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台灣電影八百狀土蔣介石

台灣電影八百狀土蔣介石

發布時間:2021-08-02 20:04:15

⑴ 有誰推薦幾部七八十年代的台灣老電影

台灣老電影:
《搭錯車》1983年

《望海的母親》1986年
《魯冰花》1989年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1984年

⑵ 台灣的歷史影片

日治時期

日治時代台灣自製日語電影《莎勇之鍾》,李香蘭主演第一部在台灣拍攝的電影是1907年2月日人高松豐治郎率領日本攝影師等一行人在全台灣北、中、南一百多處地點取鏡的《台灣實況紹介》。電影內容涵蓋城市建設、電力、農業、工業、礦業、鐵路、教育、風景、民俗、征討原住民等題材[16]。第一部台灣人製作的劇情片《誰之過》於1925年由劉喜陽、李松峰等人組成的台灣映畫研究會製作。不過即使劇情片,仍有相當多的影片。具有政治宣傳的作用[17]。

1908年,高松豐治郎於台灣定居,開始在台灣北、中、南七大都會建戲院放映電影,並與日本及歐美的電影公司簽約,建立制度化的電影發行放映制度。1924年後,台北的放映業者由日本請來一流的辯士(電影說明者),電影放映業愈加彭勃起來。1935年10月,日本領台40年舉行台灣博覽會,以及隔年台北與福岡間開辟航空通運,這兩件事推化造就了日治時期台灣電影放映業的鼎盛時期[17]

民國時期

台語電影興起
主條目:台語電影

台語電影《舊情綿綿》,洪一峰主演。1955年,麥寮拱樂社歌仔戲團團主陳澄三與何基明導演合作,拍攝該團的拿手戲《薛平貴與王寶釧》,成為二戰後第一部台語片,一直到1981年最後一部台語片《陳三五娘》為止,歷經了二十多年的台語電影時代。根據統計,台語片的總產量將近兩千部,產量最多時一年高達120部作品問世。《薛平貴與王寶釧》在當時台灣社會引起大轟動,皆創下當時票房紀錄,[18],引來一窩風的台語歌仔戲跟拍風。

健康寫實電影
1960年代,台海情勢逐漸穩定,中央電影公司提出健康寫實的製作路線,兼顧歐美寫實主義電影下,聘請李行拍攝《蚵女》與《養鴨人家》兩片。兩片均頗叫好叫座。[16]。

60年代末期,知名導演李翰祥來台發展,並香港電影技術帶進台灣。此階段所拍電影類型除了初期的黃梅調,尚有歷史宮闈片《如西施》及文藝片,其中以瓊瑤原著為藍圖者佔了8部。

胡金銓與新武俠片
1960年代,香港卲氏公司開始製作新派的武俠片,其中的兩位主要導演胡金銓與張徹後來都來台灣發展。胡金銓於1967年為聯邦公司編導武俠片《龍門客棧》締造了絕佳的票房紀錄[19],從此武俠、功夫、武打類型的電影成為台灣電影的主流之一,直到80年代才沒落。胡金銓的電影發揮中國京劇的特色,結合彈簧床與吊鋼絲的特技,運用蒙太奇電影手法,使得武打動作快速俐落,動靜收放形成視覺韻律。

功夫片興起
1971年,香港嘉禾公司推出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唐山大兄》及次年的《精武門》均在台掀起一股功夫熱潮,而台灣武俠主流自此就轉化為功夫片、武打片繼續在台灣流行。接著張徹在卲氏公司幕後支持下,於1974年率奇子弟兵姜大衛、狄龍等來台成立的長弓公司,也讓功夫武打片,成為當時台灣電影的要角。

愛國政宣電影
1970年代中期之後,開始了一段台灣電影的愛國政宣片時期,如《英烈千秋》、《大摩天嶺》、《戰地英豪》、《女兵日記》、《八百壯士》、《梅花》、《筧橋英烈傳》、《望春風》、《香火》、《黃埔軍魂》、《成功嶺上》、《源》、《皇天後土》、《假如我是真的》、《辛亥雙十》、《血戰大二膽》等。

除此,叫特殊的片種則有如《汪洋中的一條船》的自我勉勵寫實片及如《一個女工的故事》的文藝片。

學生電影類型
之後,李行、宋存壽、屠忠訓等導演拍了一些如《小城故事》、《早安台北》、《候鳥之愛》、《歡顏》等清新的小品。之後,導演林清介則在《一個問題學生》賣座後,連續拍攝相同類型,以學生生活為主題的學生電影,這些類型電影包括《學生之愛》、《同班同學》、《男女合班》、《台北甜心》、《畢業班》等。而這波電影尚有《拒絕聯考的小子》、《年輕人的心聲》、《不妥協的一代》。此階段學生電影成為台灣新浪潮電影出現以前的重要台灣電影類型。這些低成本獨立製作方式,也讓新導演有了拍片的機會。事實上,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也在此階段接拍了《就是溜溜的她》、《風兒踢踏踩》等兩部片子。

