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梅蘭芳的資料
說到梅蘭芳,全國上下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即使是對梅蘭芳的京劇,乃至於對我們的國粹沒有什麼興趣的人也知曉他的鼎鼎大名,他是我國歷史上的京劇大師之一,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被稱為梅派,他生前的代表京劇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崑曲,像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思凡和《游園如胡驚夢》等等,還寫了很多自己對於戲曲的見解。
梅蘭芳先生稱得上是真正的京劇藝術大師他所創造的梅派藝術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如果他還活在這個世上,他本人就是一項彌足珍貴的非文化物質遺產,在他在世期間為我國的戲劇文化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的貢獻將永遠載入史冊,他不僅屬於一個家庭,更屬於中國,也屬於我們整個世界。
『貳』 同樂的同樂軒
1985年,北京建成了第一家「全景電影院」,地址在前門外大柵欄中間路北,即原來的「同樂電影院」舊址。而同樂電影院的前身,則是「同樂軒」戲園。
同樂軒始建於清代中葉,當時稱「茶園」,與當時北京的眾多茶園一樣,以賣茶為主,輔以說書、唱戲、演曲藝。清朝末年改為戲院俗稱「戲館子」。「同樂」佔地面積不大,規模比之西面廣德樓戲園略小,造型相仿,舞台也是坐北朝南,可以容納七八百名觀眾。
但因其檯面和後台都比較狹小,不大適宜演出大型劇目,所以當時戲班來這里演出也比較少,平時還是以演出一些小型的曲藝、雜耍使類的節目為主。民國時期乾脆改名為「同樂電影院」,變為以上電影為主了。
清朝後期,北京的各茶園為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業務的需要,先後都改為戲園,如著名的「廣和園」、「中和園」、「慶樂園」等等。惟獨同樂「個別」,取名為「同樂軒」,以區別於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