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評價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有那麼好看嗎
《哪吒之魔童降世》,不用說我的答案當然是好看的,而且超好看!不看後悔一輩子。在這部影視巨作當中完全顛覆了我們對哪吒的傳統印象,在老版《哪吒傳奇》當中,哪吒是一部人見人愛的萌娃形象,而在此部作品當中則完全反了過來,雖然哪吒的設定依舊是小孩形象,但卻變得猙獰恐怖,單看形象,或許大多數觀眾會接受不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45.76億,可謂今年電影市場一匹大黑馬。作為一部動畫片,能夠取得如此成績,著實讓很多人都感到驚奇,也點燃了觀眾對中國動漫熱情。一部動畫製作的好壞,影響到觀眾最直觀的體驗,也就是說只有好的特效好的人物刻畫,好的場景布置,才能觀眾在第一時間感受到電影質量的好壞,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在這些點上都做到了極致。
如此來看,對《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好評真的一點也不為過,相信大家也愛死這部國產動畫了吧!
2. 如何評價國產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魔童降世》可以說是中國動畫長片電影近年來最完備的頂尖作品。雖然不能說是十足的完美(這只有極少數的電影能做到),但是從劇作、視聽、電影性、娛樂性等多方面,本片都可以說是近年來當之無愧的中國動畫長片電影之頂尖。
當然,影片在這樣一個優質的戲劇設定的前提下,敘事上還是稍稍存在一些小問題,比如說前半部分略有拖沓,在細膩情感的白描上,顯得弱了一些,但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3. 《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部非常具有反抗精神的國產動畫電影,你作何評價
對於《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認知是一部很好的教育片,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成人都有著很大的教育意義。
偏見無時無刻不存在哪吒和敖丙,一個魔丸一個靈珠,一個生而為惡一個生而為善。哪吒因為有乾坤圈壓制,並沒有魔化,但是人們偏見,讓他做了好事還得不到認可。敖丙一心向善,帶著整個龍族的希望,要得到天庭的認可,可人們當知道他為龍族,就天然的不相信。這都是偏見。
這或許就是導演或者編劇所要表達的。偏見就是人們腦子里的先前就已經存在的對人、對事物、或是對於某種思想表示贊同或反對的看法。這種原有的看法,成為人們思想上的一種牽制力,由於它的存在,使人除一種單純的觀點外,不能看到或注意到其它好的事物。
無論是《哪吒》還是《白蛇》等等,在製作過程中其實有相當一部人寧可拿著微薄的收入,都是為了情懷,和心中的那份對於國漫赤誠的熱愛。
相信通過觀眾的反饋,國漫的路會越走越好,用不了太久,說不定真的能夠做出一部能夠被稱得上是神作的作品,享譽世界也不一定呢。
4. 如何評價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這個角色
在中國傳統神話中,主人公在遇險時,往往會得到貴人相助或藉助法寶脫險,以外力的幫助為主,而較少通過內心斗爭尋找解決方法。《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他死後,其師太乙真人於五蓮池中採摘蓮花、荷葉為哪吒化作人身,又贈給他火尖槍、風火輪、豹皮囊,並於囊中放置了乾坤圈、混
假若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哪吒之魔童降世》所塑造的前所未有的哪吒形象,其抗爭的不再是抽象的封建制度及其道德觀念,而是作為一個「人」的選擇權。或許,也正是在當今這個普遍認同個人價值並為之奮斗的時代,《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才會引發觀眾如此強烈的共鳴。
更加耐人尋味的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結局,與眾人熟知的傳統神話又一次背道而馳。
與之形成對照的是,《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太乙真人最終卻只保住了哪吒的魂魄,仍然無力避免其肉身註定被「天雷」摧毀的既定結局。動畫片里的哪吒,既受命運的驅使但又不屈服於命運,敢於反抗命運但最終毀滅了。這盡管讓習慣了動畫片大團圓結局的觀眾感到一絲遺憾,雖然拯救了世界,但是巨大的磨難
使其身心俱損,靈魂得到升華的同時,也不再是當初的自我了。
5. 如何評價動畫電影《哪吒》
這個動畫電影算是近期非常優秀的一個電影了,不管是從製作還是從劇情方面已經是非常不錯的。重構了哪吒和父母的關系,李靖活潑開朗,愛和孩子一起玩。我最喜歡的就是人物樹枝,好方便,他們有很多細節的描寫,就覺得這真的是一個非常精緻的動畫。
6. 作為動漫電影的《哪吒》,為什麼能夠被選擇沖擊奧斯卡呢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動畫電影,由餃子執導兼編劇,呂艷婷、囧森瑟夫、瀚墨、陳浩、綠綺、張珈銘、楊衛擔任主要配音。在今年暑期檔,一部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快速席捲了我國各大影院,賺得無數票房,而就在前不久更是被傳出說哪吒這部電影即將要被送往奧斯卡前去進行競爭奧斯卡獎,那麼,這樣一部電影為什麼可以被選擇沖擊奧斯卡呢?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話題。
並且在劇中更穿插著李靖夫婦對哪吒的疼愛,李夫人為了陪孩子玩一次又一次的被砸進牆里,而李靜為了能讓孩子活下來,不惜以自己的性命來換取孩子的性命,而這不就像平常的父母對待孩子那樣的嗎?所以這樣的一部電影,談及人性的一部電影,又怎會不被選擇去沖擊奧斯卡呢?
7. 如何評價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對經典的「哪吒鬧海」進行了顛覆式改編,但影片以完成度極高、可觀性極強的方式,講好了一個熟悉又新鮮、熱血又感人的「中國故事」。
各個年齡層的觀眾愛看且買賬,不單為那驚艷絕倫的中國風視效,更為角色命運與自身生命經驗產生的共鳴而感動 。
觀眾多數是普通人,坐在黑暗的電影院里與屏幕里的哪吒同悲歡共生死。哪吒的反叛讓大家感到了淋漓盡致的痛快。哪吒的身上有常年生活在高樓大廈格子間里、埋頭在各種電子設備背後現代人所渴望擁有的力量。
片中有不少世俗丑惡的一面,比起真相,很多人更願意去相信道聽途說,然後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人。反叛型超級英雄,雖看起來反叛傳統卻依然保留著最中正的熱血和感動,依然有著奉獻和擔當的著中華文化的價值取向。
此外,故事的主題是雖說「做自己」,但我感覺其實故事內容表達上邏輯漏洞很多,與其說是做自己,故事表達出來的卻更像「做別人喜歡的自己」。
比如前期,李靖夫妻前期討好群眾希望洗刷哪吒的污名,中期希望哪吒斬妖除魔來討群眾的歡心,後期遇到敖丙以及哪吒自己從頭到尾也是一直在為能夠獲得別人認可而做事,哪怕最後返回戰場更多也是因為對父母的愧疚之心而已,並不是自我意識的覺醒。