台灣新浪潮電影的興起與沒落
台灣電影「現代主義」化,可說是始於三支短片合而為一的黃春明原著改編電影-《兒子的大玩偶》(片中另有《蘋果的滋味》、《小琪的那頂帽子》)。除了部分禁演引發的《台灣電影宣言風波》外,中影公司大膽啟用新人拍攝鄉土文學作品,也是確立台灣電影新浪潮的主因。事實上,於《兒子的大玩偶》之前,中影已先啟用楊德昌、柯一正、張毅、陶德辰拍攝了《光陰的故事》,《在那河畔青草青》與《小畢的故事》。這些電影也促成了台灣電影的新風貌,更因票房賣座,讓台灣新電影成為主流[16]。

《兒子的大玩偶》製作完成後,突破當時台灣政治與電影保守勢力的抵制,於輿論、口碑與市場的支持下,為往後台灣電影的創作自由創造一片天空。其後,包括侯孝賢、楊德昌、張毅、萬仁、柯一正、陳坤厚、曾壯祥、李佑寧、王童等也確定了以導演為主;形式新穎、風格獨特、意識前進的台灣新電影。

一般來說,此波新浪潮電影中較重要的作品計有《風櫃來的人》、《海灘的一天》、《看海的日子》、《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玉卿嫂》、《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我這樣過了一生》、《青梅竹馬》、《殺夫》、《恐怖份子》、《戀戀風塵》、《桂花巷》。

該新電影絕大多數是由台灣政府所屬的中影所投資拍攝,主要的推動者為中影主事者明驥與中高階層的小野和吳念真。此三人,可說是促成台灣新電影的主要功臣,也對當時低迷的台灣電影產生重大影響[16]。

在此影響下,台灣業內原本拍攝商業電影的導演見狀,也將此潮流引進商業電影境地,此種以鄉土小說為類型的商業電影,計有《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在室男》、《嫁妝一牛車》、《孤戀花》、《孽子》等。不過因為產量畢竟有限,1980年代台灣電影仍以如許不了主角的喜劇,與其他如著賭博片、犯罪片的商業電影。

另一方面,因為香港電影的成功,讓台灣輿論上也開始出現對台灣新電影的批判聲音。以藝術電影為主軸的台灣新電影的支持者與反對者逐漸壁壘分明,此因素,讓集體的台灣新潮流電影方朝終於1980年代末期結束[16]。不但如此,在票房也大為失利。不過,相對的,此藝術電影,卻同時間大受國際影展與各國藝術電影市場上的歡迎。

⑶ 電影八百評價

看了《八百壯士》後,我心中有說不完的激動,這部愛國主義影片,主要敘述當時日軍進攻上海的真實戰況,我八十八軍五二四團第一營官兵五百人,由團長謝晉元中校率領掩護國-軍之撤退,並陷入三面之包圍中,即戰四晝一夜,有四行倉庫通過穌州河進入英租界。這裡面有一個很英勇的女孩,叫楊惠敏,自願當童子軍,父親勸她回去,她不肯,說要讓中國立起來。上海鬧飢荒時,他去維護秩序,還將國旗送到四行倉庫,路上危機重重,可為了立志氣,強民心她死也要去。

故事的高潮在楊惠敏乘船送國旗一段,令人印象深刻。

大姑藝人唱八百壯士,在烽火連天的上海四行倉庫已陷入日軍圍攻謝晉元沉穩的指揮戰斗,楊瑞符營長足智多謀,八百壯士英勇頑強,打退多路進攻。上海各界人民熱情支援八百壯士抗敵。女軍楊惠敏身負國旗,在日軍飛機轟炸下潛入倉庫,將旗幟送入倉庫。播音員為市民報告八百壯士戰斗的情況。(孫愛軍)

當時,全國的童子軍堅守著「不要餉、不吃糧、不怕苦、不怕死」的號令。我為之感動因為他們不是作文https://www.ZuoWenwang.Net/為自己的利益而貢獻,而是為了國家未來的前途而貢獻著,不貪生怕死,這才是真正的中國人。800個烈士,多麼珍貴的「一筆財富」啊,就這樣犧牲在了日本人的手榴彈中,我真惋惜埃這時,我的心中又萌生了憎恨之情,日本人為什麼要將八百壯士趕盡殺絕呢?為什麼一定要佔領上海呢?為什麼要攻擊中國,不和我們做朋友呢?為什麼?為什麼?難道,為了統治全世界,日本人要傷害所有人嗎?要讓所有人看不起嗎?

