。兄弟倆開始互相猜忌,各自向警探流露出對對方的懷疑。當他們最終發現真正的盜賊,不禁羞愧難當。

『捌』 1956年的十誡 電影 資源

優酷上有啊

『玖』 十誡是什麼時候拍攝的

1988年出品

《十誡》是基耶洛夫斯基這位偉大的導演留給世界電影的一份最為珍貴的寶藏。

——戛納電影節評委會

導演

克日斯托夫·基耶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1941-1996

波蘭

主演

昂里克·巴蘭諾夫斯基

Henryk Baranowski

類型生活

顏色彩色

就在幾年前,基耶洛夫斯基還是國內某些喜歡標榜自己的高雅人士用以表明自己的欣賞品位和能力的符號,而他所有的音像作品更是成了讓眾多影迷們望穿秋水、趨之若鶩的目標和財富。可是就在這樣一種盲目推崇和恭敬的惡俗中,基耶洛夫斯基也成了一種空洞的裝飾物,一個抬高自己的最好的借口。以至於他和他的作品的本來面目,一個始終清醒著的、始終對生存悖論進行逼問的抒情詩人的形象,卻從來沒有真正地見諸於世人。

其實,基耶洛夫斯基的導演生涯是從紀錄片開始的。在他的紀錄片中,他一直熱衷於研究人的生活。比如像《初戀》或是《談話頭》等作品,都不像一般意義上的紀錄片。這是因為它們不僅有情節,還安排了很多戲劇性的場景,而且基耶洛夫斯基本人在這些作品中的導演痕跡也十分明顯。盡管如此,但是在長期為國家紀錄片工作室拍片的過程中,基耶洛夫斯基還是不可避免地漸漸感到了紀錄片的缺陷。於是,為了使自己可以完全控制故事、人物,以便更好地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思索,基耶洛夫斯基終於放棄紀錄片的拍攝。但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段經歷,才使得基耶洛夫斯基的作品始終以濃厚的紀實風格與思辨色彩而著稱於世。他對於人類的精神世界、宗教道德沖突及人際關系的疏離等這些形而上問題的持續關注,不僅為他贏得了「道德焦慮電影」代表人物的殊榮,也使他的一系列經典之作《十誡》、《維羅尼卡的雙重生活》、《藍》、《白》、《紅》三部曲等均已成為電影史上公認的珍貴的文化遺產。

至於1988年推出的《十誡》,更是把基耶洛夫斯基一以貫之的哲學思辨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度,也被全世界的評論界一致肯定為電影史上的一大盛事。雖然它最初的構思來自《聖經》中摩西向以色列人頒布的十條道德訓誡,但基耶洛夫斯基的電影並不是在傳道說教,而是借用《聖經》上的道德規范來展現現代人所面臨的生活現實。值得一提的是第五誡《殺人短片》與第六誡《愛情短片》都拍成了較長的電影版,並在推出後接連斬獲了戛納及歐洲電影節的諸多大獎。

『拾』 十誡的評價

《十誡》得到了多方的贊譽,包括電影界的許多重要人士,例如大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他這樣評論該片的劇本寫作:
我一直不願意說某位電影人的作品具有某個特質,因為這無可避免地簡化了作品本身。但對這部基斯洛夫斯基和克日什托夫·皮爾斯維奇的劇本,這么評論理應是合適的:他們的確具有一種很罕見的能力,能戲劇化地表達他們的觀念,而不是簡單地談論它們。他們用戲劇化的情節呈現觀點,並得到了一種新的能力,使得觀眾自己去探索情節內涵,而不是直截告訴他們。他們用如此炫目的技巧做到了這一點,你永遠不能看出他們的觀點,直到這些觀念已如此深刻地直達你的內心。
在爛番茄網站,基於28篇評論,該片得到了100%評分。這一系列劇也得到了很多知名電影批評家的贊譽,包括羅傑·埃伯特和羅伯特·弗爾德。
2002年,《光與影》電影雜志投票推選史上最佳影片。《十誡》和《殺人短片》獲得了來自四位評論家和兩位導演的投票,包括羅傑·埃伯特,紐約評論人大衛·丹比和導演米拉·奈兒。此外,在同年舉行的過去25年最佳影片的評選中,基斯洛夫斯基在「頂尖導演」中位列第二。2012年的評選中,《十誡》再次獲得6位評論家的投票,位居所有影片的283名。
同年,該片也被國家影評人協會列入一百部「重要影片」。2010年,帝國雜志也將該片列入「世界影史百部最佳」,排在第三十六位。

閱讀全文

與十誡法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足球隊沖刺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583
降臨電影世界有大結局嗎 瀏覽:429
趙奕歡鯊魚電影名字 瀏覽:850
青春電影校園喜劇大全 瀏覽:765
周星馳楊恭如電影 瀏覽:531
聶樹斌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742
韓國農村大尺度電影有哪些 瀏覽:25
還珠格格電影大全 瀏覽:159
木乃伊電影1999演員表 瀏覽:153
成龍電影七煞拳 瀏覽:762
電影手機鬼迷心竅1994粵語 瀏覽:383
二戰電影德國人說英語 瀏覽:58
美國老師和小學生的電影名字 瀏覽:54
監獄賭博的電影大全 瀏覽:862
白雲凱德廣場電影院 瀏覽:310
超級救兵電影完整版 瀏覽:498
和女友看什麼電影好 瀏覽:373
vr福利電影大全 瀏覽:911
電影2012開頭音樂 瀏覽:287
愛情接吻電影39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