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台灣電影名翻譯搞笑

台灣電影名翻譯搞笑

發布時間:2021-07-22 19:06:09

1. 有人吐槽台灣電影名翻譯么

台灣電影片名確實很奇葩,比如:
魔鬼系列
魔鬼終結者、魔鬼阿諾、魔鬼殺陣、魔鬼對碰
總動員系列:
魔鬼總動員(全面回憶)等(現在大陸也用這個)
悍將系列:
未來悍將、終極悍將、摩天悍將
還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名字

ID4星際終結者(獨立日)、玩命關頭等

2. 你最想吐槽的電影譯名是哪部

你沒見過那些辣眼睛的電影譯名

1、《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港譯《月黑高飛》,湊合吧。

台譯《刺激1995》

你們還知道哪些奇葩的電影譯名

3. 你見過那些電影的翻譯感覺很奇葩

《霸王別姬》,霸王沒有對應的中文,只翻譯了「別姬」這個詞,就是farewell my concubine。 後來又被從國外盜版回了中國,而且因為盜版人員不知道這個是中國的片子,直接翻譯成了「再見了,我的小老婆。」‍‍

4. 拜託,台灣人翻譯電影名的時候,能不能有文化一點

呵呵,台灣人翻譯電影名是為了宣傳抓耳順口,跟電影內容有段距離的。但一旦進去看電影真實的譯文,你就會發現比大陸翻譯出來的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5. 兩岸三地對電影名翻譯有何不同

外來語的翻譯歷來是有規范,無標准。所以由於歷史原因,三地長期交流不暢,語言文化背景本身有差異,結果各自為政。特別是一些音譯的外來語,台灣按照國語來譯,香港按粵語翻譯,大陸按普通話翻譯。自然就會有很大差別。靠意譯的詞彙,則是取決於首次翻譯人的理解,比如導彈~飛彈,激光~鐳射,維生素~維他命,錄像機~錄影機……

6. 港台的外國電影名翻譯的為什麼這么難聽

哈哈哈我想說,也許港台認為我們內地翻譯難聽,他們翻譯好聽

7. 台灣和大陸對電影名字的不同翻譯名字怎麼查

IMDB 以及維基網路

8. 為什麼很多電影名字的翻譯都這么蹩腳,太2了

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很久,其中有些是有情可原的比如我們在華語區,翻譯片名就會遇到港版、台版,和大陸版三種,更有甚者一些低成本製作引進之後為了迎合大眾口味起了一下俗氣的名字。
比如你我都知道邁克.喬丹,但在香港就叫米高.佐敦因為用粵語發音米高.佐敦大概就是邁克.喬丹,但是字面意思,在普通話看來就差遠了,那時候大多數的出版物都用米高.佐敦讓我納悶了很久啊。。。再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 肖申克的救贖就有台灣名字叫《刺激1995》。。。更累人的香港名字叫《月黑高飛》聽上去一點都不經典,這都是發行區域和發行時間不兼容造成的~
最後你說的蹩腳名字,大概就是發行方,或者盜版方水平的問題吧,說實話有些是夠2的 ,搞得沒有看的慾望都。。。