我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壯闊國土,璀璨五千年華夏文明,幾萬萬華夏生靈開始遭受日軍大規模的踐踏與蹂躪。失陷的國土,逃難的貧民,潰敗的軍隊苦難時刻的開始。日本人,你們為什麼要這么做?

如果不是當時的中國不強大,那麼,日軍也不會來攻擊我們了,從現在起,我要發奮讀書,讓祖國更加強大!讓世界各國都和平共處,再也不發生這種事情了。「……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此時此刻,宋祖英的《愛我中華》回響在我的耳畔,我的心也像宋祖英那樣裝滿了沉甸甸的祖國。

⑷ 有沒有台灣人拍的關於抗戰或解放戰爭的電影

台灣還真沒怎麼拍過反應抗日戰爭的歷史戰爭題材的電影。
有幾個原因,第一是敗退到台灣之後日日夜夜所擔心的都是怕tg解放軍打過來,自己這一點地方是否保得住,根本沒心思想別的;
第二,二戰後,美國的主導和庇護下在亞太地區形成一個所謂的島鏈,以此來遏制中國,台灣和日本都是島鏈的環節,它們都是棋子,戰爭問題上要求統一對付中國大陸;
第三,抗日戰爭時期打過日本並且有較多戰績的國軍將領,最終的歸宿不是在解放戰爭中被擊敗俘虜、最終投降,就是移居海外,不願意在台灣受蔣介石的迫害,在蔣看來這些人都是叛徒,當然他們大日本的電影也不能拍。
上述幾方面的原因造成台灣沒什麼像樣反應抗日時期的戰爭電影。反倒是中國大陸在改開之後,拍過反應國軍抗日的電影,比如《血戰台兒庄》,放映之後受到了台灣相關方面的很高評價。

⑸ 求一部台灣電影名字

八二三炮戰,古寧頭戰戰役,八百壯士,中國女兵,賽德克巴萊等台灣電影。

⑹ 八百人抗擊帝國的進攻是什麼電影

⑺ 電影八百怎麼樣好看嗎

對於一個只會看電影的人來說我覺得好看,我哭的稀里嘩啦。我們更應該從這部劇里看到歷史的影子,而不是單純的評價劇情怎麼樣,開頭日本軍隊用噴火槍(不知道專業名字)在向類似兩個集裝箱的金屬箱噴火,我感覺裡面押的應該是士兵,開頭已然很慘烈。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尊重歷史的電視劇,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是不可磨滅的。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革命軍是在大前方,而中產黨那時還不夠強大,是敵後根據地,所以抗日戰爭前期幾乎都是國民黨在發揮功勞。而且影片中每個士兵,不都是來自中國大江南北的中國人么!(共產黨是在解放戰爭時期軍力大增,因為積極發動群眾,走農民路線),所以我看有的說拍國民黨是反革命題材真的是無知,當今的國民黨是反革命,而抗日戰爭時期,是國共聯合抗日,國民黨雖有消極方面,但絕不可磨滅他的功勞,為的不是國民黨,而是中國大地上那些普普通通為國赴死的將士們)
我國需要這種題材電影,曾經有《集結號》,從那之後近代戰爭題材電影時至今日才出現《八佰》,我們國家在和平的歲月里需要這種回顧歷史的題材,銘記歷史才能更好的發展和強大。對於裡面人物的刻畫,我覺得裡面每個士兵都很重要,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像為國赴死的普通士兵同樣很重要,單獨刻畫他們才能讓大家更能振聾發聵,而不是單純單獨英雄人物的刻畫,小人物的英勇有時更能突出其偉大的愛國精神。脫離電影來看,我們不就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嗎?國家真正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能像片里的愛過民眾那樣表現嗎?如片中一個一個普通壯漢l為了送電話線而付命,誰都知道那是回不了頭的橋。
前階段才查了資料,國民黨雖有德械師,但打到後來那還有什麼德械師,都快被打光了,都是後來的其他兵不沖上來,國民黨的裝備被神劇吹爆了,當時國民黨的軍械裝備其實比日本差的太遠太遠了,從網上看來一句「這哪還是打仗,簡直就是屠殺」。國民黨的飛機飛一個少一個,而日本的飛機卻源源不斷的製造。這部電影很好的展現了國民黨真實的機械裝備,就是這樣,一發子彈一上膛,這功夫日軍的子彈都可以掃射多少,中國人是以命相博啊!軍事力量懸殊,使我們很難有贏的機會。
我認為這部電影不應該以該不該看,拍的怎麼樣來定奪,總之這是我在集結號之後看的最讓我振聾發聵的歷史題材電影了,這是一部紀念壯士的電影,我們應該從中感到的是裡面所體現出來的愛國情懷。小時候總覺得是共產黨打天下,長大了知道了歷史,因而對那些抗日神劇嗤之以鼻,現在看來真的是太不尊重歷史。而這部電影不管是國民黨士兵,還是民族資產階級,還是知識分子,還是小資產階級,還是外國人………最後都為這場戰役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犧牲或者捐贈。總之《八佰》看的是精神,曾經是為民族解放而戰斗,如今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⑻ 請推薦一下反映國民黨正面抗日類的電影

