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邵陽魏巍簡史
白天(魏巍)傳略
白天(1906-1973)原名魏巍,別號冀承、浩然,1940年改名白天,清光緒三十二年農歷十月十八日(1906年12月3日)出生於邵陽縣興隆鄉(今隆回縣金潭鄉)。
民國9年(1920),入長沙第一師范附屬小學學習,繼入岳雲中學、明德中學就讀。他追求進步,「五卅」/慘/案發生時,積極投入反帝反封建運動。
民國14年冬,入廣東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16年春任武漢黃埔分校步科二隊區隊副。蔣介石背叛革命後,他逃亡上海英租界親戚家。
民國18年冬,唐生智在河南發動反蔣,白天經黃鐸介紹參與倒蔣活動,未成。於20年投入國民黨軍隊,先後任第九師旅參謀主任、十師七五團副團長、八十三師四九四團團長,參加古北口和平北抗日作戰。民國22年冬,考入南京陸軍大學。26年調任鄂北師管區新兵總隊隊長、八十三師參謀長期間,極力主張與各階層各黨派團結抗日。
「七七」事變後,白天任國民革命軍九十三軍參謀長。他力圖革除軍隊的腐敗現象,密赴延安參觀抗大陝北公學,會見/毛/澤/東/、蕭勁光、羅瑞卿、譚政等人。此後,他創辦訓練班,但不久即被陳誠發覺,以赤化嫌疑電促制止。
民國28年6月,白天與余毓生等商定,並促成劉戡派余毓生以軍部秘書名義訪問八路軍總部,以公開身份與八路軍總部聯系,得到八路軍左權副參謀長與/彭/德/懷/副總司令的指示,堅持在九十三軍工作,並在安澤一帶原有「紅槍會」的基礎上,組織一支農民武裝——九十三軍別動隊,形成革命力量的秘密領導小組。9月,因劉戡追隨蔣介石,反共氣焰器張,他以送懷孕妻子回後方為名離隊,以示抗拒。
民國29年2月,白天從西安回到部隊,便與余貽澤、馮毅等進步分子密談局勢的變化與對策,決定加強對別動隊的控制,抽出一些青年擴大脫產游擊隊,掩護浮山犧牲救國同盟會撤退,營救安澤犧盟區長,製造蔣介石軍隊與閻錫山軍隊之間的矛盾,緩和其反共摩擦。當劉戡奉命堵截中條山唐天際司令率領的晉豫邊區游擊隊轉移時,白天借口作戰方案不妥,不肯副署(國民黨的規定,軍師作戰命令必須有參謀長副署才能下達),扣住命令,延期一天下達,使八路軍游擊隊安全轉移。此事被軍政治部主任林蔭根察覺告發,國民黨軍委命令劉戡「調白天去中央訓練團受訓(實屬謀害)」,白天知自己身份暴露,遂於6月7日投入八路軍總部。
民國30年5月,白天由/彭/德/懷/、申伯純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即任/八/路/軍/總/參/謀/處/長、/軍/委/高參室副軍長。參加了臨汾、晉中、太原及解放西北、西南諸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繼任六十軍副軍長兼川西軍區副司令員、南京軍事學院戰役戰術教授會主任、軍委軍訓部部隊訓練局副局長、第一炮兵技術學校校長。1957年3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59年,因受彭德懷錯案的牽連,改作地方行政工作,任哈爾濱市副市長。1963年調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從事戰爭史研究。撰寫了《唐末農民戰爭的戰略問題》,四易其搞。患肺癌住院期間,還念念不忘研究工作。1973年11月18日逝世於北京,終年68歲。
以上內容來源:《隆回縣志》第一部
⑵ 經典國產電影抗日戰爭舊片有哪些
《狼牙山五壯士》:抗日戰爭時期的1941年秋,為了阻止日軍對晉察冀邊區進行大掃盪,八路軍某部班長馬寶玉(李長華)和戰士葛振林(高保成)、宋學義(李力)、胡福才(霍德集)、胡德林(張懷志)五人接受任務登上狼牙山棋盤陀主峰。 日軍以三千兵力猛攻狼牙山,五位戰士不畏勢單力薄,憑借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與擁有飛機、大炮的日軍展開頑強的戰斗:日軍連續發起三次猛烈的沖鋒,均被他們擊退,勝利地完成了牽制日軍的任務。彈盡糧絕之時,五位戰士也沒放棄與日軍進行搏殺,戰斗到最後一刻。
還有《黃河三部曲 》《絕境逢生》《巧奔妙逃》 《上饒集中營》《鬼子來了》《南京 南京》《夜襲》《打擊侵略者》《地雷戰 》等等。
拓展資料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⑶ 1938年,數千名僧人下山抗日,他們的結局如何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寺廟中有一個白發蒼蒼的道長,每天都會去打掃每一個沒有人居住的房間,有人問他,為什麼只有你一個人。回復說,我的師傅領著師兄們下山抗日去了,臨走前將年齡最小的我留下來守著他們的道觀。我問師傅師兄何時歸來?師傅回他,若回則必為盛世!倘若不回,那就不回去了!現在已是太平盛世,當初年齡最小的他也從孩童變成了白發老人,他終歸沒等歸來的師傅。這是真實的故事,出家人本隱在深山,不問世間萬物,在日軍橫行霸道之時,他們心懷天下,出深山,拿武器,對抗外敵。