9. 為什麼大陸、香港、台灣翻譯的外國電影名字或者是人名有很多差別。比如同樣是音譯:一個反應泰坦尼克號,一

香港用粵語翻譯,跟普通話不同。比如Marlboro,「萬寶路」顯然不是一個說普通話的人最先翻譯的。因為如果用普通話來翻譯,第一個字應該發M而不是W。粵語保留古音,「古無輕唇音」,萬wan在粵語的發音就是man。再比如Watsons,「屈臣氏」也是一個粵語的譯音。「屈」在粵語中不念qu,而的確是類似於wat。粵語保留了古音中入聲的特點,「屈」是一個入聲字,在母音後面還有輔音,正好與Watsons中的t對應。還有Beckham,香港翻譯為「碧咸」,比普通話的「貝克漢姆」少了一半的字數。因為普通話用「克」對譯k,用「姆」對譯m,而粵語里「碧」是入聲,入聲的那個末尾輔音對應了k,而鹹的末尾輔音也是m,正好與英語里的m對應。不過了解粵語的這個特點,似乎還不能完全解釋「鐵達尼」的問題。從對應來看,「鐵」對應ti,「達」對應ta,」尼「對應ni(c)。看起來是一個很奇怪的翻譯,因為」鐵「和」達「都是入聲,而ti和ta的母音之後其實都沒有輔音。而」尼「不是入聲字,卻似乎還要對應最後的c。不過因為」鐵「國語念tie,與ti差別更大,所以雖然港台和新加坡等地都用這個名字,我還是傾向於這是一個粵語發音的翻譯。從大陸的翻譯看,」泰坦尼克「是一個比較忠實於英文發音的翻譯,ti的i,發音是[ai],而不是,所以」鐵「這個對譯顯然是一個從字面而不根據讀音進行的翻譯。大概某個英文水平較次的記者首先從某個英國報紙獲取了這部電影開拍的信息,在並不清楚Titanic讀音的情況下進行了一次低水平的英譯漢。為什麼要這么猜測呢,因為現在我們常說的」烏龍「,似乎就有人指出是從」wrong"這個單詞來的。「烏」對譯的是實際上並不發音的w。如果再考慮上Hobbit的例子(我之前並不清楚原來「哈比」也是港台譯名啊),「比」對譯bit,似乎有些時候香港的譯者對最後的輔音不是那麼關心?所以「鐵達尼」的「尼」也對譯了nic?至於我自己嘛,念英語的時候的確是常常把一些讀起來感覺比較輕的輔音直接忽略掉……粵語的「霍」發音不是h,所以香港譯者不會用這個字來對譯ho。我也沒想明白為什麼用念ha的「哈」對譯ho……至於有人覺得什麼「總動員」的翻譯不好,我倒不這么覺得。至少一看到什麼「總動員」的動畫片,我就知道迪斯尼的新片來了~挺成系列的~

10. 外國影片名,大陸,香港,台灣翻譯不同,你更喜歡哪個理由

在外國影片被引入中國的時候,電影片名翻譯並不是只有一種,而是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台灣三者根據自己不同的理解分別翻譯。不能否認,港台同胞們在有些生活習慣、文化傳統上同大陸會有細微的差異。如,飲食口味、方言、文字書寫(簡體字與繁體字)等方面。

大陸的翻譯風格多是嚴謹、遵從於原文,由於文化的精深,所以翻譯出來的電影名頗有文藝感。如Red Shoes譯為《紅菱艷》,Gone with the wind 譯為《亂世佳人》,都超級唯美。讓我們再看看其他的例子吧。

原名:《Waterloo Bridge》

直譯:《滑鐵盧橋》

現譯:《魂斷藍橋》

這滿滿的都是神鬼,what?一眼看去還以為是同系列恐怖故事,在這么多神鬼中要記住一部影片太難了啊,感覺分分鍾就會混淆。不過,有一些電影的港台翻譯還是很不錯的。比如《The day after tomorrow》,大陸版翻譯成《後天》,台灣翻譯成《明日之後》,主旨比後天更明確了。而我們上海潤界公司也提供影視譯制、多語言文字和圖形圖像處理哦。

其實,大陸及港台的譯名有差別的原因,無非就是它們的文化背景,語言習慣的差別等。同樣地,多樣的譯名,各有各的長處,也能讓我們有了在觀影前對電影有更多了解。那麼問題來了,兩岸三地的譯名你最喜歡那種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閱讀全文

與台灣電影名翻譯搞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部喪屍有思想的電影 瀏覽:841
失憶泰國電影 瀏覽:410
張藝興和關曉彤新電影 瀏覽:807
中文電影字幕翻譯歷史 瀏覽:650
歌唱祖國電影觀後感 瀏覽:652
宋小寶電影經典片段完整版 瀏覽:785
十部經典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瀏覽:322
哆啦a夢電影大全2016 瀏覽:757
重慶大渡口鋼花電影院在那裡 瀏覽:219
愛情公寓電影結束英文歌曲 瀏覽:605
恐龍電影在線大全集 瀏覽:520
一部韓國電影洗頭房 瀏覽:99
電影穆罕默德圖片 瀏覽:319
法國女廚師在新加坡的電影 瀏覽:470
韓國電影美胸女主角 瀏覽:410
落葉歸根電影解說背景音樂 瀏覽:999
女孩變喪屍電影名字 瀏覽:72
死神來了電影中文版全集 瀏覽:309
中國拍蘇聯電影大全 瀏覽:715
和血液指紋一部電影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