台灣出品的電影有:《八百壯士》《千秋英烈》《筧橋英烈傳》《旗正飄飄》《梅花》

大陸出品的電影有:《血戰台兒庄》《血戰昆侖關》《七七事變》《喋血孤城》《大捷》。

電視劇:《忻口戰役》《逐日英雄》《我的團長我的團》《滇西1944》《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國遠征軍》

建議先觀看台灣出品的影片,從更貼近史實方面講,也更符合題主的需求。

(8)台灣電影八百狀土蔣介石擴展閱讀

國軍抗日十大名將,有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第5軍軍長杜聿明,新38師師長孫立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傅作義,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第74軍軍長王耀武,第132師師長趙登禹。日軍侵華期間,他們不畏生死,殺敵雪恥、百般血戰、鍛造鋼軍、血灑疆場、揚我國威、勇敢參加重大正面戰役,轉戰大江南北,以澎湃的衛國情操,靈便的戰術運用,為祖國立下赫赫戰果,讓後人膜拜。

⑼ 抗日電影八百戰士講的什麼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寇抓緊了侵略中國的步伐,他們一路由華北直撲西北,另一路直奔華東地區,與中國軍隊在上海遭遇,淞滬會戰就此展開。中國軍隊訓練落後、武器落後,沒有制空權,沒有制海權,仍然硬著頭皮阻擋日軍的步伐。

戰事進行到十月底,中國軍隊已經開始節節敗退。駐守閘北區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奉命撤出戰場。為了讓大部隊順利離開,八十八師第五二四團第一營奉命斷後。他們在副團長謝晉元的帶領下駐守四行倉庫,執行阻擊日軍的任務。

謝晉元將軍

四行倉庫建於1931年,是當時閘北最高大的建築。原本是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的聯合倉庫,因此被稱為四行倉庫。第八十八師師長孫元良之所以選擇該倉庫作為駐防地,主要考慮的是,這個龐大的建築非常堅固,易守難攻,指揮部隊也比較方便。後勤方面,四行倉庫儲備了大量的糧食、彈葯和飲水,不怕日軍的封鎖。

當時駐守在四行倉庫的官兵只有423人,但是後來在媒體宣傳上一直稱他們是「八百壯士」。「八百壯士」是不存在的,原本第一營確實有八百多人,但是淞滬會戰一開打就損失慘重,經過幾次補充後仍只剩四百多人。

後來四行倉庫保衛戰開打以後,謝晉元不希望日本人了解四行倉庫守軍的底細,因此故意將一個八百人的假名單透露給媒體,而媒體此後就一直稱他們為「八百壯士」,後來國民政府也就將錯就錯,跟著喊「八百壯士」。真實人數只有宣傳的一半。

今天的四行倉庫

這個四百多人的部隊其實就是國軍的炮灰。這一點,無論是指揮官謝晉元還是普通士兵其實也都清楚。戰場上數十萬部隊都擋不住日軍,憑借他們區區四百多人,哪裡能擋得住。但是為了大部隊,他們還是毅然決然地做出了犧牲的決定。

無論如何,這四百多名官兵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他們在四行倉庫苦守了四天,中國軍隊得以從容撤退,並且完成了重新部署。四天之後,謝晉元的這支孤軍在英國使節的協調下,在國民政府的同意下,他們放下武器,進入公共租界。

這支孤軍之所以能夠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固然與他們的浴血奮戰分不開,但是,更重要的原因與四行倉庫的位置有關。四行倉庫坐落在蘇州河邊,往南過河之後就是公共租界,倉庫的東面也是公共租界。