1938年,聶榮臻建立了「五台山佛教救國同盟會」,抽出480多名年輕的僧人,組成了一支新的軍隊,佛教弟子本就有一身好功夫,意志堅定,他們出家人就此走上了抗日的道路。抗日戰爭結束,這支由僧人軍隊剩下的人也沒有幾個了。國家當時要進行表彰時,他們卻拒絕了。組成軍隊抗戰為家國大義,現在國家太平,人民安定,他們也該離開,回去繼續與世無爭,開始修身養性,重新回歸佛門,洗凈自己一身的血氣。
⑷ 五台山抗日傳奇的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取材於五台山地區僧尼抗日的真實事跡。「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日軍瘋狂對華北展開進攻,戰火的硝煙也籠罩著清凈的佛門聖地。1937年11月7日,聶榮臻司令員率部進駐五台山晉察冀軍區,專程帶人到寺廟看望出家人,向僧人詳細介紹中國共產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講解黨的抗日救國綱領,並且建立了以五台山為中心的敵後抗日根據地,聶帥的英雄氣概使佛門弟子深受感動。1938年春天,五台山青黃兩廟眾僧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日動員大會,並於同年4月16日,宣布正式成立「五台山佛教救國同盟會」。之後「佛救會」組織了480多名青年僧人、女尼,成立「僧尼自衛隊」,參加了八路軍的抗日培訓,從此成為一支活躍的抗日力量。
這是李翰韜導演執導的第二部戰爭戲,這部劇的「新意」在於不同以往對於紅色題材的定位,「抗日題材電視劇的重點不是在於強調歷史的苦痛,而是在於向觀眾傳達當年苦痛中大家團結的愛國精神」。可能在觀眾印象中很少有香港導演來拍攝抗日題材,從而會對電視劇的品質產生質疑,李導表示「愛國之心是不受限制的,不論是香港還是大陸,甚至是台灣,祖國受難之時大家的愛國之心都是一樣的。」
情感的演繹是劇中的關鍵,富有傳奇色彩的劇集情節飽滿,融合了愛情、姐妹情、手足情,而尋寶途中的諜影重重也為劇情平添了幾分驚險離奇。「嚴肅悲壯的歷史題材中,不是要強調愛國仇恨,而是要以情制勝,靠情感的溫暖去打動觀眾,挑動觀眾對於團結,對於愛國之心的共鳴」。劇中情感對於觀眾的感召力,這種劇里劇外不斷鏈的情感維系才是對於紅色題材的新突破。主角故事的選取意圖在於向觀眾傳達愛國與團結是不分階級的,祖國的危急時刻任何階級任何勢力都是一條心。
製作班底
這部劇之所以會有突破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從演員到製作班底,很多都是香港人。李彩樺和張衛健第三次合作。
拍攝景點
該劇是由長城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著名導演李翰韜執導的《五台山抗日傳奇之女尼排》,2012年3月18日在橫店開機。
⑸ 馬季林是詩人嗎
不是
馬吉林,原名馬占鰲,1921年5月18日生,山西省榆次市東陽縣人。193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七大候補代表。
中文名稱
馬吉林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山西省榆次市東陽縣
出生日期
1921年5月18日
雲南信息港招聘曲靖裝修雲南網站昭通網雪鷹領主360網路方宗輝雲南昭通天氣郎學超昭通申時燕曲靖楊中華
個人簡歷
抗戰時期
當過織布工人。1936年9月參加山西省犧牲救國同盟會。
1937年8月至1938年10月任晉東犧盟會巡視員。
1939年1月至1940年3月任中共榆次中心縣委組織部副部長。
1942年初到中共晉察冀區委黨校學習。年底回到太行區第二地委,任地委城工部秘書。後調任中共榆(次)太(谷)忻(縣)中心縣委組織部副部長。
1943年8月至1945年8月在延安中共中央黨校學習。
1945年4月至6月作為晉冀魯豫代表團成員參加中共七大。
抗日戰爭勝利後
1945年8月至1946年8月任中共中央組織部秘書、科長。
1946年9月離開延安回太行地區工作。
1947年2月至11月任中共清(源)太(原)徐(溝)縣委副書記。同年11月至1948年7月任中共清(源)太(原)徐(溝)縣委書記兼呂梁軍區第八軍分區新編第十七支隊政治委員。
1948年1月至7月兼清(源)太(原)徐(溝)平川武工團政治委員。7月至12月任中共清源縣委書記。同年12月至1949年5月任中共晉中第二地委武裝部副部長。
1949年2月至8月任太原市委職工工作委員會委員、華北職工總會太原辦事處組織部部長。8月至10月任中共太原市委組織部部長。
建國後
1949年10月至1951年3月任太原市工會組織部部長、省紡織工會主席。
1951年4月至1956年7月任太原市手工業聯合社主任。
1956年8月至1957年5月任山西太原市手工業合作社聯合社局長。
1957年5月至1958年8月任太原市手工業管理局局長。
1958年9月至1961年11月任太原市輕工業管理局局長。
1962年至1965年10月任山西省供銷社日雜經理部經理。
1965年10月至1980年在山西省供銷社日雜經理部工作。
1981年4月至1983年7月任太原市輕工局副局長。
1983年10月離休。曾任中國保健營養協會山西分會顧問、太原市輕工局老齡委員會主任、離退休支部書記。
個人榮譽
1990年至1999年間,多次被中共太原市委、市政府評為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被中共太原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被太原市輕工業管理局機關委員會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被太原市工交系統老齡委員會評為先進工作者。
⑹ 有什麼好看的槍戰的電影
⑺ 問一部老電影的名字
萬歲瑪利亞/江湖女間諜
視頻: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9Ew49q8Kqc4/
⑻ 三個雞蛋上跳舞是什麼意思
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意思是指閻錫山形容自己當時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處境。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月,紅軍渡河東征,晉軍慘敗,閻錫山告急,蔣介石乘機派5個師開進山西。紅軍於5月初回師陝北,蔣軍卻賴著不走,而且於6月成立了晉陝綏寧四省邊區「剿匪」總指揮部,並以陳誠為總指揮,對閻錫山構成威脅。
在蔣、日、共三種勢力面前,閻錫山為了在夾縫中求生存,小心翼翼,開始「在三顆雞蛋上跳舞」:蔣介石是事實上的國家元首,應該擁護,但又是自己的頭號政敵,必須拒絕蔣介石的勢力進入山西;
日本帝國主義要滅亡中國,但閻錫山怕引火燒身,不提抗日,當日軍鐵蹄已進入綏遠時,閻錫山才於8月有條件地提出「守土抗戰」的口號;中共及紅軍雖然是危險的敵人,但暫時不會危及自己的存在,而且英勇善戰堅決抗日,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於是閻錫山停止防共叫囂,產生了聯共的設想。
(8)救國同盟在線觀看中文電影擴展閱讀:
清光緒九年九月初八(1883年10月8日),閻錫山出生於山西省五台縣河邊村(今山西定襄縣河邊鎮)一個以經商為主的小地主家庭。九歲入私塾,讀過《三字經》等啟蒙讀物與部分四書五經。
14歲輟學,隨父閻書堂(字子明)到五台縣城內自家開設的吉慶長錢鋪學商,參與放債收息及金融方面的投機。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閻錫山在一次投機中慘敗,負債累累,父子二人被迫逃往省會太原躲債。金融投機的時光雖然短暫,但卻為閻錫山後來進行政治活動積累了原始經驗。
⑼ 一個飛行員在空中遇難,到一個國家後被一個女人所救的外國電影
會不會是虎口脫險 ,但這是是幾個飛行員,其中一個人是被一個女的救了的。二戰期間,英國一架飛機在執行轟炸任務中,被德軍擊中,幾名英國士兵被迫跳傘逃生。他們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並用這次行動的代號「鴛鴦茶」作為接頭暗號。
他們分別降落在法國巴黎德軍佔領區的不同地點。大鬍子中對長雷金納德被動物園管理員所救。而另外兩名士兵,也分別在油漆匠奧古斯德(布爾維爾 飾)和樂隊指揮斯塔尼斯拉斯(路易•德•費內斯 飾)的幫助下掩藏好了。即便德軍展開了全城的搜索,油漆匠、指揮和中隊長還是在浴室順利的會面,幾經輾轉,英國士兵終於接上了頭。幾個原本並不認識的人,就這樣結成了生死同盟,與敵人展開了鬥智斗勇的生死游戲。同時,也鬧出了不少溫情的笑話。他們用微薄的力量對抗嚴酷德軍,險相迭生,滑稽搞笑,為了逃出虎口,共同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