四行倉庫地理示意圖

日軍從北面殺來,遭到四行倉庫守軍的阻擊。但是他們不敢發起大規模攻擊,更不敢使用炮火等重武器對四行倉庫開火。因為槍炮都是不長眼的,他們生怕發起大規模攻擊,炮彈會落入租界。

要知道,租界是英法等歐美強國的地盤,此時的日本尚未向英法等國宣戰,因此不願意跟他們撕破臉面,引起種種麻煩。所以,盡管日軍向四行倉庫發起過六次攻擊,但是攻擊的規模都不大,炮火也不是很猛烈。因此,謝晉元的部隊才能夠一直扛四天。

四行倉庫守軍之所以聲名顯赫,也與國民政府不遺餘力的宣傳有關。抗日戰爭開打至今,政府軍一敗再敗,士氣已經低落到了極點。「蔣委員長」也希望能找一個點宣傳一下,吹噓一把,提振一下士氣,因此,盡管國民政府也知道四行倉庫保衛戰背後的事,他們依然要大力宣傳「八百壯士」抗擊日軍的壯舉。

同時,「委員長」還有另一層打算。當時的政府軍,武器裝備落後、各種武器彈葯奇缺,戰爭所需的經費嚴重不足,老蔣希望歐美列強能夠出手援助中國。而如果中國軍隊不堪一擊,那麼給多少援助也沒用。老蔣希望用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故事告訴列強,中國軍隊還能打。這樣,要援助的時候,勝算也大一些。

謝晉元的這支孤軍進入公共租界後,就遭到了軟禁。軟禁持續了四年,1941年4月24日早上,四名士兵被汪精衛偽政府收買,在早上出操時一擁而上,將謝晉元當場刺死。事實證明,這「八百壯士」也並非鐵板一塊,他們中也有意志薄弱的叛徒。

同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跟英法等國徹底撕破了臉,日軍殺入公共租界,「八百壯士」成了日軍的俘虜。

⑽ 台灣版電影《八百壯士》創作背景

敘述1937年8月13日日寇侵略上海,國民黨八八師五二四團團長謝晉元,為牽制日軍,掩護國民黨軍隊後撤,率領四八青年軍官號稱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達三個月之久,軍人英勇殺敵,

女童子軍楊惠敏(林青霞飾)冒著生命危險給守軍輸送食物、醫葯等物資,和國旗,當牽制任務完成,守軍越過蘇州橋後撤。此部影片的格局手法與《英烈千秋》完全不同,只局限於幾成孤島上海的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數百國民黨軍人與包圍的日軍的陣地戰。

導演根據一些史實,利用四行倉庫周圍有英法租界,蘇州河對面又是國統區,蘇州河兩岸戰爭與和平不同環境造成的戲劇沖突,表現了愛國軍隊抗擊侵略者英勇無畏的精神,和上海人民熱烈聲援國民黨守軍的時代氣氛

(10)台灣電影八百狀土蔣介石擴展閱讀:

七十年代前期,對台灣當局來說是一段風雨飄搖的歲月。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其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發表《上海公報》,美國承諾和台灣當局「斷交、廢約、撤軍」。 以這兩件事為契機,新中國迎來了又一個建交高潮。倉皇之下,蔣經國做出了重用「台籍菁英」的決定,而這項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李登輝。

《八百壯士》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上馬的,拍攝過程中得到了蔣經國的大力支持,其要藉助「八百壯士」的「英雄史詩」提振民心士氣,並強調「正統」的動機是不言而喻的。

閱讀全文

與台灣電影八百狀土蔣介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可以把電影保存到百度雲網站 瀏覽:846
說點電影搞笑圖片 瀏覽:232
王傑的電影大全最新 瀏覽:727
福利電影院公眾號是啥 瀏覽:903
明珠電影院今日影訊 瀏覽:338
一個美國人在法國電影 瀏覽:729
男人電影天堂網站迅雷下載 瀏覽:659
大紅包電影影視大全 瀏覽:501
愛戀法國電影在線中字 瀏覽:730
電影院17排座位 瀏覽:538
國片電影院 瀏覽:646
容易寫觀後感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
金陽客車站有電影院嗎 瀏覽:288
電影院包場文案搞笑 瀏覽:460
張學友鄭伊健梁家輝一起拍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572
袍江世紀影城電影票 瀏覽:766
背景音樂很強的電影 瀏覽:944
國外寄生蟲的電影大全 瀏覽:662
電影破局彩蛋是什麼 瀏覽:586
夢露七年之癢電影完整版 瀏覽: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